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专题

时间:2019-05-14 18:3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等差数列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等差数列专题》。

第一篇:等差数列专题

等差数列的运算和性质专题复习

【方法总结1】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方法总结2】

1.一般地,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化繁为简、优化解题过程.但要注意性质运用的条件,如m+n=p+q,则am+an=ap+aq(m,n,p,q∈N*),需要当序号之和相等、项数相同时才成立.

2.将性质mnpqamanapaq与前n项和公式Sn

题过程.

3.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则am+an=ap+aq(m,n,p,q∈N*).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2n(a1an)结合在一起,采用整体思想,简化解

2【方法总结3】

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求其前n项和的最值,一是把Sn转化成n的二次函数求最值;二是由an≥0或an≤0找到使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取得最小值或最大值的项数n,代入前n项和公式求最值.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2.常用的方法:

(1)利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求出其正负转折项;

(2)利用性质求出其正负转折项,便可求得和的最值;

(3)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An2+Bn(A、B为常数)为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与其他知识点结合则以解答题为主.【规律总结】

一个推导: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Sn=an+an-1+…+a1,②①+②得:Sn

n(a1an)

.2

两个技巧: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都成立;(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热点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84a3,a72,则a9=()

(A)6(B)4(C)2(D)2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a810,则3a5a7 _____.3.(2012年高考辽宁文)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a2+a10=()A.12

B.16

C.20

D.24

4.(2012年高考北京文)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a1,Sa3,则 22

a2________;Sn=________.5.(2012年高考重庆理)在等差数列{an}中,a21,a45,则{an}的前5项和S5=()A.7B.15C.20D.25

6.(2012年高考福建理)等差数列an中,a1a510,a47,则数列an的公差为

A.1

B.2C.3

D.4

()

27.(2012年高考广东理)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n满足a11,a3a24,则an______________.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大纲全国理科】

2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3a2,且S1,S2,S4成等比数列,求{an}的通项公式.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1,前n项和为Sn(I)若1,a1,a3成等比数列,求a1;

10.(2012年高考(山东文))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为105,且a202a5.(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mN*,将数列{an}中不大于72m的项的个数记为bm.求数列{bm}的前m项和Sm.

(II)若S5a1a9,求a1的取值范围。

热点二 等差数列性质的综合应用

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文】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a2a3a430,则

a2a3.

12.(2012年高考辽宁理)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

A.58

B.88

C.143

D.176

13.(2012年高考江西理)设数列an,bn都是等差数列,若a1b17,a3b321,则a5b5__________ 14.(2012年高考四川文)设函数f(x)(x3)x1,{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f(a1)f(a2)f(a7)14,则a1a2a7()

A.0 B.7 C.14 D.21

15.(2012年高考大纲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55,S515,则数列()A.

1

的前100项和为

anan1

B.

101

C.

100

D.

16.(2012年高考山东理)在等差数列an中,a3a4a584,a973.(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mN*,将数列an中落入区间(9,9)内的项的个数记为bm,求数列bm 的前m项和Sm.m

2m

17.【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数学(文)卷】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a1=25,且a1,a11,a13成等比数列.(Ⅰ)求an的通项公式;(Ⅱ)求a1+a4+a7+…+a3n-2.热点三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应用

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科】下面是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an的四个命题:

p2:数列nan是递增数列; 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

a

p4:数列an3nd是递增数列; p3:数列n是递增数列;

n

其中的真命题为()

(A)p1,p2(B)p3,p4(C)p2,p3(D)p1,p4 19.(2012年高考四川理)设函数f(x)2xcosx,{an}是公差为

f(a1)f(a2)f(a5)5,则[f(a3)]a1a3()

的等差数列, 8

A.0

B.

 16

C.

D.

132

 16

20.(2012年高考浙江理)设S n是公差为d(d≠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若d<0,则数列{S n}有最大项B.若数列{S n}有最大项,则d<0

C.若数列{S n}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的nN*,均有S n>0D.若对任意的nN*,均有S n>0,则数列{S n}是递增数列

2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新课标Ⅱ数学(理)卷】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10=0,S15 =25,则nS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第二篇:如何证明等差数列

如何证明等差数列

设等差数列an=a1+(n-1)d

最大数加最小数除以二即

/2=a1+(n-1)d/2

{an}的平均数为

Sn/n=/n=a1+(n-1)d/2

得证

1三个数abc成等差数列,则c-b=b-a

c^2(a+b)-b^2(c+a)=(c-b)(ac+bc+ab)

b^2(c+a)-a^2(b+c)=(b-a)(ac+bc+ab)

因c-b=b-a,则(c-b)(ac+bc+ab)=(b-a)(ac+bc+ab)

即c^2(a+b)-b^2(c+a)=b^2(c+a)-a^2(b+c)

所以a^2(b+c),b^2(c+a),c^2(a+b)成等差数列

等差:an-(an-1)=常数(n≥2)

等比:an/(an-1=常数(n≥2)

