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 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乃万价之基。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国家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如何搞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又一次锁定“三农”问题,体现了中央强烈的忧患意识。我市是粮食主产县,也是本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十年来***市粮食产销形势的重大变化,为如何构建县域粮食安全体系带来了新的思考。***市粮食生产(供给)是否稳定不仅直接影响到***市的粮食安全,同时也将对***市的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为摸清***市粮食生产现状,市粮食局以粮食安全保障为课题,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粮食余缺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市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
***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粮食种植,特别是稻谷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市由种植粮食变为以经济作物和粮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粮食作物面积却逐年减少。全县稻谷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15万亩降低至2010年的88万亩,降幅达23.5%,粮食的生产形势日趋严峻。
2、粮食消费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粮消费有所降低,但***市是生猪产销大县,饲料用粮、转化用粮等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85%的农户都要购买饲料用粮,平均每户购买饲料用粮高达1500斤,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粮食储备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1)农村储备粮大幅度减少。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和总产量降低,全区粮食储备量急剧减少。经调查发现,前几年农村家家户户储备满仓粮食的情况已不存在了,农户储粮观念发生改变,普遍存在有钱就有粮的错误认识,表现在很多新修房子的农户已经不再修储粮仓,而采用编织袋装粮,农村粮食储存量急剧下降,主要是受种植面积的影响,每年收获的粮食数量较少,储粮仓已经失去
了作用。根据调查统计,有65%的农户储存的粮食只能够当年产新前吃,基本没有余粮,35%的农户需要购买口粮。
(2)国有粮食企业库存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国有粮食企业是***市粮食储存的主体,自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逐年减少,库存不断降低,***市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食库存由2000年的50000吨急剧下降到2010年的7000吨,降至历史最低点。如果遇到市场粮价大幅度波动,政府对于粮食市场的调控将会力不从心。虽然***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现储有各类粮食30000吨,但多数为代储粮,县级储备仅5200吨,加之全***市仓储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修建已老化陈旧,“5.12”地震后虽进行了紧急维修,但仓容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若不加快仓储设施建设,今后将很难承担粮食安全所必须的粮食储备。
(3)城镇居民基本不存粮。由于***市是产粮大市,在城镇居民的心里总以为是不会缺粮的,因此他们都不储存粮食,习惯了吃多少买多少,没有粮食风险的意识。
二、影响***市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
1、对粮食安全形势认识不足
粮改以后,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对新时期粮食安全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普遍存在有钱即有粮的错误认识,粮食安全意识淡薄。粮食供需矛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市地处丘陵,土地比较分散,作为公共性的水利基础设施设入不足,造成部分农民想种粮却无水的局面,只能抽水灌溉,既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也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断降低的局面。
2、种粮收入的低效益使很多农户放弃种粮
***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劳少劳力耕种土地能力有限,加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一些交通方便的乡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民一亩田种粮只能收入300元左右甚至亏损,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很低,除了留很少部分土地种有口粮外,其余的都种经济作物,还有的农户基本不种粮食。由于农户种粮积极性低,导致对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粗耕粗种,或是将土地转给他人种植,粮食单产普遍降低。
3、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面临着很多困难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主体增加,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由于受资金和粮源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企业出现收粮难,粮食收购量逐年减少。国有企业本地粮食收购从2000年收购56000吨减少到2010年的5000吨。企业经营量也逐年下降,全***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受信贷政策限制,企业收购粮食数量有限,没有更多的储存,不仅增加了对外地粮食的依赖程度,而且造成本地粮价偏高。
三、对策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政府在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在产业导向上应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稳定现有粮食的种植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补贴,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积极推广科学种粮技术,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依据科技提高单产,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保证农村的口粮自给率达到80%以上。
2、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作为销区建立合理的储备体系尤为重要,依照粮食安全省长、市、县长负责制,地方储备粮最低不得少于人口三个月粮食消费量。按此要求应建立5万吨地方储备粮,而***市原有县级储备粮5200吨,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将无法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仓储建设力量,增建粮仓储备4.5万吨、食用油罐2000吨,作为***市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恢复和增加县级粮食储备,强化区政府对县域内粮食流通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力度,有效解决突发性粮食短缺,以及荒年、军事应急所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3、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多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保证军粮供给和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人员的重新组合,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是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仓房设施、经营网点、人员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扩大购销、搞活经营、增加储备、开设粮食便民超市等方式,满足市场供应;二是利用***市国有粮食企业与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在政企间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有稳定、充足的粮源。
4、加强监管,建立良好的粮食市场秩序
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更好地发挥粮食行政机关依法管粮的作用。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粮食政策管理部门成为了行政执法机关。而粮食行政执法是国家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市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解决好依法管粮,一方面应该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执法队”,这是提高粮食行政执法能力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政府应解决执法经费,配备相应的设施,确保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5、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粮食应急安全
