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道德建设谈话征文演讲
“三心、二意” 做好xxx
好xxx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的希望。那么什么样的xxx才能算得上是好xxx?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xxx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短短二十个字深刻地诠释了好xxx的标准,也为xxx队伍建设和xxx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要成为一名符合标准的好xxx,不妨从保持“三心、二意”入手。
保持一颗“红心”,做到信念坚定不褪色。理想信念是力量的源泉,要成为一名好xxx,就要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保持“红心”本色,这也是好xxx的第一标准。
保持深厚“情意”,做到为民服务不懈怠。xxx和人民是鱼水关系,xxx是人民的公仆,要成为一名好xxx,就要坚
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维护党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情意。
保持一颗“忠心”,做到勤政务实不折腾。忠于职守是对xxx的基本要求,要成为一名好xxx,就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责,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保持坚强“意志”,做到敢于担当不退缩。抗压能力是xxx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成为一名好xxx,就应该主动到群众最需要、情况最困难、问题最复杂的基层一线去,在矛盾和困难面前保持勇敢、坚强的意志,做到敢于决策、敢于碰硬、敢于担责。
保持一颗“公心”,做到清正廉洁不变质。大公无私是对xxx的最高褒奖,要成为一名好xxx,就应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物质金钱的诱惑,筑牢自身防腐拒变的防火墙,做到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好xxx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自身不懈努力和长期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只要坚定不移的保持“三心”和“二意”,我们的广大xxx必将能成长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xxx。
第二篇:公务员道德建设征文
禁分外之欲,勤位内之政
---浅谈关于争做公务员道德模范 新时期,公务员的道德建设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道德是行为的动机”。道德的约束力,带有预防性和针对性。本应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的素质,为何到如今变得如此的脆弱。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广大人民的服务者,其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规范,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古语精辟地阐释了中国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立身之本,以德为先。我国自古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几千年的政治哲学带给广大公务员和党员干部的是警醒,是深思。对于我们新时期的公务员来说,做人做事要时时、事事、处处比照职业道德规范,达到自省、自警、自律、自勉。
然而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公务员职业道德丧失之痛、干部官德缺失之悲。毋庸讳言,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在当今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大潮下,坚持立德修身难能可贵,需要静心、恒心、耐心。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们要牢记爱国忠民,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勤奋工作;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兢
兢业业为民服务。孔子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正好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道理。加强公务员的道德观念已变得刻不容缓。
以人为本,亲民爱民,做百姓的好公仆。为官之道,在于恤民,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体恤民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官的不能把自己当成官,不能等着老百姓找你办这事那事,更不能遇到事了像我县某单位那样部门之间推扯。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简单通俗,但恰恰如实说明当官要以民为本的实质,为民做事的重要性。
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公务员面临着多元化社会的考验,道德滑破现象日益严重,贪污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收受贿赂的金额越来越大,这些官德尽丧的领导干部逐渐由“公仆”变成了“主人”,逐渐脱离群众,不为群众办实事,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等等,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群众冷漠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加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防微杜渐,提高境界胸怀,增强品质修养,像白求恩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像张云泉那样“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永远要甘守清贫,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尽职尽责,勤于实践,做一个为民耕地的老黄牛。脚踏实地是一种品格,纵观历史,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无不志存高远,但都需要勤勤恳恳和脚踏实地的品格才能通向理想的阶梯。把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省委书记罗志军曾经说过:“今年不提更多新口号,关键在于抓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排除万难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坚持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真真正正为民办实事,实实在在为民谋利益。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务实为民好比功绩如山德载千秋。一切谨记党的教诲,时刻将党章装于心中,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哲学到总书记的讲话,无不要求我们做人以德为本、做事以德为据、做官以德为重,做自身岗位的工作能手,做职业道德的社会典范。文明素质贵在养成,道德风尚重在培育。公务员要在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人格气质上比普通群众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时刻反思自己,不断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道德素质的表率,引领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公务员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时刻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做一名深受人民喜爱,接受人民监督的优秀公务员。以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形象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三篇: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申论试卷: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
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
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内涵意在指出,现如今一个人在意图寻求发展的时候,学识与专业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背景才是通向坦途的资本。〔4分〕这是一种倒退的社会现象,在公职领域更为严重,关系和家世成为公职人员考核选拔的隐性规则。〔3分〕这严重地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公职人员形象的破坏,政府服务能力的不足。〔3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句子的内涵要点4分,影响和消极意义各3分。要点相近或相符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务员考核中注重上级评定,而忽视群众的意愿。我国干部的考核机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体制的局限导致了公务员“唯上”思想的产生。〔3分〕
