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专升本工商管理四门专业课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参考书:
《管理学》 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Ⅱ、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近代社会管理,现代管理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著作:《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人事管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 五项职能、十四条原则”;韦伯的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三)行为管理理论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四)数量管理理论
(五)系统管理理论
(六)权变管理理论
(七)质量管理理论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管理道德,管理道德规范,管理人格,管理道德评价
(二)四种道德观
道德的功利观,道德的权利观,公平理论道德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
(二)个人特征: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三)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
挑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一)社会责任
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古典观(或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三)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的责任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五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
(一)决策的含义及其理解;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二)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提出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识别目标;拟订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做出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与评估。
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
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六章计划和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含义,计划的内容“5W1H”;
(二)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三)计划的性质。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与人事计划
(三)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
(四)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
本章内前三节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的内容;
(二)目标管理的性质:
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和伴随仿真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
二、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对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三、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
(二)网络图的构成要素:工序,事项和路线;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
第八章组织设计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
(一)管理幅度与组织的层级化
管理幅度的含义;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关系;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
集权的来源及其形式;组织层级化中的权力来源与分配;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有效授权;
(三)组织的层级化与结构的有机化
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层级化与有机化。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对人员的变革,对结构的变革,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
(三)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
压力的含义,压力的起因及其特征
(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
组织冲突的影响,组织冲突的类型,组织冲突的避免。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第十一章领导概论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与管理的共性与区别
(二)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
(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
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
(一)权力与领导
权力的含义,能力的类型 ;
(二)管理制度集中与分散相对立的领导者: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三)维持与创新相对立的领导者:维持型领导者,创新型领导者
第三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
(二)领导方式行为论
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管理方格论
(三)领导方式情景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选择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激励
第一节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二)激励与行为: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X期望值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五)X理论与Y理论
第二节激励需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保健—激励理论
(三)后天需要论:大卫·麦克兰的后天需要论
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公平理论: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
(二)期望理论:M=V*E(M表示激励力,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第四节激励务实理论
(一)正强化:正强化的含义与方法的运用
(二)负强化:负强化的含义与方法的运用
第十三章沟通
第一节沟通的原理
(一)沟通及其过程
沟通的含义,沟通的意义,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类别;
(二)组织中的沟通:人际沟通与团队沟通;
(三)组织间的沟通
第二节组织沟通
本节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三节沟通管理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有效沟通的含义,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二)有效沟通的实现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的一般准则:
第四节组织冲突与谈判
(一)冲突的原因: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二)冲突的管理
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妥善的选择处理方法
(三)有效谈判的实现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
(二)控制理论;
控制过程;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
控制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第二节控制过程
(一)确定标准;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
(二)衡量绩效
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三)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第三节有效控制
(一)有效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二)适度控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经济法》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经济法》,丁万星等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1月。
二、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时效;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原则;经济法律关系。
2、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权与债权制度。
重点是经济法律关系;法人制度、物权与债权制度。
第二章 企业法
1、企业的概念和企业的分类。
2、新的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的分类、设立、财产、事务执行、损益分配、与第三人的关系等相关内容。
3、个人独资企业的相关法律知识。
4、外商投资企业的概述和分类。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的概念、特征、设立、组织机构、经营管理、损益分配、相互转换等相关内容。
5、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概念、设立以及厂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
重点是企业的分类;新的合伙企业的分类、设立、财产、事务执行、损益分配、与第三人的关系;中外合资企业的特征、设立时的出资要求;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的规定。
第三章 公司法
1、公司法概述和公司基本法律制度。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董事会、监事会、财务与会计、分立与合并、破产清算等内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组织机构、董事会、监事会、财务与会计、分立与合并、破产清算等内容。
4、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发行与转让;公司债券与公司股票的本质区别。上市公司的条件及股票的转让。
重点是公司作用的表现方面;公司的登记管理、年度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股份发行;公司债券与公司股票的本质区别。
第四章 合同法
1、合同概述及合同的分类。
2、合同订立的概念、方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3、主要合同的名称及内容。
重点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订立方式中的要约与承诺;合同效力中的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行使;合同担保的几种主要方式,其主要的区别。
第五章 城市房地产法
1、城市房地产管理概述。
2、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
3、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
4、房地产交易管理。
5、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以及违反房地产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重点是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中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划拨的范围;房地产交易管理中的房地产价格管理,房地产抵押。
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
1、工业产权概述。
2、专利法。
3、商标法。
重点是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及专利权的期限。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容。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重点是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区别;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内容。
第八章 票据法
1、票据法概述。票据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2、票据法的一般规定: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票据抗辩、票据丧失后的补救以及票据的伪造和变造。
3、汇票、支票和本票在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三者的本质区别及具体的使用方法。重点是票据的主要特征;票据权利的取得;票据抗辩;汇票、支票在出票、背书、付款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二者的本质区别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第九章 税法
1、税收的概念、特点;税收的主要分类方式;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税收的法律关系。
