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9: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

第一篇: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

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

纠正措施是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注意审核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这是评定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证据之一,也是提高审核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审核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对于那些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例如:批量性、批次性不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影响的顾客抱怨;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等),组织应认真分所原因,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否则不合格问题会再次发生。

审核中,应注意审查不合格产品的评审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顾客的抱怨、投诉记录等,看其中有无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对这些不合格的问题是否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效果。确定的不合格原因是否正确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到位,不正确,不是产生不合格的真正的根本原因。

例如:某组织的一位车工加工一批零件,共10个。结果全部不合格,报废。该组织对此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原因分析是:操作人员看错了图纸。这个原因是产生不合格的内在原因吗?看错了图纸只是产生不合格的表面原因。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看错图纸?是这位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质量意识差?还是这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不会看图纸?另外还应从生产过程控制上找原因,是否实施了首件检验制度?首件检验是否有效?等。所采取的措施能否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应能起到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作用。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只是“纠正”(只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改正,一种处置),而不是“纠正措施”(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例如:某组织在内审中发现有的测量仪器未按期进行校准,对该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将这些仪器送去计量。显然,这种措施只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不能起到防止再发生的作用。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位车工加工的10个零件全部报废的问题,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操作人员下次注意仔细看图纸。这个措施没有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如果这个操作人员下次还不注意看图纸类似的不合格岂不还会发生?所以,这样的纠正措施不能起到防止重复发生不合格的作用。组织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不合格,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批评,加强质量意识,工作责任心的教育,并按经济责任制进行惩罚,使其吸取教训。如果是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差,不会看图纸,应对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调离该工作岗位。同时,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严格有效地实施首件检验制度。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纠正措施实施了没有?纠正措施的效果如何,是否防止了不合格重复发生,这是采取纠正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审核纠正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审核中,要求组织提供实施纠正措施的证据,并通过查阅有关记录和有关证据,审核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重复发生了类似的不合格。要注重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这是审核

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关键。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是否实施了纠正措施

GBT9001-2008标准8.5.2要求:组织应建立并运行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是针对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按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进行工程分析和统计分析,弄清故障产生的机理,查明故障原因,实施纠正措施,防止故障再现的一个闭环系统。

在审核中,应注意审核组织的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使用中发生的硬件故障和软件错误,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行了记录?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规定的管理级别进行报告?是否对故障进行了工程分析和统计分析?是否弄清了故障产生的机理?是否查明了故障原因?是否针对原因采取并实施了纠正措施?是否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跟踪验证?故障是否排除?问题是否归零?故障是否重复发生?是否按技术状态控制要求或图样管理制度对设计或工艺文件进行了更改等。

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审核,既要审核是否按纠正措施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了实施,更要注意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注意审核纠正措施是否达到了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目的。

第二篇:管理体系审核知识

管理体系知识

(一)简答题:

一、简述与审核员有关的审核原则: 答:与审核员有关的三条审核原则是:

(1)“道德行为”原则: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应是审核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公正表达”原则: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履行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3)“职业素养”原则:审核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是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二、简述与审核有关的审核原则: 答:与审核有关的两条审核原则是:

(1)“独立性”原则:保持“独立性”是实现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实施审核活动的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保持客观的心态,从而保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2)“基于证据的方法”原则: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基于证据的方法”是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通过合理的抽样,确保审核结果可行。

三、审核员在检验科审核,检验科负责人提供了检验标准,审核员看到标准上规定:出厂前应逐件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1.2兆帕,保压120秒。你该如何审核? 答:应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审核:

(1)核对组织的检验标准是否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2)现场观察质检员的检验过程,是否进行逐件检查,试验压力、保温时间等是否遵守检验标准。(3)抽查近期的3~5份检验记录,确认检验是否符合标准,查记录是否有相关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签署及记录标识;确认放行的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抽查例外放行的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4)现场查看检验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查检验设备的检定或校准证据。(5)现场询问质检员对出厂检验要求的了解情况,查质检员的资质、培训、技能等方面的证据。

四、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分公司随即对内部的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职能部门减少了四个,部门职能和岗位设置也进行了较大调整。请问审核员在审核时应关注什么? 答:审核员在审核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与实施,变更之后体系是否完整。

(2)主要涉及到变更后的有关层次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相应的质量目标是否建立。(3)调整后的岗位人力资源是否满足要求,相关文件是否得到修订。

五、试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三者的关系? 答: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审核组通过收集和验证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获得审核证据,并依据审核准则对审核证据进行评价获得审核发现,在综合汇总分析所有审核发现的基础上,考虑此次审核目的而作出最终的审核结论。(2)审核准则是判断审核证据符合性的依据。(3)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4)审核发现是作出审核结论的基础。

六、简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1)审核证据、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的关系是: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审核发现是作出审核结论的基础。

(2)例如:在初次认证审核中,通过现场获得证据,对照审核准则(GB/T19001标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获得审核发现(如开具不符合报告),汇总所有的审核发现(符合审核准则和不符合审核准则的情况),考虑此次审核的目的,作出审核结论(是否推荐认证注册)。

