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时间:2019-05-14 19: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第一篇: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访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

“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

——张本正

从教授到公司总裁,从20万到20个亿,从一个校办小企业到21个事业部,9家子公司,3个合资企业的高科技大集团,清华紫光集团老总张本正不能不说是中关村另一个传奇式人物。紫光的成功一定有其独特之处,也有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地方。那么,紫光的不同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未采访之前,就闻知他的“五分钟之内必须与来访者谈得开、谈得来”的作风原则,从而也使这次采访变得异常轻松,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他“弃文经商”的经历。

就这样,我被“推”下了海

记者:1988年,身为清华大学副教授的您受命参与组建清华第一个校办公司的时候,您以经商“有失身份“为由表示拒绝。这件事放在现在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很想知道您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本正:本来,我是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搞科研的。1983年在美国做了两年访问学者,1985年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可以说是专业对口,发展顺利。1988年清华筹办校办企业,决定由我担当负责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情愿”。当时清华校长张孝文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守旧呢!好吧,我给你24个小时的考虑,考虑好了再来找我,”我思考了一外晚上,第二天11点准时到了他的办公室,说:“我有两句话,第一,服从分配,第二……”,张校长一听,说:“好了,第二句我不听了,服从就好。”就这样,我被“推”下了海。

当时的想法,主要是对经商有偏见。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认为经商就是“不务正业”,加之自己对此又不熟悉,所以不愿意干。被组织安排下海,说起来,这在中关村惟独我一个人有过这么一段特殊经历。

企业垮台

一定是自身的原因

记者:从教授到公司总裁,这中间的转变应当是很大的,您觉最重要的一点心得是什么呢?

张本正: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把一个企业办好。我想,既然你承接了这个担子,就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常常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出现导致企业彻底垮掉的危险,一定要预防这种危机的出现。在同一体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越做越大,有的却渐渐消亡了呢?我认为,经营团队,特别是领导素质很重要。老总的素质关乎对市场的把握、人才等各种资源的调配等等,所以一个企业垮台的原因一定

是自身原因,不要试图找外部因素,对一个企业老总更当如此。

记者:现在,您的企业做的很成功了,紫光在股市上也很看好,您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

张本正:紫光现在的形势是不错,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高科技企业,非但不能松口气,压力还很大。也许今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还卖得很好,明天就被别人的新产品取代了,我的压力就是不知道每一天谁都在研究什么新产品,我的产品能不能一直领先。高科技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比如农民生产的粮食达不到一等品,可以降为二等、三等,照样可以卖出去,可是高科技企业如果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那就是垃圾,不可能卖出去。比如你现在生产286、386的电脑,你说你卖得便宜,再便宜也没人要,那是垃圾。所以我必须每天关注市场,如履薄冰。

记者:从您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您的压力确实很大,对老总来说办企业有这么大的压力,那么对于紫光的员工呢?他们的压力又在何处呢?

张本正:我对手下班干部要求很严格,他们对我,说好听点是“敬重”,说不好听点是“发怵”。这是因为紫光的中层领导必须对我负责,做得好的自然是皆大欢喜;没做好的,你一定要给我分析清楚问题在哪里,要给我个说法和交待,而对很少或没有直接交流的员工来说,我在他们眼中可能是一个和蔼可亲、很随和的领导吧。

工资水平上的差异也是员工动力或者说压力之一。紫光员工的工资要随公司效益浮动,每个月的效益好坏一定要体现在工资上,员工个人工资是保密的,公司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资多少不能找老板。员工自己如果觉得这工资水平与自己能力匹配就继续干,认为不匹配可以走人。

大环境、好背景、责任感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记者:紫光从最初做人家的代理,到有自己的主打品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发展到在信息作技产业市场需求增大,中国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再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有了这么个好的大环境,如果有敏锐的感觉,就比较容易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二是依托清华,有一个好的背景。树因为有根而坚固茂盛,水因为有源而长流不息,紫光的根源就在于清华。紫光正是有了清华大学这么个好背景,人家才大胆相信你,所以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就有了巨大优势。而依托清华的另一个好处是人才资源好,几乎各个专业人才都有。紫光创业之初正是依靠技术服务、转让才有了初期的原始积累的。

记者:以上您说的都是客观因素,那么主观方面的因素呢?

