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生物学发现的启迪及其教学实践
典型生物学发现的启迪及其教学实践
钱振云
摘要:通过对教材中“典型生物学发现”内容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师生共同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在对它的过程式教学中又深挖蕴藏其间的内涵,并借以指导其它的初步探究式教学活动。
前言
据国际教育评估组最近对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最强的,但其创造力却位于倒数第五。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采取一切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通过典型生物学发现的教学汲取营养
大家都注意到了在教科书中穿插安排了生物学发现史的内容,这些典型的生物学发现所展示的内容都是学生所要学的重要生物知识、原理、规律,还叙述了有关的科学家生平、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首先它具有导入并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它还是实施探究式教学,培训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极好素材,而且从中还能领悟到科学家的精神及品质,领略到绝妙的实验方法和手段等等,这正是当前我们的教学目标所要追求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不重视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不重视生物学新技术新成果的渗透,就等于放弃了许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发现史的特点有目的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训。
1、绝好的实验材料
遗传定律的发现不能不说,选用了绝好的实验材料是其成功的关键一步。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植物,它可以避免天然杂交,而且性状的表现类型较多并且容易观察,是用来做遗传规律实验的绝好材料,在此之前的杂交实验之所以不能成功,问题就在于没有找到或没有使用象这样合适的材料。这种事半功倍的举措,不得不叫人赞不绝口。好的实验材料的获得是源于平时的观察思考,也是大量筛选的结果。
2、巧妙的实验设计和处理方法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鸟类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由于这个实验设计得巧妙,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取得了成功,“酶”诞生了。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每一项实验既设计实验组,又设计
对照组,既有定性,还有定量;遗传定律的发现,运用了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的关键数学方法。这些在当时具有首创性的方法,对相应的科学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及时采用新技术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观察提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对植物叶片部分遮光然后用碘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与好氧细菌为材料,借助显微镜人为控制光线的射入量,证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都来自水。在光合作用这个漫长的发现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科学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推动了科学的新发现。
4. 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科学家的合作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可以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的杰作。1951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在生物物理学家维尔金斯的基础上,立志研究DNA的结构,他们先采用美国化学家鲍林研究蛋白质的方法、X射线衍射图谱,采纳了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的一些成果,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不气馁接着研究,采纳了化学家查哥夫的一些成果,终于在1953年研究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962年沃森、克里克、维尔金斯同获诺贝尔奖。这样的事实,不仅仅是科学结论和科学过程的介绍,而且说明了科学家合作与学科综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大家合作起来将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才有可能攻克仅靠单打独斗无法攻克的科学堡垒。目前在打知识基础阶段的学生至少可以从中明白要多学科全面发展和要学会与人合作的基本道理。
5、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
1)科学的精髓在于创新,然创新必须建立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不能是空中楼阁。科学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打好基础。创新还必须展开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要敢于在事实的基础上,对前人、多数人的结论表示怀疑、否定或者是证实。2)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挑战,科学永无止境,需要不懈努力,不断地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经200多年,至今仍对人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对未来、对社会、对世界要充满着责任感,持之以恒,这是最基本的科学品质。孟德尔的8年杂交实验,耐住寂寞,顶住别人的不理解,他的发现在30年之后才被科学界承认。3)当代生命科学在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志者去拼搏和奉献。科学的思维需要具有前瞻性,要善于在学习前人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科学展望。
6、科学的探究过程
世界是可知的,但又不是轻而一举就可知的,不能想当然,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虽然科学结论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只要实施了科学的探究过程又是可达到的。
当前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知识点,而是将与知识相关的科学过程既按时间顺序延展又按逻辑顺序展开,从提出问题开始,经过分析处理,到最终解决问题,并且在新结论的基础上又发现新问题,这样不仅大大强化了知识点,突出了重点,攻克了难点,还从过程中锻炼了思维,学到了实验的方法,提高了技能,打好了基础,激发了热情。通过再现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如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先是达尔文在1880年用金丝 雀 草做材料,进行观察与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后是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继续研究,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上向下运输;再后是荷兰科学家郭葛等在1934年提取出这种物质,鉴定了它是吲哚乙酸。对于这个过程的探讨,再配合相应的实验,不仅使学生搞清楚了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还从中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
二、结合实际,初步探究
中学生能够做的科学探究活动,绝大多数是科学上已有定论的题目。不是让学生发现知识,而是体验科学过程,领悟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活动应按一定的能力梯度进行,要因陋就简,做到低能耗,低成本,结合实际,自主进行。
1、激发热情,增强使命感
结合课程内容,还可适时简要地介绍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的其它内容,如1928年的青霉素的发现等,尤其是最新的技术与成果,因为它们与现实结合紧密,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学生对此更容易产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从电视新闻、报刊资料、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网络中收集和生物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如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口增长、食品安全等,使学生消除对科学前沿的隔膜,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认识到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是21世界高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生物产业将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科学、做科学的兴趣。
2、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要开展科学探究,技术手段必不可少。因此首先应让学生掌握常规仪器、用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先进手段。因学科安排初
一、初二开生物课,初
三、高一没开生物课,高二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试验技术显得很薄弱。在摸底之后,为了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收到成效,对高二学生进行了基本试验仪器和基础试验技术,如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撕、涂、切)、培养基制备、无菌操作等的强化培训。
3、初步探究训练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善于思考的人是能提出问题的人,能提出有价值问题是探究的良好开端。如何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首先,要使学生对这们课感兴趣,对问题的提出感兴趣,其次教师要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环境、机会和时间,这就需要利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一滴。
