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时间:2019-05-15 15: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第一篇: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汉字中体现的文化意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让许多学者都对它望而却步、“不敢高攀”,华夏民族祖先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了非同一般的中国汉字,这些汉字不仅仅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它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去了。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精神,中国人会因此而感到自豪,这是一种深入到骨髓里面的精神内涵,其中所体现的意蕴能让每个人体会一生。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要探求远古人类的生活和崇拜,就得注意到远古人类生活的精神方面。中国自古就有水火崇拜,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而且道教崇尚的五行中,水和火就占了两个,所以水火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一种特殊含义的。

远古的华夏人对水火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们好像是在用生命诠释着这样的自然景象,水中有水神,火中亦有火神,水和火上升到神灵祭祀的高度,让人望而却步,对之景仰而又时刻担心。自古就有水火无情之说。水和火一旦成灾,就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让古人对之无可奈何,于是想象其中肯定是有神在作怪,于是就出现了对于水和火的崇拜和祭祀!同时人也是离不开水和火的,水是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火对人的生活也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水火崇拜时远古人类崇拜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崇拜就是所谓的自然崇拜,这种自然崇拜对天上、地下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神化和崇拜。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有一种依赖和神秘感,他们就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后面一定存在某种神秘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配着自然,于是这些所谓的自然就被他们敬奉为神,并加以祭拜和祈祷。水火崇拜是这种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这种崇拜为后来道教的产生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武当山道教信奉的主神是真武。真武亦名玄武,其信仰渊源于上古神话的星神崇拜和动物崇拜。上古神话中,玄武为北方之神。而且北方在五行中为水,故玄武又为水神。

《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

《席上腐谈》称:玄武即龟蛇之异名,龟,水族也,水属北,其龟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捍御,故曰武。

武当山地处南方,而南方在五行中为火。玄武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是五行中水火相克相生的产物。这和原始的水火崇拜正好相符,水火崇拜的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

在众多中国古文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和水火崇拜相伴而生的一定是和珠玉有关。珠玉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意象,在不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

李白《赠刘都使》:“吐言贵珠玉,落笔会风霜。”

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

而且这些珠玉一类的字眼都是描写好的事物,这表明珠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这是因为珠玉的生成是不同一般的,而且珠玉的作用很大。

荀子《劝学》“渊生珠而岸不枯,玉在山而草木润”。

通过古文献的验证我们知道:珠一般和水是联系在一块的,《蜀梼杌》中就有女神偷玄珠而成江神,这就表明玄珠具有镇水的作用。《搜神记》中亦有记载,南海深处有蛟人出的眼泪可以变珠,珠由泪而成,珠和水的关系从中可见一斑。

珠和水的关系在道家那里就得到更高意义上的升华,《庄子》“黄帝登赤水而失玄珠,清知(代表智慧)、离朱(代表感观)、噄诟(代表言语)找而未得,后派象罔(无象,代表大道无形)去,找而获”。

这是最早的道家思想的体现,表明大道无形,靠智慧、感观和言语都不可能获得,最后还是靠水神象罔才能找到,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只有本真和自然才能真正学到道,才能真正参透道。

其次珠和龙也有很深的关系,“垂龙之木露水变成珠,龙吐成珠”,珠、龙和水的关系从

中可以看到。传说中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是龙首人身,生活在雷泽中,用珠子来照明,珠在所有的深化传说中被异化成一种具有神力的宝物。古人甚至认为“人吞龙珠遂化为龙”,龙被神化了,珠也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神力,成为至宝。于是乎就出现了很多寻珠神话,寻得珠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但是正因为珠得珍贵,所以很难得到,一般有珠的地方一般会有凶猛得动物把守看管着,也可能会出现某种自然神力将其与人间隔绝起来。

《庄子〃列御寇》:郑交甫索珠不得。(因为水对人造成阻隔,使人无法超越)

而如果人类如果救了龙和蛇之类的动物,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可能是获得大量得金钱,或者是龙掉了几颗眼泪,留下了珍贵的珠。