七、审核员在质管部查管理评审材料,发现管理评审报告中针对评审情况,共提出四项改进决策,审核员只看到其中一项由办公室完成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的验证记录。你该如何审核? 答: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审核:

(1)了解其余三项改进项的改进措施的制定情况,是否规定了责任部门、实施方法、时间进度,初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合理。

(2)到责任部门现场检查这三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确认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检查实施记录。

(3)查看是否对这些措施进行了验证,查阅验证记录。

八、简述监督审核与复评(再认证)审核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1)监督审核的目的:验证获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审核准则的要求和相关的认证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以确定是否推荐保持认证注册。

(2)再认证的目的:验证获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审核准则的要求和相关的认证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以确定是否推荐认证注册,换发证书。

九、简述认证范围与审核范围的区别?

答:(1)目的和作用不同:审核范围界定一次具体审核的内容的界限,用于指导一次具体审核活动的实施;认证范围界定受审核方的认证范围,用于认证注册的目的,表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具备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范围。

(2)内容不同:审核范围包括一次具体审核所包括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详细表述;认证范围包括认证所依据的管理体系标准和所覆盖的产品、过程、活动、场所的概述。(3)使用者不同:审核组使用审核范围;认证范围的使用者为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

十、简述认证过程的主要活动,说明认证过程与审核过程的关系?

答:(1)认证过程的主要活动包括申请、受理、签定认证合同;启动审核;文件评审;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与实施;编制、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完成审核;技委会评定审核,认证机构批准注册、颁发认证证书;后续的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

(2)认证是从组织申请认证到获证的全过程,审核活动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十一、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车间返工后的不合格品要由检验科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或交付。但审核员未发现近三个月的重新检验记录。你会如何审核?

答:(1)查最近三个月产品检验记录,询问检验人员对不同性质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了解最近是否有采取返工、返修的情况。

(2)若有返工、返修的,抽查3~5次,追踪其处理后是否进行了重新验证,是否存在未经重新验证直接流转或交付的情况。

(3)若有重新验证,在现场是否保存验证记录,处理后产品是否达到相关的要求。是否存在重新验证不达要求而流转、交付的情况,对未达要求的产品处理是否符合规范。

(4)查阅记录,追查对其他不合格品处理方法如让步、降级是否经授权,是否符合规范。

十二、简述CCAA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

答:(1)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

(2)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

(3)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拓展其专业能力;

(4)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

(5)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6)不讨论或透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

(7)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

(8)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害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9)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

(10)不向受审核方提供相关咨询。

十三、结合标准条款,简述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过程通常分为哪些基本步骤? 答: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一般可包括以下步骤:

(1)供应商业绩调查,收集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信誉以及其顾客对其产品的反馈信息等。

(2)送检样品,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供方列入试用合格供方名录,进入小批量试用样品阶段。

(3)根据样品试用结果,满足要求的,经相关部门评审,正式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开始进行批量供货。(4)保持对供方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5)定期对供方的业绩进行评估,对供方进行动态管理,存优去劣。

十四、简述审核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审核目的;

(2)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3)审核范围;

(4)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5)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日程安排);

(6)审核组成员和随行人员的作用和职责;(7)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十五、简述实施现场审核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答:(1)召开首次会议;

(2)现场审核,收集和验证信息,获得审核证据;

(3)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并形成审核结论;

(4)审核过程中的沟通(包括审核组内的内部沟通、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和认证机构的沟通);(5)召开末次会议。

十六、简述审核计划与审核方案的主要区别? 答:审核计划与审核方案的主要区别为:

(1)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它是关于一次具体审核的活动和安排的文件。

(2)审核方案由审核方案的管理人员建立,是特定时间段内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审核(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动)。审核方案中包括对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还包括为实施一次具体审核提供资源所必要的所有活动和安排。

十七、审核按计划进行就可以了,没必要编制检查表,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编制检查表可以:

(1)保持审核目的的清晰和明确;

(2)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3)保持审核路线的清晰和逻辑性;

(4)保持审核时间和节奏的合理性;(5)保持审核方法的合理性,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

十八、简述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范围和目的,请举例说明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答:(1)标准8.2.3条款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范围是组织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有的过程;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发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实施改进。

(2)常见的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可以通过内审、管理评审、例行的工作检查、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等方式获得质量运行的信息,对过程能力进行评审,确定过程的有效性。具体实施时,可借助统计技术,如SPC图、趋势图、过程能力分析等进行。

(二)阐述题:

一、某企业将设备表面喷涂生产过程确定为“应确认的过程”。审核员按标准条款对该过程审核时,受审核人员出示了该过程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和过程控制记录,审核员查阅后发现作业指导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过程控制记录填写详细、规范。试问审核员的审核是否适宜?你该如何进行审核?

