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人员到底管什么
管理人员到底管什么
所有的管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最根本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只有领先于时代的要求,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管理是指:将要做的工作合理地、巧妙地、效率地加以完成的过程。
现场是指:利用人员、设备、既定的作业方法,将材料加工、装配成制品的场所。
现场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组织中,拥有相应的权力,对现场的作业人员、材料、设备、作业方法等生产要素,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人。
不少人都以为管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人人都会做,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甚至简单到只要老板一纸任命书下来,你就是管理人员。然而,无数个失败的实例告诉我们,管理员没有这么简单!管理人员只有在明确目标和运用方法恰当的前提下,管理才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现场中存在着各种繁杂的生产要素,要管理的对象(生产要素),从在的方面可分为: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作业方法(Method)、作业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部分,即4MIE。围绕这些对象而展开的各种管理目标中,最根本的可概括为:
提升品质(Quality)、降低成本(Costing)、确保交货期(Deadline)、确保人身安全(Safety)、提高士气(Morale)等五点,即QCDSM。
1、提升品质。
① 按《标准作业书》的要求指导作业。
② 进行工序诊断,预防不良发生。
③ 尽可能改善工序布局,提高工序能力。
④ 将以往的经验、教训,反馈到将来的新机种里。
2、降低成本。
① 在标准工时内,完成生产数量。
② 减少材料、设备的在线库存量。
③ 进行经济动作分析,减少作业工时。
④ 杜绝滥用办公经费。
⑤ 杜绝各种白干、瞎干、蛮干的行为。
3、确保交货期。
① 编定《生产小日程》,作进度管理。
② 适当调节工序,平衡工时。
③ 确保材料准时到位。
4、确保人身安全。
① 强调安全守则,必要时可强制执行。
② 必要时请专家会诊,提出改善方案。
③ 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失效。
④ 万一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内组织拯救,并向上司报告。
⑤ 照明、温湿、噪音、气味符合要求。
5、提高士气。
① 制定奖惩鲜明的制度,鼓励提合理化建议。
② 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发挥领导效应。
③ 关心部属身心健康,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 鼓励部属自修求进,相互学习,并适时资励。
⑤ 不遗余力推进5S活动。
一个管理人员是否称职,关键要看其是否完成了以上5个根本目标。有的管理人员自己不求上进,把混乱、低效的局面归咎于其他人,这是没有道理的。俗话说“天底下只有不会打仗的官,没有不会打仗的兵”,管理目标无法完成,第一个要负责任的就是管理人员!
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行的,除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能履行管理职责: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再高明,其他公司的管理手法再先进,却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管理方法上也要分层次,不同的管理对象用不同的手法,并遵循由低向高逐次推进的原则,不能一步到位。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教育制度上的缺陷,有管理技能,又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许多人要在实践中摸索成长。如果固守自己的思想,不愿意深入学习专业(行业)知识,很难想像能管理
好技术上的问题。学习专业知识,不限年龄、学历、性别,任何人只要肯努力,而且方法得当,不出几年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良好的人际关系。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行政压力倍增,反而于事无补。为人处世,又要坚持原则,又要有灵活性,真正做起来确实不容易!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领会不到其中奥妙的。
第二篇:营销管理到底管什么
营销管理到底管什么?