玉和珠不一样,玉没有珠那样巨大的神力,但是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是很不一般,古有记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是君子的象征,而玉的故乡又是巍巍昆仑,中国人心中的神山。

玉和水是有很大关系的,玉是水的结晶。圣人孔子有云:“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十洲记》中记载蓬莱神话:方丈洲在东海,有玉石泉,主领天下水神。

《十洲记》中记载昆仑神话:夜光杯,放在院中,到早晨已是满杯水。

所有的这些记载都让玉和水有了不解之缘,《搜神记》第11卷记载河北玉石有杨伯雍贩卖牲口,后因水得玉(供别人水喝,后人赠石得玉)。水具有很强的滋润效果,说玉和水的关系无非是为了体现玉的圆润,《管子·水地篇》先谈水,而后紧跟就谈玉的九种美德。玉的美德是许多君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玉在中国人的眼中已经异化成君子的象征,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注入了一种灵魂,永恒而且不朽。

盘古开天地后,垂死之后化身,精髓变成了珠玉,珠玉是精髓,就代表了一种灵魂的升华。珠玉的作用不同,而且一直在变化着,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珠和玉代表了阴阳两面,相合相成。在远古早期:珠为阴,且拥有珠的一般都为女神,珠为水精,产为水地,可御火灾。玉则刚好相反,为阳,是火精,产为山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不正好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吗?到了后期,珠玉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珠为阳,能发光,为圆形,是与太阳联系在一起的。玉为阴,因为其质地柔软,有阴性的许多特征。

《周易〃鼎〃上九》:鼎玉铉,大吉。

《老子》39章: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鼎在一般定义上是代表阳刚的,玉则表示柔,周易中的上九就表现出刚柔相济的道理。“琭琭”表现出一种柔弱,温润;“落落”则体现出一种刚强的意味。珠和玉就是这样一直阴阳对着,唯一相同的就是珠和玉都具有长生功能,销疾珠和吉祥玉之说古来有之。

玉一直以来就被人认为是吉祥之物,能够避邪。而且中国古代有人死含玉之说,因为在他们看来,珠玉具有长寿功能,能够让死者起死回生;同时古人对死亡有一种恐惧感,玉起着隔离作用。玉含在口中,能够让死者的尸体不腐烂,玉是有灵性的东西,能够深切感受到主人的一切,而且只有品性高洁的人才能够驾驭它。

中国文化的博大让很多人望而止步,它就像一座象牙塔,让人无法接近,但是又无法摆脱,这就是因为它本身所散发的光辉能够厚泽许多人。所有的东西都要慢慢探寻才能获得结果,面对祖先留下的遗产,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只有默默地去探求。

第二篇:《汉字故事》读书笔记

读《雷电的故事》有感

假期在四方书斋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国学小子丛书——汉字故事》,里边有几十个汉字故事。现在我来品味其中的一篇小故事,叫《雷电的故事》。《雷电的故事》以“雷车阿香”这个有趣的故事开头,讲述了古人不懂得雷电时怎么一回事,认为那是雷公、电母在天上发功;是“推云童子”在推云播雨。接着有分别介绍了云、雷、电和霹雳这些字的来源及含义。

“云”的繁体字是“雲”,甲骨文写作“”,表

示云层上飘。“雷”本来写成“靁”表示雷声连续滚动,甲骨文刻成“”,像闪电中有滚雷。“电” 繁体字写成“電”,像电光的屈伸。“霹雳”是对雷声的模仿。字的下半部分均表示各个字的相近发音。

在文章里作者把汉字生动有趣的融入故

事,将故事与汉字相结合,让我从中既能得到知识,又能获得乐趣。我很喜欢这样形式的学习。

第三篇:九中文化

细品浓浓九中文化情

吴燕杰 杨红

每一个清晨,载着希望而来;每一个日暮,带着梦想而归。实习的每一天,我的心都被九中“爱国,博爱,尚德,奋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所熏陶、触动着„„

