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2:4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鸿忠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鸿忠的讲话》。

第一篇:李鸿忠的讲话

事业成败 关键在于人 关键在于干部

——李鸿忠在深圳市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上的报告摘要

加强心力建设,对本职工作有心用心尽心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加强心力建设的要求,就是要对党的事业忠诚,对本职工作有心、用心、尽心。

治事先治政,治政先治官,治官先治心。心力就是内心、思想源头上的取向,核心是责任心、事业心。它既是一把尺子,也是一种源动力。第一,上下心要一致,要同心。心齐,力才能使在一处。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是深圳每一位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也是全市各级干部、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心齐,全市才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合力。第二,事业成败取决于责任心,要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责任心、责任意识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有心、用心、尽心就是对于党的事业、本身的职责,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力有多大,能力才会有多强。我十分赞赏“认真第一,能力第二”的观点。认真来自责任心,来自有心、用心、尽心。作为领导干部,我们都要做有心、用心、尽心之人,都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我们负有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负有党和人民托付的岗位之责,同时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主体。历史的上位责任,我们要接过来,历史的下位责任,要靠我们去开拓、去传承,代代如此。谁都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之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使命。在历史使命面前,我们应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心尽责,否则,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就是历史赋予我们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我们只有为此而尽心竭力。这是工作职责要求,也是党性要求,是体现对党的事业忠诚与否的检验。如果连责任心都没有,何谈对党的事业忠诚。

加强执行力建设,掀起“责任风暴”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加强执行力的建设,是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根据我市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抓执行力建设主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责任制的落实;二是提高工作能力、治理平庸。当前,要在全市范围内,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掀起“责任风暴”,尽职尽责抓落实。

首先,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是神圣的,要特别强调一个“敬”字。我们有机会赶上特区发展再创辉煌的历史新时期是幸运的,是光荣和自豪的。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很重要的职责,这是一份重托,是崇高的、历史性的使命,必须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领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从一个“敬”字开始。

其次,责任是义务,是必须做好、尽职尽责的,要履行好责任,还要强调另一个“竟”字。竟者,完毕也。就是要把分内应做的事全部做到位,把应当完成的使命全部完成到位。相对于我们每个同志的权力而言,尽职尽责是义务,其内涵是权利的本质所规定的,是法规、制度性的,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一个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权力的另一面就是责任,有权必尽责,尽责才有权。

第三,尽职尽责也与我们每个同志的命运息息相关。要履行好职责,这里应还要强调一个“利”字。人民赋予我们职责,也支付了相当的代价,这就是给我们的薪酬和相关的工作、生活条件,这是纳税人的钱支付的,就是人民对我们的酬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民向我们支付的“佣金”。如果我们不尽职尽责,我们怎么还有理由去领取这份“俸禄”,去享受相关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如果我们不尽职尽责,人民有理由停发我们的“俸禄”,这是相辅相成的。

当前,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履职状态,与我们应该承担的职责相比,是有差距的,在某些方面、某些同志身上表现得还比较严重。其一,只想权大、权多,不想尽责。只看到权力的一面,不想、少想义务的一面。其二,怕事、避事,躲责任,当老好人。本来有权有责,尽分内的职责,秉公办事理所当然,但也一定要打出主要领导旗号,也要等上级领导批示才去行动,而且偷工减料,敷衍塞责,见硬就缩,遇锋就避。其三,责任体系不健全,有责无制或责轻制弱。追究不力,权责不对应,只奖不罚,有教无诛,只教不诛,是造成不负责现象的关键原因。

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能否实现,特区能否再创辉煌,就是看我们履行职责的情况,抓落实的实质就在于此。尽责,就要分清责任,失职,就要追究责任。为此,市委、市政府要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其中有三项

主要内容:

一是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围绕着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决策,对照温总理提出的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和“七个着力”的工作重点,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将要承担的责任具体化、细化,清楚明确,使人人都能对应一个具体的责任;细化内涵,不搞空洞的、泛泛的责任要求。每个同志就职之时,首先要明了这个岗位的责任,首先考虑如何履职尽责,以及权责对应的后果代价。

