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粮改现状打算与建议(调查报告)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1979年开始启动起,在经历双轨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收购市场等历史性转变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终于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种种束缚,真正走向市场。对我们双峰而言,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粮食企业改革。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增强了企业的工作主动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改革改出了效益,改出了生产力。但是,改革并没有终结,仍须继续深入:企改扫尾还是一场攻坚战;新机制尚在建立,必须不断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县域粮食经济必须不断发展;新的粮政管理职能必须尽快构建,不断增强指导、协调、监管和服务全社会粮食流通功能,确保粮食安全。在此,结合我们双峰作为缺粮市中的产粮大县的实际,与在座各位商榷:
一、关于今年工作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5年的工作我们基本达到了年初工作计划的目的:
1、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到目前为止,通过一次性经济补偿,有851名职工与原21家下辖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其户口、计划生育、党群关系等已按就近原则移交属地管理;直属库通过全县公开招聘的36人已全部到位上岗,目前生产秩序良好;经济适用房工程方案已获通过,准备启动;企业法人代表安置方案、二级机构筹建重组方案已获通过,均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得以实施。
2、粮食购销工作取得近10年来最大突破。收购早籼稻30200吨,其质量都达到了国标三等以上,并都通过了省分公司验收。目前,集并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晚籼稻收购,已收购1400余吨。
中储粮轮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省储粮2500吨轮入已获验收。
粮食销售工作进展良好。直属库人员返聘后,已销售粮食9000吨;目前又拍卖成交5000吨,年内可出库完毕。
现有储粮66069吨(其中中储粮30000吨,省储粮6500吨)在企业改革特别是直属库改革时确保了“一符四无”,实现了安全无事故。
3、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初见成效。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的契机,运用电视、广告、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库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条例》及《湖南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作为干部理论、普法教育内容并严格实行考试、考核;组织社会粮食流通经营者进行免费培训,将服务、监管的理念灌输到他们意识中去,并突出服务意识与服务态度,积极引导广大经营者学法、守法,齐心协力投入到公平合理竞争的粮食流通环境中来;认真引导全社会粮食流通经营者报送统计资料,搞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严格实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通过上述工作,有60家(个)粮食经营者向粮食局申报并取得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收购价格、质量逐渐向国家标准靠近;32家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主动向粮食局报送统计数据,并且报送的数据逐月精准、可靠;粮食流通管理渐入佳境。
4、全系统其他各项工作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二、关于明年的工作
1、新机构筹建重组到位并正常运作。
新机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双峰县粮油购销管理站)已经县企改领导小组批准,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籍此达到安置原企业法人代表,构建新型粮政管理职能的目的。明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界定和规范其运作,使其为粮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作为粮食局,首先要引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树立市场主渠道意识;其次要逐步引导他们做大做强,走联合发展之路,开展产业化经营;再次,在积极化解矛盾,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建议政府根据粮食总量平衡的需要,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逐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支持,经常保持现有仓储设施的完好状态,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力度。
在现有仓容条件下,为了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来年粮食收购时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早稻上市前,我们将通过拍卖的方式将现有老粮(自有粮)15000吨销售完毕,并结合明年中储粮轮换量5000吨以上的实际,力争销售粮食总量达到20000吨以上,腾出仓容35000吨左右,以便明年主导粮食收购市场。
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服务和管理。
双峰县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娄底市内是唯一的产粮大县,现有个体米厂32家,对整个娄底粮食流通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成立的契机,我们将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及其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加强与工商、物价、质监、卫生等涉粮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基础上,把粮食市场管理好,把农民利益保护好,把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好,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根据《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有重点地开展粮食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活动:一是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粮油质量监管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油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在收购季节开展以粮油收购市场监管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活动,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正常的粮油收购市场秩序;三是在半年和年末依据《湖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对重点非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流通统计进行专项检查,以维护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权威性。要通过上述专项检查,结合平时的突击检查与举报,对影响较大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进而达到逐步规范粮食流通市场,创造公平、合理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购销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目的,确保粮食安全。
4、积极扶持非国有重点粮食流通企业做大做强,使之逐步向加工龙头企业靠拢,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重点要扶持餐餐香米业有限公司(原县精制大米厂)。该公司现有年产6万吨加工能力,我们将积极引导其发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粮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其粮食加工向工业生产形态的转变,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全力打造原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餐餐香”品牌,使之在近3年内达到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规模,并通过该企业带动现有的其余30余家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双峰的粮食产业。