我工作10年,接触了很多的营销总监或分公司经理或营销中心经理等。带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千个人,都是有一定的管理在里面了。营销管理到底要管理哪些事务?有多少人去探讨了这个问题。
近年来,过程管理被提出来了,也被广泛应用开来。跟踪和检查和监督营销人员的工作过程,很多的管理者都是在想:没有好的过程,就很难出现好的结果。有了好的过程,才可能出现好的结果。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一时间被抛弃了。第一种人:严格监控过程。每天记录工作时间、地点、拜访客户名称、联系方式、洽谈事务、达成意向、拜访效果、所需经费等等。让业务人员有所顾忌,每天拼命的去跑,不偷懒。时不时的给客户电话,抽查拜访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业务员既要跑业务,还填写表格,基本上是一周就需要交纳一次表格。
第二种人:只要业务人员跟客户在一起,就是在工作。充分的信任业务人员,自由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抓住重点客户,有效率的去工作。每月只看销量报表,业绩决定一切。
第三种人:对业务人员不放心,每到一个地方,用当地的座机打个电话回来。各种报表少不了,报表的内容十分的详细,牵涉到本公司的产品、竞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动态等等。做了大量的无用的工作。
有人把营销管理比喻成放风筝。要做到松放自如。但是始终有一根线牵引风筝,这是销量与待遇。
什么样的管理最为有效?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不同的行业、市场区域、客户分布、客户实力、消费者的认同等等,以及国内国际的大环境都在影响销量。业绩只是一个考核指标,不能代表全部。
营销管理都是在管理人,要从人的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思想动态,通过制度、激励、约束、培训,影响员工的行为和职业习惯,让业务员自动开展好工作,维护企业利益最大化和个人利益最优。平衡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淘汰庸者,培养能者和利用好能者。
第三篇:P2P银行存管是到底是什么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P2P银行存管是到底是什么
自去年年底P2P行业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P2P平台需要资金存管于银行以后,许多P2P平台便把与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当成了今年的首要任务。2015年底银监会下发的对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该当履行本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合规经营是P2P平台都应当严厉遵守的行业原则,银行资金存管也是大势所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银行的存管与托管只是保证了在互金平台资金的独立性。避免了“资金池”的现象产生。所谓的“资金池”说穿了就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建立独立账户,并吸纳和沉淀公众存款。未来银行存管应该怎么玩?从三个方面来说,准入条件、登记结算、委托划扣授权。
一、准入条件
1.互金平台的数据与程序
现在互金平台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从互金平台本身的硬件来说,服务器的强大以及程序开发人员的从业技能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很简单,不管是什么语言开发的平台(Java、PHP、.net)都需要专业的程序员甚至一个程序团队来对接银行存管接口。因为互金之前大部分都是三方支付公司接口,三方支付接口可以根据不同的平台业务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而银行接口是根据法律法规以及支付结算的合规性固定存在的,这就需要程序员在原有的接口上进行调试或者重新开发。
2.银行的要求
记住今年年初,在对接银行接口的时候,银行提出了三项请求,假如满足条件能够思考对接。从银行方面讲,当然期望平台实力越大,越安全,能兜底。
首先第一个要求就是实缴注册资本5000万。反正本人接触的银行开的第一个条件都是这个。当然银行不仅仅是为了风险,多拉点存款也是应该的。怎么证明平台实缴资本?在接口银行开户。其次平台的大股东或者出资人是国企、上市公司、知名企业。最好是当地或者所在省区的上市公司、100强企业。有了这样的大企业做一个潜在性兜底,风险能把控的住,至少这些企业有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不会胡来。而且这类企业做平台都是为了拓展金融市场变相性的增加融资渠道。
最主要的是,银行能跟这种企业搭上关系,以后开展各周边业务也是手到擒来的。如果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以上条件你都不满足还有最后一条。就是互金平台进行过风投融资。风投融资证明平台前景实力和良性发展没有太大问题。而且,风投融资的平台都经过风投团队深入考察,在合规性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最主要的一点,银行一旦接入存管,证明平台按着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宣传力和软性公信力又强大了,也许后续的风险投资接踵而至,对于银行来说这都是存款啊。