一、爱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的7点30分,伴随着悠扬的国歌声,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水池边搞卫生拿着拖搞卫生的同学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看,跑道上背着书包赶路的同学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看,车棚里停着车的老师们,面向国旗,端正地站着。此刻,国旗下的我们都深刻地想起我们同样的名字:中国人!是谁说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此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停下行进的脚步,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就是爱国的表现之一。星期一7点40分的升旗仪式除升旗仪式以下,还有一位同学及老师做国旗下的演讲(每周的主题各异)。另外,校园的宣传栏目里除了宣传校园的成绩与动态之外,还有就是党的最新的理论宣传。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摆设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践行着的细小而实在的爱国行为习惯。

二、博爱、尚德

“敬礼!老师好!”跨入九中的校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端正站立在校门10位治管同学们响亮的问候声——这使初为人师的我感觉到幸福之情盈溢!每天早上7点20分及下午2点40分,都会有轮值的治管班极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及同学们的到来,问候老师,监督同学的仪容仪表情况。到校门口,同学们会自觉放慢脚步,出示自己的校单,老师们会自动下车推车,与治管的同学示意,老师与同学互敬、互重、互爱。校门口站岗,是同学们参与学校及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九中的特色管理方式之一。学生治管主要包括校门口站岗,卫生检查,早操出勤情况,眼保健操情况——每天轮值一个班级,每位同学轮流执行不同的任务,在督促别人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律的习惯,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渗透道德文化的教育。

三、奋进

“常规立校,创新活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锐意进取,追求更好!”是九中的办学理念。活校旨在强校、兴校;强校、兴校依靠科研与特色。师资方面,九中现有128名专任教职工,高级老师49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50人;省级以上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9人;硬件方面,有6个球场和220米的塑胶跑道,基础设施完备,拥有足够的标准型的物理、化学、生物、劳技等实验室,另有语音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馆,球场和健身馆等。学校每个学期每个学科都有老师的交流课,互相学习学习,不断进步;每个学期也会委派部分老师外出学习;也有固定的开放学习活动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气氛随处可见。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我在九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相信九中莘莘学子们在爱国、博爱、尚德与奋进的环境中定会取得越来越辉煌的成绩,走得越来越远。

第四篇:试探写作意蕴

试探写作教学潜在的人文意蕴

肇庆市德庆县莫村中学刘秋颜

摘要:现代语文的教育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和谐新式,教师应尽最大可能挖掘写作教学中潜在的人文意蕴,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以试题设计关注社会现状,以素材积累丰富知识、思考人生,以深度批改引领个性化潜能发挥,应该成为写作教学人文意蕴挖掘的三个契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自我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个性与人格的发展,以及增强人生智慧与提高处世能力,理应成为语文写作人文性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写作教学; 人文意蕴;试题设计;素材积累;深度批改

纵观近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制度和风气的影响,更多偏重工具性,纯以应试步调策动课堂,教师也更像一个技师式的教书匠了。另外,人文性的失落也导致教师育人这一块领域沦陷,学生求知识时竟然错失了自己人性与良知及处世智慧的培养。事实上,别的科目或可避而不谈人文性教学,语文却不能也不该绕过去。语文必须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书育人也不该有所偏废。作为现代新生力量的教师队伍理应肩负起教书云的双重职责。现代文明与和谐社会不可否决得依赖整个教育系统的完善与促进,于此,写作教学中应该发挥语文潜在的人文意蕴。

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化,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充分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在写作训练中实现自我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个性与人格,并不断增强人生智慧与提高处世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的努力层面主在试题设计、素材积累和深度批改三个点上。

一、试题设计:关注社会现状,透析心理趋向

人是群居动物,任何人都得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里,承受与应对一些人事,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处世能力。因为年轻、无知,所以学生需要得到一些善心人的引导,教师理应负起这一责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社会现状,并能准确把握当下的社会热点,看清社会人心趋向。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适当合理地把一些社会现象引入课堂,设计成课堂讨论研究会,形成一个开放自主的表达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言,反映自己对时下社会的认

