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 固体液体气体的转化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固体液体气体的转化熔化、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相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在凝固过程中放热而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晶体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沸腾——当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水的内部就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时,它的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就散发到空气里,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上的气压有关系。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都会发生汽化现象,这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都可以加快液体蒸发。要减慢蒸发,则应当采取相反措施。液体蒸发要吸热,蒸发时温度会降低,说明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气体液化要放热。
电冰箱是根据物质汽化时吸热的原理制成的。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固态物质升华时要吸热,气态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第二篇:《6.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3、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3、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
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一关发一个通行证,闯过四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你们有信心吗?
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画在黑板上三个圈)
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优胜者颁发通行证。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二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4)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三关是把小米、豆、沙或木屑混合后,你们怎么能把他们分里出来,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7)教师评议,颁发通行证。
2、活动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四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
(4)教师小结:液体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不易被压缩。(5)师:第五关是把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7)教师评议,颁发通行证。
3、活动3: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师:第六关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实验探究,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汇报,抓住“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个问题进行讨论。(4)教师进行评议,办法通行证。
(三)巩固拓展:
1、你们小组都闯过了哪几关?了解了哪些知识?
2、老师还有一关,怎样测量石块的体积?
3、颁发智慧小组证书,祝贺他们闯关成功。
教学反思
第三篇:高考一轮复习
一、地毯式扫荡
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二、融会贯通
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
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
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
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基础,还是基础
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 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 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十五、过度复习法
“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第四篇:2014《高考总复习》一轮知识点附录四
附录四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1.植物类
⊙菊花:品格坚强的斗士;气质清高的雅士;孤芳自赏的文人。(隐逸、高洁、脱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屈原《离骚》)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不愿同流合污的冰清玉洁的品质。(坚强、不屈不挠)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松树:坚强、正直、高洁的品质;孤直耐寒的品格。(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三国·刘桢《赠从弟》)
⊙梧桐:凄凉悲伤之愁情。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柳树:表送别、留恋之情;伤感春天的美好;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灞桥折柳”为送别典故;《折杨柳》曲子为送别之曲。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芳草:喻离恨思亲之情;表达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意思;荒凉、偏僻之处的草则暗含身份、地位的卑微之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南宋·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2.动物类
⊙燕: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
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南宋·史达祖《咏燕》)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3)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北宋·晏殊《浣溪沙》)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五代·冯延巳《蝶恋花》)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北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爱国、思亲、思乡、思归之情。典故“望帝啼鹃”,表忠贞爱国之意。(悲惨、凄恻)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北宋·秦观《踏莎行》)⊙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寒蝉:气氛悲凉之景、凄惨别离之情;喻指高洁的人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北宋·柳永《雨霖铃》)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理想、追求)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北宋·欧阳修《戏答元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表达羁旅愁思。(小人、俗客、庸夫)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北宋·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猿啼:是哀愁凄厉的,象征着一种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的悲愁感情。(哀伤、凄厉)
风急天高猿啸哀。(唐·杜甫《登高》)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3.自然景物类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或邪恶黑暗势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冰雪: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光明磊落的心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月亮:思亲、思乡之愁。人生的圆满、缺憾。明月蕴含边人的悲愁、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其别称有: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水: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来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因水的剪切不断,绵延不绝,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4.人文(典故)类
⊙宫阙、山林:表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受到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的代称。
⊙船:漂泊之感;依据庄子“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还兼有“自由”之意。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唐·杜甫《登岳阳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关山、大漠、羌笛、琵琶、胡笳、胡杨:为边塞特有之物,表怨战、思乡或渴望建功立业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范
仲淹《渔家傲》)
⊙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江淹《别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南宋·范成大《横塘》)⊙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北宋·柳永《雨霖铃》)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唐·李白《菩萨蛮》)