二、怎么接?如何设计流程? 说到实质性问题了,还是分三块来讲吧,平台、出借人、借款人。
首先要阐明的是,银行存管,平台担任信息传递,说穿了就四个字--登记结算。接入存管最佳的一面即是体现在登记结算上。平台作为中介结构只负责,出、借双方的信息登记。而银行负责结算出借双方的资金,存管出借两边的资金。
1、平台:平台既然作为信息登记中介机构,只要做好了相应的内部循环指令操作就可以。也就是出借人在平台上的相应操作信息。如果更有人性化得操作,平台应取得出借两端的授权信息。什么叫授权信息,我们稍后会说。
2、出借人:出借人作为在平台上的投资人,你一注册,下一个环节就跳转银行接口,然后完善银行所出示的个人信息。也就是说银行等于给你开立了一个它本行的电子账户。这个账户是银行开立和平台一点关系没有。你充值、取钱都在银行取,平台只负责充、取得信息传递。
3、借款人:借款人的开户方式和出借人是一样的。注册基本信息,由平台传递给银行。你一确认,银行就给你开立一个电子账户和出借人一样。也就是说,你还款,取款完全在电子银行账户上操作,这个和平台一点关系没有。
这么彻底的阻断了平台从中结算资金和“资金池模式”。由于该银行给出、借双方开立的账户彻底独立。
4、接入银行存管流程。
(1)、出借人:出借人存、取无非就是这两项,别的也没有其他功能了吧?有人说会有投标或者购买理财的动作,告诉大家那是信息传递。存好说,假定出借人是个人,流程如下:出借人充值→银行存管账户(个人)→发送充值信息给平台→平台确认信息,在会员账户中显示充值数额。(钱进的是出借人个人银行存管账户)(2)、出借人发动取款指令→平台确认指令→银行收到指令确认是否有余额→银行存管账户出金→出借人银行卡。
(3)、借款人:借款人无非也就是还款、取款两大类,先说一下,借款人在平台融资后,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取款的资金走向
(4)、借款人发布标的→平台审核完成准许发标→出借人出资→在未满标的情况下,钱冻结在出借人银行存管账户。
(5)、满标后:平台发送信息给银行(额度、对应出借人金额)→银行确认资金在多个出借人开始归集→银行存管账户借款人→借款人相应账户(可以是对公、可以是银行卡)(6)借款人还款:借款人发动还款指令→平台确认(额度、对应出借人)→发送还款指令给银行,银行冻结借款人账户资金(借款人银行存管账户)→银行把借款人资金送达出借人的银行存管账户。
银行无论是存还是结算、完全按着渠道宣布的指令,那么平台也不会突然发出指令,平台的原始指令是出、借两边自己发起的取款或者提现指令。也就是说你是投资人你不发起提现,钱不会跑你银行卡上去,你不发起充值钱不会在你卡上跑丢。
三、委托划扣授权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三款内容了,委托授权划扣。也就是说一旦签订了授权书,钱真的会“自动”在你账户上划走哟。那么什么叫“委托划扣授权”?
1、出借人:平台要和出借人签署的授权协议无非就是一种,直观的说,从出借人绑定银行卡上划扣。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当然,不是你卡上有钱平台就给你划走,而是约定时间、金额进行划扣。举个例子,某个出借人每月15号发工资,17号固定时间买理财,那么如果出借人授权平台16号划扣,那么平台把划扣信息传递给银行,(划扣核准信息就是平台和客户签订的划扣授权书,还得出借人本人摁手印,和查征信一样,没有出借人本人印鉴银行不会办理),那么银行每月16号就在出借人绑定平台银行卡里,划扣出相应额度。这个资金直接充值到出借人的银行存管账户里。这就好比中x银行的活期理财产品一样,一旦约定划扣,到约定日期自动购买。
《指导定见》中说到,平台不允许带出借人进行投资。也就是说但凡出资、赎回的信息指令,有必要是出借人自己来操作,平台不允许进行程序干涉。所以各位平台的运营执行官留意了,自动投标也不行了哟。
2、借款人:借款人的委托划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举个例子:做过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都知道。每个月借款人的利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直接划扣到小贷公司或者融资租赁公司账户上。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借款人与平台签署好授权协议,协议中如果约定提前还款,比如说到期前三天回购,或者到期前多少天还款多少,那么银行就有权利去冻结或者划转,借款人的银行托管账户内资金。那么好事来了,平台在签署授权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协议的同时,直接把担保人也拉上注册,如果借款人超出划扣期限多少天之内,银行有权利在担保人注册的银行存管账户内进行相应划扣。
声明一点,委托划扣授权书,平台必须要合法合规,本着双方自愿的约定来签署而且,授权书原件需要出、借双方本人签署,是要拿给银行留存备案的。
另外在《指导意见》中明白指出,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成果。《指导意见》中要求银行做“存管机构”,但又要求其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际上已经赋予银行对P2P资金进行监督的功能。有了银行信用的加持,即使只是资金存管,也能够大大提升投资人对P2P网贷平台资金的安全信任度。
文章来源:上海长久贷
第四篇:五四运动到底是什么?
