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筑“五项工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构筑“五项工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支撑区域经
济发展
“十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些科技创新的领衔单位,都喊出了要“顶天立地”的发展目标,可谓科技创新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时不我待。面对如此形势,东北农业大学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指引下,把科技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上循国家发展战略,下应„三农‟需求”,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力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社会服务工程”,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实现新跨越,赢得发展主动权,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
实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使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东北农业大学不乏人力资源,可是“人力”并不等于人才,只有拥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支持区域发展。如何加速科技人才培养,是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头号要务工程,为此建立了“三级塔式结构联动”建设计划,即第一层为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第二层为省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第三层为国家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
从2001年开始实施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以来,学校已出资1000余万元,使每个博士毕业人才都有条件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目前已资助了177人。获资助者一致认为该计划对提升他们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一方面使他们通过自由探索研究找到今后需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为他们加大与外界的科技交流提供了支撑条件,由此拓宽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增长了科研经验,使他们进一步争取到了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对这些获资助者进行了跟踪式管理,积极扶持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选拔到第二层后备人选中加以进一步培养,其中1人已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成为全国普通高校骨干教师,2人成为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3人成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得者,4人成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成为黑龙江省特聘教授,23人成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进入第三层后备人选中,学校还实施了“外派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资助10名人才为访问学者,派到发达国家一流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人员回国后科研业绩显著提升,有效地壮大了学校科技人才队伍实力。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突破创新组织模式
单项研究即使取得创新性成果,往往也只是点的突破,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带动力。只有围绕目标开展集群式研究,才有可能使实际生产发生实质性变革。因此,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
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扭转科研方向林立、难成体系的局面。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严格标准循序渐进,杜绝
为待遇和名誉临时拼凑的团队,杜绝缺乏设计而思路狭窄或研究目标分散的团队。采取自由组合申报——学校审核反馈调整建议——修改完善再申报——专家论证、答辩——再完善——立项建设的程序,促进人员知识结构融合、交叉,真正起到强化相关系列衔接研究的作用,达到汇聚队伍、凝练方向的目的,从而通过组织和集成资源,实现按既定目标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提高重大成果的产出率及转化率。当年申报的9个团队最终只启动了5个,寒地粳稻超高产机理与生产关键技术、北方寒地蔬菜重要性状形成机理及分子聚合育种、黑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技术、植物基因发掘与利用技术、猪和鸡肉质性状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有3~4个相对稳定的方向,每个方向学校都资助了3个课题,加强自由探索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培育和引导,发挥优秀创新团队在学校科研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科技创新从原来的“离散性”为主走向集群式“连续型”为主。
实施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突破科研条件桎梏
科技平台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活动的舞台,科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人才素质及团队协调攻坚能力共同决定了一个科研基地的科研水平。科技平台的建设包括空间设计和设备布局与功能设计,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是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排列及学校内部的要素资源调整、配置的活动,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工程。“十五”以来,学校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大板块加以建设,每一板块上都制定了省高校、省(部)、国家三个层级发展培育规划,并要求每一科研基地从战略性、共享性、功能性出发,进行科技平台设计与布局,以实现我校长远特色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形成了9个覆盖学校理工科的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文科基地,4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了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部级检测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文科基地,并将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学校,这些平台建设使学校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学校架构一种聚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团队建设机制的同时,还积极从制度上架构一种聚集物力资源的新机制,尝试每年设立200万元仪器共享补贴基金,选择性地开放部分大型科技平台,促进基地开放式规范管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在集成共享中实现科研条件优势互补,有效地实现科研条件资源的积累,使更多的教师能享受学校资源、利用学校资源。
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突破科技发展方式
方向是决定一切的,明确了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就能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一流大学也不可能每个方向都一流,只有选好了方向,做好工作,省属高校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上争一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强化自主创新与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差异化竞争角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凝练”发展方向,实现战略性重点跨越和赶超,不断催生出代表我校未来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方向的技术群体,完善寒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使得国家级项目来源不断拓宽,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948”科技引进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西部开发计划、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各类专项。国家级项目经费所占比例由“九五”的21%上升到“十五”的58%,实现了科研上层次、入主流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提升。
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建设,突破支撑区域发展的路径障碍
东北农业大学深知,支撑区域发展是省属“211工程”大学立足的根本。“十五”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发挥优势,搭建科技成果通向产业化的桥梁和通道,强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使学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功立业而赢得立足之地。
