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州初行记
海州初行记
[日期:2010-02-25] 来源:作者:丁全来[字体:大 中 小]
海州——琅琊丁氏的发祥地,在地理位置上与我的家乡藏马山其实并不很远,然而时空的关系,竟使我每每产生间关万里,山重水障,异常遥远而且愈益神秘的错觉。近几年来,我对于海州的心仪——就像儿女对母亲牵念一样,时时萦绕在心头。其实,我的祖先在海州的时间并不长,但或因兴祖、贯公的关系,或因父辈们给我的传说日久变得更加神秘,抑或自己对于家族以及祖先的那份历久弥深的真情挚愫,竟使我日益感到海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亲切,甚至连花果山下老妪的烦人唠叨,也变得如同母亲般的慈言善语。加之新识一位正宗的明朱师友炳旭先生,进一步加深了我之对于海州的思念。我盼望着去海州,就像儿童盼望着过年;就象小孩子盼望着去外婆家;就像情人盼望着相会;就像游子盼望着归乡;就像新郎盼望着掀起新娘的盖头。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公元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一日,对于别人也许是平平常常的一天,而对于我却是意义重大——这是我人生中应当而且必须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梦牵魂绕的始祖故土海州。虽然早已知道今天即将踏上梦寐以求的海州故乡之路,但仍然多少还有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早晨,一个人在宾馆里五点钟便起床,看了一会儿随身携带的才女陈端生之《再生缘》,却总是心神不定,魂不守舍似的;无奈,冲澡、结帐,去餐厅用过早餐,便到宾馆外等候旅游公司的快客巴士。这一天,尽管天气有些阴沉,多少还有点儿闷热,可我的心境却特别晴朗、自我感觉特爽。八点十五分,巴士从日照的曲阜师大宾馆门前启程,奔向海州!车入苏北,甫过赣榆,明显不同于鲁境的是河水。苏北的水,比山东境内不知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多了起来,——河多,河里的水更多;完全不是山东境内季节河那蜿蜿蜒蜒如蛇似绳的样子,而大多如同临洪闸附近河段之水,清波荡漾,水几平堤,很像我髫龄时候家乡的河。唯一令人惆怅的是,这里道路不如山东境内道路平坦、多数房舍灰头土脸,给人一种缺乏生气、亟待开发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快便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印证)。尽管如此,海州的此时此刻,对于我来讲,似乎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附着至少一个欢快的元素。一切的一切都迅速明快起来,这大概就是情随境移的例子吧。你可以说它是唯心的,但它确确实实是一种存在。我自己无法解释,也不知道何人能给以诠释?将近花果山时,方见到有一简陋的十字立交桥,自北而南是204国道,由西而东是宁(南京)连(连云港)高速路。这时,已经可以远远望见正南偏西的方向,有郁郁葱葱的簇簇山包,安安静静地蹲伏在海边平原,其身首风姿却绰约隐诸缭缭绕绕的云雾之中。导游告诉大家,这——就是花果山。巴士从离山脚约有二里许的平坦公路上,由东北向西南而行,不多远便折身向正南而行。山坳中,一条平坦的水泥大路把游人们引向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大本营。导游告诉我们,其实这些山包本名云台山,近代为了旅游开发才媚俗为“花果山”。我倒感觉,世事无常,从俗随时,无可厚非。放眼望去,山连山,云牵云,虽无泰山之雄伟,也无九仙山之奇秀,又无崂山之清幽,仍能给人一种如山如兽、超然物外却朴拙近人的亲切之感。据随团的导游姑娘介绍,云台山最高的清风顶海拔不过658米,但由于大大小小157个山头团团相拥、拔地而起,每令游人辄发悠然见山之思。环顾四周,山村的摞房就建在山腰或山脚下,红瓦白墙,青山白云,别有景致,堪令人作逸世之想。看来这里的山民依托旅游业,似乎已经富裕起来。游人们纷纷在山门东北侧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巨型铜塑前留影,我也不能免俗,机不可失,此时不照,更待何时?一边想着一边兴致勃勃地让同行游伴给留下一帧。新塑的山门,气势恢宏,孙大圣当仁不让地雄踞门首,门前山阶两旁众喽罗各具姿态蹲坐在台阶两侧的石栏柱头,既似给大圣助阵增威,也似热情招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见此阵势,我赶忙与好客的猴主人合影留念,却因一时高兴笑眯了眼睛。进得山门,只见山坳修起一个小小广场,广场四周栏杆的石柱上均雕