二是建立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这个责任体系首先是一把手负主要责任,特别是对于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重大事务,一把手必须负主要责任。我是深圳总责任体系的第一责任人。其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把手要对这个责任体系的运行负责,一级抓一级就是分责,使庞大的责任体系分解为各负其责的运行体系。一把手负主要责任不是任何事都由一把手具体负责。一方面不能什么事都由主要领导出面。这种现象说明责任体系运行不畅。另一方面不能越级。领导机关到哪一个层级调研都可以,但决策施政要一级对一级。每一个岗位都要对上级岗位负责,副职对正职负责。如果每一个岗位、子系统和层级都对总系统层次负责,就会乱套,也是责任体系运行不畅的表现,必须纠正。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赏罚分明,建立明确的“买单制”。“买单制”就是对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的处罚,这是建立有效责任制的关键之一。有责无制,有奖无罚,尽职与渎职、失职结果同一,这个责任制肯定没有效果。甚至会导致奖懒罚勤、扬邪抑正的后果。只有有功有绩必奖、必赏,失职渎职必究、必罚,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才能让干部有责必负,增强责任心、提高责任意识。今后,对于任何责任制的设置,都要有失职渎职的对应处罚规定。“尽职全俸”,优绩必奖,失职必罚,渎职必究,轻则轻罚,重则重罚。不搞下不为例,不搞迁就,建立严格的“买单制”。

近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2004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发现很多问题,这回市政府不是成立调查组,而是处理组,人大已作出相应的决议,就是要从这件事开始,建立“买单制”。审计方面的调查处理是个开始,下一步市委、市政府还要研究针对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只要出了问题就要进行倒查,必须有人出来给全市人民一个交待。

掀起“责任风暴”,强调的是抓责任的力度,决不是刮一阵风就完了,必须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工作岗位。抓责任制的落实,将贯穿于推进深圳特区宏伟事业的全过程。

实施“治庸计划”,提高工作能力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全面实施“治庸计划”,提高工作能力。他认为,与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思路、目标、要求,与温总理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与新形势新任务对特区每一位领导干部提出的更艰巨的任务、更大的挑战、更高的要求相比,我们部分干部的工作能力是不适应的,有庸碌无为和穷于应付的问题。

实施“治庸计划”,首先要更新三个理念:

一是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没有建树,无政绩,混饭吃就是庸,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不负责任。以低能而据要职,以薄德而获厚任,就是丧失了任职的资格。

二是以实际表现出的才能、以输出能力作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有的干部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表现出他应有的能力。其表现是责任心不强、疏于职守,“骄、焦”二字很盛,既骄傲自大,眼高手低,又心浮气躁;拿工作当儿戏,正业余业颠倒。这是一种更不负责的表现,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庸碌,是“貌能实庸”。有人说自己很有能力,只是工作岗位不适合,表现不出来,这是不行的;有些人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但就是吊儿郎当,成了“老油条”,这也是不行的。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要发挥出来才算。

三是职务工作岗位是“能力席位”的理念。一个职务、一个工作岗位的内涵是能力和任职资格,谁有能力就由谁任;只认资格不认人,只认条件不认人。席位的要求是有规定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充实的,能力席位是铁打的,任职之人是可变的;能力席位是选择的,任职之人是被选择的。能力席位姓“公”,不是私产,更不是哪个人的祖传之业。能力席位是授权,不是主权,由谁坐它,要由它的主人,人民来定。能力席位更不是关系席位,不能是谁的关系硬谁就获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它不是为解决就业而设置,它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人民的重托。总而言之,能力席位绝不允许庸碌者据有它。

实施“治庸计划”,关键在于消除干部队伍工作表现上的“第三种状态”。所谓“第三种状态”就是干不好又不交“枪”,占着职务岗位不作为;没有“金刚钻”,还霸着“瓷器活”;自己做不好,又不让别人做。这种人或自恃有才能、有资格,不出力、不表现,眼高手低,或靠生拉硬扯搞关系来撑局面,表现庸碌。“第三种状态”现象贻误党的事业,在干部群众中影响很坏,变相打击了其他干部的积极性。今后,通过实施“治庸计划”,要使得干部只有两个选择,没有“第三种状态”的选择,即或者干好或者交“枪”。

