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8:0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

第一篇: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财政学课程论文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

财务管理0901吴思聪 200907760129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立法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制、改善税收法制环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税收立法制度税收立法体系立法法

在税收发展历史过程的早期,“纳税”似乎是每个自然人与身俱来的义务,而“征税”似乎也成为任何一个国家顺利成章的权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种合理性随着社会契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渐渐受到质疑与挑战,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国家起源于“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按约建立”的“政治国家”的一切行为,包括征税,都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如果没有政府或类似的权威机构,人类将陷入可怕的无政府、无秩序的“利维坦”,为了结束这种情况,全体公民只有而且必须出让自己的部分权利与自由以组成政府;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也作了相似的论述,“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剩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的享用这些财产”而社会契约理论的集大成者卢梭(Rousseau)则认为,社会契约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因此,从古典自然法学家们的观点看,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向社会状态过渡时所缔结的契约的产物;人们向国家纳税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享有他的其他的自然权利以及在其自然权利一旦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国家的公力救济;而国家征税,也正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人们对国家的要求。无论如何,纳税和征税二者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都应当是人民先同意纳税并对此授权,然后国家才征税;国家征税的意志以人民同意纳税的意志为前提,所以,人民之所以纳税,无非是为了使国家得以具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需要”的能力;国家征税,也正是为了满足其创造者——作为缔约主体的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而19世纪末以来至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公共需要论与交换说则认为,由于公共服务的消费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其无法像私人物品一样由“私人部门”生产并通过

市场机制来调节其供求关系,而只能由集体的代表——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公共服务的费用支出者或公共需要的满足者的责任,国家和政府也就只能通过建立税收制度来筹措满足公共需要的生产资金,寻求财政支持。税收的必要性由此体现:它是用来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的成本,也可视为公民购买公共服务的价格。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所言:“税是文明的对价”。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宪政体制形成的历史,就是争夺征税权的历史。从威尼斯城市国家开始,到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以及英国几代皇室的兴亡,都是王室财政困难有求于民,而逐渐形成了民主政治。在英国,国王与贵族、平民的斗争与妥协最终形成了“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的规则;美国独立战争起源于一场抗税运动,其《独立宣言》列举了英国国王的罪行之一就是“未经我们同意就向我们强行征税”;法国大革命中公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也清楚地规定了公民对税赋有决定权。欧美国家的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为所有宪政法治国家的征税权谱写了一条根本原则:征税是议会绝对保留的权力,公民无代表权不纳税,征税必须征得公民的同意并制定法律。这就是“税收法定原则”,这是税法的最高原则,其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一同被视为现代法治社会的两大枢纽。征税权是国家的核心权力,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由议会公开讨论并制定税法,为公共产品定价。公民的参与和决策是国家征税权的合法性来源,因此,现代法治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征税是议会独享的权力,税收必须由议会立法开征,政府部门不管其级别有多高,都无权开征税收,税法一旦被议会通过,政府部门只能按照议会决定的税率与程序收税。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而税收则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再分配的形式,是为实现政治职能强制无偿的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故这种理论的强制性和政治性过于浓厚;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税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从而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求能力的一项活动。据此,我们也可把税法定义为调整在税收活动过程中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各方主体之间产生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也正是因为税收如此的性质与特点,所以国家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规章,税收地方性法规)来调整各主体在税收活动中的关系。“若任何人凭着自己的权势,主张有权向人民征课赋税而无需取得人民的同意,那么他就侵犯了人民的私有财产,破坏了政府的目的。”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体系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四个位阶。宪法中与税收有关的内容主要是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种规定过于空泛,比较世界各国的宪法发现,许多国家的宪法都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问题都要做出详细的规定。迄今为止,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税收法律共有三部:《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我国的税法立法目前多以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相关条例、暂行条例的形式颁布,然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根据国务院授权制定实施细则,各省、市、自治区再根据财政部的授权颁布补充规定,这就造成了此类涉税的条例、暂行条例目前有30余部之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90多个,其他由中央部委与省级部门发出的成千上万,更低层级政府制定的罚款和收费文件则更是数不胜数的不合理现象。

