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公众咨询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1、为什么编制《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以下简称“深圳2030”)?其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城市来说也是如此。“深圳2030”主要是解决长远的战略的城市发展问题,包括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定位、战略模式和策略行动,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作为城市重大项目确定的指引。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重组加快、城市间竞争越演越烈、城市功能日益多元化,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化和边缘化同时存在,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必须进行深圳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以更加战略的思维和更加远大的视野考虑城市发展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对当前深圳发展的模式特征判断是“四个以难为继”,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城市发展策略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大城市纷纷开展了不同层面的战略规划,如大伦敦规划、墨尔本2030、香港2030、新加坡发展概念规划、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等。在以上背景下提出了“深圳2030”。
2、“深圳2030”是如何体现“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
深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改善市民生活和提高城市地位。“深圳2030”在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方面,并提出发展时序的“渐进式转型”的三个阶段。
在产业发展方面,“深圳2030”强调了注重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空间发展方面,“深圳2030”强调了区域的合作和联系、区域的协调和统筹;根据深圳的人口构成和资源禀赋,强调居民的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多元化产业发展需求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在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通过制度和设施建设,创造公平、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增加城市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生态发展方面,提出了
3、本次公众咨询将会如何处理和吸取公众提出的问题?
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对“深圳2030”公众咨询,进一步提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城市规划重大决策,在过去这样重大的研究课题,一般不会对市民去咨询的,基本上在政府内部解决。这一次将要对今后城市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策略性的规划,提给广大市民、包括社会各界历咨询,包括境内外的公众都可以提意见,这说明政府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进一步提高市民吸引公众参与。深圳每一位市民都是深圳的建设者,也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推动者。这次公众咨询活动就是要集思广益,咨询市民的意见。规划部门将以认真的态度来阅读每一份市民意见,只要合理,有积极意义,都将予以吸纳。
4、在深圳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发挥“深圳2030”的指导性作用?
市规划局负责人指出,“深圳2030”的灵魂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正确的发展理念,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战略规划,它的指导性作用应通过三方面的工作去落实:一是加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深圳2030的衔接。近期的重点是加强深圳“十一?五”计划与深圳2030的衔接,实现互动,协调城市的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二是将“深圳2030”继续深化完善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尽快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指导城市发展的法律性文件。三是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深圳2030”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目标、发展时序、发展策略和空间分区,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的支持。
5、“深圳2030”如何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深圳2030”描绘的并非城市发展的终极蓝图,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城市长远发展策略研究的结束。未来还将通过长期的跟踪和调整,不断检讨、修改和完善城市发展策略。
形成绿色空间结构,构建生态安全体系,保障城市营运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篇: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1
【据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张建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按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联合重组,通过联合并购,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突破单个城市限制,实现跨区域发展
这位负责人说,当前及今后几年,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重组改造和联合。要通过资产置换、增资扩股、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实施改造重组,化解历史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内控机制。在满足各项监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
异地开分行 盯紧中小企业
更名、引资、上市——非典时期,时任北京市长王岐山对北京银行的指示,现在已成为城商行绝地突围的绝佳路线图。
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数目达到了136家,其中有17家更名成功。在某网站的“2008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十大关键词”以其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就有,“增资扩股”、“更名频繁”、“跨域经营”、“联合重组”等几点。
2008年,上海银行、大连银行、重庆银行等40家以上的城商行提出了“上市”的战略发展规划。同时,合作联盟、相互参股和业务联合也发展迅速。例如,南京银行购入18%的日照市商业银行股份,北京银行则购入廊坊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19.99%;在合作上,2008年最亮眼的莫过于山东城商行合作联盟挂牌,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在保持现有法人地位不变的情况下,走出了城商行区域整合的“第三条道路”。
这一切都似乎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城商行在管理水平、资产质量、风险防控及经营效益等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实施跨区域经营乃至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立足当地,走向全国”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要想国际化,必先国内化,区域化。”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的话道出领先城商行们的选择——“定位地区,谋求全国”。
而“城商行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初衷”,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的话则是专家对城商行的提醒。
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服务中小企业历来是城商行的核心业务。而据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四项政策来扶持城商行,以达到扶持中小企业的目的。这四项政策大体包括:在现有的货币政策上进一步给予城商行以优惠,如实行更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扩大城商行的存贷利差;给予城商行税收上的优惠,鼓励它们向中小企业放贷;支持城商行发行次贷以扩充资本金;适当放开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城商行贷款规模。
“异地蛋糕”
“非典时期,时任北京市长王岐山给北京银行的指示是: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给北京银行带来一缕清风。现在,这八个字已成为城商行发展的最好途径。”
北京银行自2007年9月19日成功登陆A股市场后,跨区域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11月8日,北京银行天津分行正式对外营业;2007年10月28日,上海分行成立;2008年3月28日,西安分行成立;2008年9月22日,深圳分行开业。