张本正:应当说,我认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虽然说自己不懂这一行,领导让干,那么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现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必须取得发展,这个历史责任感也促使我义无反顾。

企业文化

是经营者的一种宣言

记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商,应当说是有一定优势的,您也说过,办企业,是在追求比金钱更多的东西,具体怎么理解?

张本正:确实如实,作为知识分子,我追求比金钱更多的东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一直关注较多的一点,这也是紫光最大的特点之一。其实。这也是源于我的一个原始想法,那就是:明确、规范、清楚地办公司,到时候能向学校交一个完整、满意的答卷。所以紫光每周的办公会上所有人的发言都由专职人员记录在案。到现在已经有厚厚的一大叠,你可以发现,公司12年的发展脉络清清楚楚地在里面了。你说过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赞成和反对什么,每件事都有一个清楚的说法。这样也避免了“事后诸葛亮”情况的出现,有了这样一个“理性”的管理方法和原则,就防止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形发生,而是大家都来做主,共同负责,公司经营也有了完整的规章。办企业也要像治学一样严谨——这也是紫光的风格之一吧。

记者:为什么对企业文化如此看重并常抓不懈呢?您对此一定有自己独特见解吧。

张本正:之所以要抓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应当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企业文化不是照报纸上抄,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档东西,不是产品而是这个企业留下来的文化。

企业能流传下来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

记者: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文化,您这个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也知道,紫光的企业文化概括起来是四“大”: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舰队的体制,大家庭的感受。每个紫光人对这个都是牢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中的,您对这四句话的阐释或“原始想法”又是怎样的?

张本正:我们强调“大事业的追求”即进紫光来的人必须有一个思想:我们要干的不是个人发财,满足于一点小事,而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也要与清华的发展相匹配。紫光能给你的是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开始创业阶段一定会很穷,但是泥饭碗也可以做大,做成金饭碗,所以只想混口饭吃的人绝对不适合呆在紫光。

我们提出的“大舞台的胸怀”是有针对性的。由于紫光创业之初是采取广泛撒网,重点培养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在创业之初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这种不能集中优势兵力,统一规划,攒紧拳头的做法不适合公司的发展,所以我们倡导要有大舞台的胸怀。分公司要绝对服从总公司。

“大舞台的胸怀”对外则是倡导一种良性竞争。大家都知道,紫光扫描仪市场占有份额第一,但是我们并不搞恶意竞争,不想“整”死别人,不想搞垮对手。聪明的企业家应该把精力放在追求技术的不断更新,转向开发更专业化、尖端化、个性化的高档次产品上来,这也体现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包容性。

记者:“大舰队的体制”和“大家庭的感受”又应当怎样理解呢?

张本正:“大舰队的体制”是由高科技行业特性所决定的。高科技产品要满足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经常更新换代,就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过去传统工业的“大船结构”显然不符合要求了。而“大舰队”的柔性结构则可以随时增加或剔除“小船”,每个“小船”好调头,这样就能保持活力,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而“大家庭的感受”则是力求使每个“紫光人”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大家也知道,紫光是最爱惜人才的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我们就率先提出“人才工程”的概念,因为紫光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之本。那么,员工最需要什么,紫光就力求给他什么。比如:连续三次解决三批房子问题,甚至不惜贷款;有我签名的礼品总会在每个员工过生日、结婚的当日送到;每年都有、形成传统的“敬亲日”——以发信函的方式感谢家属对员工的支持……,这些,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记者:紫光文化的确是与众不同。应当说,紫光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深刻而长远的。

张本正:的确如此。之所以这么强调企业文化,也就是希望企业文化能够起到抵御不良风气对企业肌体的侵蚀,通过这些把企业办得更长久,使企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也让人们永远记住紫光留下来的文化。

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我已经很知足了

记者:作为一个国有民营企业集团的老总,您怎么看待自己的待遇问题?

