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9:0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

第一篇:&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

科学的本原和根基在于追求真知。学术科学和基础研究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

由美走向真。关于美和真的关系,自古至今人言籍籍,从未定于一尊。不过,若要分门别类,也许可以归结为三:美真同一说,美必真说,真必美说。其中真必美说,意味真必然为美,或真的东西必定是美的,真的怎么就是美的呢?中国科学哲学家王星拱对此作了解释。他认为,没有两

(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个不可缺乏的因素:一是秩序,一是和谐。这两种性质,在科学里边发展的最完备。因为各科学都以算学为基础,算学是最真实的。所以算学秩序整齐,丝毫不可紊乱。算学的理论又彼此谐和,决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科学是以求真实为目的,真实的才能有秩序,才能谐和,有秩序而谐和,就是美。再从心理学方面来看,我们的智慧有综合的能力:不仅在不同的接触之中寻找共同点来,而且把未曾接触的将来都可以综合在一起来预测他,没有紊乱,没有冲突。这个综合,就是知识的脊椎,就是思想的经济,就是精神的美,因为它是有秩序,它是和谐的。

恰当的立场,也许是美和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简单性是科学美和数学美的重要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简单即美,美(简单)可以作为真的指南。拉丁格言:“简单是真的印记”,“美是真理的光辉”以大字刻在格丁根大学的物理学报告厅中作为对那些将发现新事物的人的告诫。

王星拱立足于真善美三位一体,应答这个问题他在谈到科学的心理起源时说,列举了惊奇、求真、美感、致用、好善、求简并认为这些项目趋向同一途径,原因在于:第一,奇和真是递相发现的,第二,真实和美、和功用、和善、原是分不开的东西,第三,真实是由简约得来的。

第二篇: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摘要:

“李约瑟难题”引发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科学发生、发展的因素是众多的、并且复杂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源在于两个地域中的人们在实践方式上的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序言:

人类已跨入21世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我们的时代无愧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时代。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理性科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回顾近代几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人们发现科学技术不仅依赖于社会经济其它因素的发展,而且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失败经历在这几百年里反复重演,所以正确认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理解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对确立当代科学技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

直在稳缓地前进”。

2.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

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

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

有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由内向外。其基

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

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中

国古代农业发达决定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从事实出发.而西方归纳推理,演绎推导.在经验和知识层面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并整

体判断。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的过程。老子提出“体道”说。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四大发明”由中国发明。却由西方发扬光大。这也是

李约瑟难题中,为什么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的原因。中国向内思维,不对事物进

行履化分析。把一切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前600 年至公元500 年的古希腊时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工具、设备的机械化。例如,滑轮、齿轮、羊头撞锤、活动甲板、升降机、“鼠笼轮”、投射器和驽炮等机械设备,这是由于水利、建筑、冶金、采矿和军事活动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期, 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在古希腊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的需要决定的。但是科学和技术这两种文化形态却互不相关、互不影响。

从公元500 年至1500 年的中世纪,在西方科学与技术又开始了分离。在这个时期,由于欧洲各国奉行一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对科学的发展起着窒息的作用,故科学在这个阶段中几乎是停滞不前的。而技术则不然,技术只与工匠们有关,而工匠的工作是不受那种落后的自然观的制约的,因此技术在中世纪仍在继续地发展。到1500 年,造纸、纺织、钟表制造、磨坊、染色、冶金、酿酒、眼镜制造、气枪、印刷等技术已在西方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

公元1500 年到1750 年,科学与技术在“职业”上进一步分道扬镳,但在“解决技术问题”上却开始合作。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经验技术的新的技术,学术界称之为“科学的技术”。文艺复兴之后, 在西方科学开始制度化,科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由科学家承担, 而技术则是由工匠、技师和工程师们承担。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科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与此同时出现了企业兴办“工业研究实验室”的现象。在这个时期, 技术进步主要是与这种对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有关的。

二、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宋元时期对应的历史时间段是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而这个时间段对应西方欧洲的却是黑暗的中世纪。

