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浙江省粮食物流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省粮食物流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2010-12-13 来源:安徽省粮食局 作者:
标签: 粮食物流 考察报告 安徽 浙江
摘要: 粮食现代物流是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粮食现代物流是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学习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我省以粮食园区为平台的粮食现代物流建设,近日,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桂梅生同志亲自率队前往浙江考察该省蓬勃发展的粮食物流建设情况。
2007年11月中旬,我们对浙江省粮食物流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宁波粮食物流中心、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等进行了重点了解。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该省正常年景下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每年从省外调进200亿斤粮食,为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1)规划先行。2006年,该省发改委与省粮食局联合制定的《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经省政府同意下发各市县政府。各市也根据全省规划结合实际基本制定了各地规划。做到了统筹兼顾、省市联动、功能互补。
根据规划,物流节点的布局以港口和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干线为依托,充分发挥各地已形成的粮食批发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引导仓储、加工、运输、批发、信息等各类企业和中介组织集聚发展。逐步推进临港和内陆两种类型,国际性粮食物流集散基地、区域性和地方性粮食物流中心等多层次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并加强连接省内外各个粮食产销节点的物流通道建设,构建节点网络化、储运四散化、运作市场化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2)争取政策。根据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该省粮食局与发改委共同组织申报了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先后数次进京专题汇报。经过争取,该省舟山储备中转粮库项目和嘉兴港粮食中转库及码头项目列入今年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中,每个项目国家补助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1000万元。2005年为温州项目争取了国家发改委一次性直补资金300万元,用于市场检测和信息化建设;2006年争取了省财政对各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其中温州800万元,嘉兴405万元,湖州105万元。
(3)初具规模。到 2006年底,全省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总用地 4726亩,计划投资33.68亿元。舟山、宁波、嘉兴粮食物流中心内的部分项目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并由粮食向其他货物延伸,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据了解,作为该省粮食物流体系龙头的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由舟山市港务局投资建成2个5万吨兼靠8万吨级卸船码头,可以接纳目前所有巴拿马船型(国际货运市场粮食运输的主流船型)2个2.5万吨级和1个0.5万吨以下的装船码头,能够满足周边沿海和长江沿岸港口粮食集散所需的各种船型靠泊;由省储备粮管理公司建设的舟山储备中转粮库已建成的8万吨仓库及其进出全自动输送设施为散粮中转提供了便利(1300吨/每小时卸粮)。规模化精深加工项目进驻中心,年加工大豆60万吨的民营企业--中海粮油工业公司已经投产,年产啤酒 15万吨的外资企业--英博啤酒有限公司2008年将建成投产。海关、检验检疫、边防、外轮代理等一整套服务体系齐全。同时,中心还建立了粮油保税库,加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使从国际市场进口的粮油原料在保税情况下得到增值。目前,该中心网络化疏运体系基本形成,不仅建立了连接国际主要港口的航线,还开辟了完备的沿海及江海联运航线,可直达沿海和长江沿线各港口,能够满足粮油二级运输所需的各种船型。舟山市专门开发了江海联运的小型散货船型,使粮油及其产品能够通过内河和运河集散至广阔的内地。原长江沿岸城市进口粮食需要在海上锚地进行船船减载,业主方不仅要租用作业船只和运输船在锚地等候,而且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多种货物以及作业机械设备等影响,作业时间长,费用大,现在通过该中心减载不仅可以节约人工和装卸费用,特别是通过计量解除了客户担心货物短缺之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卸、中转、减载散粮365万吨。
宁波粮食物流中心庄市粮食接卸项目运行以来,已装卸转运粮食等货物25万吨,其中散粮10万吨;杭州粮食物流中心总用地1085亩、总投资6亿元,已于10月28日正式开工,预计明年8月完工;温州粮食物流中心已于2006年9月开工,总投资3亿元;嘉兴粮食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全年成交量已达 45万吨,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其他各市的粮食物流中心也基本进入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
二、主要特点和作用
(1)以“两个统一”和“两个多元化”创新粮食物流建设体制和机制。近年来,该省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主要做法是“两个统一”、“两个多元化”。“两个统一”即政府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全省规划由省粮食局和省发改委共同制定,并纳入浙江物流总体规划。各市的规划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必须与省总体规划相衔接,省市形成良性互动。同时,物流中心建设由政府统一管理,在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和市场管理三个方面实行统一,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两个多元化”,就是物流中心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行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吸引和鼓励社会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物流中心建设。
(2)突出沿海港口粮食接卸和中转能力建设。充分利用深水良港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粮食国际通道,进一步加强与外省特别是长江沿岸粮食部门及企业的粮食物流合作,共同拓展粮食流通渠道。浙江主要的沿海港口粮食接卸基地为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目前该中心的储备中转粮库作为主要散粮集疏运平台,拟建设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万吨立筒仓和8万吨浅圆仓及相应配套设施,近期拟先建5万吨立筒仓。同时该中心也正在准备再建设1个10--15万吨级的散粮卸货码头及相关粮食输送设施,建成后可与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地最大粮食装船码头接轨。
