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基层税务行政规范化管理的思考范文
对基层税务行政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一、基层税务行政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程序有待规范。表现在各种文书传递、程序衔接规定不细,责任不明,往往一个岗位空缺,工作出现脱节;或者一项会议或文件精神到达,信息传递缓慢,工作出现滞后;工作落实到什么程度,领导难以掌握。分析其原因:一是管理程序不科学。近年来,国税部门在办公自动化、政府采购、车辆管理、专项资金审批等方面制定了相应业务流程。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使得各岗位人员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和开展工作。但随着税收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现有管理程序已不能完全覆盖税务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二是管理程序有缺陷。一方面,制订管理程序时,虽经过了多次的调查研究、修订完善,但受制定者的素质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管理程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静态的、旧的管理程序与现有管理工作逐渐拉开距离,管理漏洞逐渐增多。三是管理程序执行不严格。少数税务干部人为地超越程序,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管理程序在运行中“名存实无”。
(二)管理方法有待提高。一是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管理方法多沿袭传统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解决问题的不多。如在档案管理上始终脱离不了以纸质形式存档的圈子,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存档快捷、方便等优势。二是人治管理仍占一定地位。虽然有利于发挥其决策快、效率高、约束少的优点,但也因“人治者”的素质差异,带来了工作独断性、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率。三是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制订出台了许多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不实用、不能用、不管用、用不长、用不好。四是精细化管理不深。主要表现为“四个注重”:注重划粗线条,突出对结果的管理,忽视了过程管理、环节制约和细节管理;注重单一手工管理或机器管理,在人机结合上研究不深;注重“他律”,而忽视了税务干部的自我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的制定、宣传、汇编,而忽视了促使税务干部按“条条框框”办事机制的设计和建立。
(三)管理机制缺乏活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虽然采取了岗位职级管理、税收收入特别奖励、税收工作特殊贡献奖以及各种补贴、补助等措施,但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存在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重正面激励,轻负面惩处的问题。二是检查监督与考评机制不完善。由于各岗位职责界定的不明确、绩效考评的模型和标准设置不够科学,以及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没有有效避免和防止绩效考评误差,致使绩效考评效果不佳。三是选人用人机制不够科学。主要是没有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受传统选人、用人管理体制的约束,仍存在重文凭、重资历、重关系的问题,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破格提拔的不多,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后果。四是思想文化建设不深入。偏重税务干部表层行为文化活动开展,忽视深层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缺少系统的税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计划性、指导性和连续性不够,没有形成稳定积极的机关精神、机关风气和机关道德。
(四)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项制度比较零散,体系比较杂乱,没有认真进行归集整理;二是有些制度之间相互失调、相互矛盾,而且存在重复交
叉现象,急需整合;
三是有的制度已经过时,有待修订;四是有的制度尚未建立,亟待完善。以政务管理为例,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单位均有对外宣传奖励制度,但标准不一,苦乐不均,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管理办法。县局有关规章制度如档案管理办法有些内容也已过时,急需修订。
二、对基层税务行政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管理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是推进税务
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也就是要紧紧把握税收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理念、成本理念、效率理念、服务理念和标准化理念,实施人本管理,统筹规划好税务行政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项目,实现相互支持、相互推动、良性循环的管理工作格局。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规范机构设置。按照省、州局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机构设置,准确界定各机构职能,防止各单位之间因职能重叠交叉、工作量分摊不均,而影响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明确岗位职责。要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准确对各岗位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划分相应类别与等级,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在税务行政管理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督促各岗位人员按照岗位设置抓好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根据机关业务的变动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岗位职责,防止管理工作出现“断层”或“空白”,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人抓。三是健全制度办法。要将先进的税务行政管理经验、规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等要素进行综合集成,整体系统地设计和优化现有的税务行政管理系统,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找准目前税务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革、强化、完善,建立统一的税务行政管理操作规范、考评标准、执行口径以及管理服务平台,为规范内部行政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三)优化管理手段。一是要依托科技手段。要深入研究行政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依托科技手段进行规范管理,减少人为管理弊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今后一段时期,基层税务行政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为:以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行政管理系统为手段,进一步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处理利用能力,确保税务行政管理高效运行。二是要充分运用科技管理成果。遵循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原则,着力解决当前政务、人事、财务、后勤等各项行政管理软件分散林立、互不兼容等问题,推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研究开发符合国税系统的行政管理应用软件,巩固现有办公自
动化的成果,将政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这一系统,促进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四)实施分类管理。行政管理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必须加以细化,实行分类管理。结合基层实际,我们认为可以细化为人事、政务、财务、后勤、监督、党建等六大类进行管理。一是人事管理规范化。要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与税收工作相适应、符合各类人员特点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激励机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规范化、民主化。重点要推行干部能级管理、特别奖励等办法,抓好干部考核评定、公务员测评、辞职辞退、人员考试录用、系统人事电子档案等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为税务行政规范管理提供人力保证。二是政务管理信息化。在运用传统手段抓好政务工作的同时,要突出提高政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重点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电子办文率;加强基层网站建设管理,应用企信通、电子政务、电子档案、视屏电视电话会议等系统,提高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完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季度通报等管理机制,规范信息、宣传、调研和检查督办工作,全面提高政务管理水平。三是财务管理程序化。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审计规程、办案经费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内部工作程序、财务报账程序、资金使用审批程序等,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努力实现运行有序、务实高效的财务管理目标。
