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泉市瓜州县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酒泉市瓜州县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一、基本情况
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县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全县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53.2毫米,年蒸发量2577.4毫米,无霜期142天,年日照时数3129.7小时。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辖5镇10乡、74个行政村,总人口14.88万,移民人口18131户,825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7.5%。已成立整建制移民乡6个, 占全县农村乡镇的46%,成立移民村34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5.8%。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030 元,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258 元。
二、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该县按照 “一特四化”、“三品两化”农业发展要求,坚持在移民乡村一次性导入新型高效产业的发展思路,落实市、县扶持移民乡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移民乡因地制宜,积极推广种植抗盐碱、板结的枸杞、甘草、红花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移民乡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中药材
1、枸杞产业。枸杞产业已成为我县移民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至2012年,6个移民乡枸杞种植总面积达3.2万亩,实现枸杞产量1500吨,总收入4500万元。
2、甘草产业。至2012年,移民乡甘草产业累计面积达3.2万亩,产业辐射腰站子、七墩、双塔、沙河4个乡镇,实现甘草产业总产3.84万吨;全县共有甘草生产初加工企业4个。
3、红花产业。移民乡红花面积2012年达到1.96万亩,产业分布沙河、腰站子、双塔、梁湖4个乡,实现总产量330吨,总收入2310万元。
(二)设施农业
目前,移民乡设施建成日光温室累计达到237座,温室大棚蔬菜累计面积达350亩。产业分布在广至、沙河、双塔、梁湖4个乡镇,实现蔬菜产业总产量1000吨。
(三)畜牧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动力、农民增收为目的,结合“1245”工程建设,抓基础、调结构、树典型、促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2011年末,6个移民乡共建成养殖小区39个,暖棚圈舍3370座,牛羊饲养量达到6.84万头、只,其中羊存栏3.33万只;其中牛存栏0.16万头;建设饲草料综合利用示范点8个,加工利用饲草料3万吨;推广“1245”模式养殖户1980户;引进投放萨福克、无角道赛特、杜泊等优良种公羊26只,建设肉羊温精授配点13个,累计改良肉羊2.8万余只。
三、标准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瓜州县科学规划,因势利导,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严格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十有标准。该县把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农民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来抓,鼓励多渠道、多种形式发展龙头企业。龙兴畜牧发展有限公司、锁阳城惠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亿得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加工能力,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含产值小于10万元的小型个体作坊)达到52家,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
企业有20家,从业人员1855人,资产总额5.56亿元。坚持不断完善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辐射带动农户达到12500户,全县无公害标准农产品生产面积近20万亩,羊肉、瓜州枸杞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甘草中药饮片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枸杞系列咖啡、干果、芽茶、叶茶、花蜜等产品陆续开发上市,形成了基地发展、合作社获利、农民增收的互利共赢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业标准、质量检测、农业投入品、市场培育四大体系健全完善,每年完成农产品样品残留检验5次,抽检样品300多个,农业核心技术应用率达到了90%以上,农产品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9.6%,制定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等系列生产技术规程30多项。同时,组织有关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了农产品交易会,提高了全县农产品知名度。
四、移民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移民项目的陆续实施,全县耕地面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16万亩增加到了目前的51.96万亩,增长了2.25倍。移民垦荒及配套设施占地致使全县林草植被面积较上世纪八十年代减少50.86万亩,湿地面积减少23万亩,植被覆盖度减少32.4%,全县75%的草地植被生态严重退化,“三化”面积达到300.99万亩。林木资源管护难度较大,植被保有量不断下降,对全县生态保护造成很大压力。据林业部门统计,目前该县移民区仍有10.9万亩农田没有实现林网化,由于土地沙漠化趋势严重,局部地域已形成了流沙地,七墩乡、双塔乡等新的风沙口正逐步形成。
2、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移民区地理条件差,建设标准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破损渗漏严重,各类支渠、斗渠、农渠平均完好率仅为53%。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基本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移民出行难、贷款难、灌水难、加油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移民区土地质量差。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板结地、盐碱地较多,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移民区需改造的低产田面积达到15.6万亩,占移民区耕地总数的54.5%。尤其是广至藏族乡、梁湖乡、沙河回族乡、双塔乡等4个移民乡,因地处风蚀地貌和戈壁荒漠区,土地板结、盐碱、沙化情况最为突出。其中广至藏族乡改良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需要新开垦予以置换的耕地达7400亩,涉及农户近500户2500人,梁湖乡无法耕种的沙化土地达到7800亩,涉及农户610户3040人。
