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04:4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

第一篇: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

文本解读:文本意蕴

李安全

发表于《名作欣赏》鉴赏版2009年7月

是相信作家,还是相信文本?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本”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原文、版本等。新批评理论家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中用“文本”指称文学著作,意在把文学作品从作者个人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意蕴”则是指隐含于语言、意象和故事之中的“言外之意”。“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它使用的语言的真正意义往往要在‘言外之意’中寻找。这种‘言外之意’恰恰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可以将这种意义称为‘意蕴’。”(陈太胜《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1页)文本自身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世界,文本意蕴的隐含性、丰富性、含蓄性、模糊性决定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会发生新的感触,都可能领悟出新的意义。而且,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如果我们“接着说”下去,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对文本作出有效阐释,怎样才能充分地“发现”文本的丰厚意蕴。

一、深度阐释,读出“最深长的意义” 深度阐释,就是要反复阅读,以发掘那些隐含于文本之中的最深刻、最含蓄或者因其“显而易见”而常常被忽略的“最深长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文本常常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意蕴,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可以发现新的触发点,寻绎出新的意义,从而也使经典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发掘,日益得到填充和再创造。卡尔维诺说得更为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译林出版社 2006年8月第229页)“解诗就是依从作品的意象和语言一层层挨着剥开去,即遵从作品自身内部的逻辑性进行细读、思索和玩味。”(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页)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剥开”,一层一层地“剥开”,正面地剖析,反面地映照,适度地延伸,透过“文面”看到“文底”(汪曾祺语),等等,都是“剥开”的好的技巧。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显然是有揭露和批判沙皇专制统治的寓意,但是,我们现代人按照文本中所揭示的“人性”来看,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性”的缺陷,那就是“蜗牛人格”。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告诉我们,“人性”的深处总隐藏着一种恐惧,怯懦,维护现存秩序,惧怕前途未卜的变革„„当然,如果我们反过来理解,这里对人类所存在的“蜗牛人格”的揭露与批判不但证明了人类的精神病的生生不息,也反证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一种健全的良善人格精神;或者说,人类虽然渴望一种理想状态的完美人格,但是又常常难以成为现实。

众多的读者都认为,戴望舒《雨巷》中的那位结着丁香一般的怨愁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而这“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又让人联想到一种古典的美,凄迷幻诞的古典美,隐含着诗人对凄迷幻诞的古典美的向往;然而这如梦一般的擦肩而过、失而不得的情节中又蕴含着浓厚的失落感、幻灭感;人们憧憬着一种美好的幻想,却又在憧憬的幻影中迷失,所以惆怅,所以迷惘,所以忧伤。这样的阐释应该是颇有一点深度了。然而,有一位优秀的读者却是由此联想到了托·艾略特的《荒原》的开头几行: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渗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引起迟钝的 根牙。

并且从这里找到了《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和春雨的出处,于是得出结论:“诗歌通过抒情主人公对于姑娘的欲望,把《荒原》里的知性诗句化为可感觉可触摸的意境。‘残忍’一词,艾略特直接说出来,但《荒原》全是的题旨迄今未被透彻阐释。这个‘残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说的题旨。”(蓝棣之《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王丽主编《语文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第167页)

《等待戈多》是荒诞的,也是深刻的。这“戈多”总是让人联想到清明的明天,冬日的暖阳,暗夜后的黎明,美好的理想,灿烂的未来。然而这明天、暖阳、黎明、理想、未来又似乎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所以在“等待”中的“等待”却是一个未知数,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然而,人们却依旧在“等待”,似乎唯有这“戈多”才能解救人类,所以,这“戈多”又成了一种不可知的却总在操控着人类命运和未来的异己力量,或许这里所隐含的是“人”尤其是“现代人”心灵的空茫和对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控的困惑。“反过来”思考,则昭示人们应该相互救助,应该自助,这与罗曼·罗兰《〈名人传〉序》所言之“人啊,你当自助!”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

尤须注意的是,即使那些看起了非常简明的文本,其中也常常是蕴涵着非常丰厚的意义,只是读者常常因其“显而易见”而采用了简单的阅读方式,以致忽略了其中更为丰厚深长的意义。可见,在解读文本时,将简单文本复杂化则是深度阐释的一种策略。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可谓是尽人皆知的了。我们可以通过设想回到现场:有一天,应该是落花时节的暮春或者落木萧萧的深秋吧,或者是风烟苍茫,或者是高天寥廓。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登上了幽州台,“瞻前顾后”,缅怀历史,展望前程。然而他既看不到历史的踪迹,也看不到未来的征兆,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举杯相邀的朋友,没有一个在精神上契合的朋友。所以,“孤独”,如天一般大的孤独挤压着他,而且他内心的“孤独”也渐渐膨胀,所以愀然泪下,所以泪流满面。可以肯定,我们是能够真正地透过文字来感受诗人的巨大的“孤独”的。但是,我们常常会因为这首古诗太“简明”而停留在“孤独”的层面因而忽略其更深长的意义。如果有一天,我们胸怀壮志却饱尝艰辛,我们激情澎湃却屡受挫折。于是,我们独自凭栏,满目江山,荒城古道,一怀愁绪,却无处述说。于是,我们也许会想到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孤独,巨大的痛苦,巨大的悲哀,巨大的幻灭。不过,我更希望我们仅仅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来“设想”陈子昂的胸怀,如果可能。

“婚姻就好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锺书《围城》中“点睛”的句子,所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都可能过目不忘而且体验至深。《围城》的象征源自文本中人物对话中所援引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婚姻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初读《围城》,可能觉得这就是一部爱情婚姻小说。可是,如果我们反复阅读,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的意蕴其实是多层次的,用小说中人物方鸿渐的话说:“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是乃点题之笔。“围城”这个比喻表现了“人生万事”中的“围城”困境:孜孜的求索与对所求索而得的所谓成功随之而来的厌烦,拼搏的艰难与收获或失败后的索然寡味,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幸福与磨难、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等种种的矛盾的交织与转换所造成的惊喜与失落、幸福与伤痛„„这一切就构成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还可以“围城”困境适度延宕开去,获得一些重要的人生启示: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结果有可能是虚荒幻诞的,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可能无所追求,尤其是在精神上;人生追求的真正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是在于追求本身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及其体验;只有深味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才不会感觉到人生的空幻与悲苦,尤其是当我们在某一天发现我们所有的精神索求最终似乎都毫无“意义”的时候,我们反省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才会感到自适和欣慰,而不是潸然泪下或迷惑孤寂。不过,但愿我们所有的人生都是饱满而富足的,愉悦而宁静的。