但随着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下称:《立法法》),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暴露出许多与《立法法》不相适应之处。《立法法》所指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具体到税收法律领域,应该由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内容构成。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内容中包括“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税收的基本制度”,并且这两项内容“只能制定法律”。这表明税收制度应该主要以税收法律形式出台,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等是对税收法律的进一步细化和解释说明,而更重要的是税收法律立法属于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保留事项,其立法权限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既不能被推卸,也不能被转让。法律保留原则意味着有些事项(包括税收、人身自由等)只能由立法者“亲自”立法决定。除了维护议会的立法功能之外,该原则还有督促立法者行使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得任意以授权立法的方式逃避自己的立法责任,否则就是对公民的不负责,有违宪政精义。但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中,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种,均是由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条例或暂行条例加以实施的。国务院能根据自己行政目的的需要不断开征新税,而民众却无抗辩之权,而其能制定相关税收行政法规的依据,源自于198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和198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这两项授权。对此两项授权观察发现,其虽然不符合《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定,但《立法法》于2000年7月1日开始生效,而授权立法的时间早于《立法法》,国务院的税收立法权在体制上不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从最基本的法理原则来看,这种授权立法本身还是存在重大缺陷,该授权缺乏说明授权的理由和依据,也没有明确授权的事项范围,也没有明确授权的时间,没有遵循“一事一权”原则,其授权范围模糊不清,极为宽泛,只笼统说了授权范围是“改革工商税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试想,有哪几个事项不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明显属于典型的“空白”授权行为。在这种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以税收法律为辅的税收立法体系中,行政机关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难

免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合理地扩大其征税权利而加重纳税人负担,从而冲击立法民主原则,降低了税法立法的级次,影响税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及权威性。

目前的一个热点事件:从2011年1月28日起,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上海税率0.4%—0.6%,重庆税率为0.5%-1.2%,这是地方政府首次立法收税,但值得注意这个举动是缺乏法律依据,是一个违反法治的开例。因为这有悖于《立法法》的原则与规定,也与《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的规定相抵触。上海、重庆两地开征的依据是“国务院的会议精神”,缺乏法律依据的支撑。根据《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显示:“根据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市政府决定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现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则规定“根据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有关精神,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在部分区域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根据《立法法》,地方政府的规章,是根据其上位法,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来制定的,而国务院“会议精神”显然不属其例,故不能成为其开征房产税的依据。与此同时,《房产税暂行条例》也不是房产税开征的法律依据。因为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征税对象是生产性经营房产,对非经营性房产免税,而本次开征的房产税恰恰是非经营性的个人住房。《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下列房产免纳房产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五、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由此看出,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是《暂行条例》予以免征的房产,而仅仅依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而非法律修改程序,就擅自扩大征税范围,是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一种侵犯。而且,《房产税暂行条例》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而《税收征管法》是2005年施行的,对于征税应该根据《税收征管法》进行。另外,根据《立法法》规定“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国务院取得的税收立法权也不应转授给地方政府。从上述事例,我们就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税收立法领域的不规范,甚至可以说是混乱。

但值得庆幸的是《立法法》的颁布为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其内部各构成体系的权限与职责。故依据《立法法》的规定,在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尽快颁布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是对税法中的共同性问题加以规范,对具体税法有约束力,是税法体系中法律地位最高、法律效力最高的税法,决定着国家全部税收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税收基本法。我国至今还没有这样的税收法律,有关税收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等方面的内容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中。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庞大、国情复杂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宪

法对税收的规定过于简单,而单行税法又较多的实际情况,制定税收基本法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通过颁布税收基本法,有助于杜绝税收立法的随意性,增强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加强各税收法规之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助于提高税收法律规范的地位,增强其可操作性。