4、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由于移民乡村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大部分耕地投入大于产出,经营效益低,移民群众发展产业存在较大畏难情绪,虽然省市近年来对移民乡村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扶持,但由于产业发展前期投入较大,发展周期较长,主导产业短期内还无法成为移民群众主要收入渠道。加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自然环境较差,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培育缺乏资金及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经营能力相对较差,没有真正起到带动经营示范的作用,缺乏相关政策扶持。
5、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大多数移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迁入地生产生活方式与原居住地有很大差异,近年来虽然借助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多方面开展农业、畜牧业、劳务输转等实用技术培训,但与本地群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收效不容乐观,大部分移民群众掌握实用本领慢,运用实用技术的能力低,需持续加大引导、教育和培训力度,逐步提高移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6、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受市场信息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影响,部分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不一致,产品整理、包装滞后,缺乏产地标识,保鲜运输措施不力等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销售区市场的商品质量。
四、产业扶贫发展建议
1、做精种植产业。按照一次性导入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大力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为目标,以基础配套、科技服务为支撑,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以枸杞、甘草、红花、蔬菜为主的专业村和专业乡,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实行产业化经营,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增加移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2、做大草畜产业。着眼该县移民乡畜牧业发展现状,结合区域特征和自然条件优势,合理确定畜牧业生产布局,在突出中心区域带动效益的同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牛羊繁育、品种改良、规模养殖示范为一体的畜牧业生产格局的建设速度,通过设施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来推动移民乡经济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值,开辟移民增收新渠道。
3、以户指导增收。结合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制定产业增收规划,以户均发展高效经济作物12亩,户均饲养基础母羊30只的典型生产模式。做到农民普遍增收,而不能只是大户、个别户增收。全面推行计划落实、产业覆盖、龙头带动、产销衔接、政策惠及、资金投入、帮扶指导、科技服务、典型引导、环境改善等一系列增收措施。
4、实行产业化经营。要在搞好产品购销信息服务,协调好加工企业、经销协会、农民群众几方面的利益关系,靠利益纽带连接企业和农户,组织好订单生产,通过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经营协作,带动移民区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加工水平。
(供稿:酒泉市扶贫办马世团)
第二篇:玉门市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玉门市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一、基本情况
玉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3镇9乡,耕地面积57万亩,总人口18.28万,农业人口9.9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8%。玉门也是全省重要的12个移民安置县市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共接收安置甘肃省中南部21个贫困市县移民7933户3576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5.9%,移民安置涉及全市12个乡镇59个村,先后建成小金湾、柳湖、独山子和六墩4个整建制移民乡,22个集中安置移民点。依据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标准,经认真调查摸底,全市农村有贫困人口11696户39605人。分析贫困人口结构,移民占到75.3%,4个移民乡贫困人口19946人,占总人口的79.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60元,4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1288元,移民乡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市人均纯收入的16%。
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玉门市移民区特色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产业扶贫开发。在产业项目扶贫的辐射带动下,该市重点实施了枸杞、葡萄、设施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和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社会事业等项目,4个移民乡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高效田,户均一座增收棚,户均一人搞劳务”“三个一”的发展目标,移民区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增收主业。培育和发展高效产业,是移民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玉门市移民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条件,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高效耐盐碱作物和立体种植作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制定了“人均一亩高效田、户均一座增收棚,户均一人搞劳务”的“三个一”发展目标。通过示范带动、政策引导、科技服务等措施,引导移民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养殖、日光温室、枸杞、葡萄等新兴高效特色产业,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在4个移民乡扶持发展各类设施养殖户4213户,牛羊饲养量74665头(只),基本实现了“户均一座增收棚”的发展目标;种植啤酒花2380亩、枸杞19032亩,葡萄1800亩,发展日光温室32座,移民群众来自设施养殖和劳务输转等增收主业的收入比重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4个移民乡普遍确定了以设施养殖、特色种植、劳务输转为主的特色增收产业主攻方向,移民增收速度逐渐加快,枸杞、葡萄等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群众增收致富信心逐步增强。