粮食安全应急反应体系是一个通过预警、防范、处理,以实现避免、减少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和损失,并从危机中开拓出发展机遇为目的的过程。粮食安全是动态和变化的,没有永久的粮食安全。而粮食波动是经常的,公共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预料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如何做好应急状态下粮食供应保障的警钟。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预报准确及时、反应灵敏、措施得力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网络。这不仅要求我们粮食部门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要有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粮食应急加工与分销技术、仓储技术等等。而要使粮食安全应急体系能够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政府应增加在这方面的持久投入,以确保各种应急措施在紧急时刻能够发挥作用,确保***市的粮食安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清晰认识到我国发展道路的曲折历史和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人口多、耕地少、资源贫乏、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极不协调。特别是在片面追求高增长的背景下,忽视和放松粮食生产,使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不仅给普通民众特别是对贫困人口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影响,而且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政策及其宏观调控措施发出了警示,提出了挑战。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粮食供需形势的发展趋势,从危机的视角想问题、看问题,把危机和挑战转化为粮食发展的机制,力争***市粮食行业再创辉煌。
第二篇:衢州市“五个强化”着力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体系
衢州市“五个强化”着力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体系
近年来,衢州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完善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以生产、储备、流通、应急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切实落实政策措施,加强协调督查,强化工作考核,着力构建粮食安全体系,推进全市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取得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
一、强化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升耕地质量。一是注重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和保护,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市、县、乡镇(街道)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同时,按照“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通过制定各项激励措施,提高广大群众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主动性。2009年,全市完成土地资源开发新增耕地2.87万亩,实际建设占用耕地6500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截至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225.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8.08万亩,标准农田面积121.76万亩,分别超过省政府下达控制数和任务数29.98万亩、32.56万亩、5.14万亩。二是注重提升耕地质量。根据2008年全市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制定了《衢州市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并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在该规划指导下,全市各县(市、区)也相应制定耕地质量提升实施计划,其中江山市、衢江区、开化县等三个省级试点县(市、区)都建立了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积极组织实施6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标准农田的地力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补充的耕地质量均达到占用耕
1地的质量。
二、强化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种粮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程度。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政策性文件,完善建立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机制,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种植,着力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全年农村新流转土地9.52万亩,总面积达34.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26.33%。二是规范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组织生产、拓展市场。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粮食专业合作社564家,入社成员52936人;其中,衢江区莲花镇种粮大户吴金友被评为2005年全国种粮标兵、200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龙游县种粮先进经验献军模式得到了茅临生副省长的肯定。三是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优化农业主体结构。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7家,柯香牌大米、梁氏牌大米等粮食深加工产品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四是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以农技110为平台,建立村级网站1295个,同时通过“农民信箱”、《农技110特快》等及时发布农业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发展、农民素质和农村建设”三大难题。2009年,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94.36万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超过省政府预定的182.2万亩考核目标;粮食总产量76.1万吨,比上年增加3.55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预定的65.6万吨考核目标。
三、强化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增强有效调控能力。一是认真落实粮食订单。开展了“送订单、送定金、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为农服务活动,2009年,全市粮食收储企业、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共签订粮食订单8.4万吨,发放预购定金354.25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
省市两级储备粮订单计划。二是搞好粮食储备工作。全力做好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市储粮专项审计、省储粮延伸审计等工作,粮食风险基金和各项费用补贴全部拨补到位,全市储备粮管理实现了规模到位、质量安全、轮换正常、管理规范的工作目标。2009年,全市共新增储备粮6690吨,优化了储备品种结构;年末储备粮规模达到75490吨,其中成品粮储备1130吨,均超过省定要求。三是加强市场监测和应急预案演练。全市设立了粮食市场价格实时监测点46个,开展紧急时每日一次、常规每周二次的粮食价格监测,及时上报和发布各类粮食价格信息。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落实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16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30家,应急加工能力1955吨。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确保粮食安全预案切实可行。
四、强化多层次粮食市场培育,增强粮食流通能力。一是集聚发展“有形市场”。充分利用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中央、省级、市级等大型储备粮库和相关粮油企业,推进衢州市粮食批发市场开发建设,目前该市场已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全省规模最大的粮食专业市场。二是积极培育“无形市场”。创办了“中国网上粮食市场”电子商务网站,积极拓展网上粮食交易业务,实现网上市场交易量35.3万吨,交易额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8%和165.4%。三是精心筹办第二届中国(衢州)农博会粮交会。该届农博会粮交会共吸引中海粮油、沃尔玛、上海乐购等全国知名的精品粮油企业及多家国内外大型采购商参会,共签约项目35个,达成采购协议
4.48亿元,拓宽了粮食购销渠道,有力提升了衢州农业及粮食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强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一是打造四省边际粮食物流中心。该市以被全国“十一五”粮食物流规划列为主要内陆节点为契机,扎实推进浙西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四省边际粮食物流中心。浙西粮食物流中心总用地1500亩,总投资1.64亿元,集粮食仓储、加工、批发配送、信息四位一体,按现代物流理念建设,分省级粮库区、市级中心粮库仓储区、站台现货交易区、市场交易区、办公商务区、码头物流区、电子商务区、铁路专用线等功能区。目前,该项目土地已全部交付使用,市中心粮库项目主体工程已结顶,今年夏粮可以入新库;二期工程预计2011年上半年可以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省外粮食生产基地。加强省际间粮食产销合作,通过订单粮食、承包土地、租买仓库、创办粮食企业等多种形式,积极建立省外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储存和经营基地,并与东北三省及内蒙、山东等粮食采购基地和江西、安徽、湖北等早稻生产基地建立了良好的购销合作关系,2009年采购早稻谷、东北大米和饲料玉米共120多万吨。