二、现代阐释,发掘文本的现代意义

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境和现场来理解作品,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必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古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今天”读李煜这首《虞美人》,可能确实难以进入词人作为亡国之君那凄哀、悲凉、孤绝的内心世界,确实难以体味词人沦为阶下囚之后的“今非昔比”的惭怍与忏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所蕴含的“愁”之浓重,深邃,绵长。我们自然会在心产生“同情”,然后会感叹世事的变幻莫测,人生的艰难苦恨。除了这些,我们还可能会从文本中“超越”出来,领悟出一点“现代”的“教训”:或者是发生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或者是发现人们总是在真正完全地失去之后才觉得珍惜的人生哲理,或者是对“文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不平则鸣”之类的论断有了更深刻的了悟„„这些启示就是“当代读者”“用现代眼光审视”所获得的“现代意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开头的文段。解读本文,不但要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要通过想象去体味那热闹而自由的情景,还要联系当时的文化风尚去体会蕴涵于其中的人生情感和人生观念,同时也要运用现代的观念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判。依照文章的注释,“禊”是一种祭祀,“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仪式”。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王羲之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记述和描绘“祭祀”活动,而是集中笔墨描述“群贤”“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热闹而且悠闲的场景。这里的“幽情”当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对诗意人生的感受与体悟。这其中固然有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包含了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共同的人生情怀,那就是人类对作为自身存在环境或人格精神象征的自然万物的体察,对人生荣辱的忘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或许,这也正是当代人尤其是那些困窘寂寞的当代人所特别需要坚守的一点精神,一点情趣。

“逍遥”包含了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为而无不为等多重含义,相对应的也是行为到心里、从感情到精神、从日常生活到理性世界等多个层次的丰厚内涵。庄子的《逍遥游》所表现的“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则是超越物欲、超越感性甚至超越生命的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绝对的“无所待”的极至。《逍遥游》所包含的人生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与统一,追求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宁静。我们今天读《逍遥游》不是要一味地继承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种包含了强烈的个性的哲学命意。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分析,甄别。我们应该懂得,庄子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家,庄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要平等,要和谐相处;庄子的“自由”中所包含的身处逆境和困境中要旷达,要通达,要超脱。这不完全是逃避,不完全是放弃,更不完全消极。这是一种舍弃眼前以着眼未来、舍弃“小知”以追求“大知”、舍弃“有限”以追求“无限”的“圣贤”风范和智慧选择。

不久前周方银先生出了一本新书,叫《解码<西游记>》,被称为“是一部立足于现代视野,对《西游记》进行全新阐释的力作”,“周方银《解码<西游记>》是作者把当代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投射到传统经典上的结果,是一本属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书”,“周著最大的优点是赋予《西游记》以现代眼光。周读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剥离出一个西游世界,使人感到耳目一新”,“用现代眼光关注这部流传了四百多年的经典,确实令人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比如,作者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美猴王出世”这一精彩细节中“发现”,“石猴称王,是一个协议的达成和履行的过程”,“通过石猴与众猴之间的这个社会契约,花果山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中产生了政府,建立了初步的政权”;作者从现代经济学的视野出发,“分析了猪八戒在取经队伍内的行为,认为八戒要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排挤孙悟空,取代孙悟空的位置,来提高从取经行动中获得的收益;另一条路径是,在第一条路径行不通的情况下,降低付出的成本,即搭孙悟空的便车,最好搭便车一直搭到西天。具体的做法是,少付出劳动,少承担责任。而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正是这么做的”。(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不过,细细琢磨,我们可能会体悟到,这周方银所使用的眼光虽然是现代的,但毕竟是“社会学”“经济学”的,而不是文学的,不是审美的,虽然是发掘了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价值”,但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它的文学价值。就像易中天用历史学的眼光来解读《三国演义》一样,尽管是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但不仅与“历史的本相”可能相抵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三国演义》的审美价值。所以,就像孙绍振的《另眼看曹操》(《名作欣赏》2009年第1、2、3期)一样,我们阅读文学经典,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但是,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这一只眼睛来审视文学经典,对传统经典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至于那种纯粹地将文学经典作为论证种种文化观念的“证据”的所谓的文化解读策略固然是新颖的,但也是我们尤其应当审慎使用的。

三、“任意阐释”,发掘文本的丰厚意蕴

“后现代”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发展”到极至,用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中的话说,作品一经问世,作者实际已经“死亡”,作品的阐释权完全在接受者——读者、听众和观众手中。进而提出“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则,以为作品本身根本没有客观的本质意义,根本不存在这种“作品意义”和“作者本意”的客观对应关系,所以,批评家竭力从作品来探讨作家的创作本意、观念和作品的“真实意义”自然也是极为荒谬的。“现代意义上的作品及批评,不必以‘作者’为中心,作品被作者完成后便自动进入另一个与读者对话之世界,作者不再能占有作品,作品可以在读者手中做任意解释,这种意义上的作者为‘writer’。现代意义的批评者在解读作品时不必回到作者,文本自身构成一个世界,而且其意义可由读者填充,在此过程中,文本意义便始终在延异之中。”(朱洪举《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固然,这里的“任意阐释”肯定是任读者之“意”,就是要读者根据自己阅读的真实体验来解释文本。“任意阐释”的根本意义就是要鼓励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趣味,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文本,赋予文本更为丰富的意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传说有一个聪明的厨师仅用两只鸡蛋和一片青菜叶为原料,就以杜甫这首《绝句》为“菜名”做了四道菜:第一道是两个炖蛋黄,几根青色的菜丝;第二道是把煮熟的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队形,下面铺了一张大大的青菜叶子;第三道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是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四片蛋壳。或许我们会觉得这机智的厨师是读诗的“菜鸟”,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因为他是用厨师的眼光在解读这首诗,而且得到了形象化的阐释。依次推演开去,如果是一个画家呢,那肯定为这首诗的“黄”“白”“青(翠)”“蓝(青)”的颜色和层次鲜明、主体突出的构图而感动,甚至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或四幅迷人的风景画来。如果是旅游家呢,则可能会却探寻杜甫的游踪,按照他的“观察点”来领略这春季的美景。如果是历史学家呢,则可能对“千秋雪”和“东吴船”发生兴趣,结合历史的记载来探究历史的本相。这些都是解读文本的策略,但是目光不同,意蕴也不同了。其实,最重要的解读,还是要把诗当作“诗”来读,“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语)。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晴明的日子里,诗人是在临水的屋子或亭子或画舫里吧,(因为下面就是“门”和“窗”啊,)他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风景”。首先看到的是,水柳掩映,柳堤春晓,两只黄鹂在柳影里飞来飞去,跳跃着,鸣叫着,追逐着,嬉戏着。(本来应该不是只有两只黄鹂的吧,或许诗人只是选择了两只;或者是恰恰就是两只,反衬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然后把目光往上调,看到的是一行白鹭直上云霄,鉴照出高天的空廓与辽远;(“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虽然写的是秋天,但明净爽朗的境界与杜甫的《绝句》则是相通的。)能够看得这样高远,其实也鉴照出诗人心境的开阔。然后再极目远眺,看到了西岭的皑皑白雪,(我们姑且可以用远眺“玉龙雪山”来解释这一画面,)看到了万里之外的旌旗画舫(姑且算是“画舫”吧),这更显出诗人心境的阔大。更为幽眇的是诗人杜甫竟然无端地“确认”那西岭的雪是“千秋雪”,万里之外的船就是“东吴船”,这样的突发奇想竟然把“无限江山”与“悠悠岁月”连接起来了,(或者说就是辛弃疾的“千古江山”吧,)一种历史的苍凉和人生的悲慨融合起来了,在看似“简明”的“自然图画”中包含了深邃的历史沉思和人生悲苦。当然,这里的幽眇也不仅仅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所能概括得了的。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这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文本存在于读者的阅读之中,“任何解释者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对文本作出别样的解读”,“读者每一次遭遇文本,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不同的兴奋点,从而对文本做出别样的解读”。(南帆等《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44~46页)可见,所谓“任意阐释”,最需要的是撇开作者,撇开所谓的时代背景分析,撇开更多的艺术技巧的纯粹分析,“仅仅面对文本”,把目光集中在文本本身,从文本的结构和内蕴出发,力求从不同角度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兴奋点”,从而获得不同的“意义”,这正是“任意阐释”所采取的最常见的策略。这里,最关键的则是角度的选择或变换,兴奋点的捕捉和解剖。比如,我们在“遭遇”鲁迅的《药》时,如果我们从“华”“夏”两家的悲剧来生发,就可以发现其中所隐藏着的对于“华夏”民族的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忧患;如果将小说中的那些众多的人物来作分类,则可能会发现革命者的孤独,群众的愚昧,反对派的强大与凶残,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实;如果我们从小说的明线和暗线的交叉推进和相互关联的角度来分析,就可能会发现“革命者”虽然奉献了鲜血和生命却无法救治病弱愚昧的国民以及中华民族;如果我们从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来看,就可能发现“驼背”、“红鼻子”、“红眼睛”这一类的特征都是中国民众“病了”的象征,而“革命者”夏瑜本来是具有健康体魄和先进思想的,却被认为是“疯了”“简直是疯了”,这反讽与隐喻中蕴含着沉痛与孤愤。最近,又有读者从“身体的隐喻”的角度获得“兴奋点”,发现小说中的“痨病”、“疯了”、“土馒头”等“词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认为“小说的主旨并不在于解释病患者个人如何患病及患病之疾苦,而是着力描绘为其个人疾病寻求疗救之‘药’的故事,并力图从中挖掘出中国民众的精神愚昧以及对革命者的麻木和冷漠”,“中国传统文化之病的治疗之药不能来自于其自身内部,只能来自外部。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自我修复”。(任葆华《身体的隐喻》《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当然,我们也要明确地意识到,如果把“任意阐释”理解没有任何边界,不受任何限制,阐释者把作品阐释出什么“意义”,诠释如何“过度”都是完全自由的,那也是极为荒谬的。我们必须明白,读者的“任意阐释”必然是要受到文本的限定的,“任意”并非天马行空,并非随意杜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延宕生发,心心相契,有中生有。

