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创新理论综1
管理创新理论综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通过其持续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活动而实现的。因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创新理论及其规律性,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创新理论是20世纪科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理论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创新理论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它己成为现代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其中管理创新是创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影响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一、管理创新的兴起与发展
创新理论是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他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创新一词。熊彼特认为,经济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在这种活动中,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整个生产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企业没有发展;另一种是“经济发展”,它的基本动力便是创新。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德鲁克强调,创新是某种新的尚未为人所知、尚不存在的东西的设计和开发,它将从旧的、已知的、现存的因素中脱胎而出,建立起新的经济结构。将若干个互不连接、各自都只是勉强起作用的因素变成一个强有力的系统。创新的重心不在知识,而在于绩效,企业的经济效益.创新的本质是属于观念性的,而不是技术性或科学性的:并认为创新不是越大越好,相反倒是越小越好。
国内最早系统阐述企业管理创新的专著是1994年出版的常修泽的《现代企业创新论》和茜明杰的《超越一流的智慧一一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之后是梁镇1996年出版的《企业管理创新论》和苗明杰1997年出版的《管理创新》。当前国内对管理创新也有多种定义.常修泽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更有效而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管理方法的引入.该论述有三个特点:(1)将管理创新仅局限于管理方法和方式的革新:(2)将管理创新视为组织创新在经营中的具体体现:(3)将管理创新的作用定位与降低交易费用。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同时指出管理创新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新的经营思路如果是可行的,这便是管理方面的创新。但这种经营思路并非针对一个企业而言是新的,而应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新的。(2)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活动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诞生是一种创新,但如果不能有效运转则成为空想,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3)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或使人际关系协调,或能更好的激励员工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所谓管理棋式是指企业综合性的管理范式,是指企业总体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这么一个范式如果对所有企业的综合管理而言是新的,则自然是一种创新。(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它既是企业行为的规范也是员工行为的规范。梁镇指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系统(或企业战略、组织、技术的某一方面)的方案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该论述概括了管理创新的实质和主要作用.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管理创新是“四全管理创新”。即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效益,其中关键在创新设计。
二、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
管理创新是管理系统要素根据外界环境系统的变化而重新搭配组合,以适应环境的演化生成来变革现有的要素如思想、方式、手段、模式、组织、制度等。
1.管理创新的管理学理论依据
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早斯的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在早期的管理理论中就己经出现了管理创新的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研究作业分析、工资制度、生产进度、车间组织、人员选择与训练等基本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第一次对管理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整理,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为管理部门指出了一条新的管理道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一种能为各种组织所广泛接受的理论方法,提出了新的管理概念,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几方面研究了管理的一般职能,并进一步提出了一般管理的基本原则。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从一般管理出发,强调了管理组织的严密性,同时更强调了管理过程中的创新。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强调管理过程中行政组织的重要性,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提出组织结构的变革和调整可以带来协调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的思路,为组织结构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早期的管理创新理论主要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所导致的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产生,但实质上是含有了创造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含义。事实上,如果从创新角度来考察管理过程的话,整个管理过程无非是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观念更新导致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断产生,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而实现管理效果最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熊彼特的管理创新理论,是论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管理效率的推动。
古典的管理理论在管理中虽然也强调个人的作用,但主要强调的是对个人行为的控制与规范,而现代的行为管理理论更强调对人的行为研究,形成了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理论、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理论。此后的管理科学理论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对人、财、物、信息资源的整合。总的来看,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70年代末,80年代初,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产生,从企业道德、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方面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管理创新的作用有:(1)管理创新可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并为企业服务的价值观念。(2)可以培养管理者和职工的精神境界。3)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总体来看,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观念、新精神境界是新的企业形象,也即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这种新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外可以树立企业新形象,赢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赖。
从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来看,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其二,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强化。其三,是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如果一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的“硬件”创新的话,那么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提升,则是“软件”创新,他们的关系有如躯干和灵魂的关系。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创新对企业或组织管理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2.管理创新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经济学上的创新理论渊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提高经济效益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成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产出:二是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节约产出或降低成本。因此,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①管理创新可以节约资金占用。②管理创新可以节约物化劳动耗费。③管理创新可以节约活劳动耗费。节约活劳动耗费,就是减少单位产品中活劳动量的支出,或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其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管理创新的原则和类型
1.管理创新的原则
虽然德鲁克(1985)认为,管理创新是天才的火花闪现的结果„这样的创新是无法再现的,无法教授的,无法学到的.但是,从无数个成功的管理创新的事例中,我们仍可以找到其中的若干规律,简述如下。
原则一:管理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管理创新不但要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去适应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去创造市场,引导消费,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原则二: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
显然,管理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有时我们按照管理的功能,认为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营销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但是实际上,管理创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许多因素相关的,必须综合考虑。
原则三;管理创新必须以目标为中心
管理创新应预先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现状与问题,结合未来发展,设定具体、明确的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计划,最后将其最终产生的结果与目标对比,找出差距,以进一步改善。
2.管理创新的类型
按照管理创新程度不同,管理创新可被分为渐进式管理创新和突变式管理创新。
渐进式管理创新是指企业的管理创新从无数的小创新开始,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地改善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导致质变的大创新。这种创新具有渐进性、模仿性,创新的周期一般较短,而创新的效果却不错。日本企业多采用这种渐进式管理创新。如长虹电子集团,自1985年引进我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之后,先后自行设计,制造了16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并实现科学管理,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
突变式管理创新是指企业管理首先在前次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运行,经过一段时间,创新的条件成熟后或企业运行到无法再适应新情况,于是打破现状,实现管理创新的质的飞跃。这种突变性还表现在创新的周期相对较短,而创新的效果相对较好。创新的实现通常由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家来实现。如邯钢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模式,就是被当时亏损的困境所迫,属于突变型管理创新.欧美的管理创新也多采用这种类型.四、管理与管理创新的相互关系
有人拟把管理与管理创新看作是同一回事或是同一个过程,对此,本人认为过于简单,未能从内在关系把握二者的定位。管理创新与管理是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有着区别,我们应将两者的关系弄清楚,才能更好的把握管理创新这一概念。
1、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内在联系