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109尊小猴儿,活灵活现赛过真猴儿。这时,我看见有一耍猴儿人,臂抱一只峨嵋山小猴儿叫卖,要价2万元,那猴儿可怜兮兮,小得像只猫,着实招认疼爱,只是谁知道这小子本身是不是托儿?其身价之高令人疑窦丛生。山上景点实在很多,有羞女树、怪犬石、娲遗石、义僧亭、水帘洞、毛泽东题词、三元宫,尤其是三元宫内佛道同居乃他处所少见,令人困惑。后经朱老师解释,实际上宫内供奉的仅是佛祖,茅塞方开。出得宫院西门外北边,见立有郑芝龙“望天迎佛”之石碑,此乃早经朱老师辩驳过之假古董。虽然,我仍把它作为资料存入镜头。水帘洞仅有100多米乃天然形成,其余2/3均系人工开凿。洞内一切“设施”,不消说当然也是人类帮着后做上去的,自然也就实在没有多少看头。过了水帘洞,我们看到洞外瀑布流经的悬崖峭壁上清晰的凿有“高山流水”四个行书猩红大字,旁边隐约可见“神泉普润”四个隶书大字,遗憾的是不知何人所书并何人所镌。下得山来,导游依例带游客去水晶店购物,店内有手链、项链、眼镜等,并不便宜,但仍有人乐意购买。我一向除了购书以外并无购物雅兴,因而遛了一圈便离开商店,坐到车上休息只待午餐。此时已近下午一点。我们离开商店后,接下来的日程安排自然是午餐。据说,用餐的饭店也是旅游局事先已安排好的指定饭店,标准是每位15元/餐。馒头和炒菜,吃饱而已,不必奢求。饭后已是下午两点左右,大家乘车踏上归途,我却开始了新的真正有意义的旅程——奔向海州。
在两位热心的导游姑娘帮助下,我终于联系上心仪已久的朱炳旭老师。朱老师在连市政协文史委工作,因上午刚刚参加驾照考试通过回来,不难想见连日来的疲惫不堪。然而,好客的主人仍兴致盎然地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主题当然围绕着海州。朱老师告诉我当年淮安卫东海所的位置,在今南城;西海所的位置在今州城;黑风口,就在南城与州城的朐山与南城(山)之间,大约2公里的距离。从字面意思看,这里当年恐怕是风急浪高,冬季自北向南或夏季自南向北的风,在此浩浩荡荡,往往掀起惊涛骇浪,每每成为渔人杀手,故为渔者名为“黑风口”。明眼人一看这地理阵势,就会知道黑风口名不虚传。现在听起此名,细思之下确实仍有一点毛骨悚然,当时船家至此说不准怎样地不寒而栗呢。而大村、小村,即在南云台山西麓;当路村,在大村以南一箭之地。墟沟营,在大村、小村还要往北,距市府大厦自然更远一些;其在北云台山东北方向,连岛(明末野鹤公避此之时,其名为莺[鹰]游山,岛南与陆地间水域今称鹰游门)西南,今名墟沟镇,属新浦东区。而当年野鹤公所谓的清风岛,据朱老师分析应是今日的清风顶。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离开朱老师的办公室,随朱老师步行回府。一路上,零零星星地下着小雨,朱老师推着自行车,我把旅行包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腾出手来为朱老师撑着雨伞。我们沿着公园南路向西,经过东盐河桥,一路边聊边走,一问一答,大约将近半个钟头便来到朱府所在的苍梧小区。这里不愧是政府宿舍大院,外表一例是通常地不事张扬,但院中绿化相当不错,尤其是庭院式的灯光效果充分显出此地的气度不凡、不同寻常。朱府就在院中第三幢东单元的六楼上,门牌号是602——竟然与寒舍门牌号相同,这大概也是某种程度的缘分暗合吧。进得府中落座后,才知道朱夫人下班后去给女儿开家长会尚未回家。朱老师向我聊起《西游记》作者近年之争,证道者认为是丘处几一说渐占上风;谈起连环画收藏,尤其是关于《南明史》题材的收藏,朱老师充满了自信;谈起汉服运动,他又一腔感慨;谈到从西北初回连市时的窘境,似乎不堪回首;谈到书画、谈到读书和藏书,朱老师虽然侃侃而谈,但都是娓娓道来,丝毫没有师长的架子。毕竟,连日的劳累,谈着谈着有时他竟然睡着了。我知道,这时候睡眠对于一个缺觉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于是,我便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欣赏起客人的居室和装饰:100多平米的楼房,尚算宽敞,各室布局比较合理,功能较齐全。关键是房主人的筹划、安排和简洁、明快的装饰,充分显示出当代学者的应有风格
