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时间:2019-05-14 17:1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第一篇: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创新型社会进程

长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集“老、少、边、穷、库”于一身,但同时也是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如何立足现实,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党政及科技部门必须研究的课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和谐创新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思路,在科技工作中不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结合长阳实际谈一谈科技支撑点问题。

一、以加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更新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县县域经济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步伐稳步加快、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格局,其主导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仍将对长阳的工业乃至整个经济起基石作用。近期农业科技攻关重点在于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创新、配套开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开发名优特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

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大宗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推进农业优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农产品贮运、保鲜、加工、包装技术创新和推广;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检测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和应用。

2、抓好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和基地示范工作,重点扶持高山蔬菜、水果、清江鱼、肉羊、中药材、茶叶六大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六大农业优势产业,抓好高效种植园区、高效牧业园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育苗示范基地等的建设,推进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各类农业技术的集成和示范,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重点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种植和养殖模式研究、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农业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作好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智囊团”。

4、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技术支持力度,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科企、产学研联合,把生物提取、保健品研发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县正处于解决温饱后稳定解决贫困问题的建设阶段,也就是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蓄力量的阶段。县域企业间的技术关联十分薄弱,中间技术和租借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尚未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上形成共识,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高新技术的转化和利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借鉴国内外企业推进科技创新的做法和经验,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和增加研发经费,促进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我县水电、矿产、高山气候、生物资源优势,引进消化资源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水电产业、锰铁矿产业和蔬菜、木瓜、栀果、清江鱼、“两薯”、肉羊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

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脱困和发展的关键措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促进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投融资的体制,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

(三)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我县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推动电子商务、电子媒体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在通讯、金融、咨询、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断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鼓励兴办新服务、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农业大户和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提供管理、技术、信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大力发展环保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创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以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支撑点,营造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进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体制上对过度的行政权力实行约束和监督。促进科技部门和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搞活内部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拨款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贷款为支撑,以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促使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应该

由市场来做、企业来做、中介组织来做的,政府切忌大包大揽。

(二)创新人才管理方式。破除陈旧狭隘的用人观念,用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培养和集聚各种层次的人才。深挖现有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制定完备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措施,广招贤良。盘活人才存量,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对高层次人才要采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允许流动”的灵活政策,构筑“人才高地”,营造人尽其才的宽松氛围,实现人才谋划创新,带动科技发展。

(三)创新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法治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科技人员劳动成果的认可与尊重,更是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要在全社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倡导并贯彻实施专利战略,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要把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严惩专利侵权行为,维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对科技发展的服务方式。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把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科技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要强化对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规范信用中介

机构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实现服务创新。经济和科技主管部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牵线搭桥,广泛征集企业技术力量难以解决的工艺、技术以及装备上的难题,有的放矢地向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招标,尽快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合作项目。把引导扶持科技型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基于我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的优势传统产业,选择对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县院合作,加速适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寻求更加宽广的合作空间,尽快突破传统产业提升的“瓶颈”,这是一条捷径。

第二篇:以光明新城建设为重点 加速兴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以光明新城建设为重点 加速兴文新型城镇化进程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利华

近年来,兴文县委、县政府按照“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通光明通道,建设光明新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

光明新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侧,与旧城区以光明通道相连,是以旧城区为发展基础,向西拓展形成的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为一体,并具有现代气息的宜人、宜居、宜商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县委、县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以“建设具有僰、苗文化特色的川南休闲旅游县城”为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光明新城。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规划应借助高水平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应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做到“百年不落后”,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统筹考虑城乡一体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构筑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要拉开城市道路框架,形成布局合理、交通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对外交通真正融入宜宾、泸州一小时经济圈;要在彻底调查清楚光明新城及周边情况后,进一步优化光明新城的规划设计,打造好新城东入口和西入口,提升新城重要节点形象。二是坚持“阳光下”调整规划。对于规划的调整,要在人群集中地进行公开公示,并将这些规划制成小册子、图解甚至模型,向公众解释,使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三是坚持严格执行规划。不论是城市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

体规划,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随意修改,从根本上避免乱拆乱建和重复建设。

二、以经营城市为平台,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城镇建设的主导作用,采取市场运作的有效模式,着力经营城镇。城镇化建设是相对无限度、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资金安排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必须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坚持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举社会之力办社会之事业,聚各方之财推进城镇化。

(一)用活用好城镇资源资本。土地资本是城镇最重要的资本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当前,引进了四川龙腾地产集团对光明坝进行开发,引资建设华瑞基大酒店、修建会展商务中心,积极探索“经营城镇,以城养城”的路子,采取资本置换实现城镇的低成本扩张,扩大资本积累,加速推进城镇的开发建设。

