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7: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

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发展壮大移民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通过帮助移民发展致富,壮大经济产业,来让移民安居乐业,是解决当前移民工作中诸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途径。柳陂新村作为全省最大的移民点,在发展移民经济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5月10日,办事处安排专人到柳陂新村,就移民村发展蔬菜产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柳陂新村共有移民847户,3491人,共有耕地5144亩。预留蔬菜用地1750亩,其中兰家岗村600亩、挖断岗村400亩、舒家沟村450亩、青龙山村300亩,均为成片田块。多数村民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蔬菜,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在迁入潜江前,这四个村的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并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基本上一个40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可纯收入一万元左右。目前,移民村的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的心情急切,迫切希望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发展蔬菜种植业。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存在差异。在我市建一个长50米、宽8米的蔬菜大棚需8000至10000元的投入,建成后由政府补贴3000元左右。而据村民反映,在郧县建棚完全由当地政府用

项目资金投入,不要村民花一分钱。与老家的政策相比,移民对我市的这种扶持方式难以接受。

2、水系配套不足,沟渠覆盖不全,田间道路不配套,不适宜蔬菜种植。目前,移民村的大沟、大渠设施完备,但只适合大规模的粮食种植,要建蔬菜生产基地就必需规划、新建配套的引水沟渠,修建田间作业道路。

3、市场销售情况不明,渠道不畅。据村民反映,他们对潜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市场情况不解,信息闭塞,也没有销售的渠道,对发展蔬菜种植的前景较为担忧。这也影响到了村民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三万”活动,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安排,统一调度,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移民示范点。工作专班由市农办牵头,成员单位由市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广华办事处等机关单位组成。

2、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移民发展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拓宽项目渠道,争取省市两级领导给予资金倾斜扶持,解决资金难题,打造全省移民发展示范点。

3、完善田间水渠、作业道路网。

4、引入市内蔬菜销售公司,发展“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解决销售问题。

5、结合我市地理条件,组织农户开展技术培训。

第二篇:高台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高台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高台县园艺工作站

蔬菜产业是我县确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县蔬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而且产品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安全无公害,产业效益明显。

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步伐,推动全县蔬菜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据调查,200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230亩,其中温室蔬菜10671亩,拱棚蔬菜6356亩,露地菜33203亩(含复种菜10115亩),同时,温室二茬蔬菜面积达到5198亩;全县蔬菜总产量达到2.48亿公斤,其中温室蔬菜总产量达到6266万公斤,大棚蔬菜产量2585万公斤,露地蔬菜产量15945万公斤;全县蔬菜总收入达到1.569亿元,其中温室总收入达到9357万元,大棚收入2941万元,露地3394万元;全县蔬菜总纯收入达到1.005亿元,其中温室纯收入6290万元,拱棚蔬菜纯收入达到2242万元,露地蔬菜纯收入1520万元。蔬菜产业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18%,仅蔬菜产业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3元。显然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对全县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日光温室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全县日光温室面积累计达到10822亩,其中,2000年以来新建第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1

94亩。日光温室技术装备配套水平较高、示范推广得力,共配套温室滴灌示范点82个3546座,反光幕、卷帘机、防虫网、遮阳网、黄板诱杀、CO2、无滴专用膜、嫁接、顶部放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18项装备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温室产值效益明显。2006年温室蔬菜总产量、总产值和纯收益分别达到6266万公斤、9357万元和6290万元,平均亩纯收入5894元,产值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建设起步快,力度大。积极争取和实施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示范县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建设两大项目,建成了2.5万亩的无公害蔬菜中心示范区,7个高标准示范点,示范面积3000亩,示范达标蔬菜18种。随机抽样检测鲜菜产品15次510份,发布农残检测结果550份,带动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含加工番茄2.5万亩);产地大气、土壤、水质三项环境指标通过评估鉴定符合规定要求,示范县项目通过省市验收达标。监测检验站项目如期实施,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正常运行,无公害西葫芦、番茄、马铃薯三个特色蔬菜获得产地认定,西葫芦、辣椒干特色产品取得产品认证,全县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科技推广步伐加快,试验示范效果明显。全县每年坚持建立蔬菜产业科技示范点20多个,开展试验示范130多项(次),引进推广新品种80多个,新技术10多项,新品种覆盖率达98%,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普及推广;同时,通过组织各类科技宣讲、电视讲座、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科技资料、实施青年农民和新型农民培

