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新理念新措施
管理新理念新措施,不断提升自身城市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整治活动,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破解城市管理顽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日常管理上实行的“以街道基础,重心下移”的总体思路,由区执法局负责主要干道、路段管理工作,实行队员包片、包路段、包点位工作责任制,落实岗位签到、送餐到岗、交叉管理、错时执法等工作措施,实现了早7点到晚10点“无空档”管理。联手攻坚,严查违建。按照“源头控管、快速处置”的控违原则,严格目标管理,在区政府查违控违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依托“大城管”体系,持续完善与规划、房产、水务、园林等部门的快速联动协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水、电、气等公用部门处置违法建设的联动机制,深度整合纪检、监察、检察、规划等部门职能,形成“查违工作链”。向重点工程、重点区域、物业小区派驻控违人员,成立控违工作室,实行24小时不间断控管。
见员率、管事率、作为率
综合执法一体化、管理工作法制化、队伍建设军事化、行风建设制度化、市容管理规范化、广告设置艺术化、垃圾处理科学化、环卫设施标准化、宣传教育经常化、爱国卫生社会化”的奋斗目标;
以主次道路两侧和重点区域无乱搭建、无乱堆放、无乱涂画、无店外经营、无占道经营、无乱设广告牌匾、无乱悬挂、无乱停放的“八无”为标准,
第二篇:新高考新思维新理念新措施
新高考、新思维、新理念、新措施
——上海浙江高中名校创新发展学习体会
2015年12月11日,我跟随延庆县教委组织的42人校长主任团队,前往上海和浙江针对“高考新政下的学校变革”进行考察学习,在为期八天的学习中,我对即将落地的新高考政策要点、改革内容,尤其是学校针对新高考改革的应对措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把这几天学习的收获做一总结。
一、高考改革的政策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夕浪在开幕式所做的主题报告《高考综合改革与学校育人模式创新》中,详细解读了高考改革新政及学校面临的主要挑战。他指出:虽然现有的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有着社会认可、招生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还存在着教育多样性丧失、学生应试负担重,导致学生个性丧失,影响了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的很多问题,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而谈到学校、教师和考生面临的主要挑战,柳主任谈到:一是考试命题。组织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业水平层次,并据此命题,不断提高科学性(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等学科考试挑战性更大)。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必要整合。二是组考。一次考试,还是两次机会?两类考合一,还是分离?什么学年或学期考什么科目、安排什么类型考试?一学年什么时间安排考试?每门学科考多长时间、不同考试类型考多长时间?其中考察的还有学生的诚信,能不能以一个真实的状态参与到考试中去。三是高中教学管理。丰富选修课程,推进走班教学,方便学生选学选考,文理兼修。“文科分类、理科分层、体艺分项”将成为教学新常态。四是学生学业指导。高中生处在一个有倾向、没方向阶段,需有必要的尝试和经历及专业化的辅导。目前被动学习,更多的选择和不确定性无疑会增加盲目性和焦虑感。由于没有方向感,缺乏对自己准确的把握、定位,门门争优,也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统一高考语数外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命题较多关注知识考查,过分强调覆盖面,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走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标修订专家呼吁,高考数学命题减少选择题,增加开放性题目;减少题量,增加考试时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英语课标专家呼吁,适当增加听力分值、阅读理解题,减少完型填空等语法选择题。
于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一是命题和阅卷能力亟待提升。开放性试题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对命题和阅卷都提出了新要求。把懂与不懂、表面懂与真懂区别开来,用新颖而内涵丰富的情境来考查学生。二是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在必修课外,为理工,经济与社会,人文,体育与艺术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如何处理高考与数学课程的关联问题?三是听力考试对设备、环境有很高要求。两次考试对命题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二、规范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素质教育提出十几年了,但如何把素质教育纳入到高考中去,这是高考改革的另一项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思路,规范过程,提高科学性和真实性,在客观公正、注重事实、谁用谁评、统一管理的原则下,利用网络平台,由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记录和评价,作为高考招生的一项依据。高中学校与高校,分别进行不同评价,行政重在管理监控;从不同主体多元评价、汇总转为专业人员集体评议,结合学习生活背景理解其经历、表现及意味着什么,把握其内在素养、潜质,促进学自我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是引导学生从解题训练中走出来,持续参加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成长经历,并如实做好成长记录,建立综合素质档案。二是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和内外监督制度,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教育内外对此普遍持怀疑态度。三是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评价专业化、招生职业化。综合素质评价指向整体的人,既不同于物质属性的考量,也不同人的某一方面素质的测评,应当持慎重态度,对人的成长保持应有的敬畏。
三、学校改革措施
在六天的学习培训期间,来自上海和浙江名校的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学校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的应对措施,对我们学校未来的改革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1.课程变革:有了高考和学考之分,是要求学生在学考基础上再学习高考内容,还是将学科分为学考和高考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不同的目标。学校指导学生依据自身学习特长、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等选择课程,同时选择教师。这种选择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特长的发展,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积蓄后备力量。在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选择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组织:只要有了选科,就注定了学生要走班教学。学校就要克服教室不足、教师资源不平衡的诸多问题。改革后的高中学校,必将面临优秀教师紧缺、个别科目教师紧缺的问题,学校就要提前有所准备,把青年教师、紧缺科目教师提早进行培训,以应对未来教学的需求。
