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省委征求意见会上的发言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去年,省委常委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最好的时期之一,全省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淮南和全省一样,近几年逐步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去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1年将近翻一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并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这些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省委常委会的关心和支持。省委常委会始终关注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我市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战胜困难,开拓前进,可以说,没有省委常委会的支持,没有今天的好形势。
现在,安徽已到了一个发展为上、再创辉煌的重要时刻。在去年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人民的精神,使我们加快发展的意志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围绕安徽崛起这一目标,针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皖北崛起步伐。从区域角度讲,科学发展观是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并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安徽崛起应该建立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皖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0万,分别占全省的27.8%和30.5%,处于我省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关键地带,区域内农业资源、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皖北地区的发展滞后于全省,南北发展特别是沿江与沿淮发展差距拉大。~年,皖北六市GDp总量为1407亿元,仅占全省的29%;人均GDp为5030元,比全省水平低2478元;财政收入总量为126.5亿元,仅占全省24%,平均增幅为16.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无法实现,安徽崛起就可能落空,合肥及沿江等地区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在全国“~”期间,郭书记明确提出把“以能源建设为重点,促进皖北地区发展”作为安徽崛起的重点任务之一,这对皖北发展具有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必将激励皖北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目前,皖北发展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去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已达到()%,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个百分点。如果进一步因势利导,皖北地区一定能后来居上,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板块。因此,建议省委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按照郭书记所说的那样,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安徽崛起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放到与沿江地区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制订和实施加快皖北发展的统一规划,加强对皖北地区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皖北六市之间加强协作和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通,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推进皖北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一批关键性项目实施,加快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落实对皖北地区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比照国家扶持中部地区政策,完善扶持皖北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皖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尽快在全省形成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安徽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发挥资源支撑作用。按照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区域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有多个增长极,特别要求有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战略支撑点。从我省情况看,能够成为撬动安徽崛起的战略支撑点的,无疑就是能源资源,郭书记也多次强调不仅要对安徽,而且要对长三角地区提供资源支撑。因此,在加快安徽崛起的进程中,应该把打好资源牌,推进大型能源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淮南长期以来被称为华东地区的“工业粮仓”,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9%、华东地区的32%、安徽的74%,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淮南已被列为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拾861”计划中,淮南有17个项目列入其中,其中能源基地建设投资占全省的34.3%,“皖电东送”工程淮南装机容量达480万千瓦,占总计划的60%以上,这表明在安徽大型能源基地建设中,淮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近两年来,淮南“三大基地”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亿吨煤基地已经开工兴建矿井7对,今明年改扩建矿井6对,到~年全部建成投产,建成后煤炭生产规模达到近亿吨,这相当于江浙沪三省市每年电煤供应量的总和。华东火电基地已开工兴建田家庵电厂技改、平圩电厂二期、洛河电厂三期三个项目,今年再开工兴建田集电厂、凤台电厂两个煤电一体化电厂项目,~年形成9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生产能力;煤化工基地已经建成淮化集团“1830”工程、DMF扩建工程等一批煤化工项目,并已获得日本政府8000万美元贷款,今年我们要力争实现煤化工基地建设的新突破。这不仅是因为,煤化工是“十一五”期间及以后一个时期国家确立的12个重点产业之一,也可能是我市最有优势、最有成长潜力的产业链,而且考虑到淮南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角色,资源优势不能充分的发挥,这种被动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发展煤化工势在必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为目标,以煤炭气化为核心,以发展基础化肥化学品、替代燃料化学品、精细化工产品为重点,建成煤化一体化集约发展体系。近期重点实施淮化老系统改造,推进淮化集团与皖北煤电集团合作建设大
与离退休干部的收入差距拉大。比如:淮南矿业集团退休的前任主要领导的月收入仅为900元,年收入仅为1万余元,与现任领导的收入差距很大,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矛盾。建议省委常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现在不论是哪个城市,都有不少的下岗失业人员,做好这些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对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也是执政为民、关爱百姓、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淮南来说,目前全市需要社会保障的各类人员达15万人左右,每年社保资金缺口达3亿元,财政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我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出中心人员4.5万人,解除劳动关系需一次性支付2.6亿元,虽然省财政给予了6000万元支持,我们又贷款9000万元,但缺口仍达1.1亿元。因此,建议加大对淮南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是增加养老保险金转移支付额,确保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增加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的补助,帮助我们妥善安置好下岗职工。同时我们建议新建煤矿、电厂的养老金在市级交纳,由市级统筹。