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荔中学新课程改革示范课授课内容专题
大荔中学新课程改革示范课授课内容
高一年级
数学必修4§8函数Y=ASin(wx+φ)的图像 地理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
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节、第2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二首
高二年级
英语选修8第一单元、第二篇阅读 物理选修3-4第二单元、第一节:
机械波的产生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第二节:
民主与专制制度的反复较量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1)课程评价的界定
“评价”原意为评论物品的价值,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就是根据教学口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课程教授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课程实施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算式进行表述: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评价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概念。因此,对高中课程口标的理解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就必定不一样。在以追求升学考试为口的的价值观指导下,高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完全不同于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口的的价值观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因此,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却不是惟一的途径。不同的课程口标,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来搜集信息。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更加可信,更为合理公正。
评价活动的口的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价值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对教学效果是否达成课程口标,做出价值上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2)课程评价的内容与特点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口标、体系、方式、方法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课程口标的实现。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需要建立以下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总体来说,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有关内容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1)、是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4)、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是什么?
指导思想:基础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教育的基础教育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简述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师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性开放的教师。
5.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有哪些?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7.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简述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9.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一)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三)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10.教师职业道德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内容的全面性;(4)、讲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6)、教师这也到的影像的广泛性。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念及内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多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内容:(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5)、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1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
1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哪些?
坚持知行统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做到“慎独”、学习先进人物。
1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6.备课的概念、类型及内容什么?
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专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怎么学,创造性的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类型:(1)、参与人数,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2)、备课内容,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3)、时间先后,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内容:被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被学生。
17.说课内容包括哪些?
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18.课堂导入的类型有哪些?
直接导入、温故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情境导入。
19.课堂板书的类型及基本要求?
导入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恰当把我导入的“度”。
20.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内容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21.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2.什么是美育,什么是美术教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养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价值:(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4.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是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
25.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分别是?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26.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1)、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校的持久兴趣。(2)、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的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3)、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
27.美术课的基本原则、教学模式及方法。
基本原则:渐进学习的原则、活动的原则、创造的原则、艺术综合的原则。
教学模式:讲授与训练的模式、临摹与操练的模式、感受与表现的模式、课题与探讨的模式、欣赏与批评的模式、可内向课外延伸的模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发现法、演示法、情境法、尝试法、练习法、参观法、留空法、评鉴法。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际上日趋激烈的竞争。
2、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
(1)日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参与社会和国际的意识b、独立思考的能力c、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d、鼓励每处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2)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精神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培养交往能力,数的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基教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原课程存在的不足:(1)课程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目标;(2)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存在难繁偏旧的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4)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科体量,违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三)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1、酝酿准备阶段:99年始 已结束
2、实验阶段 :现在到2004年
3、推广阶段:2004年始
第五篇: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国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改革目标
1、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把学校建设成现代新型的初级中学。
2、建设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
3、学生培养努力做到身心两健、德智双全,个性鲜明,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4、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要有突破,有成果。
5、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内容
1、培养目标的改革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性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①、要使教师认识到,今天在校的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十多年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决定着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每一个青少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②、使教师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
③、建立平等、尊重、互参与,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④、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的精心设计如何教转变成精心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⑤、教学重点的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和技能,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掌握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
①、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要求、目标体系、评价体系。
②、深入学习新教材,全面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意图。③、学习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
④、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操作的过程与方法。
4、改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一言堂”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5、改革学习的目的。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治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是为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掌握建设社会的本领。
6、改革教材的运用方法,用原来的教教材变成现在的用教材教。
四、新课程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1、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资金,逐年提高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教研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资金的投入。
2、建章立制,全面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参与改革教师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
3、加强教师培训,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边上岗边培训。
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有关新课程的培训。
②坚持校本培训,培养各科新课程带头人,用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③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新课程讲座。
④派教师到外考察学习。
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师业务进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要组织一次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全校性的课程标准考试。
5、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新教材学习心得交流会,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6、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
①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学深、学透,并以此为准则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②学科业务领导要率先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最新操作方法,在探讨研究中与教师共同成长,超前发展,指导学科改革实践。
③组织新课程探路课、引路课。业务领导在深入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有重点地培养一部分走在前列的课改教师,帮助这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改探索课和引路课,课后要组织全校性的大讨论,同时,对于听课中发现的好课例,要精心雕琢,随时组织学科或全校性示范课、研究课。
④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新课程推优竞赛课,在竞赛中推动教师深入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要旨,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付诸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7、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
①邀请专家到校作关于“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专题讲座。
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对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方式的专题培训。
③组织学习方式探究观摩课。
8、全面研究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9、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
①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览教材,并上交学习体会。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10、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①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探索。探索局面考试与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
②探索评价方法、研究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价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技能、工作结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真正全方位立体的展示教师的全过程工作及结果。设计教师的成长记录袋。
五、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孟志明
副组长:刘兵、尹浩然
成员:张晓华、喻翔、丁贵林、何玉成、刘彬、郭志宏、刘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