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远市出台实施办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写写帮整理)
清远市出台实施办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转载自:鉴证网
近日,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出台实施办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执行期限至2012年底。
一是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可使用就业专项资金为其在岗职工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
二是适当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6.5%下调为5.8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1%下调为0.95%。三是对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暂时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可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申请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保险费。四是对经认定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流动人员调配费。
第二篇:不断加大融资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不断加大融资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XX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发展理念,特别是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上级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通过加强政策服务和引导、完善了金融服务体系、搭建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实现了企业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渠道有效拓宽、成本逐步降低的良好发展势头。
据统计,全县共有7家金融机构,2011年至2013年,全县存贷比分别为32%、36%、41%,贷款增速和增量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个不低于”;2013年,全县635家民营企业总收入27.56亿元,比增22.5%;上缴税收1.45亿元,比增22%,中小微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金融保持平稳运行,资本充足率的不断提高。至今年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2.8亿元,比年初增长10.58%;各项贷款余额54.6亿元,比年初增长15.55%。
今后,该县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力度、加大金融创新服务宣传推广力度等有效措施,使金融扶持成为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规范市场
1、规范行业市场。应该让行业普查个体、小作坊、小微企业生产的状况,鼓励和培育他们
促进发展。规范生产管理,规范经营模式,诚信对员工,诚信对客户。
2、规范用工市场。帮助所需要用工的企业从其它方面,其它城市,其它人才市场引进用工。
多开展一些招工活动,尽量填补用工市场的短缺。避免同行业在有限的资源中形成你争我夺的恶性招工。并且还要进行监督用工企业对工人的福利待遇,尤其是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这几个方面做到统一执行,例如在同一行业中的两个企业,其中一个执行了看,另外一个没有执行变相提高工资标准,这样就会出现扰乱用工市场和实行劳动合同困难的局面。
二、培育微小企业
小企业比规模性企业更需要培育,用工、销售、企业管理、融资每一项都是困难。生产型企业越来越面临挑战,只有政府部门引起重视多加以关注,安排所在辖区的专管人员了解企业的困难,参与帮助企业找出用工难,管理不规范的原因,提醒和监督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对有活力的企业,发展速度快的企业更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帮助融资。
三、政府政策扶持
1、鼓励纳税返利政策。小作坊、小企业要鼓励注册公司,主动纳税。实行先缴后返,让起
步阶段的企业没有压力,前两年可以全额返利,后两年按百分比返利,慢慢培养企业做大,为国家创税的理念。
2、融资政策。多实行创业贷款扶助,可以实行贴息,低息扶持,对产值稳定和纳税小企业
划标准贷款。
第四篇: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部门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和措施
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部门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和措施
为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青发〔2008〕16号,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各部门积极响应,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11月13日市国税局出台了《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落实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从落实优惠措施、提升服务、实施援助、执行监督4个方面,制定了32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市地税局于11月21日出台了《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在支持民生工程、中小企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改造企业、生态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提供税收优惠。11月26日,市外经贸局出台《青岛市促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从八个方面对外贸企业给予资金扶持。近日,城阳区出台了《关于“解难题、渡难关、促发展”帮扶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在全面贯彻《意见》的基础上,从资金扶持、政策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对促进企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近期相继出台的各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无疑为我市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各部门及区市在也正积极行动,力争早日出台配套措施,使《意见》政策效力尽快惠及企业。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地跨越性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市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张家港精神,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式依然严峻。
一、中小企业促进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1.中小企业是解决群众就业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大多数是简单加工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使用劳动力多,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中小企业是我市创新的主力军。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 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包括土地的制约,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次贷危机,信贷收紧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都有待完善。
技术创新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我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综合而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也是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政策倾斜 多年来,政府一直强调发展大企业,大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政策方面有诸多优势。中小企业应在享受同等优待政策的同时,加强优惠力度以加快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此外,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考核应细分化,各项市场项目的申报工作于中小企业也较多限制,从中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难点,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2.资金扶助
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是中小企业亟待突破的瓶颈。中小企业要获得自身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需要政府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项目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与资金支助。
3.创新支持
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这是市场经济的外部大环境所决定的。政府要做的是通过具体的资助项目帮助企业创新,以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只要企业敢于并愿意创新,总能找到相应的资助项目。政府相关咨询机构还免费为中小企业寻找项目,以及帮助申请相应的资助贷款。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在大区域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也要有众多成功的中小企业。
特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