四、“断章取义”,从微观分析中获得深意 “断章取义”首见于《孝经·孔传》,“断章取义,上下相成”(据《四库全书》182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被鳞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的言语:“赋《诗》断章,予取所求焉。”按照词典上的解释,“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断章取义”则是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文本中最关键的词句、段落或“细节”,然后结合全文来剖析和阐发关键的词句或细节的“意义”,最终的目的在于透析文本,阐发意蕴。这“断章取义”其实就是在顾及全篇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微观分析才是硬功夫,其特点是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穷尽的。”(孙绍振《〈文本细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脚韵,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陈仲义《现代诗歌读解策略》《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这里讨论的是读解现代诗的技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种“微观分析”技巧来解读一般的文学作品,尽管可能会非常耗费时间,但是一定会获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融通的阐释。比如,周汝昌解读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就是抓住“花市光相射”中“相射”二字逐层剥开的。“要赏此词,须知词人用笔,全在一个‘复’字,看他处处用笔,笔笔‘相射’。这词的精神命脉,在全篇的第一韵,‘花市光相射’句,已经点出,已经写透”;“上是月,下是灯,灯月交辉是一层‘相射’。亿万花灯,此映彼照,交互生光,是第二层‘相射’”;“万人空巷、倾城出游、举国欢腾的看灯人”则是“更要紧的‘相射’”。(周汝昌《千秋一寸心》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29—33页)其实,这与新批评所倡导的语义分析法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其要义就是抓住关键词句,从细节解读突破,结合文本结构,从微观分析发现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更为深刻更为隐秘的意义。

所以,我们读《紫藤萝瀑布》可以从“那是关于手足情和生死谜”的闪烁其辞中领悟到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沉思;读《边城》可以从文本中对采摘虎耳草的梦和幻觉的反复描述中揣摩出“虎耳草”中所蕴含着的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读《祝福》时,如果留心文本中祥林嫂反复讲述的“狼吃阿毛”的故事,可能会发现这则故事似乎正是一个现代寓言,隐喻着一种异己的力量和宿命的观念;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如果我们将其中对于“风雪”的描写贯通起来,可以感觉到这“自然”之中似乎包含着一种无形的“超人”的异己力量在关键的时刻操控着弱小的“人”的命运,虽然隐含了宿命的观念,但也昭示着在“自然力”面前,“人”总是显得弱小而困窘。

读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自然不会忽略下面这一段文字: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藏在文中最真挚的“怀乡病”,分明地体味到字里行间游子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特别是流落他乡和远离故国的游子更是感触甚深,心有戚戚。

“面对一首朦胧迷茫、消融了具体事件或缘由的抒情诗,我们不必过多地去追索背景、原型、本事之类。本事之类一旦失去真确,会完全误导了解析方向,而弄得南辕北辙。这里,最可靠的做法,是在诗文中寻找最关键的语言材料和材料间透露出来的有关信息”,“注重文本呈露,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是诗解读的首要路向”。(夏春豪《难解诗的解读途径》《名作欣赏》2005第8期)其实,即使我们所面对的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应当努力“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曹文轩的《根鸟》所写的故事是较为简单的,也是富有诗意的。一个叫根鸟的孩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其中有成群的白色的鹰,还有一个叫做紫烟的姑娘。于是,根鸟就独身去寻找那个梦境。他经历了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荒漠,山林,村落,峡谷,小镇„„他遇到了很多的人,板金,黄毛,长脚,独眼老人,秋蔓,金枝„„最后,根鸟终于找到了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根鸟所遭遇的一串串的故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其中有仁爱,有正义,有命运,有爱情,有阴谋,有伪善,有欺诈„„这一个“故事”昭示着人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我们要经历苦难,要忍受折磨,要坚定信心,要经受种种的诱惑,要勇于与邪恶作斗争。或者,我们还可以读出“寻找”的主题,人生就是寻找,寻找梦,寻找理想,寻找美好的人生以及人生的价值。作为一般的读者,都能够读出这样的“意义”。其实,虽然这是一部“儿童小说”,其中也蕴含着更大的主题。如果我们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从文本中的隐秘处去发掘,就可以分明地感觉到。就在小说的第二章“青塔”里板金的一段话就是一个重大主旨的隐秘之所。