张本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张本正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一直认为,自己有这么个机会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已经很知足了。要知道,如果都要讲回报,在我们以前,有很多人为革命献身了,并没有要求得到什么;与我们同时代很多老工人,他们对国家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也很大,往往无法计算,如果都算旧帐国家的改革就没发搞了,所以我们不能老是纠缠这些问题。

记者:别人能理解你吗 ?

张本正:我这不是在为自己脸上“帖金”,我觉得社会非常需要这种心态——必须为未来社会发展开创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否则,整个社会无法开放,也无法发展,对老总来说,如果光讲回报,那样也太狭隘了。

记者:您曾经说过,在企业股份制改造前,自己更像是一个受学校委托管理清华紫光的企业“负责人”,而不是“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张本正: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中国现在有一种倾向,爱把在一个企业长时间领导工作且效率不错的法定代表人“定义”成企业家,这有些牵涉强。换个企业试试,你还能把同样资产的企业管得如鱼得水,从坏到好,从困难到兴旺,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是经历过市场反复磨砺出来的,我只是在紫光干过,我不知道自己在别的企业干能否成功,所以我认为自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记者;如今的紫光正向着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环保产业三大产业大踏少前进,“清华紫光,言胜于行”,我们预祝紫光的前途更加美好,我们也期待着“紫光文化”能够美名远扬!

张本正:谢谢。

背景

清华紫光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清华大学高科技产业化的集中代表,是全国高科技产业“百强”之一。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经济二十强企业。经过清华人十余年的努力奋斗,清华紫光已形成以信息产业结构。先后开发了包括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背景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拳头产品在内的近200项高科技产品。目前,它们已发展成为拥有21个事业部和9家子公司,3个合资企业的集团公司。

张本正:1940年1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校工作,先后从事过科研、机关等工作。1988年受命参与组建公司,1991年始任总经理、总裁。1994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清华紫光集团总裁,现任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第二篇: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访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

“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

——张本正

从教授到公司总裁,从20万到20个亿,从一个校办小企业到21个事业部,9家子公司,3个合资企业的高科技大集团,清华紫光集团老总张本正不能不说是中关村另一个传奇式人物。紫光的成功一定有其独特之处,也有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地方。那么,紫光的不同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未采访之前,就闻知他的“五分钟之内必须与来访者谈得开、谈得来”的作风原则,从而也使这次采访变得异常轻松,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他“弃文经商”的经历。

就这样,我被“推”下了海

记者:1988年,身为清华大学副教授的您受命参与组建清华第一个校办公司的时候,您以经商“有失身份“为由表示拒绝。这件事放在现在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很想知道您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本正:本来,我是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搞科研的。1983年在美国做了两年访问学者,1985年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可以说是专业对口,发展顺利。1988年清华筹办校办企业,决定由我担当负责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情愿”。当时清华校长张孝文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守旧呢!好吧,我给你24个小时的考虑,考虑好了再来找我,”我思考了一外晚上,第二天11点准时到了他的办公室,说:“我有两句话,第一,服从分配,第二„„”,张校长一听,说:“好了,第二句我不听了,服从就好。”就这样,我被“推”下了海。

当时的想法,主要是对经商有偏见。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认为经商就是“不务正业”,加之自己对此又不熟悉,所以不愿意干。被组织安排下海,说起来,这在中关村惟独我一个人有过这么一段特殊经历。

企业垮台

一定是自身的原因

记者:从教授到公司总裁,这中间的转变应当是很大的,您觉最重要的一点心得是什么呢?

张本正: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把一个企业办好。我想,既然你承接了这个担子,就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常常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出现导致企业彻底垮掉的危险,一定要预防这

种危机的出现。在同一体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越做越大,有的却渐渐消亡了呢?我认为,经营团队,特别是领导素质很重要。老总的素质关乎对市场的把握、人才等各种资源的调配等等,所以一个企业垮台的原因一定是自身原因,不要试图找外部因素,对一个企业老总更当如此。

记者:现在,您的企业做的很成功了,紫光在股市上也很看好,您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

张本正:紫光现在的形势是不错,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高科技企业,非但不能松口气,压力还很大。也许今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还卖得很好,明天就被别人的新产品取代了,我的压力就是不知道每一天谁都在研究什么新产品,我的产品能不能一直领先。高科技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比如农民生产的粮食达不到一等品,可以降为二等、三等,照样可以卖出去,可是高科技企业如果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那就是垃圾,不可能卖出去。比如你现在生产286、386的电脑,你说你卖得便宜,再便宜也没人要,那是垃圾。所以我必须每天关注市场,如履薄冰。

记者:从您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您的压力确实很大,对老总来说办企业有这么大的压力,那么对于紫光的员工呢?他们的压力又在何处呢?