五四运动到底是什么?(李剑芒)
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一些国人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不少的人认为五四运动的精髓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有人甚至把这个运动与70年后的学生运动类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重新回归到集权专制主义的起始点!这个运行造成中国在民主的道路上后退了100年!那些把“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归结为五四精髓的人们是把发生在1915-1921年间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混淆。《新文化》带有许多先进的特征,胡适把《新文化》运动比喻成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提倡民主和平等;《新文化》提倡对传统文化进行大清洗,注意不是大推翻,胡适和他的学生顾颉刚,朋友钱玄同创建疑古派;《新文化》;提倡社会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新文化》运动里既没有民族主义,也没有爱国主义(只是在概念上提出中国应该是一个国家,反对儒教的超级地位,这实际上类似西方的反对政教合一)。
但五四运动完全是另一回事!首先五四精神根本不是民主和科学,它是标准的民族主义情绪大爆发。这个爆发有其可以理解的历史原因!在那个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和约》上,把德国在山东的领地没有还给中国,却交给了日本。一战中中国加入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前提条件是拿回德国占领的山东。中国为此向法国派出14万劳力。打赢了,《凡尔赛和约》的主子们(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却把山东给了日本,完全忽略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有一点血性的中国人无法接受的超级羞辱。美国曾经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赢得中国知识层次的赞赏,但美国干不过英法两国,自己也退出了《国际联盟》。
所以五四运动完全是民族经受了巨大耻辱造成的。西方有人说,如果美国当年在巴黎合约时更加坚决一点,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改变了,中国就不可能发生后来这一系列大倒退政治运动和战争!五四运动除了受感情驱动的非理性行为外,另一个理论开始大规模入侵。这就是从苏联革命成功引进的马主义。中国的著名知识人士(李大钊,陈独秀等)几乎一边倒的向左转。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精神被完全放弃!中国人被无耻羞辱后发热的脑子被暴力革命的邪火彻底点燃。专政!专制!这是五四的阴魂下发出的最响亮的嚎叫。它根本不是民主,它根本不讲科学,这是一股完全由人的自利性驱动的疯狂运动。这个运动是文化流氓的天堂,他们一步步把文化流氓引导到暴力流氓。中国接下来的90年就不停地重复着:暴力,耍流氓!五四运动没有达到任何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日本人该站山东还是占了山东。但在这把民族主义的邪火下冶炼出了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中国人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说过,高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家伙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民族的前途就恰恰毁在这些除了表演啥本事没有的混帐身上。暴力冲动是人身上的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受人类道德这个铁笼的束缚。一旦这个魔鬼被解放,社会必然是魔鬼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主宰必然是魔鬼!
那些试图把相隔70年的两次学生运动类比的人们,我劝你们好好再想想。一个是走向专政,专制,另一个是要求解除专政,专制;一个是到处放火烧房子,打人,另一个是和平方式;这两个东西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呢?!
第五篇:语文课到底是什么?
语文课到底是什么?