2、流转税法,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增值税的概念和分类;增值税中纳税人的分类;增值税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消费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的税收优惠。
营业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营业税的税率,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营业税的税收优惠。
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业务应纳税额的确定。
3、新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纳税人分类和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资源税法、特定目的税法、特定行为税法、财产税法。
资源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印花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房产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契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5、税收征收管理法。
重点是税收的主要分类;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
增值税中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具体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尤其是销售额的确定。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能够抵扣进项税额的特殊情况。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消费税的纳税
人及征税对象;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中工资、奖金、稿酬、租赁、利息等项目适用的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印花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计算。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契税的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管理中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第十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
1、经济纠纷解决概述。
2、仲裁的概念和原则、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以及仲裁的监督。
3、经济诉讼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经济案件的收案范围和诉讼管辖、经济诉讼程序。
重点是经济纠纷解决的方式。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6年基础会计课程社会专升本考试大纲
作者: 鲁师教育来源:添加时间: 2006-3-25点击率: 6488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概括性的系统理解。
2、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等式。
3、理解复式记账的意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
4、能够熟练的运用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试算平衡;并做到算账准确,记账结账规范。
5、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内容。
6、熟悉会计的核算流程。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总论
1、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
2、会计要素、会计等式(重点)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重点)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记录的专门方法(重点)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
1、复式记账原理(重点)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重点)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五章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重点:记账凭证的构成要素和填制要求)
第六章会计账簿
1、账簿的登记
2、记账的规则(重点)
第七章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期末账项调整
2、工作底稿
3、对账和结账(重点)
4、财产清查(重点)
第八章财务报告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记账凭证核算程序(重点)
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4、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三、参考教材《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二篇:2011年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1年工商管理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份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150 分)
一、要求
1.能准确地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3.能系统地了解管理学中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4.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对管理的基本工作能进行综合归纳
5.熟练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工具,掌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内容
1.管理与管理学
掌握:管理的定义、性质及管理的职能
2.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认识:主要管理理论形成的时间、研究重点、特点以及相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3.决策
理解:决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
掌握: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集体决策方法
应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4.计划
认识: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
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作用与类型
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过程;
5.组织
理解: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
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
应用:应用组织理论分析问题
6.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含义、程序与方法
7.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认识: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8.领导
理解:领导的定义;领导的作用以及领导者的权利基础
掌握: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应用:应用领导理论分析问题
9.激励
认识:激励的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理解: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掌握: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
应用:应用激励理论及激励的形式与方法分析问题、控制与控制过程
理解:控制的的必要性;
掌握: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管理的创新职能
认识: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理解: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掌握: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
三、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约 30 分、多项选择题:约 20 分、简答题: 约 30 分、论述题: 约 20 分、计算分析题:约 30 分、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 40%,中等难度题约 50%,较难题约 10%。
参考用书: 周三多主编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2版
第二部分 《市场营销》(150 分)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它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策略性强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有关市场营销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应具有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市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认识: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基本内容,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意义与方法。
掌握:市场及相关概念,市场营销的含义。、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认识:价值链,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理解:市场营销管理及哲学观念,全面质量营销,顾客导向组织创新,创建知识型企业。
掌握: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顾客让渡价值。
应用: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顾客满意的含义。、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认识:认识和界定企业使命,区分战略经营单位。
理解:企业战略的特征,企业战略规划过程,规划经营战略。
掌握:企业战略的层次结构,规划投资组合,规划成长战略,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
应用: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环境
认识:营销环境的含义。
理解: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掌握:营销环境的特征,微观营销环境,宏观营销环境。
应用:环境分析与营销对策。、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掌握:消费者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
应用: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认识:生产者的交易导向,中间商购买过程的参与者,中间商购买决策过程,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类型。
理解:生产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系统购买与销售,中间商的购买类型,中间商采购者个人的购买风格,非营利组织的购买特点和方式。
掌握:组织市场的概念与类型,组织市场的特点,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政府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应用:生产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认识:信息及其功能,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理解: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特点,估计目前市场需求。
掌握: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营销调研的类型和内容,营销调研的步骤,市场需求测量,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应用:营销调研的方法。、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认识: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
掌握:市场细分的作用,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覆盖模式,选择目标市场战略条件,市场定位的概念和方式,市场定位的步骤,市场定位战略。
应用:目标市场战略。、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认识:顾客价值分析。
理解:行业竞争观念,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评估竞争者的实力和反应,企业攻击对象和回避对象。掌握:业务范围导向与竞争者识别,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原则。
应用: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追随者战略以及市场利基者战略。、产品策略
认识:优化产品组合的分析,新产品开发的组织。
理解:产品的分类,新产品的概念及种类,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掌握: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产品组合决策,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新产品采用与扩散。