四家异地分行成立后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天津分行与上海分行均已实现盈利。西安分行和深圳分行资产规模已达30多亿。异地分行的良好经营为北京银行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北京银行于2008年9月24日与廊坊市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收购廊坊市商业银行19.9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北京银行香港代表处也已于11 月正式挂牌设立,北京银行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步伐。
第三篇:莆田市信息咨询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莆田市信息咨询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吴江梅
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4期
第四篇:深圳《市民周报》2010工作计划――经营发展策略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三腺活圣官网,深圳《市民周报》2010工作计划――经营发展策略。“这是经验的总结,www.xiexiebang.com,做事,尤其是工作,须有周密而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致失败。经营,对于市场化传媒运作来讲是至关的重要。报业的市场化可持续发展与经营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最近几年,我国周报处于一个走下坡路、找不到出路的境地。为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不在经营上锐意探索新的发展领域。经营包括:内容经营、广告经营、发行经营、品牌经营甚至资本经营和信息经营等等。
《市民周报》前身为创刊于1985年的《深圳电视报》,改版后以深度和广度报道为突破,注重对现象或事件深层原因的剖析,作为一张周报和杂志的相似属性相当多。《市民周报》的这些自然属性使其在自身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杂志风格,不难看出《市民周报》正朝着杂志式刊报合一的办报方向迈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民周报》在时效性上与周刊是一样的,工作计划《深圳《市民周报》2010工作计划――经营发展策略》。
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找一个方向不停地走,只要你信心足够,总会有那一天,发现你心中的新大陆"。作为大众媒体,《市民周报》要有所作为,三腺活圣,仅仅以传统报纸运作手法,很难有大的突破。本工作计划着重关注《市民周报》的经营管理与发展方向,力求从内容编排、资讯解读、版式设计到广告经营、品牌经营和读者经营等各个方面的配合,以《市民周报》的发展思路和主攻目标为重要思想。把办好报纸当作发展的关键点,根据读者需要做好专刊、增刊、特刊,加强与读者互动;做好六大主题活动,三腺活圣贴,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把建好周报联盟当作发展的创新点,为全国28个中心城市输送新闻信息,并建立联盟电话销售平台。以生活服务为主题,以时尚消费为特色,增强《市民周报》的行业竞争力。在推进报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报刊市场的新大陆,三腺活圣。
第五篇:广州城市建设史及现代城市发展策略探究
广州城市建设史及现代城市
发展策略探究
姓名:* * *
学号:************
学校:* * * * * *
学院:* * * * * * * * *
专业:* * * * *
老师:* * *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
提要:广州地处南中国,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30多年来,广州很好地把握住改革开放的契机,经济突飞猛进,城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接踵而来,严重制约着广州的进一步发展。当下,广州亟需一套切实可行的现代城市发展策略加以引导。
关键词:广州,城建史,三城合一,发展策略
一、广州城市建设史
(一)广州历史变迁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穗城、仙城、花城,古称番禺或南海,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带就有“百越人”活动。公元前9世纪,“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往来。前473年,越国为楚国所灭,宰相公师瑜带领越国百姓往南迁徙至广东,并在广东建南武城。前887年,南武城改设楚庭,成为广州最早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泛指今两广和越南南北部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成为南越(又称南粤)。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派大军征服岭南,设置3郡,其中南海郡辖番禺、四会、博罗、龙川4县。南海郡治和番禺县治即今广州市越秀区,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和禺山上修建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秦末大乱,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据有岭南,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是为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朝征服南越国,设立九郡,其中南海郡治仍设在番禺。元封五年改属交州,州治为广信(广东封开)。
公元217年(三国吴建安二十二年),交州刺史步骘重将州治迁回番禺,扩建城郭,后称为步骘城。226年(三国吴黄武五年),孙权分交州7郡中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置广州,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刺史。这是广州之名第一次出现。晋、南北朝沿用南海郡,番禺为郡治。这一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北方汉人南迁,促使广州的经济开发。
隋文帝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601年(隋仁寿元年)因避杨广讳而改广州为蕃州。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南海郡,属蕃州。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627年(唐贞观元年),跟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治所设在广州,广州州治设在南海县。中唐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作为始发港的广州日益繁荣。
917年,刘龑建立南汉,定都兴王府(广州),并废南海县,改设咸宁、常康二县。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二次建都。971年(宋开宝四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废兴王府及咸宁、常康二县,复称广州,并设市舶司。997年(宋至道三年),北宋设广南东路,广州属之并为治所。1107年(宋大观元年),广州升为帅府。1278年(宋祥兴元年),改为翔龙府。两宋时期,广州贸易发达,海运兴旺。宋元之际,广州曾遭受重创。
有明一代,政府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向大部分国家开放的唯一通商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368年(明洪武元年)设广州府,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及番禺与南海县治。
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军占领中原后,南明绍武帝定都广州,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三次建都。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广州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并由指定的广州十三行垄断全国的对外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广州为通商五口岸之一。
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为广州正式建市之始。1949年,广州解放,此后的广州为新中国直辖市、广东身人民政府驻地。1954年改省辖市至今。
(二)广州“三城合一”
唐代广州已经形成了牙城、子城和罗城的三重格局。南汉又将兴王府广州城规划为宫城、皇城和郭城。宋代时广州城垣修建多达十数次。北宋时先后修筑了中、东、西三城。中城又称子城,是以南汉旧城为基础,东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华路,周长2.5公里。东城以赵伦城东部旧址为基础,西接子城,东至芳草街,北至豪贤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筑西城,周长6.5公里余,规模最大。明代广州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第一次扩建时,把宋代三城合而为一,称老城,周长10.5公里。明后期,又在老城南增筑新城,今万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为新城的南界。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筑了较小的东西两翼城。辛亥革命后开始拆除改作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现仅残留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观瞻。
三、广州现代城市发展策略