第三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职工群众后顾之忧
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研究课题组
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劳动者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济、工伤有偿”的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相比,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无论制度模式、覆盖范围,还是待遇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和通盘谋划,加快完善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首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一)首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从机制上保证了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了既无历史拖欠,也无当期拖欠。从2001年我市启动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额医疗互助、企业补充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普遍实行了大额医疗互助制度,并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职工参加到社会保险范围中来,社会保障覆盖人口持续增长。目前,全市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99.1万人、326.1万人、274.9万人和532.6万人。同时,社会保障人员结构日益多样化,从过去的基本只针对国有企业职工,转变为面向各类非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经营者等。
近几年,我市还着力探索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建立了社会保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转非劳动力安置制度,将建设征地转非劳动力统一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整合完善政策,扩大了整建制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试点;制定政策,妥善解决了征地转工自谋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和筹资方式;按照“低门槛、低缴费、保大病、保当期”的原则,出台并实施来京务工人员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办法,增强了来京务工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努力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为规范基金的管理,我市建立了以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健全了行政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为基金的安全可靠运转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我市从1994年开始,坚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待遇调整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市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范围覆盖不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尤其是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市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制度模式、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上城乡之间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在城镇,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
育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则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民而言,医疗和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两个险种,“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每个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我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自1995年全面推行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从覆盖范围看,据2003年统计,全市有农业人口约328万人,农村劳动力140万人,33万人参加了农保,约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0.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6%;当年全市有9882人领取养老金,平均年领取标准为1032元/人,月均领取标准为86元/人,保障待遇水平偏低。2004年,我市开始实施的农村初级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仅在怀柔、大兴区试点,覆盖范围还很低。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也仅占农村人口的1.3%。这种状况不能真正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在农民医疗、养老方面实行了“乡镇、村级小保障”的保障形式。据2004年对23个乡镇调查,有11个乡镇实行了“小保障”,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医疗、养老的需要,弥补了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受乡镇、村经济的影响,这种保障方式很不稳定,保障标准差别较大。我市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异,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很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快我市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
三、健全首都社会保险体系的对策
在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思路:一是城乡保险制度统筹谋划,相互衔接;二是社会保险改革与就业政策统筹考虑,相互促进;三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相互适应;四是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统一考虑,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超前谋划研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方案以及前期准备工作;加快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和待遇计发的衔接办法,保证两种制度的平稳过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稳步推进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北京市生育保险规定》。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补充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巩固成果;积极研究制定《补充养老保险的暂行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通过建立企业补充社会保险制度,提倡劳动者参加商业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大覆盖范围。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加快社会保险征缴模式和经办方式的改革,以实施“金保工程”为契机,在实现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统一征缴、一单托收”征缴模式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纳入统一征缴体系,最终实现“五险合一、一单托收”;适应多种用工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办法,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
四是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实现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由企业向社区转移,优化发展环境,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平等条件。要重点做好国有破产、改组、并购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深化农村社会保险改革,实现模式创新
