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稽查方式 推进以查促收
创新稽查方式 推进以查促收
日期:2012-03-30 作者:谷城县国税局 蔡卫东 来源:《襄阳国税简报》第三期 【选择字号:大 中 小】创新稽查方式,推进以查促收是新时期国税稽查工作的新要求,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谷城县国税局积极改进工作思路,注重在稽查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不断探索,通过“审计式稽查”、“ 数字化稽查”、“延伸式稽查”和“约谈式稽查”,有效提高了稽查效率,提升了案件质量,有力服务了税收工作。2011年,共实现稽查收入1370万元,“湖北宇航矿业有限公司”稽查案卷荣获全省十佳精品案卷之一。
一、用审计式稽查促规范,着力提高纳税遵从
在工作中引入审计部门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财务核算状况和内控机制运行方式,明确稽查内容、确定稽查方式和流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内,规范了稽查行为;对外,通过全面评价企业纳税遵从情况,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了征纳和谐。
(一)注重案头分析。结合“三加一”选案工作法确定的稽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疑点,开展逻辑推理分析,通过找出财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收入、成本、费用之间变动的逻辑关系;投入、产出与进、销项税金之间的逻辑关系;资产和存货周转率及利润率之间的逻辑关系;亏损或长期微利或长期零、负申报现象的逻辑关系,发现疑点,求证疑点,为实地检查打基础。
(二)撰写工作底稿。以稽查专用工作底稿为载体实施审计式稽查工作,每一步都要填制专用表格,为事后监督提供客观详实的复查依据。可以说,这种工作底稿为指导、规范、约束和记录稽查全过程提供了抓手,降低了执法风险,也有效考评了稽查人员“干没干、干得怎么样”,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动了稽查案件管理精细化。
(三)规范检查程序。审计式稽查就像审理涉税违法行为的“黑面包公”,它严格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依据正确的原则。对此,我们始终关注案件质量,从办案权限、办案程序、证据取得、文书使用、处理执行、档案管理等各环节严格规范税务稽查执法行为。一年来,共对6户企业开展审计型稽查方式,查补税款42万元,罚款22万元。发放《涉税风险控制建议书》6份,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二、用数字化稽查找症结,准确定位案件疑点
数字化稽查是会计电算化催生的一场稽查变革,它不仅提高了稽查质效,在对稽查人员淡化责任的监督上更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学习,自觉实施数字化稽查,有力打击了涉税违法行为。
(一)“专家力量”设计专业模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年初,我们抽调多人组
成工作专班,业务能手、实践高手成了设计数字稽查模型的中坚力量,积极取得市局工作支持,市局稽查局多次到谷城现场指导,设置了腊模铸造企业查账模型,提供了多项数据指标,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查账快捷,选案准确率达100%,检查效率大幅提升。
(二)“火眼金睛”过滤一切疑点。稽查人员借助数字化稽查系统和专业模型,如同拥有了“火眼金睛”,通过数据抓取比对,任何涉税违法行为都无处躲藏。在2011年对谷城县某矿业公司进行检查时,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及时排查出不符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问题,从而分析出“账外账”。我们还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最终查实该企业的偷税事实,查补税款13.6万元。
(三)“另辟蹊径”搜索蛛丝马迹。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一些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总喜欢和税务部门上演猫鼠大战。对此,我们除了用模型发现疑点问题,还对提取的一些看似正常甚至毫无关系的内容多质疑、多思考、多考证,从而实现了电子稽查的可喜成效。2011年,对谷城县某铸造企业数字稽查中,发现企业利用“另设文档”隐匿收入,查补税款154万元,充分显示了数字稽查的强大功能。
三、用延伸式稽查提质效,全面挖潜案件深度
“就账查账”方法所发现的问题仅限于账的表面,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致使大量的偷漏税游离于税收的监控之外。为此,我们转变观念,从审视问题的不同视角着手,采取延伸的稽查方式,收效非常明显。
(一)延伸取证范围,打响外围战。重视涉税资料的外调工作,对与案件有关的账外事宜全部进行实地盘查。2011年共发出协查函5份,取得宝贵的证据资料,奠定了案件深入稽查的基础。另外,还加强和公安、工商、医保等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取得与案件查处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资料、数据,为强化税收执法和顺利查处税案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延伸往来现象,打响歼灭战。一是被查企业的业务往来单位,及时调查其关联的供应和销售单位和个人,检查其是否存在涉税问题;二是被查企业的往来账户。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及其他往来账,记载着关联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业务往来,大多数纳税人都是通过往来帐户来隐匿收入的,这一直是我们稽查的工作重点。三是被查企业的费用账户。主要是其中一些报销数额较大的单据,看对方有无扩大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数或存在虚开发票现象。2011年,通过这种延伸式稽查,查办涉税违规企业3家,查补税款55万元。
(三)延伸同类行业,发动总攻势。税务稽查的目的是有效规范税收秩序。我们本着“查办一家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原则,在稽查一个存在纳税问题的企业时,对可能会存在类似问题的同一类型企业进行检查,从而有效掌握了行业违法规律,为同类行业的税收检查积累了丰富经验。2011年,我们稽查的案件涉及纺织、铸造等行业,及时
总结办案经验,转化稽查成果,为税源管理部门提出征管建议10余条,切实发挥了稽查部门是国税工作最后一道坚实防线的重要作用。
四、用约谈式稽查防风险,有效实现辅导服务
我们结合当前稽查工作实际,在一些被查企业中推行约谈式稽查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税收管理理念,通过教育引导,让纳税人自查自纠,自觉申报纳税、补税,切实推进依法诚信纳税工作,体现了税务稽查的震慑力和人文关怀。
(一)事前约谈,提醒纳税人自查。为了营造“引导遵从、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重点打击恶意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2011年3月,我们向全县所有企业发放稽查温馨提示函600余份,提醒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开展自查,组织重点税源行业(企业)老总与财务会计召开座谈会,专门对自查活动进行事前约谈。广大纳税人对此十分配合,全年共实现自查收入938万元,同比增长400万元。
(二)事中约谈,切实宣传辅导。对于开业时间不长的纳税人和涉税违规行为明显不是故意造成的纳税人,在稽查过程中及时开展约谈举措,向他们宣传税收政策,辅导建帐健制,指出其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其自查自纠。2011年按照惩教并重、宽严适度的原则,先后约谈企业56户,纳税人主动补缴入库税款、滞纳金150万元,有效防范了企业的税务处罚风险。
(三)事后约谈,加强工作反馈。一是和企业约谈实施税务稽查后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状况。对已查结存在问题需纳税人整改的案件,通过约谈方式向纳税人反馈,提出改进意见。二是询问并掌握稽查人员的执法行为和廉政情况,从而实现阳光稽查,树立稽查部门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开封县以案促查专题
开封县以案促查
确保农村低保专项检查落到实处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开封县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认真查办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低保违纪案件,促进农村低保政策得到更好落实。一是深入发动群众,广泛收集案源。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动员会召开后,各乡镇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和专项检查要求,同时乡、村两级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使农民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农村低保自查工作,积极举报违规违纪问题。二是大力查办案件,推动工作落实。在低保专项检查工作过程中,各乡镇全部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班子成员包片入村、清查人员包村入户,进行全面自查。县纪委通过查处仇楼镇小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自为亲属违规办理低保案件,杜良乡刘景寨村支书违反规定为其母亲办理低保案件等一批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案件,警示教育了广大干部,保障了党和国家农村低保政策的正确执行。目前全县已取消各类违规低保1230户2360人。三是全面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县纪委在专项工作中,以案件查办推动低保自查工作顺利开展,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坚决堵塞漏洞,同时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审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申请、评议、永久公示、分类管理、定期审验、档案管理,资金运行和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健全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长效机制。
