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

时间:2019-05-14 19:1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

第一篇: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多年来,管理薄弱一直是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国有企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历史包袱更使其在竞争中处境不妙,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最有效的途径。

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现阶段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和法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其次,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就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便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

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国有企业还要坚持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的作业方式,把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提高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引入人本管理理念,这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过去,我们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作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人本管理的实质在于“把人当人看”,企业对员工表示出极大的尊重。我想任何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的人都会得到很高程度的心理满足,而当别人给予他尊重与信任,他通常会努力证明自己是值得尊重、值得信任的。

有这样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位硕士毕业生小张到某中型国有企业担任业务人员,一次因公出差,本应周五晚回北京,但小张直到周日才回京,原因是小张和爱人在当地汇合后又玩了两天。回来报销时,与正常情况唯一不同的是他回程的火车票日期晚了两天。因觉得并没有占公司便宜,小张把这件事很随意地告诉了部门经理。本以为不是问题,结果是领导谈话、扣工资接踵而来。一提起这件事,小张总是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不久后小张离开了这家公司。类似的情况在另一家公司也发生过。原来与小张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事小李,他的女友是一家外资跨国公司的员工。由于女友工作非常忙,当两个人准备结婚时,却找不到休婚假的时间。最后两人商定女方单位送她出国培训时,小李一起自费出国。当女方单位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提出由公司负担男方的往返机票费。这一对新婚夫妇的感觉是可想而知的,不久后小李主动跳槽来到了女朋友所在的外资公司。

人才成才之时,就是跳槽之日,这是困惑着我们很多国有企业的问题。吸引合适的人才不容易,留住这些致关重要的人才则更不容易。不知我们的企业家是否真正认真地反思过这个问题,难道只是员工对企业不忠诚的结果吗?不要说人心难测,领导者首先要有一颗热诚的心。不难看出,后一个事例中的女员工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企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会受到全体员工的拥戴,不管是否有诱人的高薪,企业都将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强大磁石。

目前,虽说利益启动很重要,但对多数知识分子来说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更重要的追求,就是要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格尊严,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环境。如果得不到后者,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找环境。所以人本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过多地强调管制、控制员工的方法,也不可能用片面的物质刺激,而必须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在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这方面要不断地探索出好的管理模式。

不管管理的潮流如何变化,但尊重人、信任人的基本原理是不应改变的。处理好人的问题是领导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也只有处理好人的问题,企业才能走上坦途。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大声疾呼:你怎么能一边歧视和贬低员工,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从前领导者职位所赋予的不容挑战的权威已荡然逝去,如今的领导者应善于笼络下属,而不是控制下属。然而作为领导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却不着眼于员工的深层次的感情生活,那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篇:人本思想与企业管理创新

论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摘要】:

本文首先对人本思想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对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重要意思进行了揭示,实现人本管理是社会、企业、员工、消费者共同选择的必然。最后探讨了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可行图径和具体方策。

【关键词】:人本思想、人本管理

【正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历经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的繁盛后,终于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国度上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思想,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本思想既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性标尺。市场经济法则并非完全游离于人本思想之外,企业结合自身特征合理引入人本管理,是十分妥当而且必要的。

一、人本思想的内涵与实质

人本思想是一种逐渐发展关成熟起来的思想体系,它重视人类与生俱来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重视自由意志对人行为的影响;强调人类具有选择、创造、价值判断与自我实现的能力;重视人的独特品质。

(一)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1、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思想反对忽略人的行为复杂性的机械论行为主义,反对忽略人的行为积极性的生物性决定论。重视推理、内省、创造、想象等能力,认为人虽然具有潜意识的、非理性的动机,但可以清醒而理智地选择行动,以理性来克服潜意识的行为动机及各种生物性的冲动。承认人的行为虽然深受过去经验和学习的影响,但决不像机器人那样是一个信息接受器,而是一个能自我理解、判断、追求理想,并且有能力抵制环境影响的独立个体。

2、“自我”是行为的中心。人既是生物的有机体,又能对环境刺激予以反应。人既受过去经验和内在驱力的影响,同时人也具有创造性、发展性,因而人的行为具有个人意识,并对未来有指向性。人能控制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单从环境刺激中无法理解人行为的真相。内在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对人的思想、情感与行动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每个个体均生存在个人的经验世界中,而他自己是这个想象世界的中心。人的生存目的不只在于维持生命,更进一步要求充实生命和自我实现。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个体主观的知觉及其对实体世界的看法。人根据其自我的观念做出行为,对于和自我观念不一致或威胁到自我平衡的信息,将加以拒绝或予以修正。个体有不断追求生长的倾向,并有能力决定自我发展的方向。