三是加快“生态安徽”建设,加强对淮河、巢湖等流域的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特别要支持象淮南这样的工矿城市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由于煤炭开采为大型区域开发项目,项目类型多、开发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对井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广、时间长,易引发地表塌陷、裂缝,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治理这些塌陷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议省委常委会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调研出台“煤炭开采企业开采一吨煤收取5元的土地复垦、环境整治和塌陷治理专项费”的政策,确保塌陷区治理资金落到实处。同时,对我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总之,解决好这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推进“和谐安徽”建设,就一定能为“抢抓机遇、靠势而上、奋力崛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在省委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省委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提
纲
省委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我们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推进省委常委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既是为我们基层同志作出的一个榜样,也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下面,我联系泰州市和海陵区的实际情况,对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省委常委会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努力以“江苏精神”凝聚各方力量
一直以来,省委常委会比较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通过学习教育、宣传发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综观我省这几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始终是省委常委会工作一以贯之的一
条红线。
按照胡锦涛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对江苏提出的“两个率先”要求,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走解放思想、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之路,走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之路;认真贯彻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注重“先富带后富”,既为全国发展大局、为中西部发展做出了贡献,又加大对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全力促进苏南、苏北的区域合作,使全省总体上迈入了小康。可以说,积极探索富有江苏区域特色的小康之路,正是我省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具体成果。
同样,我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也都能与“两个率先”这个最大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年底,省委李书记亲自带队,专程到浙江学习考察,邀请浙江的同志来做经验报告,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
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浙江活动,顺应了群众想富、求富、快富的意愿。最近,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的意见》征求看法,相信通过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必将进一步起到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作用。
此外,省委常委会能够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把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与江苏的省情紧密结合,制定的富民、科教、环保“三优先”方针,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等举措,这些都被实践证明是积极可行的。
第二,省委常委会能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以“两个率先”统领发展全局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省委十届五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工作举措。至此,实践“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
成为全省工作的鲜明主题,成为江苏发展的最强音。
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过程中,省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促进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类项综合指标。去年,省委常委会坚决服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省委李书记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各地调研,召开座谈会,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从“铁本事件”中走出来,吸取教训,统一认识,努力以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保护了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苏之后,省委常委会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既要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又要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全省连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增幅达,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
年增幅达以上,正如省委李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所说的那样,去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为“十升六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十年来最好水平。特别是沿江开发战略的大力实施(靖江与江阴合作开发),促进了苏中地区的经济提速和社会发展,去年,我们泰州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完成自营出口亿美元,增幅分别列全省第和第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广大干部群众对此给予较高评价。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海陵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年,全区实现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是建区年来最快最好的一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同时,积极构建和谐新江苏,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权益,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动力,提高了广大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第三,省委常委会能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以“富民优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近年来,省委常委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富民进程不断加快。省委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群众创业致富;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今年,省委常委会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比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年全部免征农业税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近两年,全省各地的发展形