张本正:我对手下班干部要求很严格,他们对我,说好听点是“敬重”,说不好听点是“发怵”。这是因为紫光的中层领导必须对我负责,做得好的自然是皆大欢喜;没做好的,你一定要给我分析清楚问题在哪里,要给我个说法和交待,而对很少或没有直接交流的员工来说,我在他们眼中可能是一个和蔼可亲、很随和的领导吧。

工资水平上的差异也是员工动力或者说压力之一。紫光员工的工资要随公司效益浮动,每个月的效益好坏一定要体现在工资上,员工个人工资是保密的,公司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资多少不能找老板。员工自己如果觉得这工资水平与自己能力匹配就继续干,认为不匹配可以走人。

大环境、好背景、责任感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记者:紫光从最初做人家的代理,到有自己的主打品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发展到在信息作技产业市场需求增大,中国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再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有了这么个好的大环境,如果有敏锐的感觉,就比较容易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二是依托清华,有一个好的背景。树因为有根而坚固茂盛,水因为有源而长流不息,紫光的根源就在于清华。紫光正是有了清华大学这么个好背景,人家才大胆相信你,所以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就有了巨大优势。而依托清华的另一个好处是人才资源好,几乎各个专业人才都有。紫光创业之初正是依靠技术服务、转让才有了初期的原始积累的。

记者:以上您说的都是客观因素,那么主观方面的因素呢?

张本正:应当说,我认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虽然说自己不懂这一行,领导让干,那么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现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必须取得发展,这个历史责任感也促使我义无反顾。

企业文化

是经营者的一种宣言

记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商,应当说是有一定优势的,您也说过,办企业,是在追求比金钱更多的东西,具体怎么理解?

张本正:确实如实,作为知识分子,我追求比金钱更多的东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一直关注较多的一点,这也是紫光最大的特点之一。其实。这也是源于我的一个原始想法,那就是:明确、规范、清楚地办公司,到时候能向学校交一个完整、满意的答卷。所以紫光每周的办公会上所有人的发言都由专职人员记录在案。到现在已经有厚厚的一大叠,你可以发现,公司12年的发展脉络清清楚楚地在里面了。你说过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赞成和反对什么,每件事都有一个清楚的说法。这样也避免了“事后诸葛亮”情况的出现,有了这样一个“理性”的管理方法和原则,就防止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形发生,而是大家都来做主,共同负责,公司经营也有了完整的规章。办企业也要像治学一样严谨——这也是紫光的风格之一吧。

记者:为什么对企业文化如此看重并常抓不懈呢?您对此一定有自己独特见解吧。

张本正:之所以要抓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应当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企业文化不是照报纸上抄,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档东西,不是产品而是这个企业留下来的文化。

企业能流传下来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

记者: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文化,您这个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也知道,紫光的企业文化概括起来是四“大”: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舰队的体制,大家庭的感受。每个紫光人对这个都是牢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中的,您对这四句话的阐释或“原始想法”又是怎样的?

张本正:我们强调“大事业的追求”即进紫光来的人必须有一个思想:我们要干的不是个人发财,满足于一点小事,而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也要与清华的发展相匹配。紫光能给你的是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开始创业阶段一定会很穷,但是泥饭碗也可以做大,做成金饭碗,所以只想混口饭吃的人绝对不适合呆在紫光。

我们提出的“大舞台的胸怀”是有针对性的。由于紫光创业之初是采取广泛撒网,重点培养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在创业之初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这种不能集中优势兵力,统一规划,攒紧拳头的做法不适合公司的发展,所以我们倡导要有大舞台的胸怀。分公司要绝对服从总公司。

“大舞台的胸怀”对外则是倡导一种良性竞争。大家都知道,紫光扫描仪市场占有份额第一,但是我们并不搞恶意竞争,不想“整”死别人,不想搞垮对手。聪明的企业家应该把精力放

在追求技术的不断更新,转向开发更专业化、尖端化、个性化的高档次产品上来,这也体现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包容性。

记者:“大舰队的体制”和“大家庭的感受”又应当怎样理解呢?