3、人的行为受制于个人的知觉、自由与责任。个人的知觉不同,反映也就不同。个人自我的知觉与自我感念是决定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惟有改变个人的知觉,才能改变其行为。自由是人生来具有的本质,自由是一种选择能力。人既然有知觉与自由,必能对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同时也要对抉择的后果负责。这就是说自由包含了责任,责任肯定了自由的积极意义。

4、重视人的独特性。对于人的一般性的研究,不适合每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建立自我中心的需要,同时也有与他人建立相属关系的需要,中心感的建立必须以保持个人的独特性为前提。应当说每个人诞生到世上,都代表某种新的、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是一个原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必须了解他在这个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体验绝无第二个人和他相同的生命感悟。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的行为总是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的,否则就不会有真实的感觉。建立中心感之后,人也需要建立隶属感,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

5、人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这个特征是人本思想的精髓,意思是人有发展其内在潜能的倾向。人有一种力争上游的倾向,才使得人格不断发展,使生活具有无穷的希望。每个人都在寻求圆满的自我。所谓圆满自我是指:第一,个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己,也就是从积极的自我概念中接纳自己。第二,能接纳别人——与别人发生有效的关系,并能接纳与合作。第三,能清楚地接纳他所知觉的一切,不歪曲,不拒绝。第四,有自发性和创造性。第五,有安全感,能寻求情感、信念和态度,能充分指导自己的行为。第六,富有同情心,会关心别人并且没有敌意或恐惧感。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最为人知晓,他认为,在内在动机的层次上,即使个体——获得了满足,个体还是具有紧张感,因此必须尽其能力,做其所能,方可心安理得。这种自我充实发展潜能的倾向,即为自我实现。

(二)人本思想的实质

人本思想作为一种成熟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运用环境,从企业经营宗旨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产品生产,都无一不可以贯穿这一要理念。如果说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就是人本管理的话,那么有必要还原一下人本管理的本来面目。

从本原上来讲,人本思想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而“人本主义”又是针对“资本主义”提出的。众所周知,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企业谋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是以“资”为“本”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于是,“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人本思想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人本思想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有关“人”的定位史。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孕育产生了20世纪初以美国人泰罗等人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思想同亚当•斯密的认识一样,把职工看成只为个人经济利益需要而工作的“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基于这种思想,泰罗把管理重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上,他突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金钱激励,认为金钱的激励是在于满足“经济人”的物质追求,保持行为动力,而严格管理则可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这一管理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蓝领为主的第二产业企业管理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在我国也曾一度效仿泰罗式管理,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该理论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忽视。人不等同于冰冷的机器,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立人格的生命体。对个体人格越尊重,表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科学管理理论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是人本思想及其管理方式变革的方兴未艾。

(二)、人本思想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回归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企业不应把获取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应把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应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把人本主义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标志着人本管理理论进入了立意更高,角度更新,内容更丰富的更新更高阶段。同时人也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充分满足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对员工来说,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更是他们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有责任让员工的在工作的同时人格得到彰显、个性得到张扬。而不应该是灰色的、失却活力八小时,并且当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员工个人认知最大程度重合时,工作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身心愉悦过程。

(三)、人本思想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说到底还是人才的创新。因此能否凝聚一大批切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企业都迫切关注的问题。仅靠一饭三哺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人才能招来但未必能留住。而越是创新型人才,其人格中变数成分越大,对常规的管理模式常常有着很深的叛逆,因此如何留住这些宝贵的人才,也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的一次挑战。而人本思想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既尊重了员工的个性发展,又增强了企业管理文化。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企业500强中找到理论依据,如果说一个关键的人才可以救活一个企业,那么在救活这个企业之前,企业首先必然给予对方一个广阔的舞台—包括个人作风、管理风格、经营模式、文化氛围的迥异。

(四)、人本思想是适宜差异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现代企业的竞争,从单纯产品竞争延伸到品牌、服务、文化等诸方面。每一种产品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文化沉淀和社会背景,正如麦当劳常常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一样。仅仅依靠纯粹的产品技术这种硬性优势已经很难在市场中取得优势。而人本思想这种软性竞争优势愈加显出它的重要性,它已经融汇到产品的设计、服务、营销、品牌、管理中。一个闪烁着人本思想的企业,其产品也毕将更多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商机。同时对消费者而言,每一次选择产品的过程,都是对企业人本思想的赞赏和光大。对一个非常著名的品牌而言,也许我们很难界定其品牌价值中有多少百分比的成分与企业的人本思想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个企业将其品牌中与人本思想有关的成分全部抽去,那么企业品牌必将轰然塌陷。当然,这也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函数来确定多少人本的成分才是品牌价值的最佳催化量,因此我们只有确信,因为人本管理的不可复制性,它始终是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中的一个节点。

