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环境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文章由南京白癜风医院收集整理,转载注明出处,谢谢!
关于我国环境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论文摘要:在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际,强调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后劲,在人类环保理念普遍增强的情况下,建立环境税收体系,能够与“环球同此凉热”。在我国现行的税收体系中,客观上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不在少数,但是,还有一些税种没能把环保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不能对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环境税收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以期对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有所启示。
论文关键词:环境税收;问题;成因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税费并存不利于建立绿色环保激励约束机制
尽管我国目前有不少绿色环保的税收政策散见于各税种之中,但大多属于辅助性的规定,而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是排污收费制度。该制度以筹集治污资金为目的,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按照法定标准,向排污超标的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尽管这一制度对于治理污染、控制环境恶化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上并不理想。
(二)含有绿色成分的税种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
1、资源税存在的缺陷
首先,资源税性质定位不准。我国的资源税以开采企业因开采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为调节对象,属于对级差地租的征收,虽然客观上具有保护资源的作用,但制定法律的初衷没有过多考虑绿色环保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税作用的发挥,不能做到开采资源的成本内部化,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遏制资源浪费,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而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资源税征税对象的确定,是以矿山为标准,并不区分某一矿山的富、贫,使得部分企业采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的方式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尽最大可能增加资源税的实现数量,以寻求最大的短期经济效益。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降低的结果,助长了破坏和浪费国家资源的现象。
第三,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不利于全面保护现有的资源。由于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矿产资源和盐,而更多的资源如水、森林、地热、滩涂等没有征税,使得企业对这些资源进行无序甚至疯狂的开采,不仅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也造成了应税与非税资源产品生产企业经济利益的不同。
第四,资源税计税依据和方法不尽合理。目前的资源税根据销售量或生产量计税,不能随资源的价格变化,在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不能有效调节企业利润,进而发挥税收“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还促使企业对资源产品疯狂涨价,通过涨价攫取更多的利益。
最后,资源税采用定额幅度税率,只反映了劣等资源和优等资源的级差收益,不能根据资源市场变化而调整,与市场机制要求相背离。同时,我国资源税单位税额多年来没有大的调整,使得税负明显偏低,难以发挥税收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三)消费税存在的缺陷
1、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窄。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只将鞭炮焰火纳入征税范围,没有将剧毒农药、含磷化肥等纳入;在防止资源浪费方面,只把一次性木筷、实木地板等纳入征税范围,而没有将一次性的塑料袋、电池、纸尿裤、包装物列入;在抑制能耗方面,只将成品油纳入征税范围,而没有将煤炭、天然气等纳入。由此种种,造成人们对环保认识的偏颇,好像有的资源不能浪费,有的就可以随意使用,有的污染要制止,有的则可以为所欲为,这不利于全面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发挥消费税的环保作用。
2、消费税部分税目的税率偏低。如一次性木筷税率只有5%,无论对生产者还是使用者都不能感到“切肤之痛”,起不到抑制该行为的作用。同时,成品油采用定额税率,不能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没有起到燃油税的目的。
3、三个土地税存在的缺陷
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小、税负偏低,只能作为地方财力的补充,对合理使用国有土地,节约土地资源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耕地占用税的初衷是保护农业用地,对占用耕地的一种补偿。由于税额较低,采用一次性征收等不足,对农用土地的保护作用甚微。土地增值税出于抑制房地产炒作和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事实上只起到了“把左口袋的钱装入右口袋”的作用,并没有减少土地资源的滥占、浪费等情况,2009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的“地王”却被不断刷新就是很好的例证。
4、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存在的缺陷
车船税是按照车船的种类、大小确定不同税负的,没有考虑该车船的性能、油耗及尾气排放量等因素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因素,不利于发挥该税缓解交通拥堵、减轻大气污染的作用。
车辆购置税对于限制车辆过快增长、防止能源类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未能发挥,相反,近两年来对小排量汽车采取优惠政策,刺激了小汽车的激增,表面上看“限大放小”能够减少尾气排放,减轻大气污染,而实际上忽视了“积少成多”的累积效应,该税实施的效果适得其反。
5、城市维护建设税存在的缺陷
城市维护建设税定位不准,只照顾了城镇,却忽视了更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与保护。同时,该税作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的附加,没有独立的课税对象、计税依据及减免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三税”的附庸,很难发挥独立税种应具备的各种功能。
(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绿色环保理念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优惠方式种类繁多,包括减税、免税、延期纳税、出口免退税、再投资退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投资抵免、税额抵免等方式等,但原有涉及绿色环保方面的优惠方式仅限于免税和减税,即便在2008年修订的企业所得税和2009年修订的增值税等税收法律法规中,也只增加了即征即退、投资抵免、税额抵免等有限的几种,纳税人可选择的余地很小,不利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四)缺少专门的绿色环保税种
尽管在诸多税种中出现部分绿色环保的相关规定,但由于力量过于分散,而且多为阶段性政策,系统性、协调性较差,既不能体现税收对绿色环保的调控力度,也不能集中有限的税收资金用于环境建设。因此,在税收政策方面,应该完善现行税制的基础上,开征环境保护税。