1、欧洲中世纪简况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 历史学通常把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千年称为中世纪,而科学史稍有不同,一般是指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到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千年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欧洲科学由于遭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和迫害沦为神学的婢女,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符合宗教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学说而遭到镇压。尤其是当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以后,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教会这种一教遮天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敌视、压制以对自然的自由探索为己任的科学。其中最突出的证据就是藏书达70万册,珍藏着人类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世界第一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曾两度遭到基督教徒的焚毁。直到11世纪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古希腊文明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科学知识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当然阻力重重,停滞不前。

(2)对在中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领先的思考

由于欧洲在中世纪特殊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不可能在这时期有大的发展,出现倒退也是不足为怪的。相形之下,中国在从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之后,一直到明清之前,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平稳渡过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太大的转折和变化,科学技术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统治阶级对科学技术至少还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在某一朝代君主贤明,政策得当,科学技术还会出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中国的汉唐及宋元时期就是例证。如此说来,中国从汉唐以来长达近千年领先世界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制度无不有关.也就是说在中世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还是能适应科技发展的,从而出现了唐宋时期科技发达的史实;而欧洲此时却一蹶不振,进入昏睡状态。

由于欧洲的停顿才显示出中国科技的一枝独秀。而我们的古人此时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独领风骚,是一种占天时之利而领先的话,那么他们也许会冷静分析,在这种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先背后,是否还潜藏着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就不至于那样盲目乐观,以“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而自居。这种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使中国从宋朝以后忽视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不思进取,满于现状。如果当时有人把中西科技作个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能认识到西方科技有哪些潜在的优点,中国科技还存在哪些不足,那么中国近代科技史就有可能改写了。

结束语:

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既是一个谜,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可能存在单一的终极原因。如果从科学自身去找原因,可能会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那么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就是内因;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那么中西科学特征的差异就是主因,科学自身的缺陷和封建统治阶的不予重视是形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根源,而科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逻辑理论思维的欠缺是古代中国科学的制约因素。本文只从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探究这一难题,意在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地域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有关部门能以之为鉴。

第三篇:攀登科学文化高峰

攀登科学文化高峰

2009-07-18 07:38:00 来源: 解放军报(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作者简介:蒋乾麟,上海市人,1954年3月生,1971年10月下乡,1972年入党并入伍,曾任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局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总政宣传部副部长,现任南京政治学院院长,少将军衔,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业余时间决定的我们这一代人的科学文化基础先天不足。“文革”之初,我小学未毕业就失学了,后来虽然复课进了中学,但由于所谓的“教育革命”又没学到多少知识。记得那时不设数学、物理、化学课,统称“工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外语课唯一留下记忆的是用英语喊政治口号和唱《东方红》,3年多中学学习生活就有一年在工厂和农村劳动。随着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激起了多少青年求知成才的渴望。然而,能考进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已经入伍担任连队副指导员的我甚至连报考的机会也没有。

科学文化教育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7年12月召开的军委全体会议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过,军队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在新的条件下,我们重新强调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显得特别重要。”“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要学点数理化,学点工农业知识,学点外语。”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指示精神,1978年12月总参、总政、总后联合发出《关于军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几项落实措施的通知》,把科学文化教育正式列入部队教育训练内容。

于是,部队各种补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业余学校应运而生。我报名参加了初中文化补习班,原以为参加补习的都是与我差不多的年轻人,没想到还有大我10来岁的团职干部。为了给我们鼓劲,时任学校副政委的吴暇在动员时说:“大家别自卑,你们虽然学历低了点,但阅历、经验堪称社会大学毕业,就是拿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换你们我也不换!但大家也别骄傲,军队干部要知识化、专业化,你们确实有差距,所以要抓紧学习,迎头赶上。”我们备受鼓舞,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吃着文化知识大餐,始终没有饱的感觉,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知识都吃进去。正在这时,传来了中央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招生的消息,可是已经过了入学考试报名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地决定自学跟考,为了早一点把“文革”耽误的时光追回来!