(特殊过程的审核)

答:该审核员的审核不适宜,因为对7.5.2条款的审核不充分。喷涂工序的7.5.2过程确认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审核:

(1)请负责人介绍企业对表面喷涂生产过程确认的安排,查阅过程确认程序,表面喷涂过程确认程序规定的确认内容是否充分、合理(如表面喷涂需要确认的内容涉及对喷涂工艺的评审、喷涂设备的认可、喷涂工作人员能力鉴定等)。

(2)抽查3~5中主要产品的喷涂过程确认记录,检查其对工艺评审、喷涂设备、人员资格鉴定情况是否符合组织规定。

(3)现场查看正在生产的产品,抽取2~3个产品的确认记录,确认其生产工艺、使用的设备、操作人员是否经过确认,关注过程变化是否有再确认。

(4)了解组织对再确认的安排,询问近期有无发生再确认的情况,抽查再确认的记录,确定其满足要求。(5)结合其他部门的审核,了解交付之后的产品质量反馈,验证过程确认的有效性。

二、如何依据标准条款审核“不合格品控制”过程?

(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的审核)

答:(1)请负责人介绍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查阅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对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置、职责、方法等方面规定是否符合标准8.3的要求,是否充分。

(2)查阅近期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抽取5~7批次不合格品记录,是否明确记录不合格品的性质,追踪其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3)抽查其中有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追查返工措施和重新验证记录,返工之后是否满足要求。(4)抽查其中让步使用、放行接收不合格品,查阅其批准记录,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交付使用不合格品的情况。

(5)到生产现场查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处置,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知道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结合销售部门的审核,了解是否存在顾客反馈的交付后产品不合格情况,如有,抽查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是否恰当。

三、如何依据标准条款审核“内部审核”过程?

(内部审核过程的审核)

答:(1)与“内部审核”负责人沟通,了解其内部的职责、程序。(2)查阅《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文件,对内部审核的频率、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和要求规定的是否充分、适宜,满足标准要求。

(3)了解内审方案的策划,查阅内审计划、内审方案,确认方案对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的考虑是否充分,规定是否合理。

(4)了解审核计划的实施情况,抽查其中一次审核计划,确认审核计划内容是否充分,满足审核方案的要求;了解审核人员所在部门,是否存在自己审核自己工作的情况。

(5)了解审核人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抽查审核员的培训记录、培训合格证,确认其是否具备审核能力。(6)检查审核员对具体审核的策划情况,查阅内审检查表,根据其审核路线按部门审核或按过程审核,从中抽取2~3个关键部门或3~5个关键过程的检查表,确认策划的审核内容、方法是否满足充分、合理。(7)了解审核的实施情况,如首末次会议、现场审核实施,查阅首末次会议记录、现场审核检查记录,抽查2~3个关键部门检查记录,确认收集的证据是否满足检查表的策划、记录是否充分。

(8)查阅开具的不符合报告,了解其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纠正措施,确认原因分析是否充分,采取的措施是否适宜,措施的验证情况。抽查3~5份不符合报告,追踪其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确认纠正措施是否有效。(9)查阅内审报告,了解整个内审的实施、审核发现、审核结论,结合其他条款的审核,了解体系运行的实施情况,确认审核活动是否能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体系,以及其可信性、有效性。

四、在审核“顾客满意”时,销售部长说:“自体系运行以来,未收到任何投诉,也未出现退货情况,因此没有相关记录。”你认为这种审核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如果你去审核,你将用什么方法?审核哪些内容?

(顾客满意或顾客投诉的审核)

答:不符合要求;因为标准8.2.1条款的内容没审全;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审核:

(1)请销售部长介绍监测顾客感受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查阅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程序,组织策划的监视项目、职责、方法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了解近期对顾客满意信息收集的实施情况,查阅相关的记录资料,比如顾客满意度调查计划;顾客满意调查表、业务流失分析、顾客投诉等情况,评价实施的活动是否满足规定,评价收集的信息是否充分,确认顾客满意情况。

(3)了解组织对顾客信息的利用情况,是否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重点关注顾客抱怨、投诉的后续改进,结合其他条款的审核,关注改进的有效性。

(4)查阅组织对监视和测量的汇总统计资料,了解顾客总体满意情况,是否把顾客满意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5)结合其他条款的审核,了解顾客满意的实际情况,确认顾客满意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关注后续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

五、如何依据标准条款审核“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审核)

答:(1)到主控部门,请负责介绍产品监测和测量的相关程序和依据;抽取3~5种主要产品,查阅检验规程策划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规定是否充分、合理。

(2)随机从主要产品中抽取近期三个月产品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检验规程,记录是否有授权人员签字。(3)抽查检验员的资质和能力资料,确认是否胜任。

(4)到产品监视和测量现场,请监测人员介绍监测要求,通过现场观察、查阅监测记录,是否按规程实施。(5)现场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按规定校准或检定。(6)现场查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是否清楚。

(7)抽取例外放行的3~5份检验记录,对未实施监测例外放行的批准是否满足要求,关注其合法性;例外放行后的产品是否建立了可追溯性的方法。

(8)结合其他部门的审核,了解已交付产品的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证实产品监测和测量的有效性。

六、查设计和开发更改时,审核员在询问设计和开发更改的相关规定后,抽查了3个不同专业近三个月的更改单,都有授权人员的审批,修改发放手续符合文件控制要求。审核员很满意。这样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若是你该如何审核?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过程的审核)