2.逐步建立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的税收立法体制。首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切实履行立法职责,尽快制定有关税收问题的基本法律。对授权立法的行为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减少授权立法,提高税收法律规范的整体效力等级。同时对授权立法的事项,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制定法律条件成熟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及时地把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 在法律制定后,应终止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其次,《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行政法规“ 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以尽可能地减少行政法规、规章的数量。第三、各有权机关在制定各自权限范围内的税收法规时,要根据《立法法》的要求合理安排税收法律体系的内部结构,注重立法技术,明确立法依据、实施日期等等。第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全面清理、审查、修订税收法律法规,使其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限。合理划分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税收立法权限。依据《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成为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主体。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授权必须遵循“ 负责任和谨慎授权” 原则,授权的内容必须明确,语言不得模棱两可,避免因语言含糊而发生行政立法权扩张的现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要对被授权的行政机关的授权立法程序进行全程监督。此外,必须规定国务院不得将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再转授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此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对国家立法权、行政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授权立法权等不同种类的税收立法权做出明确的补充,规定它们分别应该由何种级别、何种性质的国家机关拥有,而且对上述性质的立法权的内容、范围必须予以详细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3] 曹康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 陈书全,杨林.《立法法》与我国税收立法体系的完善[J] .税务与经济,2002(6)

[5] 荣建华.关于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探讨[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4)

[6] 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汤贡亮.中国税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 勒万军.我国税收与税收法制建设简论[J].税务研究,1998(6)

[9] 姚海珠,熊伟.完善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限体制[J] .行政与法,2004(5)

[10]瞿继光.财税法原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税收法治建设[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第二篇: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一)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几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近70%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35%、52.32%、54.13%,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

税、逃税现象大量存在。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水平和税收征管环境状况看,增值税征管成本较高,税收损失严重。

(三)税负结构不合理

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我国增值税的税负设计明显偏高,个人所得税税负设计虽然不算高,但由于税收级距较小,实际起到的调控作用倾向于一般收入水平者,边际税率水平显得偏高,从实际税负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产业税负不公平,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四)征管方面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环境不完善,征管手段落后,征管人员素质偏低。

自1994年新税制运行以来,随着征管模式的变革,各地都在征收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从实际运行状况看,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征管大厅的建设层面,计算机的配置既不能满足需要,使用效率也不高,在税收干部队伍中,征管人员能力偏低,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扭曲现象。由于各级政府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过于关心本级政府能使用的税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越权减免税、截留、拖欠中央税收,鼓励多入地方金库的做法相当普遍,从而使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正确执行大打折扣,税收弱化问题相当严重。

二、税收立宪的欠缺

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第56条对税收进行了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税收立宪的起源及其本质来讲,税收立宪重在规范国家征税权、保护人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而我国宪法的这一条规定显然是从维护国家权利、保证人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出发的,很难说我国已经进行了税收立宪。

我国宪法关于税收立宪的缺失导致了我国税法领域行政法规占主导,而法律

占次要地位的局面,这一立法现状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在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之时,大力加强税法领域的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三、环保设计的缺陷

我国现阶段补偿环境侵害、调节污染者行为、筹集防治污染资金主要是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现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污染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排污费的征收主要是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企业,大量小型企业和非企业污染主体,由于涉及面广,监控难度大,缺乏有效的监管。排污费的征管主要由地方环保部门负责,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资源收费政策着眼于微观环境,征收主体偏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收费标准低,征收面较窄,渠道单一;征收管理混乱,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部门利益冲突严重。

我国目前的税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问题及形势,从而扎实有效地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