三、实施人本管理的措施与途径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意义。一个企业,衡量它的改革是否成功,管理是否科学,根本的一条是看它是否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了。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营造人才竞争向上的氛围和环境,树立公开竞争、优胜劣汰、无功就是过的新观念,激励大家比才能、比贡献,人人为企业出力献策。加强人本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性的管理工作,也是企业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举措。

(二)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

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企业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承担着创造决策的职责,承担着经济创新的角色,承担着科学管理的职能,承担着资源配置的责任。实践证明,企业的好环和企业领导者素质的优劣有关。西方经济理论更是强调企业家才能在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坚持人本管理观念,首要的是解决企业领导者素质提高的问题。作为企业领导者,首先要能在众多的信息中梳理出重要的部分进行科学决策;必须要善于与人交往,传递信息;必须有很好的运营机制和长远打算;必须非常重视人才,要从实际出发,要把人本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经营过程的始终,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且也将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用好现有人才的动力机制

企业要发展,就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才;就要新生人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要坚持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从经营角度来说,“物质动力”即物质的刺激力,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物质需求的动力作用。同时,“精神动力”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包括个人对工作的兴趣、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到他人的尊重等。

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片面强调物质动力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片面强调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最终也会失去基础。

2、确实建立“按贡献大小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企业必须认真改变现有的一些不科学的分配制度,使个人的经济收入与其贡献挂钩,特别是对那些作用突出、岗位重要、贡献大的人才应该加大其收分配的力度。只有这样,对人才而言,才是公平。

3、推选积极成功的企业文化,激发人才的向心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的健康生存和长足发展,最终也会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员工的收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要建立人才脱颖而出并根据不同人才特点采用不同使用方法的制度。“人无完人”,对待人才也要用“宽容”二字来看待。要学会使用人才,用人不能拘泥于“自己人”,同时,要克服“马太效应”。不能只局限于目前现成的人才状况,还要发现使用潜在人才。

(四)重视人本管理的创新

1、树立“知识管理”思想,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创新。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这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生、传递以及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任何组织要想通过占有人力资源来占有知识,从而获取知识创新成果已不可能。相比之下,对知识的创新、获取与经营,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这样,人力资源中的一部份——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企业关注的重心,对国际上已有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对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所付出的代价的比较,成为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人本管理就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突出人本管理的知识意识、共享意识和效益意识。

2、建立权变型组织,体现人本管理组织的创新。科技革命带来了组织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建立何种形式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利润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能获得更多创新利润的组织应该是那种对知识创新、传递速度很快而成本与风险又低的组织。然而,由于企业产品类型、生产特征以及规模不同,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组织形式也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都应适应市场变化,使企业自身成为一个有利于全体员工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确切地说,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组织应该是一个权变型组织。

3、实施个性化管理,体现人本管理方法的创新。虽然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本管理的重心,但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创新成果的占有,还需要全体员工密切配合,即需要团队精神来实现。如何才能达到既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又发挥团队整体作用呢?现行的管理模式,可能激励部分普通员工,但同时还会打击另一部分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因而最终难以发挥团队整体作用。而建立共同愿望,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求的各类员工依据他们在企业内的不同作用进行个性化管理,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从而促进员工对知创新成果占有的需求。

人本思想在企业中的运用,无疑将亟待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但我们相信,只要企业充分合理利用好人本管理,对社会、企业、员工都将是有利无害。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进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将由以实物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实质上既是一个管理学研究的老问题,又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不断丰富其自身内涵的新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

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作用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作用,人本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系统诸要素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过程。

兴达20年 特惠500套

第三篇: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学理念―人本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学理念―人本管理

【摘 要】传统、僵硬的管理思想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如何实施人本管理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针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学理念-人本管理这个话题,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本思想、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本问题、我国实现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科学路径。以期望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人本管理;问题;路径