2、加快土地改良,完善配套设施。玉门市4个移民乡位于市区的边缘地带,10.78万亩土地均为新开荒地,其中:近5万亩耕地属于盐碱、沙化土地,并且农田渠系配套率极低。据统计,4个移民乡共建成各类渠道693公里,占设计建设渠道的70%,已衬砌渠道258.9公里,其中有126.85公里的渠道严重破损无法使用,还有54.75公里干支渠存在渠低地高现象,致使1.6万亩耕地始终无法正常灌溉。4个移民乡共修建住宅4652套,其中危房3641套,占住宅数的78.2%。特别是独山子乡修建住宅1615套,其中危房1211套,占到住宅总数的75%。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玉门市把盐碱地改良作为移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把改善基本农田和危房改造作为移民乡发展的首要条件,积极鼓励移民群众采取平田整地、修排碱渠、拉沙压减、机耕深挖等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地,共开挖排碱渠27公里,改良盐碱地0.78万亩。同时,大力进行基本农田建设和危房改造,累计打饮灌机井52眼,衬砌渠道163.84公里,铺筑沙石道路344.4公里,修建安居房3164套.通过盐碱地改良、基本农田改造、增收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4个移民乡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逐步被打破,种植业走上了由负收入到正收入转变的良性发展道路,移民乡人心思定,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3、加强生态建设,移民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总体上来看,玉门市建成的移民区生态还相当脆弱,由于土地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恢复,新建的生态公益林作用一时难以发挥。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玉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累计投入资金1348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663万棵,建成防风林28670亩,植树造林成活率和存活率达到95%以上,修筑防洪泄洪渠道9公里,移民聚集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制定了《玉门市“三禁”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荒地资源开发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等制度,并率先在全市机井全覆盖安装智能水表,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额配水、超额加价的水权分配制度,用经济杠杆确保了地下水的有计划提取,移民群众乱开荒、乱打井、乱采伐等“三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移民乡大力推广实施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的“一池三改”工程,从根本上改变移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共建成沼气池1814座,安装太阳灶2600套,主要燃料已逐步被燃煤、秸秆和沼气取代。持续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在3个移民乡培育发展葡萄、枸杞等节水产业,配套滴灌等节水设施,持续每年向花海区域湿地注入生态水600万方以上,有效防止了环境恶化,保持了生态平衡。
4、重视教育培训,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02年至今,玉门市优先发展移民教育事业,不断加大移民教育投入力度,移民乡新建扩建学校校舍4060平方米,柳湖乡、小金湾乡先后完成了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及校园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制定优惠政策,优先保证教师配备,先后为移民基地学校选派得力的学区负责人,配足师资队伍。每年组织乡镇、部门开展移民基地对口帮扶活动,先后为柳湖、小金湾学校捐赠了课桌凳、电脑,建起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配备了仪器设备和图书,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求。采取一名科级干部帮扶动员5名民族乡适龄儿童入学就读,通过“减、免、捐、补”及“希望工程”、“春蕾女童”助学项目、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等措施,不断提高移民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2011年移民乡学龄前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2.11%,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6.15%。同时,不断加强移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通过整合劳动、科技、农技、农机等方面的培训资金和资源,结合移民乡产业发展特点,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对6044多名移民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有1863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贫困户“两后生”240人,输转劳动力5231人,其中有组织输转236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28.4万元。
三、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了大量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移民增收问题仍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增收渠道比较狭窄,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长期困扰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1、贫困面较广,移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随着国家扶贫新标准的出台,全市仍有近4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这部分人口集中在移民乡、移民点和沿山乡镇,自身积累和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移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技能普遍较低,收入主要依赖劳务经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能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培育缺乏资金支持。