(1)两者的目的是共同的。组织需要管理,也需要管理上的创新,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一一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2)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管理创新是以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存在而产生的,管理创新的出现,是为了管理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并实现管理目标。可以这么说,没有管理活动也就不会有管理创新.(3)管理创新是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在创新理论没有提出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管理创新与管理的这一关系。在过去许多的管理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典管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几乎没有提到管理创新是管理中的一个职能。实际上,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管理实践就包含着管理创新的活动,并且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如今,管理创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它,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创新己成为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个职能或功能。管理者不仅应具备管理能力,更强调管理者应具备管理创新的能力。
2、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区别
虽然管理创新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还是有着区别。
(1)“维持”管理现状与“打破”管理现状的关系。在企业内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巨变,不需要变革的前提下,管理活动基本上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活动。这时,管理就是按既定的方式,不断重复地对资源的配置,管理是渗透企业经营活动始终的。管理创新则是“打破”现状的活动,当原有的管理思想、制度、程序、方式和方法不能适应巨变的内外环境时,原有管理已经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就需要管理变革和创新,采用更先进的、更适用的管理思想、制度、程序、方式和方法,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
(2)管理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而管理创新则是变动的,是“破坏性的活动”,具有非连续性;管理活动是长期的,管理创新是阶段性的,是根据环境的变化和需要而产生的。
(3)管理活动的风险性小,它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定势,管理创新风险性大,它需要改变过去的管理定势,因此,会出现创新风险,当是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愿望,在付诸实施遇到阻力很大时,则管理创新易失败。
五。.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体制上和技术上的创新并不能完全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更好地发展,所有制问题和市场竞争问题也不能将国有企业改革顺序实施到底。此时进行国有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创新能弥补体制和技术上创新的不足。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除了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和技术水平要进行改革外,企业的管理结构也同样需要改革,并且它更能直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但我国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没能将管理创新提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直到党的十六大会议召开,才明确提出要把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并行发展。自从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后,企业理论一直以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但近年来理论界对这一倾向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忽视了企业作为生产组织者的作用。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它通过要素组合生产出价值,从而得到利润。而管理正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的一种存在形式,企业管理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管理创新不仅能使国有企业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彻底摆脱困境,更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顺利进行。
(2)管理创新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更快更好地实现公司制,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同时有利于形成一批素质良好的经营管理者,因为管理创新不同于体制和技术创新,它本身对管理者素质要求就较高,要想有管理上的创新,管理者群体都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仅学习专业技能,更要学会一种宏观决策管理的才能,要在用人与处理问题上都达到一种专业水准,或者用当前流行的说法就是要求培育出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创新可以培育出这个群体,同时这个群体的产生,又有利于国有企业进行更好地管理创新,更能带动整个企业向前发展。
(3)管理创新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并有利于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国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行业、领域的企业,尤其是中央所属的19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发展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当体制上和技术上的创新遇到瓶颈时,作用企业软件资源的管理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创新是从一种非技术的角度来考虑改革,这其中,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要在整个企业从领导者到每个员工全新打造一种人文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管理,当管理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他方面就更容易取得进展,比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有助于做好技术上的革新,对应的所有生产经营环节都会因管理创新而得到改善和优化。这样,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会有所提高。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因为国有企业有国家的支持,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中管理创新应该是非常有深度的。
(4)管理创新还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形象。在我国,国有企业一向以戴着“国有”的帽子而自高自傲,给市场的感觉十分不友好,当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后,整个国有企业都会把自身真正置于整个市场中,这是有赖于管理创新的。当国有企业自高自傲的态度消失后,更会注重自身建设与发展,自然会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国有企业的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当它与国外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时,就直接代表国家的形象。
第二篇: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社会管理创新课题框架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一)国内社会管理研究
国内学者对“社会管理”的研究起源于80年代,主要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对马恩经典文献的解读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管理理论的切入。2003年“非典”事件后,尤其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从单纯的概念引进逐渐转向为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技术等多元化方向,学科研究也由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转向社会学学科、政治学学科、经济管理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国内学者对“社会管理”的内涵界定较为权威的有四种观点:李学举1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陈振明2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俞可平3认为:社会管理就是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丁元竹4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共同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整合作用。二是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三是作为主权国家对全球化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的协调。1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2月号
综上,国内学者认为,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进行的管理、规范、组织和协调的管理行为。
(二)国外社会管理研究
1.马恩经典文献对“社会管理”的表述
由于时代主体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管理都没有进行直接深入的研究。列宁虽然经历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明确提出了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管理的问题,但他的可贵的探索只是初步的,而且所指的管理也是广义的社会管理。一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中涉及社会管理的论述。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5。二是关于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职能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本质的具体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政治统治并不是唯一的职能,它还有社会管理职能。三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思想。恩格斯在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未来共和国”思想的基础上设计“未来社会”时指出,未来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6
2.西方社会科学对“社会管理”的表述
在北美英语语系国家和英联邦国家中,并没有哪个概念能够与中文的“社会管理”恰好吻合。即使是直译的“social administration”和“social management”的含义也有所不同。Social management有公共关系的意味,有时特指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公关和社会关系管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7页
理服务;有时则有社区自主管理的含义。在法语里,社会管理的对应概念为administrationsociete;德语中为die gesellschafliche regierung,这两个概念与中文意义上的社会管理也有一定距离。而与中文“社会管理”较为接近的social administration也并不必然指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乃至第三部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因此,对西方社会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必须要从近似的研究领域和相关社会管理实践中去寻找能对我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所启发的制度因子。
从理论上看,支撑社会管理的代表性理论有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和善治理论、“整体性”服务理论。从实践上看,西方国家的社会领域包含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各不相同,在具有长期自治传统的美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较窄;而法国政府则施行更多的社会干预和管制政策;新兴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在社会管理中甚至奉行严酷的“家长制”。虽然各国情况差异明显,但是综合梳理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还是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共同的主要社会管理领域实践: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就业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
二、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
我们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的一些文件进行了梳理后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多的见诸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是在“非典”以后,重点是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尔后的“社会管理”更多的出现在将强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文件当中。2005年以后,“社会管理创新”才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的中央党校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中,“社会管理创
