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系工作问题的四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系工作问题的四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
1.加强教育,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1)完善内部学习制度,从思想上真正加深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继续深化机关效能革命活动,狠抓内部纪律整顿,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3)城管队员的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苦练内功,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4)全力打造新城管、新面貌、新形象。严格执行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内部督查管理力度,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开展一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加强管理,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管理机制。
(1)对跨门占道经营等问题,要通过共管共建的形式,由各经营户推选出业主代表,成立共建理事会,定期通报各经营户的违规违章情况,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2)对表现良好的经营户予以表扬,激发经营业主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城管执法环境。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潜力,形成街道、社区和物业公司三级管理网络。
(3)物业公司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市容环境管理的责任,发现无证设摊、乱丢、乱挂等各类违章现象要及时指出,责令整改。
(4)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联络员、协管员、车管员、巡逻队等队伍的作用,动员他们采取以劝改、说服教育的方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从而在辖区内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网格式的城市管理体系。
3.重点治“乱”,建立严管重罚的执法威慑机制。
(1)在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有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对屡教不改的违章者实施严管重罚。
(2)对占道经营、无证设摊、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问题,要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重拳出击,切实加大处罚力度,在辖区范围内起到明显的示范、威慑作用,促使其他违章者衡量利弊得失,自觉改正经营行为,从而逐步解决市容治“乱”周而复始的现象,营造辖区良好的市容环境。
4.创新管理方法,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掌握规律,实行全方位管理。对沿街店面、路面等城区空间实施全方位管理,在时间上实行全程管理,保持管理时间的连续性。
二是把握难点,实施分类治理。
(1)对早点摊,进行了全方位的改架及摊架清理,形成统一的摊架。
(2)对零散摊位进行集中定点、定位经营。
(3)对流动摊点进行全天候、不定时检查,发现无牌无证的坚决取缔,并按《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对固定水果摊在统一定点、定位设置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管理。
(5)对占道经营的摊位实行统一管理。
(6)工程车辆管理。对城区违章占道小型机动车辆,采取书面告知、现场暂扣的办法,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进行处理。
(7)对夜间进城的无封闭的施工工程车辆,造成泄漏、超载或带泥运行、不加盖的车辆采取定点设卡、突击整治的办法,有效的制止了城区道路违禁行驶和道路污染行为。
第二篇: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本文在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根据我国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特殊性,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法制建设、政府干预、环境保护产业化
前言: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 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环境恶化己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深入探索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不仅被单独使用,也常和其他词组合成复 合词,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学科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研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也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
1.2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均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接轨”的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尤其是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将增加。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为数很少。此外,汽车尾气污染突出。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流动污染源。
1.2.2水体污染形势严峻
由于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污染物使得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造成水质恶化。七大水系中,1/3以上的河段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 %,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 70%。以地下水为饮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
1.2.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了大 片宝贵的土地,还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因而洪涝灾害频繁,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建国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 亿亩扩大到 2 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
1.2.4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又由于我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率均较低,多数垃圾只是露天放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耕地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O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1.2.5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央型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过程中,各种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所呈现的矛盾也愈发加剧。由于政府(环境治理的供给者)和生产厂商(环境治理的消费者)目标函数的差异以及预期收益——成本大小的不同,决定了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环境问题固然有其国情、历史、技术、伦理等方面的原因,但造成我国目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2.1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2 环境立法的滞后
我国的环境立法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立法指导思想多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环境保护,基本上是建立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 90 年代开始注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但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长期遵循“成熟一条制定一条”的原则,这一原则使环境立法只注重经验性而忽视先导性,许多条款明显滞后,甚至与现实脱节,使得市场经济带来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无法可依。同时,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创设时间短,且是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一是尚未经过、也未有成熟的市场考验;二是有些制度援引或借鉴西方法律体系的内容,很难在短时期完全吻合我国特定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
2.3 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
在现行体制下,环保法律几乎未授予环保部门任何直接强制执行权力,尤其是无工商、税务等部门所拥有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强制划拨等手段,使得环保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常感力不从心或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迫使不履行环保法律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普遍感到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权力来保证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这就决定了环保执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软弱的状态,它不仅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降低了执法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环境违法行为的滋生。
2.4政府干预的失灵
在我国赶超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从地方利益还是政治前途出发都会选择经济利益至上的战略,甚至为此牺牲环境利益。原因很简单, 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更为直接和明显。地方官员的任期通常比较短,在此前提下,忽视环境而发展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再者,地方政府与其所辖的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往往维护企业的发展,在制定和执行污染控制任务时敷衍、搪塞;况且,环境质量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不仅表现在一个地区对公共环境的污染会损害相邻地区的利益,而且一个地区政府治理本地区环境的好处肯定会被其他地区所获得,这就削弱了地方进行环保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政府负责环境治理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存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 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必须寻找与所有者利益兼容的治理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的宏观治理,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长期、有效地开展。
3.1 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3.2 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
