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星农转城总结(2012.8.17)
西平镇红星社区
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红星社区工商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缓解城乡人力资源矛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以下简称“农转城”)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规范开展,推动红星社区的城乡统筹改革取得成效,按照省、市、县及西平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实施方案》(镇政发„2012‟49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红星社区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层层签订责任书等,认真开展“农转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开展“农转城”工作以来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要的阶段性总结。
一、基本情况
红星社区地处沾益城区,距离西平镇政府3公里,距沾益火车站0.2公里。东邻玉光村委会,南邻云南省沾益农场,西邻光华社区,北邻玉龙社区。下辖14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2667户,有居民人口7676人,其中,农业人口6438人,劳动力3826人。红星社区结合城镇体系建设现状和空间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放开落户政策,引导、鼓励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体制基本接轨,二元结构基本改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功能有效发挥,社区新增城镇户籍人口
15000人。为确保2012年12月底前完成“农转城”2000人任务,社区计划完成“农转城”人口2800人,其中,每个居民小组平均完成200人。
二、主要工作成效
建立机构。为切实抓好对加大“农转城”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7月下旬,成立红星社区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变为城镇居民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余家瑞任组长,居委会主任陈国明和副主任罗凤娥任副组长,各居民小组长任组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二楼社区办。办公室负责抓好社区“农转城”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和做好政策的宣传和各种疑问的解答,保障“农转城”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由罗凤娥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冯吉华、张石生、詹志刚、聂宏亮组成。
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社区的实际,制定了《红星社区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各居民小组深入居民户,对重点转户人群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办理相关转户手续、信息录入等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 “一站式”服务。认真完成目标考核责任制,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把“农转城”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推优评先的依据,推动落实,确保目标按期完成。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农转城”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同时牵涉到社会稳定问题,社区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于2012年7月25日,召开了各居民小组参加的动员大会。把思想统一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职责履行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农转城”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宣传“农转城”政策,引导并发挥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册,为群众答疑解惑,形成了居民全力支持、理解、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在社区内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农转城”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经过一个月以来的努力,完成256户,515人的“农转城”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关政策待遇问题。
(一)现有60岁以上人员已经享受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在享受城镇居民的60%,“农转城”后,是否可以执行100%的待遇。
(二)“农转城”后,农村原有房屋在办理产权相关手续时,是否受政策的限制,即:⑴能否办理两套以上产权房;⑵城建局、土地局收费标准是否与城市居民一致;⑶正在办理小区住房的是否可以继续办理有效;
(三)房屋拆迁,如果有地基补偿,是否同原农村户口同等享受;
(四)“农转城”后国家给予的粮种补助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是否继续执行。
西平镇红星社区居委会
二○一二年八月十七日
第二篇:乡镇农转城工作总结
乡镇农转城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让更多农民共享城市公共文明和公共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按上级安排和部署,我乡高度重视“农转城”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自愿有偿、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结合本乡实际,扎实组织开展“农转城”工作。
1、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联合全所干警系统、完整、深入地学习相关文件,吃深、吃透政策目的,明确“农转城”工作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确保把握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障好群众的权益,做好群众群众思想工作,为群众盖好“两床被子”、穿好“十件衣服”。
(2)明确职责、加强协调
及时成立相关工作小分队,为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明确落实的工作格局,根据本乡实际,提前介入,率先谋划,具体分析各村委会人口底数、分布情况和现状,坚持突出重点、边试点边推进,确保“农转城”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全乡专户目标任务计划数为512人,通过对全乡“农转城”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把任务计划数分解到月,切实做到了“任务、目标、责任”**确、(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组织全所民警进村入户,持续深入地广泛宣传“农转城”的有关政策,好重点村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相关工作。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乡实际,拟定宣传实施方案,通告黑板报、标语、宣传资料等途径,广泛宣传动员,努力做到“农转城”相关政策家喻户晓,积极营造开展“农转城”工作的良好环境。