答:不符合要求;因为7.3.7中的要求没有审全;应按以下思路进行审核:(抽查3份更改单)(1)是否进行了评审、验证和确认,实施方式是否合适。

(2)确认是否评价了更改对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评价是否充分。(3)查验更改审批记录,确认批准是否在更改正式实施前进行。

(4)追踪更改的执行情况,设计输出是否按更改单要求进行了更改,相关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标识是否满足规定;到设计输出的使用部门确认得到了更改。

(5)评价更改的有效性,更改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审核方自己评价的结果);到生产、质量、销售部门收集更改后的反馈信息,确认设计更改的有效性。

七、审核员审核“管理评审”时,总经理介绍说根据公司“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要求,在今年的内部审核后,于上个月召集了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进行了管理评审,质量管理部汇报了内审及其整改情况,质检科还就产品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售后服务部提供了用户意见的反馈情况。会议确定了总体的整改要求,有会议记录,并将会议记录分发到各个部门。审核员查阅了分发记录,非常完整。表示非常满意。试问审核员的审核是否适宜?为什么?若是你,该如何审核?

(管理评审的审核)

答:不适宜;因为对“管理评审”过程的审核不够充分。应按以下思路进行审核:(1)请主管领导介绍管理评审实施的程序及最近管理评审实施的基本情况。(2)抽查管理评审程序文件,内容是否符合标准5.6要求。(3)抽查最近1次管理评审实施情况,查验以下方面内容:

a)查管理评审计划文件,时间安排是否符合程序规定,其中规定的各部门需提交的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包括审核结果、过程和产品的趋势等方面信息,满足标准5.6.2的要求。

b)抽查3~5个部门提交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如部门工作总结报告,确认内容是否充分。

c)了解管理评审实施的方式,如是会议方式,查阅会议记录,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标准,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

d)查阅该次管理评审报告,了解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总体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情况,提出哪些改进政策。

e)抽查其中3~5项改进决策,是否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到责任部门追踪计划是否按要求实施及其有效性,查验实施记录。

八、查“文件控制”的主控部门时,负责人告诉审核员说:“有文件控制的职责、要求和方法在《文件控制程序》中做了明确规定,我们都是按这个程序中的规定管理文件。”审核员查看了《文件控制程序》、《质量手册》和三份程序文件的审批记录和发放记录,均符合《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审核员很满意。请问这样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若是你该如何审核?

(文件控制程序的审核)

答:不符合要求;因为对“文件控制”过程审核不充分;应按以下思路进行审核:

(1)在主控部门查《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的编制内容是否符合标准4.2.3要求,内容是否充分。(2)查受控文件清单,从中抽取4~7份文件,查看:文件是否有编制、审核、批准,是否有受控。(3)标识、版本是否现行有效,文件保持的是否完好。

(4)了解在体系运行期间,是否发生过文件更改的情况?若有,请负责人提供所更改后的文件,从中抽取3~5份,查看:文件是否有更改和现行修订的标识,更改的文件是否经过批准。

(5)提供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从中抽取3~5份外来文件,查看: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分发是否受到控制。查外来文件清单。

(6)组织是否有作废文件存在,若有:查看是否对作废文件进行了适当的标识。

(7)到相关部门,抽查3~5份文件,了解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适宜,是否有编制、审核、批准,受控标识,是否是现行有效版本。

九、依据标准条款,审核“产品防护”过程?

(产品防护的审核)

答:(1)请负责人介绍对产品的防护要求,查看产品生产工艺文件是否对产品防护所需的包装、标识、搬运及存储环境方面做了要求,规定是否合理。(2)到生产现场,查看生产现场工作环境,内部流转中对产品是否进行有效防护。

(3)到原材料、成品存放现场,查看现场的包装、存储环境、堆放、防护标识,以及搬运工具和方法是否可防止产品受损。有保质期的产品,出入库是否为先进先出。

(4)对产品为软件产品,检查信息的保密、防修改措施以及备份措施的实施情况。

(5)产品的交付过程,运输方法是否满足要求,对运输供方是否提出相关要求;结合对销售部门接收的反馈信息,是否存在因产品防护不当受损的情况。

十、依据标准条款,审核“顾客财产”过程?

(顾客财产的审核)

答:(1)请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主要涉及的顾客财产及其控制程序,查阅顾客财产控制相关文件制度,对顾客财产识别是否充分,控制程序规定是否满足标准7.5.4的要求。

(2)了解组织对顾客财产验证的方式,抽查3~5份验证记录(如顾客提供原材料检验记录、设备验收记录),确认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如出现顾客财产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是否与顾客沟通解决。

(3)了解对顾客财产的保护措施,现场查看顾客财产的使用、储存环境,是否能满足顾客财产保护的要求;如:顾客提供原材料的出入库登记,检查仓库和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

(4)检查对顾客财产的维护是否满足要求,如顾客提供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现场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满足要求。

(5)询问有无发生顾客财产损坏或丢失的情况(或通过查看记录获得相关信息),组织的处理是否满足要求。

十一、某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文件,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的采购和日常维护,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批量和周期计划的制定,质量管理部负责工序质量监督和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相关部门辅助;根据标准第七章的要求如何对生产过程控制进行审核?

