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

时间:2019-05-14 17:0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答;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 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简述如何统筹区域的发展。答;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5.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简述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答;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简述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答;第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答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1)科学发展观最初形成。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逐渐完善。主要标志是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研讨班;3月,党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科学分析了“十一五” 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006年3月,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3)科学发展观写人党章。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党章。

2.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答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 腐败、政治形势动荡等严重问题。进人21世纪以后,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发展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人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问题摆在中国社会问题的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夕我国的发展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答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5)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4.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答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从两方面看:(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篇:人大题库-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答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四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四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1-

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其根本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或思想路线,是贯穿于和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活的灵魂。

自1980年起,邓小平多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探讨和阐述。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只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亦即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才能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是通过对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探讨,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时代主题变化的反映。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1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4.简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实践体现。“立党为公”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执政为民”就是说党取得政权以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利用国家政权更好地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社会发展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在不同发展阶段包含有高低不同的实现程度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就要努力争取,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的价值目标。所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1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表现在分配制度上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二,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第三,管理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现阶段要努力做好如下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

24.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以下重要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内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基本任务。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3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最可靠保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党的基本路线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总结我国长期发展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推动科学发展,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涵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演讲稿

核心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内涵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拓展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过程,其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全党必须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内涵和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提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过程 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就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原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铲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根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错误,出现严重失误。但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党的十二大以来,他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立足该主题,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在理论上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创的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贡献,突出地表现为三点:一是依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三是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等。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括在内涵上加以拓展,在境界上加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了“七个要素”。

党的领导。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成熟政党,是一个具有卓越超凡的执政能力的政党;一个历经考验、有高度智慧和战略思维的政党;是一个善于驾驭复杂局面、解决重大历史课题的政党;是一个善于组织和领导亿万人民万众一心、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的政党。其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集中化、复杂化;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面临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等等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将 13亿多人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和团结起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困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这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地位。

基本国情。首先,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必定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不能脱离实际搞超阶段的发展;我国是后发国家,必须采取适合于后发国家实际的现代化模式。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已大大提升,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改变不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大致要持续一百年时间。

基本路线。基本路线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党的基本路线看作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并且指出“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根本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特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灭贫穷,所以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这一根本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我们在新阶段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唯一任务,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全方面的,实现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全面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布局明确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描绘成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的价值原则。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的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就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目标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体系。富强是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文明是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和谐是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这些目标体现了现代化文明的普遍性,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的特殊性。富强不是资本主义文明所追求的个人富裕,而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性质。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社会主义的全体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文明不是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而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第四篇: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大纲[范文模版]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主题与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近代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是都失败了。

要解决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和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的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也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标和保障。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能够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引领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总和。最主要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现在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

其二,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接近于中等收入国家。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经成为经济强国?

(一)从人口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1978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9.85%,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20.1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6.34%,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0.71%,排名第97。

2009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39.27%,发达国家平均为65.1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9.25%。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4.53%,排名第57。

(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的4.44%,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9.61%,发达国家人均GDP的1.68%。

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392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0671美元,发达地区达到38417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4810美元。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175位。2010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121位。

(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2011年中央决定将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接近了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线(每天生活费1.25美元),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

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达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1∕10。超过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数量。

(四)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中国自然资源条件先天不足,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国所有的资源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五)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78年:世界城市化率平均为46.64%,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0.8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43.67%,我国城市化率为18.72%。

2010年:世界城市化率平均为57.93%,发达国家为76.77%,发展中国家为56.29%;中国城市化率为44.90%。

(六)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78年世界第三产业占GDP比为47.43%,发达国家为54.78%,发展中国家为44.46%;而中国为23.94%。2010年世界三产占比为58.17%,发达国家为70.32%,发展中国家为56.25%;而中国为43.14%。

胡锦涛:“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是指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时机、境遇和形势。机遇期是指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用的时期。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

(一)“战略机遇期”的提出 邓小平的“机遇”论。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从国际形势看: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

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2、从国内看: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中国进入矛盾凸现期,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中国进入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诸多有利条件。

(二)重提“战略机遇期”

质疑战略机遇期消失的依据是:

第一,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也深受其害。

第二,周边国际形势突变。

第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加快。同时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摩擦不断。

第四,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进入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 规划建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依据是: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

2、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3、“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

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6、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原苏东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及理论探索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恩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其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恩早期的主要代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

1、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3、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4、概括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重要意义:

(1)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第一次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

(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三、马恩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

1、未来社会将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即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2、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所有制)。

3、商品经济消亡,社会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4、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5、阶级和国家消亡,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和斯大林先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