2、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总体较差。移民区地理条件差,建设标准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破损渗漏、渠低地高现象严重,各类支渠、斗渠、农渠平均完好率仅为56%。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基本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移民出行难、灌溉难、加油难、增收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土地改良难,特色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耕地盐碱、板结情况严重,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4个移民乡有盐碱地5.8万亩,占移民区耕地面积的46.4%,有2.5万亩因不具备种植条件被弃耕,改良土壤成为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较低。一是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做大做强的意识。有的农村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思想认识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投放的精力不足,深入调研解决问题不够到位,对政府已经制定和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不足。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意识”比较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做大做强。二是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产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没有抗风险能力。三是市场体系不够活。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而且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缺失,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5、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农民增收科技含量低。一是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移民乡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科技培训只能是手把手的教,思想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农民中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收入的增加。宁可在家守着几亩田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过“安稳”日子,也不愿意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二是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较低。表现为:农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物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赖性强,农民群众知政、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自觉自愿、主动地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许多农民对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什么损害等问题也往往不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对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更倾向于用私了的方式私下解决,而不懂得使用法律或民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部分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由于多数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吸纳能力,致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无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基本生活问题,大量青壮年男子不得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务农的农民大部分是老年人或者妇女,在家的通常被人们称为“38、61、99”(妇女、儿童、老人),从事的生产经营大多停留在传统耕作模式上,广种薄收。五是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对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由于农民受文化水平和客观条件所限,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主要还是依靠农户间的交流和示范来获得信息。农民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生产,不主动收集获得信息,直接影响他们的经营收入。
6、产业调整优化欠深度,农民增收方式滞后。主要表现有:一是农业结构单
一、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三是畜牧业发展缓慢,养殖规模小,分散经营。有的农民种养结合的意识强,发展养殖的积极性高,但由于受环境、土地因素的制约,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大多是房前屋后育肥养殖,环境卫生差,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勃。有的养殖大户有扩大规模的要求,但苦于无资金,农户银行贷款发展养殖业,仍面临着贷款难,额度小、周期短的问题困扰。
四、发展增收产业需解决的问题
玉门市移民要实现稳定的脱贫,实现与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根据实际和移民自身的特点,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移民区土壤改良扶持力度。协调扶贫、土地、水利、农发、农业等部门加大对玉门市4个移民乡5.8万亩盐碱地改良扶持力度,力争用3?5年时间,使盐碱地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加大移民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2012年全省开展“联村联户、富民增收”活动以来,省级部门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58个贫困县倾斜,项目和资金争取难度明显加大,恳请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移民区公共服务设施、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确保移民区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加大“两西”移民扶持力度。玉门市共迁入“两西”移民3720户15662人,近年来疏勒河项目移民扶持力度的加大,在资金安排上“两西”移民扶持资金很少,基础设施、增收产业发展缓慢,恳请省扶贫办加大对我市“两西”移民扶持力度。