淇县全面实行“三个”百分百
共取消253户390人低保资格
淇县按照“谁入户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实行村级自查、乡级复查、县乡互查三级检查“百分百”工作制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村级评议审查达百分百。全县共组成400多个村级检查组开展自查,首先普查人员要在普查结果上签字,其次要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对低保对象逐户进行民主评议或票决,评议人员要在评议结果上签字,再次各行政村对评议出的低保对象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村监委会对评议公示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后要签字盖章。二是乡级复查审核达百分百。各乡镇(涉农办事处)组成检查组对上报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查,首先复查人员要在复查结果上签字,其次乡镇长、纪委书记、民政所长对乡复查资料进行汇总后要审核签字。三是县乡互查审批达百分百。在村普查、乡复查基础上,全县抽调48名干部组成20个互查组,按照“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县2000多个重点低保户进行了互查。针对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各乡镇利用三天时间,开展专项检查“回头看”活动,对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县民政局对互查后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共4119户8607人进行了审批。截至目前,全县共接举报电话78次,接待群众来访35人次,解决问题68个,取消253户390人的低保资格。
汝阳县落实“六个到位” 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专项检查
一是全面公示到位。全县统一要求自8月16日开始,各行政村要在显著位置对本村低保对象基本情况进行不少于七天的公示,同时公布县乡民政部门监督举报电话。公示期间,县纪委共接到投诉举报36起,已全部处置到位。二是逐户筛查到位。县纪委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本村现有保障对象进行逐户筛查,通过筛查共取消270人的低保资格,其中因家庭收入增加退保116人,自然亡故154人。三是信息比对到位。全县统一通过市级信息平台,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进行数据比对,通过信息比对取消26人的低保待遇。四是档案规范到位。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村级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县纪委要求各乡镇对行政村低保对象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实现了低保管理档案县、乡、村三级规范管理。五是社会监督到位。在专项检查中,全县14个乡镇216个行政村共设立举报箱231个,县乡民政部门及各行政村分别公布了举报电话,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六是资金管理到位。全县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一站式社会化发放,坚持财政、民政专户管理,低保资金按季由财政局拨付至民政低保专户,民政局直接拨付到农村信用联社,然后划入低保对象个人账户,减少了中转环节,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发生。
第三篇: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钟君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这表明在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以创新求和谐,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
造工程,需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
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和现实
革以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地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
总之,社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进。
QZZN精品呈献http://bbs.qzzn.com1 / 1
第四篇: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钟君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这表明在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以创新求和谐,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党中央和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其次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推动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只有不断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的现实情况,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给为重要的是,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是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不断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创新工程,需要经过坚持不懈而富有智慧的探索。为推动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
其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内容,是要努力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舒缓社会紧张,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和发展社会事业,这些也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工作要做实,重心要下移,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步做到了,才能为进一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整体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浩大而艰巨的社会建设和改造工程,需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
其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加大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这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最实在的表现。而评价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用于政府本身的管理成本与用于受益对象的资金的比例。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标志是60%以上的财政预算要用于社会发展,中国当前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可喜的是,最近几年,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对社
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都在大力推进之中,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开始有所转变。这是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也是全国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众的福祉。
其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分工。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又非常复杂,再庞大的政府也不可能包揽全部社会事务。在目前我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维护和确保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减少公共决策的随意性,做到公平管理、透明管理。
其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造。在经济领域成功地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地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
总之,社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进。
第五篇:申论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钟君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这表明在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以创新求和谐,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和创新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
造工程,需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
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和现实
革以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地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
总之,社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