(生产过程控制的审核)

答:(1)到技术管理部抽取3~5个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文件,对产品实现的策划输出是否满足标准7.1的要求。

(2)到生产管理部了解最近的生产计划安排,到生产车间检查是否获得生产的安排信息以及合适的生产工艺文件。

(3)现场观察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生产设备能力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运行是否正常;抽查以往的生产记录,确认工艺执行情况;查看生产现场标识、产品防护的实施情况,是否满足策划要求。

(4)请质量管理部提供以往监测和测量记录,现场查看监测和测量工作是否按策划要求实施;检查使用的监测装置是否满足监测要求,查看监测装置的检定或校准记录。

十二、在某房产公司审核,该公司将房产设计和开发交给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公司对设计和开发进行最终确认。该公司针对标准7.3进行了删减,仅保留7.3.6。作为审核员,你认为对7.3的删减是否正确?为什么?你将收集哪些证据,证实该公司对设计确认和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管理是否符合ISO9001标准要求?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审核)

答:(1)删减不正确。

(2)该房产公司虽然没有设计资质将设计和开发过程外包,但仍需要为设计的质量负责,如果删减7.3条款,将影响组织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能力。

(3在对其进行审核过程中应关注收集以下方面的证据: a)组织对设计开发外包的管理规定,包括组织对外包方的评价、选择实施的记录;了解组织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安排。查设计方的相关资质信息。b)组织参与外包方实施标准7.3设计开发过程的实施情况及相关记录,查设计开发计划、组织参加的过程记录。c)d)组织对设计和开发确认的安排,查设计和开发确认过程及结果记录。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对照检查与设计输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满足。

十三、某企业的销售部负责产品销售、产品交付、产品出厂后的售后服务以及与市场、客户的所有外部联络和沟通。请说明对该企业销售部审核时所涉及的标准条款及审核思路?

(对销售部的审核)

答:(1)请销售部提供近期与顾客签订的所有书面合同,从中抽取4~7份,查其内容是否符合7.2.1的要求,评审是否充分,查阅评审及相关措施的记录;从中抽取已到期合同,查看交货证明,查其履约能力。(7.2)(2)抽查顾客的口头要求的确认,查阅口头合同确认记录。(7.2)

(3)抽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的控制,查阅相关文件修订及内部沟通记录。(7.2)

(4)了解组织与组织的沟通渠道,请销售部提供与顾客沟通时的所有记录(包括对顾客的投诉或抱怨的处理记录),抽查3~5份,查对顾客反馈信息和投诉或抱怨的处理情况及其结果。(7.2)

(5)抽查顾客财产控制程序,抽查顾客财产管理记录(包括验证,以及顾客财产不适用或遗失的记录)。(7.5.4)(6)抽查交付后活动的实施情况,查阅实施记录。(7.5.1f)

(7)了解组织顾客满意的监测程序,查阅监测记录(如顾客满意度调查记录、市场占有率分析、流失业务分析等),了解顾客满意信息的利用情况,结合其他条款审核,追踪对反馈问题的后续处理。(8.2.1)

第三篇:浅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有效性

[ 信息来源:本站 点击数:98 2013-11-2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对每个审核员来说,既要注重对GB/T28001标准的符合性,本人认为更要注重实施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认证企业的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专业的角度阐述如何实施有效性。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有效性是政府监管和企业的要求

1、早在2008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取得认证证书的用户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用户反映,“认证工作比较关注文件体系和现场实施的符合性评价,缺乏专业深度”;2009年用户反映审核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国家认可委近几年多次强调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注重审核员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不断提高审核员的专业水平,可以不断提高现场审核的有效性,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中要求“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对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安委办[2012]28号)文中指出:“一些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运行多年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有效运行,出现了认证和实际运行“两层皮”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为认证而认证;二是人员能力和素质还不能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这就说明,因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有效性不足,不能帮助企业通过体系运行来控制重大风险,国家安监总局通过推动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本人从安全评价和行业安全检查等渠道接触得知,有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组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不足,表现在对国家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规定不太了解,对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规范理解不够,在专业性方面不能发现问题尤其是较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与企业最高管理层沟通及开具的不符合项缺乏一定深度,如某危险源辨识不够充分,某规范过时未及时更新,企业运行文件或记录不太规范等一些表面上的问题。表面上的问题不是不能开具,因为我们审核是抽样的,如果能开具技术含量高、又有代表性的不符合,则便于企业举一反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或能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风险,这样的审核企业能不欢迎吗?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如何注重对有关要素实施有效性