引 言

为适应日益进步的社会需要,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理想,其中中国梦的实现科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性,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原本是哲学的概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人本管理。很多企业虽然平时在口号上经常呼吁人本管理,但是企业的管理实践与其口号却是大相径庭,人本管理只停留在书面上,企业管理实践中没能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并且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人学理念的科学研究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学理念-人本管理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本思想概述

(一)中国的人本思想

人本管理思想是我国由悠久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我国首先在哲学上提出了人本思想的理念,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受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将人本思想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人本管理思想在儒家文化中主要表现为在一个组织中群体要具有协调与和谐的特征,传统儒家的人本思想从根本上看强调人的服从性和奉献精神。儒家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人本文化在处理问题上讲究和为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儒家的人本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这些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无论是管仲还是孔子在这些范畴中都主张稳定,而且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深受该思想的影响。企业将该思想应用到管理模式中最理想的模式是创造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并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但是对待该种思想也应该辩证的应用追求稳定不等于固步自封。企业管理如果缺乏创新、缺乏发展新思路,那么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

西方人本管理思想有别于我国的人本思想,着重强调个体的作用,在应用中也比较强调从人的需求出发。西方管理学在人本管理思想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经济人与科学管理理论。最早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主要就是对人进行管理,一些学者根据科学实验创立了经济人假说,在该理论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科学管理思想对工作中社会因素进行科学把握,这个观点最具有突破性的地方就是提出了个别工资制,在具体运用中还注重非物质激励对员工提高绩效的影响。第二,社会人与科学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认为人们工作不只是为了获取金钱同时还在于满足自身的社会需求。该理论冲破了对人管理像对待物进行管理的僵硬的束缚,开始正确处理员工之间的个人关系,从而提高了人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第三,复杂人与现代人本管理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由于过分依赖组织就会在工作中产生一种惰性,影响人自我实现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以员工为中心,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从而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全面发展的人与现代人本管理理论。该观点主张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而管理中还要将社会伦理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组织文化要注重人的长远发展,将企业发展与员工自我实现结合起来,将外来文化引入到企业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文化人”的概念。所谓“文化人”就是在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了解某些外来的文化,并将外来文化融合到本族文化中的员工。

二、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本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渐受到企业家的认同与青睐,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认识不到位或理念不够成熟,导致企业人本管理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一)认识上轻视以人为本

一些企业管理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重性,但是囿于固有的管理意识,未能从认识上突破上传统管理的怪圈。再者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一些企业领导甚至将人本管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如果人本管理中有提高企业效益的方面就采用不能提高企业效益的方面就舍弃,对人本思想的应用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因而人本管理最终只停留在管理者的口头上并未真正实施。

北京市科航机电公司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人本管理的重要性,而且要求员工之间遵守以人为本的处事原则在处理同事关系时尊重人格尊严。但是管理者在实际管理中仍然认为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管理者制定的原则,并且在制定公司章程过程中首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员工个人发展空间狭小。该公司在建立初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员工长时间工作在该种氛围中感觉身体上心理上无比压抑,因而骨干员工在多次反映无果后纷纷跳槽,人才的流失使该公司效益急剧下降。

(二)用人方面淡漠人的品性

一些企业在用人方面,只注重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员工的道德品质,这样的用人理念就会使企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中。在这种用人理念下企业的眼前利益虽然得到了保证,但是企业的长远利益却遭到了损失,甚至会将企业送上死亡的不归路。另外,企业中道德品性不良的员工存在还会对其他员工形成一种负榜样效应,长此以往企业的员工素质就会出现整体滑坡,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该种用人思想某种程度上就刻板地遵循了“经济人”理念,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苏州永辉电子元件制造公司在企业管理中过分强调员工单位时间的产出量,只要是手快效率高的员工公司一律聘用,而对员工的个人品性却从不考察。该公司在2011年秋季招聘中的唯一标准就是:超过老员工的单位生产率即能保证生产就被录用。此轮招聘中选出的员工个个工作效率极高,但是由于公司未能对员工的个人品性进行考察新员工进场一月之后就有出现技术外泄给其他同行企业的现象发生,使该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三)管理上缺乏人性化

哲学的观点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企业管理只有重视人的作用,才能使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在管理实践中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的活跃性,而是将人同物一同看待,采取一成不变的固有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当时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管理上缺乏人性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无法得到发挥,固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激励措施忽视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一些企业虽然表面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员工的管理采用强硬手段、严格的纪律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甚至在人格上都出现了不均衡。企业的人本管理仅仅停留在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上,忽视对员工的心理与精神需求进行激励。对员工的管理只是针对广大普通员工而不对自身进行管理,管理者实际上成为了具有特权的人,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当做物进行管理。