识与态度。教师可由此得知他们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引领他们走出迷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或者,教师可以设计成材料加话题式的作文试题,让学生自立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如针对时下社会上自私成风的现象,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某位富家小姐随手扔了一个变质的苹果,被一个穷家孩子捡起吃掉,结果坏了肚子,当晚他父亲值班警卫离开了岗位带儿看病,导致小姐父亲厂房失火时无人在场,物资全毁。由此探讨‘与你无关’的内涵”。这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万物存在无形的联系,很多时候都是因小失大,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凡事都需要负责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形成一种良性的认知,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体现写作教学的人文性。

当然,人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予以个性化尊重,让学生自主选择吸收,让他们成为观察、体验生活的主体,教师予以适度的提醒引导,如此更能激发个性潜力,也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例如:高中生对男女恋爱关系的看法就异彩纷呈,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趋向,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关于高中生恋爱的文章。教师必须注意这话题的敏感性与开放性,鼓励学生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必忌讳、隐瞒。这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青春期特征,不必躲闪,必须如实认知及接受了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身心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破除偏见,承认青春期渴望恋爱的心理趋向,不能因为一句“为你好”就不给学生选择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歪曲人性、压抑心灵,始终违背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都有爱与归属感的需要(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教师应予学生以尊重和自由,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中积极进取,获得自我提升。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受教模式会让他们的信心和满足感双重增强的,应对人生的能力也加倍提升的。

因为试题涉及的范围与时下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学生在处理作文材料,即审题立意时也会显露出他们个人的心理倾向,教师应当关注这个主观性极强的动态,透析其内心世界,适时予以恰当的引导,让他们少走歪路,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思想。因为这已不再只是写作训练,更多的已成为处事待人的考量。诚如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所言:“教育即生活”,在这个层面上,教育已经完全内化为生活,师生都马虎不起。学生终将也是走向社会群体应对生活的,教师必须提前让他们认知社会,学会面对现实,慎重选择。这是学习与生活双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

学生个性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正如辜怀箴居士所言:用平静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东西;用勇敢的心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智慧的心把以上的两件事情做好。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话题,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当予以点拨、提醒,这是彼此人文素养与人生智慧的提升过程,是双赢的好事。有了人性与智慧,文章自是思想健康,亮点纷呈,写作教学的人文意蕴也就得到了肯定与挖掘。

二、素材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悟人生

现在的学生习作大多内容贫乏,毫无真情实感,纯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一般流于泛泛而谈,人云亦云的层面。归根到底,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太少,胸无文墨;二是不动真心,不思人生;三是懒惰成性,不愿执笔为文。事实上只要肯下功夫,积累素材,一切自能迎刃而解。不过,学生尚且没有系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予以适当的提醒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指路灯。

诚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想文思泉涌、挥笔如泻,那得胸中先有万卷书才行。此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里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教师应该强调学生要扩大阅读面,开拓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与认识层面,提供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努力的方向可以是:提供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及认知规律的书目。如高中生可以建议他们去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余华的《活着》,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还有朱自清、汪国真、沈从文、白先勇、龙应台等人的散文集。报刊类则可以推荐《中国读书报》、《中国青年报》等;杂志类则有《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另外,教师最好能够提供一些与人文素养、人生感悟、社会话题、青春心事等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美文给学生阅读。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次阅读讨论会,看看学生阅读的成果,顺便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个话题自写文章,注意提醒学生必须就所读内容展开论述。这样既能考察学生素材积累的情况,也能窥探他们内心隐蔽的个性选择。教师可以由此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写作教学仲人文意蕴的的教育。

当然,书读多了还不行,还得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真情实感。其实,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独一无二,只要自己尊重内心的选择,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所谓:“修辞立其诚”,“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写作必须一切从心而发