势之所以越来越好,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主要就是得益于省委各项富民政策的激励。××年,我们海陵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分别增长和,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去年,全省城镇三大保险覆盖面达到以上,及时将“低保”标准提高以上,万城镇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今年,省委常委会提出要在全省全面推行农村低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将会给更多群众带来实惠。
三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统筹兼顾。省委坚持把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结合点。重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消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借读费;开展行风整治和各项乱收费整治等活动,取得了实效,得到了人
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第四,省委常委会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以“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
省委常委会近两年的工作要点关于党建工作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扎实。作为县市(区)一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我谈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新。公推公选党政领导干部,是全省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年先后在常州、徐州、南京三市公推公选县(市、区)长推荐人选。××年,在全省公推公选名省管领导干部,并首次通过省委常委会差额票决方式决定拟任人员;在全省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公推直选领导班子成员试点;通过省委全委会选举无锡市委书记。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脱颖而出。
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力度
大。突出抓好“一把手”的选配,注重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做到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一起抓;实施“百千万”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初步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全省干部知识素质结构和干部学习培训体系,努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学习型干部队伍。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效果好。省委常委会准确把握基层组织建设面临“三个不适应”(统筹发展的能力与“两个率先”的任务不相适应,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所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组织建设在工作机制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把“强基工程”作为今后几年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一大批农村“双带”、“双强”型干部成为农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覆盖面扩大、影响力提高;“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建在协会中、支部建在楼道里”等
基层党组织设置以及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不断创新。
党风廉政建设措施严。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做到教育在先、约束在先、监督在先,建立健全了巡视工作、廉政谈话、市厅级领导干部述职和述廉制度,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勤廉公示制度。加大反腐败力度,特别是查处徐国健、章俊元、韩建林等案件,表明了省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年,省委、省政府领导集体在雨花台重温入党誓词;省委常委向全省人民作出四条政治承诺,请全省各级党组织、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严格监督,为全省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
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得实。按照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省委提出,领导干部带头,首先要从省委常委做起。省委李书记带头在省级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省委常委带头到联系点进行动员,指导工作。同时省委领导坚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
极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常委带头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方案,带头学习先进典型,带头接受警示教育,带头参加讨论发言。省委常委会的表率作用,为在全省范围内扎实推进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建议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运行环境偏紧的状况下,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我省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一是土地的硬约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目前,土地已日益成为发展的硬约束,基层普遍反映土地难批。就我们泰州市而言,××年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计划只有亩,仅相当于往年一个县级市、区用地的总量。其他地区的情况我估计也差不多。建议省委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及早谋划并组织实施发展集约型产业的整体规划,以最少的用地谋求最快的发展。具体有
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适当提高门槛控制用地。对所有的新上项目,要制定严格的投资强度、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强化审批控制,坚决砍掉一些浪费资源的低水平项目。加强协议履行情况的跟踪,确保业主按序时进度完成投资额,杜绝少投资多占地的情况。对一些投资量大、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佳、带动能力强的外资、民资项目,尽可能在有限的用地计划中予以保证。第二,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土地。对土地面积较大、运行状况一般的企业,鼓励吸引外来投资实施资产重组,在不增加新批土地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第三,有计划地进行村庄改造置换土地。目前,不少农村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的村庄都是原始的分散居住的旧庄台,由于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配套,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较差,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规划控制等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村庄改造,置换、用好土
地,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第四,通过复垦整理就地生地。认真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基础上的耕地占补平衡。借鉴浙江等地经验,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鼓励投资商利用非耕地(如荒地、废沟等)建设厂房,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
二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苏南、苏中、苏北发展的梯度明显、差距较大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据统计,苏州市的人均是宿迁市的倍左右。我觉得,要实现苏中地区快速崛起,苏北地区后来居上,必须改革以往依靠财政扶持的办法,有效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谋求跨越式发展。作为省里来讲,应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来整体谋划区域共同发展,要把苏中、苏北作为一个大的“项目”来经营。比如,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省里制定了总体规划,将苏中三市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三市按各自的产业定位有重点地进行招商引资,避