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完全储备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向积累加补贴的模式转变,实行家庭保障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模式;按照“政府扶持、集体出资、个人缴费”的原则,改革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从医疗保险来看,要进一步完善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提升保障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能齐头并进,要找准重点和突破点,当前重点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把失地未转居人员全部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相互衔接机制
城乡社会保险的衔接,主要是指社会保险政策衔接和基金划转两个方面。政策应体现在保险关系转移的双向性,基金要体现劳动者缴费的连续性。我市已于去年出台了《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办法》,从制度上将农转居、农转工以及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纳入了社会保险体系,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新制度的覆盖范围。以农转居和失地未转居人员为切入点,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衔接机制,制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相关制度衔接办法,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积极推进本市农民工和来京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解决本市农民和外来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
四、健全首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的对策
(一)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1)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基本思路是科学设定低保标准,准确分类低保对象,规范救助程序,扩大低保资金,加大低保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实现救助标准科学化、救助程序规范化、救助管理网络化、救助对象动态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低保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一是建立低保标准的科学调整机制。二是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家庭困难系数,进一步完善分类救助办法,使困难程度大的家庭得到更多救助。三是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做到社区每月、街道每季度、区县每半年对重点低保对象走访一次,随时掌握家庭情况,确保救助进出渠道畅通。四是加强低保与就业政策、扶贫政策的有机衔接。增强困难群体社会资本,提高低保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2)健全专项救助制度。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扩大范围、规范程序等入手,加大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力度,根本解决低收入家庭看病、住房、子女入学等困难。第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危重病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有效缓解低收入人员的医疗困难。全面进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第二,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建立北京市扶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专项教育基金。形成不同教育阶段采取不同方法的教育救助体系,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第三,进一步深化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多途径筹措资金、拓宽廉租房供应渠道,增加廉租配租人员名额。
(3)提高应急救助能力。依据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和生活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制定实施应急救助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市场价格波动、家庭变故的应急救助能力,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补充作用,基本建立起体系完善、反应迅捷、效益充分的应急救助体系。规范临时救助程序,建立市级资金补助机制,从医疗、教育、供暖、突发事件影响等方面,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继续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灾害应急机制为主体,社会动员机制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推进社区减灾,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切实保障。
(4)建立健全外来人员、农民工中的困难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对生活困难的外来人口和农民工的救助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对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是一大隐患,必须着手进行相关制度设计,以确保该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要进
一步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完善与救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严格控制职业乞讨;完善跨省救助、危重病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长期滞留人员安置等工作机制,从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管理体制;加强救助管理设施系统和网络系统建设;健全部门配合协调机制;构建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宗教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机制。
2.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救助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1)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市和区县政府分级成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市民政局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统计和对外发布。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统计、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农委、公安、司法、人事、城管、审计、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管理和效绩考核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成立社会救助监督小组,加强救助政策监督检查。定期委托专业评估机构或组织专业评估组,对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活动进行效益鉴定与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宣传力度,培育公益意识,倡导参与、分享、和谐、发展的社会救助理念,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2)强化街道(乡镇)的综合救助职能。按照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关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精神,应该进一步明确街道(乡镇)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综合管理职能,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救助款物应由街道(乡镇)负责合理调配发放,街道(乡镇)应及时汇总掌握救助对象和救助工作的情况,从而形成各业务部门政策指导、街道(乡镇)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可以说,完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综合职能,是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落脚点,有利于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条块”结合、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开展社会救助服务。
(3)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和网络建设。一是要健全完善市、区、街社会救助机构,社区居村委会全部建立救助协管制度。二是全面推行阳光救助工程,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便民化。三是构建社会救助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4)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第一,统一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程序,有条件的区县要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合审批制度。第二,实施低保家庭动态跟踪管理,逐步建立救助对象收入审查制度,确保救助渠道畅通。第三,推行救助一次性告知和协议管理制度。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均应参加街道(乡镇)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实行考勤制、时间储备制、活动纪要制。