那是难忘的1982年。那一年,我从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调入上海空军政治学院。临行前,我特别敬重的一位首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回上海老家安居乐业了,我希望你乐业安居,要始终把乐业放在第一位。”他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就在那一年,我既补习初中文化,又开始在没有围墙的电视大学自学攻读大专。也就在那一年,我儿子出生了,欣喜之余深感做父亲的不易,我给孩子起名为“蒋騋”,用了“将来”这个谐音,意即现在尽管有许多困难和艰辛,但将来肯定是美好的。

回忆那3年的业余学习,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错过了最佳学习年龄的我们,在爬数理化之坡时都气喘吁吁。而电大的考试是全国统考,没有老师面授机宜,甚至连考试题目的形式也不知道,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我们没有退缩,也没有退路,因为电大考试如果不及格,3年后才能补考,所以每次迎考都夜以继日,不敢有丝毫懈怠。记得第一门课考《中国通史》,我做了上百张学习卡片,画了数十张每个朝代历史坐标图,还特意买了录音机,将自己背的声音录下来,做家务或步行的时候反复播放复习,以加深记忆。为了检验自己学得是否扎实,我将一本10多万字的复习资料给即将小学毕业的侄儿和外甥女,让他们随便问,我如果答不上来就罚钱。他俩问了我半天,结果一无所获。这门课考试我得了96分,为上海一万多名考生最高分。我的信心大增,更加勤奋好学,每通过一次考试就像攻克了一个山头,那胜利的喜悦足以将一切的艰辛忘却。3年后,我以上海考生总分第一的成绩从电大毕业,获得了非常有纪念和珍藏意义的“00001”号毕业证书。学习的进步促进了工作水平的提高,这3年我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嘉奖和记3等功一次,1985年1月从副营职干事被破格提拔为宣传处副处长,两年后又当了处长。

业余学习的收获使我一辈子受益。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学历层次的提高,也不只是工作水平的提高和职务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了业余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果说当初业余求学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科学文化基础先天不足,在竞争发展中不被淘汰,功利和实用色彩较浓、外在压力较大的话,那么今天则更把它当作了生活的需要、日常的自觉。从那时至今,我几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总要看一会书才睡得实;如果哪天没有看书学习,感觉就像没有吃饭、洗澡一样。

重要的角色转换是人生成长的关节点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干部“四化”的要求,军队院校大幅度增加在职干部学历教育。尽管业余学习获得了大专毕业文凭,可是我总有点不甘心,尤其因为在学校工作,更感到自己的学识水平不够,希望能够入校接受正规培训。当时我是机关最年轻的处长,政治部董润民主任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前辈。当我忐忑不安地向董主任汇报这一想法时,没想到他欣然答应,说“年轻人爱学习要鼓励”,还带我一起到学院施志清院长、张集合政委那里当面请示。首长们都表示支持,施院长还明确要求到其他院校去培训,不要“近亲繁殖”,每次放假要向他汇报学习情况和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我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那是恢复军衔制的第二年初秋,肩扛中校军衔的我去南京政治学院报到。“首长,您找谁?”一位清秀可爱的年轻哨兵很有礼貌地问。我心里美滋滋的,不无自得地回答:“我是来上学的!”进了政工系二班,同为中校军衔的班主任张晓为热情地将我送到宿舍,耐心指导我蚊帐怎么挂,鞋子怎么放,被子怎么叠……我得知,我们班29名学员参差不齐,职务连营团都有,年龄差了一轮,我是全班职务最高的,也是全院学历教育唯一的正团职学员。当天晚点名,张主任非常正规地一一呼点全班学员,又非常认真地要求我们尽快实现从部队到院校、从工作到学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的“三个转变”。出人意料的是点名一结束,他居然把学员带到我宿舍床前,说:“内务,就照老蒋的做。”我这才明白他白天对我特别“指导”的用意。无形中,我成了“样板”,整理内务乃至其他,丝毫不敢马虎、松懈。熄灯睡觉,躺在床上的我怎么也睡不着,不只是因为刚入学兴奋,而是因为长期养成的“夜猫子”生活习

惯,此刻正是读书、思考和写作的最佳时间。当一个人不想睡觉而硬让他躺在床上时,那个痛苦真不堪言,于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天发了校徽。也许是宣传处长的职业习惯使然,我到学院门外书店去看看有什么好书、新书。脚步刚迈出校门,只听见后面一声断喝:“站住!出入证?!”回头一看,正是我报到时给我指路的那位年轻哨兵。我指了指马路对面的书店,心想这还要什么出入证。“不行!学员没出入证不准出门。”真有点训你没商量。我悻悻地往回走,心想昨天的“首长”和今日的“学员”,差别怎么这么大呢,不由感叹道:“当你佩上白色的校徽(教员干部发的是红色校徽),就意味着到了最基层。”