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中问题题还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很普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可 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客观需要。因此,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要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尽早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品管理法以及与单行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强地方 环境资源立法,使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相互配套,使法律对环境的保护更具有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我国的环境执法体制及各执法机构的职责。避免由于执法机构的职责不清、多头执法而影响执法效力的问题。
3.3 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使环境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分离的误区,确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分的理念。我们再也不能沿袭过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型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从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转变为 资源节约型,从破坏环境型的发展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从技术落后型转变为技 术先进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变为管理科学型;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运用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
3.4 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
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环保产业,要通过观念更新,创造环保产业的需求。要在决策体系中增加和突出环保评价程序,依法采取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从而确立环保在经济活动中 的根本地位和权威,由此创造环境保护产业的需求。
要通过体制创新,引进环保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化。要通过调节税收政策。优化推进环保产业化的政策体制;要通过转化和应用环保科技成果,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与水平;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投入,积极探索多元 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身的不良活动及不良后果的认识更加深刻,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地球的升温等一系列突出的生存危机问题,已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前提,把发展放在好的基础上前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困扰我们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将会遗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虽然今天在我们的努力后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这样的进度是远远不够的,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正所谓任重道远。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徐辉.我国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丛,2010,(17):197.[2]雷家骕,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1998(03).[3]黄敬宝.莫小红.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R}2.11:48~50.[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5]朱德明.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71).[6]魏菊梅.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建设论坛.2010(8).
第三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困难、覆盖面积小、统筹层次低等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跨省转接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4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要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关注并深入研究,尽早发现问题,根据国情制定差异性方案,有效解决养保问题。
一、我国养保现状
21世纪,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职工和农民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本文研究对象是社会养老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立多种类型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如在城镇地区,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但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发展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使劳动力流速加快,基本养老保险越来越不适应变化,养老保险跨省转接越来越困难。虽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推进过程却非常缓慢。表面我国养保制度很成熟,实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现行养保制度存在很大局限,很多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现状和社会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快速进行养老保险改革,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方案并加大力度实施,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二、我国养保存在的问题
(一)跨省养老政策已出台,实施力度不足
目前因劳动力流动导致跨地区养保问题而出台的《暂行办法》,存在实施力度不足问题。《暂行方法》规定农民工基本养保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须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但各地缴费规定不同和实施力度不够、企业为自己利益而变得自利、个人来回在跨地区办理手续等原因阻碍政策实施。①所谓方便跨地区养保变成了一个空想,这时流动工人利益最易受到伤害。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东、西部不平衡,且养保制度具体实施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由表1知,在不同地区供款比例是一样,但各个城市个人工资、补贴优惠等显然不同。在中国走向“全民养老”背景下,养保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三)社会养老保障税不足,统筹层次比较低
养老社会保障税是养老社会保险最有效的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手段,而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养保制度,经常入不敷出。基本养老保险已初步实现,但统筹层次低。因我国社会保障税制不完善,现行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更大。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实行全国联网,简化跨省转接
根据《暂行方法》,跨省关键是处理以前和现在的基础养老账户和个人账户问题。面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需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养保实行全国联网。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不同问题,对全国联网的投保人是本地的按照本地政策,在各省份下面设置节点,有效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别也给补助,但其资金是本地由地方财政支付,中央财政给外区适当支付。配合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借鉴银行系统的技术实行全国联网,向全覆盖范围发展,实现办理手续最简化。③
(二)增强立法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为完善我国社会养保,要提高管理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利用法律强制性、无偿性,规范养保操作方法,实现统一缴费基数、比例、操作和计算,使我国社会养保惠及每个公民。现阶段,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完善地方政府和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形成多层次养保制度。
(三)完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税,全国统筹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核心,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税税迟迟不能开征,严重制约我国养保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须立刻完善养老保障税,以完善现代养保制度。④而实现全国统筹、搞好老年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需要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更需要国家财政给予大力支持。为实现由各省份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我们要在扩大养保覆盖范围、完善管理体制等基础上,划清楚国家和企业在养保基金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各省各方面都兼顾,打破户籍壁垒,保障每一个公民权利和利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教育、技术等都迅速发展,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非常突出,它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对我国养保制度挑战不能采取单一保障办法,应采取“多保障”思路,构建一个多元化、范围广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解决,未来向着养保操作统一、全国统筹方向发展。
注释:
①唐晨辰.关于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新政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11).②黄必红.养老金制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③陶志勇.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难题求解[J].中外企业家,2009(4).④龙卓舟.养老社会保障税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第四篇: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我们自身的生存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如下: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就酸雨污染而言,由于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3.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而且治理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原因如下:
(一)能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费的超常规增长,是环境污染治理不善的深层次原因。