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年,三市利用外资的增幅高于苏南多个百分点,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两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沿江开发战略的正确性。下一步,开发应当继续加大推进力度,积极探索跨江联动开发的有效工作机制和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省及有关部门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实施持续不断地“釜底加薪”,力争使苏中地区加快发展的“火”烧得更旺一些。今年月日,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泰州调研时提出泰州建设中国第一医药城的意见。目前,泰州已将中华医药城作为推进沿江开发、叫响泰州品牌的一个重点项目全力加以实施。当然,这个项目既是泰州的,也是江苏的。建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政策、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力争到年,泰州医药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对于目前仍然相对落后的苏北五市,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十分难得的宝贵财富,科学规划、利用好这一资源是实现苏北地区
后来居上的有利条件。省委及省有关部门要及早整体谋划该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构建沿江沿海铁路、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东部沿海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选择上尽可能发展用地少、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注意区域内部市、县之间的协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工业现代化进程,积极培育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是富民进程滞后经济发展的矛盾。首先应该肯定,改革开放年来,江苏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对国家的贡献均在前名之列,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居民收入的水平仅列全国第名左右。据统计,年××年,全省财政收入年均递增,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仅为。即使是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苏南、苏中地区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以及浙江市相比,个城市中,江苏排名最高的是苏州,也仅为第名,无锡为第名,我省其他市的排
名基本居后。浙江市的平均收入水平比江苏各市高,差距明显。这种反差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相符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观,也会挫伤广大群众创新发展的积极性。这种差距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去年以来,虽然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数、注册资本等主要指标跃居全国第一,但我感到,有不少民营企业是由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创业还有较大的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江苏人重文轻商的观念根深蒂固,安于现状,不愿创业,不敢创业的思想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鼓励、促进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从社会舆论环境来讲,轻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不愿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挖掘、扶持、放大身边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发挥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不够充分。审视浙江温州、台州以及兴化的戴南、张郭镇等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发展
初期都是由名或多名创业能人影响带动多人逐步发展起来的。因为,身边的事例最可信、最有说服力。建议加大本土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树立创业光荣的社会风气。从政策扶持环境来讲,虽然各级都先后制定了不少优惠扶持政策,但宣传政策、用好政策的工作还不够到位。在落实过程中,少数地区或部门随意截留、“短斤少两”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从金融服务环境来讲,当前民营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普遍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现有的一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为中小民营企业和资金需求量不大的好项目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同时,建议省及有关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特别是外资风险投资基金,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第三篇: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好,我叫郭书峰,是双胜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按照我局的工作安排,作为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我就如何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实际说几点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请与会领导批评指正。
一、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规定的想法和建议:
1、应注重加强基层司法所的部门形象建设。我们工作在基层,处处直面群众,在工作中除了注重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外,所容所貌和个人仪表也应注意和加强,要力争做到办公环境整洁美观、庄重大方,办公制度和办事程序一应上墙。同时注重工作人员着装、仪容、仪表、举止、礼节等细节问题。让群众切身直接的感受到司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2、应注重加强办事效率。做到有事马上办,办就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手头的工作进行梳理和分类,理出轻重缓急,制定出时间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不漏事、不压事、不误事。
二、反对“四风”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1、切实转变工作观念,变“等事”为“找事”。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坐在办公室等群众来找我们办事,而是主动入村入户了解他们的心愿和想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于干部和群
众、群众和群众、群众与企业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隐患,尤其是影响地区稳定的重大矛盾隐患或苗头,这种主动出击的工作方式不但防止能矛盾纠纷的扩大化、遏制事态的严重化,同时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
2、加强各司法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司法所作为基层一线站所,主要承担着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工作量繁重而复杂,经常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问题是非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处理好的,因此各所有必要坐在一起,定期召开成功经验的交流会,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处置的会诊会以及工作业务的研讨会、分析会。通过这些会议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可以找到疑难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又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杜绝产生以新的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我们口里喊着反对“形式主义”,因此今后的工作不应再以表面的东西为审核标准,而是以工作的实效为主,要调查群众对你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以及对你个人人品和操守的评价情况。
