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润滑油包装材料和标贴的选择标准和技术要求
润滑油包装材料和标贴的选择标准和技术要求
1、包装桶的选择
国内企业大多都采用塑胶包装桶,采购选择性灵活、成本相对低廉、运输方便、挤压性好,自从2000年后已经成为了主流。也有部分品牌产品采用铁制包装桶,尤其是从2010年康普顿的青花瓷包装后,又有一些润滑油企业再次在高档润滑油上采用了铁桶包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铁桶包装确实看起来大气且印刷精美,但铁制包装的最大缺陷润滑油包装桶易变形泄漏,不易运输,铁制包装更适用于润滑脂及汽车养护系列瓶装气体、罐装固体等产品使用,我们不推荐大批甚至全部采用铁桶包装。
2、标贴的印刷
市场上的润滑油标贴采用最广的大体为三种形式:不干胶、模内贴和热转印。不干胶的优势是印制及采购灵活方便,价格相对低廉;不足是不干胶(针对不合格的不干胶纸)存在与胶粘度、环境温度及湿度、桶身材质的差异,因而产生不干胶的变色及起翘,影响品牌形象,这也是很多中小润滑油企业的产品在终端经常有标贴脱落的原因,即使是“壳多美”这些大品牌也无法避免,而且,这样的标签也为回收品牌包装造假的人提供了一个途径。
模内贴的优势是后期工艺严谨,印制效果有保障,质量可靠;但不足也很大,后期印制数量及相辅设备有限制,印制不灵活,每一个产品都要单独印刷,很多润滑油企业为了减少浪费,不同的粘度,甚至不同等级的产品都用喷码来处理,但不管怎么解决,都会有一定库存积压的可能。
热转印,适用于弧度、圆形的包装桶的采用及印制,多用在中桶上。好处是后期工艺严谨,印制效果好;但其不足和模内贴差不多,印制不灵活,有一定的库存积压。
丝网印刷是一种简单的后期印制工艺,工序简单,效果单一,但印制灵活,现在多用于桶的局部及单一的应用。
那么,中小润滑油企业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由于中小润滑油企业很多时候要满足经销商或市场的需要,小包装产品种类较多,但每个品种的销量较小,所以不推荐用固定的包装,建议采用不干胶标贴,这样在采购生产上都比较灵活,即使销路不好,包装也不会轻易浪费;而大型润滑油企业,由于产品销量有一定基础,为提升形象,宽裕采用热转印,但也不尽然,比如“壳多美”到今天还是采用不干胶的形式。
中桶包装如果采用不干胶的话,很容易在粘贴的过程中出现纰漏,同时也难以整齐划一,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丝网印刷,成本较低也比较美观,如果你的中桶品种较多,比如超过10种甚至更多的情况下,还是用不干胶比较实惠。不管怎么说,润滑油的包装一定要考虑品牌形象、采购成本、销售预期。如果是新的产品系列,最好是用不干胶包装来做,如果市场有起色或十分火爆的情况下,就可以升级了。
文章来源:润滑油添加剂 http:///
第二篇:卷烟小盒包装的技术要求
培训教案(2)
培训课题:卷烟小盒包装的技术要求 培训目标:使学员掌握小盒包装的意义存在 培训重点:质量否决权
培训难点:尺寸要求,按照国标上的尺寸要求
培训进程:卷烟小盒包装是根据国家标准GB/T5606.2,包装完成后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小盒包装应完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潮性能。(2)外形应方正,各对应边长度之差小于2.0㎜。(3)各种印刷标记应清晰、完整、不应错印、漏印。
(4)不应有油污商标纸,表面应洁净,不应有长度不小于3.0㎜的污点,或虽小于3.0㎜,但不应多于两点。
(5)软盒封签贴正,左右前后两端偏离中心应小于2.0㎜。
(6)软盒封签应粘贴牢固、整洁;不应贴破损封签,不应反贴,多贴或错贴封签;封签粘贴突出部分不应大于1.0㎜;商标纸针眼不外露。
(7)盒装外包透明纸应紧贴牢固、整洁,与商标纸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表面应无折皱、破损;拉带应完整良好;拉带不应拉不开,拉断或拉开后透明纸散开;拉带接头处内端间距应小于2.0㎜。
(8)软盒粘贴应整齐,竖包错位不应大于2.0㎜,横包错位不应大于1.0㎜;软盒不应露白,表面不应有深度大于1.0㎜的凹角。(9)小盒之间不应有粘连拉开后产生破损。
(10)小盒应粘贴牢固、整洁,搭口不应翘边,表面洁净无折皱。(11)硬盒斜角露白宽度应小于1.0㎜。
(12)软盒内衬纸高出商标纸不应大于2.0㎜;商标纸高出内衬纸应小于1.0㎜;不应有多张商标纸包装。
(13)小盒不应破损,不应露出烟支,叠角损伤长度不应大于3.0㎜,或虽小于3.0㎜,但不应多于两点。
(14)盒内烟支不应倒装、错装、多支、缺支、断残(断残烟支是指滤嘴烟无滤嘴以及断裂的烟支等);盒内烟支应为合格品。
(15)盒内不应有虫,烟支不应有虫蛀。其它形式的包装均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培训小结:掌握小盒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606.2的要求
第三篇:我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
文章标题:我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
1、前言
润滑油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炼油产品,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使我国润滑油的生产技术、产品、产量、质量均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润滑油产品品种已经发展到19大类400多个牌号,基
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润滑油市场和技术概况
我国强有力的经济增长,使得润滑油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也引起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视。由于政府对润滑油市场采取了开放政策,国外石油公司与厂商都对我国润滑油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除了向我国出口成品润滑油外,还在我国建设独资和合资的润滑油调和厂,这些调和厂大都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大小调和厂有20个,总调和能力有60多万吨/年。地点主要集中在天津、江苏、广东、辽宁、山东、山西等地。
当前,国外润滑油在我国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MNOBIL、SHELL和ESSO三家大公司,在我国进口油品中约占80以上。预计,将来我国润滑油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另外,润滑油基础油规格标准逐步靠拢国际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内燃机油中B级以下油品已在规格中取消,国内多级油发展较慢,在内燃机油的产品中还不到10;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占主导地位的重质、单级润滑油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今后,将追随国际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逐渐转向以高质量多级油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市场体系。润滑油基础油将会向一个更高的性能要求即低挥发度、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改进的剪切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的方向发展。