宋运来
自语文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争议一直不断,百年历程,曲折坎坷。有的人武断地认为我国建国以后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失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北京文学》(1998年第3期)用“误尽苍生”四个字作为标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依据是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的学生说话词不达意,阅读文章后不知道去思考,写一篇文章东拼西凑,而且错别字连篇,句读不分。由是人们便有了这样的追问:“语文课到底在教些什么?”语文教师则自问: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语文课最需要教什么?而专家们纷纷把脉,进言献策,力图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开一个良方。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网络语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语言表达很不规范,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社会语言学家呼吁要重视母语教学。
提倡读“经”的学者进言,“如今语文教师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学生也远离了“经典”,中华文化有断层之虞。中小学要开展“读经运动”,语文课程里要有经典作品,教师要担负读经的重任。” 有的教育科研专家说,“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这足以令语文教师汗颜,语文教师是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因此,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刻不容缓。”
学科教学专家则大声疾呼,要努力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提出要把学生的训练活动必须提高到课堂时间的1/2以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生在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体味课文的语言运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乃至思想意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
“语文课绝不能有一个固定模式,最根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也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有的课程论专家从教师素养上如是说。
脑思维专家则认为,“给中小学生上语文课,要借助课文学习,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引领学生解读优秀作品中,锻炼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而课改专家不无担忧道,“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有的语文教师则说,“数学可以是1+1=2,1就是1,2就是2,语文则可能1+1不等于2,1可能是10,也可能是100……语文是模糊的,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多年来争议不断,研究不断,观点多多,理论多多;专家层出不穷,一人一个观点,一人一个说法,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据。王晓春先生感叹:“中小学这么多门课,没有哪一门像语文课这样狼烟不断,战火连绵。指手画脚,人人争先,外行内行,扭作一团。发言盈庭,论文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澜。众说纷纭,越听越烦。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总算把事情弄乱套了,把语文老师搞糊涂了,以至越教越不会教了。这门课似乎成了永恒的焦点、热点、难点、乱点和看点。”中小学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特别自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经常感慨自己越教越感到困惑,越来越不会教了。
“语文”就像一个健全的人,需要不同营养素才能维持教学生命的延续,缺少哪一样都不行。专家们开的各个“药方”,无疑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些建议,尽管教师们没有站在言说者的视角上去分析其表达的要旨,尽管有的建议令教师们无所适从……我私下以为,当今语文教师的迷茫,不是对教什么,怎么教的迷茫,更多的是对我为什么这样教的困惑,许多人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明确,也即对语文教学的上位概念的困惑。就像我们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不断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里的我也同样在语文的丛林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大约说来经历了“感性语文、体悟语文、童心语文、形象语文、入体语文、张力语文”等不同认识的纠结与缠绕,当然这个认识是一个朴素的、自觉的、迷茫的、追问的、反思的、构建的、创生的过程。