5、启动双峰县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双峰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其原粮和产成品的销售和批发早已在周边的娄星区、涟源、冷水江、新化、邵东形成稳定的市场,并已与广东、广西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但一直没有一个批发市场。构建功能完善和覆盖湘中、辐射周边缺粮省份的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我县原在建的粮食批发市场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只能在企改时忍痛拍卖。目前,我们决定通过拍卖现处于县城商业中心的粮食局大院、干部集资入股、发动社会投资主体入股以及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等方式在县政府新址附近择地建设10000M2的粮食批发市场。在建设好该市场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其他企业入市交易,规范交易行为,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统一粮食市场。
与此同时,在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完备的军粮供应中心,在确保军粮供应的同时,做好救灾救济粮、退耕还林粮的供应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作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局,很多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在此选择带普通性的问题向大家汇报:
1、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队伍的设立及专项经费问题。这个问题,湘政发[2005]15号文件有规定,但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希望省局出台一个便于操作的模式。
2、仓库网点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今年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我们先后启用了22个点库才收购29500吨粮食。如果仓容充足,今年的早稻收购量可望达到38000吨以上。这22个仓库,除直属库以外,其余点库都超过了收购仓容,并且有20个点库不符合省分公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司对临时储存点仓容的要求。这里暴露出一个问题:原有点库分散、偏僻、设施不完备、完好率差,生产率低下,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的需要。1998年以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先后安排了多批中央储备粮库建设,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仓储严重不足的压力,但地方粮库建设严重放松,设施老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粮食仓库网点和军粮供应中心、粮食批发市场均应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必须列入各级计划,由政府拨专款解决。
针对双峰这样一个缺粮市中的产粮县而言,必须通过地方加大支持力度,贴息贷款和多渠道融资等方式,在仓库网点建设方面,除直属库外,还要新建和改造永丰、走马街、杏子、荷叶4个重点粮库,使各个点库高标准仓容及其相应配套设施达到5000—10000吨并保持其经常完好,确保能经常性开展粮食收购,并起到临时储存作用。
同时,建设好双峰粮食批发市场和军粮供应中心。并且,务必使这些企业成为国家和地方直接掌控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部分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以确保各级政府对粮食调控的主动权,为发挥主渠道作用,承担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创造条件。
3、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与国有粮食购销企来的关系时转变职能问题。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新的职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建议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储备粮管理方面改变存储策略,由全封闭式管理转向允许适度的经营,在保持粮权不变的前提下,给储备企业一定比例的轮换权限,把“死”粮变“活”粮,还企业较大的自主经营权。
对我们双峰来说,今年国家相继启动了早、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我们双峰县仅早籼稻最低价收购量就有25000吨,粮食集并到临时储存点后,目前基层点库只有1万吨空仓容,如果不抓紧目前粮价较高这个有利时机拍卖以腾出收购仓容、减轻财政包袱,明年的早籼稻收购仓容就会比较紧张,以后的财政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将既不利于企业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又不利于政府决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限内,确定一个销售底价,确定一定的销售数量,由企业自行处置最低收购价粮食甚至省储备粮、中央储备粮。这样,既减轻了财政包袱,又减轻了主管部门的压力,更使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上级重视。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粮食员工的无私奉献下向前发展的。我们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过后见彩虹,粮食经济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供水公司发展现状打算及建议
供水公司发展现状打算及建议
一、供水公司发展状况
我县供水公司自1983年成立以来,担负着县城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新城区目前已建成日供水5000吨水厂一座,供水井7眼,均采用地下水为水源,实行水质净化,二级加压供水;老城区源水井4眼,日设计供水能力6000吨,采取直供方式供水。共铺设DN100以上供水管网65公里。2003年在新区实行24小时供水,近几年老城区部分区域逐步实现24小时供水。公司现有职工212人,固定资产1000万元。多年来,在水源可靠率低、工艺技术落后、管网设备严重老化、输配水能力不足、水价背离价值,企业处于诸多不利情况下,公司以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经营专业化为发展格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有利于国家利益,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增收为目标,确保安全供水,优质服务于社会。
随着城区框架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供水面临着严峻考验,供水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及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公司经营亏损严重,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公司失去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后劲,物价上涨、电价上调、深水井投入运行、24小时供水,大幅度地提高了供水成本,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企业正常供水已无法保障。
1、水源地情况
我县城区供水历年来就没有一个可靠的水源地,地质水文情况不明,部分生产井出现单井出水量小,水质不合格,涌沙等情况,而在短时间内提前报废。供水单位年年打井,而城区供水状况始终得不到改善。按照城市建设规划规定,在正确处理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时,应妥善选择保证城市需求的水源地,并首先对水源地的地质结构、储水量、水质、允许开采量和环境对水源影响等方面进行勘察,以便建立一套科学的数字模式,满足水源地有足够的水资源,供**乡建设多方面综合平衡利用。
2、饮水安全情况
为确保全县人民饮水安全,供水公司对源水井进行了全面普查,发现个别区域源水井理化指标超标,现停用不合格源水井2眼,增打400米深水井4眼,改善了新城区饮水安全。但老城区管网末梢水质异常。
3、供水管网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城区尤其是老城区供水管网已经运行二十多年,超期服役的管网锈蚀严重,跑冒滴漏日益加重,地下管网已基本到了报废程度,致使城区部分区域水质、水压无法保证。
4、户表改造问题
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行“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了公司对管网的维护费用,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5、自备井问题
自备井用户不遵循城市供水管网管理,关闭后又重新启用自备井。虽然县政府加大了关闭自备井的力度,但阻力很大,困难重重,缺少长效管理机制。管网区域内自备井的使用,使设备空运转率提高,加大供水企业运转费用。
二、工作打算1、2014年底前老城区管网全部改造,引用新城区水源供水,实现24小时供水,彻底改善老城区水质现状。