著名的三鹿企业的失败中也不乏有企业管理不当的方面,三鹿企业在员工的管理采取了等级森严的管理制度。如果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公司会给予员工适当的物质奖励但是却忽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员工平时的生活中缺乏相应的精神食粮,导致员工对公司的凝聚力不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态度,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无法进行顺畅的沟通。员工向心力不足加快了公司破产的步伐。

三、我国实现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科学路径

(一)认真学习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观点,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国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应该认识到以人文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学习现代企业制度,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在管理上注重员工深层次素质的挖掘,并将用人与育人结合起来。其次,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认识到员工是一个有独立个体,有思想、有情绪,在管理中充分尊重人权利。再次,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我国企业管理还应该对员工的其他配套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解决员工的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生活水平。

齐鲁石化是我国一个现代化的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积极开展“信得过”活动。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实现了“被管理”到“要管理”的转换。而且公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渐完善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在受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员工的竭力奉献使公司挺过了金融危机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首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对人形成无形的约束。当一个员工置身于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耳濡目染自身素质也会逐渐提高。构建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对方,从而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其次,注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从“权威性”管理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着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中国小米公司起初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手机制造商,但是在市场突变的环境中,小米企业注重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企业针对每个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在年初会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该企业在具体实施中管理者还会不断与员工交流、沟通,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纠正,并且员工也可以根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体现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与尊重,同时可以调动员工参与本公司事务积极性。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米企业在手机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得利于其采取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企业应该摈弃传统的论资排辈思想,在人才选拔中注重公平、平等,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注重人的道德品性。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使员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合理利用人才。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人在能够合理流动的企业环境中工作,会使自身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重视员工的培训与提高。

西南航空公司在迎接市场的挑战中首先从改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入手,公司从各个细节中注重以人为本。在用人方面公司敢于打破传统的工龄、学历限制,应用公平、公正的聘用理念选拔人才。员工进入公司后公司会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考查,从而发现员工的闪光点并将其安排在合理的岗位上。如果有员工认为当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不相适应,公司会为员工提供流动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才能。员工在用人的过程中还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每年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员工提高自身工作技能。

四、结论

现代企业管理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企业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自身管理中存在问题采取有效促使完善人本管理,最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和.中外“人本管理”的差异及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发展思路[J].乡镇企业研究,2001(04).[2]李进挺.儒家的人学方法论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第四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

从完整意义上说,管理应该是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可获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受“路径依赖”影响,一直将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完全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导致我国国企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国内、区域性竞争变为全球性竞争;从一般的成本、规模竞争变为获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尤其是积重难返的国有企业要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在管理方面必须摒弃原来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入世后?quot;外国企业军团“竞争的实力。

一、国有企业管理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入世,使我国国企不得不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家丑外扬“,国有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尽管我国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日本、欧、美等国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经济转型“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期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关系“管理

在中国任何一个国有企业里,每一个人的权力大小都取决于他与其他人的关系。这是由于多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导致的,可以将之称为”关系“管理模式。因为在中国国有企业中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和与其相应的报酬体系,更因为复杂的关系网的存在,每个人获取的真正报酬直接取决于其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名管理者所重视的是权力的攫取与权力的大小,很少关注企业的利益。在这种环境中,掌握与控制信息就成了维护其控制权的主要手段。如果下级不知道衡量标准,就无法确定哪些是能够改变权力平衡的行为,也就无法采取行动扩大自身的权力。如果下级不知道整体的计划,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那么也就等于处在黑暗中,只能盲目的按领导的意志去行动,完全丧失了主动权。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完全不对称,导致管理效率极低。

(二)决策程序不科学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制度安排上不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个追求长远利益的稳定预期与重复博弈的规则,使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利润没有长远关系,造成决策者管理努力投入不足。此外,我国企业家队伍中接受过正规学历教育的人数仅为

24.6%,在国企中这一比例更低。而且其中大部分决策者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政治色彩浓厚,不讲规则,企业管理决策采取领导”拍板式“权威决策,大喊民主决策只是形式。这样常常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使整个企业面临绝境。这样,短缺的制度供给一方面使有能力的决策者由于责任意识淡薄而忽视管理,另一方面,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职位选秀论资排辈

国企管理岗位选拔采取资深职位制,企业管理模式对职工业绩的肯定除了提高薪金外,更多采用升职的方法,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大多依据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与经验,使得大量的技术专家升到管理岗位上以后不能胜任管理工作,年轻而具管理能力的人才又不能得到提升,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升职”黑洞“。