第一次集合站队出操,第一次检查头发指甲,第一次打扫卫生评比,第一次行进唱歌、第一次紧急集合……这么多“第一次”对我来说既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真有点“参军入伍18年,一夜回到新兵连”的感觉。

如果说管理上的不适应只是初期阶段性的话,那么学习上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则一直伴随着在校培训的全过程。记得刚开始对老师课堂提问有点打憷,尤其是上英语课,大家基础普遍较差,可是教我们英语的年轻教员张永喜特别认真,常常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真让人感到有点下不了台。个别学员也许角色尚未完全转换过来,面对年龄比自己要小10来岁、职务比自己低好几级的教员提问,有时就出现了拒不回答的尴尬局面。好在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强一些,我们渐渐地适应了这种提问、测验、考试接踵不断的学习方式。压力变成了动力,后来英语水平提高之快连老师都叹为奇迹。我从入学时所记英语单词不足以装备一个排,跃升到毕业时能装备一个加强团,第二年参加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统考,几乎没费什么劲就顺利过了关。

我深知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乃至一生中,入校培训这样的角色转换属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再告诫自己要多学一点、钻深一点、学好一点。结果考了20多门课,我绝大多数优秀,其余也是良好,还在《人民日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了18篇文章,并参与编写出版了4本书。实践表明,同样本科毕业和授学士学位,其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我想,如果少一点学历意识,多一点成才观念,少一点自我放纵,多一点自我激励,那么在校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来也一定能抓住更多的机遇。

两年入校培训很快过去了。当我作为全校唯一的优等生毕业时,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却有了更深的感悟。人的一生其实是在不断地变换角色,由此丰富着我们的经历和阅历。重要的角色转换是人生成长的关节点。能不能及时作出调整,适应角色的转换,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考验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

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拉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帷幕,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我,萌生了到人才培养第一线去当教员的念头。经过南京政治学院两年的系统培训,更坚定了我当教员的决心和信心。

后来,我与裘克人教授、栾景顺教授主编出版了《军队政治工作理论新探》一书,被评为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时空军政治部拟提拔我到政研室工作,通知先去帮助工作。在空军机关半年多时间,领导几次谈话就正式调动征求我意见,我都表示还是想当教员的愿望。返校一年后,时任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冯永生来学院出席空军院校讲课观摩比赛,听了我临时抽题仅一天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一课,他给了我很多鼓励,评委们给这一课打了最高分。

学院领导认定我在教员岗位上很有发展,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决定让我到复旦大学在职进修,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为我将来当博导创造“45岁以下博导须有硕士学位”这一必要条件。复旦大学与我所在的空军政治学院相邻,一直是我所仰望和向往的地方,能到这样一所著名高校学习进修,真让我兴奋不已。导师邱柏生教授是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以前就认识,他笑着对我说:“你本来就是硕导,再来读硕士不必太费力;不过复旦有规矩,读书、听课、讨论和作业等,该做的还得做,该交的还得交。”几个学期下来,让我领教了什么是名校、什么是名师,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所有任课老师都会给学生开出必读书目,这些书目大都是本学科前沿或经典之作,导师的学识水平从开出的书单中就可略见一斑。接着组织讨论,题目经常是规定阅读书目观点之间的比较分析,如果没有认真阅读和思考,讨论发言就无从谈起;讨论的方式类似“头脑风暴”,导师鼓励学生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观点,最后归纳点评都很精辟到位。我与复旦大学的年轻研究生们一起学习讨论,受益颇多,他们扎实的学识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率真求实的探索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复旦大学进修期间空军下达了调我担任宣传部副部长的命令。都说干部工作经常跑风漏气,何况我还在空军机关帮助过工作,可这一次调动我事先浑然不知。我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个道理我懂。人到了北京,可是我没有放弃进修学习,在导师的理解支持下继续攻读,利用探亲休假集中参加听课学习和讨论,以致有的任课老师还不知道我已调离上海。对老师们布置的作业,我都认真按照导师的要求“该做的还得做,该交的还得交”,修完了规定的学分。尽管由于没有时间复习参加外语统考和论文答辩,最终未能获得学位,但我深感这在职进修的过程是升华学习的过程,不仅夯实了理论知识基础、拓宽了学术研究视野、提高了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会了学习。其实,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学会学习嘛!