(3)物流设施运营成效显著。从已投入运营的舟山、宁波、嘉兴粮食物流中心内部分项目成效看,物流中心在增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基础、消除粮食调运瓶颈制约、节约粮食流通成本,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方面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增强了宏观调控基础。物流中心的逐步运营增强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防范与应对粮食市场风险的主动适应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如舟山粮食物流国际集散中心使浙江有了一个进口粮快速疏运通道,该中心港口还对外开放,起到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作用;宁波粮食物流中心庄市粮食接卸项目通过铁水联运方式,在克服 “北粮南运”铁路紧张的瓶颈制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粮食在储、运、装、卸方式上都实现了散粮化,同时储运、加工、批发配送和信息的“四位一体”,使粮食流通实现了无缝化连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周转环节,节约了费用。据反映,2004年从宁波北仑杂货码头进口5万吨小麦疏运2个月时间,需支付滞港费,运粮还动用了部队,而2005、2006年舟山储备中转粮库建成后,进口相同数量小麦,只需64个小时即可卸粮入库,费用比原疏运方式节约200万元以上。三是形成了行业发展优势。从已建成投产的物流中心项目看,粮食行业发展优势正在建立和形成,物流中心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平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舟山国际粮食物流集散中心建成后,舟山大豆加工成本每吨减少60元,年大豆加工量从10万吨增加到55万吨,粮油工业产值从不到2亿元增加到16亿元;同时,该集散中心的建成,还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该中心中转减载能缩短进口粮食的滞港时间,降低整个长三角地区进口粮的成本。据了解,目前长江沿岸很多大豆加工企业和粮食经营企业的进口粮食均在该中心中转,其中张家港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每月有4条运粮船在该中心减载。
三、几点启示
1、打好粮食流通基础,搞好科学规划事关全局。完整的粮食物流系统是由产区集并物流、干线物流、销区分销和配送物流系统组成的。粮食物流的现代化模式是以“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卸、散储)”、规模化(经营)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为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相关服务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谋定而后动,避免各自为阵、且战且看,步步为营,才能形成全局一盘棋,促进粮食物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统筹省外先进物流通道建设经验,尽快做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要按照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方式,重点建设产区集并物流、干线物流以及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从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取得突破,逐步完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和整个粮食物流各个不同环节的无缝化连接。当前,要依据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布局谋篇。同时要上下共同努力争取制定促进粮食物流发展的政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和促进粮食物流的大发展。
2、打造粮食物流平台,建设好粮食产业园区最为关键。以处于商品粮集中地区、辐射区内粮食外运需求大、交通方便的国有粮食企业为建设重点,精心打造区域性粮食物流园区平台,包括在“散运”基础上的“点”(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与“线”(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结合,形成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流通服务一条龙的粮食物流走廊。我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势头良好,应继续贯彻以发展物流为主导的方针进行规划、实施,要把园区变成粮食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心、功能整合中心和招商引资中心。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围绕核心企业和资源构筑产业链,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形成有利于协调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良性机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加速形成优势,成为粮食物流建设的领跑者。
3、打开粮食物流局面,强力推动粮食散装、运、卸尤为迫切。“四散”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实现“四散”目标,将扩大物流中心的辐射半径,提高粮食流速和流量。要让企业多了解物流,算一算成本效益对比帐,引导企业逐步实施“四散”化。据测算,现在粮食装卸费用是80元/吨左右,如果实施“四散”,成本将节约1/3。要以国有粮食企业现有的散粮设施为基础,让企业从“四散”化中尝到甜头、受到启发,萌动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激情与动力,加快推动新建与完善提高功能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从信贷和补贴方面对率先进行“四散”的企业给予支持,强力推动“四散”运输的发展。
4、打牢粮食产销衔接,宽畅粮食流出通道至为重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形成密切关系,既促进粮食区域平衡,满足城市居民和销区的消费需求,而且通过降低流通成本使主销区的粮食价格相对降低,让消费者受益,又能解决粮农运输、销售不畅的难题,提高种粮积极性,保护粮农收入。稳定产销衔接关系,首先要建设和发展粮食物流,反过来要想现代粮食物流畅通无碍,必须突破区域界限,以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理念构建稳定而有活力的粮食产销关系。当前重点是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如何让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及时、便捷、经济地运送到主销区去,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现代化物流基地、应该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粮食物流基地可采取产销合作、共建共享方式进行建设,这样既可以拓宽筹资渠道、借鉴建设经验,又可以分享合作效益、稳固产销衔接,促进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开展。近来煤、电、油紧张,粮食运输不畅的问题有所突出,凸显打通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流出通道更加迫切。
第二篇:物流,考察报告
篇一:物流考察报告
交通物流发展考察调研报告 利川市交通物流发展局
为加速推进我市交通物流业发展,5月2日—5月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鹏和副市长吕斌率领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物流发展局一行赴长阳县、宜都市、云梦县和陕西大荔县实地考察了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并与各地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地发展物流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依靠政府支持,确保物流业良性发展