等差:an-(an-1)=d或2an=(an-1)+(an+1),(n≥2)

等比:an/(an-1)=q或an平方=(an-1)*(an+1)(n≥2).2

我们推测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5n-4

下面用数学规纳法来证明:

1)容易验证a1=5*1-4=4,a2=5*2-4=6,a3=5*3-4=11,推测均成立

2)假设当n≤k时,推测是成立的,即有aj=5(j-1)-4,(j≤k)

则Sk=a1+a2+…ak=5*(1+2+…+k)-4k=5k(k+1)/2-4k=k(5k-3)/2

于是S(k+1)=a(k+1)+Sk

而由题意知:(5k-8)S(k+1)-(5k+2)Sk=-20k-8

即:(5k-8)*-(5k+2)Sk=-20k-8

所以(5k-8)a(k+1)-10Sk=-20k-8

即:(5k-8)a(k+1)=5k(5k-3)-20k-8=25k^2-35k-8=(5k-8)(5k+1)

所以a(k+1)=5k+1=5(k+1)-4

即知n=k+1时,推测仍成立。

在新的数列中

An=S

=a(4n-4)+a(4n-3)+a(4n-2)+a(4n-1)+a(4n)

A(n-1)=S

=a(4n-8)+a(4n-7)+a(4n-6)+a(4n-5)+a(4n-4)

An-A(n-1)=a(4n-4)+a(4n-3)+a(4n-2)+a(4n-1)+a(4n)-a(4n-8)+a(4n-7)+a(4n-6)+a(4n-5)+a(4n-4)

=4d+4d+4d+4d+4d

=20d(d为原数列公差)

20d为常数,所以新数列为等差数列上,an=5n-4即为数列的通项公式,故它为一等差数列。

A(n+1)-2An=2(An-2An-1)A(n+1)-2An=3*2^(n-1)两边同时除2^(n+1)得-An/2^n=3/4即{An/2^n}的公差为3/4An除以2的n次方为首项为1/2公差为3/4的等差数列

那么你就设直角三角形地三条边为a,a+b,a+2b

于是它是直角三角形得到

a²+(a+b)²=(a+2b)²

所以a²+a²+2ab+b²=a²+4ab+4b²

化简得a²=2ab+3b²

两边同时除以b²

解得a/b=3即a=3b

所以三边可以写为3b,3b+b。3b+2b

所以三边之比为3:4:5

设等差数列an=a1+(n-1)d

最大数加最小数除以二即

/2=a1+(n-1)d/2

{an}的平均数为

Sn/n=/n=a1+(n-1)d/2

得证

第三篇:等差数列及习题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n)=a(1)+(n-1)×d项数n=(末项-首项)/公差+1,是正整数,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已知,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就确定了。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 递推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的第n项an与该数列的其他一项或多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这个关系就称为该数列的递推公式,如:等差数列递推公式:an=a(n-1)+d

前N项和(梯形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或S(n)=d/2*n2+(a1-d/2)*n 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二次项和 一次项的系数分别为d/2,a1-d/2;

性质 1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即:a(1)+a(n)=a(2)+a(n-1)=a(3)+a(n-2)=...2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3若m,n,p∈N*,且m+n=2p,则有a(m)+a(n)=2a(p)a(m)=a(n)+(n-m)*dm,n∈N*

等差数列的判定

1.a(n+1)--a(n)=d(d为常数、n ∈N*)[或a(n)--a(n-1)=d,n ∈N*,n≥2,d是常数]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2.2a(n+1)=a(n)+a(n+2)[n∈N*] 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a(n)=kn+b [k、b为常数,n∈N*] 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S(n)=A(n)^2 +B(n)[A、B为常数,A不为0,n ∈N* ]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a(n+1)=a(n)+f(n)累加 如:a(n+1)=a(n)+2n-1或1/(n+n2)

练习:

等差数列的第五项等于10,前三项的和胃3,则首项和公差分别是

在等差数列40,36,32中,第一个负数项是第几项

等差数列共2n+1项,奇数项之和为132,偶数项之和为120,则n的值为

在等差数列{an}中,a2+a5=19,S5=40,则a10的值为

{an}是等差数列,若a2+a4+a9+a11=36,则a6+a7的值是

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其平方和为83,求此三个数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平方和为450,两两之积的和为423,则其中间数为

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a,前2n项和为b,求前3n项和

等差数列{an}中,a1=-60,a17=-12,求其前n项绝对值之和

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之和为26,第二数和第三数之积为40,求这四个数

已知a1=1,Sn=a(n)*n2(n≥1)求a(n),Sn

数列{an}对于任意自然数n均满足Sn=n/2(a1+an),求证: {an}是等差数列.