对GB/T28001标准的符合性大家容易理解并能去努力做到,而有效性该怎么体现,我结合体系要素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1、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2011版特别提到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重视变更管理的理念对企业预防产生新的风险很有必要,在我国近几年因不重视变更管理而引发的重大事故已有很多事例。我们可通过审核周期内,被审核单位一年来变更的实施记录,结合现场查看记录中变更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其依据主要是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通过审核,确定是否需进一步采取风险控制措施。2、4.3.3目标和方案中对目标的认识,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目标不能停留在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燃烧爆炸或火灾事故为零的概念上,而应理解为达到几个重大零目标,再制定可以考核即能够尽量量化的目标或指标,如轻伤事故发生率不大于3‰,设备完好率大于95%以上,特种设备定期检测率100%,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100%,全员培训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等。3、4.4.2能力、培训和意识。审核时不能认为只要企业实施了培训或按培训计划实施了培训,就认为满足该要素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了各类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要求,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我们在审核时,应审核各类人员的培训时间、内容和资格证书是否符合3号令的要求。依据3号令的要求有关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满足这些规定培训才是有效的。4、4.4.6运行控制。对该要素的审核除满足运行控制的有关程序文件要求外,应结合现场情况找出运行控制存在的问题。审核不是替代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但应利用我们的专业能力,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场的安全隐患,从系统的角度帮助企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也就是推进审核的有效性。有的说这是增值服务,我认为这是审核的深层次发展,是帮助企业推进职业健康安全体系PDCA循环的有力手段。而查找运行控制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比较熟悉,理解较透彻,才能做好这一工作。5、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明确了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明确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编写要求。不能认为企业有了应急预案并实施了演练就满足了该要素的要求。就我了解的情况,多数企业的应急预案存在或多或少不符合编制导则的要求,特别是现场处置方案不符合编制导则的要求较多。我们在审核的时候,就应帮助企业理解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符合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三、如何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提高运行控制的有效性

很多企业都有单独建设的单层危险化学品库房(本文不包括化工企业的储油罐),以储存汽油、柴油、酒精、丙酮、乙醇、氧气、乙炔、氮气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在库房里,基本要求是要有通风、防雷、防静电、防爆措施。通风如果采取机械通风,风机需要采用防爆电机。储存甲乙类易燃易爆物质的库房的防雷一般为二类防雷,具体要求可参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有关要求,且库房里通风系统、金属管道、金属门窗应接地。在库房里分装油料需设置导静电措施,导静电措施具体可参看《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等规范的有关要求。防爆措施主要是指电气产品如灯具、开关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设置要求,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仓库设置泄压设施等。这里的有效性就是检查通风、防雷、防静电、防爆措施的可靠性。除了上述措施,有效性还要注意危险化学品库房的有关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如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有关规定: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还有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和地面要求等等。如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有关规定,储存的乙炔如果达到临界量1吨,则构成重大危险源,应按重大危险源的要求进行管理并申报。如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有关要求: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分别专库储藏;易燃液体均可同库储藏,但甲醇、乙醇、丙酮等应专库贮存等;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相关的还要了解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如果存在油雾挥发,经检测可能达到或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值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安装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还有仓库管理员的上岗资格(有的要求取得地方安监管理部门的培训资格)、日常安全检查记录、库房应急预案等相关要求。所以,如果只关注通风、防雷、防静电、防爆措施是不够的。有效性体现在多方面,相关标准规范掌握的越多,有效性越好,风险控制措施越明确,运行控制越扎实。

我们在现场审核的时间较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审核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这样:到危化品库先看储存的定量表,了解储存的危化品的种类、数量及作业情况,根据危化品闪点可以明确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即通常所说的防火甲类、防火乙类),由此确定防雷等级、防火间距的符合性;再看库内的防爆电器、通风、接地、地面、浓度检测报警、灭火器材等措施的符合性;从工艺布置上看是否存在危化品混存、超量储存;从管理上看管理员的上岗资格、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处置方案、警示标识、标签、三级危险点检查记录等;通过上述对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的审核就是有效性的确认。

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安全意识总体上有较大提高。有的企业提出,外审一年只有一次,希望每一次外审活动能帮助企业进行一次风险控制能力的系统诊断。这就对认证机构提出了现场审核组的总体专业水平应能支撑所审核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而不是局限于通过对企业的运行记录或文件资料的审核去发现表面上的问题。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深入地健康地发展,我们每个审核员都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去提高审核的有效性,各认证机构也应将提高审核员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中认网 胡根吉)

第四篇:对员工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思考(范文模版)

对员工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思考

摘要: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绩效管理理论的完善并不等于绩效管理实践的成功。本文主要从关注员工绩效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员工绩效管理的概念和运行过程,重点论述了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员工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目标

从目前许多公司的绩效管理运行情况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员工绩效管理并没有实现,大多数单位还是在进行传统的绩效考核,即只是简单的对员工月度的工作表现做一个评价,而很少关注员工的工作过程。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绩效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起到激励员工,改进工作业绩的目的。

一、员工绩效管理概念界定

员工绩效管理是通过对员工个人工作行为的关注,工作过程的沟通,达到改进和提高员工个人绩效,进而提高部门和企业绩效产出的目的。换句话说,员工绩效管理主要是从员工层面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其主要的关注对象是员工。

