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贤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集贤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教师将尽一切做好教材的实验工作。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二、课改组织机
课改组长:丁
辉
副组长:任鹏辉
胡养兵
成 员: 王德富
武志毅
李小生
张
澜
张兆武
田耀斌
孙芒果
李捍卫
蔺桢
李伟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集贤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改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的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县局教研室汇报结题。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具体落实过程 为把本次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校首先从思想上引领教师接受新理念,以思想指导行动。根据课改组的指导思想,我校先确定四个课改实验班,期中七年级两个班,八年级两个班,在这四个班试点先行,课改组全程跟踪研讨学习,及时发现和整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使本次课改有效化,实用化,科学化,符合我校实际,打造我校特色。在课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推广,在全校实施新课改,引导教师逐步将新课程理念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六、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改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 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集贤中学
第二篇: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
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长冲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乞讨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业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凝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
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业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市教科院汇报结题,在全市占据市示范学校的地位。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适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三篇: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林扒镇闫东小学
新课程改革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
二、内容与方法:
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组织网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
(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
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负责。
(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
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
(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
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
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
4、突出课堂,转变行为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探索实践,切实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体现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人格;二是进一步实现教学态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实施者;积极对教材、教法进行探索、开发、实施;三是进一
步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变居高临下的教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四是进一步实现教学手段的转变,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关注教学情节的设计,逐步形成相互讨论、平等对话、深入研究为特征的教学新局面。
5、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为确保课改工作的有序推进,学校在课改实验中建立四个制度:一是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专项会议,邀请镇分管领导、教育助理一起参加,对经费投入、教师投入及阶段性实验情况进行研究;二是专家咨询制度。每学期至少邀请一次课改方面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深入课堂听课,为课改出谋划策;三是月报分析制度每月最后一周召开课改分析会议,及时掌握实验中的真实情况,切实解决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校际互动制度与周边兄弟学校每学期争取交流一次,相互切磋研讨,经常到村小听课,组织实实在在的备课辅导活动。
6、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行动态评价,加强教师参与课改过程中的理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监控和管理,促进教师在课改中不断发展。对学生评价注重多元化,根据市局要求,在学生中开展“五会一友好少年”活动(会外语、会电脑、会创造、会交往、会健体、有特长)提高素质,发展特长,促进师生在课改中共同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参加培训班,走近新课程
主要内容:参加各级各类组织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班,先行接触、了解新课
程;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织的新课程培训,树立课改思想。
第二阶段:组织校本培训,解读新课程
主要内容:集中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学专辑、听讲座、看录象、讨论交流等形式解读新课程,构建新理念,从宏观上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
第三阶段:实践新课程,体验新课程
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师相互听课,学校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教育教学活动、个案征集、专家讲座、校际互动、送教下乡等活动体验新课程。
1、利用备课组、学科组等教研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各科课标,让教师全面理解新课程精神,具体把握各科课标内容。
2、扎扎实实开展好“一人两课”、“每周一课”等正常教研活动,加强研讨,通过教师互动式的评课方式,切实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观念,真正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适应新课程,积极实践新课程。
3、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出的校本教材参加全市新课程推进现场会展示。
4、组织教师观摩名师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从中学习、讨论、体验。
5、组织学校一年一届的“园丁之歌”教学汇报活动,邀请村级小学及兄弟学校参加,加强校际互动,交流研讨,相互启发,共同体高。
6、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培训,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课件制作竞赛,要求教师人人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
7、阶段性总结。开展优秀教学个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旨在激励教
师反思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教师更适应新课程要求。
8、要求教师利用寒假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备课组、学科组制定或调整新学期活动安排。
9、全面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教师把构建的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切身感悟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出来。要求同年级组、同学科组老师开展互相听课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0、进行校际互动。组织开展与兄弟学校进行新课程实施的交流活动。
11、组织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个学科组推荐一节课参加“园丁之歌”教学展示活动,共同观摩学习研讨。
12、召开一次课程实施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对话,辅导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13、征集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论文。要求每个教师依据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人人撰写论文,按学科组组织交流,并对论文进行筛选、评比,编纂“论文集”,并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
14、对第二阶段课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第四阶段:反思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