从我们对长阳县、宜都市、云梦县和陕西大荔县物流发展的考察情况看,当地政府对物流产业发展从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物流建设列为重点工程,组织、协调、实施。大荔县为了确保交通物流开好局,起好步,尽快实现良性发展,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的物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物流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出台优惠政策。先后下发了《大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农村三级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大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促进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县政府还承诺,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物流龙头企业。还要求经发、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商贸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项目资金、税费减免、经营用地、绿色通行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支持。
云梦县成立了由分管县领导为组长,交通、商务、发改、土地、工商等10个部门为成员的现代物流产业领导小组,履行指导全县物流发展,协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物流市场发展等职责。在土地、税收、融资、价格、车辆使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了物流业良性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物流发展特色
长阳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物流规划的重点放在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上,按照抓好规划谋发展、抓好建设创品牌的工作思路,从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的功能规划入手,在硬件设施上,增设集客运站和物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大厅、候车区、仓储服务区、农产品交易区,投入电子显示屏、电脑、电视等信息化设备;在软件服务上,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引导项目业主加快转型,走“站企合一”之路,使其更有效的发挥综合服务站的作用;在运营发展上,积极牵线搭桥,引进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交通综合服务站、各村组服务站点开展合作,拓展服务站业务范围,增强发展后劲。
为加快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更好的服务三农,长阳县在县商贸局面向农村的万村千户农家店网点、县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及乡供销社、县邮政局乡镇邮政所及村级三级服务站、县交通物流发展局县级货运中心及乡镇综合服务站的基础上,以长阳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为支撑,以便捷的水运、铁路、公路运输为依托,以日益壮大的物流服务企业为链条。集中力量进行乡、村二级服务网点建设,不搞重复投资,不搞分散投资,整合部门相关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长阳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共同抓好信息资源的采集,网站的更新及维护,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的综合目标。
宜都市按照 “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以“枝城物流配送中心”和红花套物流园“水陆联运中转中心”等物流项目为重点,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筹备和协调工作。
3、立足现代物流,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 为了加速推进宜都市物流信息化发展,宜都市交通物流发展局于2011年自筹资金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宜都市物流信息网》,设立物流信息服务大厅,为全市物流业户、工矿业户、农副产品业户及商贸业户企业免费提供物流信息、数据、宣传等服务,并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实现省内外物流网站链接,达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形成了网络监控、网络办公、业务办理、信息服务、政策宣传、诚信评比、违法曝光等网络一体化功能,真正形成网络化、数据化、标准化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逐渐网络经营奠定了基础。聘请了专业人员24小时负责网站后台管理、网络维护、信息审核、物流新闻政策发布、客户咨询等工作。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陆城、枝城、红花套建立三个物流信息交易服务大厅,作为物流园区建设主要配套设施项目,真正发挥现代物流信息化作用。
云梦县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高效便捷、市场规范、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物流体系。以云梦为中心、5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建设铁路、公路多式联运方式的集装箱集散物流中心,发挥集装箱快捷、安全、便利的功能,实现工农业产品“门对门”的服务;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规范建设五金批发、建材等市场,加快建设玉丰广场、楚王城广场、九星商贸城,支持孝武购物广场、中百仓储、孝商超市等商贸企业,发展有特色的商业小区和购物中心;依托邮政速递物流等企业,大力推行代理、电子商务、配送等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云梦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汉丹铁路、316国道和汉十高速公路连接线为依托,以长舟货运中心为龙头,以物流园区为载体,规划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打造鄂北地区区域物流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目前,该县已有湖北长舟铁路货运物流中心、云梦物流中心、白云现代仓储物流中心、湖北宝金物流园4个物流项目。湖北宝金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00亩,以建设现代化的钢材物流、仓储设施、产品深加工区、以服务社会物流的城市快递。目前已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融合商贸、零担货运、快递、仓储、信息交易、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产品深加工及其他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服务于当地的各大行业。
4、整合资源,构建三级农村物流管理体系
大荔县按照“发挥交通行业优势,整合信息、运力资源,构建三级物流网络,促进农户、企业双赢”的工作思路,借鉴邮政和供销物流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起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镇为站,以村为点的三级物流网络管理体系。即在县设立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对全县农村物流发展的规划、指导等工作,对站、点实施有效的监督指导,规范协调等工作。形成了物流信息网络,城乡物资配送网络,区域性村镇货运站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全县已建成集信息整合发布、运力统筹调配、货物定向配送、综合协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物流服务中心1个、乡镇物流服务站4个、村级物流信息服务点260个,镇级货运集散中转站6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长阳县以长阳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为支撑,以便捷的水运、铁路、公路运输篇二:美国物流考察报告 有感于美国、加拿大物流考察调研
● 束必广