2)根据问题设计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的设计需要查阅资料,反复论证。根据学生对发现史的学习探究,知道自己在设计试验时要注意如何选择材料:观察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易得,如观察细胞质流动要用黑藻,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要用含糖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设计向光性试验选取草本植物幼苗等。选好材料后知道如何设计试验组、对照组,什么时候设计定性试验,什么时候设计定量试验,如探索酶的性质及影响酶活性条件的试验中,学生对定性定量试验一定会深有感触。
3)实施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过程是考验学生是否具备科学品质的最好时机,因有些试验虽然操作简单,但需要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如观察在不同条件下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此试验的临时装片制作不难,但要观察出在缺水、强光、弱酸条件下细胞质流动情况,这就需要有对比的观察能力。有些试验操作非常繁琐,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这个试验操作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有严谨踏实认真的意志品质。在课堂实践中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个试验做得很成功。分析起来,其原因是难度大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出现了课上不成功时课下再做的好现象,初步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有些试验还需要长时间观察记录,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试验设计和观察,则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品质。
4)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处理也是探究试验的重要步骤
如何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需要分析思考,对试验的数据能否用图表、曲线表达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对没有出现预期结果的情况如何处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所做探究试验,很有可能失败,失败不可怕,关键在于寻找不成功的原因:是设计有问题呢?还是因为操作疏忽,还是试验材料不理想呢?应让学生学会反思,从失败中找出一条成功之路。
探究活动的方式可灵活运用,如探究酶的发现先自学,后题干式提问;探究光合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时,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探究DNA的发现,可先行课外学习,然后课堂展示等等。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指导,不能过于随意,既要强调开放性,也不能忽视整体性。要将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区别开来,探究式教学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朝义,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生物学杂志,第19卷第5期,2002年10月
[2] 刘红梅,结合实际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新技术新成果,生物学通报,2003年第38卷第4期
第二篇:树立发现身边典型(推荐)
树立发现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引导作用
——洋湖中学举行优秀教师报告会
洋湖中学在深入学习全国、省市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让老师们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寻找发现我们身边的的榜样,学习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学校通过层层选拔推荐确定了肖俊旗、范金田、刘平三个老、中、青师德典型代表。近日,学校举行了优秀教师报告会。肖俊旗老师做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老牛也知夕阳晚,不用挥鞭自奋蹄”,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他三十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以工作为先,以身作则,始终如一,无私奉献,爱护学生,热心为同学们服务,图书室管理得井井有条;教导主任范金田老师做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脚踏实地,身教重于言教,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范老师多次荣获县政府园丁奖,并被评为滨州市优秀班主任,深受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广泛赞誉;刘平老师做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严格要求自己,不辞辛苦,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刘平老师关心爱护学生,能从思想、学业、心理等诸方面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用细致的思想工作去感化学生,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大姐姐;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家校联系,形成了共同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合力,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使老师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教育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使全体教师树立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通过身边的榜样的激励,使老师们学得更加生动、具体,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通讯员:史付亮刘金强杨新顺)
2009年4月30日
第三篇:生物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秋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合阳中学
陈邦奎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2、13、25)班,八年级(20、25)班,共6个班的生物学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切实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把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成绩显著。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
三、教育科研方面
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在教学中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我抓住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四、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的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等现象仍然存在,说明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要把学习搞好的强大内驱力。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应增加个别辅导的力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还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2017年1月18日
第四篇:生物学教学论专题
《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8分,7小题共56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教师是是培养学生的专职人员,也 是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担负着培养人材的任务。因此,生物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职业上的许多其他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学生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这是生物新课程学生评价中非常强调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调节功能。
(4)激励功能。(5)反思功能。
(二)鉴定水平的功能
所谓的鉴定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对学生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三)选拔淘汰的功能
所谓的选拔淘汰的功能是指学生评价可以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
3、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即彻底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把达到智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分成许许多多分离的小题目或称步骤、并且把它们按照逻辑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叫程序化。
(2)减少线索原则
为了使学生容易做出必要的反应,程序开始时,要提供丰富的线索,叫提供线索。
(3)即时确认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第一步正确后(反应正确后),要向学生告知正确的结果,就是立即给予强化。
(4)自定速度原则
学生用适合自己速度进行学习(反应)。
(5)验证学习原则
教师要记录学生的一系列反应,对不是加以说明或解决。另一面,也可以根据记录,修改程序。
4、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
答:依据生物知识的层次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现法教学分为三个层面。
(1)听课中的发现——第一层面
这一层面是教师在叙述,演示教学中,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多适用于这一层面。例如我用常温实物投影仪演示蚯蚓运动的实验,同时演示蚯蚓体壁挂图,这时再用提示语让学生自己发现出蚯蚓运动原理。
(2)教师控制下的发现——第二层面
这一层面是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法教学,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作业,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将有什么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但发现的过程严格地置于教师的控制下,分段齐步前进,最后教师给每位学生的结论做出评价。例如发给每名学生一条活蚯蚓、玻璃板、甘油和马粪纸等物品,让学生观察蚯蚓在光滑面和粗糙面上运动的原理。这一层面多适用于初、高中生物的观察、实验课的教学。