与超脱、雅逸、不流于时俗的气度。进门的玄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诸格中的琳琅满目的瓷器、紫砂壶等,中间上下两龛分别供奉关公和黄大仙。玄关左侧走廊墙壁上悬挂着友人赠送的一幅荷花——功力一般,不敢恭维;玄关后面小客厅北墙上挂着民初河北画家陈维清(号伯泉)的人物画——不仅饶有趣味且透出匠心之高古;正面西墙上是一幅现代山水画家的作品并配以楹联——身手不凡、地道老辣。最为称道的一是次卧东墙上的林散之的行草“用志不分 可拟于神”,落款是“甲子四月”,起首用窄长方印“大吉羊”——这是标准的人文字画;二是进门右侧大客厅里西墙上那幅行书:“飞雪草原尚记忆,连云波浪壮豪情,人生行色本无定,酒正举杯诗已成。”署名:汪大充(上海汪道涵本家),落笔时次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乌鲁木齐。这位汪老先生不仅字写得好,诗作得更好。至于大客厅东墙上的那幅山水画,虽然很能显示出画家的多才与创新,然而其功底似尚欠扎实。大书房的藏书,比较不少,多很精致,颇显示出主人的好学与博雅。
晚上将近7点朱夫人方一脸憔悴地回家。于是,我们一同去院外饭店共进晚餐。此时,天空中仍然淅淅沥沥地飘着细雨,在如此绵绵细雨中与师友聚餐,自然别有一番情趣。晚餐被安排在苍梧小区北边的一家清雅的店里。朱老师点了吃不完的可口菜肴,给我印象较深的倒不是美味可口的菜肴,而是朱老师从自己“窖藏”中带来的“汤沟大曲”。此酒产自海州南临的盐城响水,据说起源于北宋年间,成名于明朝未年。据海州志记载,宋时,汤沟地区即有酿酒作坊,鼎盛时达到13家之多;明未,汤沟大曲经当时的滨海县殷福记商号运销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始为世人所瞩目;清康熙三十七年,《长生殿》作者洪升北上会友孔尚任,途经汤沟镇品尝了汤沟美酒之后,挥毫写下“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之名句,从此,汤沟大曲享誉四方。席间,朱老师的“惜福”,显示出不同凡俗的修养和做人的老成实在。至今思之令我叹服。晚餐后,我们在斜风细雨中边聊边踱回朱府,好客的主人坚持让我宿在家里,好在家中有阁楼,且恭敬不如从命,我也是一贯随缘、随遇而安、愿意自然而然的人,只是难为了女主人——忙上忙下地给我准备铺盖。有报而已,夫复何言?我与朱老师门牌号相同、生年相同、志趣相同,若非缘份又会是什么?
次日,朱夫人自备的精肉粽子,给我这个私下自诩的“美食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早餐后稍事休息,我便与朱老师各骑自行车同游了古海州城——如今的海州区。从新浦到老州城,骑自行车大约用了半个钟头还多。这里除了山山水水之外,留下的古迹大概只有曾被称为东楼的门洞和几经修茸过的儒学中之一栋校舍。当年的西海守御所已不知何在,是否早已荡然无存也不得而知。在标志着海州古城的巨型牌坊前,我购换了胶卷后,第一个便留下了其芳影。再往南,淡淡的云雾中,锦屏山好像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山虽不高,横亘在城前如同一具天然的屏风,令我联想起家乡小河南岸青石嶙峋形如照壁的南岭石障(闻诸府严之传说)。穿过牌坊,往南大约将近500米,便是古海州的城东门楼。楼是近年新修的,唯有门洞为旧时之物。经步测,门洞宽约5米,进深10米左右(已记不真切),门洞中间的内壁上两边各有放置灯具或蜡炬的小方形盲孔,我仿佛看见当年司阃就伴睡于灯下。在门楼外,我按动快门留下了门楼的雄姿以及角门、石碑、街道的倩影。