应旧金山美中德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邦德领导与管理发展中心的邀请,我随同以省经贸委顾瑜方副主任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7年10月11日至21日赴美国、加拿大进行物流实地考察。与美国加州州政府有关部门、供应链管理协会等进行了交流,参观了物流企业、港口等单位,学习了物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对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获得不少启示。
一、美国物流发展主要特点
1、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提供的美国国家物流数据,目前,美国物流总费用已突破1万亿美元,创历史上物流费用最高。但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却是历史上最低的。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美国经济总量在上升,虽然物流总费用也在上升,但物流总费用与gdp之比处于历史上的最低位,反映美国“9.11”后,物流业经受了考验,发挥了作用。二是物流总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用的上升。公路货车运输一直占美国物流总费用的50%。运输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提高和库存的增加;油价的持续上涨;人工费用特别是驾驶员短缺造成的工资增加;重卡数量的增加等。
2、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美国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货物运输——集散分销管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3个不同层次的发展过程。美国物流协会的两次更名,则体现了两次质的飞越。1963年成立时,协会的名字是“实物配送协会”,1985年更名为物流管理协会,是由于运输和配送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内容,这个职业从狭义的运输和仓储,发展到更广的物流领域。2005年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更名意味着物流进入新阶段。表明物流这个产业比原来的运输和仓储又扩大了、加深了,更注重管理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供应链管理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从本质上说,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管理的集成。
3、第三方物流加速发展。近20年来,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第三方物流和契约物流服务的增长超过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来讲,目前占全国物流总费用的8.8%,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首先,美国跨国物流公司通过兼并实行全球扩张。如美国的联邦快递于1995年开始进入中国,按照有关协议规定,中国允许美国空运企业在中国建立转运中心,并在该中心获得所有航权。联邦快递与广州白云机场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决定将亚太地区的转运中心从菲律宾的苏比克湾转移到广州,其级别仅低于美国总部孟菲斯,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在联邦快递加大在中国扩展的同时,全球前10强国际物流企业都在争夺中国市场,ups、dhl、tnt都在中国大投入,做大手笔。根据美国最近的抽样调查,近两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成本平均下降了11.8%,物流资产下降了24.6%,订货周期从7.1天下降到3.9天,库存总量下降了8.2%。表明美国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已从单纯的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转变为多方面提升客户价值。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已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向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延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客户结成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次,美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府法律法规环境、交通运输装备环境、物流人才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理论指导环境、行业协会环境、物流技术与标准化条件等。美国的高速公路世界第一,集装箱与箱式货运车极其发达;多式联运已成为主导运输方式;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并重,物流外包与物流自营并重,完全按企业的实际需要运作。没有统一模式,也不要求统一模式。但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美国物流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4、第四方物流服务商作用日益明显。第四方物流的主要作用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惟一的“联系人”的角色。近两年,“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流行,但实际操作尚需时日。美国物流市场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已经正式进入市场,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menloworldwide物流公司为例,该公司旗下的vectorscm战略分部在通用公司(gm)的物流链管理中所扮演的正是典型的第四方物流角色--惟一联系人。通用公司每年的物流费用支出大约超过50亿美元,针对公司物流业务量大、第三方物流公司众多和供应链系统复杂等现状与问题,通用提出了进一步整合第三方物流商及简化其物流系统的要求,vectorscm应时而生。从2000年公司成立以来,vectorscm公司通过整合通用公司的第三方物流商,优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从通用公司的运输、仓储和库存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优化中获得利润空间,而且通过业绩评估,可直接参与通用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分成,成为通用公司真正的战略合作同盟。
5、专业化特色物流服务突出。在美国,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超过1000家。虽然美国物流公司众多,但各个公司通常选择不同领域或服务对象,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例如专做小件(包裹)物流服务,专做货车量物流服务,或专做食品、水果、蔬菜物流服务,或专做高科技产品物流服务等等。即使一些大的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很广,但也是通过子公司来做某一项服务。这样可以使员工业务精通、服务质量好、资源利用率高而形成竞争力。在综合物流服务发展的同时,一些功能性物流服务提供商也在市场细分中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了综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专业的运输、仓储服务商和区域性配送服务商分工合作的产业形态。客户可以选择功能性物流服务商,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来整合功能性服务商、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这样,专业性和综合性物流服务提供商,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各自特色,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