(3)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发现教学法——第三层面
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是“高档次”的,探索的内容比较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很少讲述,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和获取教师安排的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组组合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集中产物,它比控制下的发现法又高级一步。为了培养具有发明创造的人才,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 握科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探索态度,掌握科学地研究方法。这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真正体现。例如,高中生物中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的比较教学,把学生组织进实验室。发给学生两种细胞分裂的装片,让他们自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然后学生书面绘制出两种细胞分裂类型的比较图。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发现、得出课本上没有给出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教学适用于高中生物教学。
5、举例说明生物学基础知识中,事实、概括、应用三者的关系及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答:在生物界几百万种生物和它们表现出来的庞大而复杂的现象面前,人类智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能在掌握大量 事实(现象和对象,变化与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对照、分析、综合,进行集中和 概括。在概括的基础上,再去掌握更多的事实,修正已有的概括,提高概括的抽象性和容纳量,产生近
期乃至遥远的目标,使知识永远延伸发展下去。生物学的教育也要与此相似:教师向学生传授精选出来的基础知识,其结构必须包括事实、概括和 应用 三部分,形成归纳与演绎的反复循环关系。如果教给学生大量的事实而不概括,表面看,—课接一课,似乎也是一个系统,实际.它是一些现象的罗列,这样的知识是无用的,极易忘掉。“ 就会象杂乱无章地埋着各种东西的仓库、这里连仓库主人也什么找不到。”同样、缺乏足够事实为依据的概括,就会成为概念的空壳,不能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无法去理解它。只得被迫背诵空洞的定义或叙述文。“就象商店一样,它的每个柜子部贴着商品的标签,但是,柜子里却是空的”。但是,有大量事实为根据的概括,如果不能应用,也不会有什么价值,学生知道几十种鸟,井概括出鸟的特征.但不能判断一种他不知道的鸟的心脏、泌尿生殖系统的特点,这就是不会应用的例子。不去应用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被动,心理上产生静上因素,淡漠感,最后把它忘掉。总之,事实、概括和应用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的三角形”
6、复习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1)加强记忆
(2)加强理解改善知识质量
(3)把知识应用于实际
7、比较生物标本和模型在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答:(1)标本的制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标本的制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3)模型的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二、论述题(共15分)
你对生物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评价我国目前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答:生物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学必修的基础课程大约有上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科学与技术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生命科学成为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头科学。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也随之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物课程采用学科中心范式,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和完整,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
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1],生物课程失去了它独特的学科价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生物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生命关怀。
三、论述题(共15分)
有人认为,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教师就应该主动放弃讲授法。简述你对此有何看法?试对叙述—演示教学法的优点、不足及基本原则进行评述。
答:
所有的课全采用讲授法是不可取的,“一刀切”地运用探究教学也是我们要避免的。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适用空间的局限,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能一统天下。学生对某一个话题一无所知的话,也就不可能做相应的思考,更谈不上探究了。因此,教师要寻找到探究的切入点,与不同的学习方式相整合,精心布置课堂情境,使学生能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教学中并不能说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好,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不好。方法只是手段,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一)演示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知识。它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大量的而且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另外就是老师经过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包括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使学生在不仅掌握大量系统化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就是讲授演示法对于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就比较经济实用。再有就是可以发展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和从教师语言当中获取知识的这种习惯和能力。
2.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发展层次不一样,学习水平、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应用讲授-演示教学法有利于老师调控整个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演示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讲授和演示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一般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这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显然处于“喂不饱”,而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则感到吃力。
2.学生单向的接受知识,过于强调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思维这种活动就会起到一定的限制的作用。在授课的时候,主要是老师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应用题(共14分)
生物学新课程提倡生物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有位教师说“厨房就是实验室”。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设计一组“利用自家厨房,开展生物学探究”的实验。要求结合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说明设计思路和大致过程。答: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多年来笔者在怎样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指导学生“利用自家厨房, 做好生物学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觉得这位教师的说法很正确。
在厨房里,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做很多植物学实验。如在讲有关植物种子的内容时,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发绿豆芽、黄豆芽和麦芽等。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可以认真地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 了解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有关区别。学生还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或根据教师的要求, 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探究性实验。豆芽、麦芽生长出来后, 可要求学生留一部分继续生长, 以便观察其根的生长情况, 并作为后来“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实验材料。又如, 学生平时吃到的往往是切碎、煮熟的海带等, 在讲“藻类植物”时, 可以让学生亲手清洗海带, 以便认真观察认识其形态、结构等。另外, 还要求学生平时多帮家长洗、削、切各种蔬菜、瓜果等, 可以观察认识有关植物的各大器官的形态、结构, 为学好课本知识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第五篇:生物学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最后,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