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以查促管工作调研对策
税务稽查是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体系的信息反馈系统,在税收征管体系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其打击偷骗税,堵塞税收漏洞,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和发挥依法治税的职能作用,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出来,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是,当前税务稽查以查促管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发挥稽查的尖刀作用,强化以查促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以查促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征收、管理、稽查三大环节是有机的整体,稽查是手段,目的是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税收经济发展环境。近几年来,我局在以查促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查促管的意识逐步增强,稽查的范围逐步拓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实行了稽查建议制度,加强了税收征收、管理、稽查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发挥税收整体功能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以查促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改进和提高。
(一)依法治税的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对税务稽查都侧重在惩处职能上,对税务稽查的监督和教育职能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考核指标的确定上,一般都注重稽查案件的宗数、立案宗数;查补税款数额以及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等几率的考核,但真正使稽查工作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税收征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以查促管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征、管、查定期联系没有形成制度。稽查部门与征收部门等机构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造成征管部门对稽查局查处的案件缺乏了解,稽查局也对管理部门日常税收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缺乏交流,不能有效的合作,从而造成征收、管理、稽查协调不力,出现老问题依然存在,新问题不断产生的现象。
(三)注重纳税大户,忽视纳税小户。由于税务稽查工作围绕着收入任务而展开,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着力点盯住一些纳税大户,对一些缴税较少的纳税人有所放松。原因是纳税大户销售收入多,外购货物多,发生的经济业务量大,一旦出现问题,查补的数额也相应比较大。相反,对一些年纳税较少的纳税人,销售收入少、外购货物少,经济业务的总量比较小,即使出现问题,查补的数额也不大,存在检查小户头有“吃力不讨好”的想法。
(四)稽查建议制度落实不够,还不够细化。在部门配合、建议内容、建议形式和要求、文书格式、反馈方式和传递程序、限改期限等方面缺少详细的规定,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管理性检查不到位。税务分局管理性检查(又称日常税收检查)贯穿于税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实现税务管理的有效性为目的,充分凭借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税务机关的权力而进行的一项日常管理活动,但在现实中还没有制定、规范和统一管理性检查的操作规范和程序,管理性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现象仍有存在。??
(六)国、地税稽查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相互之间各自为战,大量涉税信息得不到及时掌握和反馈。
二、强化税务稽查,做好以查促管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要彻底改变把稽查当成组织收入的“调节器”的观念,把稽查工作放在税收整体工作中去考虑,使稽查工作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税收征管,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以查促管的方案,明确具体操作的程序、实施步骤、量化指标、组织领导等等,形成制度化。??
(二)落实并完善征、管、查定期联系制度。要加大与征收和管理部门的配合力度,征管部门要为稽查提供纳税人的基础资料和信息,稽查要针对征管部门提出的力量较为薄弱、税收秩序较为混乱的纳税人和行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打击。要以稽查建议为纽带,全面促进征管和稽查的信息互通、执法联动的运行机制。要通过稽查建议制度,向征管部门反馈征管工作中所忽视的或薄弱之处,要积极研究探索,提出建议,更好地起到以查促管的作用。?