训工程,菜农培训率达95%,全县菜农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蔬菜产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

四是运销加工协会和销售市场充满活力,蔬菜产销两旺。“十五”期间,全县蔬菜加工运销协会逐渐发展壮大,市场功能明显增加强,全县蔬菜加工运销、种植协会达到20多个,蔬菜运销经纪人达300多人,在蔬菜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张掖巷道蔬菜批发市场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快捷,吞吐量大,互动性强,日交易量达60万公斤,年集散量近2亿公斤,外销市场十分活跃,千禧农贸市场和其它乡村小菜市,贩销红火,流通顺畅,产销两旺。

五是蔬菜加工企业有所发展,增值转化初见成效。近年来,宏丰蔬菜公司、仰光辣椒制品公司等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逐年发展壮大,宏丰蔬菜公司年加工量保持在500吨左右,实现利税40多万元,宏丰蔬菜公司和仰光辣椒制品公司等企业开发出了“宏丰”牌、“仰光”牌系列加工产品,这些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初步实现了加工增值和消化鲜菜产品的目的,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制种、加工番茄、棉花等强势产业的影响和市场冲击,一些传统蔬菜面积出现稳中下滑的趋势。据调查,2005年食用类蔬菜面积比2000年增加17962亩,其中复种菜增加6000亩,而大棚蔬菜却减少3280亩,瓜类减少2192亩,辣椒干减少1866亩,洋葱、四季豆各减少500余亩;2006年蔬菜产业面积比2005年减少537

2亩,其中加工类洋葱减少883亩,瓜类减少571亩,食用类蔬菜减少5474亩,大棚菜减少704亩。

2、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建设力度还不够,产品认证工作滞后,检测检验站工作内容单一,源头污染现象仍然存在,专柜专营、专市专批和市场准入制度难以落实。

3、设施农业尤其是日光温室蔬菜与其它产业相比优势更为突出,亩均产值和纯收益远远高于制种、加工番茄和棉花,但是由于建造材料和人力资源价格猛涨,二轮土地承包期长,调地阻力大、统一规划难、扶持政策中断,日光温室建设发展步伐减缓。同时随着温室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致使多年重茬连作,土壤污染,地力下降,病虫害日趋严重,加之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温室蔬菜单产和收入不稳定,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高台西葫芦、陇椒2号辣椒等蔬菜受到冲击和挑战。

4、受资金短缺,装备滞后,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蔬菜产业的试验示范和引进推广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5、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缓慢,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加工增值能力不足。同时,蔬菜加工运销协会和经纪人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有效。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建议

按照《高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

调整为主线,以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用工业化思维谋划蔬菜产业化发展,创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水平,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发展目标是:“十一五”期间蔬菜产业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力争达到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反季节日光温室蔬菜2万亩,塑料拱棚蔬菜1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含加工番茄面积4万亩),蔬菜产业总产量达到3.5亿公斤,总产值达到2亿元,总纯收入达到1.2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1000元。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1、科学谋划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重点建立无公害西葫芦、加工番茄、马铃薯、洋葱生产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05万亩、6.75万亩、1万亩;适度建立辣椒干、脱水菜生产基地,面积分别为5000亩、3000亩;合理建立反季节日光温室蔬菜、淡季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分别为1.2万亩、8000亩;加快建立温室大棚高效精细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000亩(其中陇椒、黄瓜各2000亩,西甜瓜、茄子、番茄、其它各1000亩);重视建立复种蔬菜、瓜菜花卉制种生产基地,面积分别为1万亩、2万亩。

2、完善制定保护政策,鼓励蔬菜产业发展。一是划定产业保护区域,杜绝破坏和污染产地环境的现象发生;二是设立科技推广和攻

关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产业创新;三是制定配套政策,争取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壮大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

3、重视标准化建设,加快无公害蔬菜进程。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认识,做好巩固提高工作,按照区域规划抓好蔬菜产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扩大残留检测项目,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专市专批,专柜专营目标,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

4、推动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推广。要积极向上争取反季节温室蔬菜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大力开展试验和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攻克蔬菜单产低,整体效益提升不快的难题,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

5、促进协会工作,支持加工企业发展。要鼓励蔬菜协会和蔬菜企业发展壮大,对新建扩建加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吸引县内外能人富户投资办厂,经营市场,全面提升市场集散功能和企业加工能力,建立协会联基地,市场加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加快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第三篇:六盘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六盘水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陈 霖 左 娟