新”得到了完整的表述: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在随后公布的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第九部分专门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论述。据此,我们认7为,目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由以下部分构成: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一是向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畅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表达方式;三是建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四是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和群体间的机会均等;五是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监督管理。最终目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11年2月19日
第三篇:《创新理论》教案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理解创新与创造,技术创新与发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3)了解不同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特点,以及中国当前和各种国家创新战略及其效果。
2.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知识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2.教学难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节2课时,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新与创造
一、创新的概念 最初(熊彼特1912)
发明新产品或提供产品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即生产工艺);获得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产生新的组织形式。
广义的最新创新概念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熊彼特)、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创新的特点:开拓性、开放性、风险性、连续性、创造性、新颖性、辩证性、超越性。
二、创新与创造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创造分为三大类: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改进。
案例:剃刀手机、识别假币手机 第二节 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全过程为一体的经济技术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新产品的创意、研究、制造、包装、宣传、销售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是从创新成果到商品化的代名词。
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而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技术创新推动是将科技变成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其行为主体是企业家,而不是发明家和革新者,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与目的。
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营销环节的创新,也包含在技术创新之中。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商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实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
技术创新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发明创造,也不同于一次生产过程和商业活动,有可能受到社会制度和发展、政府行为、企业环境、经济投入、群体协作、商业运行、市场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是从创意到效益实现的诸多环节的整体活动。
案例:波导手机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在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中,技术创新的成果扩散得越快,范围越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二、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形成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形成独立学科基础理论框架的创建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专门研究初步尝到甜头阶段 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成型、验证、再发展阶段 案例:863计划
单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能使国民经济保持连续快速的提高。只有将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后,并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时,才能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了原本的含义。
三、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及类型
基础科学--应用研究--企业家--制造--销售
《技术创新源泉》:除制造商外,用户可以在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供应商、客户也是重要的创新源。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商品都是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即使某种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是客观现象,是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
案例:两家肥皂工厂检查是否有没装肥皂的空盒流出去 突变性创新、累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
突变性创新是指通过创新活动使某一项技术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产生质的突变;累进性创新是通过对若干次小规模的创新成功进行积累,而最终达到质的跃进;根本性创新使某一产品或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基础性创新与增值性创新
基础性创新:无多大技术含量,但市场效益却很好(MP3、PDM、MP4)增值性创新:商业利益不显著,提供便利(各种输入法)经验创新与科学原理创新
经验创新:以实践经验为依据,技术含量较低 科学原理创新:以某科学技术领域里的理论为依据 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 案例:U盘发明人吕正彬
四、技术创新与环境 创新环境
软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资源,金融人才,创新文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一次展览会上,我有幸看到一个德国人用一套手工工具进行各种操作,制作过程和中国炸油条一样熟练。让人感受到劳动--创作--科学--艺术的享受。
硬环境:道路、通讯、电力、网络,基本工业水平,产业集群与供应商质量(北极卖冰箱)。
创新环境的培育
市场竞争机制的确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案例:德国稀有的怪缺商店 创新文化形成 案例:海尔
第三节 技术创新体系
发明不是创新,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技术创新不只是企业行为,需要用户、金融、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协作。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一、国家创新体系
1987年,英国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跨跃,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
政府由主导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社会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
案例:袁隆平
二、企业是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惟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能为厂家和消费者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三、互联网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20世纪60年代,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阵营之间冷战逐步升级,世纪大战、核大战的危险似乎随时都要降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了保证计算机通信、指挥、控制系统在经受核打击之后仍然能够进行不间断的工作,决定将数量有限,分散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网络式通信交换试验。
1969年11月21日,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们汇集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观看一台计算机,与数百英里外的斯坦福大学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试验,结果获得成功。同年底,又成功地将四个结点联网,这最初只有四台计算机的通信网络被称为阿帕网。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从此掀开了网络时代的崭新一页。
30年来,国际互联网完成漂亮的三级跳,从军事实验网到商业主干网,再到公众普及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容纳60多万个网络,连入互联网的主机有2900多万台,上网人数超过一亿五千万,有600多个大型互联网图书馆,900多种新闻报纸汇入因特网的信息洪流中。互联网用超越时空的无形之手,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际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1993年,我国第一条64K电脑国际通讯专线,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通。之后以科研和教育为主的各种网络纷纷建立。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科技神话,这种神话还将不断写下去……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就目前而言,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首先就研发投入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科研成果
仍来自于科研单位,而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脱节,这使得企业不能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最后,大多数企业内部创新氛围不够活跃。据有关调查,在我国2800家大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机构,50%的企业一年都不开展研发活动,而国外企业中80%的企业都有研发中心。由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断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量是相当薄弱的,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实施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重引进轻吸收,重短期轻长期
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有关。很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没有短期经济效益的投资。《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0亿元,与当年GDP之比仅为1.4%,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左右。同时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之比达9.7∶1,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之比高达12.1∶1,国有企业比例更高。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存在把大量资金投放到广告上面,而把少量的费用投到产品的研发方面的现象。而在这为数不多的研发费用当中,企业又特别注重产品外观等方面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成本低、见效快、收益显著。
技术基础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
与投入不足相比更令人忧心的是人员配置效率低下。国家发改委“中国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认为,中国创造一美元GDP所需研发人员数是日本的3.68倍,美国的4.48倍。同时如果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价值创造活动链条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呈现“两头弱,中间强”的态势。以渐进性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突破性创新和工艺创新很少。优势在生产环节,研发、工艺和销售领域的实力偏弱。我国的格兰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然而其关键零部件磁控管至今仍然依赖进口。同样,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然而高性能柜机也仍要采用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没能实现自主研发。
政府主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受阻的,市场的缺位使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但我国政府起的作用明显不足:1)科技投入偏科研院所轻企业。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远离市场,其结果是越创新,国家对各大科研院所投入越大,其对市
场的创新贡献就越小,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低;2)产业政策和审批过多限制企业进行自主开发;3)知识产权保障体系不完善。企业研发出来一项技术很快被模仿,知识产权常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坚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基础