三、对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应注重改善工作作风。我们的工作作风虽然没有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但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更要有所创新的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们要真正领悟“人民公仆”的内涵和意义,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来定义和衡量我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放下架子,放下脸子,寻求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方法处理业务,让办事群众立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工作中来人接待的热情洋溢、制度执行的雷厉风行与为民办事的廉洁高效,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办事有回声。这就要我们不但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还要加强钢性制度和纪律的建设及刚性制度和纪律的钢性执行。
四、对维稳工作的想法和建议:
1、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巩固加强社会公德美德教育。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过度的注重了经济建设,弱化甚至忽视了人的精神领域的管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成为社会公害,因此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加强原来我们小时候接受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思想决定行动,人的思想好了,人生观价值观统一了,维稳形势也就好了。
2、抓好维稳工作,要有一支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热情的维稳队伍,尤其是村级的维稳工作队伍。因此除了加强维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学习和培训外,还要从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给予更多的保障和支持,让他们乐于从事维稳工
作,积极主动的开展维稳工作。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旗去年提出的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要求,最好制定出规范、统一、可操作的联动与衔接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动。
4、走群众路线不是走个别群众的路线,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给予解决和落实,但对于个别缠访、闹访、故意煽动是非的人,我们也不能姑息纵容,经耐心解释和劝导扔无理取闹的我们应采取一些断然措施,让其为无法无理的行为付出代价。
5、大力全面的贯彻宣传两办《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的相关内容及其解读,继续加强和完善信访案件三级终结制度,解决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和无理缠访闹访甚至越级无理上访的问题。
第四篇: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即召开常委会组织市四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贯彻。我们总的体会是:一要认清大形势,认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认清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的严峻形势;二要把握总要求,就是“四个必须”、“六个更加注重”;三要用足好政策,包括这次省委、省政
府即将出台的18条;四要干好自己事,也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努力扩大“三大需求”、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能够适应更强竞争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市委、市政府就近期工作排出了30项重点,并明确了牵头人和责任单位,其中在“保增长”这个首要任务上,主要着力点就是围绕扩大“三大需求”来展开。
一、坚持不懈增加有效投入,努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主力作用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对黄山发展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动力、潜力,但目前力道不够。1~7月份,我市完成投资总额尽管位居全省第八,但增速却不尽如人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也有现有企业扩张能力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接续少、工业招商大项目缺等原因。贯彻中央8号文件,当务之急、要中之要就是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融资金、以招商兴产业、以投资促增长,更加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不留发展缺口,不拖全省后腿,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330亿元。
第一抓好规划。规划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高品位的黄山资源,高定位的发展要求,尤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规划;三条高铁即将建设所带来的全新时空,需要对现有规划进行相应调整、深化;一些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缺乏规划,需要制定并付诸实施;原有一些规划深度不够、操作性不强,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以来我市少上、慢上项目30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长。因此,抓紧编制和完善相关规划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今、明两年,我们将修订、完善和编制包括市域南部城镇群规划、四县总体规划(修编)等覆盖市、区县和乡镇的总体规划,市新火车站前广场区域规划、南部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等近期重点建设节点规划,市经济开发区总规调整、自驾车游总体规划等城乡发展专项规划,省级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城乡特色风貌规划等城乡风貌整治规划在内的35项规划,今年力争完成31项,明年完成4项。这些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有利于形成“战略引导规划、规划牵引项目”的良性机制,从而有力有序地推动全市的投资和建设。
第二抓好项目。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着力抓好155个省“861”项目和548个投资超1000万元的市“十大工程”项目。续建推进一批,强化对黄山机场改造等477个在建项目的协调调度服务,力争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开工新建一批,确保后四个月再有55个项目开工,特别是全力争取三条高铁年内在我市举行开工仪式。竣工投产一批,在抓好沿浦金属等20个已竣工项目运营投产的同时,着力加快赛力特电源等76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全部竣工。对接争取一批,争取月潭水利枢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谋划储备一批,目前我们初步谋划了五大类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097个、总投资2506亿元,但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深度还不够,达到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程度的项目只有147个、投资431亿元,仅占13.4%、17.2%;结构还不优,工业类项目只有223个、投资261.4亿元,仅占20.3%、10.4%;工作还不实,停留在简介和概念阶段的项目有940个、投资2017.3亿元,占了85.7%、80.5%。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构建,继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储备项目拿得出、对得准、列得上。
第三抓好招商。我市项目70%以上来自招商,投资70%以上来自引进,引进70%以上来自长三角。“三个70%”的现状,决定着招商引资对黄山来说,是第一抓手。我们的路径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资源招商。重点推出茶叶、茶干、茶油、啤酒、矿泉水、枇杷、蚕桑和盆景、徽州“四雕”、祁瓷、矿产等30个特色优势资源项目,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目标客户。二是以商招商。依托浙江、温州、福建三个商会,并在1200家外来企业中重点选择100家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通过优质服务和政策激励,鼓励他们增资扩股、引进更多的上下游项目。