(三)明确稽查目的,不断改进稽查方法。对被查对象不论大小、重点户或非重点户,一律平等对待,要根据选案疑点拟定检查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一些细微之处寻找案件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重要违法线索,要查深查透,力争查处一些利用虚开发票、账外经营偷逃国家税收等重大违法案件,增强税务稽查的威慑力。
(四)努力做好稽查建议反馈工作。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外查内促”,稽查不仅是查补税款,关键是通过稽查发现征管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建议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国税系统的整体功能,堵塞税收漏洞。
(五)加大管理性检查的力度。要规范和完善管理部门日常检查的职责,统一、规范管理性检查的操作程序,从检查的对象、范围、性质、时间、金额等方面作出合理的界定;加大税务分局在清理漏征漏管户、核查发票、抵扣凭证审核、催报催缴、评估询问,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不涉及立案核查的日常管理活动的检查力度,也是促进税收征管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举措。
六)注重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和完善国、地税稽查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扩大稽查信息交流,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减少对纳税人检查的次数。在注重国、地税稽查
工作信息沟通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同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对那些达到移送标准的涉税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篇:国税稽查局医药行业以查促管工作经验
国税稽查局医药行业以查促管工作
经验
“>国税稽查局医药行业以查促管工作经验2007-02-02 21:54:56
按照《某市国家税务局以查促管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以查促管、管住管好”十六字收入方针,某县稽查局以分类管理为契机,以医药行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查促管,查管结合”新路子,在医药行业专项检查中成效显著,具体做法如下:
查管结合,摸清情况
“以查促管,查管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稽查思路,为我们现阶段稽查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一特殊意义的专项检查,我们一改过去“查管独立,各
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在县局的协调下,多次与税源管理单位城区所、农村所举行联席会议,交换信息、讨论工作方式、提出工作意见、协调工作矛盾,并组织名稽查骨干人员积极参入管理单位月份组织的税源调查工作。摸清了全县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状况,为下一步检查实施及以查促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我县医药行业纳税人共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某县医药总公司,辖中药材门市部、药品器材批发公司两个非独立核算部门,以及城关个非独立核算零售部,农村个承包经营配送网点。二是供销社个承包门市部。三是户个体经部。县医药总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其两个非独立核算部门主要从事批发业务,其零售部、配送网点主要从事零售业务,供销社承包门市部、个体户主要从事零售业务。
二、医药行业经营特点
医药行业经营的业务有药品批发、零售两种类型,药品批发、零售不同的经营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
医药总公司经营特点:一是流通渠道单一,我县医药批发主渠道是县医药总公司,该公司是我县唯一具有医药批发资格的企业,批发药品占其经营业务量的以上。二是经营品种繁杂,药品品种多,常规经营品种达数千种。三是购销量大,库存变动大,资金周转迅速。四是财务核算健全,县医药总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财务核算较规范。药品批发全部纳入微机管理。
个体零售经营特点:一是经营户数多,有县医药总公司下属门市部、个体或承包网点,遍部全县,销售对象主要是终端消费者;二是购进药品量小、批次多、库存少。由于从县医药总公司进货便利,很少大批量购进,周转快、库存变动不大;三是财务核算不健全。县医药总公司下属门市部是非独立核算报帐制单位,其销售未纳入微机管理,反
映的销售受一定人为因素影响。个人和承包门市部均未建帐核算。
精心组织,稳步实施
在摸清全县医药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状况后,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分析,制定了周密的计划,确立了三步走的稽查方案。
第一步,根据行业特点,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三“点”重点稽查,重点剖析。月日至月日,组织精兵强将,分成三组,同时进驻医药总公司、个体经营户胡某、供销社承包门市部熊某三个代表意义的“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通过深挖细琢,层层剥笋。
在县医药总公司进行检查中,稽查人员通过帐务检查初步发现了涂改过的进项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万元等问题,但为达到预期目的,稽查人员并没有拘泥于帐务检查,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事事盘根究底,如进项税发票付款情况直接检查到银行对帐单、出纳日记帐;抽查了两个零售
部两个月份的销售台帐;药品、器材批发抽查了两个月的销售出库单,并与销售发票、微机库存管理数据、仓库保管帐进行了认真核对。对重点问题还核对了公司会议记录,检查出了该公司对乡镇卫生院回扣少计销项税、零售部迟报收入等问题。
在个体经营户胡某和供销社承包门市部熊某检查中,稽查人员实地盘点了商品库存,查阅了部分进货单据和相关费用票据,询问了经营情况及纳税情况,并通过多种方法测算了其销售收入,基本确定了其××年销售情况和偷税数额。
第二步,外围调查取证,全面固定证据。通过对三个“点”的重点剖析,逐步梳理出一些主要疑点,月至月日期间,兵分三路,一路到武汉新琪安公司,一路到某卫生院、某卫生院,一路到县医药总公司,进行外围调查取证。
县医药总公司近万元的购进货物来源于武汉新琪安公司,取得的所有进
项发票均为手工票,并有部分发票有涂改现象,通过到武汉新琪安公司调查取证,落实情况如下:
⒈当地税务机关证明,度,由于武汉市国税局微机报税卡数量有限,一直未为该公司批准使用微机开票系统,手工发票全部正常,不存在虚开。
⒉通过有关单证核对发现,该公司发票金额、收款金额、出库单金额完全一致,不存在不一致情况。医药总公司财务帐反映发票涂改与付款金额不一致现象,与新琪安无关,主要是其内部管理漏洞造成。主要原因是采购人员为关系户代购货物,医药总公司按实际验收入库货物付款,余款由采购人员自己支付。采购人员为关系户胡承志等代购货物万元。