感性语文。从乡村走进师范的我,始觉不会讲话,更因为一次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卡了壳,在上千位师生面前丢了脸,给准教师的我种下了要让每个孩子会说话的种子。后来,当上语文教师的我,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学生需要自信地与人讲得体的话、善于和他人很好地沟通。在日常教学中很注意训练学生“说话”——国庆节,带学生们手捧字典到大街上查找不规范用字;清晨,学生走上班晨会的讲台学会自我教育;“六一”前夕,主动请缨面向校、县开主题中队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语文课前主题讲话五分钟;课文“口语交际”不考也是要教的……大循环试验班的学生从小学毕业两年了,能从一堆匿名的初二试卷中找到我教过的学生八九不离十,为何?那端庄、俊秀、规范、漂亮的钢笔字透露出的信息呗。非典来了,《参考消息》一篇暴露中国人诸多陋习的文章(《反思“非典”肆虐 革除十大陋习》的文章,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使我一下子捕捉到了积淀已久的“要学生讲卫生”的教育契机素材。以习作教学的方式引入,师生、生生以坦诚的心态解剖自我、他人生活之陋习。下课铃声骤响,面对学生大胆地把批评武器指向有陋习的教师这一课堂生成资源,于是便有了第二天的“写建议书”,后继安排的“写倡议书”、“演讲比赛”、“假期作业”等内容,因为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延续近两月的语文实践活动到现在还有教师不清楚它是何种语文?这种不伦不类的语文课,当时只是一种感觉,学生需要这样学习。不曾想这课是属于语文什么类型的课。孙启民先生赞誉说:表面看来似乎不是“标准”、“纯粹”的语文课,但是,学生在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表达中,学习和感悟着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如何恰如其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领悟到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因此这是更有效、层次更高的语文课,且体现出一种“大语文观”。
体悟语文。无情的现实把教育之梦撕得粉碎。20年前大专毕业生鲜有从事小学教学的,尽管你是晓庄师范的高材生,但你考不过别人。现实使我从事教育的热情锐减。被教育管理者树立的身边一个个能考的典型浸泡着,于是不自觉地走上了机械训练之路:要确保试卷上的“看拼音写词语”百分之百全对,每个词语不抄写、默写7、8遍决不罢休;只要是书上要求背诵的课文,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至少全文抄默三遍,以确保“根据课文填空”一项不失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言语的也有物质的奖励。你别说,效果还真行很快缩短了与年级第一名教师的差距。观望其他学科,与数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大得很,你看人家数学平均分都达到90分以上,咱的语文成绩普遍比人家低10分左右。如果语文老师不做班主任,估计在家长会上脸面不如人家数学老师鲜光。家长当然不领情,天天就是你们语文家庭作业多,不是做《抄写薄》《默写簿》《评价手册》《补充习题》,就是《AB卷》《单元卷》的检测,天天做到深更半夜,还考不好,你看连作文都不会写。付出劳动最多的是兼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最后居然没有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分数失去可以夺回来,最可怕的莫过于,最富有情趣的语文学生居然不喜欢。他们不喜欢如山的语文作业,不喜欢语文老师、进而不喜欢语文科目、从而不喜欢学习。由是学生从校门走入社会见到书就头疼就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校园里的过度学习,已经使他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趣。语文教育的缺陷,只有当他慢慢长大了,上大学了、甚至走上社会之后,才逐渐暴露出来。也无怪乎当下的各级领导大声呼吁国人要读书要学习。温家宝总理则说:“读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由此看出我们有多少人远离了读书。其根源恐怕与我们在学校里已经给青少年们种上了厌倦读书的种子有关吧。
尽管我只是千万个语文教师的一分子,教授的只是几十个、上百个孩子,若基础教育阶段的同仁们都在操着唯有“过度”学习才能取得优良成绩的法宝,去实现小群体内的教学成功感,幸福感,却有意无意扼杀了人未来学习潜力的发展、人生阅读的幸福,师将不师,是民族的罪人一点也不夸大。因为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求知”是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求知”不等于“成人”。
童心语文。执教苏教版《蒲公英》一课时,学生居然不去责备两颗蒲公英种子没有听从太阳公公的话去“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反而认为是“风”的错,并质疑风婆婆哪去了,你风婆婆应该把这两课种子吹到应该去的地方,否则他们不会自作主张飞往沙漠、湖泊,最后被晒死、淹死。而有的学生居然佩服两颗叛逆的“小种子” 有“想法”、有“主见”、敢于“试一试”。在互动生成中,当我尝试 “价值引领”有想法与主见的两颗“种子”和唱反调的异类“种子”——学生时,遇到了障碍。让我感悟到“价值引领”的前提是在遵循儿童审美观、为了“儿童发展”下的价值引领。要理解儿童的理解,需有儿童的视觉、一颗对儿童生命关怀的童心。儿童对美好的事物,也或如“蒲公英种子”一样人格化的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不希望它破灭、不希望它死亡,希望它是永恒的、恒久的。如孩子们百读不厌的《小红帽》,童话作家雅各布·格林兄弟深知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最终还是让小红帽从狼的肚子里跳了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学生们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为什么总希望“狼向小羊扑去”后,可怜的小羊是不会被蛮不讲理的狼吃掉的奇想。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说理性强。当我苦苦追寻所谓课的亮点时,却将孩子童话般的天性忽略了。蓦然回首,呵呵,孩子们,你就是那“鹬”,你就是那“蚌”,让我们来到河滩上,争一争。孩子们用尽力气、毫不示弱、威胁地、得意洋洋地“争”着,争得筋疲力尽,最后被毫不费力的渔翁捉走了。歌德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忘”,孩子们用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不仅带来课堂的快乐,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争”使人物角色形象丰满,“争”让寓意水到渠成地流淌出来。用快乐的理念进行教学,张扬了一个个轻舞飞扬的生命,用兴趣的火种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学便走进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诗意境界。