四是后勤管理市场化。改变机关包办一切后勤保障的工作现状,把后勤服务中能推向市场的实行社会化管理。重点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具体包括房屋管理、绿化管理、电梯管理、清洁卫生管理,健身器材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在此基础上,严格接待管理程序,坚持接待标准,加强用车审批,规范车辆使用,确保后勤管理服务周到、价廉质高。五是监督管理公开化。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执法服务承诺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行风评议工作制度、“三卡”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建立健全党内党外、社会舆论、系统内外全方位开放的监督体系,全程监督税务人员行为,树立良好的国税部门形象。
(五)严格责任落实。要按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建立分工负责、整体作战的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建立县局党组、机关科室和基层分局三级工作责任制,强化局领导、科室和基层分局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努力形成县局党组成员检查、指导分管科室,各职能科室服务、督促各基层分局工作、各基层分局切实履行机构职能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包括领导落实、督办落实、考核落实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落实措施,确保各单位做到分工负责。三是健全以一年为工作期,分阶段、分单位、分层次狠抓工作落实目标的运转机制,确保各
时期税务行政规范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信息来源:湖北省巴东县国税局 作 者:钟琳
第二篇:对国税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国税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现状的几点思考
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型政府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国税系统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分局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在实体和程序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税务干部,本人不惴浅陋,谈几点自己对国税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现状的思考。
一、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定义及要件
(一)、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定义
根据行政法学原理,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可以这样定义:税务行政执法行为是指税务机关在行使税收行政职权过程中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作出的行为。
税务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税务行政许可行为。包括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增值税 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印花税票代售许可等。
2、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适用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优惠、税款征收方式以及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和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
3、税务行政确认行为,包括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供票资格认定、出口退 税资格认定、减免税资格认定、委托代征单位登记、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
4、税务行政强制行为。包括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安装税控装置等。
5、税务行政处罚行为。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 和停供发票、提请吊销营业执照等。
6、其他税务行政行为。包括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开具完税凭证、开具外出经营 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欠税公告、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奖励举报等。
(二)、行政行为的要件
按照递进关系,行政行为的要件可以划分为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生效要件和合法要件,也就是说,一项具体行为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具有递进关系的三个要件才能真正成为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1)、资格要件,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 的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单位和个人。(2)、内容要件,行政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有具体的内容。(3)形式要件,行政行为必须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主要是通过合法规范的法律文书来记载表达行政行为。(4)、功能要件,行政行为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2、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行政行为成立后,如果没有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让行政相对 人知晓,那么该行政行为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了5种文书送达方式,即: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法律文书有着明确的规定,第77条:行政机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必须有制式的送达证;第78条: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应当直接送达;第80条: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可以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第81、82、83条:送达法律文书可以委托转交送达;第84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用公告送达。采用何种送达方式,要根据合法有效、简便快捷的原则进行选择。
3、行政行为生效后,并不意味它就一定是合法的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被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的情况很多。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有:(1)、主体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的机关和组织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得。(2)、权限合法,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3)、内容合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错误适用法律、曲解法律。(4)、程序合法,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作出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程序不合法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是无效的。
二、目前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依据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法规规章法律层次不高。增值税作为我国 目前的第一大税种,征收和管理的依据还是《增值税暂行条例》这一行政法规,与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税种法律化的趋势相背离。纳税评估作为基层税务干部最重要、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征管法》以及《企业所得税法》中都没有涉及,这就使得纳税评估缺乏较高层次上的法律依据。