主要内容:根据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进一步反思新课程,领悟新课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
第四篇: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国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改革目标
1、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把学校建设成现代新型的初级中学。
2、建设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
3、学生培养努力做到身心两健、德智双全,个性鲜明,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4、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要有突破,有成果。
5、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内容
1、培养目标的改革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性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①、要使教师认识到,今天在校的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十多年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决定着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每一个青少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②、使教师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
③、建立平等、尊重、互参与,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④、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的精心设计如何教转变成精心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⑤、教学重点的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和技能,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掌握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
①、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要求、目标体系、评价体系。
②、深入学习新教材,全面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意图。③、学习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
④、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操作的过程与方法。
4、改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一言堂”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5、改革学习的目的。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治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是为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掌握建设社会的本领。
6、改革教材的运用方法,用原来的教教材变成现在的用教材教。
四、新课程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1、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资金,逐年提高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教研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资金的投入。
2、建章立制,全面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参与改革教师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
3、加强教师培训,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边上岗边培训。
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有关新课程的培训。
②坚持校本培训,培养各科新课程带头人,用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③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新课程讲座。
④派教师到外考察学习。
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师业务进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要组织一次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全校性的课程标准考试。
5、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新教材学习心得交流会,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6、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
①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学深、学透,并以此为准则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②学科业务领导要率先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最新操作方法,在探讨研究中与教师共同成长,超前发展,指导学科改革实践。
③组织新课程探路课、引路课。业务领导在深入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有重点地培养一部分走在前列的课改教师,帮助这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改探索课和引路课,课后要组织全校性的大讨论,同时,对于听课中发现的好课例,要精心雕琢,随时组织学科或全校性示范课、研究课。
④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新课程推优竞赛课,在竞赛中推动教师深入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要旨,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付诸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7、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
①邀请专家到校作关于“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专题讲座。
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对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方式的专题培训。
③组织学习方式探究观摩课。
8、全面研究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9、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
①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览教材,并上交学习体会。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10、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①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探索。探索局面考试与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
②探索评价方法、研究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价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技能、工作结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真正全方位立体的展示教师的全过程工作及结果。设计教师的成长记录袋。
五、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孟志明
副组长:刘兵、尹浩然
成员:张晓华、喻翔、丁贵林、何玉成、刘彬、郭志宏、刘华兴
第五篇:--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县**中学
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几年来,**中学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任务,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积极、稳妥、务实的态度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不小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现在,将我校新课程实施开展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一些成绩、存在的困难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立高级中学,2007年8月建成。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23名,教职工112名。学校占地总面积34286平方米。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是推进素质教育,内化办学思想。**中学塑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秉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恪守“路就在脚下”的校训,树立“文明守纪、惜时博学”的校风,实践“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努力培养“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兼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兼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兼容,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兼具”的中学生。
二是**中学在追求中发展,在拼搏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逐