“十五”期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火电、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出现过热发展的态势,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实际达到1.6,是规划预测的4倍。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量达到22.2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了55.2%。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49万吨,超过总量控制目标74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约27%。污染行业排污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治理进程相对缓慢。同时,许多老企业年久失修,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污染防治设施存在问题,污染种类日趋复杂。
(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远远不够,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在以GDP为中心的干部考核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甚至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健康为代价,违法违规审批、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建设项目,造成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严重背离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还有一些地方根本不充分重视环境治理设施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说,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尤其是破坏环境的政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没有实行或流于形式。
(三)环保制度不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严肃性不强。
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法规制定和修订的进程缓慢;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环保法律和国务院及其和环保有关的部门施行的法规、规章都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时间的滞后性,往往先有普遍性严重性污染问题,才再引起立法。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也不够,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四)环境治理市场化发育程度太低,治污与经济运营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都由政府财政预算负担。随着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已越来越难以支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扩大。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化经营、使用者收费政策、排污交易政策还没有畅行。而美国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成功地解决了工业排污的治理问题。现行的价格体系也存在着扭曲现象,资源、能源的价格影响了其有效利用和合理配臵,表现在一些环境资源的低价甚至无偿使用,排污计量征费、排污市场价格没有反映社会成本。市场机制被行政权力“僭越”,未能让市场有效地起配制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作用。资源更新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未落到实处,未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循环运行。
(五)各级环境部门在各级政府内的地位与“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定位不相称。
我国政府的各级环境部门在政府的各部委办局中,其地位明显不高,重要程度远未为人们所认识,机构负责人的影响力不足挂齿,其权威在政府内、在社会中几乎无足轻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基本不具备以前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综合协调功能,没有统一监管机构的权威。
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且治理不利的现状,应该如何改善呢?
(一)建立适当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经济效率原则,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综合控制原则,有效控制跨界污染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原则等。
2、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包括总量控制、许可证、排污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等,力求使之成为更加完备、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并把污染综合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作为这些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
(二)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
国家法律,包括各项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公正发展的基本条件。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市场经济立法和环境保护立法落后于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同立法的进程相比,有关法律的实施,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不少地方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还通行无阻。其结果除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外,还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守法者经济上吃亏,违法者经济上占便宜,不支出和负担防治污染费用,同等条件下成本相对较低,形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应当强调,强化法律实施,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地位平等、等同对待、自我负责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政府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
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包括污水处理、废物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保证水体、空气、生活环境的清洁优美,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等,是任何现代国家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同时采取经济措施鼓励私人和企业也提供这种服务。能否高效、高质量地提供这种服务,常常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和业绩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提供以下公共服务,当然,受经济发展木平和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各地方和各城市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方面,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但这是迟早都要做的,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注意同国际环境保护趋势相衔接
在国际环境领域,世界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有关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有关国际环境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借保护环境设臵贸易壁垒,也要适应国际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注意保持同国际上、同主要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标准和作法相衔接,以适应国际和各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对国际市场所构成的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的企业应当认识到,这是将来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一样重要,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在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后,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证。
第五篇:最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使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瓦解,农村传统的依赖于土地的生活保障体系被削弱,农村以家庭为支撑的生活保障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养老、医疗等重要问题日趋凸显。构建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农村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保障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构建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必然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开始流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功能将越来越弱,农民不仅面临着市场冈险,而目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而目前农民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需要。
1.2 是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个典型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国家,城乡差别是长期以来—直存在的—个突出问题。城乡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而这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更加突出。农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而目有利于
第 1 页
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做出贡献。
1.3 是维护农民国民待遇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障实行城乡区别对待的—个可解释的理由是,农民拥有了国家给予的土地使用权而获得了土地保障,因而,国家对农民的保障就不再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将农民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以外的理由。首先,全体国民都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农民自然应该包括在内。其次,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得到—定的回报,理应与城市居民—起平等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国家理应对农民的保障利益损失作出—定的补偿,应该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之中。因此,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它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优抚、“五保”,还是救灾、救济,都是以特定的农民为对象的,数量也很少,大多数农民并没有享受社会保障。这种非均衡的二元保障政策,直接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在社会保障资源享用与权利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农民群体往往在医疗、教育和就业保障方面遭遇排斥和挤压,无法分享到应有待遇,致使农村社会保障的发生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层次。