3.管理标准:用什么标准来选,如何监控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学生选课、学生选老师,解决了学校用人方面的尴尬,优秀教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素质能力差的教师必然会逐步被淘汰。学校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对教师和课进行管理和评价,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学生走班了,该如何有效管理,这也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班主任的管理在弱化,学生自主管理必须跟得上,才能让学生走而不乱。
八天的培训转眼已经结束,然而学习的收获已经默默的内化为一种理念、一种思想,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尝试,我们会竭尽所能做好学校各项工作,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
第三篇:班主任管理新理念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领域已经有了全新的变化,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也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纵观我国班主任工作取得的这些新成绩,究其实质就是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落实了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特征,即教育教学只有从每个孩子的个性出发,认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完善每个孩子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观,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 班主任工作 个性化特征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是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1]从2001年5月底开始到现在,本轮新课改马上就要十周年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培养出一批工作好、思想好、作风好,并有一定教学水平、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的新型中小学班主任队伍。[2]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这些全新的成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体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工作实效,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3]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新学生观、新班级观、新班主任观、新德育观、新评价观。这些新理念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需要,是班主任自身素养提高的需要,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4]
一、新学生观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因此,班主任也要形成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它要求班主任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应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不成熟,就意味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健康、幸福、快乐成长起来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应成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班主任的头脑之外,不以班主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班主任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班主任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班主任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主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的角度来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和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又承担着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班主任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5]
二、新班级观
1.班级应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家园。班集体是一个由无数个鲜活生命所构成的动感实足的生命体,其生命源于学生,存在于积极、健康、合作、创新的精神中。班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生命要素的协调发展,班主任自然就是学生鲜活生命个体阶段性目标实现的达成者。因此,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班集体是否使学生拥有幸福感就应成为评定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标尺。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容易把学生视为单一的认知体,以“知识本位”的视角俯瞰学生,审视学生,评判学生;以“班主任本位”的心态去管束学生,训导学生,监控学生。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不少班级只能演化成学生想极力挣脱而又无法挣脱的“心狱”。学生有的只是无尽的哀叹与愤慨,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只有变“知识本位”为“生命本位”,变“班主任本位”为“学生本位”,从过去只关注学生智能的提高与发展转移到更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才能使班集体变成生命与生命的交相辉映,心智与心智的相互碰撞,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学生也才会有幸福的感觉。而只有幸福感的不断生成和弥散,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增强。[6]
2.学生应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主体。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律是比不上自律的。自主教育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实践,它不仅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业更优秀,特别是个性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建设者、班级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度执行的评价者,改变过去学生总是被约束,永远处于“被动”境地的局面,大胆地让学生成为制度的操纵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应。