〔内容摘要〕 作者通过调研,总结了2008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实施我市“菜篮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关 键 词〕 蔬菜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果树蔬菜站钟山区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生产规模小,较分散,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商品蔬菜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摸清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总人口301.8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8.5万人,农牧渔业产值457558.4万元,种植业产值242617万元,蔬菜总产值49417.4万元,耕地面积216.5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66.6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727元(同比增加390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387.33元(同比增加39元)。2009年,预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总产值5.07亿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845元。

二、蔬菜种植业发展情况

(一)全市蔬菜生产和销售情况

2008年,蔬菜种植面积33.45万亩,产量48.784万吨,产值5.8亿元,销售量29.72万吨,成交额2.37亿元,与2007年相比,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近9万亩,产量增加10万吨,产值增加1.4亿元,销售量增加7万吨,成交额增加1亿元。2009年,预计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45.352万吨,产值5.07亿元,销售量36.12万吨,成交额3.07亿元。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14类40余种蔬菜。

(二)蔬菜设施发展情况

2008年,全市已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30个,438.8亩,竹木结构大棚1719个,约586亩,小拱棚9405个,约141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4700万株,产值470万元。2009年,安装镀锌管及钢架结构大棚1470个,449.82亩,竹木结构大棚1903个,约674亩,小拱棚10405个,约156亩,喷滴灌棚室55个,15亩。棚室育苗株数5100万株,产值510万元。

(三)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情况

我市现有盘县玉祥油脂有限公司、六盘水益康食品有限公司和钟山区魏老妈辣椒厂3个蔬菜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辣椒为原料生产销售辣椒食品。2008年,3家企业共生产辣椒食品290吨,销售产品290吨,产销率为100%,形成销售额464万元情况。企业消耗

新鲜辣椒原料1000吨。吸纳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12人,常年用工量38人,用工日数320日。

(四)蔬菜产业发展新品种引进情况

2008-2009年,在蔬菜新品种引进方面,全市引进水生蔬菜新品种21个,试验示范60余亩,商品茭瓜示范面积500亩,68户。引进以色列系列,金罗汉系列,长江系列等多系列的西红柿和辣椒优良杂交品种。在夏秋反季节蔬菜高效栽培和周年模式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方面,每年示范2500余亩,种植模式有“西瓜-速生蔬菜-马铃薯”和“甘蓝-西红柿”两种模式等。复种面积3305亩,平均亩产3497公斤,总产1155.76万公斤,亩产值5201元,总产值1718.93万元,投入产出比1:2.51。其中夏秋反季节西红柿、速生蔬菜完成面积2510亩,亩产量2811公斤,总产量705.56万公斤,亩产值4657.5元,总产值1169.03万元,投入产出比1:2.27。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促进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为大力推进我市商品蔬菜规模化进程,决定以建设六枝郎岱市级10000亩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法那5000亩蔬菜基地作为突破口,加强六枝平寨镇、大用镇等地,盘县西冲镇、红果镇、鸡场乡等地,水城县发耳乡、滥坝镇等,钟山区大河镇等二线蔬菜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大其他乡镇特色蔬菜的开发,带动全市蔬菜产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专门召开蔬菜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蔬菜生产,细化了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同县、区(特区)政府签订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目标责任状,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和办法。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随时关注和重视蔬菜基地建设,多次深入基地督促检查指导。市及县农业部门和六枝郎岱镇、水城县蟠龙乡都将蔬菜基地建设作为考核的重要目标任务,组建了工作班子,抽派了技术人员,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定了工作措施和考核奖励办法,将蔬菜发展规划到田块,充分发动群众,培训技术和物资供应,确保了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市政府2007年12月制定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特区)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负责指导全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技术服务等职责。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蔬菜产业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乡(镇)长亲自挂帅,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蔬菜产业办具体抓落实的措施。

(三)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基地建设中,在市及县、区(特区)相关领导和涉农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调研后,提出了把六枝郎岱建成市级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水城县蟠龙乡建成5000亩无公害蔬菜

生产基地,并责成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和组织实施。积极引进蔬菜种植大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2009年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经济组织17个,人数1050人,生产(采购)大白菜、番茄等蔬菜23173吨,销售量21075吨,销售额2132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六盘水中心城区、各县(区)中心城区和乡镇农贸市场,以及贵阳、昆明、重庆、广州和广西等外地市场。