年提高。2007年以前高考上线率不足70 %,2014年高考上线率达95.8%,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三是上级党政关心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在2007年学校建设初具规模后,国家先后又投资1000余万元,为**中学建设了食堂、男女生宿舍、科技楼和厕所、洗浴综合小楼等项目。2011年在上海人民的大力援建下,投资300余万元,为**中学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和观礼台,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四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学校教师84人,在校生人数800余名。截止目前,教职工112名,在校生1323名,较2007年教师增加30名,学生增加400余名。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师徒结对和业务培训等活动,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五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学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开展了对办学模式、课程改革、学校德育体系、教材教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大力开展了“观摩课”“公开课”“同课异构”“调研课”等教研活动,举办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听评课”“如何撰写教研论文”等讲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了教师的教研经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一)以科学办学理念为引领,营造优良育人氛围
1、以“路就在脚下”为指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始终坚持 “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所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持“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
想脉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立足于、服务于、指向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传授知识,培养品行不是包办,而是要给学生指引方向,授以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走。培养的学生才是独立自主的学生,才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只有是独立自主、有创造力的学生才是有前途的学生,也正是国家的需要。
2、以“文明守纪,惜时博学”为目标,创造育人环境 我们办学的理念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首要标准就应该是文明守纪,而后才是广博的学识。也只有培养这样的学生才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成为我们国家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在不遗余力的时时处处教导学生做文明守纪人,惜时博学者。也只有在校园内形成这样的共识,这种氛围才能够感染每个人。
3、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目的,创良好校风育人 学校工作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工作无闲人,人人育人。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完善素质,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才能使整个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威力。我们的话才会有说服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富实效。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但要做学生知识上的老师,更要做道德上的楷模。
情感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注重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切实做到关爱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情感上、学业上的困难。
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人品,工作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管理与教育寓于其中,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学生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宽容”,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激励”,少点“刺激”。才能形成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的良好而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培训网络。一是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理念培训班。二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由先学一步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援疆专家作辅导讲座,主要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具体学科领域进行专题研讨。三是集体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研究方向进行自学。到目前为止,我校参加国培计划的共有9人;参加上海对口骨干教师培训有9人;参加自治区级及地区级培训的教师共有17人。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坚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我校已连续三年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促研,以研促教,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大批青年教师收益于这一活动,走向了喀什地区教学大赛的舞台,快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3、坚持开展青年教师高考真题模拟演练
每年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在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业务水平检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35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要做一套高考试题,每人不得少于10套,并且做出卷面分析。这种活动的开展避免了教师在各级各类的业务水平考试中不及格的现象发生,从而促使了青年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营造了浓郁的研究氛围。
4、实施“青蓝工程”与示范课制度
学校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手把手给青年教师传授。开展“青蓝工程”,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担任示范课教师,利用教研周上示范课起到了很好的专业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已涌现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地区教学能手5名,地区级课堂优秀教师11人。
5、重视交流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推进“充电工程”,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到疆内外进修学习,继续“充电”。我校在疆内与叶城二中四中、麦盖提二中、疏附二中、伽师二中、四十五团中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学校,共享了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疆外,和天津杨柳青一中,上海市蒲行中学结成了“友好兄弟学校”互通教研成果。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改革教学方式,强力推行高效课堂
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改革总是要打破传统,总会遇到重重阻力,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不再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倾听者、引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听任别人往里装东西。简言之,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来。
2、认真开展公开课
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得“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成为老师们新的工作方式和职业生活方式,培养一批学者型教师。具体来说,一要充分利用导师制,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二要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组织校内示范课、教育论文比赛等活动。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扎实有效地推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改变,教学方式有新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开课之后进行认真的评课,每位评课教师认真提出优点和不足,大家共同研究,好的做法共享,共同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我校在推行新课改的同时狠抓教师的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扩张过快,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是快速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坚持“集体备