引进技术是缩短差距、节省投资、争取时间的捷径。对我国制造业更有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占领国内市场、挡住外企入侵的现实意义。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战略关键是:首先,要有恰当的市场定位,对国内市场及可能的国际市场判断和选择准确。其次,要及时和有效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掌握国外技术,使其发挥效益的条件,是改进创新的基础和积累技术的必要途径。我国制造业在此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最后,要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企业自身的特色,才能造就本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指以企业为主,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目前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大学、科研单位都是合作的主体,三者关系平等,都是从自身优势出发获得最大利益的需求。当主体各方以自身优势换取对方优势时,这种合作活动的动机便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应遵循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来进行。
重视虚拟生产战略的运用
虚拟生产(virtual manufacturing)战略目前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式。这样的虚拟公司本身很少或基本上没有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企业将其大部分职能都外部化出去,只保留很小的一个总部,对整个生产、营销、设计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总部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一个中间人,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而组织、协调和监督生产。虚拟生产战略比较适合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它们大都属于小而精的专家型企业,也是市场上技术创新很多的小而强的实力型企业,是属于开发强、产品小、市场大的哑铃型企业。我国制造业应借助虚拟生产这种组织形式,在战略上保留制造中的核心环节(诸如核心部件的是生产和技术设计),在具体生产制造上通过外包等措施逐步分流出去,而不能一味地把持低端制造这一环节。
发挥集群创新优势
集群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连接纽带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地方网络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我们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多个制造业集群。由于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我们的集群企业应利用企业之间的这种在地域等方面的优势,集成研发资源,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将注意力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转向了更大范围的体系与制度。
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之路
综观世界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由引进、合作、依附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和世界工厂转向成为技术创新领先的强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突破口在哪里?突破口就在于我们能否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里实现一系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目前,由于长期习惯于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我国企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后续的集成研发和市场化上又缺乏理论指导,使得我国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到战略高度,并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促进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长效机制。
案例:国家战略—211工程 美国企业的创新理论
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内部管理结构重组,企业将上下级之间实行的命令和控制,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
外部协作机制创新:美国企业在外部协作机制上也有所创新,技术开发正在取代传统的交易和产权,成为公司之间合作的新纽带。为此通常成立战略联盟公司。在这种联盟中,成员之间仍保持各自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彼此建立在各种协
议的基础上。战略联盟公司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协作模式。
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的机制上看,美国的特点是以企业作为技术发明和技术开发的主体,以市场作为技术的推进机制,以竞争形成压力,以价格赋予动力,给企业造就了技术开发的强大能力。美国企业主要依靠风险资本和小企业来开发高新技术。风险资本和小企业增长速度之快,开发高新技术中作用之大,在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中美国是首屈一指的。美国正是依仗着这两项优势在技术创新中抢占先机,在世界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
美国《财富》杂志载文说,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和容忍的态度,甚至积极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必须渗透于企业上下才能发挥作用。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二战后期就开始通过实施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案例: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日本创新策略
日本企业注重研究发达国家工业的成功之举,把握和生产高技术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战后的日本,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人世界先进行列,其工业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先进性,均占世界首位。其主要的创新策略如下:
新发明快速转化为新商品
将发明变为商品,是日本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竞争的捷径,如索尼公司就走出了一条靠发明走红的成功之路。因此,企业运用发明成果,使之商品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课题,谁在这方面先迈出一步,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任何新产品都有时效性,其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日本企业家的座右铭是:让我们快一点抛弃今天的新产品,这样我们会更强大并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理念的指导,他们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发近亲技术
日本企业善于广泛收集世界最新产品及制造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仿制、改进和创新,出新型产品。这样可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超越自
我,抢占市场。这种创新观念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技术开发容易、选择面广、新开发技术产品专业性强、竞争优势明显等特点,是对原有技术的升华。
将社会需求作为开发的先决条件
产品创新需要了解社会需求,正所谓需求是创新之母,而掌握需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收集信息,进行市场调研,比较研究同类产品,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
善于找到空缺
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而又无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开垦市场产品的荒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比较:我国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体制创新与战略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因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增强,但从总体上,中国在科技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要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不断缩小而不是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就需要尽快制定实施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
我国生物技术在国际上仅居于中等偏上水平,电子技术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制药业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20年左右时间,机械行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40%的机械设备依赖进口。
美国科技投资的四分之三来自企业,欧盟、日本企业所占比例也都在70%左右,而我国企业所占比例尚不足1/2。目前我国企业大量使用国外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状况,使我国产品在不少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失去竞争力。因此,对我国科研体制进行调整,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政策
一、指导思想
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政策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技术创新政策的重点是从项目管理转到创新环境和机制上来;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目前R&D投入占GDP0.5%,发达国家2.5%,中等国家1.5%。
R&D 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在部分技术创新快的行业实行全面快速折旧制,同时提高总的折旧水平;改进和鼓励原技术创新有效途径,提高其效率。
尽早形成企业家人才市场,并采用各种形式对现有的经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引导,同时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与国企同等的优待。
政府应采取优先购买新技术、新产品的采购政策,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市场基础,为社会提供消费诱导方向。(比如华中数控)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写下你做的最有创新的事情。
写下听到创新想到的第一个词,并解释为什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章 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2)了解如何开发创造力。2.技能目标:开发创造力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开发创造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力的开发 2.教学难点: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一、创造力的涵义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它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二、创造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力本身就是生物界长期进化中大脑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他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并随之进化。
创造力只有显露出来,才能形成显性的创造能力,前者是依托,后者是一种社会属性。
三、创造力的分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特殊才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创造力。特殊才能创造力:是指创造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也可称之为狭义的创造力。
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成果仅仅对于创造者本人来讲是一种新颖的事物,而对
全人类来说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两种创造力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创新能力的范畴,即求新,新思想、新方案、新成就、新措施、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无论哪种创造力,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显露和提高的,都需要创造者的努力和奋斗;都强调首创原创前所未有,前者是对全社会、全人类,后者是对创造者本人而言。
马斯洛不低估前者,更推崇后者,他认为创造力不是特殊人物的专利和特权,而是全人类赖以进化的本原,文明发展的基础,生存品格的写照,他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是一种愉快的创造力,是深邃的自我及其价值的整合,是更新生命乐章的行板,也是很富有魅力的一种生活态度。
德国学者海纳特《创造力》一书中将创造力分为:创造力、类创造力、假性创造力。
我国学者刘道玉:类创造力、潜创造力、创造力、和假创造力。
创造力分类方法很多,了解分类,从而了解创造力人皆有之,人皆能得之。
四、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普遍性:创造力人皆有之
人人皆尧舜 孟子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是每个自然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人类亿万年来智力进化的结果,它蕴藏在人的大脑中,亟待开发。从生理学上讲事实就是如此。
可开发性: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通过创造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的方法