三是地块招商。围绕市中心城区、市经济开发区、新安江沿岸、太平湖周边4个重点地区以及西递、宏村、呈坎、潜口、唐模、棠樾、雄村、东黄山等8个重要节点,推出68个优质地块项目,力争实现项目选择最优化、土地收益最大化。四是园区招商。立足十大园区特别是其中的八大工业园区,按照“三个集中”和“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原则,力争在新型包装材料、绿
色食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茧丝绸服装、新型精细化工等六大产业上再引进200个以上项目,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五是瞄准大企业招商。紧紧盯住国内外500强企业和拟与我省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的136家中央企业,了解动向、明确取向、把握对接方向,力争有一批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发展。同时,建好全市互通共享的客商信息库、在谈项目库、推介项目库和招商信息网“三库一网”,把招商基础工作夯得更实,以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抓好机制。我们重点是建立并完善七个方面的项目工作机制。生成机制,我们每年将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工作,谋划编制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做到可报可批可建的程度,实现项目的梯次推进和滚动发展。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份责任”,特别是对33位市级领导牵头联系的138个项目,抓好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协调机制,联系项目的市级领导和责任单位逐月、逐季开展调度,对招商引资项目每周一会审,形成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服务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流程,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良好服务。督查机制,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每旬一督查,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实施全程监督。通报机制,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每月一通报,强化工作推进,促进项目实施。考评机制,把“十大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区县和市直部门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安排1000万元奖励和推动“十大工程”项目建设。
总的来说,在扩大投资问题上,我们主要是坚持以上所说的规划、项目、招商(也包括融资)、机制“四位一体”,去推动投资、扩大投资,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实现在应对危机中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二、坚持不懈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发挥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但对黄山来说,这驾马车主要是外向的、外在的,主要是靠吸引境内外游客所形成的旅游消费来实现。1~7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1111.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2%、3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0.47万人次,增长7.6%;创汇1.17亿美元,实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游快速增长、入境游恢复增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黄山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趋势和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生态、物产、区位、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纪念小平同志“黄山谈话”30周年系列活动的政治效应和后续效应,以争取设立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动力,以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既立足当前又从战略上谋划好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大力推进“五大转变”,明确“十个着力方向”:一是打造精品景区景点,主要是抓好国家5a级景区黄山风景区和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19处4a级景区,充分发挥它们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推进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91个重点项目。三是开展旅游整体营销,主要是继续推进旅游营销“三进”工作,优化配置节庆赛事活动。四是打造旅游新型业态,主要是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节庆赛事、商务会议6大新型业态。五是推进文旅深度结合,主要是加快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文化艺术长廊、特色文化创意园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促使文化渗透旅游、旅游彰显文化。六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主要是开发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等“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七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围绕“一圈、一片、一带”,推进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11个片区、36个主题村落差异性开发。八是加快旅游区域联动,主要是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策应上海世博会,利用泛长三角“15+1”旅游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九是整治优化旅游环境,主要是深化“四大整治”活动,提升旅游发展软硬件条件。十是扩大旅游对外开放,主要是发挥黄山口岸综合功能,提供境外游客金融便利,提升黄山旅游外向度,以积极寻求黄山旅游超常规发展、突破性增长,不断强化黄山旅游的新优势和竞争力。
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五个转变的行进路线、十个方面的主要着力点,将可能构成黄山旅游一个时期内的基本工作格局。具体到今年后四个月,我们将主要做好八件事:一是继续总结推广“结对子”、“召开产品对接会”和“发展营销代理人”等“三进”营销模式,在上半年开展40场、进入176个社区、高校和企业进行营销的基础上,再前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100个社区、高校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撬动周末、“十一”黄金周和冬游等重点时段市场。二是再推出50家星级农家乐、20个旅游示范村、20家特色乡村酒店。三是积极主动联合省内兄弟市,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策划整体系列活动,抓好重点客源市场旅游促销;同时积极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做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在上半年成功举办一系列节庆赛事的基础上,办好黄山国际健走节、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黄山国际登山节和祁门国际红茶节等5项节庆赛事活动。五是确保91个休闲类、文化类、体验类、商务类、养生类的旅游项目当年完成投资50.31亿元。六是加紧做好口岸正式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3月底前完成省级验收和国家级验收,历经10多年持续努力,今年8月14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黄山航空口岸扩大对外籍飞机开放,这对黄山来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件事,但必须在验收合格后再对外公布。加紧软硬件建设,以期尽快顺利通过验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今年8月底恢复至韩国、香港的直航包机,做好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临时直航包机申报工作。七是创新开发特色产品,重点扶持20家骨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打造20个拳头品牌产品。八是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强力推动服务配套、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的新突破。力争全年旅游总接待人次在全省率先突破20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166亿元。