(四)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到位,提高了蔬菜种植户的种菜技术水平

蔬菜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在技术服务方面,市及县、区(特区)农业局技术人员做到蔬菜栽培技术课堂讲座,播放光学影视资料,深入田间地头作现场培训、技术咨询和发放资料等工作,指导农户严格按要求生产,逐步引导农户专业化,规范化种植;调动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种菜缺乏技术的难题,提高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为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制定优惠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扩大农村信用社小额资金信贷投放力度,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为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内每年安排扶持资金9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450万元,县、区(特区)配套450万元,按每亩200元给予补助给予扶持。六枝郎岱镇还对基地蔬菜种植户按每发展每亩商品蔬菜给予1000元小额贷款扶持,2008年已发放小额贷款326.5万元。

(六)制定相关奖惩政策,鼓励公职人员参与蔬菜种植

对参与种植蔬菜的公职人员,政府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扶持,给予一定的贴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蔬菜生产。公职人员包村包技术的,完成任务的根据实际面积数和种植标准化程度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任务不给于奖励;对技术指导人员工作到位、指导效果较好的也给予一定奖励。

(七)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进一步抓好蔬菜基地的发展,提高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尤其是蔬菜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市及县(特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蔬菜种植重点乡镇积极探索,引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民摒弃“恋地”情结和小农意识,本着“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农户原来地块和面积,实行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

(八)做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

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的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蔬菜产品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走出六盘水,就必须做好蔬菜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才能在大中城市站住脚,并被市场认可。据2007年11月26日贵州农业厅发布的《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目录》资料记载,目前我市已通过“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商品蔬菜产品产地有:盘县响水镇鲁楚蔬菜协会750亩蔬菜产地;水城县蟠龙乡、阿戛乡、米箩乡计7村共5600亩黄瓜、茄果类产地和7200亩蔬菜产地;六枝特区大用镇5村1200亩蔬菜产地。六枝郎岱市级万亩基地、牛场辣椒的无公害产地认定认证已经申报,正在办理过程中。

(九)加强市场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

在蔬菜栽培品种选择和产品供求关系上,市及县(特区、区)农业部门和各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明确专人负责蔬菜品种选择和商品菜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指导农户生产和销售,为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

1、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范围内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机耕道)、水利设施,产地批发市场和低温贮藏保鲜库等建设未完善。

2、农民种植粮食习惯还未完全转变过来,普遍缺乏蔬菜种植技术,商品质量意识淡薄,重视产量忽略质量,缺乏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等体系,制约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地批发销售成交量较小,进入的大型中介组织和运营公司少,未形成配套的“运销型”机制,外销难度大,缺乏对全市蔬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商品蔬菜基地融资困难,蔬菜生产周转资金投入较大,农户获得贷款较困难。

5、市场信息网络闭塞,获取的信息滞后于市场变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民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市场行情,生产盲目性大,存在着产品规模小,数量少、质量差、价格低和产销脱节等现象,极大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6、龙头企业建设环节薄弱,缺乏“龙头”带动作用。商品蔬菜的产品精加工和包装销售严重滞后,产品档次品位低,市场销售渠道狭小,严重制约了蔬菜产品效益的转化增值。

五、建议

1、各级政府部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和整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等项目资金,加快商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蔬菜基地种植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积极性。培训工作中做到:一是加强蔬菜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优势,采取办培训班、专家讲座、典型报告、现场指导、农民相互传授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二是加强科技交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外地先进的技术、土专家、种植大户、管理人才、优良品种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组织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到先进地区观摩考察;三是抓好生产示范点展示工作。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城镇居民“菜篮子”正常供给,促进蔬菜种植农户增产增收。

3、加强农业科技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名、优、特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增加花色品种,推广特色种植。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前提,以提质增值为目标,积极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快品种筛选和更新,形成主导产品,突出价格优势,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蔬菜品种的种植结构,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4、制定优惠金融政策,加大财政、信贷资金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民生产资金缺乏的困难。同时加大对蔬菜协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5、加强网络建设,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应当把乡镇和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有序进入市场。开发区域内信息资源,及时反应全市商品蔬菜供求状况,引导农户根据市场信息做好生产规划,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农民种植优质商品蔬菜的积极性,为蔬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6、扶持龙头企业,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龙头企业的带动,有利于商品蔬菜实行产销衔接和优质优价,充分调动农民种植优质商品蔬菜的积极性,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蔬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市场带龙头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逐步形成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龙头型经济,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第四篇:蔬菜产业发展及批发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供暖纠纷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时间:2012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 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XX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对联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现在,新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果菜十强县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年8月29日—2012年9月2