(四)管理以物为主

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物本“观念突出,强调对设备、厂房、资金、物料等的管理,”

人本“管理观念淡薄。国有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只是生产要素式管理,通过下达指令,让其按指令操作,从而对其生产行为进行组织、安排。完全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潜力,这种缺乏”人性化“管理的模式导致国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五)”孤立“ 管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方式?quot;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模式。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管理的着眼点是事物:或是生产、或是人事、或是销售、或是材料。管理的出发点是哪儿有问题管理哪儿,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均为就事论事,就部门论部门,就环节论环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很少作通盘考虑。

二、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弊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因素导致的企业增长,使得国有企业整体肌体营养不良,困难重重。伴随入世后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企业与客户关系发生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不负责产品的销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部分国有企业市场意识有所增强,逐渐转变了市场营销观念,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生产决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然而孀攀谐∠阜值娜找嫔钊耄魅ㄏ岩馐兜闹鸾ゼ忧浚笠涤肟突У墓叵狄卜⑸吮浠突枰蛹词钡摹⒏鲂曰牟酚敕瘛9丝驮诮邢咽保换崆止蟆⑺狡笠嗷蚴峭馄蟆?quot;快捷“与”顾客满意度“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评判标准。这必然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与之适应。

(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二十世纪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强,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任何行业均存在一两个具有顶级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处在此行业的任何一个企业必须紧跟领先企业的步伐,否则会被市场淘汰;二十具有超前的观念、新型产品、先进的管理方式的新企业层出不穷,这种倍具竞争力的企业使竞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三是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又可能需要成为战略联盟;四是入世后,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转化为国家利益与实力的竞争,政府行为会介入企业竞争之中,使企业竞争环境变数增多。

(三)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

Michael Hammer与James Champy 认为:在企业面临的众多变化中,科技进步的变化最有威力,因为它将导致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一些企业若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就会被淘汰。科技的进步对管理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大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技术与信息贸易的比重增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日益加大的压力使我国劳动力费用低廉的优势逐步减弱;流通方式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结构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种种,都要求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适应变化,迎接挑战。

三、外国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借鉴

外国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国企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进入 90年代以来,企业结构改革、管理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而且正在加速发展。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新方向。近些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从大的趋势看,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型管理。一是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

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创新者。每个企业都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企业重建创新。企业重建是一场管理革命。根据哈默的定义,重建企业是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获得大跃进式的改善。这次管理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普遍覆盖。这就使职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从产品驱动到顾客驱动的企业管理创新。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将激励和奖励制度建立在顾客满意程度的基础上。顾客驱动型公司摒弃只关心价格和产品质量的传统做法,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顾客价值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为此,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顾客信息管理系统,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进行及时监测。

4.管理目标多元化创新。企业不再仅仅为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服务,而是拓展出新的内容。如美国29个州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经理必须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能仅为”股东“服务,这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只是企业中应该照顾其利益人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它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

5.”硬管理“到”软管理“创新。现代许多成功的公司都十分重视”软管理“,都具有独特的公司文化,通过塑造企业环境、楷模人物、公司价值观、厂风和文化网等,在公司全体人员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实施对策

尽管西方有许多先进的管理创新理论与成功的管理创新经验,但我国国企在借鉴时还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不应该简单地照抄照搬,一味地追求西方现代的、理想化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因为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只有与企业的具体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芊⒒佑τ械某尚АN夜笥υ诒A粜兄行У拇车墓芾砭楹妥龇ǖ耐保蟮ń泄芾泶葱隆U攵晕夜笫导是榭觯饕Υ右韵录阜矫娼泄芾泶葱拢?br>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人性假设前提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对于人性的认识。人性假设问题历来是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s Mcgregor,1960)曾指出:”在每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quot;以市场为分析对象的现代微观经济学明确地肯定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首先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1,1848)据此首先得以明确地给出“经济人”的概念。具体说,经济人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不仅如此,所有的人均在此列,没有例外。经济人假定中还暗含着关于人是理性的假定。正如赫伯特·西蒙(1955)所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了一种'经济人',这种人在行动过程中既具有'经济'特征,同时也具有'理性'。”理性指的是:经济人具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有稳定的和条理清楚的偏好,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其选中的方案自然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高点。路斯和莱法(Luce and Raiffa,1957)把理性定义为:“