在空军和总政机关工作10多年后,我又重返学校工作,报到第二天就走上讲台授课,一年下来讲了200多课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还被推举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军事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第四篇:《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陈建来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从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妥善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老师。”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育机智呢?最近看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使我收获很多。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机智源于浓浓的师爱

教学机智源自于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和真诚的尊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待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新的教育理念时时提醒着我:“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因此我在课堂上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的表扬、鼓励和引导成为我课堂上常用的手段,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我班有一名女生名叫董丽,她是一个非常非常内向的孩子,课上从来也看不见她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也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不做声,当在路上看见我时也尽量避开。我曾试着几次和她聊聊天,结果也没什么进展。有一次,她病了,发着烧坚持来上学。在课堂上我发现了她的不适,就走到她身边询问,才知道她病了,问她带药了吗?到了中饭的时候,我关心她得中饭吃的怎么样,给她倒水让她把中午的药吃了,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的坚强和上进的好精神,还发给她一颗星。得到了鼓励的她一下子精神了许多,而且从那以后有时会静静地站在我边上看我批作业,这时我会微笑的询问她一下早饭吃饱了吗?昨晚几点睡的呀?下课走廊里看到我,也不再避开,她感受到,原来老师是喜欢她的,上课也专注了。不过这件事过后,班里的同学便有了一个习惯,只要是带病来上学的,不用我发现,他们会主动告诉我,我当然也是按例行事,表扬过后发给他们一颗星。其实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期待着我的关心和表扬,因为这也代表着我对他们的认可和喜欢。专家认为儿童在家依恋的对象是父母,在学校依恋的对象是老师,他们需要与老师形成亲密的关系,否则他们就不得安宁,像小苗缺乏阳光一样渐渐枯萎。其实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付出而是收获,一颗小小的星和几句贴心的话收获了孩子纯洁无邪的心。如果我当时只是冷淡的对待这个孩子,她还会由后面的进展吗?

二、教学机智体现“道”“术”结合

在细细体味名师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运用智慧将教学中的“道”和“术”有机地结合,教学机智表现的是如此完美。看得见的部分是“术”――教学过程的谋略与方法,而内涵的部分是教师自身的“道”――教学过程中的信念、价值观和伦理标准,“道”为原则,“术”为方法,如此的内外兼修,便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教学机智。

每个班上的学生层次不一,课堂上好学生常常“领先一步”,要学的内容他们已经知道了,经常在上课过程中要“叫”出来,怎么办?书中的各位名师们应对方法不一:①有的教师请这些好学生做“评委”,评判别的同学讲得对不对;②有的教师处理成“请你悄悄地告诉老师”;③有的教师则顺势应接话题:“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等等的这些应对,其结果都是让教师继续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后续教学,效果各有不同。第一种应对,好学生更加专注倾听其它同学发言了,因为有评委的责任在身。第二种应对,好学生暂时会不发出声音影响别人,只悄悄地告诉老师――有一种神秘感,不过只有老师知道,而没有同学敬佩的眼光似乎有点不过瘾。第三种应对,暂时冷处理,顺势转移话题,好学生可能会有点失落。虽然很难判定哪种效果好,但都不是简单制止,而是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的不同折射了教师“道”的不同――对于学生观的理解。道有境界,术就有高低。很赞赏书中的一句话:“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徐芳老师的话也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瞬间的灵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点,一个侧面,但从中我们能够透析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但却是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

三.教学机智需要行且思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只有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智慧迸发的前提,智慧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厚积的结果,是行思结合,且行且思的消化,是平时的积淀遇上特定的情景自然绽放的美丽。