3调查地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民三庭

调查方式:资料汇总 调查目的:因城市供暖而产生的纠纷越演越烈,供暖纠纷案件大幅激增,成为法院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一类。供暖作为一项社会公用事业,维持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由于供暖纠纷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要想妥善处理该类纠纷,还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供暖模式。因此,通过对供暖纠纷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分析,来解决供暖领域尚存在的制度的缺失和法律的缺位的问题。

调查结果:在实习期间我有针对性的对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法院办理的供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资料汇总:XX年铁锋区法院共受理供暖纠纷案件132件;XX年上升为206件,增幅56.1%;XX年更猛增到398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93.2%,与XX年相比增幅高达129%。近三年来,供暖合同纠纷案件成倍增长,我认为供暖纠纷案件激增现象的产生包括下面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因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导致业主拒交供暖费。近年来,大批住宅小区建成使用,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利益不同存在多种矛盾,业主因此而拒交供暖费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业主个人因下岗、失业等客观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取暖费,从而造成拖欠。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因经济拮据无力承担取暖费、而被供暖单位告上法庭,这类情况约占供暖纠纷案件的80%。

第五篇:怀安县蔬菜产业发展整体情况调查报告

怀安县蔬菜产业

发展整体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张家口市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的工作布署,县区划办组织人员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整体情况进行了一次详细、认真的调查。此次调查我县随机抽取22个行政村(每乡镇两个行政村),660户农户。调查完成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根据我县农户总数,推算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现从蔬菜产业的生产能力、收支情况、发展环境、加工销售四个方面的汇总数据及推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详细阐述我县蔬菜发展的整体情况。

一、我县蔬菜产业的生产能力

我县从事农业生产总人口为206664人,其中劳动人111235人,播种面积692997亩,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04518亩。2010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99084亩,较常年水平略有下降,占常年蔬菜播种面积的94.8%。总体看,蔬菜种植面积较为稳定。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3%。蔬菜常年产量192158230公斤,2010年189037521公斤。蔬菜常年平均亩产1838.5公斤,2010年平均亩产1907.9公斤,平均亩产较常年增产69.4公斤/亩。我县设施蔬菜生产中,日光温室3112亩,产量为45738788公斤,亩

产14697公斤。大中小棚面积2223亩,产量7013939公斤,平均亩产3155公斤。地膜蔬菜面积2667亩,产量5334545公斤,平均亩产2000公斤。2010年认证蔬菜99亩,产量395152公斤,平均亩产4000公斤。种植设施蔬菜共计8002亩,产量为58087272公斤。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的8.08%,产量占蔬菜产量的30.73%,种植设施蔬菜具有高产优势,能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建设设施蔬菜产业,是农业增产的有效手段。我县认证蔬菜还处在初级阶段,认证蔬菜生产有助蔬菜生产形成产业化,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蔬菜种植面积。认证及设施蔬菜是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我县蔬菜产业的收支情况

经推算,全县家庭纯收入为866771665元。蔬菜种植收入173618314元,蔬菜种植纯收入112275289元。蔬菜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13%。蔬菜种植成本为61343025元,占种植蔬菜收入的35.33%。种植成本中人工19676076元,占到蔬菜种植成本的第一位。化肥和种子分别第二和第三位。三项总成本为49572054元,占生产成本的80.81%,是蔬菜生产支出的三大成本。而水电、农药、大棚、地膜其他项为蔬菜支出的次要成本。我县蔬菜生产还处于一种分散的生产水平,以农民大田种植蔬菜为主。我县蔬菜生产中自然环境对

蔬菜生产存在较大的制约性,影响着蔬菜产业发展。农药、大棚、地膜、水电是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必须具备的生产资源,可以看出,我县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加大设施蔬菜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蔬菜生产走向以技术支撑为主,产业化带动之路是今后发展的蔬菜生产的必要途径。设施蔬菜生产可以增强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蔬菜产业稳定发展,农民增产和增收,可以提高在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提高农户的家庭纯收入。

三、蔬菜产业的发展环境

我县标准化生产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9.2%。蔬菜生产基本无品牌支撑。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与农户对接率为