(一)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广州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下,深圳、佛山、珠海、惠州、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迅速崛起,形成继长三角和京津唐后中国又一极具经济实力的现代城市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不断涌现出各种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无不制约着广州的现代进程。
对于广州未来发展策略,笔者认为必须基于以下几点:
1.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势头正猛,广州应该以国际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迈大步子往前走。
2.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科教投入,实现科教兴市。
3.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
4.大力发展海陆空交通,缓解目前面临的巨大城市交通压力。
5.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广州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将广州的发展由地面向地下渗透,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不失为消弭矛盾的好办法。
6.重视城市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加强语言兼容并包的程度,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二)具体发展策略及目标
1.以国际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巨大,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然而,广州不应仅以地区性中心城市自居,广州需要的是开阔的国际眼界,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和敢于走出去的气魄。在面对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广州自身的文化却略显不足。广州和上海很相似,它们都是市,不是城,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靠经济带动的。但是,相比于广州,上海更容易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融入其中。这是由于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文化大气;广州历史久远,其文化是一种偏狭的地域文化。广州在向国际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迈进时,尤其应该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者。
2.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科教投入,实现科教兴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已初步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居末。从工业化进程看,广州已进入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广州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当今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作为中国经济缩影的广州,制造业历来是其优势产业之一。加强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就需要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并加大科教投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3.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生态用地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态结构。改善并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与森林等生态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整治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源,搞好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品及危险装置的处理和防护工作,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
4.大力发展海陆空交通,缓解目前面临的巨大城市交通压力。广州作为中国的三大中心城市(京沪穗)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空间急剧扩展,广州必须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其具体措施有:
(1)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增强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良好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格局。
(2)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要建成完善、成熟的轨道交通线网,承担公共交通的主要客流,中心区实现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模式。
(3)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客运枢纽设施。构建覆盖全市、辐射珠三角、连接国内的开放式高等级路网系统。
(4)平衡停车设施需求。
(5)鼓励环保交通,改善慢性交通环境。除大力发展环保少污染的轨道交通外,鼓励自行车、电单车等环保交通工具使用,完善行人、非机动交通设施,改善慢性交通环境。
(6)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积极应用高科技,发展只能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以对有限的道路空间加以合理分配。
5.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上空间高度密集化,地价随之暴涨。为遏制这一趋势,达到控制城市增长,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堵塞,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实现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必然的选择。当下,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地铁建设为标志,隧道工程、地下商场、地下步行街、地下停车场、地下多功能综合体等地下工程建设规模迅速增大。可以说,广州已经进入了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的阶段,并逐步走上了城市空间向三维拓展的道路。
6.重视城市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加深语言兼容并包的程度,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和市民的文化心态。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就未能很好解决。但它又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海的经验就值得借鉴。上海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历史虽然很短,却能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并不矛盾,而唯其两者并行,上海才成了如今的“大上海”。
老实说,广州的文化条件比上海要好得多。偌大一个上海,什么都不缺,却难得找到历史悠久意味深厚的文化景观。在这方面,广州比上海可就强多了,上下
九、南越王墓、北京路、七星岗、西关大屋、粤剧等等,如数家珍。面对前人留下来的财富,今人要学会继承和发扬,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促使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平行并进。
广州文化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广州人那种过分地以“纯种广东土著”为自豪的呆气。我们不否认广州确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毕竟经济上广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如果竟把这些成功归功于自己乡土的“方言”,并自我陶醉到执迷的程度,就未免荒唐可笑。一个城市的真正城市化水平,是与它的开放和兼容程度成正比的,其中,就包括语言的开放兼容程度。广州要成为“大广州”,就必须创造一个与这一历史地位和光荣称号相适应的文化环境。这是广州走向全国的前提条件,也是广州容纳全国尤其是容纳全国精英人才的前提条件。
三、结语
今日的广州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街道高楼林立、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拥挤不堪的现代大都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州一笔巨大的财富,偏狭的地域文化氛围却又制约着广州进一步迈向世界。相信经过广州人的不懈努力,广州的现代城市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资料:
[1]张剑峰 杨木壮.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发展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9。
[2]何志平.广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J].现代商业,2006。
[3] 维基百科:广州市.[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7%9E%E5%B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