方能动人肺腑。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常怀赤诚之心观察生活、体味人生,凡事忠于现实,包括人心与自然规律。这是训练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一种切实的人生智慧与良性的心灵习惯。事实上,若能凡事做到佛家所说的:一切如实知,无虚无幻,心性纯一,文章自能清雅脱俗,独擅胜场,无人轻鄙。这是一种人格感召力,无人可破。所以素材积累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摒除杂念,以澄明心境观照生活的点滴,思考众生的存在形态,多些探究周围人事缘何如斯存在。只有长期坚持投入生活,体味人生,学生才会养成深思习惯,以后遇事也才会三思而后行,自有一种处世的大度风范。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作文也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学生如斯用心生活,胸中自有无数人事、感悟,行文时也自能信手拈来皆成锦绣文章。素材积累与人文素养相互激扬才是写作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赢。

有了书卷素材与人生感悟还是不够的,写作必须亲手让素材与感悟变成自己的文章才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动手执笔为文的习惯才行。让学生写周记或读书笔记是不错的练笔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周记的方式记载自己的成长历程,留住自己生命刹那间的感动,或宣泄内心不时的抑郁愤懑,当然也可以承载自己的心愿或秘而不宣的心事。总之,让学生自觉用笔进行创作,在文字的流淌中净化心灵,平和心境,提高素养。当然,教师可以开展读书笔记比赛,让学生积极阅读,不断书写自己的感悟,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思维模式,养成深思慎重的生活态度。一句话,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尽烦躁急进,养成沉静淡定的生活习惯,成为高智慧的能人。这才是写作教学人文意蕴的深层昭示。

三、深度批改:尊重个性化发展,发挥潜能

不少教师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每一次交了作文后都特别希望老师快些批改;一发下来又迫不及待地翻看、甚或传阅、讨论评语,碰上长篇评语的更是忍不住到处炫耀,尤其是肯定赞扬的话,恨不得当众朗诵一番才好。很简单,文章是作者自己内心生活的反映,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呈现,教师的评语是对这两者的关注与评价。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尊重的需要”:人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他人的接受、认可、关爱、赏识可以助长其自信与优越感、愉悦感。学生当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与赞扬,尤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贴心切实的肯定赏识。曾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与画家,因老师的一句评语“写得不错”而一改颓废心态、甩掉自卑包袱,最终走向成功,所以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得非常用心,特别小心措辞才行。

因为学生年轻,承受挫折的心力尚浅,教师应当多加鼓励,即使批评也要适度与婉转。写作极度依赖个体主观性,一旦学生对它产生抗拒心理,失去自信,那教师将很难引导他投入创作,因此教师在审批作文时要心思细密,洞悉学生内心隐藏的秘密,尽量不要触及其痛处。最好还能就其文章加以人生取向的延伸,引领他们走向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我们教师应该做到这样:告诉学生,即便社会再黑暗,他们仍是被关注被肯定有人爱的一代,应该相信社会相信人生,努力追求真善美,绝对不能湮灭人性之光。如此,学生的文章自能思想健康积极,情感真挚美好,人心也能一片祥和、幸福。

当然,深度批改还意味着从学生习作中发现其写作个性与行为性格,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能力发展层级的训练与提升或文体选择取向的提醒,还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如善写散文诗性的建议创作意境深远的抒情散文;善写策论式的则建议创作深刻析理性的议论文;以细腻情切取胜的最好发展其以小事实情动人肺腑的记叙文创作;至于那些取材特别、触觉灵敏、见识超绝的则诱导其创作新式议论文。注意,教师必须万分熟悉学生习作个性,且能透析其发展潜力,又能诱导恰当方能事半功倍,否则诱导失误反失原有阵地,落得个不伦不类的败局。同理,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行为个性,然后予以提醒,让学生自己认清自我处境及潜在个性,再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教师必须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旁观者,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师必须走出“为你好”而不给学生选择的霸权主义模式,把选择权交回学生。教师要做的是把事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告诉他们是非善恶就好。如何选择不是我们说了算,学生会有自己的心境与考量。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的一定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那我们就不该剥夺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力。总之,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写作教学人文意蕴的影响力就是我们教师的终极追求。