当带领儿童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时,便回归了儿童绚丽多彩的生活世界。当带领儿童走进文化的语文天地时,便打开了一扇文学宝库的窗户,叩开了儿童智慧的问天。当引领儿童走进人文的语文天地时,智慧为儿童点燃了一支信念的火把,指引他们飞向梦想的天空,让他们梦想成真……无论哪种语文教学,我们终不能忘记坚守语文的家园,而尊重儿童、呵护儿童则是第一要义。
形象语文。当下许多孩子爱看“口袋书”,那些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漫画书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教师们多是采取关门主义,堵截是能堵截得了吗?何不疏导?为什么不可以把那些具有强烈讽刺性、幽默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漫画引进语文中来,引进习作中来?近10年的研究效果是现显的,孩子们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改变了以前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象。道理何在?儿童漫画作为一种特殊形象,在内容上是客观事物的提炼和浓缩,在形式上又是某种事物的夸张和扩大。面对漫画,儿童不是简单的摄取和存留,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再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存留在儿童头脑中的漫画形象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需要儿童主体多元的解读。所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在儿童漫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需要儿童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儿童有形象可依,有疑问可循,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许多材料涌人笔端。儿童兴趣盎然,思路流畅,一篇篇具有儿童情趣的作文诞生了。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冬虫夏草既不是“虫子”,也不是药“草”,而是一种“菌”,全名叫“冬虫夏草”菌,它把高原、寒冷、寄生体作为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儿童漫画作文”就如冬虫夏草菌,把观感的快乐与想象的美感、形象的再创造与习作材料的运用,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土壤。解决学生习作兴趣(内驱力)与习作内容(材料),则抓住了作文的牛鼻子,由是我坚信:敲开作文难这个堡垒应是为期不远了。
入体语文。《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里的一篇课文,无论是名师上课,还是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无一例外都要品读文中林肯说的三句话从而感受林肯的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仁慈谦逊的人格魅力。语文课上成了具有思品情趣的课,放大了语文的教化功能,不仅模糊了语文课的专业性,也远离了智慧。这是一篇典型的演讲风格的课文。教学要体现演讲的目的性、针对性、感染性来设计。课文介绍他当选总统按照惯例来到参议院进行演讲,为何演讲?一是感谢支持他参选总统成功的人,二是借演讲之际发表他的施政演说。还没等他开口,便遭到了参议员们的羞辱。参议员为何羞辱木匠出身的他?真是嘲讽他出身鞋匠家庭,地位卑微?课文有一句话提醒我们:所有的参议员们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这句话是说,在竞选中败北的参议员们要在这个场合找回自己丢失的面子。针对政敌射来的“羞辱”之箭,林肯通过“顺同——反驳——以泪感人”演讲三部曲予以巧妙地化解了。化敌为友,才会通过签署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人,才会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基础,才会有后来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演讲”的语言风格上,而不是放在人物的“品格”上。语文教学还要从课文的特性出发,经常到别人的田地里转悠,会荒了自家的园子。
张力语文。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制造张力又不断消除和解构张力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我关注的“语文教学张力”研究,缘于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课程开发过度、对话过度、教师强势、密度追问等问题的思考,通过“语文教学张力”的分析探讨,力图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认为:“从关注言语现象转向关注言语教育的本体,再转向对言语主体的终极关怀,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育的方法和观念。”在与优秀的文本对话时,学生与文本之间总是存在着着某种“张力”,语文教学其实就是释放、扩大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张力的过程,张力存在于所读文本和教师、学生以语感为主体的前理解的落差之中,有落差,才有张力,有张力才有对话的必要。张力的释放、扩大过程其实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对话过程,就是学生将所有的精神“内存”与文本、自己、他人(教师、学生)进行碰撞的过程。学生的潜能、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在对话中被激活、被激发。