一、推广实施创造教育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一大批富有创造才能的成员,并通过其努力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国际水平的成果和众多的技术诀窍。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国际上把21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
二、培养创造思维
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势,摆脱习惯性思维;其次要善于提问题;最后要善于捕捉和驾驭灵感。
三、加强创造技法的学习
创造技法是创造学工作者们从历来的创造活动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来的帮助开展创造活动,消除习惯性思维障碍的辅助性工具。
案例—电扇
加一加 加电脑,电脑电扇
减一减 减立杆,吸附屋顶电扇 扩一扩 扩大送风角度,吹风全方位
缩一缩 缩小尺寸,迷你电扇
变一变 改变结构,球型电扇
改一改 改良使人着涼的缺点,保健电扇 联一联 联合音乐治疗,安眠电扇
学一学 新技术,太阳能电扇 代一代 其他材料代替,木叶片电扇
搬一搬 搬到电视机上,电视机电扇 反一反 冬天也可用,吹热的暖风扇
定一定 規定节约能源标准
四、培养创造者的个性素质
把精力投入到一个认定的目标去实现梦想,排除万难,就是成功的秘诀。这种个性并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勇敢、自信、热情、勤奋、乐观和幽默等。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一、知识因素
任何创造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都必须有正确的科学原理,漫无目的的创造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知识绝不是创造的全部要素,引经据典有时候也会束缚人的创造力。知识与创造之间既统一,又矛盾。
二、能力因素
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大学教育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才可能避免知识老化问题。
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是创造的基本材料
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准备、有组织、有目的的知觉。
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为创造提供创造方向,创造线索和条件,并促使人们去探索未知,纠正错误理论。
如何提高观察力:心理品质+观察习惯+综合观察与分析+方法 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
三、素质因素
自信、质疑、勇敢、意志、勤奋、热情、好奇心、兴趣、情感、动机
四、环境因素 环境与创造力开发
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工作生活环境 机遇与创造力开发
机遇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机遇
捕捉机遇:有准备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勇敢的创新精神。案例: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身边有创意的人或事。
关于创造力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观点)?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分类;
(2)了解创新思维在学习、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活动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3)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技能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它是在表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逻辑思维:从人的认识活动来看,是经过感觉和印象的多次重复以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抽象等逻辑方法而形成概念,最后用一系列的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
概念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没有概念的人就无法进行思维。为此,有人把概念比作思维的细胞或逻辑细胞。
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
人的价值不在于躯壳有力气,而在于敏锐而深刻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工黄帝与打工仔的区别)
二、创造性思维
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简称创造思维)。
知识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的必要前提,经验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根本基础。两层意思:创造精神,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精神、科学态度;创造方法,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特征:具有特别的想象力;完整的独立性;具有新颖性;具有实用性;具有科学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
创新
验证 发现
分析
解决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一、想象思维
案例:对比中没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人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才会成为这样的人。
二、灵感思维
灵感是一种思维形式,它不同于逻辑思维。它是实际存在的。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顿悟性、机遇性、偶然性的特点。
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性、整体性、经验性和知识性、推测性、突发性
直觉思维同一般思维活动的区别:直观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快捷方式而不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
案例:爱迪生与阿普顿
四、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它是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思考、研究,力求认识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每当人们说到立体,总会联想到立体几何学的概念。立体几何学是研究包括立体图形形状、大小、位置等性质的学科,它虽然利用了空间的概念,但没有涉及时间、背景、作用等其它因素。
点思维:从某一点出发来建立思维目标,习惯于寻找唯一答案。
线性思维:沿袭某种规律性的思路,过分依赖于传统的延续性和经验的有效性,不注意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相关因素。
平面思维:纵横双向构成的线性思维。立体思维:多点出发,进行多层次的思维。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透过现象,追寻根源;善于比较,辨异求同;立体思考,纵串横联;突出重点,归纳整理;集思广益,智力激励;信息相关,趋势外推;成果借鉴,类比模拟。
第四节
思维障碍及其克服
一、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案例:列举砖头的用途 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强化
1、思维定势来自于传统社会
2、思维定势来自于以往的成功经验
3、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的习惯
4、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固执的性格 思维定势是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案例:玻璃缸里的鱼、拴在树上的牛
当然,思维定势也有有益的一面,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在碰到任何问题时,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及不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解决,多听别人的意见。当一个人自以为什么都懂的时候,一定会失利;反之,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欠缺,很多东西都不懂,则一定能进步。
二、权威定势
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话来评判别人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是与非、对与错的思维方式。
任何权威都是人,都是暂时的、某个领域的权威。我们要有选择的接受权威的建议,不要被权威束缚。
三、从众定势
事事处处都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四、唯书本定势
五、唯经验定势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能力,做亚洲学生无法做的事情。
学习智力是初级智力,应用智力是中级智力,创造智力是高级智力,传统的教育是培养对旧的知识的记忆和继承,现代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火箭中的方向舵、独特的砂轮、茅台酒参加商品展览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盲人上网解决方案。
50年后石油没了,你的能源解决方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四章 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当前企业创新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并行设计、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等新技术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与促进。
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技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技术创新技法 2.教学难点: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节2课时,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广义上说创新技法是某种操作(比如头脑风暴,小型会议)创新成果=创新欲望+创新思维+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的掌握不能只靠别人讲授和自己念书、听课,而必须靠自己和群体的多次练习和体验才能牢固掌握。大家应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和学习本章所介绍的创新技法。
第二节
常用技术创新技法
一、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使参加的人互相启发,填补知识空隙,从而起到创新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新性设想。
智力激励法的做法大致可分准备和召开小型会议两步。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规定:每次会议由6 个人参加,每人在5分钟内提出3个设想,所以又称635法。在举行会议时,由主持人宣布议题,即创造发明的目标,并对到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之后,每人发几张设想卡片,在每张设想卡片上标出1、2、3编号,两个设想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可让其他人填写新的设想,填写的字迹必须清楚。第一个五分钟内,每人针对议题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传给右邻的到会者。在第二个五分钟内,每个人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新的启发,再在卡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再传给右邻的到会者。这样,半个小时可以传递6次,一共可产生108个设想。
时间上都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设想。
二、设问法
用设问开发新产品的方法,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创造技法——设问法。
案例:日本编席小厂
三、检核表法
这是奥斯本(创造学之父)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意在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
四、组合创新法
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功能元素合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方法。
案例:收录机、电子表笔、闪光装饰品、香味橡皮、音乐贺卡、电子秤、自动照相机、全自动洗衣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中药配方、瑞士军刀
综合:是将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事务以某种目的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更为高层次的组合。
综合方法在科技发明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如:中西医的结合;综合万有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形成了广义相对论。
案例:阿波罗登月飞行
五、类比法
用待发明的创新对象与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已知事物进行对照类比,以便从中获得启示进行创造发明。
案例:欧姆定律
六、特性列举法
特性列举法是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属性,将问题化整为零,以便产生创新设想的技法。例如,想要创新一台电风扇,若笼统地寻求创新整台电风扇的设想,恐怕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将电风扇分解成各种要素,如扇叶、立柱、网罩、电动机及速度、风量等,然后再分别逐个地分析、研究改进办法,则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特性列举法的操作程序: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从三方面进行特征列举,包括名词特性——整体、部分、材料、制造方法等,形容词特性——颜色、形状、性质、状态以及动词特性——功能、作用;
③ 对三方面属性的各项目提出可能的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以尼龙绸折叠式花伞为例
确定研究对象:尼龙绸折叠式花伞。特征列举如下:
名词性特征:伞杆(铁的)、伞架(铁的)、伞尖、伞把、弹簧(钢的)、开关机构(铁的)、伞面(尼龙绸)
动词性特征:手举、折叠、打开、闭合、握、提、挂、放、晒、遮雨 形容词性特征:圆柱形的(伞把)、曲形的(伞把)、直的(伞架)、硬的(伞架)、尖的(伞尖)、花形的(伞面)、圆的(伞面)等
提出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
将直的、硬的、铁的伞架变换为软的充气管式伞架以便于携带; 将伞边的伞面改用透明材料,以扩大视线;
将用手举的伞变换为用肩固定的伞或用头固定的伞,以方便骑车人或抱小孩者;
可否让伞成为可放音乐的伞或带手电筒的伞? 可否再增加一些新功能,如散发香味、发光?