在新修复的海州古城东门外的东北边有一古碑,石质驳杂、字皆漶漫;门楼西南侧的石碑,则是一九九五年十月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及海州区委共立的仿古新镌之碑,撰文是海州的丁义珍,书写是铜山的陈凤桐,驼碑的赑屃任劳任怨地趴在碑下,确实是相当地忠于职守。在朱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东门楼以南、大街西侧的双龙井。此井六百多年过去,至今依旧甘泉汩汩,不能不令人感叹造化的奇迹和力量。据朱老师介绍前些年此井几为村妪洗衣污竭,所幸地方有识之士及时举措而得以有效保护,想必朱老师的文章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回头转到大街北头,在一个不小的院子前,朱老师告诉我:这里就是明代海州儒学的所在。我们在院子门前的大树旁边,锁上自行车向守门的老者(出来院门后才知道此老乃诸城刘氏之后,但不暇问及何来此地)说明来意后获准进入院内。儒学堂的制式是标准的明清建筑,红格子门窗、青色砖瓦、瓦花屋脊,一应古色古香,经历了几百年的洗礼,非明即清之作,尤似晚清修茸物的可能性为大。想必儒学从前不会仅此一栋,至少三五栋甚至更多,至不过今日仅存孑物而已,没有同毁于兵燹与震灾,恐怕这已算万幸了罢。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匆匆,未能给儒学堂后边的一搂粗、两丈高的老榆树留下芳影以及一睹院子东北方向靠东墙边的“乡贡进士题名碑”背后各位先贤的尊名,实在是大不敬得很,只有留待下次当面赎罪吧。离开儒学,我们沿着不宽的仿古街道转到白虎山下。青龙山与白虎山遥相对峙,在青龙、白虎之间偏南一侧五里之外便是锦屏山,即古之朐山。此真乃钟灵毓秀之地。在青龙桥北,好客的朱老师还特意为我买了一份当地特色小吃——绿豆凉粉,口感筋道,味有清香,分明不同于青岛的绿豆凉粉之软嫩淡薄。调料有蒜泥酱油和辣椒酱油两种,我当然坚持一贯地择前而弃后。我不能不佩服主人的悉心。我们是8点15左右出发,回来时已经11点30分。中午在朱府用餐,颇为丰盛,尤其是细心的朱夫人还特意到市场买了昨晚没能在饭店吃上的蛤蜊,令人暗自感动不已。
午餐后,休息片刻。我们乘103公交车去连云区墟沟镇——当年的墟沟营(从“墟”、营”字分析,当年此地极有可能是一个赶墟之所、驻军之处,而且先成为“墟”,以后才有了“营”)。墟沟,名副其实,的确是就在一条沟里。所谓墟,大概就是北方人所说的集市吧。想当年,野鹤公避难至此并无多少人烟,而如今竟已成为繁华之镇、市区边缘,不能不令我感慨万端。这里的繁华,恐怕很与港口的繁荣相关系。其繁荣程度,我觉得不亚于新浦的一些地方。绕过墟沟,往西北海边走不足1公里,便是开发区最好的宾馆——神州宾馆。这里已于当日上午住进了泰兴市的几位客人。我陪同朱老师一起在客房里见到了他们中的二位,朱老师向他们赠送了连市文史方面新出的一套图书和几份水晶礼品。我在宾馆内有幸购得连云港地图4份共20元,价格不贵。从新浦政府大楼北边的马路到墟沟海边,大约30公里,公交车1小时多一点即至,票价4元。回来的路上,我们顺便寻访了就在公交路线附近、南云台山西麓的当路村。该村四百多户人家,大部分姓王,系王鸣鹤(忠愍)之后,村子中间有王鸣鹤的祠堂和碑铭。祠堂院门西向,拾级而上,迎面是祠堂的东厢房,厢房南面山顶下的白色石灰墙面上依然清晰可见印有明清时期的花饰图纹。院子约有12×18米见方,中间新矗一通石碑,正面隶书“王讳鸣鹤公碑”,落款为“海州三槐堂当路王氏族人共立公元一九九四年清明”。祠堂各室均有铁将军把守,从门缝内依稀可见室内存放若干杂物。遗憾的是未得入见。祠堂在解放后曾经作为村里学校,估计原有祭祀礼器早已荡然无存。曾听父亲讲,当路村有丁家胡同,这里胡同倒是不少,但已难辨哪一条是丁家胡同。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也存有不少,其屋山头上的花饰便是明证,但看得出显然尚未得到村里居民的珍惜。当时,我想到:以明朝的海禁之严之长,当时渔民与农民恐怕不会有多大差别,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耕播为主。在这个貌似整齐现代、内里颇多古迹的村子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走的地方并不多,但仅就所见的两三个地方却给我留下了传统与现代正在对撞的深刻印象,使我不禁要从心底里大声疾呼:传——统——,危险!