2.1 农民自主保障意识薄弱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而目前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意识仍然较弱,也不了解参与社会保障的好处,他们直对各种保障问题的最常用的办法仍然是“养儿防老”。五千年的封建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思想,养儿防老,存钱防灾,农民的支出主要用于衣食住行,而以参加社会保险来进行自我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
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特困群体的救助主要是采取季节性救助,各地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体定期定量补助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办法,使得部分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能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得依赖土地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而这种土地保障只能发挥低水平的保障功能。
第 2 页
2.3 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采取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投入为补充的形式。这使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交费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和保障需求自主选择缴费标准(从每月2元至每月20元十个标准)。在实际开办过程中,大部分农民由于采纳了最低标准,受益期时领取的养老金过低,不能有效地保障老年生活。而自由交费原则,使养老保障制度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农户参保行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许多农户出于自利的动机而选择不交费,导致基金规模和覆盖人群无法扩大,很难起到养老保障作用。
2.4 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医疗需求的释放和增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低,不能有效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国家规定的合作医疗标准是,中央财政补10元,地方财政补10元,个人交10元,每人年筹资30元。由于筹资水平过低,基金有限,受益面大,补助额度小。目前的合作医疗能够为病人提供部分资金帮助,但还远远不能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资金的相对稳定性与群众不断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不适应性。且合作医疗的基金很难进入乡镇卫生院,难以在农村实现良性循环。
2.5 社会保障体系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仍采取多头分散管理的办法。国家立法机关还未制定出专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立法,不同地区、不同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办法五花八门,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同时,立法滞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国民社会 毒职淡薄,加上多年来缺乏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教育,许多单位和个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不愿意缴纳或故意漏缴、挪用相关社会保障资金。
近年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出台了一些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章制度,但其内容规定滞后、不完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强大的法律支撑,从而导致这一制度的实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各地在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
第 3 页
度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甚至有时表现为长官意志,缺乏制度应有的稳定性,导致本来就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民自主保障意识
我国现行《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公民提供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一规定表明,全体公民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农民也不例外。要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消除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他(她)们了解参与社会保障的好处,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农民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意识。
3.2 在全国建立较为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政府的财力和当地农村的实际消费水平,坚持低标准起步,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涵盖每一个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真正让那些有实际需要的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全体成员的最低生活保障,不仅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经济落后地区也同样需要,各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好坏只能决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水平的高低。因此,综合考虑,应在全国建立较为规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3 完善和创新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随着土地保障功能地弱化和家庭养老压力地加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国家在部分农村地区推行了社会养老保险作为辅助,但是其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由农民个人缴纳,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在重视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和创新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一方面,在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时,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优先解决无子女老人的生活保障,照顾独生子女老人的生活,解决老龄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共同投入、风险同担的筹资机制,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创新土地
第 4 页
保障的功能,开展“以承包土地换取养老保险”的试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具体思路是:当农民年老力衰、到乡镇企业就业、进入小城镇定居的时候,应使他们出让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款,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当土地被征用时,可用一部分征地补偿费为彻底丧失土地的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
3.4 深化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当前,各地农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非常欢迎,医疗合作改革成效显著,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也逐步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重大疾病救助依然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对大病、重病患者的重点补偿;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的基础上,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此外,还应该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中逐步加大对卫生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3.5 加紧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因为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对于农民按期缴纳社会保险的保险费以及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险都有很强的约束性。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通行做法。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这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保证。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整体起步较晚,农村的社会保障立法更是滞后。因此,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初,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之具备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和维护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立法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范围和形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农村社会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国经济总体上还较为落后,并且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农村与城镇相比起步晚、起点低,因此,要真正建立起—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长期发展、繁荣。
第 5 页
参考文献
[1]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华迎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制度.经济要参,2005.(1O).
[3]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改革,2005 [4]杨复兴.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J].经济问题探索,2006 [5]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5 [6]李鹏.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3)[7]韦镇冲.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J ].经济纵横, 2008,(2)[8]宋生瑛.政策非中性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9] 刘子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J ].广西社会科学, 2007,(10)[10]许海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农村经济, 2006,(4)[11]于淑波.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6)[12]叶莉,魏远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浅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