环境税发展才刚刚起步,严格说来,还不存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有消费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在资源税方面,其性质被定位于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一方面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开采量,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对资源滥采滥用,造成了资源的积压和浪费。另一方面,税率过低,税率之间的差距没有拉开,缺少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窄。优惠措施注释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实施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付诸实施的基本路径,就在于通过税收改革,在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减少由企业缴纳的税,增加由居民个人缴纳的税,从而建设一个融间接税和直接税、企业法人纳税与居民个人纳税为一体的大致均衡的税收体系格局。

第三篇:现行税收制度与地税征管范围

现行税收制度与地税征管范围

目前,我国共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等18个税种。其中,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部门征收,另外,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也由海关部门代征。其他16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地税部门负责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的征收和管理。

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税务征收机关依据税法、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税款征收过程进行的组织、管理、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税收征收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征纳关系以及改善税收征管环境,我国制定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从1993年税收征管法颁布15年来,税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税收收入规模增长超过了10倍。与此同时,中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税收执法环境不断改善,税收征纳关系越来越和谐、规范,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需要,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各环节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新的规范,更全面明确了征纳双方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或法律责任,新的《税收征管法》于2001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规范,天津市地方税务局于2009年明确了天津地区税收征管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认定和证明管理、税收优惠管理、申报征收和纳税担保申请等六部分共计86项涉税事项,规范了申请要素和办税流程,并全部纳入津税系统和税管员平台等税务征收管理信息系统执行电子流程,在有效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严格规范了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东丽地税同时出台税务人员管理办法和督办制度,明确税务人员职责,规范涉税事项各环节操作,严格税务执法行为,有效加强税收征管。

第四篇: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制度和结构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制度和结构

立法体制,是指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情形和状态,是关于立法权、立法权运行的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就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立法体制,根据各级各类国家立法机关的权限,可以作如下分类:

一、中央一级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宪法,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议案;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二、地方一级

(一)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在本行政区内发布决定和命令。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规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下属部门可以发布命令和指示。上述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凡是具有规范性内容者,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三、我国立法体制的特征

上述我国立法体制,一般认为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就是在以宪法为基础的统一的一元化的基础上,有中央和地方两个大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内部还有不同层次的机关制定不同效力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也有学者把我国现行立法体制表述为;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行使相当大的权力,地方行使一定权力,是其突出的特征。其中:

(一)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

一是指最重要的国家立法权属于中央并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处于领导地位。国家立法权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和其他任何方面都没有这个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均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二是指国家整个立法权,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的主体行使。

(二)多级(多层次)并存 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在立法上以及在它们所立的规范性法文件的效力上有级别之差,这些不同级别的立法和规范性法文件并存于现行中国立法体制中。

(三)多类结合

即上述立法及其所产生的规范性法文件,同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自治法规,以及经济特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多类结合。

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宪法。

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像刑法、刑诉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等,人大常委会行使人大闭会期间的权利。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各部位和直属的行政单位制定规章制度。

各省级政府人大和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权。

第五篇: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着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房地产税收征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第二部分简单的阐述了房地产税收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分析制约我国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因素,第四部分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对我国其它地区在房地产税收征管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问题;措施

目录

一、引言........................................................................................................................1

二、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意义....................................................................................1

三、我国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1

(一)房地产业税收体系不完善.........................................................................1

1.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不高................................................................1

2、房地产税制设置不合理............................................................................1

(二)税收管理部门监督体系不健全.................................................................2

1.税务征收管理监管队伍人员素质有所欠缺............................................2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2

四、完善我国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对策....................................................................2

(一)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业税收体制.................................................................2

1.降低房地产开发税收征收额度................................................................2 2.降低流通阶段房地产税收征收额度........................................................2

(二)完善纳税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体系.............................................................2

1.加强法制教育,培养优秀干部和工作人员............................................2 2.政务公开、流程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3

结束语............................................................................................................................4 参考文献........................................................................................................................5