在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中,博弈者将选择能产生较合乎自己偏好的结果的方法,或者用效用函数的术语来说,他将试图使自己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此后人际关系学说以及行为科学理论基本以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前提。强调人的心理、价值观、群体文化等,“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概念皆源于行为科学理论。(徐传谌 1997)

2.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策

目前,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混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幅度减少,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并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本质认识不足,对人力资源这种特殊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淡薄。针对以上弊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进行以下创新:

①下放决策权,加强培训。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这越来越要求企业下放决策权,而分权决策要取得较好效果,要求企业员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在这方面应该效仿日本模式,加强职工培训、吸收一线职工参与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至少应?quot;企业人“的人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掌握较为熟练的心理测评技术和工作分析技术。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等方面的工作。②改革企业的人事制度。当今企业所需人才比以往更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应重视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取消国企终身雇用制,加强企业内部竞争,打破年功序列制,改变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③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传统的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每天生产一百个单位的人都拿一百五十单位的工资,高素质的人拿走的比带来的少,而低素质的人拿走的比带来的多,由此维持企业的收支平衡。在经济学上,这就叫?quot;强制混同均衡”。国有企业必须改革传统的报酬体系,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随时耗尽心志准备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效率损失。建立起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④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由于特殊的分配体制,国有企业完全依靠物质激励不可能留住或者吸引优秀人才安家落户,尤其在入世后,很难与薪酬优厚的外企竞争。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借鉴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除了提高报酬以外,更要给员工创造良好、舒心的外部环境,包括人事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给员工以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其工作效率、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知识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性质、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正如对管理的定义各家各派众说纷纭一样,目前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也尚未形成定论。信息学家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有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弗拉保罗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可见,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笔者认为?quot;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企业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它是写在纸上,还是存在人脑中)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其目的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和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1.知识管理是传统管理理论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现实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如果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创新势在必行。知识管理创新应运而生,它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以知识共享为基础进行通盘管理,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对现代企业而言,知识正逐渐取代货币资本、劳动力等有形资产,成为经济增长中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企业拥有和能够利用的知识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企业的产出、绩效和竞争地位。知识管理旨在确保人们以拥有其所需要的技术及资讯为前提,适当地评估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机会,籍此协助人们对不断变动的社会、产业、经济及客户需求的环境有所准备。

2.我国国有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对知识管理了解甚少,入世后要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以全面利用市场信息的工作流程为基础,更深入的在企业内部推动知识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简单的利用信息到分析信息,到主动的产生新的信息。保证知识在企业内部能够流通起来,使企业能以对市场的深入理解为核心,全面的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②增进对企业外部知识的利用。要优化对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依靠环境信息制定竞争策略,依靠市场信息优化生产安排,减少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成品库存,降低成本。这实际上又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过程,通过从企业基层到顶层对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企业各层次的信息使用能力与专业化程度。

③加强企业知识网络建设。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人们相互交流时知识得到发展。如果新知识不能同现有知识联系并且不能为人所用,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为了充分利用知识使用的外溢性,提高企业对相关知识的互动利用,企业必须加强知识网络建设。

④提高个人在知识管理链条中的作用。知识是个人认知过程的实现,而不是一种实物资产,因为知识只存在于使用者身上而不是存在于信息的整合中。同样,知识的创新也只能发生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当中,而且这种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可能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即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创新,这就要求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个人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发挥其在知识管理链条中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创新

所谓战略管理创新,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对旧有的决策及决策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整合和流程再造,更好地执行旨在规避风险、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的企业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决策、系统控制。

1.战略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企业战略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艾戈·安索夫(Igor Ansolf)提出。安索夫在其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论》一书中,第一次对企业战略做出科学的概念界定。1972年,他在美国的《企业经营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为后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企业管理领域开始使用企业战略。之后,安索夫又于 1979年和 1984年分别出版了《战略经营论》和《树立战略经营》,形成了比较系统成熟的战略经营思想和理论。现在一般认为,战略管理,就是决定企业的基本的长期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和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A·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中已经非常流行。

战略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企业要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加入WTO以后,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狭小、相对闭塞的国内市场,更要面对统一、开放、竞争形势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政治关系发展导致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日益多极化、形势日益复杂化。战略管理创新以其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体现了动态管理的要求。

2.我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对策

在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强化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国有企业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经营管理新思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走出困境。因此,应自觉地转变思想和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国有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②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和权变意识,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第一,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预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提早做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二,作为战略管理者应经常考虑长远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第三,心中必须时刻装着企业全局,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总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战略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切都要从实现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于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创新性,机动灵活地处理问题。