下午四点半多,我们方返回新浦。由于我的手机充值已不足而又不能异地充值,加之拙荆将家中钥匙反锁在室内,现暂借住在岳父家,再不赶回去势必耽误儿子明天上课。更兼,两天来也够给朱老师一家添麻烦的——“客不走,主不安”,信哉,斯言!我今晚必须赶回青岛,走之大吉!注意打定。于是,我不顾朱老师夫妇二人盛情地一再挽留,满怀对古故乡海州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尤其是师友的无限眷恋,毅然踏上归程。35元的计程车票,将近1个多钟头的时间,赶往新浦西北的204国道,在收费口附近青岛焦老大的客店大院里,停满了南来北往的双层卧铺长途客车。18:15,我登上了上海——青岛的“沃尔沃”。躺在豪华客车的上铺,望着车窗外的万家灯火,我不禁再次感慨万千:从洪武廿八年二月推公从当路
村(或说大村)迁出至今,613年又3个月过去了,然而天地悠悠,失去的仅仅只是时间和古人,而留下来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与代代传承的海州文化,以及对于祖先曾经开垦过的故土那份无限眷恋和依依深情。尽管我知道,这里早已物是人非,沧海变成桑田,但无论如何天翻地覆、地覆天翻的变化,只要有海州存在,就永远有曾经是海州人的绵绵情思,就象儿女思念和眷恋着慈母。我还想到,今日诸城东南乡人的纯朴,原源于海州人古来便有并迄于至今的美德。而如今海州人的普遍恬淡、安静,未曾想竟能给我留下如此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并将伴我终生。我愿海州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人更美!愿两地联系更加紧密,像家人一样常来回看看,同亲戚一样常相互走动。海州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由欣赏而至于重视,也令我感叹不已。看得出,他们已经并仍在努力着。但愿对于当路村、大村、墟沟营、南城,再加以更深切的关怀,把他们保护得更好。有些古碑应当妥善置于室内而不必暴露于室外,因为已经饱经风霜,字迹涣漫不清,再不更好地保护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荡然无存。这是我私心里的一点小小祈求,但愿能够得到故乡人的感应。
海州初行,实现了我多年以来的梦想。激起我心灵久久的震撼,激动的心情至今不能平静且难以言状。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但是,海州!——不管你是被改成新海连市,还是改成连云港市,也不管你今后被改成什么名字,您永远是我童话里的那个海州!我愿在心底里千万遍地亲切呼唤您那如诗似幻的美名-——海州!
海州,再见!师友,再见!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不知何时才能再瞻您的风采?!
藏马山外史牛毛山居士丁全来文质二ΟΟ七年六月十三日初订于青岛娄山后
第二篇:张行辉读《教海漫》记有感
张行辉读《教海漫记》有感
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但又是复杂的,他们的单纯常常会使他们犯错,而他们的复杂却使教师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感到棘手,老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动作就有可能伤害到他们。身为人师的我也时常会陷入两难之中,闲暇之时我常常想: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教育学生,不管是在日常零散琐事的处理上还是教学上都能得心应手。直到看了于永正的《教诲漫记》之后,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教学中还有这样的艺术。于老师的智慧和人格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和体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贤人尚有犯错之时,何况总角小儿。“棍棒之下出贤徒”棍棒教育自古就有,古代私塾中那个大戒尺曾让多少儿童臣服,又让多少儿童憎恶。时至今日,棍棒教育已在一些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动不动就细柳条、粗棒子伺候,孩子是敢怒不敢言,委屈的了不得,从而见了老师绕道走,跟老师说话战战兢兢,上课也不再回答问题了,成绩也会一落千丈,老师就会很生气,再找他一顿批评,如此恶性循环何时才能有个尽头。当你在办公室里怒火冲天的谈论这个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个学生上课捣乱时,你是否也有在自身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欠妥当?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的,这需
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而不是教训他们不该怎样做。棍棒只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半点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孩子厌学、逃学、叛逆、抑郁等现象不就是很好的作证吗?!