二、我国现行环境税收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上面对环境税收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可以看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发挥的作用较小,对构建环境税收体系还缺乏全方位的思考。我国环境税收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取决于目前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与政策取向等方面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关系。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如同经济基础决定税制变革一样,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对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优劣至关重要。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至今不过三十年的时间,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较低,使得人们在盲目追求“大规模、高增长、高产值”的同时,忽略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环境的有效保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抑制了环境税收体系的变革
税收要发挥其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就必须以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我国尽管在1992年就宣称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建立”不等于“健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不能完全遵照价值规律运行,价格对商品的供求关系有时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甚至出现滞后和偏差,因此,以调节价格影响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环境税收的使用受到制约,作为环境政策手段的作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政府采用这种手段,导致税制中对环境保护缺乏关注。
(三)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导致环保功能的弱化
近年来,中央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是积极的,不仅做出了退耕还林等重大举措,还出台了诸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却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角色的异化,从而导致环保功能的弱化。
(四)各经济主体对环境税收采取漠视甚至抵制态度
环境税收在某种意义上讲求的是社会整体利益,所以更强调社会的公平性。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毕竟要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微观利益,所以,随着环境税收的增加,其潜在的收入分配功能就会显现出来。
首先,就企业而言,环境税收作为经济杠杆,能够促进企业节能降耗,节约费用,但税金毕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费用支出,相对于直接管制(即标准)手段而言,使企业承担额外的纳税费用。尽管在环境税收手段下,社会总费用在减少,但对企业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费用都是上升的,而且费用增加最明显的是那些处于平均控制费用水平上的企业。这类企业数量比较多,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环境税收难以得到我国企业界支持的原因。其次,就消费者而言,他们是税负的最终承担者,即负税人。也就是说,一方面,如果向企业开征环境税收,企业会利用价格转移将该笔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另一方面,如果直接向消费者开征环境税收,这些消费者既是环境税收的缴纳者,也是环境税收的最终负担者,对于环保意识薄弱的消费者而言,凭空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消费者会对这种税负做出激烈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税收的开征往往得不到消费者的深刻理解和大力支持。
(五)普通人群对环境保护的观念仍存在一定偏差
尽管大多数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没有达到“自觉自愿”的程度,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一般是“说起来重要、行动上次要、效果上不要”,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经常侃侃而谈,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却不那么重视,比如,我市近年来实行垃圾分类办法以来,在大街上的垃圾箱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人们照样把可循环利用的和不能重复利用的甚至有毒有害的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人们在“节能还是节钱”上,如果涉及照明灯具、空调、冰箱等是否节能环保,如果既节能节省开支,人们乐已接受节能环保,而如果节能却不省钱,人们往往放弃节能而选择省钱。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人们在环境保护的功能上,更多的认为环保是国家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甚至坚持只要自己不故意破坏环境,随意丢弃垃圾没有什么大不了,相信大自然是“自然净化器”,生产和生活垃圾会自然分解。由于普通人对环保及其环保措施存在着种种误解,包括环境税收在内的各种环保措施的推行就不可避免的遇到阻力,延缓了其制定和实施的进程。
(六)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宗旨上难以体现绿色观念
在我国客观上具有一定绿色意义的税种中,绝大部分税种开征的初衷都不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例如,设置资源税的初衷是为了调节因自然资源开采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级差收入,税率的设置与开采条件紧密相关,并未考虑使用者成本、环境成本等外部成本;对汽车轮胎、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消费税的开征是为了在抑制所谓的“超前”消费的同时,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也并非基于环境保护目的;土地增值税是为了抑制房地产炒作和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同样不是出于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
第二篇:我国税收体系
我国税收体系(税收分配)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理):中央政府分享
75%,地方政府分享25%;
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
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归地方政府; 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
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 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
部分归地方政府;
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
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
部分归地方政府;
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94%归中央政府,6%归
地方政府其他印花税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