2、确保安全稳定地向全县供水。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让用户喝上放心水,保证**县今后发展所需用水。
3、继续加强供水设施的建设。根据我县公共设施建设的规划,改造相应道路的供水管网,加强对现有管网的维护与维修,抢修及时率达到100%,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20%。
我县供水企业运行现状已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保障供水已举步维艰。因此,特呼吁各级领导给以关心、关注,为发展我县的供水事业,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全县人民的用水需求和用水安全。
第三篇:农民收入现状与建议
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建议
XXX
(XXX学院,XXX级,XXX,XXXX)摘要:本文是针对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关键词:我省 农民收入 现状与建议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
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
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1997—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103.8亿元增加到14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而同期我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9.8%,费用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仅以小麦为例,据调查来看,2001年小麦亩产成本255.03元,较上年增加8.8%,较1999年增加13.2%。分项来看,2001年小麦亩(亩产400公斤)费用188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子、农药、化肥、排灌、收耕费分别为15元、5元、80元、25元和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2.3%、27%、20%和53.8%。
3、小城镇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加愉小城镇发展步伐,使我市小城镇建设具规模,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78——2001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从13.4%上升到30.3%,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农化,小城镇发展仍显缓慢和滞后。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收入的提高。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总量较少,平均每个乡镇不足一个合作组织,农民入会率低,会员数是不足农户总数的3%,内部组织程度不紧密,运行质量不高,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数量的农民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了解不够,缺乏合作的基础和参与的热情。有些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红火时,他们把产品私下卖掉,不找合作组织,而市场疲软时,他们又把产品推给合作组织,对市场风险和后续发展考虑不充分。由于我县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大部分农户依托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合作观念较为淡薄,合作意识不强。
(二)合作基础不扎实。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生产能力还不是太强,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积累不足,农民合作的内容单调,效果不明显,物质基础不牢靠。
(三)内部管理不完善。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合作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章程不规范,活动交流的次数、时间、规模、质量亟待提高。
(四)保障乏力。专业合作组织的设立、运行及管理,目前保障体系不健全。各级政府虽然都在积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究其如何抓、如何管、有哪些优惠政策,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针对现状建议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椖,是产品进入市场,实农民增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此建议,一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舆论宣传等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大力开展“无农药残留放心农产品”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觉悟,真正做到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按照上级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不准进入加工厂。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合标准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准进入我市,真正从源头抓好,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鼓励参与、支持发展,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二、是坚持原则,加大扶持。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利”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税收、信贷、水、电、地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是加强领导,规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要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对已建立和筹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帮助其完善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促使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第四篇:员工参加考试情况报告与员工素质现状调查报告与建议
员工参加考试情况报告
根据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关于组织20**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全员学习、测试竞赛活动的通知》和总行党群工作部《关于组织开展20**年广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学习、测试竞赛的通知》精神,我分行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学习,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考试,现学习、测试和考试工作结束,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测试和考试顺利进行
接到通知后,我分行高度重视,召集相关人员举行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全员学习、测试竞赛活动做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要求,由分行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次活动,确保学习、测试和考试顺利进行。
二、严格学习、测试和考试纪律,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我分行严格学习、测试和考试纪律,做到全员参与、努力学习、认真测试、认真考试,达到参与积极,整齐划一,效果明显。一是明确学习、测试和考试时间。除个人自学外,分行集中安排学习3次,分别为日、日和日;测试时间为日,考试时间为日。二是集中学习实行签到制。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由办公室清点签到,要求每个员工准时参加学习,不得迟到早退,无特殊原因未按规定参加者给予通报批评。三是测试和考试要求全员参加,以认真、细致、严肃的态度参加测试和考试,力争测试合格,取得考试好成绩。
三、学习、测试和考试基本情况
1、学习情况。我分行共有员工名,都认真参加了分行组织的3次集中学习,没有出现迟到早退情况,没有人无特殊原因不参加学习。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中,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参加测试和考试打下了扎实牢固的基
础。