(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投资。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一是项目融资。要发挥好县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融资平台,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包装好,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推向市场,争取银行支持,扩大银行贷款。二是政策融资。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采取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经营,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城镇设施建设。四是负债借资。借鸡下蛋,借钱生钱。适度的、必要的负债建设,可以达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效果,助推城镇建设。

三、以僰、苗文化为特色,打造精品城镇

光明新城建设中,要以高标准建设为抓手,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运用市场规律,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城镇。

(一)坚持新城建设彰显“僰、苗”特色。要把“僰、苗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来精心运作,加快僰、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注重在城镇重点景观、城镇亮化、园林建设和自然山水中融入僰、苗文化元素,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提升城市品位。

(二)坚持城市设计彰显城市个性。街区环境缺乏人性化设计、单体建筑造型比较平淡、新老景观落差较大等,是造成我县城市景观断裂的主要原因。整个城市设计要充分结合兴文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文化元素和旅游休闲城市形象等,切忌不顾实际、简单模仿。要极力避免低水平的投入,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尤其是城市主要景点设计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僰、苗文化特色。

(三)坚持区域特点做活山水文章。光明新区四面环山,森林密集,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把“绿色”作为城市的生命,大力实施城市造绿和绿化环境治理工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彰显“绿荫”特色。要把“山水”作为城市的眼睛,利用依山、森林密集的自然优势,依山建城,引水造景,彰显“山水”特色,大力做活山水文章。

(四)坚持成片开发推动整体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分步建设”的原则,以优化城市布局为着力点,实行整体成片开发和梯度开发,扩大城镇容量,提高经济集合度和积聚效应,使光明新城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增长点,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坚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方针,积极稳妥、安全有序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四、以市场体系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城镇聚集。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城镇化也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以产业推动城镇化进程。兴文在推进光明新城建设中,通过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强统一安置。安排拆迁安置农民集中居住,并在集中安置点建设市场。同时对被拆迁农户进行门市安置,确保了其后续生活来源。二是合理规划市场。根据新城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建设建材、煤炭、汽摩配、农资、物流、家居等专业市场,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不仅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更进一步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使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五、以创新体制为动力,构筑城镇化的发展平台

进一步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构筑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平台,完善城镇发展政策。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办法,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经商人员与当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二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健全其他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网络,引导城乡富余人员有序输出,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回乡创业工程”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三是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四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同时,适度扩大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城镇内用地结构,增加居住、道路、绿化和公用设施用地。五是健全土地市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权出让中招标和拍卖的比例,完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城镇建设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挖掘现有用地潜力。逐步完善土地租、税、费,以及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开发区用地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六、以加强管理为保障,打造文明城市

科学的管理是城镇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坚持建管并重,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强化依法管城的意识,加强城镇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要推行城管综合执法。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整合规建、国土等执法资源,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二要提高城管执行力。建立规范公开透明公正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者的执法行为,保证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强化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培养群众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四要提升创建水平。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果,继续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规范化工作,着力构筑优美整洁、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第三篇: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以科技为支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向前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循环经济”一词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也越来越重视。过来,我对循环经济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查阅相关

资料,我对循环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循环经济则是要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学习,并联系实际,我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要通过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浅认识。

一、所做主要工作

过来,我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循环经济。我们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科普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科普活动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活动。去年,我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市科协举办的“发展循环经济”征文,并有两位同志分获二、三等奖。今年元月18日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以科普展板的形式对循环经济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对循环经济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尝试引导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友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生产协作,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设生态经济系统。二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精诚树脂应用研究中心是由岳化退休高级工程师黄金诚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树脂后续产品开发。在我们的帮助下,该中心研究开发的环氧树脂固化胶申报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纳入科技项目管理以后,该中心每年都要开发出3-5个新产品,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是集清净、分散、抗磨、抗氧化、抗腐蚀、节能、环保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可以与润滑油、汽油、柴油等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其综合功效明显优于其它油品添加剂。为了帮助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我们将该项目进行包装后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并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85万元的无偿资助。随后,该公司开发的积二膦酸脂多功能油品添加剂还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在我们的帮助下,民营科技企业-正中绞扣钢丝厂负责人李祖南在全市率先引进页岩制砖新技术,解决了砖厂因缺少黏土而无法继续生产的难题,保护了土地资源。同时,采用该技术制砖,可以掺入30的粉煤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许多砖厂老板专程前往取经,学习页岩制砖新技术。