2、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向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销售问题,据淘宝网等交易网站统计每年流失的税收十分惊人,我们国税部门对靖江地区的网上销售也有所了解,可是没有明确的执法依据也只能无所作为。
3、税收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征管法》中规定税务机关拥有税收检查权,《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稽查检查人员检查的权限和内容,而对于管理人员的检查权限和内容,各种层次的税收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形成了现在“谈判式”的管理,加上与稽查的衔接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完善,管理员发现的税收风险点难以做到深度挖掘和利用。
2、执法公平性欠缺。在目前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工作机制下,不可避免地把管理的重点
都放在了大企业和重点税源企业上,而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管理的力度明显不够,在执法公平性上
第三篇:关于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层规范化管理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省、市局的重点工作之一。自去年以来,市局经过对基层所三次验收,两次督导,共检查基层所(分局)146个。总的看,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基层单位在工作制度、征收管理、环境设施建设、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74个局、所被评为市局级文明单位,有29个局、所被评为省局级文明单位。我们在基层规范化管理验收中,经过调查研究,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现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现提出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基层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认为规范化管理是搞形式主义,对规范化管理验收存在应付心理,检查前猛规范,检查后松一半。有的单位重硬件建设,轻日常管理;有的注重形式,仅仅按考核项目建立档案盒,里面没有内容或内容过时、也不全。
(二)考核落实不到位。有的县级税务机关对基层所(分局)的考核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政工部门牵头,有关职能科室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考核流于形式,造成部分基层所的税收执法错误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部分单位的基层规范化考核不够严格,考核的项目不全。个别基层所考核流于形式,考核记录为满分,考勤记录为全勤,考核不够认真细致,没有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将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与奖惩挂钩,定期考评并兑现奖励。
(三)要求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单位没有按规定建立和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没有将规范化管理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与奖惩挂钩,定期考评并兑现奖励。有的单位政治思想工作制度不健全,缺少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和文明单位创建目标、计划和措施,没有按规定开展政治业务学习,部分人员的学习笔记不认真。
(四)征管资料设置、填写和保存不规范。有的税务文书填写不规范,应填写的栏次空白,有些文书没有加盖税务登记专用章;部分企业纳税户固定档案和个体固定档案资料不健全;有的单位重点税源档案不健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但也造成全市地税系统基层规范化管理发展不平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整改,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二、对进一步做好基层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一)务必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规范化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内容也不断丰富。地税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工作制度规范、征收管理规范、环境设施规范和内部管理规范。其中,征收管理规范是核心,工作制度规范是基础,环境设施和内部管理规范是保障,各个要素并不是并列或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明确部门总体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科学配置内部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合理减化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全面、公正、效率地履行管理职责。规范化管理是由人治向法制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行政机关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地税系统成立十年来,在规范化管理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地税事业的不断发展,系统推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执法水平、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宣传基层实行规范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和价值,特别要结合我们过去规范化管理的成效,让基层同志认识到规范化管理不是“穷讲究”,不是“花架子”,而是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必由之路。使广大地税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同志,认识到规范化不是繁琐化,规范化不是形式主义。使一些对规范化管理持观望态度、有抵触情绪的领导和同志,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实现被动应付到积极落实的转变,由“要我规范”到“我要规范”,从根本上奠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基础。
(二)务必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基层规范化管理不单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以教育部门为主,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了确保实现征管规范这一核心内容,进一步强化基层征管工作,要加大基层征管部门的责任力度,发挥基层主管领导以及征管法规科室人员的主导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发现和解决基层征管
第四篇:关于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基层规范化管理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省、市局的重点工作之一。自去年以来,市局经过对基层所三次验收,两次督导,共检查基层所(分局)146个。总的看,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基层单位在工作制度、征收管理、环境设施建设、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74个局、所被评为市局级文明单位,有29个局、所被评为省局级文明单位。我们在基层规范化管理验收中,经过调查研究,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现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现提出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基层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认为规范化管理是搞形式主义,对规范化管理验收存在应付心理,检查前猛规范,检查后松一半。有的单位重硬件建设,轻日常管理;有的注重形式,仅仅按考核项目建立档案盒,里面没有内容或内容过时、也不全。
(二)考核落实不到位。有的县级税务机关对基层所(分局)的考核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政工部门牵头,有关职能科室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考核流于形式,造成部分基层所的税收执法错误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部分单位的基层规范化考核不够严格,考核的项目不全。个别基层所考核流于形式,考核记录为满分,考勤记录为全勤,考核不够认真细致,没有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将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与奖惩挂钩,定期考评并兑现奖励。