一要广泛阅读。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和常思考,才能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思,因此要广泛阅读。要阅读数学教材,不仅要读所教学段,还要读其他学段的。我们小学教师不仅要读小学教材,有机会还要读读初中、高中教材。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要阅读数学史,因为“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有许多平时我们困惑不解的难题可以在读史的过程中豁然开朗,并能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做到“润物细无声”。要阅读杂书,教数学的,不妨读点文学、读点哲学、读点美学„„做一个“杂家”。这样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会多一份机智、自如、洒脱。除了读有字之书外,我们更要读无字之书。要阅读同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伴是一种资源,更是一座宝库,我们要学会欣赏,并充分开发、利用。要阅读社会,社会是一部大书,“留心处处皆学问”,要读懂这部大书,必须抛开浮躁,沉下心来,处处留心。

二要积极实践。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方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要关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名师们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更让我感受到细节决定境界,你对细节关注的程度能决定你的教学高度。

三要不断反思。这是我做得比较弱的一点,所以是我特别需要加强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名师们之所以成功,之所以有令人敬佩的教学机智与他们的勤反思,善反思分不开。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原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层次的必由之路。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看名师的课堂,就像与名师面对面。虽然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至少比昨天又进了一步。品味经典课堂,感受教学魅力,反思自己不足,加快前进步伐,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拥有名师们的那份教学机智。

通讯地址: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学 联系电话:*** 邮编:334213 工作单位: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学

第五篇:《教学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学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学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是加拿大著名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一本经典著作,翻开书籍引言,渗入我眼帘的就是所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长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细细品读过书中所例举的每一个教学案例后,我深知:

1、在教育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我们的方向指引,才能找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教育学的行动和反思就在于不断地对于某个具体的孩子或一群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恰当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恰当的。换句话说,教育生活是一个不断地进行阐述性思考和行动的时间这既是对于成人来说,同时也是对于孩子们而言的。

2、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学的条件。职业教育者,老师是如何与他将要发生教育学关系的孩子相遇的呢?非常简单地,当孩子出现在教室里老师与他相见,这种相见也蕴含了某种教育学的爱的可能性。它能将老师转变成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成了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学习型教师,更要坚持让自己成为一名快乐的博爱型教师。杯水论大家都知道,就是说,做教师的要给孩子一杯水,自身要有一桶水。学习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是一种时尚,我们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我们的学校是学习型学校。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教师也应该是学习型教师。只有学习型教师才能胜任今天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要求,学习型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正确的。不学习教师的知识如同一潭死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给教师源源不断的注入活水。另外,爱,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你播撒的是种子,收获的却是果实。教育与爱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十四年来的幼教工作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心是最真诚、最稚嫩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的爱的故事是值得我们幸福珍藏、甜蜜回忆的,爱的真谛就是我们教师要爱,更要懂得如何去爱,让自己成为一名幸福的爱的魅力教师。

下载&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60;科学的文化意蕴&62;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探写作意蕴

    试探写作教学潜在的人文意蕴 肇庆市德庆县莫村中学刘秋颜摘要:现代语文的教育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和谐新式,教师应尽最大可能挖掘写作教学中潜在的人文意蕴,肩负起教书......

    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大全5篇)

    文本解读:文本意蕴 李安全 发表于《名作欣赏》鉴赏版2009年7月 是相信作家,还是相信文本?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本”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原文、版本等。新批......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 【内容提要】古代希腊科学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也是世界文明的起源之一,它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古希腊文明来自何方?它的渊源......

    十四届科学文化艺术节比赛项目

    共青团山东交通学院委员会文件鲁交院团发„2013‟11号 ———————————————————————————————山东交通学院团委关于举办第十四届 大学生科技文化......

    教师的科学文化学习

    教师的科学文化学习教育事业是开发青少年一代智能资源的事业,开发智能,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借助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来实现的。而教育是“科学知识传递者”,因此,教育......

    蒙氏科学文化进度表

    小班: 科学部分: 1.放大镜的认识 2.使用磁铁对物体进行分类 3.固体、液体、气体的认识(可分两课时) 4.有生命无生命的区分(分静态课程和动态课程两课时) 5.动物与植物的区分(分静态......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精选五篇)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xiexiebang推荐)

    教育是对孩子们的关心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认真拜读完马克思·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