四是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在加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把移民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列入扶持对象,促进移民区产业向“一乡一业”和“公司+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供稿:酒泉市扶贫办 马世团)
第三篇:瓜州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定稿)
瓜州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
对策研究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风电强县”战略,为促进境内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电力能源的就地消纳增值,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进而发展优势的转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努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谋划建设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使工业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为实现瓜州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现状
瓜州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按照“一园四区”滚动发展的模式,规划建设全面展开,园区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绿化等配套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57户,吸纳从业人员8180人。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工业经济突破了矿产品加工单极支撑的发展格局,现已建成柳园高载能产业区、瓜州北大桥工业区、柳沟物流产业区和风光电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形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已成为瓜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载体和助推器。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瓜州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税收60亿元以上,冶金及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壮大;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税收120亿元以上,园区主导产业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并趋向成熟,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分工协作完善,成为酒泉市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三、存在问题
瓜州工业园区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兄弟县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经济规模总量小,产业发展层次低。园区发展缺乏支撑全局发展的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导致园区的活力不够,后劲不足。
2、财政投入总量小,设施配套程度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信贷资金紧缩,融资渠道不畅,致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配套服务功能整体滞后于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推进。一些基础设施的规划缺乏超前性,特别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缺少前瞻性,特
别是柳园、柳沟的一些项目落地后存在明显的“饥饿感”,生活、建设用水用电无法解决,更谈不上生产用水用电的保障。
3、服务企业能力弱,排忧解难办法少。一些部门不能集中精力为园区的开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在探索走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方面还不够,还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体制,以促进园区建设和管理的良性循环。从招商服务上看,存在着“重签约,轻服务”,“重项目引进,轻设施配套”等问题。从引进的企业档次来看,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产业链缺乏,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招商项目制约多,优惠政策落实难。招商机制不活,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不够。从招商质量看,引进项目存在谈的多,成功的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导致园区的活力不够,后劲不足。园区建设现在还处于“筑巢”阶段,优惠政策有限,缺乏统一、规范、有吸引力的投资优惠政策。
四、对策建议
为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规划、加快设施配套、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做大产业集群、建立有效的实施
保障机制。
(一)执行规划,确定长远发展蓝图。园区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应按照“不求大,但求精”的理念,高要求、高标准执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在执行规划时既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又要体现出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强调节能节地、合理布局,又要高起点规划、预留适量的拓展用地,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应严格按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园区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自然资源、发展速度等因素,力争使工业园区和城镇实现最大的融合,实现众多资源共享。
(二)多元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通过投资、联营、入股、控股、独资等方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多渠道努力,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2013年,重点完成国道314线至三新硅业道路拓宽及绿化亮化、柳沟物流园区供水、供电、纬二路铺油提质亮化和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实施。