(5)建立起多渠道、稳定增长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一是确保政府救助资金的稳定投入。同时,分级建立应急救助资金,用于困难家庭的应急救助。二是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的筹措。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和支持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救助资金的融资规模。三是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宏观调控和使用监督。在资金的管理上,低保资金应该列入各级财政的预、决算,建立低保的专门账户。在时间上,要做好各级财政拨款和地方分担低保经费的衔接,不使低保经费使用出现空档。
(二)做好社会福利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
1.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充分论证,科学地编制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既要考虑不同地区老年人口的数量和床位需求,也必须考虑全市的整体发展格局,考虑不同地理环境等对养老服务的适宜性,以此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指导性发展指标。根据目前的情况,条件较好的近郊区可适度发展,城区、边远山区以巩
固、完善为宜。在充分利用现有养老服务存量的基础上,要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科学合理调控各区县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数,使每个街道乡镇(包括地区办事处)养老服务机构,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科学合理的标准。适应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市场和群众需求的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适应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机构建设力度。
2.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
应进一步从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思路出发,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第一,全面推进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实行政事分开,扩大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成为不依附于政府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发挥政府办养老机构的示范作用,带动和促进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增强养老服务机构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公办民营”试点,通过招标、招聘或委托经营等成功做法,将政府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条件成熟的地区,可探索股份合作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思路。第二,鼓励支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进一步制定和落实资助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措施。第三,加强养老服务行业建设。针对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中心、临终关怀院等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提高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第四,继续倡导社区和居家养老,多形式、多渠道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扩大日间照料服务,完善和丰富各项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和项目。第五,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积极推行集中供养,完善政府供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分散供养机制,确保五保供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3.积极发展儿童福利事业
当前儿童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儿童福利工作法规非常薄弱,儿童福利机构收养能力不足,家庭寄养缺乏规范和监督,儿童福利社会化水平明显偏低,专业化服务能力需要提高。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紧对儿童福利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应针对儿童福利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儿童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要大力支持社会性儿童福利机构的发展,同时加强政府对儿童福利机构的宏观指导、行业监管。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家庭寄养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家庭寄养规模,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认养家庭和寄养儿童双方的权益,为儿童创造更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四是积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逐步形成儿童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和专业队伍。
4.加快福利企业和福利彩票事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福利企业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快发展,加大改革改制改组力度,调整福利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注重企业管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福利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提高福利企业的经济效益时,要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尤其是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福利企业的社会效益。
北京市福利彩票事业自开办以来,取得了骄人成绩,每年福利彩票销售总额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年彩票销售达到18亿元,销售总量、筹集资金、增长幅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下一阶段,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扩大福利彩票的发行。借助销售网点、销售人员、促销、调配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概念来从事发行工作,站稳市场;针对市场需要开发出各种彩票产品,抢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降低营运成本,促进销售。第二,加强福利彩票的管理。健全完善福利资金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财务机构,配齐人员,建独立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列项报批,使彩票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第三,注重福利彩票的使用。福利彩票的使用必须公开、公示、透明、高效,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公益性事业作为福利资金的投入重点,而且投入使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课题负责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王力丁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陈之昌
课题组长: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鸿春
市社科联正局级研究员马仲良
执笔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周立今
市民政局雷承佐
第四篇: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乐清
:确保粮食安全 构建和谐防城港市