二、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当前现状。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区属于化工区,境内有小化工、小炼油企业30余家,资源利用率低,废渣、废水、废气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严重,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这些小化工、小炼油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就得采用新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区内化工企业比较分散,不便于对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而每个企业自行处理投入太大,企业难以承受。

2、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上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未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循环经济不是很了解,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透,循环经济的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是技术、资金等瓶颈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区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单个企业再利用、再循环的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和资金难以支撑。

三是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既没有法规和政府的约束,也缺乏政策的支持,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代发展,又惠及子孙后代,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政府要通过开办循环经济电视专栏、制作宣传牌和印发宣传品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管理人员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建设循环型企业;使公

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依靠科技,大力招商,走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循环经济是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发展循

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好范文版权所有技术瓶颈,重点要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一家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有害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二是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例如,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弃资源的回收和供应体制,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建立生态工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等。

要按照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根据产业链接需要,吸纳一批符合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企业在园区落户,延伸循环产业链条。在园区建设中,要按照资源化、生态化、集成化的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突出绿色招商理念,积极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倡导绿色消费观,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好湖南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石油化工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把工业园建设成具有云溪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园区。要根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在园区乃至全区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企业可以交流各种生产信息、技术和知识并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使园区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能克服和消除外来因素对整个链条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要引导园区企业建立绿色供应网。在绿色供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支撑,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且当单个企业发生变故或由于产品转型而引起供应链的调整时,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可以在广泛的空间领域内很容易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组成新的供应链,从而使企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从而也使园区具有更强的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循环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我区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三、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好范文版权所有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超标排污的企业,特别是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该停的就停,该关的就关。又如,页岩、粉煤灰烧结砖技术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产品市场开发步履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难以推广。建议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搞好协调,加快禁止使用粘土砖的工作步伐。

二是要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由政府进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电、气、油、煤炭等的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以gdp的增长作为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应将人类发展指标和反映资源环境制约的约束性指标以合理、可行的形式纳入考核体系。

二00六年四月

第四篇:以质量为支撑 建设幸福昆明

以质量为支撑 建设幸福昆明

2月12日,昆明市质监局召开局务会,组织学习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以“纲要”的贯彻落实为契机,立足实际,认真学习,多思善谋,为建设“质量强市”而努力。

一、准确定位,执而有谋。目前,昆明市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时期,对质检部门而言,质检事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要做到明确方向,突出主题,立足现状,了然于胸,准确定位,在变局中布局,精心谋划新思路。把“善于学习、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作为昆明质监人坚守的信条,把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坚持“以质取胜”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方针,不断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二、深化落实,谋而有行。昆明质监局要求干部职工“凡事要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去做,做了就要做好,做到求真、求实、求效”,牢牢把握 “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的主基调,实现质量工作“三稳三进”,“三稳”:持续稳定“两个安全”,持续稳定质量安全监管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持续稳定质监队伍建设;“三进”: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履职能力的提升,加速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大发展。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持续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以市长质量奖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企业走质监效益型发展道路。编制好质量分析报告,力争把质量统计分析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继续做好质量走廊的创建工作,做实质量四兴。全面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为努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惠及百姓,行而有果。质量是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生幸福的基本保障。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兴则国兴、质量强则国强。建设质量强市,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惠民,最终落脚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作为省会城市质监局,昆明市质监局将在《纲要》的引领下,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继续发挥好领先、率先、抢先、争先、当先作用, 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建设质量强市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设“美丽春城、幸福昆明”。

(昆明市局供稿)