记不清从哪一代开始,我的家族得了一种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地不再做梦„„

无梦的黑夜,是极其令人恐怖的。黑夜长长,人要么睁着双眼睡不着,在那里熬着等天亮,要么就死一般地睡去,一切好像进入了无边的地狱,醒来时,觉得这一夜黑沉沉的,空洞洞的,孤独极了,荒凉极了,那感觉真是比死过一场还让人恐怖。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庭中,曾有两个人因为终于无法忍受这绝对沉寂的黑夜,而自尽了。„„我们这个家族的男人,都害怕十八岁的到来,就像害怕走向悬崖、走向刑场一样。„„我们这个家族的人,衰老得比任何人都快„„

显然,这一个没有“梦”的“家族”是病态的,也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我们似乎可以把这个家族当作一个衰老的民族的象征,而“梦”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做梦”“寻梦”则是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象征,也是振兴一个民族或复兴一个民族的精神理想的象征。行文至此,略作结撰:作为读者我们始终应该相信,文本是蕴涵着丰厚意义的,经典文本则是蕴涵着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发现和确认文本意蕴的过程。固然,因为读者视界的差异和阅读语境的不同,可能造成读者对于文本意蕴的不同阐发,但是,这种种的阐发的基点还是“文本”,是读者受到了文本的启发才联想或了悟了更多的意蕴,而不是读者凭空设想、无端生疑而阐发出深邃的主旨,否则,就不再是读者的阅读阐释,而作者的文学创作了。

第二篇:《猫》艺术特色及文本意蕴解读

《猫》艺术特色及文本意蕴解读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首篇,自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引起多方关注。笔者梳理近三十年来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75个课例,发现这篇作品因其文体难以确定,教师的解读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课堂教学内容多种多样。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7个课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备课参考等),对其文体、主题、艺术特色、教学目标进行综述并加以评议,以期探寻这篇课文更加适宜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课例综述及艺术特色

(一)文本体式

关于《猫》的文体,37个课例中有14位教师作为小说来处理,10位教师作为散文来处理,2位教师作为小说但有散文化倾向,其余课例均没有涉及文体。认定本文是散文化小说的有两种观点具有代表性:一是柯新燕老师在文本解读时认为“此文的文学样式是小说,非散文。但《猫》总是给人以‘真’之感,这不仅基于作者当时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追求文学要有‘真实’的精神,也缘于将猫作为描写对象,‘我’成了次要人物,重在表现‘我’对猫的感情,这就是散文化处理。”二是王乃安老师认为“作者非纪实性地描述所养的三只猫及其结局,把猫写得活灵活现;且由猫写出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刻认识,使人们明白某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做人道理。这是作者采用这种特定的散文笔法来描绘“旧家庭的‘积影’(《家庭的故事・自序》)”的理想结果。”

(二)作品主题

老师们对《猫》一文大致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主题的,即“我”的角度、猫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三个角度相互交叉,彼此重合。具体的主题有以下几种:

(1)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带着偏见处理,否则就会铸成无可纠正的大错;27.5%

(2)对下层百姓不幸的同情,对弱势群体苦难的关注,对被侮辱被践踏者的哀怜;18.8%

(3)“我”勇于反省和严于律己的精神;16.3%

(4)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需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完善自我,这样才能避免不幸;13.8%

(5)要仁爱,不要残忍;12.5%

(6)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6.3%

(三)艺术特色

《猫》文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辞朴素,描写真切,发人深省。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徐�V老师解释说:“课文开篇:‘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点明题意,概括了叙述的中心内容;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既然是‘好久’,就不是‘永远’,于是引出了养第三只猫的情节;篇末一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呼应开篇总结全文。首尾照应,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而在讲述“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中,“作者用‘有一次’、‘隔了几天’、‘冬天的早晨’等过渡词句承上启下,把前后的内容贯穿起来,过渡自然。”

其次,在写法上,对比衬托,巧用伏笔。“第三只猫是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只猫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耍,与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在文中不止这一处。写“第二只猫的不怕生人和家人‘小猫呢?小猫呢’的询问预示了它的丢失。第三只猫对鸟笼的凝视成了猫吃鸟的罪证,也为下文作者的‘妄下断言’和猫的冤死巧妙设伏。”

再次,在内容上,详略得当,细节突出。肖家芸老师在和学生讨论最喜欢的小猫过程中,学生凭借文字的多少得出了“特别喜爱”第二只小猫。因为“第二只猫作者写了好多好多,第一只猫写得好少好少”,用“文字的详略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亲疏。”在具体描写三只小猫中,又运用了细节描写。比如“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这些语句从细微处写尽了前两只猫的顽皮可爱让我们会心一笑。

第四,在语言上,语言朴素,情感细腻。占淑红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两个“蜷伏”。“前者写出了它在寒冬中流浪冷得瑟缩的可怜样子,突出其可怜;后者写它安定后想得到家人的欢心,却未能如愿,突出其可悲。其他还有对文中四个‘不’字和句式的分析等,通过这些词句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第三次养猫,先是‘不大喜欢’、‘我很愤怒’、‘心里十分难过’、‘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并且从此‘永不养猫’。这种感情真切朴实,曲折细腻,犹如一股涓涓细流奔流于文中,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给人以深切的艺术感染。”

(四)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学设计的梳理统计,现将课例中预设的教学目标按由多到少的比例排列如下:

1.探究作品的主旨;

2.学习运用比较法和细节描写;

3.体会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4.品味语言;

5.把握三只猫的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

6.学习本课生字词;

7.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8.剖析现实生活中的“猫人”;

9.学生自己写第三只猫的结局,辨识哪一种是小说的写法。

二、文本意蕴解读

(一)《猫》是一篇“散文化小说”

作者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自序》中指出:“我写这些故事„„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既然人物属虚构,那么可以认为《猫》是小说。然而它拥有散文的特质,由此便衍生出在超越了传统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三要素结构之后,由散文和小说交融重构的一种独立的亚文类――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具有小说和散文的两栖性,刻意讲究情节的曲折,叙事上情节淡化融合小说与散文的双重特点;“散文化小说,情是第一要素,它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机制作为意象的审美聚集和组合形态。”《猫》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亦不乏波澜曲折;但猫的故事由“我”来讲述,由“我”的情感贯穿聚合,这就体现出散文的特质。这篇独具特色的散文化小说,阅读教学需依据文本体式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老师们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二)确立“教学目标”应依据文本体式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层面的概念,即“预期需要教什么”。确立教学目标应该依据文本体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依据文本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解读,从而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