我很喜欢《教诲漫记》中的这样一句话:‘水总是长流的,堵,只能让它不再流向我们所不愿意的方向,要使它流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疏导。’在教育中,“堵”是很容易的,当学生犯错时,只是说一声“不能那样做”就行了,但这只是让学生知道了在这件事情上我不能这样做,但到底怎样做学生并不知道,一旦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学生可能还会出错,所以只“堵”是不行的,有时候堵并不起作用,教育的艺术是疏导的艺术。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师如果指名道姓的批评一通,这个学生可能会安静一会,但不一会又会故错重犯,不但浪费了上课时间,效果还不好,如果教师这时表扬那些专心听讲的学生,这时你会发现,正忙着干别的事的学生会立刻一本正经的坐好,两眼望着你,如果这时你再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至少可以安静上几分钟,这就是疏导的艺术。堵,水满则溢,对学生一味的批评教育,学生就会产生逆反情绪,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而疏导则会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知道今后该如何去做。在本书中有《纸条的魔力》一章,记述的是
怎样用传纸条的方式让一个偷别人东西的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了错误。试想如果这位教师在班上公开宣布这位同学偷了别人的东西,他以后在班上又该如何立足,小偷的骂名可能一直伴随他直到毕业,而这对于这个幼小的心灵又会造成怎样的伤害。一张张小小的纸条传递出了教师对学生关心,它不但帮助这位同学改正了错误,我想这些小纸条也会被这位学生永久的保存。
于老师的《教诲漫记》一书不但传授了对待犯错误同学的策略而且讲述了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感同身受,以前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语文课,整堂课那位老师都是用一个声调讲的,而且声音还很小,我想如果不是有听课老师在那,那帮学生早就呼呼大睡或大闹课堂了吧。教学是一门艺术,当一名老师容易,但当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却要下一番功夫,教师的激情引导是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关键点,用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们的热情,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的效果一定非常的好。如果整堂课都死气沉沉的,教师提不起精神来,学生也提不起精神来,学生没兴趣自然不想学,在课堂上做点小动作、犯点错也就在所难免了。我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这帮孩子上课就是不好好听讲,还不做作业,你说气人不气人。”其实,在我们教师抱怨、发火时,我们是否想过:‘这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听课,为什么不做作业,难
道这全是孩子的错吗?’有些教师上课盯着屋顶看,有些教师看到学生尤其是差生就烦,孩子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你一直盯着屋顶或一看见学生就皱眉,学生们又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受老师关注,老师不爱他们,这种心理会使学生感到失落、沮丧甚至愤怒,大家都知道皮革马利翁效应,也都知道教师的期待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当教师忽略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消失了,这也就意味着你的课不是死气沉沉就是热闹非凡,这也必将导致教学的失败。另外,在教学中还应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点,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定,否则这堂课同样不会成功。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这才是教学的艺术。
教学中时常会发生一些你意料之外的事情,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不管是做人还是学习上都能接受教育,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潜心研究的。钟爱《教诲漫记》,只因它是教师们的知音。
张行辉
第三篇:初教支教行
初教支教行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师大的研究生支教团,在他们当中,有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学姐学长们在绽放着我们初教的风采,他们一直以来奉行的一句话让我深受感动——让生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于是,他们奋不顾身地走进了贫苦山区,走进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一直在想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我们,身为未来小学教师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那些师资力量贫乏,教育水平低的山区做点什么呢?于是,我想到了我们见习实习的日子,我在想,学院是不是可以利用这几个机会招募一批志愿者,征召几个有意愿的同学前往山区小学见习实习,而不是局限于天津当地的小学,这不仅是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也给了山区孩子一个机会。虽然见习实习的时间不长,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能带给他们的,能改变的都很有限,但相信我们的出现,带给他们的鼓励和希望绝对是无穷的。
首先,我想的是,作为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作为初等教育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也比较可以让山区学校接受,希望我们的学院可以把帮我们找实习学校的精力用一点到找支教学校上去,应该也不是难事。
然后,我们招募的志愿者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我们需要一两个带队老师。但是许多老师都有教、研等一系列工作,所以我们也可以面向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征召带队志愿者导师。