1.8%。科技人员提供服务的农户占31.82%。农户生产蔬菜以自销为主,订单蔬菜生产寥寥无几。从农户最关注的问题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占调查农户总数71.82%,菜价大副波动为13.48%,销路是否畅通占13.64%,科技支撑到位率为1.06%。我县农户种植马铃薯面积最广,他们最担心问题是农业生产资料上涨,根本因素在于马铃薯产量较低,生产资料是马铃薯生产成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收入影响大,范围广。而其他蔬菜生产农户最关心的问题为菜价大副波动和销路是否畅通。这类农户蔬菜产量高,生产资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重小,而蔬菜是否能够及时销售和菜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户蔬菜生产的收入。畅通销路、稳定菜价

是蔬菜发展关键因素。

四、蔬菜产业加工销售情况

我县蔬菜加工企业有9家,加工量4650吨,总收入1500万元,纯收入202万元。批发市场有6家,批发市场收购量103800吨,其中省外蔬菜21500吨,省内82300吨。蔬菜批发市场销量以省外为主,销售省外59400吨,占销售56.57%,省内45600吨,占销售总量的42.43%,销售省外过半。成交金额20490万元。

五、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蔬菜生产要求有较好的水肥条件,农田排灌设施是否齐全是制约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部分村落蔬菜生产的农田水利设施较好,其余大部分地区蔬菜生产的水利设施较差,蔬菜生产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我县蔬菜生产的发展,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生产方式简单。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外输大量劳务人员,主要是有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其中部分还是蔬菜种植熟练工,导致从事蔬菜种植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影响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蔬菜种植仍停留于传统的耕种与管理,蔬菜种植新品种少,耕作粗放,对部分病虫害发生缺乏监控和防治,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新突破。

(三)蔬菜生产缺乏深度开发利用,产品商品化低。我县生产的蔬菜仍为从地里采摘后进行批发或自行上市销售,缺乏科学的商品化处理。蔬菜加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缺乏深度开发利用。

(四)销售服务环节滞后。蔬菜销售表现为零星分散销售多,规模销售总体看还是较少。当蔬菜畅销时,出现脱销现象,农户收益高。当蔬菜滞销时,则只能低价销售,部分蔬菜农户都不去采摘,烂在地里,菜农损失严重,造成菜农种植积极性下降。拓宽销售渠道,获得销售信息,在市场信息的指导下合理种植蔬菜品种,安排蔬菜面积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六、我县蔬菜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蔬菜产品技术含量。采取送科技下乡,提供上门服务等形式,有计划、系统性抓好蔬菜生产技术的培训。注重发挥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增加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倡导无公害蔬菜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和反季蔬菜,通过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以产品品质抢占市场。加强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使蔬菜生产二次升值,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培育市场主体。目前,蔬菜生产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突出,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不健全,整体运作能力不强,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不能实

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产品商品量不足,产品品质不高,很难实现蔬菜商品流通的要求。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户与合作社、龙头企业及批发市场对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生产标准和品牌销售发挥整体优势,以增加农户及企业双赢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拓宽市场渠道,使蔬菜生产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品牌是高品质商品的标志,是产品有效进入市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通行证。蔬菜生产要打破传统模式,走向大市场,必须培育蔬菜种植户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统一标识,规范包装,打造蔬菜品牌。提高我县蔬菜知名度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经营的必要手段。

(四)提高蔬菜生产附加值。通过建立蔬菜深加工企业,建设蔬菜冷库冷藏方式,可以提高蔬菜附加值,形成淡季存贮,旺季出售,实现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烂”,保证有种有收,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怀安县农业局杨树宝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下载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柳陂新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太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太谷县蔬菜产业影响因素发展的调查2010年以来,太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二轮规划为蓝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全省百万棚行动计划为重点,以农业“......

    太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太谷县蔬菜产业影响因素发展的调查 一、太谷县发展蔬菜产业取得的成效 2010年,行政推动在全县设施蔬菜连片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力、有效的行政推动及......

    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查报告(5篇)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一、发展的优势1、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坝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蔬菜成为**等坝上几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通过实施"优种优法、规模生产、市......

    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意义

    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意义 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麒麟蔬菜产业发展[合集]

    麒麟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2008年我区的蔬菜生产在麒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支持下,蔬菜站认真组织规划,做好蔬菜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人民政府 (2011年4月日)各位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我县蔬 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出如香菇、芹芽、设施蔬菜、莲藕......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通渭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菜” 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当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