制定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使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程
针对一些教师深入实践不足,科技与生产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学校制定了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把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计算工作量,与年度业绩津贴挂钩。在职称评定和考核时,规定学时不足最低要求标准,可用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并将“承担横向课题累积到校经费达15万元”也作为一条可选择的标准,不断调动大家参与社会服务工程的积极性。
基地布局点、面结合,为打造“块状”经济服务
黑龙江省50多个地市县均把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依靠力量,积极与学校建立科技教育合作共建关系。“十五”期间学校为他们编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0余部,培训乡村干部、科技带头人4900余人,农民30多万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民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科技咨询与指导、科技大集、农民科技节、科普之冬、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服务,推广各项实用技术100多项,省委省政府联名授予学校“黑龙江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也多次表彰学校“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服务“三农”和支持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校在面向广大地市县做好科技服务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几个富有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建设,把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变课题,系统出击,并派出科技副县长,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创建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正为打造“块状”经济样板进行全方位服务。
建立新型科技联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在与地市县共同加强科技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抓好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巩固与发展市校合作成果。另一方面还积极抓好科技招商,选择规模和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建立新型科技联盟,共建实质性的技术中心和技木服务中心,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2006年,学校与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倍丰肥料东北农大研发中心”后,倍丰集团使学校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形成了配套的物化产品,并建立企业+ 农场+学校+职工(农户)推广模式,即企业按学校技术要求生产水稻专用基肥和追肥,各农场负责推广,学校负责全程技术服务,深受农场职工(农户)的欢迎,达到了企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多家共赢的目的,当年就销售水稻肥2.2万吨,夯实了产学研结合的基础,拓展了实质性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合作新机制,为我校教师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和转化创造了环境和平台。
第二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主旋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否掌握自身持续发展的命脉,能否应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将直接取决于其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驾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
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
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
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好范文版权所有!
推动武汉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培植适合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生长的土壤。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发挥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消除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平台;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人才资源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汇聚和凝聚人才、知识、资本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系统,培育创业资本市场,强化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创业人文环境。
第三篇: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向前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循环经济”一词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也越来越重视。过来,我对循环经济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查阅相关
资料,我对循环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循环经济则是要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学习,并联系实际,我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要通过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浅认识。
一、所做主要工作
过来,我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循环经济。我们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科普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科普活动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活动。去年,我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市科协举办的“发展循环经济”征文,并有两位同志分获二、三等奖。今年元月18日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以科普展板的形式对循环经济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对循环经济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尝试引导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友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生产协作,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设生态经济系统。二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是由岳化退休高级工程师黄金诚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树脂后续产品开发。在我们的帮助下,该中心研究开发的环氧树脂固化胶申报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纳入科技项目管理以后,该中心每年都要开发出3-5个新产品,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是集清净、分散、抗磨、抗氧化、抗腐蚀、节能、环保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可以与润滑油、汽油、柴油等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其综合功效明显优于其它油品添加剂。为了帮助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我们将该项目进行包装后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并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85万元的无偿资助。随后,该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还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在我们的帮助下,民营科技企业-正中绞扣钢丝厂负责人李祖南在全市率先引进页岩制砖新技术,解决了砖厂因缺少黏土而无法继续生产的难题,保护了土地资源。同时,采用该技术制砖,可以掺入30的粉煤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许多砖厂老板专程前往取经,学习页岩制砖新技术。