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312位农民顺利转为城镇居民。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效果不明显。前阶段“农转城”宣传工作开展主要以街天发放宣传单为主,人口流动性大,针对性不强,宣传效果不理想。绝大多数群众对政策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对“农转城”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顾虑,普遍抱有观望态度,造成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宣传方式,确保宣传上不偏不离,保留本意,传话不走样。并且要确保宣传方式,通俗易懂,让群众容易理解。
(二)要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和基层干部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做到明确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间,明确转户重点群体,确保“农转城”工作按质按量完成。
(三)坚持派出所服务,农民作主的原则,成熟一人转一人,成熟一户转一户。上级政策制定了,要及时公布,及时宣传到位。在农民转户过程中,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扎实做好服务工作。
第三篇:信息2农转城
郾城区户籍制度改革“农转城”集中办理仪式
3月13日上午,郾城区户籍改革“农转城”集中办理仪式在黑龙潭乡启动,市、区领导出席并讲话。
郾城区人社局积极组织三名干部职工参加,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问题对来咨询的村民作一一解答,主动搞好服务,全力配合,认真把政策宣传到位,打消群众顾虑。
随后,市、区领导为部分“农转城”村民代表颁发了城市户口本,拿到崭新城市户口本的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向阳
第四篇:农转城阶段小结
重庆市第二交通技校(奔腾部)2010年秋期
“农转城”阶段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2010年秋期在校学生511人,其中市内农村籍学生(应该转户口)376 人,已转学生(非农户口)127人,待转学生 4 人。
二、工作措施
本部一接到教委指示后,立即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随后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讨论怎么使我校的“农转城”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此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班主任会议落实情况
(二)分发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同时分发了新生入学须知,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农转城”的意义和途径。
(三)在学校教学楼做了“城市生活让你更美好”等标语。
(四)2010年9月29日,召开了重庆市第二交通技校“农转城”思想动员会。
(五)班主任和全校职工实行分工合作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鼓励其转为城镇居民。
三、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学生家长思想守旧,都不愿意转为城镇居民
(二)部份学生的户口所在地属于即将被占用的辖区,都以为被占用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实惠和补贴,所以不愿意转为城镇居民。
(三)家长顾虑转为城镇居民后,孩子在城里无法生活的时候回到农村又没有地可以种了,这样就造成两面损失。
(四)部份区县农村也在转户口,但是当地的政府给予的待遇优厚,都在等待优厚的待遇光临。
总之,我校的“转户”工作难度较大,这项工作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努力做工作,要让家长和学生高度认识这一“转户”工作的重要性,使后期的“转户”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街道办事处农转城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及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人民政府文件精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推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村委会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将转户权益明白卡及时的印发到农户手中。在此期间,负责推进此项工作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茹多次到村委会,召开“农转城”专题会议,指导村组干部落实工作。共发放转户明白卡1500册,广播宣传22次,黑板报10期,受众人数2000人次。根据政策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放在八街村委会辖区内的大里屯村、月照屯村(3个组)以及八街村。到目前,涉及温水村委会水源保护区搬迁的车木河村259人现已转变为城镇居民,大里屯村等其他5个村小组的1992人也已转变为城镇居民,现我街道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人口数已累计达到2251人。完成了街道2012年任务目标1960人的114.8%。现街道正安排相关培训机构对转户人口进行就业上岗培训工作,促使转户工作扎实平稳的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一些历史遗留的负面农民意识使农户抵触“农转城”。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至今农民仍然是我国第一社会群体。在传统农业社会萌发生成的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一些落后、守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阻碍部分农户“农转城”。如,农民的村社血缘家族意识、封闭守旧的小农意识以及难以割舍的乡土观念等等,这些负面的农民意识综合影响“农转城”政策的贯彻落实。这部分农民群众视土地为自身生命,遵循“民以食为天”,把自身束缚于土地上,对“农转城”政策不能客观正确理解,认为“农转城”危及自身生存,从心理层次抵触“农转城”。如“农转城”后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住房怎么解决、养老怎么养等等问题让小富则安的农民心里上下不安。
(二)农户认为现今的国家政策农业户口比城镇户口优越无须“农转城”。教育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均有生活补助,而城镇的没有;高考时农村独生子女有加分,城镇的没有;大学期间,相同条件下,农业户口更容易获得助学金;医疗方面,现在农民都参加了新农合,门诊或药房买药都可享受,生活困难的还有医疗求助卡,但城镇户口要住院才可以享受医保;社保、医保个人缴纳的费用城市户口的基数要比农村户口的高得多;其他方面,国家现在有很多惠农政策如创业基金、住房改造等,比城镇的好。所以很多农民觉得转户后得不偿失。同时很多村民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存在担忧,认为在土地、林地等在本轮承包期满后如果不能继续承包,在城市又没有谋生技术找不到工作,到时候就成除了有一纸户口外什么都没有的“无产阶级”,这样的进城落户风险太大,所以不愿转户。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明晰国家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宣传上要加强引导,不离不偏,保留本意,传话不走样,不能让农户对政策模棱两可,让其频频出现反悔心理。
(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工作纪律要求,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措施不落实和损害农户利益的干部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三)现阶段,城市就业早已达到饱和,劳动力也就相对过剩,下岗失业职工每年在增加。农民转型进驻城市后,要生存要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如何缓和城里人同农民工争岗位的矛盾也亟待解决。今后街道将继续安排相关培训机构对转户人口进行就业上岗培训工作,加强转户人口的就业竞争力。
(四)妥善处理好进城农村人口的承包地、林权地、林管地、子女父母的赡扶养、债权债务的关系和资产处置等。使进城农民以成为一个完整、无任何牵挂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