⒊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双方的《购销协议》,发现了医药总公司根据协议××年取得返利万元,取得返还利润未入帐,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
通过对某卫生院、某卫生院帐务调
查,发现医药总公司××年返回给乡镇卫生院利润通过收到的未入帐返还利润列支,进一步证实了医药总公司存在未入帐收入。
通过对医药总公司出库单逐份统计,调查落实了个个体性质的医药门市部的主要购进金额,由于从县医药总公司进货便利,很少大批量购进,周转快、库存变动不大,根据《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按以购定销并加的利润率推算其销售额。其中医药总公司配送网点购进金额推算销售额如下:
顺号
名称
购进药品金额
推算销售收入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合计
第三步,专项检查全面铺开,逐户攻克。通过前期的摸底及调查取证,在基层税务所的配合下统一行动,月日至月日,集中力量对全县医药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逐户攻克。目前,户已经查结,另有户正在实施中。
在检查中,稽查人员始终注意与税源管理人员加强联系,共同商量对策,查找漏洞。在保证稽查质量的同时,对税源管理的漏洞及问题及时收集证据,仔细记录,为后期向税源管理单位提出《以查促管报告》提供材料。
提出建议,以查促管
通过检查,我县医药行业税收管理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一)偷逃税现象严重。作为处于县医药行业主导地位的县医药总公司,受市场放开影响,从年到年,各门市部
实行大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税源监控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从年收回各门市部承包、实行统一核算后,年到年,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年销售收入均在至万元之间,分别缴纳增值税万元和万元;年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之后,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年、年分别缴纳增值税万元和万元。但从年该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万元这个数据来看,如果按照××年的税收负担率计算,应纳税款约万元。
(二)税负不公平。一是医药总公司税负与个体门店税负不均衡,××年医药总公司查帐征收,税负率,个体门店双定征收,综合税负率;二是不同地区供销社承包门店与个体门店税负不均衡,如余集所户均月税负元,某所户均月税负元;三是税负畸轻畸重,且普遍较轻、不均衡,某医药门市部年销售额万元以上,某医药门市部销售额万元左右,而两家月均税负都是元,绝大部分个体和承包门店申报及税务机关定税都
低于实际应纳税额。
(三)管理有漏洞。一是申报资料报送不全,未按规定要求报送购销合同复印件,使税收管理机关不能全面了解经营情况,对个体户的主渠道进货情况不清楚;二是该公司购销货大量使用现金,现金收支手续不规范,对医药行业购销货物普遍存在的回扣现象不能很好的控制;三是该公司以出库单为记帐依据,出库单未编号,为少记收入或迟记收入提供可能,仅对卫生院批发药品开具发票,而出库单日期与开票日期存在差异,控管不严。个体方面:一是管理粗放,没有及时监督个体大户建帐,对业户经营情况变化了解不够,调整税负不及时。如上石桥医药门市部年开业,当年核定月税负元,到年该户年进货量万元,月定税额仍然是元;二是管理观念落后,没有很好的利用医药总公司对个体批发的合同及现成数据,评估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三是对供销社承包门店管理偏松,供销社承包门
店普遍低于个体业户。
月日,县局组织召开稽查、管理单位协调会,稽查局在会上通报了检查情况和《稽查建议书》,集中评估了本次以查促管专项检查的效果,讨论了医药行业管理的整改措施,并进一步讨论了医药行业分类管理的具体方案。主要稽查建议如下:
⒈加强医药公司的申报管理和征前审核,在申报征收环节及时发现一些问题。
⒉加强医药公司的财务监控,对未申报购销合同、结算起点以上大量使用现金结算、出库单未编号、发票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应限期改正。
⒊发挥纳税评估系统的作用,防止企业人为调整造成零负未申报。取消医药零售个体业户“双定”管理方式,实行一般申报管理,在要求医药公司每月提供销售给零售个体业户的销售数据的基础上,把零售个体业户的纳税情况纳入纳税评估,实时监控个体业户的申报情
况。
⒋大力推行医药行业个体建帐。
⒌我国即将对药品经营实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管理,该标准对药品经营者从硬件(设备、设施)到软件(技术、资格)都有很高的要求。医药流通领域的运作将逐步规范,建议以此为契机在药品零售环节强制推行防伪税控收款机管理。
达到目的,成效显著
通过周密细致的部署,有条不紊的开展检查,本次医药行业的专项检查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摸索出一条“以查促管,查管结合”的新路子。通过本次专项检查,使我们由以前对“以查促管,查管结合”只是一个概念性认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对检查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边实施、边改进,边协商,为进一步做好“以查促管”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
(二)为税源管理单位纳税评估和
分类管理提供了素材。在我们检查过程中,管理单位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我们的现成数据和方法,探索出了医药行业纳税评估和分类管理的新路子,并已初见成效,月份以来,全县医药行业零负未申报率下降为,个体税负大幅提升,该行业增值税申报入库比上年同期增收万元(不含查补),增幅达,引起市局高度重视,管理部门总结的经验材料《摸规律分类评估医药征管见成效》,市局将在全市推广。
(三)堵塞了征管漏洞,增加了税收收入。截止目前,全县医药行业专项检查共查补税款元,罚款元。有力的打击了偷逃税行为,堵塞漏洞,增加了税收收入。
(四)平衡了行业税负,营造了公平竞争环境。通过本次专项检查,医药行业虽然整体税负有所提高,但有效平衡了医药总公司与个体之间、个体业户之间税负,改变了过去税负苦乐不均现象,杜绝了税款征收核定的随意性,营
造了公平竞争环境,得到了绝大多数纳税人的理解和好评。
某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局
第三篇:税务部门“以查促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查促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查促管工作也应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税源管理、税务稽查两个部门之间存在分工协作不衔接、信息反馈与共享不通畅、考核不一致等现象,制约着以查促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以查促管工作理念不强,认识不到位。