“体式”是相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面是指文本的类别,即文类;第二层面即指单个文本的特定样式,也就是个体文本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形态。”作为散文化小说,《猫》的教学目标其体式的独特性在哪里,应确定什么教学内容,设计哪些教学活动。目前至少可以明确,“品味语言”应该是一个核心的教学目标,因为《猫》的语言风格是体现本文散文化小说特质的一个重要元素。“梳理故事情节,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也应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为故事都由“我”的情感贯穿接,起伏波澜与“我”的情感变化相谐相生,这也是由散文化小说的特质决定的。

(三)“品味语言”的着眼点在语词

《猫》在语言上追求纯化、明净,没有华丽的辞藻、繁复的句式,运用自然朴实的词语,将“我”养猫的故事如话家常般告诉读者,这是本文独特的语体风格,也是语言上的最大亮点,所以“品味语言”理应是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味语言”的教学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1.品读描写三只猫特征的动词

肖家芸老师引导学生用文中重点词句来说明自己最喜欢哪只小猫,具体落实到“跑”、“爬”、“捉”词。把握了这些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也就知道了“我”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在欣赏猫。徐鹏老师还加入了“芙蓉鸟”事件中“拿”、“追”、“打”词的分析。

2.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柯新燕老师在文本细读时,从关键词入手品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由开始的“一缕酸辛”发展为激烈的“怅然”、“愤恨”升至“十分难过”、“更难过得多”。“我”对亡失猫的情绪变化,由淡变浓,层层推进,情感脉络表现得直白,令人一目了然。

3.品析人物的语言和称谓的变化

魏华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找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体悟语言在表现文章上的作用”的教学环节,学生有的找到直接抒情的语句,如“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还有的找到间接抒情的语句,如“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等。占淑红老师则和学生一起探究“我”和家人对猫称呼的不同来体悟感情的不同。

贯穿《猫》文的线索就是情感,而语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所以品味语言就是通过文本细读体味语言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深入文本,真正与文本对话。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品味语言不是浮于表面的简单浅显的事。

第三篇: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

祁嘉华

提要:生态和谐,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共同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陕西古民居从现实生存需要考虑,在选址、用材、布局方面以各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从满足社会伦理原则出发,则在建筑的大小、朝向、高低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追求人与建筑的人文和谐。陕西古民居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从古老的“居穴”、“居巢”的窑洞、吊脚楼,到四合院等多种民居类型,无不体现着这种整体和谐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陕西古民居;自然和谐;人文和谐

现行的美学理论比较一致地认为: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生成的美学精神也有很大差别。同是谈论“和谐”,西方美学家更加看重物体本身的比例以及与周边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从自然精神的角度来阐述;中国的哲人则更加注重其中的人文内容,认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1] 注意和谐的社会意味。这是从理论上看问题。如果从实际看问题,我们还会发现,可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既不可能离开对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既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遵从。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有机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尤其对生活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只有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起码的衣食之源,使生命得以延续;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社会关系的相对紧张,人们又不能不通过种种以伦理纲常为内容的秩序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自然环境的适应,也不可能离开对人文规范的遵从,只能是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和谐中才可能共生共荣,达到“诗意栖居”的理想境地。

这情况在陕西古民居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社会条件,陕西古民居的建造过程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且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具体表现为,在选址、用材、结构方面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为适应以“礼”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原则,对房屋的大小、朝向、高低也有着严格的讲究,追求建筑与人文精神的和谐。于是,综观陕西古民居,我们既可以从局部,也可以从全局上看到一种融自然与社会双重和谐,具有生态意义的建筑理念。这种建筑理念,根基于当地的建筑实际,也反映出只有在生态平衡中人类才可能持续发展的绝对真理。因此探究陕西古民居的构成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地民居的传统居住习俗,而且更可以让我们感到祖先在建筑方面体现出来的伟大智慧及其历史走向。二

从自然条件看,陕西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地区,以秦岭为界形成不同的地貌和气候。从地貌来看:北部为黄土高原,地势相对平坦;中部为关中平原,盆地结构适宜生活,也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地方;南部为秦巴山区,地貌复杂多样。从气候条件看,陕北干旱,寒冷,多风沙,属典型的北方气候;陕南湿润,温和,多雨水,植被茂盛,属典型的南方气候。由于各地的自然和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古民居便因地制宜,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于是,当我们走进陕北的窑洞,登上陕南的吊脚楼,体验到的是当地人们建造屋宇时对自然的依赖;走进关中地区的四合院,在高低错落、等差有别、主次分明的建筑环境中,体验到的是其中依稀可见的以等级为内容的人文精神。

陕西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用于建筑的材料几乎只能是黄土。当地的黄土具有很好的直立性,粘胶性强,因此,千百年来,陕北地区最便捷、最经济、也是最普及的居住方式就是挖洞而居,以养自身。窑洞是一种用料省,就地挖掘的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目前在陕北一些地区仍有所存在。窑洞的类型有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靠崖式窑洞以山或沟为面,挖掘成窑,并排而建,分为一层或多层。下沉式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地的平原地区,因无沟壁利用,人们只能先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或原形的地坑,然后在坑中向四壁开洞,形成窑洞。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在半坡上用土坯和砖石砌成拱窑样式,上面再覆盖黄土,与土坡连成一体。这种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穴居”:下面住人,上面耕种,不仅让土地得到利用,而且也方便了人们的劳作,构成人地两宜的和谐局面。当同族、同村的人相聚而居,往往在适合挖筑的山坡上形成洞洞相连的建筑格局,远远望去,在淳朴大气中,给人一种古韵遗风的天然之趣。特别是窑洞因深入土层内部,与地气相通,冬暖夏凉,适于居住,防火隔音的优势更是其它建筑所不及,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古民居中普遍存在的夏热冬冷问题,体现出先民因地制宜,造福自身的智慧。人因地而得到庇护,地因人而尽显生气。窑洞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依存关系,一直被建筑界称为“亲地文化”的代表。

陕西南部多山、多水、多雨,山涧盆地起伏,地貌条件复杂,植被繁茂。“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地域条件使这里的民居所用的材料,所建的形式,追求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形成了同地不同居,同居不同型的复杂格局。以汉中地区为例,镇巴、西乡地区利用岩溶材料建造石头房,不仅遮风耐雨,造价低廉,而且经久耐用。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多林木山竹,竹木房屋多建于此。这种建筑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修补,特别适合这一地区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吊脚楼是这一地区代表性的民居,多建于沿江的人口密集区。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与靠在实地上的正屋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下面用木柱支撑,远远望去,一边靠山,一边临水,探身于滔滔的江水之中,“悬”而不落,形成“枕山、环水、面屏” [2]的态势,犹如鸟巢悬挂于岩壁之上,是古代先民“巢居”文化的延伸。这种独特的钩栏式民居既有去湿防潮、方便取材的优势,也因石壁、江水、绿树的烘托与环抱而显得灵气逼人。山的寂寥,水的低吟,人的娴静,让人神往,助人留恋。流动的水与静止的屋,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人居环境,使人感受到天、地、人和的浑然境界。