员工绩效管理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即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过程的沟通、绩效结果的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其中绩效结果的评价就是大多数公司普遍推行的绩效考核。这四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在每一个完整的绩效周期内,都需要完成这四个步骤,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绩效管理。

二、员工绩效管理运行过程介绍

上面已经提到,完整的绩效管理运行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现对这四个部分作以简要介绍:

(一)绩效目标的制定

绩效目标是员工整个绩效工作过程的指导,因此绩效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根据员工工作岗位的不同,绩效目标的形式和制定方式各不相同。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技术研发类员工

对于技术研发类员工而言,其绩效管理的周期通常并不能以月份或者固定的时间长度来加以约定,而是根据其研发项目的难度及复杂性等因素,不同的研发任务有不同的管理周期。其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是该项目管理周期的研发任务,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2、专业管理类员工

这类员工一般处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负责公司的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工作的员工。这类员工的工作一方面有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常规性工作,一方面有领导临时安排的大量非

1常规性工作。这类员工通常是以月度为绩效管理周期,其绩效目标在月初的工作计划中加以说明,工作计划完成,目标实现。

3、销售类员工

这类员工的绩效目标一般以销售额、回款额、订货额等形式出现,根据公司的要求不同,其绩效周期也不尽相同,正常情况下,以月度形式出现的绩效周期较多,将销售任务分解到各月,月度销售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4、生产类员工

生产类员工的绩效目标,一般在岗位说明书上就有详细的说明,正常情况下这类员工的绩效管理周期也是以月度为单位,根据员工个人技能、付出程度不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大不相同。

(二)绩效过程的沟通

不管是哪种岗位类别的员工,其绩效过程都需要沟通,沟通的范围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等等,在绩效实现的过程当中,主管可以就自己希望员工达成的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告知和指导,让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做。员工也可以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及时请示主管,了解主管的真正意图,使工作结果更好的符合领导的要求。

(三)绩效结果的评价

对于不同岗位类别的员工,评价的指标和重点可能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业绩是最重要的指标,根据国内外的实操情况来看,目标达成情况应该占据绩效评价权重的70%左右,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指标,也不论评价方式是什么,主管对同一类员工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样的,要尽量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在绩效评价做出后,要及时反馈给员工,如果员工认为主管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合理和客观,可以和主管进行及时的沟通。

(四)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在主管对员工一个绩效管理周期内的绩效表现进行了评价,且员工对此评价也保持认可的前提下,该评价结果可以提交给人事部门备案留存,作为员工月度工资、奖金发放的依据,也可以做为员工晋级、培训、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不管是那种应用,绩效评价结果一定要与激励机制挂钩,以激励绩效好的员工,鞭策绩效差的员工,使员工认识到,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即持续的辛勤工作能得到公司的认同和回馈。

三、员工绩效管理过程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一)高层领导的支持

从我们的国情来看,任何组织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的一把手的认可和支持,这也是与我们的历史传统人治观念的根深蒂固密切相关。员工的绩效管理运作也一样,从绩效目标的制定到绩效结果的应用,每一步工作的实现,都需要领导的认可、支持和监督,否则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很难正常的开展。

(二)员工的认同和理解

在推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之前,还要做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运行体系对员工进行宣贯和普及,让员工从思想上先接受这套体系,让他们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运作流程、评分标准和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等等。只有让他们套体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在执行过程中才会遭遇较少的阻力和异议,保证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扎实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配套

1、薪酬体系

员工的薪酬体系与绩效管理体系的挂钩,体现在绩效薪酬部分,即根据员工的月度绩效发放绩效工资或绩效奖金。在薪酬体系设计之初,就须将绩效薪酬的理念贯穿进去,尤其是在倡导以业绩为主导的企业里,以绩效的优劣来设计薪酬更为重要。对于绩效优异者,薪酬待遇方面要有明显的偏向。

2、培训体系

在一个鼓励员工成长的企业中,绩效管理体系与员工培训体系关联的表现,除了为绩效优异者设计和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外,对于绩效表现不佳者,也应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培训机制鼓励其提高自身技能,改善和提高绩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企业受益的双赢目标。

3、晋升体系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有一条供员工向上发展的职业通道,这条职业通道的设计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其职位越少,竞争越大,符合条件的人也屈指可数。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终其一生,可能也登不到通道的顶点,但是没有关系,只要这条通道存在,并且通道的每一级都有明确的绩效目标要求,这就足以对员工形成一定的激励。

4、其他方面

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体系密切关联,互为支撑,交叉运行。在一个企业里面,只有人力资源各个方面的体系都比较规范的时候,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运行,也才能实现实施这个体系的最终目标。

总之,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围绕员工绩效的改善和提高而展开的一个完整的运作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过程的沟通、绩效结果的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四个部分。而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环境,尤其是领导的支持、员工的认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这些与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林泽炎.绩效管理执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2]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 苏中兴,曾湘泉,赖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国内外实证研究的评论与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2007,(6).[4] 刘江峰,夏云.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企业经济.2005,(6).[5] 叶畅东.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7).The Think of How to operate staf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Effectively