③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入世后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入世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④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不仅是静态的各个要素间的重新整合,而且要构筑科学的、动态的和具有适时反馈功能的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要及时接纳系统终端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回路反馈,修正管理系统中心的各项参数,重新整合后输出到终端,实现战略管理的”互动",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曰:“写文章。”问:“什么题目?”答曰:“《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一只野猪走了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答:“文章。”问:“题目是什么?”答:“《浅谈兔子是如何把野猪吃掉的》。”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一只动物,能力大小关键要看你的老板是谁》。”

评:说的是员工的技巧,其实也可以用在那些初创企业的创业者身上,因为在市场上,相对很多大型企业来说,就是狮子和兔子的关系,如何与他们合作相处或者说不被竞争者吃掉也是一门很深学问。

这只兔子有次不小心告诉了他的一个兔子朋友,这消息逐渐在森林中传播;狮子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告诉兔子:“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你。”于是兔子继续在洞口写文章。

一只小鹿走过来,“兔子,你在干什么啊?”“写文章!”“什么题目?”“《浅

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哈哈,这个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别胡弄我了,我是不会进洞的”,兔子曰:“我马上要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个人顶替我,难道你不想这篇文章的兔子变成小鹿么?”小鹿想了想,终于忍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一只小马走过来,同样是事情发生了。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是:《如何发展下线动物为老板提供食物》。

评:这里其实谈的是一个欺骗手段,并没有讲发展动物下线去提供食物,但是这个题目应该是很有启发的,可以改成《如何发展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食物》。没有合作伙伴企业是做不大的,现在是竞争协作时代,每个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必须依靠合作伙伴才能找到企业充足的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越长越大,兔子的食物已远远不能填饱肚子。一日,他告诉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例如:原来4天一只小鹿,现在要2天一只,如果一周之内改变不了局面我就吃你。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他见到一只狼:“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吗?”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这回他碰到一只野猪----“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野猪吗?”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森林深处的动物并不知道兔子和狮子的故事!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是:《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这里的启示是寻找自己的客户资源在哪里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历害的老板。这只小兔开始横行霸道,欺上欺下,没有动物敢惹。它时时想起和乌龟赛跑的羞辱,它找到乌龟说:“三天之内,见我老板!”扬长而去。乌龟难过的哭了,这时却碰到了一位猎人,乌龟把这事告诉了他。猎人哈哈大笑,于是森林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猎人披着狮子皮和乌龟一起在吃兔子火锅,地下丢了半张纸片歪歪扭扭的写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啊!!

如果做企业猖狂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们的企业还是“兔子”不是“狮子”的时候,不管你的靠山再强大,你都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情了,居安思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记了。不过一只年轻的老虎在听说了这个故事后,被激发了灵感,于是他抓住了一只羚羊,对羚羊说,如果你可以象以前的兔子那样为我带来食物那我就不吃你。于是,羚羊无奈的答应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的进了山洞。可是三天过去了,也没有见羚羊领一只动物进洞。他实在憋不住了,想出来看看情况。羚羊早已不在了,他异常愤怒。正在他暴跳如雷的时候突然发现了羚羊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样留住员工》!

企业再好,待遇在高,也不能忽视员工,也要善待员工,再伟大的理想、再好的项

目,你一个人不可能做大的,想做大事的老板和只想赚钱的老板,那是不同的;想做大事的员工和只想求生活的员工也是不同的;如何吃人而不被别人吃,如何帮人吃人而不被别人吃-。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下载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①左 峰(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摘 要: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涵极为丰富, 包括观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管理组织......

    浅析我国企业管理与创新

    浅析我国企业管理与创新 摘要: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而管理的创新则是信息时代企业发......

    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大全5篇)

    管理创新与人本管理2005-5-1 来源:现代企业 作者:杨丽萍一、人本管理的实质要理解人本管理,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综合当代心理学动机研究和系统科学的有......

    人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探析

    人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加大了我国企业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这时就需要对已有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摘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将人类的管理思想从抽象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具体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近一个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

    企业管理的人本管理(毕业论文)5篇

    湖 南 信 息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企业管理的人本管理 学生姓名:XXX 学 号:XXXXXXXX 年级专业:2010级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老师:XXX 院 系: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2年11月 1......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合集五篇)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打造企业优秀文化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成立伊始便以创新力和执行力作为企业发展的两大法宝,经过10年快......

    纺织企业管理理念创新5篇

    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及价值取向的调整【摘要】 21世纪,我国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