二是公务员考核中关注政绩中量的增长,而忽视实绩。GDP的增长,是可以从量上衡量一个公务员政绩的最好尺度,这就造成了一些干部目盲追求GDP,忽视利民的实效工作。〔3分〕 三是公务员考核中偏重于才能,而忽视素质的评价。其根源是公务员晋升考核制度中重才轻德思想的影响。〔4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3分,第三个要点4分,第三个要点必须出现“重才轻德”这一关键词方可得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英国由于“通才”晋升考核的局限导致公职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而后改革为“通专结合”标准,既要求了学历,又考查专业技能。〔2分〕新加坡采取的是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这种制度有效地避免了考核晋升中产生的矛盾,更有利于提高行政能力。〔3分〕美国主要以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定参考,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实施。〔3分〕
上述措施对我国的公务员考核的启示:一是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不但要注重学历的要求,也要加强相关专业技术的考查,做到因岗求才。〔4分〕二是改革自上而下的考核体制,消除公务员的“唯上”思想,使其全面的发挥自己的才能。〔4分〕三是转变考核方式,“重量”转变为“重质”,更多关注于实际工作的质量和实效。〔4分〕 【评分说明】
六个要点,第一个2分,第二和第三个分别3分,第四、第五和第六个要点分别4分。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频现一些有损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违公职职业道德操守的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2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重才轻德的弊端,忽略了对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考查。〔2分〕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3分〕
在当下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道德考核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官员负责的要求。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3分〕其次,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3分〕最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3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构成分为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项。
按照题目规定的三部分组织答案结构的,4分。要点共7个,16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参考例文】
干部选拔以德为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向世人宣称,我们的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国公务员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三十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有了历史性的腾飞,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面前我们确实感到可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批批的贪官落马,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变相的“世袭制”,干部选拔中的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00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使其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能更有效地为民谋利,为民谋福。公务员队伍是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的生力军。如果生力军出现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人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所以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过多的看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其是否能胜任领导经济建设的工作,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考查。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也暴露出了干部队伍中的软肋,为公务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而在这当中公务员的“德”的考核应当作为先头军。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具备承担领导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才能使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德为先。公务员在具备了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才智和能力发挥到人民和国家所期望的方向上,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干部选拔必须加入道德考核标准,落实“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如此才能选拔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品德高尚的、才智出众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百姓的幸福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8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8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600字。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第四篇:公务员道德建设之我见
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之我见
姓名:莫小玲 学号:0917030123 班别:09公管
摘要:在一九八六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干部,要廉洁公正,积极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就强调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并为加强各级机关的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道德,职业道德,思想教育,监督考核 正文: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各行各业根据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专业特点和专门职责,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公认的的衡量职业活动好坏的标准,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姑且可以这样定义:它是指与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和职业生活密切相关,并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求真、清正廉明、团结合作、品行端正。
最近深圳市发生了一起公务员打骂父母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不单单要知道这位廖天野先生的行为有多恶劣,还要深入思考一下,这恶劣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道德问题。虽然在事后,这位公务员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在父母面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在向父母道歉的同时,他还对公众和自己学习、工作的单位表示歉意,并恳求社会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我们仅仅原谅他,给他机会就可以了吗?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真的欢喜吗?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廖天野对打骂父母的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这种情感反应应该是真实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廖家原本扑朔迷离的内部矛盾在目前看来并未有效化解,其家人之间多年的积怨很难说已经消融。在这样的情形下,廖天野的道歉虽然可以接受,却难以让人放心。廖天野究竟是否能够重拾孝道,他还会不会重犯以前的错误,仍是一个未知数。而我们更要看到隐藏在这一担忧背后的,其实是整个社会对待家庭暴力现象的茫然无措。按道理说,以廖天野往日的种种行径,他的确不配做一名公务员。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尚无孝顺和感激之意,又怎么能奢望他服务于社会呢?