(三)创新思路,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土地是园区和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根据每个入园项目的实际
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应加强土地清理工作,提高用地效率。应积极探索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新途径,鼓励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构筑发展平台;鼓励园区企业通过整合原有土地自建标准厂房,促进园区产业集中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园区土地的集约使用效率。
(四)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规模效应,是工业园区建设的落脚点。应按照产业定位,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配套企业密集,产业竞争力强的经济板块。要在注重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园区准入标准,杜绝低效益的劣质项目进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建设道路。
(五)强化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大力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以“办事认真、说话算数、服务到位”的理念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周到、快捷的服务。“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入园企业及其项目的所有审批、核准手续均由园区管委会全程代办;对符合国家产业发
展方向的重大项目成立跟踪服务小组,从企业落地、开工、建设等环节全程搞好服务,确保项目能招来、快建设、早投产;建立园区检查管理制度,规范执法部门行为,严肃处理破坏、阻挠园区建设的人和事。
(六)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县工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运作、严格考核的工作机制。县工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各部门和企业的联席会议,统筹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决策、优惠政策制定和工作指导等重大问题。加强对信息综合、协调落实、舆论宣传、政策研究、规划实施、项目策划、项目布局、立项审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及争取国家和省上倾斜政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产业发展工作责任制,把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个人,并纳入考核和评优评奖,严格兑现奖惩,以利于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投产达产率。
二〇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第四篇:郭原乡瓜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立足川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瓜菜产业
——郭原乡瓜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卢斌文
近年来,郭原乡党委、政府紧扣发展主题,把设施瓜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以寺沟村为核心,带动西杨村积极发展壮大瓜菜产业,改变了我乡洪河川区两个行政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促进了经济、文化、交通等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郭原乡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借鉴我县其他乡镇设施瓜菜种植经验,2011年在寺沟行政村开始进行修建60座钢架大棚。2012年开始投产,主要种植甜瓜、西瓜、辣椒、菠菜等,甜瓜较其他乡镇上市早、价格好,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为当地农民创下可观收入,每亩平均收入达13000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赏。2013年后季,郭原乡党委政府为了继续发展壮大瓜菜产业,在寺沟行政村修建300座钢架大棚,今年已经投产,现在甜瓜、西瓜、辣椒等长势良好,预计在6月20日左右能上市销售。
今年,寺沟行政村成立了千惠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集体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租赁的形式打破了群众各自小规模经营,催生了周彦博、贾月新、闫社平等种植大户,带动了寺沟、寺山、高湾三个自然村村民的积极性。在合作社和
种植大户的带动下,今年全乡共种植露天商品瓜菜945亩,种植户224户。如今,郭原乡瓜菜产业已经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迈出了一大步。
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庆阳市气象局和镇原县发改局的大力帮扶下,筹资完成360座大棚14000多米灌溉管线铺设,建立安装6要素自动气象站1套,全年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修建供水水塔2座,计划硬化唐洼至寺沟道路8.17公里,进行瓜菜种植培训5次,参训人员达450人次,特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蹲守指导,为我乡壮大瓜菜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瓜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瓜菜产业是郭原乡川区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川区农业的必由之路。郭原乡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年均气温10.3℃,年均降水量450-580毫米,全年无霜期140-184天,年总日照2249.7-2437.2小时。川区气温比塬面较高,茹河、洪河灌区淡水资源丰富。发展设施瓜菜业是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的最佳选择。
二是广阔的市场需求,是发展富民产业的必由之路。寺沟村毗邻平泉镇、新城乡、郭原乡,距县城29公里。平泉镇、新城乡均无100座以上设施瓜菜种植基地。据统计:郭