一些税务机关对税务稽查的认识侧重在惩处职能上,认为稽查部门的职责就是通过打击涉税犯罪,规范税收秩序,却对税务稽查的监督和教育职能重视不够,导致以查促管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在实处。一些税务机关虽然提出了不少关于加强以查促管的工作思路,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税源管理部门对稽查部门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仍然不够重视,形成你有你查,我有我管,互不干涉的工作状况,税源管理与稽查工作脱节,不能有效衔接。同样,有的稽查人员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仅停留在案件的查处上,没有对案件反映出来的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认真分析,不能提出管理建议或提出的建议深度、质量不高,不能真正起到促进税源管理的作用,缺乏有效性。
(二)以查促管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稽查部门比较注重稽查案件的数量和查补的税额,缺乏对案件结果的深入分析,不能及时对区域性行业的整治效果形成针对性意见,考核指标也都集中在了选案准确率、实施检查案
件完成准确率、查处案件结案率、查补收入完成率等几个指标上,考核指标没有对以查促管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也就不能起到促进稽查向管理深层次延伸的目的。稽查人员提出的《稽查建议》也都大同小异,缺少实质性内容和指导性意见,既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也没有起到促进管理质量和水平提高的目的。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考评体系,以查促管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做好以查促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配合税务稽查要转变就税查税的观念。对外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同时,对内要深入分析造成税收违法行为的原因,研究税收违法行为容易发生的环节和隐蔽手段,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有效建议。同时对稽查建议也要分析判断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对税源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对有效的以查促管建议认真落实执行,并要将结果向稽查部门反馈,使以查促管工作形成互动。
(二)建立健全以查促管工作制度
明确各部门各环节在以查促管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加强协作配合,畅通信息渠道,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疑点,为管查双方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组织定期联席会议
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大要案查处情况,立足反映突出问题、努力发掘潜在问题、及时暴露个性问题
和重在归纳共性问题,以便税源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保税务稽查、税源管理的协调一致,形成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监管合力。
(四)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落实以查促管工作各项制度办法,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建立绩效指标、绩效标准和评估标准,制定绩效计划,动态反映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对稽查部门提出的稽查建议质量、及时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对税源管理部门落实有效稽查建议的结果进行监控,通过绩效沟通解决信息传递不畅,通过绩效评估反映各相关部门完成以查促管工作的质量,通过绩效结果反馈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对以查促管工作从头到尾实行过程管理,使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一种机制。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管理缺位等问题。激发管查人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有效推进以查促管工作,实现持续提升征管质效的目标。
第四篇:开封县以案促查专题
开封县以案促查
确保农村低保专项检查落到实处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开封县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认真查办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低保违纪案件,促进农村低保政策得到更好落实。一是深入发动群众,广泛收集案源。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动员会召开后,各乡镇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低保政策和专项检查要求,同时乡、村两级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使农民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农村低保自查工作,积极举报违规违纪问题。二是大力查办案件,推动工作落实。在低保专项检查工作过程中,各乡镇全部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班子成员包片入村、清查人员包村入户,进行全面自查。县纪委通过查处仇楼镇小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自为亲属违规办理低保案件,杜良乡刘景寨村支书违反规定为其母亲办理低保案件等一批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案件,警示教育了广大干部,保障了党和国家农村低保政策的正确执行。目前全县已取消各类违规低保1230户2360人。三是全面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县纪委在专项工作中,以案件查办推动低保自查工作顺利开展,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坚决堵塞漏洞,同时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审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申请、评议、永久公示、分类管理、定期审验、档案管理,资金运行和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健全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长效机制。