6、物流企业现代化、规模化、网络化程度高。美国物流业除了拥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外,物流企业的经营设施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企业的物流作业中铲车、叉车、货物升降机、传送带等机械的运用程度较高;配送中心的分拣设施、拼装作业安排犹如生产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一样,非常先进,有的已经使用数码分拣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条码365jt技术被普遍应用,信息传输快捷而准确,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单据处理、人事、库存等运行成本,改善了企业和客户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物流业高技术的运用,客观上需要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和网络化与之相适应。在美国,物流业的高科技含量与规模化、网络化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正向促进关篇三:现代物流考察报告
关于珠三角地区学习现代交通物流业的考察报告
为加速推进xx市交通物流业转型升级,x月xx日至xx日,市xx局组成物流业招商考察组赴珠三角地区考察。考察组先后前往深圳xx城、深国际xx源物流中心、广州xx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惠州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分别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企业发展经验介绍,探讨推进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的主要目的
物流业是促进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与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托于发达的产业制造群、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体系和面临港澳背靠大陆的独特地理优势,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完善公共服务,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公路、港口运输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物流运输体系,构建起了竞争力强、辐射范围大、服务水平高的商贸物流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
一。通过此次交流洽谈、引进大型高端交通物流企业到x市投资兴业,充分汲取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实现优质项目的落地生根,对于编制x市“十三五”现代物流规划、更好地推动交通物流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发展特色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珠三角 4家交通物流企业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加强政企对接,通过用活政策、创新模式、大胆实践,将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和运作模式与市场需求充分融会贯通,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道路。
1、xx城项目属深圳市政府命名的“重点物流项目”和“绿色通道项目”,由深圳市政府一次性划给1平方公里多的土地作为项目用地,连续x年均被列为“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的大型物流企业。该项目位于深圳xx区xx物流基地园区,距市中心仅15公里,园区提供展示交易、会展、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仓储、配送、货运、检测、金融结算、人才交流等服务项目,即是集商务、生产和生活等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平台,也是集采购、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
2、深国际xx物流中心位于深圳市xx区,明确以“提供一流服务,建深圳最好公路物流” 为服务宗旨,是xx区重点推荐服务业项目之一,也是深圳唯一的永久性大型公路物流中心。中心占地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拥有近3万平方米的货运市场,14万平方米的大型货运停车场,货运商铺300间;5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及配套和5.2万平方米的自动化仓库。园区划分为物业租赁,货物运输、装载、仓储,车辆维修和办公商住等多个功能区域,全部拥有一流服务设备的停车场。通过引进现代数字化管理手段,实行电脑全区域无缝式监控,保证了园区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管理。
3、广东xx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企业。公司仓库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年运输量4.5亿吨公里;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结合业务特点,开发出全面、准确、实时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植入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所有货运车辆进行有效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快捷、便利的汽车零部件物流网络。
4、广东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惠州市xx商贸物流集聚区,交通便利,园区总规划用地29万平方米,是广东省交通枢纽型、一级货运站场和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面向制造业、商贸业提供动产质押融资和供应链全程服务的“金融物流园”,具有5万多平方米的金融物流公共外库,配套建设有智能立体仓设备、装卸平台、大型货梯等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业务包含金融物流、物流园区、物流仓储、公路运输、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物联网物流技术解决方案等多个现代物流服务类项目,被政府及行业评为 aaa级物流企业、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企业和惠州市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三、主要经验
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新兴的服务部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通过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1、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眼光,大力发展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xx城将分散的专业市场进行集中整合,对传统物流资源和园区功能进行优化,提升了传统运输业、仓储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层次,优化了运行程序并形成新的产业链,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提升了城市商贸水平和现代物流竞争力。其实践证明,实现资源整合对于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展现代物流业要与本地产业发展相融合。广东xx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紧紧依托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主动对接,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完善基础管理,提高掌控能力,不断提高卡车运输、仓储、组装加工等服务质量,获得了各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的高度评价,迅速成长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业务的企业。其实践经验证明,专业化物流业发展只有加强与本地实体产业紧密结合、强化配套服务能力才能大有可为。