实施“治庸计划”重点在一个“治”字。要根据上述思路,动真格的,实施一些治理措施,庸下能上,减庸提能。

一是庸者下,能者上。从党的事业的全局着眼,从深圳事业的大局出发,要保证在领导职务、工作岗位上都是既有善政之德又有善政之才的人,以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职务、岗位有限,要保证在岗之人处于动态之中,不但庸者没有资格,就是有一定能力的,为了事业的需要,也要与时俱进,让位于更强的干部。要开因能力不适应而离开职位的先河,并逐步形成规矩。不能只有干部犯错误才能离职。

二是“假庸者”下,真能者上。所谓“假庸者”,就是本人有一定才能,是能够胜任工作的,但就是责任心不强,恃才、恃关系自傲,实际工作表现不佳,多次教育之后仍不改变面貌的,其实际作用已是庸碌,甚至比一般的庸碌影响还要坏,对此就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

三是前能后庸者下。有的干部,曾经表现比较出色,后因年龄或其他原因,革命意志衰退,工作能力大减,得过且过,甚至已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谋划起自己的后路和“小蓝图”。对此,应功过分明,不能抵替。过去的功,党和人民已经酬劳,不能让懈怠、消沉、不思进取,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人,贻误深圳的事业。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市委市政府将采取实际措施,加强干部的培训,提高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治庸”不是治人,目的是搞好深圳的事业。对于善政之德较强,善

政之才较弱的,或年轻干部,要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适应需要。这也是“治庸计划”的重要方面。市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切实加以落实。

树立“官难做,难做官,做难官”理念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在新时期、新阶段,尤其要树立“官难做,难做官,做难官”的理念。

官难做,讲的是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发展问题上,过去是解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问题;现在则是在如此大的规模基础上向大而强、特别是向强的方向发展、向升级的方向、向纵深的方向发展,难是正常的。在新的时期,新的挑战,新的矛盾,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强的才能,更高的水平去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解决新矛盾、实现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官比以前难做,这是必然的。唯其更难,才说明时代前进了,事业发展了。

难做官,是说面对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艰巨任务,面对改革创新开放的更高要求,对干部的要求更高了,标准更高了,难度加大了。如果还是老一套,能力没有提高,知识没有更新,就难以为继了。也就是压力大了,庸官、太平官、逍遥官做不成了,要有强烈的本领恐慌感。

做难官,这是我们的落脚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共产党员的风范。挑战严峻难题多、任务艰巨,恰恰是为我们展示才能,为特区发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大有作为、更有作为的舞台和机会。唯其难,才更能显示特区干部的风采。我们提倡做难官,事业需要我们做难官,我们有能力做难官。只要认真,都一定能干好。

治暮气,焕发青春活力去骄气,保持谦虚谨慎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要提神、提气,燃烧激情,加强动力建设,就必须加强“四个重点”:治暮气,焕发青春活力;去骄气,保持谦虚谨慎;克服焦躁之风,心稳神定气静;戒浮华之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李鸿忠说,年轻富有朝气,生机勃勃、活力四射是深圳的一大优势,是深圳城市的一个特质,年轻是我们深圳特有的财富,是我们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特区建立25年,也正是青春正旺之时。但在部分干部中,暮气渐长,或什么都无动于衷,痛痒不觉,一切都无所谓,好似看透一切,再也激动不起来;或锐气大减,人未老而气先衰;或一切按部就班,四平八稳;或老于世故,成熟、圆滑,周全,谨小慎微。这种暮气现象,与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拿出的工作激情、热度相比,与我们这座城市所需形成的优势相比,极不相称。

城市的活力首先看公务员和干部队伍,而公务员和干部队伍的活力则取决于领导干部。当前特区新的创业帷幕已经拉开,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干事创业的条件很多方面优于其他地方,事业成效关键在于我们的精神状态。特区的宏伟事业仍需我们像当年特区初创时期那样演出一场如火如荼、气壮山河、造福后人、影响深远的大戏活剧来。