3.良好的班级生态是优秀班集体的标尺。这里所说的“班级生态”指的是班级要素的相互匹配所形成的育人有机状态。学生作为身心发展的个体,受班级生态的影响最大。班级内部的生态环境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始终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班级生态是班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具体来讲,“班级生态”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班级成员个体思想的品质特质、群体认同心理、共同理想追求、群体人格风貌、管理机制、集体精神、班级文化等。优秀的班集体应是上述诸因素的有机生成和良性互动,其外在表现为宽松的氛围、平等的关系、开放的管理、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班主任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具有良好的班级生态是优秀班集体共同的特征。中小学班主任的责任自然就应是这种班级生态的策划者和建设者。要建设良好的班级生态,必须基于对班集体成员个体生命特征的准确把握,对集体共同生命特质优化的正确引导,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生态创建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群体形象。
三、新班主任观
“民主”应是班级管理中高扬的旗帜。中小学班主任应从“保姆”、“警察”的角色中隐退,并努力扮好以下几种角色:
1.学科目标整合的促进者。新课程中各学科均有在共同理念统摄下的具体目标,中小学班主任应全面把握,并力求使实现目标的措施有机地作用于班集体中的学生个体。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措施,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中小学班主任要协调各学科,优化学科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信息的收集、过滤与传递,把各学科教学的着力点统一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上来。
2.班级创新活动的协作者。班级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中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一切班级活动都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中小学班主任不应是活动的主宰者,而应是班级活动的协作者和参与者。中小学班主任要放手放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谨慎实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使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培养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野,在活动实施中锻炼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
3.班级文化氛围的变革者。当新课程在学校全面铺开时,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整个学校从思想观念到内部织组结构发生的重大变革。中小学班主任除了完成自身的变化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或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班级文化的有效性,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交流、合作、探究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健康、民主、进取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4.学生人生之旅的引领者。“教育是对生命发展的一种达成”,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所有的生命活动实际上都是对人生之旅的不懈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除了家长以外的十分重要的引领者,应侧重引导学生不断树立更高层次的崇拜对象与追求目标,内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导航学生的人生旅程。[7]
四、新德育观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重大的调整和变化。这种变化应与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1.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等三个维度在学生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它要求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人、做事和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有胆有识的人,有情有义、有趣有味的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德才兼备的人。
2.学生成长烦恼的消解。成长的烦恼是生命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的“生长痛”。中小学班主任要准确预测,要通过耐心“倾听”,全面了解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疾苦与人际关系等,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体特征;通过设立“谈心日”、“牢骚会”、“成长热线”等,为学生建立情感宣泄的健康通道,帮助学生化解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防止学生因情感压抑或困惑而产生扭曲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
3.班级文化的重构。自始至终,建立有明确主题的班级文化都是中小学班主任不可懈怠的首要任务。要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文化,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提出建设的具体目标,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督导与评估,及时矫正不健康的言行和习惯。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月(周)”等活动,逐步形成由一定文化内核所构成的班级精神,并不断提炼与升华,使学生在一定的主体精神熏陶和感染下,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品位和风貌。
4.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不断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素质与能力是各学科教学的目标。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综合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素质与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各学科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生活、善于合作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发扬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
五、新评价观
把学生当作单一的认知体,用固定的统一标准评价学生是过去中小学班主任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改变,不少中小学班主任形成了顽固的以批评、抱怨为内核的德育角色习惯,这种评价思维的负面作用相当大。因此,中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形成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习惯,实施“赏识教育”。当然,无需夸大其辞地用放大镜找学生的闪光点,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充满自信,品尝成功的快乐,这应成为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策略基础。
1.多样性和过程性评价。从多方面评价学生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理念。学生智能的多元性评价决定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评价思维中一定要涉及学生生命的诸要素,其任何一种要素都应有积极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大胆改革,一改过去评语死板的面孔,通过鲜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健康情绪。也可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形式,定性定量结合的描述性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完成对学生生命过程的全程呵护。