廖天野的行为不仅背离了传统道德,甚至有违最基本的人性。我们姑且不说这个家庭暴力的现象,就这位公务员的身份谈谈现代公务员的道德水平问题。现在的党政机关干部的道德水平有问题吗?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从高层到基层,一起起贪污腐败,道德缺失的事件连续不断?仅仅是他们道德出现了问题吗?不,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在制度和法律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下,道德缺失就“顺理成章”了。中国公务员制度运行的缺陷,在这我主要提两点,一是考录制度方面,二是培训制度方面。
考录制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理性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在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与教育制度衔接不够。一个在大学过了英语四级,六级的考生,或有若干水平证明的应试者(比如EPT、TOETL、GRE成绩单)是否是还要参加层次低得多的公务员英语考试呢?第二,考试的科学性不够强。考试是衡量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但是,它不能对人的实际能力做出全面的预测。例如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潜在的工作开拓能力、事业心、责任心、意志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并不是几张试卷所能表现出来的。而且我国公务员考试内容庞、杂、主要测量考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普遍存在用一张试卷来考各种人才的现象,没有考虑到政府的专业部门和综合部门的特点。因此,仅凭考试成绩的高低,有时也并不能录用到最佳人选。这需要通过采用分级分类考试的方法来解决。
培训制度方面,其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不够。一些单位所设置的培训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缺乏针对性,不能提高受训者的素质与能力。其二,培训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我国公务员培训主要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这很容易造成垄断,而使其他普通高校难以公平竞争。其三,缺乏长期系统培训。现有的各种培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已难以满足现代政府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近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国内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公务员需不需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方面,这是公务员内在职业特征的基本要求,所谓“为政以德”,我国公务员法也明确要求,“公务员应当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而必然产生的基本要求。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公务员总体上的职业道德状况并不十分令人乐观。比如,敬业程度不够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此前发布“企业员工敬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各种社会职业中,“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敬业度最低”。再如,各种严重不德不法甚至践踏基本社会道德伦理底线的现象、行为,在一些公务员身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像最近媒体集中曝光的多起官员包二奶、微博开房以及上文说到的殴打父母等事件,都说明官德培训的必要性。
公务员之于职业道德培训确实很重要,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形式方法的道德培训都是必要可行、能够行之有效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尊师、孝亲、爱妻、敬业等,并不是一个人到了公务员这一岗位上才需要学习的美德,而是在成为公务员前就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诸如上述“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这样以“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耳提面命”、“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培训,恐怕并不是一种理想,至少不会是一种十分理想、甚至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培训。因而,有网友说道,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单靠培训还是不够的,也不能花拳绣腿。那,如何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呢?笔者在此谈谈一些自我的认识。
一、思想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是绝对不能放松的,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首先要强化学习,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思想认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把广大公务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总体布署中来。其次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创业、廉洁从政等宣传教育工作,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公务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公务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二、完善制度是职业道德建设的保证
职业道德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制度约束是规范管理和服务的根本内容和最终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既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机关职业道德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机关职业道德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各系统、各单位情况不一样,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了。因此,就必须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甚至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人服从制度,而不是制度服从人。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效地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使公务员把这种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渗透到思想和行为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三、监督考核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手段
职业道德建设要正常化,就必须实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文件再好,制度多好,不落实等于空无一物。通过监督,就是要看是否真的抓实干。是否按要求办,以此促进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通过考核,把影响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正当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措施,在这就不多说了。总之,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为公立业讲诚信,为人处事守信用。要有三种感情:对事业无比忠诚的感情,对人民无比忠实的感情,对自己无比忠贞的感情。正直是立身之本,也是为政之本。最后一点极为重要,就是我们常说的良知,问心无愧,不受良心的谴责,要慎独——其言行举止在无形的眼睛注视之下,讲究自觉,严格自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洁身自好。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喝酒点到为止;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现在的公职人员都能做到这些,那么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好官了。
参考文献:【1】边慧敏,尹庆双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舒放,王克量等:《国家公务员制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3】陈振明:《公务员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第3版。
第五篇:建设幸福中国征文演讲
“建设幸福中国”主题演讲稿
幸福,似春风吹过祖国
张村中学:郭婷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幸福,似春风吹过祖国》。
荏苒岁月如白驹过隙。在这条冗长的时光隧道里,数以万计的人们正在为“幸福”而努力着、奋斗着。那么,他们所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
对父母来说,幸福是有个健康孝顺的孩子;对老师来说,幸福是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眼里,一个微笑会令我幸福,一句赞美会令我高兴,朋友的一声问候更让我倍感幸福。幸福一个美好的词语,两个简单的字眼融合了多少情感啊!在两会召开的日子里,我认真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对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是农民住进了新农村;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幸福正像春风吹过祖国大地。身边的变化,让我深切感
受到了建设幸福中国的成果。比如:我的学校操场跑道和篮球场原来是用水泥做的,而现铺了塑胶;原来校园只有三层18个教室的一座教学楼,现在新建落成了一座综合实验楼、一座教师宿办楼,一座学生公寓楼;教室原来是脏兮兮的,窄窄的,光线昏暗而现在教室宽敞明亮,南北透风,光线充足。我们学校成了我们当地最美丽的地方,说它是乐园、花园一点也不夸张。不但校园变了,老师上课的形式也变了——用“多媒体”教学呢!现在学校经常各种文体活动,有运动会、拔河赛、演讲赛、歌咏比赛„„数不胜数,而以前呢,根本不能和现在一起相提并论
乡村也变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沥青铺路。一个个破旧矮小的房子废弃了,人们搬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农民由以前的缴“皇粮”变成了领土地补贴,还有农合疗、低保、养老保险、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啊!