我们要继续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发挥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窗口作用和试验田作用;我们要继续保持朝气、锐气,宁愿保持一些“幼稚”,也不能要那种老于世故圆滑的成熟。我们就要去暮气、焕发青春活力,燃烧激情,永葆生机勃发,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扬“大忠诚”精神和“工兵精神”,更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当前对于深圳,要特别警惕丧失活力,有不该有的“成熟”。有活力,善于创造,是深圳的比较优势。对于暮气重重的同志,我们要击掌灌顶,促其猛醒;对于推而不动,老气横秋,志弱气衰的,就要采取组织措施,不能耽搁事业。

履职尽责,敢抓敢管,加强威力建设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是神圣的,同时也必须是有效力的。权力是用来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的,没有效力,一切无从谈起;没有效力,就从根本上亵渎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讲效力很重要的方面是讲权威,要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权威问题,加强威力建设。

一要忠于职守,对党和人民负责,敢讲权威。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权威。权威是权力和管理的应有内涵。权力源自于人民的信任重托,而“威”也就是来自于人民,这是权威的根源。权威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执行到位,达到目标,体现成效。如果行使权力不讲权威、执行不到位、达不到目标、没有成效,就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打了折扣,就会产生权力的边际效应递减的结果,导致一塌糊涂、一盘散沙,甚至一事无成。讲权威,也是降低权力运行成本的需要。久扯不定,久议不决,干而无效,必然要大大加大行政成本,这是对人民信任的犯罪。

二要依法依规,尽职尽责,确保政令畅通,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坚持权威。权威的授权主体是人民,权威来自于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就会有权威,才会有权威。权威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来自于法规的严格规定性、强制性。在这个方面,不依法执政就很难有权威,也不会有权威。但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是: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时是有法有规但执法行规不到位、打了折扣,有令有禁不执行、不落实,权威体现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有些人没有尽职尽责而导致权威丧失。因此,现在考验我们的,不仅是权威够不够,而且是敢不敢、能不能坚持原则、坚持权威。我们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坚持和实现法定权威。

三要真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敢抓敢管,敢于体现权威。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于体现权威是落脚点,是抓落实的关键环节。我们有的同志才能是有的,就是有时怕事、避事、躲事、怕负责,遇事绕道走,见硬就躲,职责所在,就是不敢抓不敢管。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负责,是另一种庸碌的表现,不但权威丧失了,而且危害更大。在当今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的历史时期中,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复杂的矛盾要处理,而且矛盾纵横交错,利益主体多元,平衡协调的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权威,不敢抓不敢管,党的方针政策就落实不了,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就会软弱散乱,历史遗留问题就更难解决。好人主义可能会讨到一点儿好,但遭受巨大损失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

反腐倡廉,做牛不做鼠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在开创特区新的征程中,我们要警钟长鸣,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定要按照务实、和谐、善政、廉洁的“八字”要求,时刻也不能忘记、忽视、放松反腐倡廉工作,以既能干又清廉的形象面对群众。这是我们开创深圳特区新局面,再创辉煌的保障。

拓荒牛与老鼠,一个伟大,一个渺小;一个是建设者,一个是破坏者;一个添砖加瓦,一个偷盗行窃;一个是创造、耕耘,一个是不劳而获。人民群众对拓荒牛倍加赞赏,对老鼠则深恶痛绝,人人喊打。要树立远大革命理想,克服鼠念、戒除鼠欲。要堵洞、清仓、清毒,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从源头上防鼠灭鼠。要标本兼治、既教又诛,清除深挖、真喊真打,惩防并重、坚决查处。要坚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更不能带“重病”上岗。纪检、监察部门、有关司法机关要主持正义,坚持公道,敢抓敢管,要忠实地履行治鼠病、抓老鼠的职责。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反腐倡廉生态环境,防鼠疫,清除滋生老鼠的土壤。要以牛为荣,以鼠为耻,善始善终,做一头勤恳创业、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拓荒牛。深圳的市标是拓荒牛。深圳这座城市已经与拓荒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了。拓荒牛确实代表了深圳,深圳就是靠一批又一批拓荒牛干出来的,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仍然需要新时期拓荒牛来开拓奋进达成。今后,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不但要控鼠清鼠灭鼠,还要赞牛颂牛育牛,树立牛的形象,正反两方面双管齐下,使干部以牛为荣,以鼠为耻,做牛不做鼠。为新时期干事创业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本报讯】李鸿忠指出,从政环境,既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又会对干部的从政行为和精神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党风政风的重要内涵。进而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优劣,关系到党和政府、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威望、威信。