张本正:“大舰队的体制”是由高科技行业特性所决定的。高科技产品要满足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经常更新换代,就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过去传统工业的“大船结构”显然不符合要求了。而“大舰队”的柔性结构则可以随时增加或剔除“小船”,每个“小船”好调头,这样就能保持活力,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而“大家庭的感受”则是力求使每个“紫光人”都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大家也知道,紫光是最爱惜人才的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我们就率先提出“人才工程”的概念,因为紫光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之本。那么,员工最需要什么,紫光就力求给他什么。比如:连续三次解决三批房子问题,甚至不惜贷款;有我签名的礼品总会在每个员工过生日、结婚的当日送到;每年都有、形成传统的“敬亲日”——以发信函的方式感谢家属对员工的支持„„,这些,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记者:紫光文化的确是与众不同。应当说,紫光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深刻而长远的。

张本正:的确如此。之所以这么强调企业文化,也就是希望企业文化能够起到抵御不良风气对企业肌体的侵蚀,通过这些把企业办得更长久,使企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也让人们永远记住紫光留下来的文化。

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我已经很知足了

记者:作为一个国有民营企业集团的老总,您怎么看待自己的待遇问题?

张本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张本正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一直认为,自己有这么个机会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已经很知足了。要知道,如果都要讲回报,在我们以前,有很多人为革命献身了,并没有要求得到什么;与我们同时代很多老工人,他们对国

第三篇: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中国保险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市场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然而,从

现状来看,中国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几乎仍处于洪荒时代。

2006年国务院23号文给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市场的一大主体和经济的核心部门,中国保险企业理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领跑作用,然而,事实上,却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伍者。

一、中国保险公司离企业文化到底有多远?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尽管也在一些中资保险机构中进行了初步尝试。但从整个保险业的现状来看,却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状态。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模糊而单纯。从上到下,很少能够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少国有保险公司分支公司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做一些表面文章;不少人想当然地把企业文

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等等。这一切,导致在行动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搞两层皮;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经营效益好时就想起搞一点所谓的企业文化活动、效益差时就少搞、甚至不搞,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

后劲;

(三)企业文化建设形不成合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参与度不高,分支公司和一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参与不多,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看作工会这样群众性组织的部门事务,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

企业文化建设之外;

(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独创性。然而,现实中不少分支公司所搞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缺少保险行业特色、缺乏企业自身个性,缺乏本

单位、本地区的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

(五)存在着舍本求末倾向。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但部分保险公司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只是一味地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来完成,结果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内

里还是依然故我,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由于企业文化的普遍缺失,导致中国保险业相对而言形象欠佳、口碑不好,商业贿赂现象严重,这些

严重影响了中国保险业的做大做强和保险公司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设金融企业文化对于中国保险企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业的竞争,不仅是市场的竞争、资金的竞争,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金融企业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加强金融文

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适应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纵观世界著名的金融跨国公司,如安联、安盛、花旗、汇丰、AIG 等,除了他们的品牌让人信赖外,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经营模式无不体现出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保险公司在研究自己和国内外

著名企业的发展轨迹后,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由于企业间存在诸如经营策略、管理模式、思想观念、内外环境甚至价值取向等差异,企业文化并没

有统一的现成的模式可供采纳,我们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创建适合自身实际的文化。

从全球保险企业发展来看,我国保险公司与国外金融企业在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保险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这些经营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文化上的差距,在经营决策中不能充分用先进的文化作指导,不能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客观经济规律是中资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保险企业经营中的低层次恶性竞争、低水平价格战、一些违规

和违法行为,更是没有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的直接后果。因此,摒弃保险企业中旧的、落后的经营文化观

念和管理方法,坚持用先进的文化作指导是解决我国保险公司发展中一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适应客户的需要。