第三篇: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我国现在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及市场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必须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寻找符合自己发展趋势的道路。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充分重视信用服务业发展,不要片面追求建数据平台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信用服务业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成熟的市场主体为市场提供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信用服务,才能真正创造一种适应并规范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经济向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十一五”时期除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外,我们应该把积极培育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们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工作的切入点。
■政府不要直接介入商业化运作
从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当前的发展条件决定了我国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长期市场竞争和自然选择的历程,也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或国有资本建立象邓白氏、环联那样超大规模的信用服务企业。应该坚持在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大原则指导下,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培育中介机构。根据“十六大”“商业运作”的指导思想,信用中介机构原则上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运作,逐步规范信用秩序,要鼓励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有序进入信用服务领域,不搞垄断,形成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加强国家信用标准化建设
要尽快制定和出台国家信用标准。如果有了信用术语、信用信息处理的标准化、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信用产品的标准化,促进各地信息共享,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平台的使用效率。
■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尽快出台,加强区域信用体系与全国信用体系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要尽快出台,加强国家对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性;另一方面,区域信用体系要注意与全国信用体系相衔接,避免地区分割。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全局观念非常重要。如果不从全局出发而仅局限于局部和本位的考虑,则很容易导致地区信用分割和局部信用“孤岛”。
■要尽快出台信用管理法规
目前地方立法走在了全国性法规的前面,为全国性立法积累了经验。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信用管理法规,一方面要对数据的开放和使用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要制定法规,保证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运行。
第四篇: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地标准店铺,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上海连锁便利店由于店址选择密集、商品结构雷同,近一年来开出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面临着经营的窘境。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企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1.商品缺乏特色。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各大便利店公司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其结果是,由于价格上不具备优势,毛利率上不去自然就会亏损。美国及日本便利店的毛利率高达38%以上,而国内便利店仅20%左右,究其原因,国外的便利店就胜在有自己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的特色商品。近两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我国的便利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2.注重对便利店外在形态的模仿与引入,忽视对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便利店的价值在于向顾客提供了“便利”这样一种商品,目前我国的便利店在与其他业态竞争中,时间的便利性、商品的便利性、距离的便利性、交易的便利性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使得在与超市的竞争中不具有优势。便利店只有系统化提供“多功能”便利服务,才能增强市民的消费意识,促成良性循环。
3.对特许加盟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加盟店铺的支持力度不够。与日本96 %的特许加盟和80%以上的业种转型店比例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在这方面的差距巨大。从上海便利店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公司没有发展加盟店,一小部分公司发展了加盟店,但比重都没有超过35%。便利店公司快速发展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其投资回报要等待大量新店铺逐渐成熟、营业额提升。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目前上海许多便利店公司新店铺的比重超过了50%,要想在短期内盈利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总部对特许加盟店铺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业务指导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诸如指导时间难以保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解决问题缓慢等问题。
4.缺乏政策支持。虽然各地的便利店一直在便民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但由于一些地方的政策限制,使它们在提供的服务种类上大打折扣。如引进代缴水电费、代办银行卡等项目在不少地方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使便利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士伟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揭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立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信用评价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的信用评估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和中立性,失去了信用评估的公示和监督作用。为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㈠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信用立法尚未完善,国家对信用行业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规定,诚信数据的采集与使用、评估行业管理、信用评级的应用等方面都缺乏法律依据。操作不公正的企业不能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使评估机构在企业需求面前失信,丧失了市场需求。这可以从我国近年来有关信用评估政策规定的出台情况得到证实。如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以买卖经5家信用评估公司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出通知,要求信用评估机构员工必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国家发改委要求企业债券必须经过承担过国务院特批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信用评估机构评估。由于政出多门,不利于规范管理,也难以避免不协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使信用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㈡信用评级的主体资格较为混乱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与信用体系评估不相关的机构,如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也对企业搞信用评估。这些内部评价机构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信用评级,在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所依据的信息范围等很多方面都不同。可以说,信用评估市场各自为政,缺乏行业统一准则,也让人们对信用评估机构及其评估结果产生怀疑,这些都妨碍了专门信用评估机构对评估体系的推广,使专业评级机构的生存因严重缺乏业务而更加难以为继,不利于信用评估行业的健康成长。