结语

语文是离生活最近的,写作又是联结语文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教师与学

生的互动也更多集中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利用试题设计、素材积累及作文批改三大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教书育人理念,应该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意蕴仍待深入探究,窃以为拙作若能抛砖引玉也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敏主编《中文教学研究与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第五篇:剪纸的意蕴教案

剪纸的意蕴

年级:九年级上册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 教师:张国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设计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用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来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的培养,剪纸外形的设计,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剪纸作品、白纸、深色彩纸、剪刀、刻刀、订书钉、衬板或蜡盘。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剪纸)

2、教师讲述: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这些作品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请同学们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图1《连年有余》

图2《酒作坊》

图3《霜菊傲秋》

图4《苗族少女》

图5《六折团花》

图6《福字》

4、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如图2《酒作坊》,图4《苗族少女》。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如图5《六折团花》,墙花如图6《福字》。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手法分为阴刻如图3《霜菊傲秋》,和阳刻如图1《连年有余》等

5、教师总结: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6、教师总结: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年画、彩灯、吊饰、木刻、漆器工艺、兽皮工艺、砚石工艺、竹编工艺、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情境创设:

出示(挂图)“福”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福”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学习快乐、生活幸福!

步骤/方法:

1、准备:取八张纸.分别以四张一份订好备用。

2、描图:按图中字形描好.注意每种字的字形特点。福字的不同字体写法很多.如行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的都有。民间剪纸中常见行书、楷书两体.其他形式则多见篆书的福字.据有关资料介绍.福字的篆体写法达百余种。

3、剪制:民间生活中常见的吉祥字大体有“福禄寿禧”、“如意”、“吉祥”等.尤以“福禄寿禧”四字为多见。而这四字中为首的“福”字.其意又有后三字的内涵.故民间生活中所用“福”字最多.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都要贴“福”字。剪制“福”字时.行书、揩书字体(见图)要注意每一笔画的气韵.篆书字体(见图)的要注意每一笔画问的巧妙连接.以保持字体的整体结构。笔画问的连接.要留出与笔画反差很大的小细线.这些连接线的相细.干万不要和字体的笔画相同.否则会造成错字的感觉。

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团花(图5),如果剪单独的人物怎么剪(图1、2、3、4、)?均衡式的呢?等等。

5、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把这个福字剪下来,好吗?(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剪好的福字趁在白纸上举起来。(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并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本课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在简单中呈现了美,更多的是呈现了美的深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世界!来感受美!

课堂拓展 :

同学们用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学生答: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

2、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3、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所以剪纸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简单,容易得到;产品有实用性;传授和学习具有随时性;不耗费体力。

5、因为那是传统的手工艺术。)老师总结:

关于剪纸的历史,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西汉)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板书:

民间艺术――剪纸

作品展示

一、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制作方法:剪、刻。

四、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六、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剪纸的意蕴》教案

下载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剪纸的意蕴教案

    民间剪纸的意蕴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师:张晓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设计并能创作作品。 3、情感、......

    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问题

    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加剧,企业并购行为愈演愈烈,因而,企业并购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成为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

    即墨婚庆公司——亚中文化

    青岛亚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亚中文化是以策划礼仪庆典、婚礼庆典、经营商务演出、文艺演出、专题片制作、广告户外发布为一体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年来与青岛地区数百家合资......

    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

    《雷雨》的悲剧性意蕴五篇

    《雷雨》的悲剧性意蕴 内容摘要:曹禺的开山之作《雷雨》,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旧有模式,将笔触转向了对悲剧根源性的探索,创造了“生......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经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

    酒广告的文化意蕴

    酒,自古以来就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酒的文字, 被消费者接受;二是这些酒广告中历史人物都与酒有着某种 诗词,故事,器具,数不胜数,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加上“酒被大家熟......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 徐州民间故事是彭祖文化同民间文学结合的产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徐州民间故事经历了初创,删改,完善定型的过程,以鲜活的徐州方言将民间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