其次,关于自己问题,我只希望学院可以帮忙解决火车票问题,其余的如支教期间需要的图书、纸笔、急救箱、安全保险、生活费等都有学生自己解决。
再次,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工作,一定不能忘的是——我们不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见习实习的学生,本分工作应该做好。另外,我们还需要提前了解好小学各年级的教材,以便到支教地后能很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储备好安全急救方面的知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只是我的想法,或许是天真的想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抓住每一次机会让生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算没有机会,也要试图创造机会,一切只为希望这个世界能因为我们而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第四篇:海州街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海州街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海州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区两级安监部门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为构建安全和谐社区,推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顶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州街道现有企业12家,其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3家,分别为万泰医药材料有限公司(酒精)、九盛化工厂(苯酚、甲醛)、康尔达工贸公司(酒精)。烟花爆竹零售店16家。海办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用四个到位来概括一下:
一、思想认识到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班子全员负责制的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层层分解落实。逐层签定30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社区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员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目标考核责任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海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重要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抓紧抓好,才能实现街道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机构队伍到位。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持之以
恒地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而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安监机构和队伍建设,2005年海州街道成立了安监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前安监所有专职安全员一人,兼职安全员五人。街道还不断加大对安监机构和安监队伍的投入,结合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辖区内增加了100平方米左右的安全宣传栏。在不断完善机构装备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街道十分重视各项软件的建设。安监所坚持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贯彻落实市、区安监部门的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街道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分析前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布置下一季度安全生产任务。
三、宣传教育到位。各社区、各部门、各企业充分利用黑板报、标语口号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今年六月,街道以“安全文化”为主题,因地制宜,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在海州宝利街广场进行了文艺汇演;组织各社区举办了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板报展评活动;组织双龙社区居民、小太阳幼儿园小朋友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演练,在万泰医药企业开展消防演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街道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逃生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为开展好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监督检查到位。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在日常监管、检查抽查、隐患排查治理上,我们真是花了工夫、下了力气。
在日常安全监管上,海州街道坚持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安全事故的易发场所和部位开展长效管理,做到不留死角,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高毒和危化品使用储存单位、建设拆迁施工现场开展全面管理。