第五篇: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所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农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当前农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确保农村的快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保证。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跃,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着更大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面临着新的组合和分配。面对新的形势,土生土长的农民要成为生意人、经纪人和城市建设大军,他们将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行列。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二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实现“四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四五”普法规划提出了“由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的转变”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村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全县4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近四分之三,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全县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三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全县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和交通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各项改革也不断加快,农村中的各项矛盾不断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也随之增长。加强农村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农村法制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全县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当前需要克服解决以下三种思想情绪:一是克服畏难情绪。有的同志认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各自为战,人员流动散,法制教育很难抓。因此,思想上流露出畏难情绪。的确,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农村的法制教育难以象“一五”、“二五”普法那样集中上大课、集中搞教育,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创新形式,更新方法,努力探索,不断开拓,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适合农村法制教育的新路子。二是要克服消极情绪。农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由于历年来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广大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有的同志认为:在农村抓法制教育农民听不懂,没什么效果,因此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农村村民的文化素质低是现实,如果我们就法制理论讲法制理论,农民不但听不懂,而且听了也会乏味,如果我们就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联系法律,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农民肯定会喜闻乐见,而且成效也明显。因此,我们只有克服消极悲观的情绪,树立积极的姿态,才能卓有成效的抓好农村法制教育。三是要克服厌烦情绪。农村法制教育缺乏经费保障,年年要政府各部门掏腰包,因此,有的同志一谈到农村法制教育,就与掏钱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厌烦情绪,把农村法制教育当作一种包袱来背。农村法制教育是不增加农民负担的一项义务教育,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要克服厌烦情绪,树立责任意识,为农村的兴旺与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当前农村法制教育应采取的有效途径面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开展,做到灵活多样,形式多变,以喜闻乐见的方法铺平农村法制教育之路。一是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近几年来,全县各部门都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如在各集镇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制作法制美术展板在镇、村巡回展览;组织编印各种法制宣传学习资料发放到村民家庭,让村民在业余时间翻阅;组织法制文艺演出,进行走村串户宣传法制;县妇联还牵头在全县开展了“万家学法”活动,这些有效形式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真正使法制教育做到了进村入户。二是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抓好骨干培训。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普法骨干队伍。从全县情况看,94个村都分别建立了100多人的普法骨干队伍。各村都结合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经常进行培训,同时邀请政法部门干警采取以案释法进行讲课培训。农村骨干培训和法制讲课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改变了过去捧着法律教材照本宣科的做法,以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对照法律条文进行讲解,使农村骨干听起来津津有味,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在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家中通有线广播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所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农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当前农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确保农村的快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保证。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跃,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着更大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面临着新的组合和分配。面对新的形势,土生土长的农民要成为生意人、经纪人和城市建设大军,他们将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行列。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二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实现“四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四五”普法规划提出了“由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的转变”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村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全县4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近四分之三,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全县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三是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全县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和交通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各项改革也不断加快,农村中的各项矛盾不断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也随之增长。加强农村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农村法制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全县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当前需要克服解决以下三种思想情绪:一是克服畏难情绪。有的同志认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各自为战,人员流动散,法制教育很难抓。因此,思想上流露出畏难情绪。的确,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农村的法制教育难以象“一五”、“二五”普法那样集中上大课、集中搞教育,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创新形式,更新方法,努力探索,不断开拓,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适合农村法制教育的新路子。二是要克服消极情绪。农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由于历年来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广大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有的同志认为:在农村抓法制教育农民听不懂,没什么效果,因此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农村村民的文化素质低是现实,如果我们就法制理论讲法制理论,农民不但听不懂,而且听了也会乏味,如果我们就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联系法律,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农民肯定会喜闻乐见,而且成效也明显。因此,我们只有克服消极悲观的情绪,树立积极的姿态,才能卓有成效的抓好农村法制教育。三是要克服厌烦情绪。农村法制教育缺乏经费保障,年年要政府各部门掏腰包,因此,有的同志一谈到农村法制教育,就与掏钱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厌烦情绪,把农村法制教育当作一种包袱来背。农村法制教育是不增加农民负担的一项义务教育,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要克服厌烦情绪,树立责任意识,为农村的兴旺与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当前农村法制教育应采取的有效途径面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开展,做到灵活多样,形式多变,以喜闻乐见的方法铺平农村法制教育之路。一是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近几年来,全县各部门都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如在各集镇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制作法制美术展板在镇、村巡回展览;组织编印各种法制宣传学习资料发放到村民家庭,让村民在业余时间翻阅;组织法制文艺演出,进行走村串户宣传法制;县妇联还牵头在全县开展了“万家学法”活动,这些有效形式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真正使法制教育做到了进村入户。二是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抓好骨干培训。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普法骨干队伍。从全县情况看,94个村都分别建立了100多人的普法骨干队伍。各村都结合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经常进行培训,同时邀请政法部门干警采取以案释法进行讲课培训。农村骨干培训和法制讲课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改变了过去捧着法律教材照本宣科的做法,以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对照法律条文进行讲解,使农村骨干听起来津津有味,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在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家中通有线广播[page_break]的多了,按装闭路电视的多了,征订报刊杂志的多了,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导农民收看中央、省、市电视台开辟的“今日说法”、“法在我身边”等法制节目,引导农民收听广播电台举办的法制节目,阅读报刊中的有关法制内容。同时,还可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办好农村的法制节目。使广大农民通过新闻媒介的作用,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地学法守法。

下载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