2、测试情况。我分行于日举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测试,分行名员工全都参加了测试。在测试中,大家认真看题审题,仔细答题,努力把测试题做好,力争测试合格。经过测试评卷,我分行参加测试名员工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3、考试情况。我分行于日举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考试,分行名员工全都参加了考试。我分行安排好考场,严肃考试纪律,要求每个员工认真应考,努力考出好成绩。经评卷,本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全部参加考试人员得分都在60分以上,其中取得90分以上好成绩的有人。
以上是我分行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学习、测试竞赛活动的基本情况。今后,我分行还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学习,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分行经营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与建议
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与建议
谢玉龙
高志强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农村法制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将从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能够推动农村发展的法制建设建议。关键词:农村 法制建设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关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给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一)立法状况
1、农村政治管理方面,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这两部法主要是保障村民的政治权利,规范农村的社会管理。
2、在经济生产方面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的权利。
3、在生活方面的主要立法有《物权法》、《土地管理法》。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住宅的权利。
(二)村民法律意识不强、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1、和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的法制教育、培训相对较少,即便有“送法下乡”等活动,但受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影响,效果也很难保障。
2、村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目前,村干部主要从村民中产生。受城市化的影响,大量的优秀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后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人很少,导致农村人才匮乏。
二、农村法制建设滞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对农村组织管理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根据法律规定,农村主要干部都是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选举产生管理者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农民的民主,但很难保证村官的素质。为解决村官素质问题,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向农村引进大学生来推动农村的发展。比如江苏省向苏北农村引进大学生帮助农村发展,但这个制度目前也带来了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的问题,因为“村官”不是公务员。二是部分学生选择去农村做“村官”,不是为了扎根基层,而是看重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优惠或是找工作难的权宜之计。
(二)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第十八条规定,“土地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这两条规定充分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但也将农村的土地经营分割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很多小块,一个家庭只有十几亩甚至几亩地可以耕种,由于土地太少,限制了农民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很多农民进城务工或在地方企业工作,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已经不再依靠农业,导致农民没有意愿在农业上有更多的投资,限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第六 1 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上述规定保障了农民利用宅基地自建房的权利,但宅基地的使用权却不能在市场自由转让,那么农民在宅基地上所建设的房产怎么处理?
三、农村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在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同时,在制度上进行修改、经济上给予倾斜,为农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农村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既没有好的经济基础,也缺乏足够的科技人才,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农村管理等领域都相对落后,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来弥补农村发展的不足,但人力资源的另一面却是城市大学生就业难。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分配模式下,由于城市在工资待遇、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完全靠市场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人才问题,所以必须依靠政府干预,在立法、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去农村人才的优待。在大学生村官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官是村民选的,而且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村官不是公务员。那么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和公务员相比,现行我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是没有任期限制的,那么怎样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发展?必须在法律制度方面进行修改。比如是否可以给予大学生村官职务人身权的保障,让他们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支持农村发展。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对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能否给予工资收入的最低保障。
(二)改变传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向高效农业转变。现行《土地承包法》在其立法时主要是考虑保障每一位农民有地种,有饭吃。但现在很多农民不再依靠土地吃饭了,我们可以鼓励让农民每人分得的几亩地交给专业农民或农业企业来耕种,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保障转让承包土地农民的权利,比如是否可以参考城市的低保制度,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给予每月经济补贴。
(三)对闲置的宅基地,放宽流通的市场范围或由政府利用市场方式收回,减少闲置宅基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现在部分农村家庭已经迁入城市居住,在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处理?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范围内流转,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导致的结果只有大量的闲置。这种闲置,对农民本身是一种财产损失,对国家和社会而言,造成了大量土地不能利用。对闲置的宅基地,首先是否可以允许在城市没有住房的人,允许他们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以实现宅基地再利用;其次是否可以允许政府或村委会出资买下闲置宅基地,把其改造成农业用地出租给专业的农业企业,这样既可以实现闲置土地的利用,也可以解决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7.[2]叶世清.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项目编号2010SJB7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