参与市场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保险企业形象的竞争,而保险公司形象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金融企业都以争夺市场份额为竞争的主要目标,而市场份额的核心是客户资源、特别是高端或者高净值客户的忠诚度,高度客户并非首先以价格的高低为选择依据,企业的文化、品质、信誉等等软性资源对于高端客户而言尤为重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在这种竞争中要求保险企业表现具备五项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由此而构成经营管理工作完整的循环过程。在这五项功能的界定下,保险企业全体职工必须服从统一的纪律和制度、统一的整体利益、统一的人员调配和指挥。而领导者必须公正对待每一个员工,以使其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必须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以保证思想稳定;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个人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必须建立友好协作关系,保持集体的团结统一和融洽。要做到以上这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保险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强烈的归宿感和信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保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适应保险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随着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与旧、正确与错误、创新与守旧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交织出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必然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要通过建设保险企业文化来调整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团体的冲突。与上下级协调一致,以保证政令畅通;与部门间及时联络,以利信息的沟通;与员工交流感情,以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避免冲突,清除各种障碍,为共同目标

奋斗。

(四)加强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创建企业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大力创建企业文化,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实践证明,保险企业文化是推动保险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企业文化有助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保险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为保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二是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保险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提高保险公司职工政治、业务、文化素质,促

进“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三、把脉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精神文化作为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精神层和物质层的中介的制度层,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精神层直接影响制度层,并通过制度层影响物质层;

物质文化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是指企业的环境、条件、设施、形象要素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柔软性。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尽管不具有像硬件那样的“不可塑性”,却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感到有一种柔性压力感。

二是具有渐进性。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的。

三是具有潜移默化性。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职工的思想中去,象无声的命令,促使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前进。

四是具有延续性。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产生,便会世代相传,绵延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首先,保险是现代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融入社会主流文化,保险企业特

别是国有保险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三个代表”这个主旋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次,保险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防范控制道德风险、经营风险的任务很重,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管理的主要

形式。因此,保险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风险文化的特征。

第三,保险企业作为一级法人,统一法人的意志任务很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奋斗目

标,各分支机构必须与总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员工要富有团队精神。

第四,保险企业是面向客户的窗口行业,企业文化具有服务文化的特征,必须与大众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融通。

第五,承保和理赔业务是保险企业的主体业务,其企业文化又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

四、建设保险企业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保险公司所共同面临的外部环境构成企业的共性,而任何保险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则构成企业的个性。一方面,企业文化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特色。因此,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行特点,内

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同的保险企业,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并逐步积累成企业文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等情况会发生新变化,因而,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保险企业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是要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保险企业特别是国有保险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担负着 “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先进性与群众性之间求得统一。

建设有中资保险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加强领导,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要切实摆上位置。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保险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

二是要实行一把手工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年终考核管理以及干部的晋级、提升等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建设

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超前谋划,全面推进。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重点、分层次,结合实际,逐步推进。

可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设计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

四是统分结合,上下联动。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拟定后,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完善,做到首尾呼应。五是要成立专门机构。就当前保险企业的现状看,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推广中心,设立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和协调。包括: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某些重要活动作出

总体部署,等等。

? 六是启动“亮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有一个调研、分析、摸索、提高的过程。应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将服务明星和业务能手奉为员工楷模,以此培植员工价值观,先进人物不但应拥有崇高的荣誉,受到全体员工的尊敬,还应在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晋升发展机会。要建立荣誉室,集中展示历年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图片。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花旗银行认为,谋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之上,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

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是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美国席尔士公司曾做过

一项调查后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因此提高0.5%的企业绩效。

二是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企业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保险企业有三种职业前途可选择:管理型、专业型和操作型。而每一种职业,还应有不同的等级。当每一个员工跨入保险

公司的大门时,他都会被告知: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职业前途,而通过他的努力,在若干年后,他又会达到什么样的职

位,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要重视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方面,可分层进行:对于领导干部层,要着重对政策、形势分析、管理艺术、国际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主流趋势;对于客户经理层,要着重资讯汇集、营销学、投资理财、金融保险政策、法规的掌握以及保险新业务、新产品的了解、认识等等;对普通员工层,着重要了解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须努力的目标,学习现代金融工具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体系及其监控,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等,努力打造“金牌”员工。