一、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受居民住房改革和住房消费的双重刺激,我国房地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并且日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此相适应,房地产行业税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企业偷逃税情况严重。因此,对房地产业的征管日渐成为税务机关征收管理的重点。以上海为例,2012年,上海税收总额为7366亿元,其中纳税百强的纳税总额占税收总额的30.9%,在此榜中,曾作为顶梁柱的房地产业占比仅2.4%,可见房地产业对税收的贡献在进一步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提高该业的征管绩效,最终实现房地产业的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各个地方都正在经历一场房地产行业投资开发热潮,并且随着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急剧增加,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税收也将准年递增,这些增加的税收可以为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资金保障。同时,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它的快速、稳定发展必然会带动我国整体GDP的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并完善房地产税收征收的管理工作,对我国整体税收的增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我国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业税收体系不完善

税收收入的征管工作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税收征管效率很大程度上受税收政策的影响,因此对于房地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对房地产税收征管有重要意义。1.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不高

目前,我国只有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三部法律是涉及房地产税收的。在法律法规中,涉及房地产税收的多数都是通过条例或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的,例如,营业税、房产税、上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由于税收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使政策执行不到位。

2、房地产税制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税制设置的特点,即:“重流转和轻保有”。房地产流转环节涉及的税种较多,税收收入占房地产业税收收入的比重大,而保有环节涉及税种少,征管薄弱,其税收收入也很少。并且随着税务机关对房地产流转环节税收越来越重视,保有环节的税收更容易被忽视,出现有交易就征税、没有交易就不征税或少征税的情况,造成房地产税收的大量流失。

务征收管理监督的各级领导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道德责任建设,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减弱官本位思想,对我国现阶段部分地区行政人员行政执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的“人治”和“法制”混淆的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能够让广大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在地方房地产税务征收管理监督和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始终站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百姓服务,减少因为行政人员地方房地产税务征收管理监督管理中不足和执法不公平引发的群众事件。

2.政务公开、流程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在许多地方行政人员地方房地产税务征收管理监督和行政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执法部门的“暗箱作业”,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直接看来就是缺乏公开的做法,表现出有一部分行政人员执行干部综合素质低下,道德责任不足,处理事情态度蛮横,从根本上就是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违背了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敢让工作暴露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各种迹象表明,行政人员地方房地产税务征收管理监督和行政执法的各项工作只有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公正严明,群众的基本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智静.浅议完善温州市房地产税收征管对策[J].中国外资.2012(17)[2]宋桂福.推行存量房纳税评估系统势在必行[J].衡阳通讯.2011(12)[3]冯慧.住房消费中税负之案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2)[4]吴晓燕,周京奎.房地产税、土地利用效率与住宅供给结构——土地与房屋保有税制选择的一个理论分析[J].财贸经济.2010(12)[5]崔志坤.中国开征物业税(房地产税)的路径选择[J].财政研究.2010(12)[6]赵培聪.利用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7]刘佐.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方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0(48)[8]贾红燕.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7)[9]许圣如.房产税迷局[J].南风窗.2010(12)

下载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立法的探究(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特征 (一)房地产税收收入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的增加, 在建面积和销 面积也大幅增加,涉及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随之逐年......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休系及其税收制度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及其税费制度 一、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一)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分析与发展趋势的看法范文

    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分析与发展趋势的看法班级: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税制1994年改革实施以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境个人物品现行海关税收制度综述(五篇材料)

    进境个人物品现行海关税收制度综述 物管1001 朱依梦 0351100139 一、旅客进境行李物品 (一)、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管理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缺陷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 内容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在社会经济中比较突出的劳动争议问题为切入点,引出现行 《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文章先从《劳动法》产生的背景......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名称汇总

    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现在并行三套企业会计制度,具体如下:一、1993年发布的分行业14个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主要在部分老国有企业实行。 1993年我国根据会计准则的要素,结合不同行......

    浅析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制度概论》期终论文——浅析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社会学院历史学(文博与档案) 专业 姓名张秋霞班级093学号09163116浅析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摘要】公务员考核......

    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浅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所有制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之所以采取这种制度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