一要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兴正戒邪。要坚持张德江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从政十德”,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加强学习以明德、运用权力以行德、注重克己自律以养德、完善法制规范以律德、强化管理监督以严德、把握用人导向以崇德、营造舆论氛围以扬德、坚持常抓不懈以重德。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讲了从政之人的“六正”与“六邪”问题,为历代政治家推崇。我们要古为今用,借古鉴今,兴圣、良、忠、智、贞、直“六正”,戒具、谀、奸、谗、贼、毁“六邪”。

二是要畅行“显规则”,戒行“潜规则”。必须充分认识“潜规则”的六大危害,决不让“潜规则”侵蚀我们党的肌体,损害我们的政治、组织肌体的健康,葬送我们的队伍,葬送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潜规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是一个顽疾痼疾,要下大决心清除。只要大家一齐努力,“潜规则”就一定会失去市场。

三是忠实贯彻执行党的干部工作路线,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制度、规则、要求来选人用人。要把事业需要原则作为干部路线的核心。选拔领导干部要从重职务转向重职责。要有职位危机感、饭碗危机感。要杜绝跑官要官。要正确看待干部配备的理想与不理想。四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选票。选票所表达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与重托。每张选票所表达的内涵和分量是非常重的,是重如千钧的。科学、理性、全面地认识选票问题,既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树立正确的选票观,即重选票不惟选票;重视选票,更要重视人心的选票,更要重视人心的口碑、心碑,直至墓碑;以事业为重,抛弃私心杂念,把握取舍的着眼点。

第二篇:李鸿忠讲话

李鸿忠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作动员

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

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黄小晶讲话 王国生杨松王莉莉张昌尔等出席

昨日,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省委书记、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鸿忠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央督导组组长黄小晶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省政协主席杨松,中央督导组副组长王莉莉和督导组全体成员,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省领导李春明、王晓东、阮成发、侯长安、楼阳生、张岱梨、尹汉宁、傅德辉、黄楚平在主会场或分会场出席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

以此次会议召开为标志,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全省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包括武汉市、102家省直机关、17家省属国有企业和39所高等院校,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第二批从明年1月开始,到7月基本完成,参加范围为省以下各级机关及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现实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紧迫要求,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事关人心向背,全党充满期待,人民群众充满期待。我们一定要做清醒之人、明白之人、局中之人,深刻领会中央有关会议特别是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李鸿忠指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主要目标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当前,我省大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很严重,距离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四风”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根治,就好比高楼大厦钢筋锈蚀之隐,千里河堤蚂蚁群居之患。破除“四风”,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整风精神解决突出问题,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成效。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学习提高、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听取意见、带头交心谈心、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好的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持续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李鸿忠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强检查督导,帮助理清思路、查找问题、推动工作,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抓好舆论引导,坚持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努力形成推动活动开展的正能量。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学创”活动结合起来,与“五个湖北”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李鸿忠还要求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地方和单位,不等待、不观望,围绕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同步推进,该改的马上改,该做的马上做,切实做到思想认识、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三个同步”。

黄小晶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省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他说,中央《意见》和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重点举措,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深刻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一要把中央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二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要采取务实管用措施,扎实推进、不走过场,着力形成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四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检验活动成效。

黄小晶表示,督导组将按照中央要求,紧紧依靠党委(党组)开展工作,了解情况,提出建议,推动工作,做到尽职不越位,督导不包办;认真履行督导工作职责,在全程督导、全面督导的同时,抓住重点对象、重点要求和重点环节,加强督促指导;坚持以好的作风抓督导,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把督导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楼阳生就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作具体安排,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明确方法步骤,打牢“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这个基础,抓住“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这个关键,强化“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个根本,坚持求真务实,处理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正风肃纪与正面教育的关系、党内教育与开门搞活动的关系、自身整改与面上整治的关系、强化思想教育与突出实践特色的关系,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扎实有序开展。