加速和全面实现工业国有化。

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消灭商品经济、禁止自由贸易。

2、“新经济政策”

对商品经济采取新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自由贸易,发展商品货币关系。

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新政策。主要是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租借制”

对社会主义经济采取新政策。主要是整顿国营经济,实行经济核算和物质利益原则。

(二)列宁晚年的探索

1、不发达国家能够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但要充分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基础上,为此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电气化。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3、在过渡时期必须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4、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5、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列宁提出两项任务:一是改革国家机关,发动群众参加管理、监督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二是进行文化建设,提高工农文化水平。

7、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关于党的组织原则制度、党的代表大会、集体领导、党内监督、党政职责分开等。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

2、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 一是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是最大限度地追求高速度;

三是要求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缴纳“贡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3、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思想 关于两种公有制的思想。

关于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

4、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四项任务:(1)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2)保卫祖国,支援世界革命;

(3)改造小生产,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4)逐步消灭阶级,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二)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1、经济体制

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体制

共产党一党执政并单独存在(一党制)。苏联名为联邦制国家,实为单一制国家。

民主法制极不健全。人民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很小。

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国家安全机关(内务部)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第三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一、过渡时期的探索

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

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这一方针使我国得以在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急剧变革。

二是采用和平渐变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措施,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建设时期的探索

(一)56-57年最富成果的时期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以苏联为鉴戒,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党的八大 :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波匈事件”。

57年夏天,毛泽东发动反右运动。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开始发生巨大转变。

(二)58-60年大试验时期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掀起大跃进运动。

北戴河会议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

1、想打破常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2、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

(三)61-65年国民经济大调整时期

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65年提出存在一个“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四)66-76年曲折与迷误时期 主要论点是:

1、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已经混进党、政、军、文各界,相当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2、一大批干部已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3、过去各种形式的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毛泽东上述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他对三大改造后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错误的。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公有制与私有化之争。

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 为什么对国有企业不满?

一、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动力和效率问题

(一)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形成单一化的所有制模式。

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是旧所有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这主要是由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二)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效率和动力问题

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制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即效率问题。二是所有制和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即公平问题。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马克思分析所有制的问题有两个分析角度或思路: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个角度,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标准;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来分析,即一种所有制能否很好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都曾经是高效率的所有制,同样,历史上出现的不同所有制都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化,也会由高效率的所有制变成低效率的所有制,从而被另外一种高效率的所有制所取代。这就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或者说所有制变化的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按马克思分析思路,从今天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角度来看,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制、股份制成为企业的主流形式。

资本社会化的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在不断增加。说明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的效率。

公司制、股份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使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实现了分离。这是对传统私有化理论的一个挑战。

第二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看,公有制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能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的效率。

2、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作为标准。

西方经济学的结论是:其一,认为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就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要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利益,而在私有制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改革开放后,公有制和私有制在实现形式上已经没有区别,实现形式都是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过去说公有制不具有高效率,私有制具有高效率这一点现在已不能成立,私有制能够做到高效率,公有制也同样能够做到高效率。

另外,从经济利益的关系看,公有制企业与自身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弱点、弊端。所以,关于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公有制在根本上没有效率,是不能成立的。

几个结论:

基本结论: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作出结论。

第二个结论:在现有条件下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第三个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当然也符合生产力标准。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就中国改革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应否私有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企的核心价值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不是以追逐利润为第一价值目标。

对国企实行私有化未必会有利于竞争,使人民获利。私有企业是不关心社会整体效益的。

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是个教训。

国企利润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

二、公有制在现实中的矛盾

(一)国家所有制不符合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

马恩设想的公有制,是指由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的本质在于生产资料由劳动者直接所有,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劳动成果由劳动者直接占有。改变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消除了一部分人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生产资料去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的经济条件。

国家所有制并不符合马恩的公有制思想: 首先,国家所有制把“国家”同“社会”、同“全体劳动者”等同起来,从而把“国家所有”与“社会所有”、同“全体劳动者所有”等同起来。这是一种曲解。其次,国家所有制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或局限性:不能消除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反而造成了新的分离。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没能很好体现“公有制”的本质 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由于凭借垄断性经营而获取了高额的利润,但只有极少部分上缴国家,绝大部分内部化、集团化,其生产经营活动只服务于本企业,经营成果只是为本企业内部人所分享。

如“三桶油”(2011年总赚取2749亿元利润,平均日赚7.5亿元)、四大国有银行(2011年净利润总额达到6301亿元,平均日赚17.26亿元)等。国企的“公有性”、公益性、民有民享的本质属性无从体现。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如何实现分配理论与分配实践的统一。