第四篇:等差数列教案(精选)

等差数列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顺序上来看,等差数列是必修五第二章的第二节的内容,一方面它是数列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为进一步学习等比数列及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准备.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它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对其在性质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依据课标 “等差数列”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3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重在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简单应用,教学中注重性质的形成、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基础上初步掌握等差数列几个特征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性质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及探究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转化思想,优化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其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磨练思维品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思维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数学的严谨美.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性质推导及其简单应用.从教材体系来看,它为后继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特点而言,蕴涵丰富的思想方法;就能力培养来看,通过发现性质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语言交流表达的能力.突出重点方法:“抓三线、突重点”,即(一)知识技能线:问题情境→性质发现→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线:特殊到一般、猜想归纳→转化、方程思想;

(三)能力线:观察能力→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及严谨态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的探究,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它需要对等差数列的概念充分理解并融会贯通,而知识的整合对学生来说恰又是比较困难的。

突破难点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及时地给以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二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给予恰大的引导,让学生能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四.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和探究-建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anan1d(n2.nN)

(让学生自己列举等差数列的例子,教师给出一特殊等差数列)2.根据给出的数列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的性质:

①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其首末两项之和

a1ana2an1a3an2

②已知aman 为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公差为d,则d=(公差的计算:d =anan1)

③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amanapaq(让学生推

广:mn 的情况)

④若anbn是等差数列,则ankkananbn也是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d、kd、d1+d2

3.知识巩固

例1.等差数列an中,已知a2a79,a34,则a6解析一: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a2a7=a1da16d9

a3a12d4

解得:

aman

mn

101则a6a15d5 a d

3解析二:由性质③得a2a7a3a6易得a65

变式:等差数列an中,a58,a22.则a8例2.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a3a1010,则有()

A、a1a1010 B、a2a1010C、a3a990D、a5151 解析:根据性质1得:a1a101a2a100a49a502a51,由于

a1a2a3a1010,所以a510,又因为,a3a992a510,故正确

答案为C。

课堂练习:等差数列an中,a第六项是多少? 4.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定义,从通项公式中发现性质。5.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教材P681.3

(2)请同学们课后思考:除了上述特征性质外,还能不能

发现其他的性质?

六.教学设计说明

1.复习引入.本着遵循掌握知识,熟能生巧的方针,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自己例举等差数列,进一步让学生真正知道什么是等差数列,然后采用图片形式创设问题情景,意在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2.性质发现

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3.知识巩固

通过例题说明灵活的应用这些性质和变形公式,可以避繁就简,有思路的功效。对数列性质的灵活应用反应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征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模块,优化知识体系.2,a5.则数列a4的n

4.作业布置弹性化.

通过布置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第五篇:学案:等差数列及和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一.高考考纲

1.考查运用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的基本量问题.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

2.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前n项和公式及综合应用.掌握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 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3.等差中项:如果,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am+()d(n,m∈N).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则(m,n,p,q∈N*).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若已知首项a1和末项an,则Sn=,或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 其前n项和公式为Sn=.三.典型例题

【例1】(2011·福建)在等差数列{an}中,a1=1,a3=-3.(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

【例2】:已知数列{a项和为SS1

n}的前nn且满足an+2Sn·n-1=0(n≥2),a1=2

.(1)求证:1

S是等差数列;(2)求an的表达式

n

【例3】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已知前6项和为36,Sn=324,最后6项的和为180(n>6),求数列的项数n.四.巩固提高

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已知{an}为等差数列,a2+a8=12,则a5等于().A.4B.5C.6D.7

2.设数列{a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若a6=2且S5=30,则S8等于().A.31B.32C.33D.34

3.(2011·江西)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m=Sn+m,且a1=1.那么a10=().A.1B.9C.10D.55

4.(2012·杭州质检)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2=3,a6=11,则S7等于().A.13B.35C.49D.63

5.在等差数列{an}中,a3=7,a5=a2+6,则a6=________.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a10=-9.(1)求{an}的通项公式;(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下载等差数列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等差数列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1 一、说教材等差数列为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1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是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的第一章数列......

    等差数列作业

    等差数列作业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4a6a8a10a12120,则2a10a12__. 2.等差数列an中,若a1510,a4590,则a60_. 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 5 10a,1231求首项与公差.4.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

    等差数列知识点

    精英辅导学校杨景勋专用2011年12月16日星期五 (一)等差数列I1、等差数列{an}中,a1=1,公差d=3,an=2005则n=_____ 2、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2a10-a12的值为______......

    等差数列练习

    等差数列练习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an}中,a1=21,a7=18,则公差d= A.12B.13C.-12D.-13 2.在等差数列{an}中,a2=5,a6=17,则a14= A.45B.41C.39D.37 3.已知数列{an}对任意的正整数n,点Pn(n,an)都在......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本课题: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是北师大版新课......

    《等差数列》检测

    高2011届《等差数列》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5n+4,则数列{an}开始递增的最小项是 A、a1B、a2C、a3D、a2和a3 2、已知......

    等差数列练习题

    等差数列练习题 班级:__姓名:____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5+a9-a7=10,记Sn=a1+a2+…+an,则S13的值为 A.130B.260C.156D.168 2.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3=6,a3=4,则公差d等于 A.1B.5 3 C.2D.3 3.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