3、发挥电子商务推进现化物流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国际xx物流中心全面引进现代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专门在园区内建立电商大楼,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和配送中心现场服务能力以适应新业务需求。其实践经验证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将给物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物流行业的产业升级,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四、我市物流业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现代物流业被列入全市重点培育发展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数和运输能力不断增长,物流吞吐量明显增长。交通物流业的快速崛起对于全市优化经济结构,整合物流资源,降低企业仓储、运输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全市物流产业仍处于启步阶段,物流发展环境亟需升级、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滞后、社会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
1、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一是物流企业经营层次单一。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的企业很少。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相差较远。二是物流市场竞争不规范。物流业务仍处于分散、无序、不规范的状态,物流企业参差不齐,物流低端市场经营秩序较乱,不同程度存在压价竞争、偷漏税、超载超限等现象。
2、市场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强。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竞争不规范、组织程度和行业生产力水平低,场站规模、数量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技术装备落后,运力结构不合理,各种运输模式的集成力度不够,专用、厢式和重型车辆比例低。
3、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市物流运输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基础信息化阶段,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没有达到高端领域信息化协同阶段的企业。尚未形成一个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为一体的物流功能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篇:物流考察报告
物流经营考察报告
一、考察情况
**公路港是以公路运输为支撑的物流园区,现有11万平方米物流仓库(已租8万平米),配套货运区、信息(交易和结算)中心、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信息中心主体建成,设备主要是两块LED显示屏和若干信息查询机(待安装),主要为驾驶员提供货运信息。办公区由入驻企业租赁。生活区为驾驶员和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住宿。经营活动以提供公路运输和货物中转服务为主。物流仓库基本用于出租,承租人主要是优速、圆通、顺丰等快递企业,海尔等制造企业租赁后作为全国的配送点,经营所需设备由承租人自行购置。其经营收入主要为运输服务收入和仓库租赁收入,其中年租赁收入约200万元。
**粮食物流园占地300亩,已建成粮仓6万吨、成品粮仓库5000吨、物流仓1万平方米、6个交易中心、1个年产10万吨大米加工厂,粮仓正在实施低温改造。经营模式:一是土地资产经营。二是粮油储备。现有粮油储备11万吨。三是会展收入。四是租赁收入,物流仓基本出租,租赁单价200元/平方/年。公司只提供仓库和配套设施,经营设备由承租方自行购置。五是投资经营,以园区厂房和配套设施招商引资,并以此作为股份与招商企业合资合作,公司不参与 生产经营,只取得固定分红。电子商务:公司与北大集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公司以一层楼及园区配套设施作为出资,北大以其技术和全国物流资源作为出资。
**粮食产业园占地1500亩,已建成700余亩,仓储能力50万吨,铁路专线可同时容纳50个车皮,中转能力100万吨,目前每年中转量70万吨。拥有大米、面粉、油脂生产线。其特点是实现了成品粮低温储存、智慧粮库和“四散化”物流。加工厂房与物流仓库结成一体,其电子商务是总部的组成部份,软件由总部开发和维护。
物流设备制造公司。考察了*8机械设备公司等,主要内容是物流所需动力设备、转运装卸设备、仓储货架等。
二、公司物流中心现状分析
(一)公司物流中心处于级节点,没有铁路水运条件,高速路未动工。
(二)中心距离县城较远,明年将对公路实施升级改造,影响通畅。
(三)大宗粮油中转量很少进入,主要是放心粮油向乡村配送,因此规模不大。
(三)中心暂时没有自有产品,目前物流格局是:粮油工业企业—配送中心—连锁店。转运装卸费用增大配送成本,影响配送效率。
三、对公司物流中心经营和设备采购的建议 根据学习考察上述物流企业的经验,结合通物流产业形势和公司物流中心现有条件,提出以下建议:
(一)经营模式。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中心、检化验中心等由公司经营管理。其他物流设施实行租赁经营,若实行代收代发模式,由建议采取承包经营方式。因代收代发至少需要以下固定人员:中心负责人1人,货物收发开票1人,跟单1人,财务1人,叉车驾驶1人,固定搬运2人,保安1-2人,收入或不能承担这些人力成本。
(二)机构设置。物流中心综合楼内设置信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和检化验中心。信息中心设置LED显示屏和信息查询终端。配送中心设置在物流仓内。
(三)设备配置。采购2吨电动叉车一台,手动拖车4台,托盘若干,配送中心和所在物流仓配置部份立体货架,自动称重系统一套。车辆运输与第三方物流协议合作。顶灯采购带消防应急功能的防爆灯。
(四)电子商务。建议中心依托阿里、中粮粮达网、我买网等开设网上店铺。
(五)招租办法。广泛开展租赁宣传,重点介绍仓库良好的功能、小区式的物业管理、设备配置和周到的配套服务。限时对承租人实行租金减免,吸引商家入驻。
第四篇:浙江省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模版]
浙江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工科试验班1107
石仕伟
学号 3110101535
浙江省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目前,浙江省博物馆设有《越地长歌》、《钱江潮》、《非凡的心声》、《意匠生辉》、《十里红妆》、《青瓷撷英》等基 本陈列。
昨天去了著名浙江省博物馆,亲眼目睹了许多的国宝,本是冲着欣赏去的,却中的大量陶器深深震撼住了,一件件作品连成了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地记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我也被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深深的折服了,不得要由衷地感叹一声我们的祖先实在太了不起了。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摘自百度百科
陶瓷是中国古代的最具象征性的,也是少数的经得起年代侵蚀的物品。因此它的意义如此郑重。它又如此给力的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
从做工反映当时的制造水平;
从外形反映当时的审美特点;
从纹饰反映当时的图腾信仰;
从种类反映当时的生活习惯;
从内容反映当时的民风民俗
……
因此我觉得,这一件件作品连成了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地记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下面我们一起透过这些瓶瓶罐罐去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吧!