2.阶段性评价。作为生命个体,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一个阶段性渐进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个体表现特征,而且因个体差异等原因,每个学生的发展规律又各不相同。过去,我们长期忽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对学生的要求与评价都是大一统的,从而造成评价有失公允,甚至严重失实。中小学班主任要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评价参照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发展性评价。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智能及生命要素都处在发展之中,学生的可塑性空间很大。中小学班主任切不可凭学生的现时表现,主观臆断,武断评价学生,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遵循一种发展规律和呈现一种发展态势;应彻底抛弃统一的尺度,有区别地看待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尤其要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评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特征,为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奋斗努力的希望,使学生在无尽的期冀中不懈地追求,不断地完善自我。
新课改给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时至今日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而且,我国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化除了蕴含班主任工作的所有特征之外,也凸显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新变化:①控制性管理转向教育性管理;②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刚柔结合;③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④自上而下型管理转向自下而上、上下互动型管理。[8]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及其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新的学生观、班级观、班主任观、德育观、评价观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纵观这些新成就,究其实质就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落实了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特征,我们要继续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和深化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因为教育教学只有从每个孩子的个性出发,认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完善每个孩子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观,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1,4.[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81.[3]班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0.[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7.[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03.[6]夏征农,罗竹风.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908.[7]曹霞.河北教研[J].研究中小学生特点做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1999,(4):10.[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161.
第四篇:新理念新思路新阅读
新理念新思路新阅读
——浅谈新理念下高中课外阅读指导
新余市渝水一中语文组罗朵连
关键词:知识爆炸
雅俗共赏 脑袋贫穷重提减负开放式阅读 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对话交流、探究式阅读 摘要: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学问太浅,脑袋贫穷。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从而走向“致富”之路。其次是减负,让学生有时间享受阅读。进行开放式阅读,以点带面,把学生引向广阔的语文天地;雅俗共赏,主体性的自由阅读与对话交流、探究式阅读相统一,让学生爱上学习。
全新的课改理念,为中学校园带来了春的气息,为中学语文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给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予新的启示。在此,与大家共享——我对高中课外阅读知道的思考与实践。
一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课堂上问及鲁迅、李白,同学们七嘴八舌,问及简爱、保尔、李政道、张瑞敏或者正在发生的大事,他们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很无辜地等待老师来告之,很少有人能对答如流。学生学问太浅,脑袋贫穷啊!
可是学问何其重要,“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热人。”
毛泽东曾这样说过。而学问在哪里,“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更多的知识在课外。
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从而走向“致富”之路。
二 重提减负,让学生有时间享受阅读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在阅读。
可是全国上下,喊了多年的减负,大家好像都喊哑了,或许发现喊错了,竟然补课照常,教育部门也是听之任之,学生的时间几乎都被作业与补课占据,于是“课外阅读”便成了学生课余的“奢侈”,可怜啊。
因此,我要重提减负,借改革之风还学生时间与自由。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快乐,课外大量阅读,成为一个有丰富知识的当代聪明的中学生。
三 开放式阅读,让学生爱上学习
1、以点带面,把学生引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前面提到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更多的知识在课外”;但“教材又是根,是本”。所以我们可以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即透过教材,由点到面,引领学生走向未知。
比如,我们在教授人教版必须3第二单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诗歌后,可以让学生观看二十集大型电视记录片《唐之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集,从宏观了解唐代,进而把学生引向唐朝的政
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这时候,兴趣就产生了,好奇促使学生迫切想了解未知的唐代,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然后知不足”,同学也开始认清历史、政治等学科了。“大语文”“大文化”的观念便渐渐产生,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我们可乐而不为呢?