新方案有:带透明伞边的伞;带在头上的充气型小伞面伞;伞中内藏收音机或手电筒的花面金属架的伞。
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通过挖掘产品缺点而进行创新的技法,即尽可能找出某产品的缺点,然后围绕缺点进行改进。
缺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做好心理准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都有缺点,用显微镜去观察。② 尽量列举“对象”的缺点、不足,可用智力激励法,也可展开调查。③ 将所有缺点整理归类,找出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即突破口。④ 针对缺点进行分析、改进,创造理想完善的新事物。
以电冰箱为例 确定对象为电冰箱。
列举缺点并整理,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如下:使用氟利昂,造成环境污染;高血压患者给电冰箱除霜时,冰水易使人手毛细管及小动脉迅速收缩,使血压骤升,造成寒冷加压现象,危及人身安全;使冷冻方便食品带有李斯特氏菌,可引起人体血液中毒、孕妇流产等。
提出改进创新方案:开发不用氟利昂的新型冰箱,例如,磁冰箱,这种电冰箱没有压缩机,采用磁热效应制冷;改进冰箱的性能,研制自动定时除霜、无霜冰箱;研制一种能消灭李斯特氏菌及其他细菌的¡°冰箱灭菌器¡±,作为冰箱附件。
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提出对产品的希望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寻找创新的目标的一种创新技法。
希望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② 提出希望点③ 提出创新方案
七、形态分析法
也称信息组合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因素,用网络
图解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以产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或发明的设想。
实施步骤:确定问题及相关因素——选出独立变项——绘制形态图——判断价值。
案例:公园游船形态分析表
八、信息交合法
对某一事物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分解出若干信息点,把同一基本信息或多个基本信息上的两个以上信息点进行交合,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
实施步骤:确定中心(所要创新的目标);画标线(根据中心需要确定画几条坐标线);标注信息点(根据需要确定数量);信息交合;评价、筛选方案
信息交合的主要形式
本体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信息点相互交合。
立体动态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任何信息点都可以分解,从而把交合引入多维空间,信息间的关系呈现出更复杂的交合趋势,会产生更高级的成果。
第三节 利用专利进行创新
据统计,全世界最新的发明成果,几乎有90% ~95%均首先见于专利文献。专利权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我国规定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20年,保护期限届满后,专利权自行终止,任何人均可以使用。
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讨论上一章作业加以改进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五章 新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产品、新产品概念;(2)了解新产品设计原则、过程。2.技能目标:新产品设计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新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2.教学难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与新产品 产品=使用性+经济性 经济性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产品不单是指根据市场调研后第一次设计制造出的产品(老产品),同时也是适应新用途和市场需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产品(新产品)。
国家政策把具有以上特征的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项目。
第二节
产品创新
一、产品创新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品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贯穿市场调研、构想、设计、制造、营销。
狭义的产品创新过程包括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 老产品
改进型产品
全新型产品
创新来源:技术推动+市场推动
二、产品创新的方式和一般过程
基本方式:研制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模仿与改进;改变和完善产品的全过程。
产品创新过程: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市场开发、方案创意、方案设计与验证
三、实现产品创新的新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
当前机械产品发展和开发的新趋势是:以光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大量渗透到机械领域;产品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低成本化;产品易于制造、生命周期缩短,易于更新换代。
辅助创新技术将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相结合。
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形成。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
根据TRIZ理论研制的计算机软件:Techoptimizer、Innovation Workbench。案例:新型扳手
第三节
新产品设计
一、新产品设计的特点及定位
特点:1)有新的目标
2)进行价值比较和市场前景预测的设计
3)具有必然性
4)综合性强
定位:1)需求定位
2)功能定位
3)技术规格与性能的定位
设计定位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设计过程,直接成果是新产品设计建议书、新产品开发设计划任务书等技术文件。
二、新产品设计的相关基本要素
1)功能
2)造型形象
3)物质技术条件
4)市场要素
5)新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因素,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造型形象是体现产品功能的具体形式;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功能和造型形象的基础和保障;市场则是产品设计的评价。
三、新产品设计的作用 对人的作用 对企业的作用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新产品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
四、新产品设计的原则
创新性——磁悬浮(抛掉有车必须有车轮的传统观念)适用性——数码相机(代替胶卷)可靠性
艺术性——现代汽车(陆上公务舱)
经济性——设计、制造、储存、运输、维修、报废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总费用
五、新产品设计的内容
(一)新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
工业设计的宗旨——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基础——现代工业
核心——产品
特点——多学科综合
(二)新产品设计与材料 材料与造型
特性:物理性能、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环境耐候性、环保性 材料发展的方向:高质量、低成本、耐高温、高强度、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三)新产品设计与工艺性
工艺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装饰工艺
(四)新产品设计与四化设计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简单化
六、新产品设计程序 产品需求与调查 调查汇总与界定
需求、理由、时间、地点、方式、方法
七、产品试验、使用与鉴定 测试
用户使用——新药试用 破坏性实验 产品鉴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进行一款新产品设计。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六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过程中的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2)了解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系统综合管理技术;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2.技能目标:熟悉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准确认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2.教学难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一、二、三节2课时,四、五、六、七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时代背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供求关系变化频繁,产品革新日新月异,各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纵横交错,竞争对手林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广泛应用,跨入制造业新纪元。
美国制造业竞争策略:智能制造+设计集成+基础设施 日本制造业:精益生产+客户关系+智能集成与快速开发
我国的发展:九五计划-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应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数控系统及装备研究
二、先进制造技术定义
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及现代化系统管理等方面优秀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第二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基础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基础制造技术,精密下料、精密成型、毛坯强韧化、少无氧化热处理、气体保护焊及埋弧焊等。
新型单元技术: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等高新技术结合而形成,极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
集成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的技术局部或系统集成而形成,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系统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动态性、广泛性、集成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CAM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ERPCIMS 并行工程网络制造虚拟制造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 第一次技术革命:看走得更远 第二次:看谁研究更深 第三次就是现在:看谁更蓝 CAXCADCAMCAECAPP CAE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
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从60年代初在工程上开始应用到今天,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算法都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日趋成熟的过程,现已成为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结构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同时也是分析连续力学各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4C系统(CAD/CAE/CAPP/CAM)的重要环节。
CAE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即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将一个形状复杂的连续体的求解区域分解为有限的形状简单的子区域,即将一个连续体简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合的等效组合体;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把求解连续体的场变量(应力、位移、压力和温度等)问题简化为求解有限的单元节点上的场变量值。此时得到的基本方程是一个代数方程组,而不是原来描述真实连续体场变量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后得到近似的数值解,其近似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单元类型、数量以及对单元的插值函数。
根据经验,CAE各阶段所用的时间为:40%~45%用于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输入,50%~55%用于分析结果的判读和评定,而真正的分析计算时间只占5%左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CAD技术来建立CAE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完成分析数据的输入,通常称此过程为CAE的前处理。同样,CAE的结果也需要用CAD技术生成形象的图形输出,如生成位移图、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图,表示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彩色明暗图,以及随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变化生成位移、应力、温度、压力等分布的动态显示图。我们称这一过程为CAE的后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也可用CAE仿真模拟零件、部件、装置(整机)乃至生产线、工厂的运动和运行状态。
CAE软件按研究对象分为:静态结构分析,动态分析;按研究问题分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
主要有:Hyperworks,主要做前处理(分单元加载荷加约束)和后处理(看输出结果和仿真)
I-DEAS,同时也做CAD
Ansys,很经典的CAE,国内应用最广,客户成熟度最高,尤其是在高校科研领域。
Abaqus,强大的非线性复杂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LS-DYNA,强大的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Nastran,线性问题求解器
Pam crash,专门的碰撞研究软件
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
AutoForm,钣金冲压,特别是拉深分析软件
Madymo,汽车安全系统,如气囊,安全带整车碰撞性能分析软件