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是陕西最好的,平整的土地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很早便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成为古代帝王们的垂青之地。于是,与窑洞、竹屋、吊脚楼就地取材,顺天时地利而居,追求自然平和的审美情趣不同,陕西关中地区的古民居则更加表现出儒家正德厚生的审美观。

中国历史上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其目的就是要把体现等级制度的“礼”作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汉儒与宋儒在其基础上继续给以加强,使君、臣、父、子、民的等级思想成为封建礼教的核心,促使社会达到“天人同序”的“合德”境界。这里的“天”不再是自然宇宙力量,而成为一种更具有社会色彩的伦理力量。社会要依照这种理念达到“正”的目的,而“政治”,就是通过“治”理人民,达到“正”人、“正”己和“正”天下的目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中国古代社会把“仁”的精义和“礼”的约束运用于实际,让人们在服从集权政治的教规下讲求尊长爱幼、相敬如宾、孝悌亲情,从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 的理想状态。作为封建社会起源与中兴之地的陕西关中地区,正是这一观念最集中、最典型的实践场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够长久保留的建筑,当然也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成为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最好载体。位于关中平原北部韩城的党家村四合院,可以视为是这一地区建筑的代表。鸟瞰村落的全局,其恢弘的布局、整体的气势,浓浓的古朴民风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华传统美学中的伦理精神。尽管是一处普通村落,但村落中的每一处建筑都十分讲究正位一统、中轴对称、均衡布局的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重礼、尊君、崇孝的精神转化成以家长的威严、人心的凝聚、族群的和睦、尊卑的有序等更加生活化的东西来表现,在一个小小的村落中形成了重人伦,求凝聚,讲秩序,求统一的文化品质,使现有的125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无不流露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门楼是人们走进每一座院落的“第一眼”,也是整座院落的点睛之处。障显主人的地位与爱好,明示家族的精神宗旨,体现主人的威严和权势都能在此得到体现,因此,倍受当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建造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安乐居”、“明经”、“忠厚”、“安详恭敬”、“诗礼门第”、“诗礼传家”、“清白世家”,这些言简意赅的门楣表明了主人的制家宗旨,也是谨遵礼法的“正德”精神的具体体现。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地方,一般建在院落的重要部位,但是很少起用。它的作用一是通过家人的共同祭祀,使活着的人与死去的祖先在心灵上得到沟通,以增强家人之间的同源意识,相互之间更加亲近团结;二是作为家族的长者,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可以作为列祖列宗的代言者宣读家规祖训,对越轨者执行族约家规,使后人能够更加自觉地尊敬祖宗,孝敬长辈,安分守己,服从约束。总 3 体上看,党家村的门楼和祠堂,与其说是为了实用,不如说是儒家“正德”、“厚生”思想的一种形象体现。

院落结构决定着建筑的整体布局,也最能体现建筑风格之所在。从外部来看,党家村古民居鳞次栉比,对称俨然,长短巷道,阡陌纵横,错落有致,看似天成中隐隐体现着规则秩序,是当时社会时尚和人伦规范的展现。高高耸立于东南角的“文星阁”与北塬上挺起的防御性建筑“泌阳堡”相得益彰,南北遥对,互为关照,不仅给人平衡、对称的视觉美,而且一文一武,暗示着以德教化,以武自守的建筑精神。从院落的布局来看,每座四合院基本上呈长方形,一般由正房、左右厢房、偏房围成。正房居中,为一家之主专用,它的外观高大宽敞;正房左右为厢房,是小辈们的起居之室,按长幼之序排列;偏房为附,是下人们居住和堆放杂物之所。这种以中轴为线,对称排列,均衡分布,主次分明的结构特点,一方面体现着尊卑有序的森严等级,一方面也有延长日照时间,让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和采光的实用考虑。

从内部结构来看,党家村四合院整体上呈封闭状态。这里有实用方面的考虑:和开方的空间比较,封闭,自有其安全、御敌、防盗方面的优势,更容易给人以稳定感;也有民族性格之必然,和西方人开放的性格比较,中华民族在长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局限下,形成了重内修、轻外饰,重体悟、轻张扬的内向性品格。两者的结合,便形成了党家村建造者在设计自己的家园时,既没有忽略安全、御敌、防盗这些实用功能,也丝毫没有忘记尊古守常、向心凝聚的千年古训。而这些,恰恰是儒家千百年来一直极力张扬的在“正德”、“厚生”中体现实用观点的要旨之所在。

除此之外,党家村古民居在相地立基、风水勘舆、动静互补、负阴抱阳、正负空间、虚实相称等方面也体现着融于自然的和谐观。如选址依塬傍水,南北土塬形成了高达40 米以上的天然屏障,整个村落处于狭长的沟谷之中,既减弱了西北季风的侵袭,又能使夏天的凉风顺沟谷吹过,是理想的冬暖夏凉的好处所。另外由于北塬的红粘土与南塬的白粘土均不起尘,加之河水绕行,空气得到净化,使党家村的古建筑数百年来洁净不染。更为难得的是,在村寨基本形成的几百年里,几经风雨,这里却从未发生过房倒屋塌,水进人退的事件。每逢雨季来临,村中巷道畅通,雨水从各个院落的暗道会集,通过河石砌成的水道(亦是巷道),由西北向东南缓缓流入泌水河。村中星罗棋布的排水系统,即使连阴雨季节也能使房屋安然无恙。当然,这一切并非天然而成,而是与村民良好的道德理念,以“正德厚生”精神为宗旨的环境意识不无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的古训。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符号;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便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主体精神。这种融于自然的品质与合于社会的理想,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魅力与现代生态建设的一脉相承。坚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泯除对立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一直是中华 民族孜孜以求的终极境界。由于地理或文化条件的限制,历史上,中国的帝王多在北方建都,主体文化优势使得北方地区的建筑一直比较注重体现以帝王意志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而开发较晚的南方地区,则在教长的历史时间里保持着原生状态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况,形成了我国南北方建筑不同的美学风格。这种自古就有的传统,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完美结合。良好的自然条件与得天独厚的人文积淀,使这一地区有条件将民间古老的自然习俗与丰厚的人文精神融合统一,形成更高水平的美学追求,并以民居的形式将自然和谐与人文和谐两种精神结合了起来,展示出一种具有生态意义的美。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统建筑美学思想萌芽时期的周代,成熟时期的秦汉,鼎盛时期的隋唐,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延续又使这里积淀的建筑理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正宗的地位,形成强势文化向周边辐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建造走向,对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成型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人类社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却依然难以改变自身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需要在遵守社会规范中协调动作,提高生产效率,维持社会安定,实现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和谐。陕西古民居告诉我们,诗意地栖居,不是大,不是豪、不是隔,而是主次有别,邻里和睦,体现人文和谐;同时,还要遵从自然,与天地共荣,体现自然和谐。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热潮中,这种具有全局观念的建筑精神无疑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会更加自觉地将建筑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内涵相互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这是陕西古民居当年极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华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更应该成为今天有眼光建筑师致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本文为陕西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COO7Z)的部分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管子著:管子·兵法 [M],苏庆生注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一版,26页。[2] 谭元亨著:城市建筑美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3页。[3]夏平生主编:中庸.四书五经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29页。