课,资源共享”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程度地优化现有教师资源,共同提高,形成合力。我校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在每一章讲课之前,首先由备课组长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将这一章的知识要点、考点、重难点知识体系、注意事项等向本学科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拿出讲课方案,付诸教学。第二,高三复习过程中,由备课组长牵头实行集体备课。第三,每一节公开课由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指导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行集体备课效率很好。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实行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
(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
1、抓住关键环节,迸一步强化教学日常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校级领导全部实行年级承包制,全员实行问责制。
2、认真落实“抓高
三、促高
二、稳高一”的思想,把高中毕业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铸造学校的形象品牌。通过狠抓高
一、高二年级的基础教学工作,提高早读和晚自习辅导效益,积极发扬团队精神,切实抓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坚持月考制度,认真做好成绩分析,强化高三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激励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加强课题研究,切实推动教育教学科研化
我校教师除每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以外,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1年以来,我校有27名班主任参与了题为《提升班主任工作智慧的策略研究》的县级德育课题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题;我
们有23位老师参与了《建立**中学教研活动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的县级课题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题,并结集了11万字的《课例研究集》,老师们在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领域里进行研究,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3年,**中学有23人次,教学和德育论文发表在疆内和疆外的刊物上。
(五)建立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分制是高中课改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大变化。按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初步建立了多元评价管理机制,为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我们一是成立了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使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系列化。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艰辛的,但唯有改革,学校才会发展。在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事业发展方面
1、学校经费短缺,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高中学费相对偏低,办学困难。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办学成本急速增大,而我校
自2013年秋季至今,实行高中免费教育,高中按每生每学期600元划拨,住校生每生200元每学期由县财政解决,与自治区2007年制定收费标准:高中学费每生每学期600元,计划外生学费每生每学期23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期300元的标准相较,学校计划外学生费用没有收取,加之县财政解决住校生费用存在困难,实行免费高中教育后,学校收取的经费不增加反而下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加之学校连年进行必须的附属设施建设,学校始终没有闲余资金,学校自身再无力改善办学条件。教学方面,在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情况下,每年学校教师还有外派学习、生病生育、内派管理等情况,导致教学工作结构性缺员,按财经制度,超课时费又不能发放,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回报,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同时,我校的后勤、宿舍工作量大,需要聘请临时工,财务制度不能支付临时工工资,学校聘请临时工困难,学校后勤工作无法保障。
2、办学条件投入不足,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目前学校的经费只能满足学校基本运转,在改善学校办学设备和办公条件上显得能力不足,如我校图书室缺口很大。一是无书架等设施。二是藏书缺口极大。仅学生藏书量,以每生35本计,我校应有45000册,现实际藏书不足10000册。实验室实验器材及药品严重短缺,只能部分完成演示实验。没有配备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办公网络系统及校园广播设施,等等。这些极大的阻碍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不了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3、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人
居环境不占优势,教师待遇又低,不易留住人才,出现高中教师跳槽、辞职的现象,导致连年招聘,还缺老师的问题。况且我校有多名教师工资是县财政发放,出现一校两资的现象,从面导致教师思想有波动、有情绪,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体制机制方面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与高考的冲突,还没有完全转变育人理念,无论是学生、社会对高考总是特别重视的,而高考是重视分数的,是需要讲究应试的,这和新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在事实上是有矛盾的。面对我校学生实际状况,我校努力挖掘学生音乐、美术、体育特长,并在近几年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能探索出一条完全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成才之路。
(三)教育管理方面
学校规范性建设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要继续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学校的有些工作做了,理念也新,思路也对,但没有坚持到底。
(四)课改方面
新课程理念与现实规章的冲突。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要走出课堂与社会、自然接触。但现实的有关安全责任等规定却使学校难以实行。
部分老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老教师由于年龄因素、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缺乏职业紧迫感、危机感和压力感,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明显不足,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研究不到位,未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开拓创新精神欠缺,课改步子迈得不大。
四、对策建议
1、加强薄弱高中建设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在着力增加优质义务教育的同时,与加强薄弱普通高中学校的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尽量缩小校际差距,跟上时代发展,最终达到各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的规范化。希望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中学的发展,能为**中学进一步提供援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中师资结构。在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关键所在,要推进高中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教师待遇,解决教师进编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高中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的制度,优化师资结构,确保高中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核定教师配臵比例,统一标准调配,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及其学科结构教师,以解决教师队伍超编,部分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调配一些艺术、体育以及实验课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教具,以确保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3、在学生人才培养机制上,学校应制订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改革机制,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4、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更要加大工作的执行力度,要把“亮点”培植、放大,形成学校的工作特色,全面实施“人本+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5、进一步革新教师教学理念,重视教职工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实现了常态、可持续、有内涵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实施带来的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总之,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更新理念,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全面和谐发展,为开创我校发展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县**中学 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