淇县全面实行“三个”百分百
共取消253户390人低保资格
淇县按照“谁入户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实行村级自查、乡级复查、县乡互查三级检查“百分百”工作制度,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村级评议审查达百分百。全县共组成400多个村级检查组开展自查,首先普查人员要在普查结果上签字,其次要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对低保对象逐户进行民主评议或票决,评议人员要在评议结果上签字,再次各行政村对评议出的低保对象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村监委会对评议公示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后要签字盖章。二是乡级复查审核达百分百。各乡镇(涉农办事处)组成检查组对上报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查,首先复查人员要在复查结果上签字,其次乡镇长、纪委书记、民政所长对乡复查资料进行汇总后要审核签字。三是县乡互查审批达百分百。在村普查、乡复查基础上,全县抽调48名干部组成20个互查组,按照“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县2000多个重点低保户进行了互查。针对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各乡镇利用三天时间,开展专项检查“回头看”活动,对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县民政局对互查后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共4119户8607人进行了审批。截至目前,全县共接举报电话78次,接待群众来访35人次,解决问题68个,取消253户390人的低保资格。
汝阳县落实“六个到位” 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专项检查
一是全面公示到位。全县统一要求自8月16日开始,各行政村要在显著位置对本村低保对象基本情况进行不少于七天的公示,同时公布县乡民政部门监督举报电话。公示期间,县纪委共接到投诉举报36起,已全部处置到位。二是逐户筛查到位。县纪委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本村现有保障对象进行逐户筛查,通过筛查共取消270人的低保资格,其中因家庭收入增加退保116人,自然亡故154人。三是信息比对到位。全县统一通过市级信息平台,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进行数据比对,通过信息比对取消26人的低保待遇。四是档案规范到位。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村级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县纪委要求各乡镇对行政村低保对象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实现了低保管理档案县、乡、村三级规范管理。五是社会监督到位。在专项检查中,全县14个乡镇216个行政村共设立举报箱231个,县乡民政部门及各行政村分别公布了举报电话,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六是资金管理到位。全县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一站式社会化发放,坚持财政、民政专户管理,低保资金按季由财政局拨付至民政低保专户,民政局直接拨付到农村信用联社,然后划入低保对象个人账户,减少了中转环节,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发生。
第五篇:当前基层国税干部培训工作调研对策
一、当前基层国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对教育培训重视还不够,不能科学处理工学矛盾,存在说起来重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一些基层单位缺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合实际的中、长期规划,没有系统性、科学性的计划安排,往往以举办培训班的类型、班次的多少代替培训计划,时紧
时松、时断时续,影响了教育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是培训内容不够科学。当前,面向基层一线、立足国税工作实际、适应岗位需求的培训还不够多,培训的内容不尽合理,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存在重理论培训、轻能力培养,重分层分级培训、轻分岗分类培训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对干部的内在需求重视不足,有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年龄、文化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致使教与学本末倒置、学与用严重脱节,干部学习需求多样化与教育培训供给单一化的矛盾日益明显。
三是培训方法不够灵活。一些基层单位的教育培训仍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为主,未能走出“我讲你听”的套路,讲的多讨论少,听的多动手少,没有广泛应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育培训的形式比较呆板、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导致参训人员产生厌学心理,既有悖于教育规律,也难以适应干部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
四是培训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健全,一些基层单位对教育培训工作没有进行跟踪问效,直接影响了培训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没有很好地把教育培训与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个人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不够浓郁,形成“学与不学、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的现象,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