[摘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本文针对乐清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粮食安全 和谐社会 有序流通 市场调节功能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确保粮食安全。防城港市随着粮食生产、市场和价格三个放开,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县域粮食安全,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一、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粮食是人民群众生存和生活必需品,是特殊商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粮食安全是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粮食安全,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防城港市是一个大发展的城市,应该认真对待粮食问题。“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任重道远。防城港市存在着“人增、地减、粮食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量外地来务工的人口流入,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全市粮食购销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全城人民有饭吃、吃好饭就难以保障,就会影响全市社会发展和稳定。所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防城港市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食产量减少,粮食消费剧增,产需缺口扩大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发展,农业结构调整,防城港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于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的经济效益成倍提高,于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城镇扩容和流动(旅游)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日益扩大,按人均日消费成品粮0.3公斤计算,净增1万人口,年净增原粮消费110万公斤。即使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重视、巩固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销缺口仍逐年增大。预计“十一五”未全市粮食总产将低于15万吨,总需求为35万吨,需求缺口将达到20万吨。虽然通过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不确定因素很多,粮食安全仍是防城港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2、本地粮源缺乏,外购困难多,储备粮源不稳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本地无粮收购。外购粮食,粮源紧、价位高、损耗大、成本高。2007年,由于全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产地早籼谷价格大幅上升,防城港市到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采购的早籼谷价格由最初的88元/50公斤,上涨到95元/50公斤。同时,外购粮食不确定因素多,遇到粮食趋紧,交通瓶颈制约和地区间相互封锁,会导致应急状态下粮食流通受阻,影响或加剧县域粮食供应安全。因此,防城港市的储备粮源存在着不稳定性。
(三)储备粮规模小,缺乏粮源基地,宏观调控能力偏弱
防城港市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粮食基地,与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及我省周边县、市等粮食产区虽有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但缺乏稳定性,这对弥补本市粮源不足,造成被动。与此同时,纵观全市的仓储和储备粮状况,仓储条件薄弱,储备粮规模偏小。除中心粮库外,其他粮库设施陈旧,已经不很适合储藏粮食。全市县级储备粮只能保证3个月的口粮销量,根本不足国家规定的销区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发展。而且,储备粮食均以原粮形态保管,且品种结构单一,再加上全市只有一家大米加工厂,无法直接控制的粮食加工能力和供应条件,缺乏应对突发情况和自然灾害确保粮食有序供应的有效手段。
三、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强调行政领导对粮食生产负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法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三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建立可靠的本地粮源。
(二)依法管粮,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扩大调控粮食供应渠道。加大粮食购销的对外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产销协作模式,不断延伸和完善合作领域和机制,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合作新思路,争取在主产区建立收购点参与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和调运,用于储备粮轮换或本县市场供应。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工商、物价、质监、粮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超前分析、科学预测、宏观调控,保障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监测,防止以次充好;在粮价波动时期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规范粮食市场。
(三)奠定调控物质基础,提高粮食调控能力
一是加强储备粮管理。粮食收储公司是地方储备粮食的“蓄水池”,不仅需要引活粮源“收得进”,更需要保质保量“储得好”。同时,适当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按照国务院“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增长因素,逐步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二是加快市中心粮库扩建工作。扩建中心粮库是走“建仓引粮”之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心粮库扩建工程建设资金,抓紧上马工程,确保储备粮在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做好应急大米加工厂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根据《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要求,评审几家资质高、信誉好的粮食经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及供应点,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周转库存。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要及时监测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行情和出台一些调控举措,进一步落实应急加工,供应,运输网络。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社会危机意识。
(四)强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今天,防城港市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全市60%以上的人口都将“米缸”建在市场上。要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控制风险,考虑储备适当的成品粮,以防应急。粮食批发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大粮仓,可称为“动态储备粮库”。要繁荣农村粮食市场,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扶持粮食企业拓展农村粮油销售业务,提高农民的粮油消费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零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但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制度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首先,树立共建共享的社会保障理念,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奠定认识基础。共建,是有劳动能力者的共建;共享,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共建着眼于效率,共享着眼于公平,二者互为条件、互为依托。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生动诠释了公平正义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在全社会树立共建共享的社会保障理念,才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其次,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制度残缺、不健全到逐步调整、健全的过程。从各国实践来看,社会保障规模和水平只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增添动力。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应当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
再次,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主要内容是: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为长期目标,健全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加快制度整合,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以基本养
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为方向,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以治本脱贫和发挥人的潜能为目标,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综合救助的方向发展;以动员社会资源为着力点发展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
最后,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社会保障作为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证。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保障法制完善的国家,制度稳定性、规范性都比较强,制度目标能得到较好实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导致政策执行随意性大、制度稳定性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当加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 来源:《人民日报》2010年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