坚持与时俱进,凸现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特色。

一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牌效应,而名牌则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浸润、渗透、打造而成的。为此,必须加强战略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创新等,着力

塑造保险企业的管理文化、信贷文化、产品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形象文化等企业文化体系。

二是要选择有效载体。诸如图书室、联谊会、司服、展览厅、表彰大会、演讲比赛、庆典活动、新产品展示会,等

等,都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三是建设保险公司的家园文化。总体构想是:建设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报效祖国的“民族家园”;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把保险公司建成员工的“职业家园”;用优质服务让客户宾至如归,给人以“家”的温暖,建成“客户家园”。

四是打造新形势下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以凝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准确表达出有个性的经营理念。可具体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征集理念口号和形象标语,制定岗位座右铭,创作司歌,编制员工手册,印发宣传册等。

五是锻造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应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保险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当前的实际,主要应培养五种精神: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开创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树

立诚信、稳健、创新、效益的观念。

规范经营,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

一是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

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

二是建立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三是建立职工收入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及银行经营情况来决定、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要围绕人本、诚信、创新三个方面打造企业文化,将个人追求与整个事业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

起,与企业的成长挂钩,而不是单纯的绩效挂钩。

以导入CI形象标识为突破口,塑造个性鲜明的现代保险业形象。企业形象对于保险业来说,作用远远超过了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一是全面导入CI形象标识系统和质量认证体系。一方面,要积极实施CI战略,把富有特色的视觉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在营业网点设计上要坚持有利展示本司文化、有利吸引客户、有利客户舒适、有利客户方便、有利经济效益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在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上导入ISO9000标准,使保险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迈入标准

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增强公众的认同感。

二是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依据各类客户不同的服务需求,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同时,建立客户投诉机制,做到“零

障碍、零距离、零差错、零投诉”等。

三是做好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保险企业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是注重长期性、时代性和效益性的统一,量入为出,构筑坚实稳固、信誉卓著的物质文化形象。

理顺关系,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

一是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 两张皮”变成“一张

皮”。

二是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统、分关系。保险企业作为一级法人,其文化主体企业目标理念、价值标准和制度规范等,必须统一,不能搞多元化,且企业标识、主要广告用语必须统一,不能各行其是。各分支机构应在总体目标理念的引导下,结合经营状况、人员构成和地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三是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营活动为中心,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

精神,塑造企业形象,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第四篇:“七一讲话”是一面旗帜

“七一讲话”是一面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简称“七一讲话”),不但中央自身高度重视这个讲话,已经通过中央办公厅下文要求全党学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七一讲话”之重要,决不是中国共产党有意虚张声势,而是这篇讲话确确实实分量太重。这是一篇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不仅回顾和总结了建党90年来的历史经验,而且指出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指明了中国今后发展方向。这篇文献决不仅仅是哪个个人的杰作,而是集中了全党的最高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决策层集人民智慧的产物,在国内外,没有任何一个政党、一个组织,能够拿出这么一个战略性的经典文献,这篇讲话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面旗帜,回答了如何治党、如何治国的问题,为党和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通观讲话全文,主体内容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90年风雨历程,中共带领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意在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第二部分:总结90年奋斗历史,中共带领人民取得三个重大成就,意在说明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清晰。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一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部分:总结90年治党经验,中共科学建党面临五大任务,回答如何治党的问题。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二是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是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四部分:继续推动民族复兴,中共治理国家的主要纲领,回答如何治国的问题。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全党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前进道路上,一是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

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二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是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讲话突出亮点是强调对青年寄于厚望,意在说明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独生子女逐步成为接班人的情况下,青年工作的极端积极性。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把青年放到这样突出位置,这是党认识的深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在独生子女逐步成为社会重要力量的情况下,党的传承已经成为非常现实问题摆到面前。

这篇讲话是一面旗帜,是引领党的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引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一面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面旗帜。学习这篇讲话,掌握这篇讲话的主要内容,就从战略高度把握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就有了评判是非的标准,就掌握了最高的方法论。相信任何一个关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国人,读了讲话不会不兴奋,不会不深思。这个党犯过错误,有各种各样的不足,说到的还未必都能做到,但其伟大有目共睹,能走过90年而保持生机,能把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拯救出来、发展起来,不简单、不容易、有道道,党有不足、也可能有错,但这个世界上哪个政党十全十美?哪个政党比中国共产党更好?90年风雨历程,多少代为之奋斗,多少精英为之思考,党已经有了厚重的执政文化积淀,只要不脱离人民、不腐败变质,只要能够薪火相传,只要说到的大多数都能做到,党就不会亡,国家就更有希望!