⊙琴瑟:喻夫妇和谐的感情或兄弟朋友的情谊。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投笔: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长城:喻指守边的将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宋·陆游《书愤》)⊙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尺素:用作书信的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北宋·秦观《踏莎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
第五篇:固体、液体、气体矿产钻探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固、液、气矿产钻探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姓名:王书民 班级:地质13-6 学号:05131899
本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钻探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地质钻探经过初建(1949~1952年)、生产大发展(1953~1960年)、提高与持续发展(1961~1978年)、现代钻探生产体系的建立(1979~1990)这4个阶段后,其技术水平总体上已接近并部分达到国际水平,有些还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一、我国固、液、气体矿产钻探技术的主要进展
1、近10年来,我国固、液、气体矿产勘探也处于低潮期,加之进行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许多从事固、液、气矿产钻探技术研究开发的人员主要转入探矿工程的延伸领域如岩土钻掘方面。但对固、液、气体矿产钻探的研究开发工作仍在进行,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① 以中心取样钻探为主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
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通过攻关研究,对中心取样钻探技术的国产化、小型化和配套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含水样品快速分离装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应用该技术在3个局队进行的生产试验中,地质效果及经济技术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台月效率分别提高100%~310%,最高单孔台月效率达1583.5m,单位材料消耗降低50%以上。长春科技大学研制成功GQ100/40型贯通式潜孔锤和SBC89/44或SBC73/44外平钻杆,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和反循环钻进技术,用于复杂地层钻进。如在河南嵩县金矿区钻探中,台月效率由原来常规金刚石钻进的99m提高到1065m;成本由500元/m降至101元/m,钻探取心(样)质量满足地质要求。
② 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探新技术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地矿和有色系统相继研制出成套器具,并在松软岩层中取得了很好的钻进效果,钻进深度超过了300m,台月效率达数千米。“八五”期间,原地矿部把中硬岩石水力反循环连续取心钻探技术列为攻关项目,又取得新进展。从生产试验情况看,该技术已达到了推广应用程度。③ 无岩心钻探技术
由原地矿部探矿工艺研究所完成的该成果是以地勘牙轮钻头进行中硬及坚硬地层的无岩心钻进为重点,形成一整套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四川、山西、河南几个矿区试验应用中,无岩心钻探工作量占到钻孔工作量的46%,与同孔取心钻进相比,钻速提高50%以上,台月效率提高212%,单位成本平均降低68%。④ 地质岩心钻探设备
90年代原地矿部为适应中心取样、水力反循环、高精度受控定向钻探和液动冲击回转钻探等技术的需要,对岩心钻探设备进行了重点研究开发。开发出了主要用于中心取样钻进的FD-300型液压传动顶驱式车装钻机和具有不停车倒杆功能的CD-3型地质岩心钻机。新研制的BW-4400型泥浆泵是为满足新的钻探工艺的要求设计的。煤炭系统的主要适用于坑道钻探的MK系列全液压钻机形成了系列。
⑤ 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和冲击回转钻探技术
进入90年代,两项技术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地矿系统用于固体矿产勘探的S系列,用于坑道内钻探的KS系列绳索取心钻具已形成完整系列。还推出了钻具事故处理工具;用于复杂地层钻进的加重式绳索取心钻具系统,新型等强度摩擦焊钻杆和用于土体工程地质勘察的绳索取样钻具系统。其他单位研制出用于石油钻探的绳索取心钻具系统等。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发液动潜孔锤品种和规格最多的国家。90年代以后,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有三方面的进展:一是向多领域、多用途方向发展,如长春科技大学研制的用于取心的贯通式液动锤;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水井钻探的YS-273型液动潜孔锤;新星石油公司研制的用于石油钻探的YSC-178型射流式液动潜孔锤(最大钻深已达2400m);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用于嵌岩桩施工的ZC-800型液动潜孔锤等。二是探索充分发挥水击能量的潜力,提高单次冲击功、液能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可靠性,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近期开发的YZX液动潜孔锤在中细花岗岩的钻进试验中,最高时效达6.00m/h,平均时效2.27m/h,从试验情况看,该型潜孔锤已完全达到体积碎岩的效果。三是对液动潜孔锤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如长春科技大学开发出液动锤的微机模拟****电算程序,取得良好效果。⑥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探矿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开发的钻探微机智能监测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安装于地质钻探现场,进行钻进过程的实时监测。利用系统具有的智能识别孔内典型工况,寻找合理的规程参数。同时,还可跟踪钻孔轨迹,进行中靶预测。该系统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近20台。原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中装集团技术中心等对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做了大量工作,在实际运用中,设计效率提高数倍,设计质量也明显提高。原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长春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钻探所将计算机技术用于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了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在定向钻探中,计算机用于钻孔轨迹设计与控制以及轴线测算等。
二、固、液、气体钻探技术展望
10余年来,尽管我国的固、液、气体矿产钻探技术取得了重大成绩和不少突破,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钻探国家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已有先进钻探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完善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工作;其次,继续在岩心钻探的研究开发方面投入相应力量;第三,相关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标准靠拢。
综观国际上固、液、气体矿产钻探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在钻探技术发展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高效、综合钻探技术的研究开发。总体目标是完善现有钻探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钻探效率和质量,并扩展现有钻探技术的适应能力。在钻探设备上,或增大钻机功率,强力钻进;或轻便高效且运移方便;或钻机多功能以适应钻进多工艺和工作多用途的要求。如国外钻探施工的主导型设备已是全液压顶驱式,装载方式多样且以履带式和车载式为主,我国仍是立轴式。钻机操作和控制的自动化是国外钻探业对设备的要求,也是我国勘探钻机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之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钻探技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向高精度、小曲率半径、无缆随钻方向发展;绳索取心应研究轻便型和深孔绳索取心钻具系统,完善绳索取心钻进配套水平等;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继续把重点放在液动潜孔锤上,在增加冲击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深部钻探技术的研究。深部勘探钻进也许是增加矿物储量平衡开发费用的唯一途径。加之减少浅部矿产和水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因而深部勘探钻进在钻探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深部钻探开展甚少,如不注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会加剧国民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与矿产后备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2000m以深钻探关键设备、器具和钻探工艺的研究应予以重视。对某些成矿模式的地层,在数百米深的地下坑道或采区内进行岩心钻探可采用小规格设备进行深部工作,与地表钻探相比,可节约钻探费用和时间。所以应研究坑道内新的岩心钻探技术,钻进深度1000m左右。
(3)海洋及水域钻探技术。随着陆地浅部大部分矿产资源已被探明及部分矿产资源已被开采枯竭,全球资源勘探在转向深部的同时,也转向海洋和其它水域。我国至今仍无正规的水域取样钻探设备和完整配套的施工工艺技术。我国有6000多个湖泊,海岸线长18000km,这些水域中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待勘探开发。研究内容包括:浅海平台,船上安装的适合水域钻探的钻探设备,水域钻探取心取样技术及器具,新型洋底及水下沉没式钻探和取样装置。
(4)计算机在探矿工程中的开发应用。钻探技术要与高新技术接轨,并全面提高钻探技术的水平,就一定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开发,以全方位地拉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钻探工作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钻机,钻探设备、器具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钻探设备设计及钻进过程控制的专家系统等。
(5)加强对钻探材料的研究开发。这方面是国外非常重视的环节,我们亦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钻探用超硬材料、钻井液和管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