二、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当前现状。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区属于化工区,境内有小化工、小炼油企业30余家,资源利用率低,废渣、废水、废气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严重,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这些小化工、小炼油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得采用新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区内化工企业比较分散,不便于对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而每个企业自行处理投入太大,企业难以承受。
2、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上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未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循环经济不是很了解,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循环经济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是技术、资金等瓶颈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区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单个企业再利用、再循环的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和资金难以支撑。
三是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既没有法规和政府的约束,也缺乏政策的支持,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代发展,又惠及子孙后代,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政府要通过开办循环经济电视专栏、制作宣传牌和印发宣传品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管理人员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建设循环型企业;使公
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依靠科技,大力招商,走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发展循
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好范文版权所有技术瓶颈,重点要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一家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有害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二是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例如,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弃资源的回收和供应体制,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等。
要按照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根据产业链接需要,吸纳一批符合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园区落户,延伸循环产业链条。在园区建设中,要按照资源化、生态化、集成化的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突出绿色招商理念,积极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倡导绿色消费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好湖南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石油化工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把工业园建设成具有云溪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园区。要根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在园区乃至全区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企业可以交流各种生产信息、技术和知识并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使园区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能克服和消除外来因素对整个链条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要引导园区企业建立绿色供应网。在绿色供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支撑,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且当单个企业发生变故或由于产品转型而引起供应链的调整时,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可以在广泛的空间领域内很容易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组成新的供应链,从而使企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也使园区具有更强的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循环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我区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好范文版权所有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超标排污的企业,特别是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该停的就停,该关的就关。又如,页岩、粉煤灰烧结砖技术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产品市场开发步履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难以推广。建议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搞好协调,加快禁止使用粘土砖的工作步伐。
二是要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由政府进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电、气、油、煤炭等的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以gdp的增长作为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将人类发展指标和反映资源环境制约的约束性指标以合理、可行的形式纳入考核体系。
二00六年四月
第四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备选-国家科技部
附件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
创新工程2013年备选项目征集指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共同发布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落实《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做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2013预备项目库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2013年重点方向与内容
按照《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整体工作部署,2013年支持重点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文化科技服务六个领域。2013年重点方向与内容为:
1、网络文化领域 1.1 网络影视制作与传播
以创新网络文化内容传播和运营模式为目标,构建基于内容播控和版权管理的网络影视文化内容云服务平台,开展规模化运营示范。实现影视文化内容的动态制作、内容聚合与播控管理、版权交易与管理,以及多种网络环境下的同步实时分发传播。规范网络文化内容传播秩序,壮大网络影视文化内容服务产业。1.2 网络音乐制作与传播
以云计算、融合网络及数字媒体集成技术为基础支撑,建立原创数字音乐传播运营服务平台,聚合社会音乐服务资源,开展音乐创作、演唱、制作、发行、传播、展示、营销及版权交易一体化服务示范,形成数字音乐规模化运营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打造知名服务品牌。
1.3 网络监督与互动服务
依托大规模群体互动社交网络平台,研究网络文化信誉评价模型,建立网络文化信誉监督服务平台,开展学习、互助、生活、娱乐等社会文化互动服务应用示范,规范网络社交平台舆论环境,提升技术管控手段,引导网络社交文化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大众提供便捷可信的社会文化互动服务渠道。
2、文化旅游领域
2.1 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
开发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中华文化遗产区域地理信息地图,基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重点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跨区域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示范,盘活民间传统文化资本,创新文化旅游休闲服务模式,繁荣文化旅游服务经济,培育服务品牌。
2.2 文化主题展示系统技术集成与应用
围绕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研发电影仿真、立体展示、超感体 — 2 — 验、虚拟交互娱乐等文化创意系统集成技术及装备,形成文化主题展示技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开展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应用示范,提升文化创意技术集成能力与文化旅游应用服务效果。
3、文化艺术领域
3.1 舞美设计和舞台效果集成系统应用
综合运用LED等舞台声光电综合表现系统集成技术、虚实互动的舞美设计与布景彩排系统、演播舞台/大型文化活动舞台监督监控和指挥调度系统及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等演播舞台表现技术,构建现代舞台成套技术集成解决方案,开展应用示范,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服务能力,提升文化演出艺术的创作力、感染力和表现力。