三、坚持不懈扩大对外贸易,努力发挥出口对增长的推动作用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但对黄山来说,这驾马车目前还太小、力量也还太弱,但我们觉得也不能因其块头小而有所忽视,发展总是有个过程。黄山外贸块头小,但增长较快(1~7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9%、居全省第3位)。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中央和省里的各项外贸促进政策,更加注重培植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培育出口品牌,加更注重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力争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市进出口总额均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是培植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产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和机电等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四个重点出口产业,力争今年分别实现进出口4000万、6000万、7000万和2800万美元,力争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家、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产品达到7种。二是打造品牌基地。结合八大优势产业规划的实施,积极推动出口企业和重要基地的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认证,积极争创“嵊峰”服装、“新安源”茶叶等5个出口名牌产品,培育和壮大休宁县茶叶和徽州区服装2个规模化出口基地。三是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和地区性知名展会,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营销网点和开展网上贸易,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非洲、澳洲、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四是用好外贸政策。全力争取落实好国家和省今年出台的9个方面外贸优惠政策,尽快制定我市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转化为外贸出口实绩,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增长50%以上。
各位领导,黄山在过去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正处于加快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处在充满挑战、负重前行的困难时期,最需要的是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最需要的是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和方方面面一如既往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切实抓好年内后几个月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努力为全省“抓三保、赶两湖、超万亿”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谢谢。
第五篇: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即召开常委会组织市四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贯彻。我们总的体会是:一要认清大形势,认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认清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的严峻形势;二要把握总要求,就是“四个必须”、“六个更加注重”;三要用足好政策,包括这次省委、省政
府即将出台的18条;四要干好自己事,也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努力扩大“三大需求”、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能够适应更强竞争的持续快速
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市委、市政府就近期工作排出了30项重点,并明确了牵头人和责任单位,其中在“保增长”这个首要任务上,主要着力点就是围绕扩大“三大需求”来展开。
一、坚持不懈增加有效投入,努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主力作用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对黄山发展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动力、潜力,但目前力道不够。1~7月份,我市完成投资总额尽管位居全省第八,但增速却不尽如人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也有现有企业扩张能力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接续少、工业招商大项目缺等原因。贯彻中央8号文件,当务之急、要中之要就是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融资金、以招商兴产业、以投资促增长,更加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不留发展缺口,不拖全省后腿,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330亿元。
第一抓好规划。规划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高品位的黄山资源,高定位的发展要求,尤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规划;三条高铁即将建设所带来的全新时空,需要对现有规划进行相应调整、深化;一些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缺乏规划,需要制定并付诸实施;原有一些规划深度不够、操作性不强,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以来我市少上、慢上项目30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长。因此,抓紧编制和完善相关规划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今、明两年,我们将修订、完善和编制包括市域南部城镇群规划、四县总体规划(修编)等覆盖市、区县和乡镇的总体规划,市新火车站前广场区域规划、南部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等近期重点建设节点规划,市经济开发区总规调整、自驾车游总体规划等城乡发展专项规划,省级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城乡特色风貌规划等城乡风貌
整治规划在内的35项规划,今年力争完成31项,明年完成4项。这些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有利于形成“战略引导规划、规划牵引项目”的良性机制,从而有力有序地推动全市的投资和建设。
第二抓好项目。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着力抓好155个省“861”项目和548个投资超1000万元的市“十大工程”项目。续建推进一批,强化对黄山机场改造等477个在建项目的协调调度服务,力争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开工新建一批,确保后四个月再有55个项目开工,特别是全力争取三条高铁年内在我市举行开工仪式。竣工投产一批,在抓好沿浦金属等20个已竣工项目运营投产的同时,着力加快赛力特电源等76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全部竣工。对接争取一批,争取月潭水利枢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谋划储备一批,目前我们初步谋划了五大类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097个、总投资2506亿元,但总体质量
不高。主要表现在:深度还不够,达到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程度的项目只有147个、投资431亿元,仅占%、%;结构还不优,工业类项目只有223个、投资亿元,仅占%、%;工作还不实,停留在简介和概念阶段的项目有940个、投资亿元,占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构建,继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储备项目拿得出、对得准、列得上。
第三抓好招商。我市项目70%以上来自招商,投资70%以上来自引进,引进70%以上来自长三角。“三个70%”的现状,决定着招商引资对黄山来说,是第一抓手。我们的路径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资源招商。重点推出茶叶、茶干、茶油、啤酒、矿泉水、枇杷、蚕桑和盆景、徽州“四雕”、祁瓷、矿产等30个特色优势资源项目,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目标客户。二是以商招商。依托浙
江、温州、福建三个商会,并在1200家外来企业中重点选择100家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通过优质服务和政策激励,鼓励他们增资扩股、引进更多的上下游项目。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