2、雅俗共赏,“浑疏搭配”,让学生营养均衡。
钱理群教授在《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中学生导读本》序言中说:“如果胡乱追逐时髦,出版快餐读物,中学生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袋子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
这话不假,但我以为也没严重如此。经典固然要读,因为她是人类的精华,是学生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通俗作品,快餐读物也可以读,他们更新的比较快,反映的是现实,时看时新的网络作品、报纸杂志、各种媒体视听节目,可以让学生及时把握现实,了解生活和时下某一类人的思想,这样不是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吗?
所以,从知识层面上看,雅俗文学可以互为补充;雅俗共赏,学生才能营养均衡。
3、主体性的自由阅读与对话交流、探究式阅读相统一,让学
生真正爱上阅读。
我们说,好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的,所以作品的价值要在读者的自由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
课外阅读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进行自由的创造性
阅读,这也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和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具体到课外阅读也是如此。
所谓“不吐不快,吐而后快”,我们可以每一周或每两周拿出一节课时间专门交流课外阅读的个体感受,或者要求全校性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流,也可以围绕某一本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做到资源共享,还可以做到思维互补。长期这样对话与交流,就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去再阅读,再创造,再探究。同时也会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深度和广度,从而爱上学习。
指导学生进行主体性的自由阅读与对话交流、探究式阅读时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迫切需求。
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底,可以为学生的终身精神打底。我们要培养出有丰富知识的人才,还要培养出会自我学习的人才、有独立思想的创新性人才。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让我们的学生不再“贫穷”。
第五篇:新理念、新目标、新跨越
新理念、新目标、新跨越
又是一年的5月,5月的阿勒泰大地绿意盎然、万物竞发。阿勒泰大地上一片大开发、大建设的繁荣景象。4年前的5月17-19日,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全面战略部署,为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新疆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这4年来,阿勒泰这片边疆热土也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建设成效显著、对口援疆扎实推进、党建各族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地委、行署不断凝聚全地区各族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阿勒泰不懈努力。
这4年是不平凡的4年。回首过去4年,我们感叹变化;展望阿勒泰的明天,我们意气风发!
这4年是阿勒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大发展的4年,这4年是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得实惠的4年。
过去的4年间,阿勒泰推动转型发展、科学跨越,综合放大生态、地缘、资源、人文“四大优势”,着力构建生态、进出口加工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三大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口岸、电网、油气管道“六大通道”,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一批清洁能源、铸造等大项目落地,阿勒泰地区围绕打造新疆“两个可持续”示范区、建设代表新疆的重要“会客厅”的使命,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各项工作之首,梳理5大类103个生态项目,落实草原生态将补政策,推动万亩生态林建设,制订了《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作为农牧业大区阿勒泰,一个个“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一片片“定居兴牧”点建成、一栋栋“安居富民”楼拔地而起、一批批农牧民搬进新居,如今的农牧民在现代农牧业的支持下在富裕文明的现代大道上不断前行。4年来,戈宝麻、旺源驼奶、康元生物等农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建成的规模养殖小区牲畜满圈,截至2013年底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211元。
民生连着民心,阿勒泰地区启动实施25大类100多项民生项目,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各族群众创造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定居、安居工程竣工、定居兴牧骨干配套工程陆续完成,让牧民安心定居;城乡低保、新型农牧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实现扩面提标;各县(市)一所所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这4年是干部精神面貌大改观的4年,这4年是援疆兄弟省市与阿勒泰各族群众心连心的4年。
这4年间,“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等观念已经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倡行开展“做小事、暖民心”行动,把服务关心群众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今年又启动了为期三年规模空前的机关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更近了。
这4年取得的一切,都与援疆兄弟省份无私帮助和广大援疆干部倾情奉献分不开。定居、安居和保障性住房工程让一户户群众有了更温馨的家,与黑、吉两省企业、科研院所签订多个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实施的培训项目,让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了大的提升;一批批援疆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将阿勒泰视为第二故乡,圆满的完成了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65万阿勒泰各族儿女必将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在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阿勒泰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