3.2文物知识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根据器物、织物、建筑、壁画等中华文物形式特点与分类,研究文物在造型、结构、图饰等方面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元素的成分检测与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文物知识数据库,研发文物设计素材自动信息获取、整理、存储技术系统,构建有利于文化设计素材有效利用的应用模式,促进传统文化工艺元素与现代创意设计的有机融合。
4、广播影视领域
4.1实时交互虚拟化电影协同制作
创新电影制作方式,研制实时交互虚拟化电影协同制作系统平台。为电影创作和生产人员提供贯穿电影生产全过程,可实现虚
— 3 — 拟摄影、虚拟场景、虚拟角色、实时跟踪,实时渲染、实时合成及实时预演功能的全新电影创作工具,优化电影制作流程,提高电影制作效率与质量。
4.2 互动电视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
面向三网融合环境下互动电视服务创新,集成云计算、媒体内容应用聚合、智能交互等技术,开展家庭互动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平台系统应用示范,形成家庭内容服务新模式及规模化应用服务能力,推动数字电视智能设备的升级和家庭内容服务产业的发展。
4.3立体视觉系统研发集成与内容服务
以立体视觉制作、传输系统和内容服务的协同发展为目标,研制和集成立体摄影、内容加工制作、内容传输等系统,构建立体内容收录管理、内容在线聚合、智能检索、产品包装、在线服务等平台,丰富立体文化内容资源,开展规模化技术应用与内容运营服务示范,促进立体视觉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5、新闻出版领域
5.1 数字出版资源投送服务
面向专业知识群体或机构的共同知识需求和阅读兴趣,搭建基于B2B的数字出版内容资源聚合与投送云服务平台,构建定制化的企业知识和学习社区内容服务系统,并在专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培育新型社区学习模式,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6、文化科技服务领域
— 4 — 6.1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科技服务
面向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服务需求,建立重点文化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类大学科技园,开展面向影视制作、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立体展示、图形超算等专业服务示范,搭建集成版权贸易、空间艺术设计、数字出版、网络文化、绿色印刷、文化遗产数字化等若干重点文化领域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企业孵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训、产品交易推广、公共计算与技术测试环境等公共服务,形成规模化服务能力。
6.2 基于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的科普产品与服务
重点支持以科普与创新文化为主题内容,利用3D、4D、特种银幕、互联网、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与题材内容的科普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
6.3 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集成应用
重点支持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科普、教育、体育、建筑、旅游、商务等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动漫创意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申报要求
(一)实施年限:
本领域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为3年。
(二)经费额度:
每个项目申请国拨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每个课题申请国拨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三)申报说明
1.本领域为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类项目,须由企业牵头组织按项目整体全产业链进行申报,重点突出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以培育和发展新业态、实现产业化为目标。
2.各申报单位统一按照指南的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项目(课题)申报。其中,6.1 方向特色产业专业服务平台以课题进行支持,以课题为单位申报,每一课题限报一个特色产业;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拟以重点项目进行支持,以项目为单位整体申报。6.2和6.3以课题进行支持,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其余方向均以项目为单位申报。
第五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认真学习领会五中全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央《建议》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在中央《建议》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中,提出要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技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中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中全会深刻阐释了“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战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竞争更趋激烈,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紧紧跟上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依靠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中央《建议》提出了未来5年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明确了“十二五”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我们不但要在科技创新上攻坚,也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在创新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目前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激励创新、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我们既要把握住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突破。紧扣主题,突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结合科技发展实际,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服务科学发展的宗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使科技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要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
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核心,抓住关键,推动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强化支撑发展,着眼引领未来,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要在攻占科技制高点上下功夫,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超前部署,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要在培育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围绕民生关注点下功夫,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充分惠及人民群众。要在突破改革关键点上下功夫,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实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关系国家未来发展和长远竞争力的重点领域,部署一批重大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努力攻占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要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围绕提升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导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展民生科技,加强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让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要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千人计划”,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要深化科
技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加强科技对话与交流,加强科技对外援助,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要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落实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加强科研文化和诚信制度建设,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