捧着《建设幸福中国》,看着身边的变化,我深深感受到,幸福已经给予了中国人民:农民搬进新居时那满面的春风;家庭特困生晓得自己可以免费背上书包重返学校时那满心的喜悦;“五保老人”知道自己可以搬进新小区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时,那全身的兴奋„„一张张鲜活的幸福的画面,像雨后的春花一样开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国家的幸福,也是人民的幸福。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勤于思考,打好知识的根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幸福之花永远绽放。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建设幸福中国”主题演讲稿
揭开幸福的谜底
张村中学八年级1班:郭梦鑫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揭开幸福的谜底》。
被鸟儿衔起,不知去向何方;被风儿挂起,不知吹向何处。这就是以前人们眼中那渺茫的“幸福”啊。幸福像个神秘的天使,总是来无影去无踪,它笑眯眯的在世间徘徊,又总是掉着眼泪离我们而去。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盼望着幸福之神能关照我们,让我们生活充满幸福和开心。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却不知何为真正的幸福。
难道幸福,真的是个谜吗?
爷爷说幸福是吃饱穿暖后晒着暖暖的太阳,奶奶说幸福是她那双行动方便的“解放脚”,父亲说幸福是越来越鼓的钱包和家里新盖的那座宽敞明亮的新房,母亲说幸福是我和妹妹都健健康康,都能考上大学„„
说着说着,我突然茅塞顿开,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当你静静地感受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受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感受感受我们身边的幸福。
如今的“两免一补”、“蛋奶工程”使我们的学习和健康得到了保障;“校园建设”使我们的学习坏
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一个个小小的鸡蛋和奶盒中,在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们这些柔嫩的幼苗在茁壮成长着!爸爸妈妈不再为我们“吃不好”而担心,我们再也不为“无学上”而忧伤,贫穷再也不会折断我们寻梦的翅膀„„
突然觉得,这就是幸福,这种幸福有来自于我们的国家、社会、亲人、朋友和周边所有爱我们的人!试想想,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没有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没有老师的辛劳和努力,没有建筑工人的汗水和劳动„„我们的幸福只是空中楼阁,我们的幸福只是心中那个美好而又遥远的梦想!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要学好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练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繁荣富强、更加幸福美好的的新中国而添砖加瓦!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张村中学八年级一班:陈欣
春天来了,蔷薇花在阳光下绽放,因为它找到了春,找到了幸福。幸福是什么?对父母来说,幸福是有个健康孝顺的孩子;对老师来说,幸福是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眼里,一个微笑会令我幸福,一句赞美会令我高兴,朋友的一声问候更让我倍感幸福。幸福一个美好的词语,两个简单的字眼融合了多少情感啊!在两会召开的日子里,我认真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对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是农民住进了新农村;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幸福正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我们身边。从我们身边的变化,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建设幸福中国的成果。比如:我的学校操场跑
道和篮球场原来是用水泥做的,而现铺了塑胶;原来校园只有三层18个教室的一座教学楼,现在新建落成了一座综合实验楼、一座教师宿办楼,一座学生公寓楼;教室原来是脏兮兮的,窄窄的,光线昏暗而现在教室宽敞明亮,南北透风,光线充足。我们学校成了我们当地最美丽的地方,说它是乐园、花园一点也不夸张。不但校园变了,老师上课的形式也变了——用“多媒体”教学呢!现在学校经常各种文体活动,有运动会、拔河赛、演讲赛、歌咏比赛„„数不胜数,而以前呢,根本不能和现在一起相提并论!
乡村也变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沥青铺路。一个个破旧矮小的房子废弃了,人们搬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农民由以前的缴“皇粮”变成了领土地补贴,还有农合疗、低保、养老保险、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啊!
捧着《建设幸福中国》,看着身边的变化,我深深感受到,幸福已经给予了中国人民:农民搬进新居时那满面的春风;家庭特困生晓得自己可以免费背上书包重返学校时那满心的喜悦;“五保老人”知道自己可以搬进新小区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时,那全身的兴奋„„一张张鲜活的幸福的画面,像雨后的春花一样开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国家的幸福,也是人民的幸福。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勤于思考,打好知识的根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幸福之花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