载《美与时代》2007年5期

第四篇:试探写作意蕴

试探写作教学潜在的人文意蕴

肇庆市德庆县莫村中学刘秋颜

摘要:现代语文的教育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和谐新式,教师应尽最大可能挖掘写作教学中潜在的人文意蕴,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以试题设计关注社会现状,以素材积累丰富知识、思考人生,以深度批改引领个性化潜能发挥,应该成为写作教学人文意蕴挖掘的三个契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自我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个性与人格的发展,以及增强人生智慧与提高处世能力,理应成为语文写作人文性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写作教学; 人文意蕴;试题设计;素材积累;深度批改

纵观近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制度和风气的影响,更多偏重工具性,纯以应试步调策动课堂,教师也更像一个技师式的教书匠了。另外,人文性的失落也导致教师育人这一块领域沦陷,学生求知识时竟然错失了自己人性与良知及处世智慧的培养。事实上,别的科目或可避而不谈人文性教学,语文却不能也不该绕过去。语文必须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书育人也不该有所偏废。作为现代新生力量的教师队伍理应肩负起教书云的双重职责。现代文明与和谐社会不可否决得依赖整个教育系统的完善与促进,于此,写作教学中应该发挥语文潜在的人文意蕴。

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化,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充分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在写作训练中实现自我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个性与人格,并不断增强人生智慧与提高处世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的努力层面主在试题设计、素材积累和深度批改三个点上。

一、试题设计:关注社会现状,透析心理趋向

人是群居动物,任何人都得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里,承受与应对一些人事,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处世能力。因为年轻、无知,所以学生需要得到一些善心人的引导,教师理应负起这一责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社会现状,并能准确把握当下的社会热点,看清社会人心趋向。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适当合理地把一些社会现象引入课堂,设计成课堂讨论研究会,形成一个开放自主的表达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言,反映自己对时下社会的认

识与态度。教师可由此得知他们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引领他们走出迷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或者,教师可以设计成材料加话题式的作文试题,让学生自立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如针对时下社会上自私成风的现象,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某位富家小姐随手扔了一个变质的苹果,被一个穷家孩子捡起吃掉,结果坏了肚子,当晚他父亲值班警卫离开了岗位带儿看病,导致小姐父亲厂房失火时无人在场,物资全毁。由此探讨‘与你无关’的内涵”。这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万物存在无形的联系,很多时候都是因小失大,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凡事都需要负责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形成一种良性的认知,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体现写作教学的人文性。

当然,人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予以个性化尊重,让学生自主选择吸收,让他们成为观察、体验生活的主体,教师予以适度的提醒引导,如此更能激发个性潜力,也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例如:高中生对男女恋爱关系的看法就异彩纷呈,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趋向,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关于高中生恋爱的文章。教师必须注意这话题的敏感性与开放性,鼓励学生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必忌讳、隐瞒。这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青春期特征,不必躲闪,必须如实认知及接受了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身心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破除偏见,承认青春期渴望恋爱的心理趋向,不能因为一句“为你好”就不给学生选择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歪曲人性、压抑心灵,始终违背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都有爱与归属感的需要(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教师应予学生以尊重和自由,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积极进取,获得自我提升。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受教模式会让他们的信心和满足感双重增强的,应对人生的能力也加倍提升的。

因为试题涉及的范围与时下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学生在处理作文材料,即审题立意时也会显露出他们个人的心理倾向,教师应当关注这个主观性极强的动态,透析其内心世界,适时予以恰当的引导,让他们少走歪路,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思想。因为这已不再只是写作训练,更多的已成为处事待人的考量。诚如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所言:“教育即生活”,在这个层面上,教育已经完全内化为生活,师生都马虎不起。学生终将也是走向社会群体应对生活的,教师必须提前让他们认知社会,学会面对现实,慎重选择。这是学习与生活双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

学生个性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正如辜怀箴居士所言:用平静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东西;用勇敢的心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智慧的心把以上的两件事情做好。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话题,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当予以点拨、提醒,这是彼此人文素养与人生智慧的提升过程,是双赢的好事。有了人性与智慧,文章自是思想健康,亮点纷呈,写作教学的人文意蕴也就得到了肯定与挖掘。

二、素材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悟人生

现在的学生习作大多内容贫乏,毫无真情实感,纯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一般流于泛泛而谈,人云亦云的层面。归根到底,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太少,胸无文墨;二是不动真心,不思人生;三是懒惰成性,不愿执笔为文。事实上只要肯下功夫,积累素材,一切自能迎刃而解。不过,学生尚且没有系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予以适当的提醒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指路灯。

诚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想文思泉涌、挥笔如泻,那得胸中先有万卷书才行。此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里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教师应该强调学生要扩大阅读面,开拓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与认识层面,提供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努力的方向可以是:提供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及认知规律的书目。如高中生可以建议他们去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余华的《活着》,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还有朱自清、汪国真、沈从文、白先勇、龙应台等人的散文集。报刊类则可以推荐《中国读书报》、《中国青年报》等;杂志类则有《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另外,教师最好能够提供一些与人文素养、人生感悟、社会话题、青春心事等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美文给学生阅读。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次阅读讨论会,看看学生阅读的成果,顺便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个话题自写文章,注意提醒学生必须就所读内容展开论述。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素材积累的情况,也能窥探他们内心隐蔽的个性选择。教师可以由此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写作教学仲人文意蕴的的教育。

当然,书读多了还不行,还得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真情实感。其实,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独一无二,只要自己尊重内心的选择,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所谓:“修辞立其诚”,“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写作必须一切从心而发

方能动人肺腑。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常怀赤诚之心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凡事忠于现实,包括人心与自然规律。这是训练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一种切实的人生智慧与良性的心灵习惯。事实上,若能凡事做到佛家所说的:一切如实知,无虚无幻,心性纯一,文章自能清雅脱俗,独擅胜场,无人轻鄙。这是一种人格感召力,无人可破。所以素材积累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摒除杂念,以澄明心境观照生活的点滴,思考众生的存在形态,多些探究周围人事缘何如斯存在。只有长期坚持投入生活,体味人生,学生才会养成深思习惯,以后遇事也才会三思而后行,自有一种处世的大度风范。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作文也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学生如斯用心生活,胸中自有无数人事、感悟,行文时也自能信手拈来皆成锦绣文章。素材积累与人文素养相互激扬才是写作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赢。