CAPP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借助于CAPP系统,可以解决手工工艺设计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不易达到优化等问题。
CA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CAPP的开发、研制是从60年代末开始的,在制造自动化领域,CAPP的发展是最迟的部分。世界上最早研究CAPP的国家是挪威,始于1969年,并于1969年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CAPP系统AUTOPROS;1973年正式推出商品化的AUTOPROS系统。
在CAPP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CAM-I于1976年推出的CAM-I’S Automat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取其字首的第一个字母,称为CAPP系统。目前对CAPP这个缩写法虽然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把CAPP称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已经成为公认的释义。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把毛坯加工成工程图纸上所要求的零件。它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几何信息(形状、尺寸等)和工艺信息(材料、热处理、批量等),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等工艺文件的过程。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认识。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七章 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学习技术创新。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2.教学难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利用反求工程进行机械创新设计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大论文:
1、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创新战略比较。
2、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谈谈对你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与某个获得市场成功的新产品进行分析以(创新点、市场前景预测、缺点与不足)。
3、创新设计----新造型、新功能、新理念、新体制。
4、如果你是学生会某个社团负责人,请你写出一份宣传说明书以招揽新生(300字以内)。(提示:可以从社团的名字、内容、服务、经营范围方面考虑)。
第四篇:1.28《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本书围绕近年来中国政治社会的变化,从党、国家、社会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多视角的实证性考察,驾驭探究了坚持一党统治体制而又富有变化的中国政治对社会管理、(Governance)的实际状况及其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就已在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展开。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有学者开始系统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管理的模式选择、职能形式、结构重组和运行机制。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管理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而被党和政府所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政策及其七项要求,奠定了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社会”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独立领域,在这个意义上强调“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前三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语境》和《中国协调主义趋势——社会工会主席调查数据分析》(小嶋华津子),应用着眼于国家与利益集团相关性的协调主义(Corporatism)理论,对中国的工会组织进行探讨。文中把工会定位为国家协调主义,梳理了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运用对社会工会干部所作问卷调查数据,论述了自律性社会协调主义是否可能。
第四五六章(南裕子、中、冈Mari)《农村社会的凝聚力——湖北省S县“公共生活”个案研究》、“权力(阿古智子)《与利益结构网络”与农民表达群体利益之困境》(吴毅)等文,探讨了区域社会的管理问题。这些文章重点关注“县党政精英、中间群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干部、企业经营者)和民众”之间利益表达的过程、由经济利害关系及社会资本交织而成的农村社会的“公共生活”及“权力与利益结构网络”。除制度外,更多地重新审视其与非制度性的人及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区域社会管理的特点及问题。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人大代表们见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比5年前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多了两篇: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而中央近几年对“社会管理”的理解和阐述,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本书由前言、第一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语境》、第二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理论》、第四章《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第五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格局》、第六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路径》、第七章《社会管理创新的绩效评估》、第八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方法》、第九章《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工具》、第十章《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内容》和后记。所收各文作者以实证手法,在兼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同时,依各部主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并为理解当下日中两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就其争论要点进行了分析。
七八九《城市社会政府与NGO的合作——打工者在的(赵秀梅)“社区”NGO活动调查》各文,则针对国家管理的变化作了探讨。这些论文就1996年引进的听证制度的理念与运作间的差距所反映出的政治参与扩大的现实、政府与互联网用户对已渗入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意识的非对称性、城市社区打工者等问题,考察了居民委员会与NGO共同提供的公共服务,及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第三域(ThirdRealm)”的可能性。(于健嵘)《SARS危机与国家和社会关
最后一章《加强执政能力与党内民主》(王长江)各文,探讨了党、国家、社会间的关系。该部分关注并论述的是,以偶发性、散发性、利用手机和互联网等从事犯罪为特点的“社会性‘泄愤’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群体性争议事件、2003年SARS危机暴露出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的漏洞及社会管理由国家垄断向国家与社会协作的转变、基于对民主错误认识的反省而实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方、社会民主改革的动向等。
尾章则聚焦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社会团体,探讨其面对组织能力衰减危机而建立自律秩序形成体制(morphogenesis)的步骤及可能性。
上述各文,无疑将加深我们对现代中国社会横跨党、国家、社会的多层次管理实际状态的理解。如关于工人的动向,本书认为,党和国家对工会依然拥有巨大影响,但同时也应综合考察制度外部的“信访”、罢工、游行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动向(第Ⅰ部)。换言之,这些论文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政治社会的如下现实,即在党和国家单向统治的局限与各种社会自律性要素之间,需要通过制度性及非制度性的多个回路来实现双向性社会管理。并认为,考虑到处于管理顶端的共产党本身亦将被迫发生内在改变,故对共产党的研究需要更多地关注其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而非仅探究其政治领导地位和制度。
本书各文对理解上述多层次管理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仍有一些问题未曾触及。其一是,如何在整体性中定位源自地域性的多样性?“模式”是中国经常应用的概念之一,因其反映政策意向,故用作分析概念并不合适。但面对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的确需要以某种模式来分析其社会现象。本书所作个案研究,对地域性有明确提示,但却极少比较各地域之间的异同。当然,这不在本书研究范围内,但的确不可忽视。其二,有关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建设,近年人们经常讨论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第三域”;但其规范性应作如何定位(第Ⅲ部)?“第三域”是把握中国实际状态的概念,不一定含有规范性。但观诸以前国家与社会间关系,尽管该概念源自欧美的历史经验,但的确含有如下视点,即试图通过将国家相对化的社会自律性来保护市民的生存和权力免遭国家与生俱来的暴力干涉。胡锦涛于2007年7月曾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口号,据认为党和国家亦将主动进行民主改革(第Ⅳ部);那么,“第三域”到底能否具备中国特有的新的规范性?在今后的个案研究中,这个问题应予以持续关注。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对管理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社会管理的内涵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界定。有人认为,社会与自然界相对,社会管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和范围。有人认为,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是对人类活动的社会领域的管理。有人认为,社会是指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性组织,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所进行的社会协调与管理。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都不尽然。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礼群认为,在我国社会、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长李培林认为,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一是阶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利益分化较小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三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四是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第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的缺失。同时,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等。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第五篇:管理理论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我国中小企业在30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成就。当前,在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国内消费型转变的趋势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必将剧烈冲击着传统的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性要求。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有关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举措,以此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增强竞争力。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制度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形式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他在 1912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1]
很长时间以来,管理的含义是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总括,并常常用大合唱团的指挥来加以譬喻。而管理创新则是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内容所采取的形式上的改进与提高
但随着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到来,管理及其创新具有更深刻的含义。管理不仅是对生产经营进行计划、指挥与监督,而主要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物、机构与机构的关系,发现和重组各种资源,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实现整体目标而协同努力。管理创新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而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二、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外部问题
1、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入世以来,一方面以自由贸易为目标的WTO规则为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必须遵守WTO以市场经济为基准的规则,承担一些如减让关税、放弃限制国外产品输入一类的义务,使得对中小企业采取保护政策的难度加大。竞争手段只能朝着增强非关税措施保护、增加产品自身竞争力的方向努力。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巨大。欧美买方市场的消费能力锐减,很多出口型的中小企业拿不到订单,现金流紧张。