第五篇:浙江省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浙江省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近五年来,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强劲发展势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连续五年与普通高中持平,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健康协调发展态势,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使浙江省率先在2004年实现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教育三年的十五年教育。上个世纪末,浙江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低潮,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就业不畅,规模下降。2000年,浙江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深入进行调研分析,认为导致中职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在思想上产生动摇,导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比例宏观调控措施不到位,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缺乏面向市场主动服务经济的办学活力。为此,省政府于2001年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规定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要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不低于50%,并将此指标作为申报教育强县的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增加政府投入,要求各地确保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和中职教育占同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同时,提高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省政府还以骨干学校、示范专业和示范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项目,大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办学特色,引导职业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自主招生,自我发展。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仅用五年时间,全省职业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改革成效显著。至2005年,全省有国家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26所,省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8个,省级示范专业122个,近300所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38所职业学校被当地政府指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1万人次。
浙江省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本次泉州市职业教育考察团主要考察了浙江省湖州、温州、宁波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对三个城市职业教育考察的基本情况和感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加强对行政区域职业教育的领导、统筹和协调,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几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十几份政策性文件,就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增加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是建立由市政府领导为召集人,教育、劳动、财政、经委、计委、人事、规划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第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抓职业教育。湖州市长兴县是全国率先实行“教育券”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县,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到职业学校调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四个需求”和“四个理念”。“四个需求”即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致富农民、招商引资、城市化的需要,“四个理念”即发展职业教育要有先进观念、先进管理模式、一流师资队伍、一流设备实训基地。2005年该县确定三大调研课题,其中一项为如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由县委书记亲自负责。三是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坚持现阶段必须由政府主导职业教育,政府负责统筹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经费投入、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专业设置、办学规模、重点职校建设、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条块分割,职业学校小而全、规范小、效益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局面,最为突出的是,在普职招生比例问题上,各地都严格按1∶1下达招生计划,规定普高招生不能突破计划,职校招生可以超计划,极大地保护职校生源。
二、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到位
从2000年开始,市、县政府对各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整合配置教育资源,根据“规模调大、结构调优、专业调强、特色调明”的要求,通过合并、迁建等形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上规模、上水平。目标是到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省级重点职校,对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予以调整或取消独立颁发中职毕业文凭资格。2005年,调整后的浙江省有公办职业学校295所,与2000年相比减少140所,而当年招生数增加8万人,在校生数增加17万人,校均规模由728人增加到2011人。湖州市对职业学校调整力度大,成效显著,辖区内三个县通过合并各组建一所职教中心,校园占地拓展到200亩以上,征地实行行政划拨,每亩地3—6万元。每所职教中心由政府投资和贴息贷款投入1亿多元,建成4000人以上规模的职业学校。现全市有6所国家级重点职校,其余都是省级重点职校。2000年,长兴县三所县级职业学校进行合并组建职教中心,新征地240亩使校园面积达到431亩,投入1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教学设备,配备教职工260人,现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校生4000多人。有各种实验室64个、实训基地70多个、计算机房5个、多媒体教室7个、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并与浙江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合办数控培训基地,投入600多万元,建设21个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先进数控设备27台,成为全省数控师资培训基地。
三、经费投入大幅增长
