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

时间:2019-05-14 18:4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

第一篇: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

1.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答:《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其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真正做到在教学中浸透学习策略,教师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改变自己的角色。

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以下角色。

教练员的角色——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各种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重在传授和培训策略,并引导学生利用策略主动去解决问题,从而使策略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人们总结的学习策略很多,但是在面对某一项任务时,教师要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供学生选择利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学习策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观众的角色—— 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策略去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展示自我。激励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学生如有进步,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常用的激励方法有:物品激励,言语激励,行为激励,荣誉激励等。这样一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心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掌握学习策略的步骤

学习策略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培养。一般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出示策略。教师要积极创设策略学习的情景,明确任务,出示策略。即让学生明确将要进行的任务,如记单词,然后向学生展示可用的策略,像分组记忆策略、构词法策略等。2.尝试运用。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所掌握的策略解决问题,将策略知识指导应用与实践。3.内化策略。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掌握策略,把策略知识内化为自己处理任务的程序。

总之,要想使英语教学低成本、高效益,教师迫切需要吸收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技巧,积极开展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适应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围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这条主线,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学习策略,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在实践中大胆实践,在成效上有所显现,把学生由过去的接受型学习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第二篇: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探析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探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有可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务必要科学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努力优化学习策略,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喜欢数学并学好数学,培养学科情感与数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课堂由“教堂”变为“学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能否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友善的态度支持、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索、归纳、总结、提升,去遭遇失败、体验成功,去分享成果、获取快乐。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呼吁教师摆脱自己对课堂的垄断,由主宰变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让课堂由“教堂”变为“学堂”。

比如,在教学“圆的概念”时,执教者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要求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棉线和皮筋两种道具分别画圆,并交流画法与感受;二是呈现滚弹珠的游戏情景,让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沿着横线站成一排,这个游戏对每位小朋友来说是否公平?第一个情境的呈现与实验,在于让学生感悟到每一个圆的半径总是固定不变的;第二个情境的呈现,在于让学生明白要想使游戏公平,每位小朋友要根据洞口位置,站成圆形,跟洞口的距离保持一致。至此,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圆上各点到圆心距离都等于半径”这个知识点。在上面的探究活动中,执教者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画圆的操作与对游戏公平性的思考,引发了认知冲突的产生,并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猜测与交流的活动,逐步领悟并建构了圆的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形成了几何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上述教学活动是富有人性化的,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这是因为执教者没有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而是将情境与知识进行完美结合,引导学生亲历亲为,凸显实践与创新精神。由此可见,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收获、去提升。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猜想基本数学事实,得出结论会进行验证,再反思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会的学习策略。

二、借助“对话”彰显教学的内涵,在师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交往理论指出,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对话”;教学主体论指出,学生乃学习之主体,教师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上述理论思想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鲜活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理想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融合统一,是师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中,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育知识与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在抽丝剥茧、步步为营的对话中,走近教材,感悟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达到理解与运用,从而在对话中彰显教学的内涵,在师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关于“三角形的全等”的一节习题课上,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所示,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求证:BC=CD。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预设了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即连接BD。笔者的预设是稍加点拨之后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再借助课件显示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连接BD)。可没有想到学生刚读完题目,一学生就得意地说:“很简单!”笔者听后自然请该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原来他认为只要连接AC,根据AB=AD、∠B=∠D、AC=AC三个条件就可以证明△ABC≌△ADC。当该生讲述了自己的证明思路之后,很快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否定,他们认为具备该生所说的三个条件并不能证明△ABC≌△ADC。回答问题的同学听后若有所悟,笔者会心一笑,示意其坐下。

教学活动中,笔者没有依照自己的预设推进教学环节,当发现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时,笔者则慷慨地给予言说的机会,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展开思辨,分享思路。这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教师对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时候学生的错误想法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要以自己敏锐的目光来捕捉与运用这种资源,为对话的开展搭建平台,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再通过生生对话予以矫正和完善。这种“对话”彰显了教学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实践证明,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及辩论式对话的方式,学生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调整与反思,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监控能力及思维品质,而在对话中不断成长的学生所拥有的思维品质,其未来的发展将更富有?`气与潜力,能够更从容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浸润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基本思想”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之一,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所在,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善于深入挖掘知识表层下蕴藏着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思想的浸润下感知、感悟数学知识,弄清知识的本质,做到深刻理解与正确运用。