在安全检查抽查上,海州街道在做好日常检查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做好重大节日、重点时期的检查工作,在每年7、8月份组织防高温、防高空坠物、防事故伤害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春节、两会、国庆、元旦等重点时段,对辖区企业的生产安全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上,我街道实行社区、企业自查,办事处督查的方式,对辖区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排查,上半年共排查出一般隐患72条,下发整改指令书6份,目前所有事故隐患都已整改完毕。近期,我们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排查出隐患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加强跟踪督查,做到根治率100%。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前,海州街道正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攻坚年”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建设平安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2011年7月13日
第五篇:天堂行记
人们常说努力或是说拼命努力,目的原于对物质的贪婪与追随。也许没有原因,也许的确为了些什么,我背起行囊拿着相机,去寻找另一个世界。在历经近百个小时的奔徙之后,我置身一个三面环山的美丽湖泊旁。我对她一无所知,但在我见到她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灵魂的空鸣震彻,对她莫名喜爱的心境漂浮在3500公尺上的云空之中。我想,我到了天堂。――题记
说起这趟行程,倒是有些莫名其妙,原本打算去西昌作一个彝族火把节的专题。可到了西昌因推却不了彝族兄弟们的热情招待,整日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歌舞升平其热情可谓之大矣。七日如行尸走肉般,半梦半醒的穿梭在燃满火把遍布彝人的陌生街道中。只记得不停的在跳,不停的在喝,不停的看见一张又一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不时萦绕着祝酒歌的模糊旋律……就这样过了七天,火把节结束了,看到睡在一边的相机,才知玩过了头。那几个彝族朋友觉得我尚未尽兴,一再挽留,只好推辞说公务在身,便匆匆告别。临行时,喝了最后一次酒。那次酒喝的不多,可我醉了。
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个朋友提起泸沽湖。那儿离西昌不远,我决定ァ?nbsp;
我赶上清晨第一趟去盐源的汽车,一路风光宜人,中午到了盐源,差一点因解决内急误了当天唯一一班去泸沽湖的车。资料上说,盐源距泸沽湖仅两百公里,但一路上山路险恶,有塌方、断岩、车匪、泥石流等诸多危险。车匪和泥石流倒是没见,但着实体会了何谓山体塌方,崎岖断岩。行者随时处在葬身金沙江水的危险中。尤其是如此漫长的行程竟还会堵车,常常看见几十个司机围着一块挡路的巨石无所事事,那情景倒是和《2001宇宙漫游》有些神似。当时,好像是在等待自由,车一开动,心里会狂喜的发出《肖申克的救牍》般的欢呼。那时你不再埋怨那车有多烂,不再埋怨车开的多慢,也不在乎车是否会有翻下山崖喂鱼的可能。你会欣然的继续享受五脏六腑被颠错位置的漫漫路途,你会满心欢喜的看着身边的摩梭人探出窗外把马路涂得一塌糊涂。山崖上不时出现的小瀑布会把你从梦中惊醒,你觉得那都是幸福。天色渐渐暗了,车在漆黑的凉山山脉上盘旋着。那晚居然看到了满天的星,那情景很久没见过了,眼前渐渐看到了零星的灯光。在历经16小时的难忘行程之后,我到了泸沽湖镇。
对镇子的印象不是很清晰了。只记得那个镇子很小,没什么灯火,随便找了一家旅馆,我一头倒在床上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醒时发现身上竟还背着行李。被相机角架之类压了一夜,全身酸痛苦不堪言。镇子离泸沽湖只有5公里,这让人很兴奋,我立即动身。
天空蓝得过于浓郁,浓郁到你觉得是假的。一路上都是摩梭的木制小屋。每家摩梭的屋子上都插着旗,屋檐被白色的漆刷得像奶油一样,烟囱里升起白烟,天更蓝了。泸沽湖的轮廓渐渐清晰,我离这个神奇民族也越来越近了,当我看到泸沽湖全貌时,我已彻底折服在她的秀美之中,我想天堂也不过如此了。岸边靠着几艘小船,摩梭称其为猪槽船。我与摩梭的神女峰隔湖相望,湖水是非常好看的翠蓝色,湖面反着波光,碧波荡漾。青绿色的远山错落有致的摆放在视野中。蓝天、白云、湖水、青山,画面被安排的完整致极,让人怀疑她是否真实。湖里不知何时多了一群光着身子游泳的小孩,从里探出脑袋打量着我这个另类和我手上的相机。他们一直对我笑,不停地笑,我拍他们时,他们会躲开镜头,潜下水面。一会儿,他们又一个接一个探出头来咧嘴傻笑。我沿着湖走,他们也沿着湖跟着我,直到我走进一户人家向他们告别。当时我觉得很真切,从未有过的真切。
我和房主说明了来由,他十分厚道,尽管汉语不是很流利,但言语间流露的友善和谦逊我很明白。他给我找了一个懂汉语的向导,向导是牵着马来的,下午他领我去拜访摩梭的末代王妃萧淑明。向导很黑,一说话就爱笑。和他聊了很多。从他那儿,我对摩梭的走婚了解了一些。他们的爱情倒是极富有浪漫色彩的,摩梭的男女之间没有婚姻关系,当他们行完成人礼后,就可自由走婚。每晚他们在篝火舞会自己寻找伴侣,当晚便去女方家过夜,天亮之前离开。每个人可以有几个恋人,姑娘的窗前一旦拴有腰带,表示屋内有人,其他的相好便不可再去。他很可爱,说这些时特别兴奋,还一再邀我去走婚。
一路上看见很多小孩子,大多在干活。他们不停的对我笑,我也不停的对他们笑,笑到王妃的家时,我的下巴已快脱臼了。很不凑巧,王妃在我到的前一天去雅安了。王妃的儿子倒是很健谈。他打扮的像一个小老板,这让我很失望。好歹他也算个王子嘛。一个小时的交谈之后,我才知道末代王妃的由来:箫淑明原是汉族人,生活在成都,父亲是国民党的一个文职官员。她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并喜舞剑。由于成绩优异相貌端庄,被摩梭土司选中。当时国民党为安抚盐源一带的摩梭,便答应土司请求。于是箫淑明像王昭君一样被嫁到了现在的泸沽湖。
王妃的孙女十分可爱,这至少能弥补些遗憾。告别王妃一家后造访王妃的女婿……当地最德高望重的喇嘛。当时喇嘛正在打坐,房檐上投下的一道光打在他身上,倒是很有些禅意。和喇嘛的交谈颇为费劲,他不太会说汉文,又老爱说一些佛学问题,但他提到因果报应时我倒是有些明白了。给喇嘛和他的妻子拍完合影后我与喇嘛道别了。回去时我没有骑马,我在想喇嘛说的话。
晚上我参加了摩梭的篝火晚会,一切看起来很正常。大家打扮得很漂亮,围着篝火跳舞。晚会结束时我看到的确是一对一对地走了。我是一个幸福的旁观者,默默注视着这个神奇的民族的浪漫。因为简单,所以纯净。
三日后,带着摩梭的纯净气息,我离开了这片圣洁的湖泊。
我想我一直在还债
也不知要还到哪一天
确定的是一定欠了别人很多
可是我觉的
债快还完了
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这次远行中
我体会到了爱
人类间那份最为纯粹的真切
那源于无数带着友善笑意的摩梭眼神
整个人被完全震傻了
我想
那里应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