原乡三个集市平均每天销售蔬菜9120斤,每年销售1641吨;6月至9月销售甜瓜、西瓜720吨。400座蔬菜大棚每年产瓜菜1200吨,仅寺沟、西杨380座大棚难以满足郭原乡需求,因此设施瓜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从比较效益来说,一亩瓜菜相当于10亩小麦,而且瓜菜产业又是一个简单短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寺沟、西杨两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贫困面大,只有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业,将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川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四是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2013年寺沟村新建80座居民点,将高湾、安咀等山区居民搬迁至居民点集中居住。发展设施瓜菜可以解决山区搬迁群众没有土地种的难题,增加农民收入520万元,人均收入2600元,以整洁的村容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风更加文明、管理更加民主,加快寺沟新农村全面发展进程。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乡的瓜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没有形成品牌,市场影响力小。今年大规模种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较低。
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寺沟行政村360座大棚灌溉管道压埋到了棚外,棚内缺少喷灌设施,西杨杜寺机井因没有通电而不能用于灌溉。寺沟行政村新建菜棚在雪灾、风灾中破坏较严重,今年维修速度较慢,导致大棚高度不够,棚内温度过高,甜瓜、西瓜座果率低。
3.日光温室少,菜苗供应不足。现只有2座日光温室,难以满足360座大棚的菜苗供应,导致部分菜棚每年只能种植一茬,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缩水。
4.科技含量低,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群众新接触种植设施瓜菜,技术水平低下,对于一些病虫害初期发觉不了,严重时难以处理。整体来讲,种植户预防意识不强,当灾害发生时才处理。
5.粗放型生产,市场竞争力不强。瓜菜的生产、流通仍然处于粗放型阶段,种植户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品种种植,种植时间迟早不一,上市时间层次不齐。如今年甜瓜、西瓜、辣椒等难以满足大规模批发销售,只能靠农户自行在周围集市零售。现没有包装、保鲜、冷藏设备,不能对产品进行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我乡要做大做强瓜菜产业,需做好以下几点:
1.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销售机制。积极鼓励大户承包,带动川区群众自觉发展,通过技术帮扶,不断扩大设施瓜菜种植规模,突破500座设施瓜菜大棚的大关。充分发挥千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造“千惠”品牌,打通周边市、县、镇的广阔市场,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保证流通环节的畅通。建立“农户+合作社+商贩”的发展模式,让农户进行订单式种植,以合同形式保证市场稳定。继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解和维护好菜农、瓜农、收购客商等各方面的利益。
2.延长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仓储业和产品深加工,挖掘生产潜能,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存贮、运销、加工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企业带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保证市场稳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做大做强设施瓜菜业奠定坚实基础。在大棚修建上把好质量关,增强大棚的防风、防雪、防雨等能力,保证在正常生产期间不造成重大灾害。要进一步完善输水管道建设,做好引水入棚、全面喷灌工程。设施瓜菜业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要硬化寺沟至姚惠公路接口处、寺沟至郭原的道路,保证客商进的来,产品出的去。完善村级销售基地建设,修建销售大厅。借“双联”行动机遇,在庆阳市气象局帮扶下建立健全气象服务设施。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各方协调,请各
大院校专家、农技部门专业人员在瓜菜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讲解、培训、实地指导,通过先会帮后会、相互交流,达到人人懂技术、人人都专业的效果。提高早期预防各种病虫害、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掌握三年换土技术,引导农民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量,坚持使用有机做底肥,用物理方法防治灾害,确保瓜菜安全、卫生、无公害。
第五篇:区发展手工编织产业调研报告
区发展手工编织产业调研报告
区发展手工编织产业调研报告
根据市妇联安排,**区妇联对全区妇女手工编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区手工编织基本情况
1、手工编织行业现状。近几年来,通过妇联系统、劳务技能培训、妇女自学等形式,全区15个乡镇、20个社区的约2000多名妇女掌握了不同类型的手工编织技能。手工编织种类主要有:十字绣、丝网花、水晶贴画、串珠饰品、掐丝画、拖鞋、刺绣、剪纸等,真正通过手工编织增加收入的仅仅不到一百名,销售渠道单一且不固定。丝网花、拖鞋、串珠饰品主要销售渠道为周边亲朋好友、农村集市或城市夜市上销售,个别为私人定做销售;水晶贴画、十字绣主要是自给自足装饰家居,尤其是十字绣既费工价格又贵,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基本没有销路;会剪纸艺术的妇女也有3、4个,其中市级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1名,因经济原因,纸质质量不高,没有装裱,作品档次上不去,也没有销路;市级手工刺绣传承人1名,会苏绣、陇绣技术,作品比较精致价格高,主要做订单。全区大大小小销售手工编织原材料的商家有十几家,主要以销售十字绣、水晶贴画、丝带绣、丝网花、掐丝、手工拖鞋等原材料为主,购买者绝大多数为手工爱好者,自娱自乐。
2、妇联推动手工编织采取的措施。结合省妇联“**妹走出去、**巧手干起来”精准扶贫行动,把大力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作为妇联组织参与、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建基地。为了把我区的手工编织产业做起来,成立了**区巧姐手工编织协会,联合**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了“**巧手”手工编织示范基地,设立了手工技能培训室、巧手手工坊,手工作品展示厅等,组建专业师资队伍,依托基地开展培训,培育能手,拓宽销售渠道。**乡、汉唐街北、南苑社区等也分别建立了“巧姐”手工坊。二是抓培训。围绕全区实施“十百千万”精准扶贫工程,依托“**巧手”手工编织示范基地,先后在**、**、**、**、**等乡镇和部分城市社区举办了拖鞋、丝网花、刺绣、串珠等培训班23期,有2000多名妇女参加了培训,手工编织受到了妇女群众的欢迎,参与积极性很高。组织“**巧手”基地负责人、乡镇妇联干部、手工编织巧手等赴张掖手工作品展销会、义乌中国妇女手工制品博览会、敦煌女人社等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寻找销路。**乡把手工编织作为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工作,每个月都举办手工编织培训,逢集就举办手工技艺提高班,已有500余名妇女学会了拖鞋编织、串珠或丝网花制作技术,形成了手工编织的氛围,培养了一批手工编织巧手。三是抓宣传。为了进一步扩大妇女手工编织的影响力,激发妇女对手工编织的兴趣,区妇联共征集了200多件手工作品,在**区**巧手手工编织基地举办了妇女手工作品展,分一、二、三等奖评出了25件获奖作品,发掘、命名**区“**巧手”24名,2名市级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人。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刺绣专业合作社联系,开展刺绣订单培训,通过小小的手工绣片增加收入。区妇联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手工编织的典型经验做法在**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总体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妇联组织的引导,广大城乡妇女对手工编织的积极性比较高,十字绣、丝网花、丝带绣、串珠饰品、编织拖鞋等手工制品正在探索着由自娱自乐向商品化转型。