比如,在“锐角三函数

(一)正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下面两个辅助性的练习引发学生的思考:①在Rt△ABC中,∠C=90°,∠A=30°,那么∠A所对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角边之比是多少?②在Rt△ABC中,∠C=90°,当∠A取其他定值时,它的对边与它邻边之比还是定值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函数”的概念,并引出了新的函数――正切。对于“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笔者深有感触。第一次教学此内容时,笔者曾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指定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是不变的,然后得出概念。后来反思了这一教法,才明白这样教会让学生产生“这个概念的关键是该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错觉,偏离了概念的本质。其实,该概念的关键词是“函数”,理应立足于函数的角度来揭开其“面纱”,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上述的教学方法显然得到了改进,笔者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领学生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中理解、掌握新知。此教法能够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一个角的正切值只跟这个角的度数有关,而跟角的对边及邻边没有任何关系;角的正切值随着角的度数的变化而变化,角的正切值是角的度数的函数。至此,学生对角的正切值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函数模型在学生心中已得以内化。

总之,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定义的总结及相关知识的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与什么数学思想有关。只有处理好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数学思想的渗透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第三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姓 名:宗 静 出生年月:1977年01月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籍 贯:山东省 职 称:中教一级

学位及研究方向:本科 多媒体设计 工 作 单 位:金昌市第四学 邮 政 编 码:737100 电 话 号 码:***

摘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包括制图、文字处理、搜索资料、网页制作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课正逐渐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分八个部分探讨了这个问题:即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巧用比喻,提高教学效果;学以致用,使学生乐学;因材施教,不妨让游戏和动画进入课堂;用好小助手,减轻教师辅导压力;探索求知,强调重点;信息反馈,检查质量。关键字:信息技术课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转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果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指出: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在中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为此,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甘教委的信息技术课课本基本上是以应用为主,其中有基本技能操作(掌握键盘鼠标操作,了解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用法,上网搜索资料等)和一些日常应用很广的应用软件(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软件,金山画王软件,office系列中的word、PowerPoint和FrontPage软件等)操作。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

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护理呢?这就需将有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它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以前,笔者所在学校也曾发生过此类事情。

A、学生乱敲打键盘,造成按键失灵。

B、不顾软驱指示灯是否亮,乱插入,拔出软盘,造成磁盘驱动器受损不能正常工作或软盘不能继续使用。

C、对鼠标乱用,新的鼠标灵敏度就很快降低。

D、不按正常步骤关闭计算机,忽视硬盘指示灯,强行操作,操作硬盘,造成死机现象时有发生等。

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对计算机的主要性能不大了解,对遵循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规程不重视,甚至认为计算机水平就是这样“大胆操作”来提高的。因此,当学生开始上机课之前,我都先要向学生介绍清楚软驱、鼠标、硬盘、键盘等的性能、正确的操作规程及违规操作所造成的危害,这对于使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严肃的学习风气,迅速提高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2、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语”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中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经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于学。

短时的积极性很容易调动,怎样使学生长时间的、经常处于积极状态是很难办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到电脑中吗?你知道怎样用电脑听歌曲吗?你能用计算机为你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中了。

3、巧用比喻,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的指导目标是: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如:在给他们讲计算机的组成时,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出“2+3=?”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

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

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

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嘴是什么呢?这时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包括: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常见部分。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在给他们讲文件夹和文件时,我是这样说的,我们每天上学时都必须背书包来,我们的书包就相当于文件夹,书包里的书相当于文件,我们可以在书上、本上写字,但却不能在书包上写字,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在文件夹中写字、画画,只能在文件中写字、画画,然后保存起来,放到文件夹中。这样他们就容易区别文件夹和文件了。

4、学以致用,使学生乐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4 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年片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用兴趣,乐于学。

(2)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的,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作为使用它的人才能想办法强化巩固知识。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练习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时很简单,只是单击、双击、拖动这些操作,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可是他们练习的热情一点也不高,大多数同学都是在那儿画、删除、再画,这种练习虽然学生也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可是并不能让学生了解“自选图形”的作用。于是在设计这节课的练习中,可以提出一些任务,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圆柱体,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既练习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介绍了数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就有了动力。