㈢信用评级机构独立性得不到足够保证
信用评级的首要原则应是评级机构应保持客观、独立、公正,并且具有高度的中立性。我国信用评估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部门推动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信用评估业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不少信用评估机构依附于主管部门,在人员、资金、管理以及业务来源等方面
缺乏独立性,不利于体现信用评估应有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㈣债券等级评定技术不成熟
在我国,信用评估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行业,信用评估的专业人才队伍还很不成熟,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对评估质量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债券等级的评定,使得投资者对债券发行公司的信誉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企业筹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设想
㈠建立信用评估管理机构,加强对信用评价机构的市场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机构,大都采用以政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现状,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采用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采用政府导向,可以更有效地将全社会的信用资源集中起来,以适合的成本提供给信用评估机构,提高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采用市场导向,国家的信用管理机构可以定期向社会公布从业机构评估结果的失信状况,最终利用市场的力量,去芜存菁,提高行业的总体素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价的最大缺陷是评估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市场监管,影响了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应从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建设效用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信用评估行业的统一监管。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级观念、方法和手段,规范信用评级业务程序,完善评估标准,确保资信评估质量。把信用评级结果与机构、企业、个人获得信贷资金结合起来,成为监管的一项指标,以提高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估行业协会,加强信用评价行业的自律与监督。
㈡建立信用评价法律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健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信用评估行业得以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制定信用评估行业的有关条例,目的是解决信用评估机构在进行信息的收集、评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建立《公平信用报告准则》,保证被评对象的信用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披露,同时,保守受评对象的商业秘密。建立《公认评级准则》,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该准则来检验评估机构的评级体系,并对其科学性做出评价,以保证信用评估产品的质量。二是制定《信用评估法》,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检验,特别是信用评估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在信用评估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执业人员资格认定、失信惩罚机制和信用数据开放等方面不断提高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人大立法,使这些准则与规定最终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渐形成我国企业信用评价行业的法律
法规体系。
㈢进一步规范资信评估业的业务范围和评信标准
目前,有的信用评估机构只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有的只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估,有的只对本地区管辖单位进行信用登记评定。对以上三方面都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几乎没有,为了充分发挥信
用评估对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和提升社会信用水平的作用,应建立企业、个人和地区三级信用登记评定制度。具体实施可分步推进,先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地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最后评估个人的信用等级。除了运作方式,还应建立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各大银行都是各自对自己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大量信息不能共享。一家被银行评为BBB级而被拒之门外的企业,在另一家银行可能被评为AA级。同时,一些守法、诚信经营,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又因为通不过银行信用评级,拿不到急需的发展资金。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企业等进一步发展的共同障碍。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和规范,切实解决多家银行对一家企业重复评信,一家企业拥有不同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不同等的问题。
㈣加快引导和培育对信用评估产品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信用评估机构持续生存的基础。目前,我国除了对发行企业债券有评级要求外,使用信用产品的领域很小。为培育信用评估产品的市场需求,应适当参照国外做法,一方面以政府立法、行业组织立行规来引导全社会对信用评估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信用评估机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信用评估产品,同时加大对企业和公民的信用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使信用评估产品的运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王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J].证券市场导报,2006(7).[2]徐润南.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