如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一、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或者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马恩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是:每个劳动者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的大小,采取劳动券形式(劳动证书)统一对劳动者进行直接分配(个人消费品)。

马恩设想的几个重要前提条件:(1)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2)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现实社会主义并不完全具备马恩关于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

改革开放前,似乎更接近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但是出于对社会主义的过于理想化的理解和极端公平公正的追求,在毛泽东时代没能实现按劳分配而是搞了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我们已经不具备马恩所讲的按劳分配的主要条件,如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另一方面,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也难以实现按劳分配。

首先,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因素分配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而且按劳动因素分配也不可能在其中占主体或处于主导地位。

其次,从分配实践结果来看,也没能做到或实现按劳分配。劳动者来自于劳动的收入比重极低。

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问题

世界银行报告:20世纪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80年代为0.21~0.27。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所谓国际警戒线,2006年已升至0.496。近年实际已超过了0.5。我国基尼系数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这种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第一,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制度原因,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是体制问题,搞市场经济就会有差距。第三是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政策本身就意味着要拉开差距。

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政策上从体制上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第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

第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第三是解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

收入差距的问题,利益不协调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包括:运用国家的税收手段,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运用财政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运用社会力量、即第三次分配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理论上已经解决。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实际运行中怎样更好地体现、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

原来我们讲的结合比较多的是单向结合,就是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强调我们社会主义要和市场经济结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在重点应该偏向更多的要讲市场经济运行怎么样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要体现公有制的要求。这种结合应该是双向,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要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样市场经济也要能够符合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列宁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和越南的改革实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问题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为什么不搞“三权分立”? 为什么不搞“多党制”?

一、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爱国民主运动当中诞生的。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在为民主而奋斗,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

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问答。抗战胜利后,曾可能出现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曾有过做议会斗争的准备。

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宪法,确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建设上走过弯路。逐渐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真汲取历史教训,注重民主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搞“三权分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体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模式是,人民通过普遍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了解和收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使之上升为法律和法令,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使这些法律和法令得到贯彻执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3)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选出的代表组成,法律上保证每个民族都有代表参与国家政权,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我国为什么不搞“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制度设计。第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权分立” 在西方各国其具体形式也是各有特点。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有两种:总统制和议会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我国立法、行政、司法也有分工,分设了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但它们之间不是三权分立、互相平等的关系。三权之中立法权居首位,行政、司法均从属于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掌握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最高地位。第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

“三权分立”在分权和制衡权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对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权力腐败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三权分立”的弊病,主要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

“三权分立”并不是防止腐败的唯一途径,实行 “三权分立”的国家并非都能有效地防止腐败。

三、坚持和完中善国特色政党制度,不搞西方式的多党制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

盲目照搬。

其一是具有短期行为,过多地考虑局部利益。其二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

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教训证明,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就会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会改变。

第二节 列宁的探索和越南的改革实践

列宁很早就在苏联进行过重要的探索;越南也已经并正在进行着大胆的探索。这些探索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列宁的探索

1、关于党内的组织原则,列宁提出了“工人民主制”的新提法。

列宁认为工人民主制的比“民主集中制”更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

2、党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充分发扬党民主。在《真理报》上开辟“争论专页”。

党中央负责人作正报告外,还允许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

3、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

认为党必须有一批经过考验、受过长期教育和训练、富有才能、并能密切配合的领袖群体。领袖不是圣人,决不能培植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4、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中央监督委员会。

5、要求明确党政职权范围。

二、越南的政治改革实践

1、强化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创新党内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

(1)实现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制衡和监督作用。

一是取消政治局常委会,代之以中央书记处;二是规定重大政策主张、重要人事任免、大型工程等重大事项,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形成了三驾马车的格局,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形成分权模式。在人员构成上,形成了南方与北方派系,技术派与意识形态派系的平衡。

(2)实行中央委员会质询制度,引入“辞职”等监督惩戒机制。

(3)实行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职务的差额选举与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中央委员和包括总书记在内的重要领导职务的产生由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

(4)提前公布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通过主要新闻媒体提前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2、还原国会的民意机构性质,强化国会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功能。

(1)采取竞争性直接选举、差额选举制度选举产生国会代表。

(2)提高和强化国会代表的议政能力和监督职能。国会代表职业化。

(3)推行国会代表质询制度和“信任投票”制度。

3、完善惩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1)推动司法改革和司法独立,打破“党大于法”的传统。

(2)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求政府官员和国会代表,副科长和相当于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国营经济集团、总公司和公司董事会和经理部领导成员有申报财产的义务,公布收入、房地产、海外资产、账户及其他个人财物。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社会建设的重点问题。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