5、因材施教,不妨让游戏和动画进入课堂

“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一定会涌现出很多计算机爱好者,他们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特别是对网络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在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低年级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高年级主要是信息搜索、加工、处理的能力的培养。有组织、有计划、有选择地把一些游戏引入课堂,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例如,运用windows中自带的“扑克”和“地雷”游戏训练鼠标的操作,运用打字游戏练习键盘的操作等等。当然,目前能进入课堂的游戏还比较少,必要时也可以自己开发一些诸如地理填图等方面的小游戏,服务于课堂教学。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对这些学生的爱好要给予保护和正确引导,避免他们成为网络游戏的牺牲品。

6、用好小助手,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信息技术课全部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喊老师我的电脑怎么了,教师根本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大胆采用了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的效果。即示范操作后,一边巡视辅导,一边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

(2)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间的辅导各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3)锻炼了小助手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内容也得到了强化。

(4)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另外,我还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把我设计的任务提前拷贝回去,通过参照有关资料自学,完成任务,争做老师的小助手。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

7、探索求知,强调重点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给予学生创造一些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多帮助和开导后进生的思路,使探索过程顺利的进行下去。如在进行用自选图形画图教学时,上课时就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然后就给出一幅用自选图形画的图,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画这幅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索:A、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B、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C、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D、给自选图形填色;E、在自选图形上写字;F、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式学习中,主要的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8、信息反馈,检查质量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注意信息的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理论题、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教学的进度、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性、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摸索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沟通信息、了解需求,必然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6 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总结: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上面提到的方法和策略是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很扎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认为这些是具有先进性的、非常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当然,作为一个长期的课题,只要不断总结,还会找出更多、更适用的方法,这样才能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起到一定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宏慧浅谈教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做法北京教研网——信息技术 类型:J

[2]朱惠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探索新功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类型:J

[3]李强在信息技术课中探讨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杭州市余杭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网 类型:J

[4]胡卫星、李美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教育技术通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1-7)类型:J 7

第四篇:初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阶段及实践策略

初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阶段及实践策略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新课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 “研究性学习” 是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过程。实施初中“研究性学习”首先要确定既具趣味性又有学科特点的研究题目,其次要设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探索和发布研究成果,最后要及时进行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教师素质、学生水平、考试压力三个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开拓教师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运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予以调试。

【关键词】初中;研究性学习;教师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及实践策略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特定的题目,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1】。

我国初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止,已取得一些成果。

一、初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阶段

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是让初中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造就创新人才。初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题目阶段、设计操作流程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2】,具体说来:

1.确定选题阶段

确定研究题目是初中“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确定的研究题目应注重趣味性和学科性。“研究性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选题时,教师应当从选题难度、选题角度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难易适度的题目。如果学生的选题难度较大,他们将会把它看做一种必须完成的负担;如果选题过于简单,就会显得幼稚可笑,学生就失去了研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争辩、总结,在探讨中,学生可能搞不清楚某个概念、原理,弄不懂某些观点,甚至对自己或自己掌握的资料产生怀疑,这表明,学生的选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学生对这种带有难度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产生弄明白问题的想法时,说明选题的难度适当,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补充知识储备,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主动学习,在提出问题、反复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对要研究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终把问题转化为难度适当的课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知识的扩充,更是能力的培养,如果选择的课题局限于学生教材范围之内,学生可能将其与各科知识的学习视为同一性质,不明白开展研究的目的,相反,如果选择的课题远远脱离了学科教学的范围,就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所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要求帮助学生确定选题的角度,使学生自觉地将选题确定在既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又不脱离学科之外【3】。这样,既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又注重知识这一达到目的的载体,可以较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较好的被家长和社会接受。

2.设计操作流程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的“研究性学习”操作流程包括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探索、成果发布三个方面。

首先是确定研究方案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要研究的内容,初步确定研究目标,撰写开题报告。学生通过收集信息、筛选资料、辨析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某领域知识结构的原型,在小组讨论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初步想法,通过共同交流确定最终的研究方案,然后围绕解决问题制定出学习策略、内容及方法,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4】。

其次,是研究探索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研究问题进行交流,通过不同论点、论据的交锋来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原有问题进行补充和修正,反复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不断完善对课题的思考。通过学生的集体努力,激发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享受成功后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对问题重新进行评估,使新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5】。