张力,不仅成了学生走向文本、进入语境的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精神动力,同样也成为一种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内驱力。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从现实的教学案例中总结成绩、梳理问题,以独特的视角加以分析,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检验与完善理论,优化了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语文教学的重任最终还要靠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去落实、去承担。实事求是地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是有所了解的;对语文课遵循的各门学科共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教会学习方法等是知晓的。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真谛,占领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呢?一句话,就是要看一个人走出学校成为社会上的一员,看他会不会说话,会不会写作。简单地说,就是看他会不会善于语言“表达”。起到引风向标作用的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所呈现的17节课,增强了读写意识。没有读写结合的课是很少的。课堂上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课是创设情境写一段话;有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补充几句话;有的是围绕课文要填写一些词语。执教者,准确地揣摩编者的意图,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并在编者与作者的融合中,寻找读写结合“点”,选择练笔内容,明确练笔目标,引领学生在“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联系中,把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做到读中学习,写中模仿;读中体会,写中消化;读中领悟,写中体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早在2008年,周一贯先生敏锐地指出,“要关注课文怎么说”的这个言语表达形式。2009年,高林生先生从语文的特性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怎样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吴忠豪教授在《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一文中,则从语文“课程形态、课程取向、课程教材编制”等方面剖析了中外母语教学的课程改革,指出,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不能走出困境的关键问题,要从课程论方面寻找原因所在。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听、说、写等语文课程目标,附着于阅读教学,且不成体系。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为主线,听说写教学须见缝插针,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主线的需要,在超强势的阅读教学面前,听说写教学很容易遭边缘化。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两年来,与70余位名特优骨干教师在10余所学校进行了深入广泛实验的基础上《班本小作文》(12册)终于出版了。她的出版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习作教学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班级“小作文”的科学设计。第二,充分利用教材课文这个最佳的写作“范例”,课文与习作引导浑然一体。既有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精妙赏析,也有读写结合的习作设计。第三,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梯度,写作不再难。没有长篇、完整的写作要求,只有铢积寸累的“句、段”的仿写、改写、扩写等练习。
语文设科,百年坎坷;与时俱进,还其独任。我们语文课的“独任”是什么?简单讲要教给学生什么?首要教给学生说话写作能力,即运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考虑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要说什么话,从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出发施教。在语文课本中,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也能了解、感受或理解的事物或思想感情,是不需要教师在课文中进行讲解和学习的,那些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才能更迅速、更深入地理解的课文才需要教师的介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用书面语言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把学生的口头语言有效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同理,一个语文教师要找到语文教育的真谛,需要一个慢慢地成长进程,然明白语文教育的规律,知道语文学科应该做的语文事情,可以缩短语文专业成长的进程。当代语文界的理论纷争,势必影响当下语文教师的思想与教学行为,而我以为从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会回答语文课应该做的事情。愿我们一同努力,振兴语文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母语,喜欢语文!
(南京市建邺区双闸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
参考文献:
王富仁、郑国民,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杨再隋,儿童作文的儿童化之路——宋运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评介,江苏教育,2010年第28期。
王崧舟,张力,言语生命欲求的激扬,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7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