在湖北工作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现职省级领导同志,正省级老同志和部分副省级老同志,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部门和各人民团体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第三篇:李鸿忠讲话

李鸿忠王国生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会上强调——

以文化的力量助推跨越式发展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俊华 蔡朝阳 张磊 张进)“湖北文化资源丰富,要把优势的文化资源变成更多更好的作品、产品和精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否则,我们就是‘用做西装的料子做了围裙’,浪费了资源。”

昨日,我省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会议在武汉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殷殷寄语,希望全省上下抢抓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文化发

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以文化的力量助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

“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文化力量”

“湖北是文化大省,特别是报刊杂志、影视创作、文学鄂军等有一定实力,在全国颇具影响,但目前文化大省主要还是体现为文化资源上的优势。”李鸿忠说,乘十七届

六中全会的东风,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李

鸿忠指出,把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力量,就是要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坚定全省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政治力量,转化为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道德力量,转化为提振信心、激励士气、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支撑我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

要战略支点的软实力、生产力、竞争力。

“以创新创造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力量,靠什么?”李鸿忠说,就是要靠创新创造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把我省丰富的文化资

源变成文化作品、文化产品、文化精品,变成日益繁荣发展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变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盛宴”。

李鸿忠指出,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配置文化资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培育更多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创造、制造的文化企业,以及文化素质高,以文化作为动力、原料的企业。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荆楚文化人才营造优越的成长环境,着力培养一批文化企业家、文化“经济人”和文

化领军人才、大师名家。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消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大力提升推动文化发展的能力,强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推动文化发展的责任。

“推进文化强省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王国生在讲话中对我省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文化强省建设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进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国生提出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

步完善,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产

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现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精品力作大量涌现,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王国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切实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

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以激情跨越的姿态,从现在做起”

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省领导王晓东、侯长安、李春明、张岱梨、尹汉宁、林志慧、涂勇出席会议。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说,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的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实际迅速贯彻落实。

他指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重在行动,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必须以激情跨越的姿态和状态,不怕困难、勇于担难,大胆探索和创新。必须抓实,“虚功实做”,将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化、工程化、项目化,一个一个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抓紧抓实抓好。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武汉钢铁集团党委书记王振有,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等参加会议。襄阳市、省发改委、省演艺集团、湖北日报传媒

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第四篇:李鸿忠书记讲话学习心得

用心做人,踏实做事

---学习李鸿忠书记《不能允许庸者占据岗位》讲话的心得体会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湖北省直机关治庸问责动员大会上《不能允许庸者占据岗位》的讲话,不仅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政府官员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严格要求,通过这次的深入学习和相互讨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把李书记这次讲话的重要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工作上做到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思想上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要做负责任的人,干负责任的事,成为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

李鸿忠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我们不能允许庸者占据岗位,那是“能力席位”,只认条件不认人,只能是“椅子”选择人,而不是人去选择“椅子”。这段话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椅子”是留给能者的,庸者只能靠边站,就是要让那些整天做老好人、混日子、求安稳的人没有立足之地,要激励更多的人立足于本职岗位,用心想人,踏实做事,提高工作效能,只要在工作上作出实绩,做出成就,不管有没有来头,也一定会有奔头,不管是什么来路,也一定会有出路。

李书记的讲话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守信、要尽责,要摒弃那种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坏思想,不敷衍了事,不弄虚作假,不做老好人,要做老实人,要兢兢业业做事,要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慵懒散软”本来就像过街老鼠,人们深恶痛绝,但为什么仍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起来,与一些人信奉关系比能力重要,会来事比会做事吃香有很大关联,这种人只图哄领导高兴,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为公司谋利,无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自恃背后有人撑腰,平时工作差点,办事慢点,态度横点没有什么影响,“椅子”照做,“位子”照得,李书记的讲话,无疑是给这些人敲醒了警钟:你尽不了责任,完不成任务,做不好事情,对不起,庸者下,能者上,提醒那些只会来事的人,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多谋事,少谋人,凭业绩说硬话,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各岗位的应有作用。