二、发展手工编织存在的问题
去今两年,为促进妇女手工编织产业的发展,区妇联针对妇女手工编织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基地、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举办妇女手工作品展示、参加全省、全市妇女手工作品展、外出学习考察等一系列工作,努力推动全区妇女手工编织产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1、没有市场竞争力。当前虽然妇联系统大力推广手工编织,意在通过手工编织,让妇女在农闲时间居家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理论上讲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以惠及较多城乡妇女,为她们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区妇女编织的拖鞋、丝网花、串珠饰品、十字绣等手工产品,产品档次低,成本高,没有地方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基本还处于自产自销的盲目生产状态。
2、没有形成专业队伍。**区旅游资源不足,旅游业发展缓慢,人流量小,多年来除**夜光杯外,一直没有开发形成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全区甚至没有一家创意设计开发销售手工艺品和旅游文化产品的企业,也没有做手工编织销售的带头人。少数从事手工编织的妇女 还属于粗放、松散状态,在自家编织,自己到集市或夜市销售,因产品不上档次,缺乏销路,形不成规模,增收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就没有形成固定的手工编织从业人员、专门的销售人员和带头人。
3、手工编织产品利润微薄。手工编织产品利润微薄也是妇女不愿从事手工编织,制约手工编织业发展一个直接原因。我区城郊乡镇种植温室,一年四季妇女都有活干,其他乡镇人均耕地多,农时季节就地打工每天的收入都在100元以上,而手工编织的产品收益远不如务工,加之手工编织费时费工,产品价格低了不划算,价格高了又没人要,也影响了手工编织业的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妇联组织在服务妇女,推动发展手工编织产业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也有信心和决心,结合全市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强化宣传,扩大影响,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建立一中心、一基地+手工坊+巧手的模式,搭建四个平台,为妇女手工编织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组织服务。
1、加大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力。一是将手工编织行业与旅游开发结合,围绕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敦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优势,依托西片敦煌**巧手展示馆和敦煌女人社,展示销售我区妇女手工编织作品,扩大宣传影响力;在**区建立东片**巧手展销中心,全方位展示7县市妇女手工作品,利用**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宣传妇女手工制品。设立手工制作体验馆,让妇女亲自体验手工编织的乐趣;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手工编织技师和获奖作品、妇女手工编织创业典型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市场影响,激励广大妇女学习手工编织技能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妇女从事手工编织。
2、开发产品,培育企业和带头人。扶持发展手工编织龙头企业,组建研发团队,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消费市场的需求,创意设计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元素、便于妇女集中生产或居家制作的旅游产品或手工制品;培育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业务渠道、有闯劲、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发挥她们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手工制品企业、编织巧手牵线搭桥,与市场对接,推动手工编织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迈进。
3、强化培训,推动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培育示范基地。依托**区“**巧手”手工编织示范基地,发挥巧姐手工编织协会作用,分层次、分片区对手工编织带头人、编织技师和妇女进行手工编织技能的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同时,建议上级妇联加大与人社部门的协调力度,每年在劳务技能和劳务品牌培训任务中,明确一定数量的培训名额用于培训手工编织技能,使更多的城乡妇女学会和掌握手工编织技能,为手工编织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奠定基础。基地是行业发展最好的“推进器”,为方便城乡妇女提高编织技能,从事手工编织,在条件成熟的乡镇、社区建立巧姐手工坊,开展妇女手工制品展评、培训活动,为手工编织带头人和**巧手提供切磋技艺、交流提高、展示成果的平台。二是构建行业发展网络。在全区形成以区级妇女手工编织基地为龙头,各乡镇、社区“手工坊+妇女”为模式的妇女手工制品行业发展网络,促进手工编织进村组、进社区,推动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4、搭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一是搭建展示销售平台。在“**巧手”展销中心、手工编织示范基地、**故事展示厅等展示妇女手工作品,举办妇女手工作品展示义卖活动,现场展示手工编织技艺、手工作品,组织女企业家、女领导干部、爱心人士义买;二是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依托**故事电商平台展示销售串珠饰品、拖鞋等手工作品;鼓励从事手工编织创业带头人在淘宝网开店销售作品。三是搭建订单销售平台。与****有限公司、****刺绣专业合作社签约,组织有刺绣功底的妇女秀颈枕、包包绣片增加收入;组织巧手创意设计制作串珠、丝网花、拖鞋等婚庆用品,积极与糖铺子、工艺品店等联系,签约代销手工作品;四是搭建来料加工平台。探索与义乌串珠饰品配件商行合作,组织妇女来料加工串珠饰品或做分材料包等手工活。同时,鼓励巧手依托集市、夜市销售作品,多方开拓销售渠道,推动手工编织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