ChenXiaoZhengLIU Yong Mei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of XJ Group Corporation,HeNan XuChang,461000)Abstact:Staff peformance management is an usual topic,but perfect theory is not equivalent to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From the point of concerning staff peformance,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papers is concept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Staff performance system,and focus on the safeguards of operating Staff performance system effectively.Key words: Staff performance system;system;performance target

第五篇: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日常检查、审核及评审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进行处理,分析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产生的根源,一般的根源采取整改措施,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的不符合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和验证,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质量、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活动中发生的问题、事件、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引用文件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2)《上海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3)《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4、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中的术语和定义。

5、职责

(1)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监督实施。

(2)各相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记录纠正措施实施结果,并验证其效果。

6、工作流程

6.1发生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公司各职能部门应针对不合格或不符合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评审不合格,针对不合格分析原因,找出不符合产生的产生的根源,一般的根源采取整改措施,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的不符合制定纠正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并实施验证。6.2信息来源

(1)顾客投诉及反馈意见;(2)内审中的不合格报告;(3)管理评审的结果;

(4)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结果;

(5)管理体系运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自我评价的结果;(6)政府有关部门检查结果;

(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变更引起的不符合;(8)事件,事件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

6.3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制定

(1)发生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不符合或不符合的部门,应根据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不符合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形成对重大的不符合或重复不符合发生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制定纠正措施。

(2)对于轻微的,容易消除的不合格或不符合由各部门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召集有关人员,分析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进行整改纠正。

(3)内审或外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受审核部门主管领导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制纠正措施。

(4)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质量事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或不符合时,由发生的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纠正措施。

(5)对发生的重大质量事件,职业健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不符合时,由公司管理者代表(被任命者)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参加分析原因。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纠正措施。

(6)对于公司总部办公区因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或不符合时,由事务部部负责事件原因分析调查处理,事务部部制定纠正措施。6.4纠正措施实施前的评审

根据重大的不符合或不合格及重复不合格或不符合及纠正措施的影响程序,对纠正措施实施前的评审:原因分析是否正确,措施针对性、具体可操作性、实施完成及具体落实部门或人员,对预防纠正措施的风险性评价 6.5纠正措施的确认、批准于与实施

纠正措施评审后,应由重大不符合或不合格及重复不合格或不符合发生部门有关人员进行确认,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实施。

(1)轻微的、容易消除的不合格或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

1(2)内审或外审中发现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由受审核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

(3)影响较大的质量通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由总师室部批准并组织实施,保留相关记录。

(4)针对重大质量问题,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和环境方面出现或严重不符合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被任命者)负责审核,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后批准,批复后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6.6纠正措施的实施验证

(1)验证应包括现场验证核对实时记录的验证,验证应具有可追溯性。

(2)对于轻微的,容易消除不合格或不符合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予以验证。

(3)对内审或外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纠正措施情况,有审核组予以验证。(4)对影响较大的质量通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质量不生产运营,综合部分别组织验证。

(5)对于发生的重大质量事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不符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由管理者代表(被任命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证。6.7纠正措施实施后的评审

(1)公司指定的纠正措施,在公司管理评审会议上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审,公司各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由公司各部门组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继续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如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时,应在验证结论中,说明,并重新执行本程序。

(2)管理评审要求,应将纠正措施实施情况汇总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6.8 纠正措施设计有关文件需要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6.9 记录保存

公司采取的纠正措施产生的记录由综合部保管,公司各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产生的记录由本部门自行保管,保存期按《文件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0.10表格和报告(1)记录和表格

(2)《纠正措施报告》(SC-8.5.1.1-01-2012/0)

工程技术部 2013年4月16日

下载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第五节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 概述 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为了消除导致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良状况的原因所采取的行动。 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为了消除可能导致......

    8纠正措施

    第八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一、判断题 请将你的判断符号填在( )内,对的为“√”;错的为“×”。 1.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

    整改措施和纠正措施

    质量体系运行问题的整改措施和纠正措施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东北电业管理局第四工程公司霍林河电厂300MW机组工程项目部 2008年04月25日 质量体系运行问题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推荐]

    宁波盛康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目的 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消除产生体系运行中的不合格(不符合)或事故、事件的原因,通过不断改进,提高管理体系运行水平。 2 范......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措施(最终定稿)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措施 红河镇郭家埠小学 2008年9月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措施 为抓好学校的行风建设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前头,教师能够爱岗敬业,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建立建......

    班组对标管理体系、计划和措施

    XX班对标管理体系、计划和措施.doc 审核人(部门负责人):XXX 编制人( 班组长): XXX 一、 班组对标管理组织组长:XX 成员:XXXX 二、班组对标管理工作计划 1、动员准备阶段(2012年1月至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导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导 如何审核企业的污水处理场? 对企业污水处理场的审核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方面 首先,审核员应关注企业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从过去、现在、将来三......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5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一、总体情况 此次内审统一审核内容和方式,按部门分组审核。除体系条款符合性外,重点查找普遍性问题、监管漏洞、文件不适用项,主要采取抽样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