2、融资渠道狭窄,贷款困难,是困扰和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遭拒率达56%。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分析,其总体上存在着产权制度不明晰,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透明度不高,固定资产数额较少等缺陷,导致其社会信任度低。遇到大的订单也难于筹措相应的资金,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
3、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
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国内市场上如石油、煤炭和农副产品等原材料价格高涨;由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上涨致使劳动者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劳动力要素相对稀缺,劳动力价格上涨已经是大势所趋。
4、中小企业间缺乏产业联系,难以形成专业化协作和经营网络,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例如,苏州市现有企业4万余家,集中在轻纺、服装行业的生产企业就达5000余家,同时并存着数万个家庭纺织、服装制造者,“如此高的产品重合度,必然造成供过于求的市场窘境”。众多企业同质类的产品使得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残酷,形成一种“你死我活”的局面。
(二)中小企业的内部问题
1、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到尽头。①中小企业依赖资源外延开发,这种透支性质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资源硬约束的制约。资源过度消耗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社会总成本的增加;②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时期,企业规模扩张迅速,掩盖了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2、中小企业家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①大多数企业家不能与时俱进,依然抱住过去成功的经验不放,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权变管理理论指出,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随机应变,而不存在万能的管理方式。企业家不仅要看重具体的管理方法,更要看重管理所面临的“情境”。再者缺乏对创新的深入理解,很多企业主认为创新就是技术上的改进,而没有真正意识到管理创新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②中小企业家认为战略管理是大型企业所需要的,自己的企业有生产经营计划就可以,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目标,甚至还有“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想法。战略管理是为企业提供如何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的研究发现,日本现在很成功的企业在几十年前还是弱小的,但是他们在当时就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企业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特点,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战略眼光的缺乏直接导致应对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企业进行自身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会降低。
3、中小企业创品牌能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由于长期被动接受了国际产业分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品牌意识,满足于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等密集型资源,扮演国内外大企业代加工者的角色,甚至无牌加工。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4、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全球领先的专业招聘集团瀚纳仕,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明显存在员工流动率过高的问题:三成以上或35%的应聘者在2至4年内会换新工作,而14.5%则不到两年就换新工作。缺乏职业发展前景(34.9%)是促使应聘者寻找新工作的最主要原因。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想要追求全新的挑战(22.3%)。薪酬是应聘者选择离职的第三大原因(13%)。企业培养一名员工需要付出一定成本,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会造成企业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人才的流失不仅带走了技术、客户等资源,而且会产生连带效应,其他员工也会效仿,降低企业的凝聚力。久而久之,企业不过是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垫脚石”,无法形成“双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在内外部原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想要改变这一窘境,除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外,中小企业应该具备应有的忧患意识,从自身的管理出发,逐渐向着企业目标发展。
三、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目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难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能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各级政府努力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态势;各种市场结构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也需要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从管理创新入手,以自我升级、就地升级、联合升级为主要方式,使企业实现向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转变。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
管理创新首要之举就是思想上的转变,是一场重要的心理革命。没有管理思想创新,管理创新也无从谈起。企业家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3] 其对管理创新的作用、效果、行为方式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没有正确的创新价值观,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就无法得到有效地实施。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必须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创新魄力和风险意识。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需要企业家具备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面对资金短缺、资源匮乏、市场不确定、技术创新失败等困难,依然可以敏锐地洞察到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环境的变化,他们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他们能够组织资源,开发和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二)制定有序可行的战略机制战略机制因素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行为,需要中小企业高层领导长期开展并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管理创新没有中小企业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就只是空谈,毫无意义。同时中小企业还要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并且在信息与资金等需求方面提供有力鼓励和支持,以便中小企业能够顺利地实施管理创新措施。
(三)寻求管理模式创新
面对挑战,中小企业已到了不得不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时候了。只有管理模式创新之后,企业才能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传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两权合一”。这个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有者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鉴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的特点,所有者亲自参与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最能发挥效率。其缺点在随着企业的发展,分工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弱点就会被放大。所有者凭借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管理,决策大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往往出现决策性的错误。所以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明晰产权,通过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进一步扩大资本的控制范围,增强资本的增殖能力。现阶段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聘用适当的经理。为了避免所有者对企业失控,需要通过健全的财务制度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形成相对独立的财务制度,并准确提供财务报表,用来考核、评价经理人的绩效。所有者的主要精力不是花费在日常管理上,而是要“实行例外原则”,即自己保留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四)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据资料显示:在当今美国,60%的企业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克里斯坦森和SAP公司的CEO孔翰宁在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中写道,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关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例如瞄准什么样的客户、市场潜力有多大、为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什么样的营销体系、整合什么样的资源等,都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4] 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最忌在产业链上参与过多的环节,导致不可控因素过多。一旦确定了最佳切入点,就要集中资源做精做强。比如雷士照明通过重新定位,从卖产品过渡到卖服务,再到2011年推出照明整体解决方案,客户覆盖面从商业照明向零售和高端工程渗透。雷士照明在商业模式的三维立体模式中,挖掘到有利于自己转变的关键点,打破了行业内通用的商业模式,找到了产生客户价值的新型增长之路。
(五)真正建设起“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和企业文化。
目前中小企业遇到的发展瓶颈与人才匮乏有相当的关系。笔者认为,相对于人才引进而言,留住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中小企业应该用什么体制、用什么文化才能留住人才?
首先,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必不可少。激励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人们更有成效地进行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 把 另 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在管理实践中,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对员工都有积极作用。至于如何将这两种激励与员工的绩效挂钩,就要看中小企业家的管理艺术了。一定要对员工的需要有起码的了解,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忌照搬书本知识。精神激励需要一定物质载体,物质激励也要包含一定思想内容,两者要互为补充,实现有机结合。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如根据企业初创期的老员工与后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不同诉求,进行股票期权激励、年薪制、津贴与退休计划等,长短期激励结合,以求尽量解决传统的薪酬体制下激励弱化的问题,以及越来越多的因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再者,培养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等外在约束的一种有效补充,就如同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心理契约”。企业里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企业价值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使员工有归属感,使员工能感到宽松和谐,有一定压力也有更多的动力,能够不时取得成就感的愉悦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围绕人(员工和客户)的需求来建立,并根据人群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给予完善和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空前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也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力,企业需要持续地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如果企业还是固步自封,不及时进行创新,将意味着自取灭亡。企业要在充分分析调整和机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地迎接挑战,就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彼得·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2]王晓辉,林琳.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1).[3]路宏达.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05).[4]蔺丽莉,张义珍,蔺玉茹,张瑶.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