(三)要求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单位没有按规定建立和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没有将规范化管理考核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与奖惩挂钩,定期考评并兑现奖励。有的单位政治思想工作制度不健全,缺少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和文明单位创建目标、计划和措施,没有按规定开展政治业务学习,部分人员的学习笔记不认真。
(四)征管资料设置、填写和保存不规范。有的税务文书填写不规范,应填写的栏次空白,有些文书没有加盖税务登记专用章;部分企业纳税户固定档案和个体固定档案资料不健全;有的单位重点税源档案不健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但也造成全市地税系统基层规范化管理发展不平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整改,以达到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二、对进一步做好基层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一)务必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规范化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内容也不断丰富。地税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工作制度规范、征收管理规范、环境设施规范和内部管理规范。其中,征收管理规范是核心,工作制度规范是基础,环境设施和内部管理规范是保障,各个要素并不是并列或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明确部门总体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科学配置内部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合理减化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全面、公正、效率地履行管理职责。规范化管理是由人治向法制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行政机关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地税系统成立十年来,在规范化管理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地税事业的不断发展,系统推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执法水平、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宣传基层实行规范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和价值,特别要结合我们过去规范化管理的成效,让基层同志认识到规范化管理不是“穷讲究”,不是“花架子”,而是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二次创业”目标的必由之路。使广大地税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同志,认识到规范化不是繁琐化,规范化不是形式主义。使一些对规范化管理持观望态度、有抵触情绪的领导和同志,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实现被动应付到积极落实的转变,由“要我规范”到“我要规范”,从根本上奠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基础。
(二)务必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基层规范化管理不单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以教育部门为主,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了确保实现征管规范这一核心内容,进一步强化基层征管工作,要加大基层征管部门的责任力度,发挥基层主管领导以及征管法规科室人员的主导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发现和解决基层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深化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人事、教育、监察、征管、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积极研究探索把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基层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全面落实基层规范化管理的各项任务。
(三)务必在结合实际制定标准上下功夫。根据地税工作发展不断修订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是基层建设有效的工作方法。各基层单位关于规范化管理考评标准是根据省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地税工作实际制定的。从总体上看,符合我市地税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全市地税基层规范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省局《考评细则》出台后,地税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都有了不同的调整和变化。现行《考评细则》未能明确划分全职能税务所、基层稽查局、征收计会科以及管理科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在一些硬件建设、日常管理方面的规定刚性过强,没有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具体情况,有些要求难以落实,容易使基层同志产生抵触情况,使考核流于形式。另外省局修订了《税收业务规程》,推广使用了征管软件,规范了办税程序,规定了办税时限,因此《考评细则》应根据规程、征管软件和微机使用等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为此应明确牵头单位,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根据地税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完善。
(四)务必在严格日常管理,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基层规范化管理考评细则》是我市地税系统基层规范化上水平的基础,要提高我市基层规
范化管理工作水平,必须要把《考评细则》落到实处。《考评细则》能不能得到落实,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能不能上水平,关键在管理者,在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即关键在基层税务机关的领导和各税务所长的决心和责任心。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局领导和所长,不但要在宏观上重视规范化管理工作,而且要在具体工作中把带头执行规范化管理的规定,严格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谋划工作、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管理中,要真正发挥“怕得罪人就不当官”的精神,敢于负责,敢于严格按制度,按标准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基层规范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目标,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把《考评细则》落实到位,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其内容和要求,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就当时来说,一是要摆正《考评细则》位置,把《考评细则》考核纳入全年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持《考评细则》考核的完整性,将目标考核中与《考评细则》考核重复、抵触的内容修订或精简。二是要处理好《考评细则》年终考核与随机考核的关系,把日常考核与年终集中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考核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水平,避免一次考核决定全年成绩的现象。三是要建立起日常督导制度。省、市、县三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日常督导制度,把加强日常督导作为重视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体现。通过深入调研,帮助基层单位找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指导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促进其管理工作上水平。
(五)务必在提高规范化管理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手段;要按照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系统行政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是一门发展的科学,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作为我们地税系统基础规范化管理,更应该学习吸收其他单位的经验,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市部分基层局已经有利用内部网络开展规范化管理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技术保障下开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把规范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范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为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经济执法部门,我们应当积极支持、鼓励各单位从地税工作特点出发,从现有硬件设备出发,研究探索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整个地税系统的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于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基层税务分局人本管理调研思考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同时也给基层税务分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人为本做好基层税务分局的管理工作。