第五篇:党是一面旗帜

“党在我心中”读书征文

党是一面旗帜

----读《共产党员在改革大潮中》后感

设计艺术学院B工设101

张瑞远***

记得第一次接触党的时候,我还很小,是从外公那里知道的。但那时,对党的认识却很模糊,只知道党是一个很伟大,很优秀的组织,是让新中国取得胜利的集体,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渐渐地,我长大了,走过了少先队员的岁月,向往着更高的追求。在初中的日子里,我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团员,明白了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助手和后备军,要以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更要以党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进入大学后,参加了学院里的第30期团员培训,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接触了党,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只有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为什么党永远都是伟大的,是神圣而不可取代的。

因为党是一面旗帜,一面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

在硝烟迷漫的年代里,在战火烽飞的岁月里,是党的引导,带领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争取到了幸福,让被三座大山压迫的下的老百姓获得了自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在毛主席的带动下,中国工农红军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平的日子里,是党的一项项重大的决策,指引着中国一步步的从穷困走向富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体制上的变革,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我们找回了离家多年孩子——香港、澳门。“求同存异”的思想,让我国的其它党派在中国的领导下和平共存。

因为党是一面旗帜,一面忠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不变的宗旨。党把自己永远都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儿子,也为了人民而不停的奋斗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就是这样要求自己,提醒自己永远都是群众中的一份子,是一个普通人;党员没有特殊,但却要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坚定不移的放弃个人利益,以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和实现作为党的工作是否完成的唯一标准。雷锋、李素丽、任长霞等多少令人称赞的先进人物,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因为党是一面旗帜,一面严以律己,不断进取的旗帜。

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2005年,中国走过了84年的风风雨雨,但她依然年青,风采依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的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

“党在我心中”读书征文

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坚决抵制不良的思想侵蚀党,危害党。党的组织拥有最为优秀的中华儿女,虽然现在,在党组织中存在有腐败分子,但是他们不代表党,他们正在或将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经过长时间的清理,最终都会将这些腐败分子一一排除。

如今党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么模糊了,而是变得真切。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踪影。在我的心中,已树下了党员的光辉形象,它给予了我灵魂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将伴随我一生。

在和平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的时候,蔚蓝的天空下,党旗飘扬着,飒爽的舞姿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相信在历史的舞台上,伟大的中国将继写光辉的文章。

下载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产党员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共产党员是一面飘扬的旗帜走进广西卫生厅幼儿园荣誉室,眼前玲琅满目的荣誉勋章就让你充满着感动,那一面面锦旗、一本本证书、一尊尊金银铜奖杯。无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在这些荣......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形象、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习惯,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的“知与行”,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工作理念与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是一种制度吗

    企业文化是一种制度吗?比如说,公司制度规定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那这种算是制度还是文化?又比如说,这个公司明文规定员工必须穿正装,那么同事们都穿正装上班,这是一种文化还是制......

    客服中心是公司对内对外的窗口

    客服中心是公司对内对外的窗口,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因此我将与董琳琳一起 1、打造一支优秀的客服团队,让全员职业化,预计在8月中旬之前完成客服工作标准和工作流以及人员......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第二次,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由校党委宣传部长郭红霞老师主讲的“党的纲领”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的被郭书记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员工)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要做好人的工作,还得有一种发展人的机制和一套发展人的制度,这些机制、制度事关企业文化建设成败。我们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五篇)

    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主持人: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话题,企业文化到底对企业来说有什么作用?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因为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使企业持续发展的例子? 梁永强:中国......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 周玉安 内容提要:当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时,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对企业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企业人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