五是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目前,基层国税单位的培训师资特别是高水平的师资短缺,普遍性的教育培训需求与教育培训资源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不能满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缺乏科学、有效的实用型、高效型培训教材,难以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一些基层单位受经费困难制约,专项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教育培训的硬件、软件设施投入不够,教育培训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国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以更新培训理念为先导。一是要树立人才兴税的理念。要把培养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作为发展国税事业的先导工作和基础战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是源头性、基础性工程的观念。二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确立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培训观,由注重一般知识技能的培训向注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转变,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只有继续接受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思想,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拥有文凭”到“拥有能力”、从“学了什么”到“学会什么”的转变。三是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以基层国税工作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引导干部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四是要树立培训是对干部最好的激励的理念。要把培训当作一种褒奖,作为鼓励干部的重要手段,坚持谁愿学、谁优秀、培训谁,形成一个崇尚知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以明确培训内容为前提。要科学确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性。从传统的以学历、学科为主的硬性培训向以综合素质、岗位技能模块为主的柔性培训转变。在政治理论培训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注重武装国税干部头脑。在政策法规培训方面,应以国家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重点开展培训。在业务知识培训方面,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与税收本职工作紧贴的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在文化素养培训方面,应以领导能力、现代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优良心理素质、文学素养、文化礼仪等培养为主。在岗位技能培训方面,应突出加强满足工作需要的技能手段和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
(三)以探索培训形式为途径。要克服过去那种灌输性的被动式培训,积极探索开放式、多层次、广渠道的培训形式,增强干部培训的灵活性。一是实行业务骨干授课与外请师资培训相结合。在基层单位缺乏师资的情况下,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进行专题授课。二是实行学习培训与考试竞赛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税收各类能手、税收业务标兵竞赛和随机抽查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三是实行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要不定期组织干部走出去考察学习,选派不同岗位的干部到基层一线和重要岗位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使干部在实践工作环境中学以致用、锤炼本领。四是实行脱产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要统筹安排干部脱产培训和在岗自学,做到边工作、边培训,实现工学两不误、两促进。
(四)以创新培训方法为关键。要根据成人教育的规律和国税工作特点,大胆创新培训方法,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重点要要紧扣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重点教思路、教技巧、教方法,使参训
人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单纯学习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在培训过程中,可采取课堂讲授法、专题讲座法、互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经验交流法、案例解析法、情景模拟法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方法。同时,要积极推行拓展训练法,让国税干部从体验式学习中切身感受和培养意志、忠诚、奉献、合作等意识,提高危机应对、经受挑战、心理承受、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等实践能力。此外,在教育培训手段上,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电化教学、视频培训、远程教育,逐步实现干部能够在线学习、网上练兵考试,不断拓展培训的空间和平台。
(五)以完善机制为保障。一是建立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要对培训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行办班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办班计划、报批程序和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多头办班、重复调训问题。二是建立干部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国税干部培训档案,将培训情况和培训成绩记录在案,并与奖金和职务晋升挂钩。实行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使用的培训前置机制,把学习成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建立培训奖惩机制,对无故不参加培训、违反考风考纪者给予经济惩戒或行政处理,对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奖励。三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要通过开展培训回访、随机抽考等手段,对基层单位的教育培训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四是建立培训保障机制。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上舍得投入,在经费预算上优先安排,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要把培训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