一、目前基层税务分局人本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对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的认识,不重视沟通
对基层税务分局而言,广大干部职工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研究如何将以人为本精神和人事管理结合起来,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使人做好工作而发展事业。要尊重干部职工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合法权益以及意见和建议。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上下沟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让干部职工真正理解和支持上级的工作安排,而不是消极盲目的接受和执行。
(二)没有将以人为本工作做到细处,不重视细节
有些基层税务分局人事工作管理质量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对职工的思想情况“摸脉”不细、“诊断”不准、“药量”不当。为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在深入细致上下功夫。无论是做思想工作也好,或者布置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经过充分准备和广泛地调查研究,在对干部职工思想摸清楚的基础上才进行实施,防止仓促上阵,做到把要解决的问题抓准、把工作的实施方案定准。在具体实施上不套模式,道理要讲的实在,反对“高八度”的高谈阔论。
(三)管理方法不灵活,缺乏技巧,不讲求实效
基层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税务干部职工,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领导应该首先做一名倾听者。要先了解干部职工对工作生活的困惑以及想要反映的问题,为疏通思想、化解矛盾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创造条件。将大道理转化为职工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的小道理。面对基层一线职工,大道理很多,但是不实用,给人一种不亲切、不实在的感觉。
二、解决基层人本管理不足的对策
有句名言说道,“领导的任务就在于把他所领导的人们从现在所处的地方带到他们还没有去过的地方。”管理者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工作的总体方向,还能为工作分析的开展给以各方面的调度和支持。因此,对于干部队伍的建设将有利于以人为本精神的贯彻,下面笔者对如何将人本管理思想结合到基层的工作生活中去阐述一点薄见:
(一)积极推行能级管理
公务员制度尽管把“能”与“德、勤、绩”共同作为评价和考核公务员的重要标准,但是,公务员制度对如何评价和考核公务员的“能”规定得过于宽泛,可操作性较差。能级管理建立起规范的能力管理方法体系,使得对“能”的管理更加具体,更加明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实现了对公务员制度的补充。
能级管理就是以人的能力为核心,通过一定的考评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富有活力的新型税务公务员管理制度。目前虽然有具体的实施考核方法,但有些细则过于模糊,实施能级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具体措施主要有:
1、广泛征询意见。细化量化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充分体现每一个人的责、权、利的结合,统一到人到岗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办法向各股室、部门,并在全局职工会上进行讨论,进行细致深入的宣传,针对反馈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2、整合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依据人员、岗位,结合工作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每一项工作内容细化量化到每一个岗位上,明确职责目标,考核依据和扣分标准。根据各岗位工作难度的大小、工作量的多少、责任的轻重以及岗位所需技术指数等集体会议研究评出考核指标。
以人为本管理改革创新了一条科学处理“德”与“能”关系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选人用人制度中,把“德”(道德)作为使用和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但由于缺少一套科学地考评“德”的机制和方法,对人才“德”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因此,选人用人失误难以避免。能级管理改革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本”,把对人的“德”的要求与对人的“能”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各类组织科学处理选人用人中“德”与“能”关系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现了对党的组织路线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知道精神。
(二)深化人事改革,激发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第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尊重干部职工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第二,要为干部职工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坚持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所长,让其各尽所能。通过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搭建一个全体国税干部职工都能施展才华的竞争舞台,最大限度地做到岗能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使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激活干部职工的工作欲、创造力和成就感。第三,要完善干部职工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静
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不仅要看工作成绩,还要看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不仅要与其他优秀分子比较,还要与干部职工本人的过去比较;不仅要看当前的能力和成绩,还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三)实行民主管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
第一要实行决策。无论税收业务工作,还是行政管理工作,凡是重要的事项,在决策前都要认真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集思广益,采纳各种合理化的建议,使我们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基层实际,增强干部职工落实执行的主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要强化干部职工主人翁的意识。大量的实践表明,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向心力,是决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战斗力和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尊重干部职工个人的劳动和创造,实行人性化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给下属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多表扬和肯定,重视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要肯定其主动思考的精神和负责人的态度,尽可能创造轻松和愉快的工作气氛,以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敏才智去积极做好工作。第三,倡导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在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后,要围绕总体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发挥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干部职工根据职责分工,拿出自己的工作计划,而领导将精力主要放在督促指导上。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要对下属多引导、启发,多要求干部职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去解决税收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会提高,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工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