有了书卷素材与人生感悟还是不够的,写作必须亲手让素材与感悟变成自己的文章才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动手执笔为文的习惯才行。让学生写周记或读书笔记是不错的练笔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周记的方式记载自己的成长历程,留住自己生命刹那间的感动,或宣泄内心不时的抑郁愤懑,当然也可以承载自己的心愿或秘而不宣的心事。总之,让学生自觉用笔进行创作,在文字的流淌中净化心灵,平和心境,提高素养。当然,教师可以开展读书笔记比赛,让学生积极阅读,不断书写自己的感悟,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思维模式,养成深思慎重的生活态度。一句话,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尽烦躁急进,养成沉静淡定的生活习惯,成为高智慧的能人。这才是写作教学人文意蕴的深层昭示。

三、深度批改:尊重个性化发展,发挥潜能

不少教师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每一次交了作文后都特别希望老师快些批改;一发下来又迫不及待地翻看、甚或传阅、讨论评语,碰上长篇评语的更是忍不住到处炫耀,尤其是肯定赞扬的话,恨不得当众朗诵一番才好。很简单,文章是作者自己内心生活的反映,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呈现,教师的评语是对这两者的关注与评价。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尊重的需要”:人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他人的接受、认可、关爱、赏识可以助长其自信与优越感、愉悦感。学生当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与赞扬,尤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贴心切实的肯定赏识。曾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与画家,因老师的一句评语“写得不错”而一改颓废心态、甩掉自卑包袱,最终走向成功,所以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得非常用心,特别小心措辞才行。

因为学生年轻,承受挫折的心力尚浅,教师应当多加鼓励,即使批评也要适度与婉转。写作极度依赖个体主观性,一旦学生对它产生抗拒心理,失去自信,那教师将很难引导他投入创作,因此教师在审批作文时要心思细密,洞悉学生内心隐藏的秘密,尽量不要触及其痛处。最好还能就其文章加以人生取向的延伸,引领他们走向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我们教师应该做到这样:告诉学生,即便社会再黑暗,他们仍是被关注被肯定有人爱的一代,应该相信社会相信人生,努力追求真善美,绝对不能湮灭人性之光。如此,学生的文章自能思想健康积极,情感真挚美好,人心也能一片祥和、幸福。

当然,深度批改还意味着从学生习作中发现其写作个性与行为性格,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能力发展层级的训练与提升或文体选择取向的提醒,还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如善写散文诗性的建议创作意境深远的抒情散文;善写策论式的则建议创作深刻析理性的议论文;以细腻情切取胜的最好发展其以小事实情动人肺腑的记叙文创作;至于那些取材特别、触觉灵敏、见识超绝的则诱导其创作新式议论文。注意,教师必须万分熟悉学生习作个性,且能透析其发展潜力,又能诱导恰当方能事半功倍,否则诱导失误反失原有阵地,落得个不伦不类的败局。同理,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行为个性,然后予以提醒,让学生自己认清自我处境及潜在个性,再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教师必须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旁观者,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走出“为你好”而不给学生选择的霸权主义模式,把选择权交回学生。教师要做的是把事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告诉他们是非善恶就好。如何选择不是我们说了算,学生会有自己的心境与考量。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的一定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那我们就不该剥夺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力。总之,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写作教学人文意蕴的影响力就是我们教师的终极追求。

结语

语文是离生活最近的,写作又是联结语文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教师与学

生的互动也更多集中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利用试题设计、素材积累及作文批改三大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教书育人理念,应该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意蕴仍待深入探究,窃以为拙作若能抛砖引玉也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敏主编《中文教学研究与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第五篇:剪纸的意蕴教案

剪纸的意蕴

年级:九年级上册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 教师:张国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设计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用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来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的培养,剪纸外形的设计,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剪纸作品、白纸、深色彩纸、剪刀、刻刀、订书钉、衬板或蜡盘。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剪纸)

2、教师讲述: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这些作品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请同学们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图1《连年有余》

图2《酒作坊》

图3《霜菊傲秋》

图4《苗族少女》

图5《六折团花》

图6《福字》

4、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如图2《酒作坊》,图4《苗族少女》。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如图5《六折团花》,墙花如图6《福字》。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手法分为阴刻如图3《霜菊傲秋》,和阳刻如图1《连年有余》等

5、教师总结: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6、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年画、彩灯、吊饰、木刻、漆器工艺、兽皮工艺、砚石工艺、竹编工艺、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情境创设:

出示(挂图)“福”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福”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学习快乐、生活幸福!

步骤/方法:

1、准备:取八张纸.分别以四张一份订好备用。

2、描图:按图中字形描好.注意每种字的字形特点。福字的不同字体写法很多.如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的都有。民间剪纸中常见行书、楷书两体.其他形式则多见篆书的福字.据有关资料介绍.福字的篆体写法达百余种。

3、剪制:民间生活中常见的吉祥字大体有“福禄寿禧”、“如意”、“吉祥”等.尤以“福禄寿禧”四字为多见。而这四字中为首的“福”字.其意又有后三字的内涵.故民间生活中所用“福”字最多.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都要贴“福”字。剪制“福”字时.行书、揩书字体(见图)要注意每一笔画的气韵.篆书字体(见图)的要注意每一笔画问的巧妙连接.以保持字体的整体结构。笔画问的连接.要留出与笔画反差很大的小细线.这些连接线的相细.干万不要和字体的笔画相同.否则会造成错字的感觉。

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团花(图5),如果剪单独的人物怎么剪(图1、2、3、4、)?均衡式的呢?等等。

5、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把这个福字剪下来,好吗?(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剪好的福字趁在白纸上举起来。(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并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本课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在简单中呈现了美,更多的是呈现了美的深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世界!来感受美!

课堂拓展 :

同学们用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学生答: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

2、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3、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所以剪纸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简单,容易得到;产品有实用性;传授和学习具有随时性;不耗费体力。

5、因为那是传统的手工艺术。)老师总结:

关于剪纸的历史,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西汉)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板书:

民间艺术――剪纸

作品展示

一、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制作方法:剪、刻。

四、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六、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剪纸的意蕴》教案

下载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剪纸的意蕴教案

    民间剪纸的意蕴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师:张晓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设计并能创作作品。 3、情感、......

    《雷雨》的悲剧性意蕴五篇

    《雷雨》的悲剧性意蕴 内容摘要:曹禺的开山之作《雷雨》,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旧有模式,将笔触转向了对悲剧根源性的探索,创造了“生......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经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

    酒广告的文化意蕴

    酒,自古以来就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酒的文字, 被消费者接受;二是这些酒广告中历史人物都与酒有着某种 诗词,故事,器具,数不胜数,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加上“酒被大家熟......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是彭祖文化同民间文学结合的产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徐州民间故事经历了初创,删改,完善定型的过程,以鲜活的徐州方言将民间的神话......

    李清照词思想意蕴探析

    李清照词思想意蕴探析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她的词作语言朴素通俗,感情深沉真挚,风格清丽婉约。李清照的词以表现自我为中心,抒写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从中我们......

    分析《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蕴

    分析《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蕴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

    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汉字中体现的文化意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让许多学者都对它望而却步、“不敢高攀”,华夏民族祖先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了非同一般的中国汉字,这些汉字不仅仅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