第三,是成果发布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实现自身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的过程。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汇总,将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外化,形成总结报告,并将自己的总结报告呈现给同学,与同学进行交流。各小组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结论,如论文、调查报告、模型、影像资料展示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与他人交流、合作、争论的乐趣,体会研究的辛苦与满足。

3.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对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具有诊断、激励、调节作用。在初中“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特征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忠实反映。

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结束时,以预先设计的活动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对最终的研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也可以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分成若干个小的活动,确定每个小活动的要求,使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系列具有先后顺序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完成后,教师给予肯定,同时让研究进入下一个研究阶段;评价还可以包括对未完成任务的继续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

研究的愿望。

二、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难点

初中“研究性学习”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发挥了其本身的优势,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行,但遇到了一定的阻碍。

1.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学生虽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但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监控者,其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程度、实践态度、自身水平等,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效果【6】。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个别教师不能把教学中引发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连,不能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他们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的研究课题,致使学生就失去了研究的兴趣。

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过程。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意义的构建者、学习情境的体验者,需要参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自己制定研究进度、设计研究方案、评价讨论研究结果,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储备、技术水平等各不相同,对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这会阻碍“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完成。

3.考试压力难以缓解

“研究性学习”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优于智力因素,换言之,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无法完全由“研究性学习”来承担。研究性学习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带有一定的程序性,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但是,考试压力始终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于探究的投入程度和实践的时间,导致某些时候“研究性学习”的效率较低,而且适用范围有限。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合理、充分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所有研究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三、初中“研究性学习”应用难点的解决策略

要解决初中“研究性学习”应用难题,应着手于从教师、学生、课程三个维度来进行。

1.开拓教师思维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扮演了“导师”的角色,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与学生站在同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使他们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更紧密,那么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从而在学习中应用学科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及生活质量。

同时,教师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让“研究性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研究性学习”进程的顺利与否,学生是决定性因素,虽然学生的研究水平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设置适当的问题,提倡小组合作来予以弥补。所以我们选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感的问题,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同时,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投入,使其能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拥有学习的内在动力支持系统,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

3.提倡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我们要求学生在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同时,也注重合作探究、团队意识、主动操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就会产生更多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诱发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和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推动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和知识内容的掌握。

总之,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坚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需要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唐伯俊.高职研究性教学模式浅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39-40.【2】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构建之门高职研究性教学模式浅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45-46.【3】贾琪平.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27-28.【4】徐宁.基于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8-29.【5】他志俊.论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操作方法及对策分析[J].教学研究,2012(11):46.【6】耿红卫.研究性学习的误区、成因及实施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4):43-44.

第五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议九年级英语教学方法策略

浅议九年级英语教学方法策略

【内容摘要】九年级英语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最重要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以前的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围绕着课堂的讲授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来,结果就是使得英语初学者的热情减退,难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英语仍是“夹生饭”。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中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在教学中不段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借此以资共赏。

【关键词】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英语教学中方法的选择,从很大程度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会使老师教得学生学得轻松,教会学生学习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同样,在当代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的教育理念越发显得关键。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借此以资共赏。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知道九年级英语生词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细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一定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的迅猛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需要更多的人会讲英语等,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夯实基础,查缺补漏

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九年级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2.找出不足,查缺补漏

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掌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

三、模拟训练,综合提高

查缺补漏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但是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训练,以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训练题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讲评。那么,如何讲评呢?好的讲评应该在讲评之前认真地分析,找出学生的错点,并在课堂上讲评时抓住这些错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 ,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结,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时,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课本是基础,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

2.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的、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不练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练比讲更重要。要精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但杜绝那种不加选择的重复练习,要有针对性。

总之,九年级阶段学习的方法很多,但正确把握以上三点是学好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让学生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夯实基础并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定会提高学习效果,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圆满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

方薇:现代广告英语进程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胡文仲、吴祯福: 实用英语写作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陈定安: 科技英语与翻译 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刘海平: 王守仁 国际商务英语教程(2)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王燕希 :广告英语一本通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谈谈初中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探究》阶段总结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探究 如今,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日益关注起来。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但在实......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进行日常的交流。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口语,作为交际的一个重......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 一、讲清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讲授一篇记叙文,首选要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这些人、事反映了什么问题?而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蒙古族实验中学 乌仁吉雅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谈起初中文言文教学时不能说授人以方法,只能说浅谈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因为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合集]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摘 要】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