1994年,宁波市开始征收职教统筹经费,规定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职业教育经费,其中1.5%由市政府统筹,到现在累计已筹资2.3亿元,扶持了一批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1999年起,宁波市启动专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建设10大类30个左右与宁波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由职教统筹费中列出专项,每个专业给予每年20万元连续三年的经费补助,县(市)实行资金配套。200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从市和县两级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当年全市提取土地出让金2个亿,建立了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市政府还规定,城镇教育附加费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其中,用于职业学校专业设备的比例不低于50%。2003年,对就读数控、机械、机电、模具等紧缺专业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与学年学费等值的奖学金,此项经费支出354万元。对涉农专业的学生,一般给予每生每学年2000元补助,这实质上是实行了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对社会力量举办、全日制在校生600人以上、举办紧缺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按每个紧缺专业毕业生不低于公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1/2的标准进行奖励,规模1000人以上,专业设施投入500万元以上的,按生均经费不低于公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1/4的标准给予补助,经费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温州市政府于2002年出台政策,规定各地用于中等教育经费的财政性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并确保其占同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同级普通学校的定额。城市教育费附加20%以上、农村教育费附加10%以上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向企事业单位提取职工工资总额2%的职工教育经费,其中50%由市、县统筹使用,用于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作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训基地奖励基金。另外,评为省级示范专业每个给予奖励50万元,市级示范专业奖励20万元,市直学校由市财政支付,县级学校由县财政支付。
湖州市长兴县在2001年开始推行教育券,主要资助民办和公办职业学校。凡报考职业类学生,被录取时可以得到县财政发放的300—500元不等的教育券,学生凭教育券冲抵相应金额的学费,2002年,教育局加大教育券投入,职业教育招生迅速增加到3306人,超过普通高中3288人。2003年教育局又推出补助职校贫困生的措施,按职校学生数20%的比例评出贫困生,每生给予500元的补助款。教育券的发放对于长兴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全面提高职校办学水平
在完成布局结构调整、整合配置教育资源、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保持职教与普高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基础上,浙江省把职业教育工作重点转向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围绕师资、设备、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重点专业建设,大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宁波市根据产业结构特点,搭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平台,一是重点建设十大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十大实习实训基地。十大实习实训基地今年全面启动,计划每年建设和评估2—3个基地,每个基地专业设施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左右,专业在校生平均在1000人以上,年社会培训人数在1500人以上,通过实训基地完成中、高职业资格培训4万人次。实训基地建设以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鼓励企业、行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二是发展快状经济服务的簇群专业,为“红帮服装之乡”、“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文具之乡”等块状经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3—5年内,形成全面覆盖块状经济的簇群专业。三是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主要有实行“订单式”培训,今年城区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与70多家企业、行业签订“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选择企业就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工艺用到课程教学中。
湖州市今年启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目标是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建设5个先进制造业、2个现代服务业技能型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20个省级和40个市级示范专业,4个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18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培养培训能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求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95%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占2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其中高级工以上占40%。三年内,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轮岗培训一次,通过考证,获取“双师型”资格,优先安排主干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相应院校和企业进行培训。如长兴县职教中心汽车维修专业,目前有37名专业教师被派到德国进修培训。职业学校要配置最先进的设备,毕业生上岗前不需二次培训,直接可以上岗。全市职业学校设备五年要投入1个亿,平均每年投入二千万元。
温州市今年要建成省级示范专业15个,市级示范专业20个,重点专业在招生上可提前批次,扩大名额,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优先安排师资培训。鼓励学校与企业组建教育集团,将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作为评定重点学校的基本条件,对积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减免其职工教育统筹费。全市职业学校加挂培训中心牌,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对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实行综合评价,包括校风、德育、文化知识、技能操作、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生源巩固率、就业率等。对学生实行学分评价,包括德、智、体、技能、心理健康共1000分,学生拿到800分就可以毕业。在办学方向上,从多元办学转向单元办学,主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工人,要求职业学校毕业生持“双证书”比例达到100%。
湖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与泉州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温州市人口和经济总量与泉州市十分接近。几年来,他们职业教育从走出低谷到迅速兴起,得益于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以及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和积累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考察交流中,我们还学习到许多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经验和学校发展设想,对于我们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都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