(一)社会建设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三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十六大、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十八大“五位一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三)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五)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

(一)两个转变同步,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

在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在社会结构上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社会转型。

(二)三个阶段并存,发展时空压缩。

工业化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结构转型阶段并存。

(三)两个焦点问题变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成为新焦点。

(四)三种机制形成,协调三种机制(市场机制、政府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成为社会治理新课题。

二、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

(一)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

(二)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

民生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资关系问题、官民关系问题、群体性事件。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一)社会结构的变动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

1、人口结构: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两高一低)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

2、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开始发育,逐渐发挥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社会整合功能。2011年我国民间组织数量45.75万个。

3、城乡结构:首先,城乡结构变动表现为城市化,即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传统农村社会逐步转变为城市社会。其次,表现为城乡二元体制转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发生松动。

4、区域结构:区域之间的发展由均衡变为不平衡,东、中、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差异明显。

5、就业结构:从农业就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转变为非农业就业人口超过农业就业人口,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口。

6、收入分配结构: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城乡、区域、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

7、社会阶层结构:改革开放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结构逐渐解体,社会阶层结构由简单化到多元化,由封闭转向开放,传统阶级阶层之外的新阶层形成。

(二)社会结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动

由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把应该配置到社会领域的资源与机会也配置到经济领域中,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忽视相关社会体制的改革调整,导致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脱节,成为引起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结构性原因。

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契合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些指标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多数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

一、当前是社会改革、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一)社会改革是为了应付和解决经济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二)社会改革是要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新的制度基础。(消费型社会)

(三)调整社会结构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二、社会结构调整改革的重点

(一)原则

社会结构的实质是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由于国家、市场与社会三大主体在资源和机会的配置中没有协调运行,导致配置出现偏差和不合理。同时各种主要资源集中于某些领域和阶层的现象日益明显。

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则是资源和机会配置的再调整,基本价值取向是不应仅仅追求效率,而应当做到效率与公平并举,甚至更加强调公平。

(二)重点

1、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城乡结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大力推进城市化。

2、改善民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主要是解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收入的比重。(2)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3、治理劳资关系,调整就业结构。当前劳资关系的普遍特征是“资强劳弱”。

4、加快中产阶层的培育,促进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菱形”或者“橄榄型”社会。

5、加快发展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各种事业单位机构的总称。包括公民的自愿性社团与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基金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也称为“第三部门”。

社会组织存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社会生活领域,在社会的运行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篇:社会调查研究简答题

简答题:

1、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2、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调查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在社会中,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中。社会调查研究对于人口问题,通常都要结合一定的人群共同体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注重的是社会的一定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指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行为特征、组织形态、领导形态、控制形态、评价标准、综合特征、综合气氛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

个人:社会调查研究十分注重研究个人社会化问题,还要分析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基于个人特征来描述、解释和说明由个人行为所构成的各种更大的社会现象。

初级社会群体:指家庭、村落、非正式组织等。这类群体都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般不是因目标而组合。社会调查研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调查研究单位之一。社会组织:高级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联系、按照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及其现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阶级和阶层:阶级和阶层不但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变迁等具有决定作用。各阶级和阶层由于利益、欲望、态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社会阶级和阶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民族:社会调查研究把民族作为特定的对象,发掘它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特征,包括掌握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的特点,对处理好民族问题作用极大。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社区;一类是城市社区。社会调查研究把社区作为对象,通常都是对社区作全面的区域性的调查研究。由社区研究一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以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行为:即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时,具体对象不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而是侧重描述各类行为本身的特征。

社会产品:指物化的人类行为的产物。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调查研究单位,也可以作为群体调查研究单位。

3、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

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它是一种先期的探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4、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5、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答:

6、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7、简述访谈及其类型?

答: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个别访谈: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它既可以采取结构式,也可以采取非结构式;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电话或网络的间接调查。间接调查不与被访者见面,访谈中牵扯的问题较少,方法较简单,成功率和应用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目前最常见。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8、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

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

9、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

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10、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11、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调查研究简答题

    简答题:2011年电大专科 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研究会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研究会 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研究会是在校党委领导下,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团委直接负责下,由全校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零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

    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的战略地位★

    试着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的战略地位,(从历史从现实文化交流各国 重要性)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教育事业在文化建设的地位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优在哪里2

    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这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

    人大题库-中国特色社会-名词解释(5篇模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 一、名词解释: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发展建设范文大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 通过本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深刻重要性。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巨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简答题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简答题 1、 请你说说和以前相比,现在家乡的变化有哪些? 答:公路越来越宽了,楼房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住进新房,闲暇时候,人们去文化广场休闲娱乐,许多地方建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