2.1润滑油基础油需求和发展趋势
我国的基础油生产,主要是利用蒸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后补充精制装置,采用物理分离工艺生产基础油。这种老的生产工艺,较适宜生产重质、单级润滑油。基础油的特点是:黏度大、粘度指数不是很高,用好的石蜡基原油则生产HVI产品,用中间基原油只能生产MVI产品。然而,国际上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发和改进采用催化加氢工艺来生产基础油,这些工艺可不受原料的限制,对劣质原料也可进行更有效的加工,并且能生产出更高性能的产品。我国加氢工艺生产的基础油还较少,现在从润滑油基础能力上仅为30万t/a左右。
在基础油结构中HVI以上基础油仅占63左右,MVI产品占25以上,我国生产基础油比例详见表1。这样的产品结构是不适应油品升级换代的要求。
表11996-1997年我国生产基础油比例
项目
VI
1996
1997
石蜡基基础油
HVI
52.6
3环烷基基础油
LVI
4.10
1中间基基础油
MVI
26.1
5其他基础油
17.2
在基础油需求方面,我国每年4左右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各润滑油生产厂主要需要重质等级基础油,对较轻等级的润滑油需求不是很强烈,这也反映了市场以高黏度单级润滑油产品为主的现象。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品质提高,特别是多级发动机油需求增加后,基础油需求将从对重质等级的需求转移到对较轻等级的需求上来。
从生产供给方面,一些工厂正在提高基础油质量上一些加氢工艺。能够生产各种级别的、各种性能基础油是考虑和确定加工路线的关键。特别是要使得炼油厂具有从近期生产重质等级产品转移到原期生产轻质等级产品的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
2.2成品润滑油的生产、构成和消费
影响成品润滑油等级及结构变化的因素:
(1)环保要求的提高、节能意识的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增加较好性能产品的需求。而且,高性能发动机油的需求也随经济增长、汽车拥有者增加而增加。
(2)节能的多级发动机油需求的增加将冲击发动机油市场,即由重质等级转移到轻质等级。
(3)高性能的发动机则要求要改进燃料油的经济性、降低排放物、较好的耐久性、以及加长排放的间隙时间。机器性能的提高将要求基础油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抗氧化性能、热稳定性、改进的低温流动性和剪切安定性。
(4)摩托车由两冲程引擎,发动机油将需要较高的抗氧化性能和剪切保护,即需要较高性能的基础油。
2.2.1成品油的生产
全社会成品润滑油生产量包含四部分,分别是大中型润滑油生产厂、地方润滑油调和厂、费油再生厂和合资与独资的调和厂,这四部分,我们称它为全社会润滑油产量。其中:大中型润滑油生产厂生产的成品油约占社会
第四篇: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润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230-5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76 引燃温度(℃):248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致敏性: 致突变性: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包
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五篇:塑钢门窗主要技术要求及标准
塑钢门窗主要技术要求及标准
一、型材
1、门窗用型材应符合GB/T8814-200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及JG/T18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76-2005《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的要求,要求型材厂家必须提供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报告(老化指标必须达到该标准的要求);
2、环保型配方;
3、承包人在安装前应向发包人提供样品经确认后采购并安装。
4、门窗框厚度:满足现行验收规范要求。
5、型材品牌选用:海螺牌(80型)
二、钢衬材质及装配要求
1、钢衬材质及装配要求应符合GB/T8814-200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及JG/T18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76-2005《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的要求。
2、规格(窗1.2mm,镀锌)
三、密封条
1、门窗用密封条应符合GB12002《塑料门窗用密封条的要求》;
2、规格(O型,K型)四、五金件
1、推拉窗采用槽轮加滑轨,传动器,传动执手,锁栓、限位卡。
2、平开窗五金件采用风撑、传动器、传动执手、角部铰链、锁点、助升块。
3、所使用的主要五金件必须出具相关标准的合格检验报告;
五、毛条
1、要求采用硅化毛条;
六、发泡剂
七、密封胶
八、玻璃
1、采用5厚单层普通绿色玻璃,并应满足《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的要求。
九、门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应达到三级标准。
十、其他要求
1、投标人在中标后应按照招标时提供的门窗大样图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满足一至九条的要求。如果一至十条的要求低于现行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则应按照现行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执行,并能通过质监站及其它相关部门验收。门窗施工图经监理工程是由和设计院审核签字后,方可进行生产;
2、门窗设计必须符合施工图中的外观和总体要求;
3、塑钢门窗的生产制作必须符合JG/T18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76-2005《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