工作中取得岗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岗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我们如果不努力,不上进,不加强学习,就胜任不了岗位。一个人,既不能干事或干不好事,就不能空占着岗位,只有能者、强者、勇者,才能坐上好“椅子”,有个好“位子”。做为环保技术部的一员,更应该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加强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小事做起,做好本职工作,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定期总结、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积极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完善自我,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11年9月

第五篇:十次党代会李鸿忠书记讲话

十次党代会李鸿忠书记讲话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们继续深化省情认识、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注重从湖北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省情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构架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武汉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这五年,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注重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总体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国企改制任务如期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硕果累累,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均居中部首位。

这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每年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较大缓解。城乡就业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活力增强。《法治湖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换届圆满完成,“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三万”活动、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论”,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和武警官兵鼎力相助的结果,是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九届湖北省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解放思想,用好发展机遇。既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又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既重视抓当前又积极谋长远,既重视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重视改善硬环境又大力提升软环境,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壮大规模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自觉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通过“三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着力营造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排忧解难、分类指导,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市州县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强部省合作、主动对接央企、广泛争取兄弟省区市支持、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总体上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壮规模、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社会管理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形势,干部能力严重不足。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面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我省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不懈努力,湖北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未来的发展。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等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同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县(市、区)和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千强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投资既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要把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充分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大力加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强湖北必须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优化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奋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湖北一定会在中部地区崛起!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土地、技术、资金、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高端要素汇聚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三)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学习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开放经验,加快形成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水准、全方位地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立足于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市场开放度,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提升襄阳、宜昌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实行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支持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努力实现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扩大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央企、央院、央校、金融机构总部和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四)建设科教强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的作用,树立以用为本的科研导向和评价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发展,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各地高新区加快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格局,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作为科教实力大省、人才资源大省,我们完全应当立下这样的雄心壮志!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设法治湖北,着力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健全适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服务全省大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谋事、干事、成事,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聚力、聚才、聚心、聚智,共筑发展统一战线,同心建支点、同行促跨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能。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驻鄂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入推进“五议五公开”,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推进政府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加快依法治省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法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的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全省人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必须郑重指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是富民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湖北的美誉度和湖北人民的文明形象。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舆论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综合性文体赛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扩大文化领域开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打造重点生态示范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推进重点湖泊湿地自然修复,促进人水和谐。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更加关注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总水平,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全面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设计,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全省人民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八、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和在线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加强理论培训和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运用“老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强化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为民惠民的赤子情怀,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生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类分层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带着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用人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德的建设和考察制度,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抓好分类指导,准确把握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等作用。注重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年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进口关”;实施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纯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多种实现途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领导班子、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狠治庸懒散软和“文山会海”,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性纯洁。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健全纠风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派驻制度。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管党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既干净干事、清廉自守,又带头履责、敢抓敢管,用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同志们!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党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荆楚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谢谢!

下载李鸿忠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鸿忠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

    7月29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发表署名文章《志存高远勇担使命》,与全省年轻干部谈心。我觉得鸿忠书记是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湖北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战略的高度,对我们青年和......

    李鸿忠谈谈心全文

    李鸿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全文) (湖北)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已经召开,省委、省政府“三农”文件已经下发,农村工作的“大盘子”已......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最终定稿)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湖北省是科教资源大省,科教优势是湖北省最大的比较优势。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科教事业加快发展,为把湖北省早日建设成......

    李鸿忠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战略 (2010年12月30日) 湖北省委书记 李鸿忠 ■要把教育投入作为全省财政的第一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长要......

    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0年12月31日) 同志们: 刚才,国生同志已经就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任务讲得非常明确。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

    李鸿忠、王国生在全省会议上的讲话(通稿)

    李鸿忠:抓好六方面工作 为“十二五”开好局 为期一天半的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武昌洪山礼堂顺利闭幕。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学习温家宝总理、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五篇]

    学习温家宝总理、李鸿忠书记讲话心得 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李鸿忠省委书记的讲话,为之深深感动,同时也很是惊喜。感动的是他们谈论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像......

    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讲话

    李鸿忠在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强调 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务实求真 团结奋斗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王国生主持 杨松宋育英等出席 湖北日报讯 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