应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与营销策略。、品牌与包装策略
认识:品牌更新,品牌扩展,品牌管理。
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品牌资产,品牌有无,品牌设计,品牌保护,包装标签与包装标志。
掌握:品牌的含义,品牌的作用,包装的含义、种类和作用,包装的设计原则。
应用:品牌组合,包装策略。、定价策略
认识:定价目标。
理解:价格变动反应及价格调整,地区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掌握: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应用:折扣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分销策略
认识:窜货现象及其整治,物流现代化。
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与职能,分销渠道设计,分销渠道管理,物流的规划与管理。
掌握:分销渠道的类型,批发与批发商,零售与零售商,无门市零售,物流及其职能,物流的顾客服务水平,物流目标的选择。
应用: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促销策略
认识:推销人员的甄选与培训,推销人员的奖励,推销人员的考核与评价,广告效果的测定,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程序。
理解:广告的概念与种类,广告的设计原则,人员推销的概念及特点,销售促进的特点。
掌握:促销的含义,促销的作用,推销人员的素质,人员推销的形式与策略,广告媒体的种类及其选择,公共关系的概念及特征,公共关系的作用。
应用: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销售促进的方式。、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
认识:绿色营销的兴起,整合营销传播,互联网给传统营销带来的变化,道义论的道德观,我国营销道德的状况,营销道德的建立。
理解:绿色营销的内涵,营销观念的演进,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营销道德的含义。掌握:绿色营销的特点,整合营销的内涵,4C 观念与 5R 理论,整合营销执行,关系营销及其本质特征,互联网在营销中的应用。
应用:绿色营销的实施,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
三、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一)、填空题:约 30 分
(二)、单项选择题:约 30 分
(三)、多项选择题:约 20 分
(四)、简答题:约 30 分
(五)、论述题:约 20 分
(六)、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 约 40%,中等难度题 约 50%,较难题 约 10%。
考试用书
吴健安主编 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月
第三篇:山东专升本《电工学》考试大纲
本文由大庞庞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专业课 《电工学》 专业课)考试大纲 电工学》 专业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专科非电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专科非电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适合 非电专 业实验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业实验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本课程的任务: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本课程的任务: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电 工学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工学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 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大学物理、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本课程必须先修大学物理、高等数 学课程。学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工作 原理,安全用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原理,安全用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电知识以及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
1、直流电路 基本要求:电路的组成。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的状态。基本要求:电路的组成。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的状态。基 尔 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计算,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位计算,电路常用分析方 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
2、交流电路
基本要求:交流电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基本要求:交流电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 阻 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电容元件交流电路。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电容元件交流电路。RLC 串联交流 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串联谐振。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并联交流电路。阻抗的串并联。串联谐振。并 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三相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三相功率。重点与难点: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重点与难点: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简单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 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功率。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功率。
3、电路的暂态分析 基本要求: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基本要求: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RC 和 RL 电路的暂 态过程。态过程。时间常数 τ。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微分电路与。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积分电路。积分电路。重点与难点:换路定则,电路的暂态过程,重点与难点:换路定则,RC 电路的暂态过程,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 析的三要素法
4、磁路与变压器 基本要求: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及其基本定律。基本要求:磁路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及其基本定律。交 流铁心 线圈电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和额定值。特殊变压器。线圈电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和额定值。特殊变压器。重点与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交流电动机 基本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基本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转动原理。转矩与机械特性。起动、调速与制动。调速与制动。
重点与难点: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起动。重点与难点: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起动。
6、安全用电与电工测量 基本要求: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接地和接零。基本要求: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接地和接零。电工测量仪 表 的分类、型式。电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兆欧计。的分类、型式。电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兆欧计。重点与难点:接地和接零,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重点与难点:接地和接零,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
7、晶体管 基本要求:半导体的特性。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基本要求:半导体的特性。PN 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二 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管。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管。重点与难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重点与难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8、交流放大电路 基本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基本要求: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微变等效电 路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路分析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负反馈。射极输出器。功率放大器。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负反馈。射极输出器。功率放大器。差动 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差模的概念及输 入输出方式。入输出方式。重点与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稳定,基本放大电路(重点与难点: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稳定,基本放大电路(共射极放 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负反馈的类型。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负反馈的类型。
9、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基本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运算放大 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重点与难点:运算放大器在运算方面的基本应用。重点与难点:运算放大器在运算方面的基本应用。10、10、直流稳压电源 基本要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基本要求: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重点与难点: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重点与难点: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11、闸管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晶闸管伏安特性。可控整流。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基本要求:晶闸管伏安特性。可控整流。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重点与难点: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晶闸管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2、数字电路 基本要求: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与非门电路。逻辑代数。基本要求: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TTL 与非门电路。逻辑代数。逻辑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和数字显示。RS 触发器。触发器。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触发器。JK 触发器。D 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重点与难点:门电路和触发器,重点与难点:门电路和触发器,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 析。
三、参考教材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下册)》(第六版)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下册)》(第六版)高教版)》(第六版 易阮屏主编《电工学(全一册)》高教版 易阮屏主编《电工学(全一册)》高教版 主编)》
1
第四篇:山东专升本考试专业课资料(市场营销55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55附答案):
1、决策按重要程度可以划分为(BCD)。
A.目标决策B.战略决策C.战术决策D.业务决策
2、企业人员配备的任务是(ABC)。
A.物色合适人选B.促进组织功能发挥
C.充分开发人力资源D.实现职工个人价值
3、领导具有的特征是(BC)。
A.领导不是一种活动过程
B.领导的基本职责是为一定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服务
C.领导的本质是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D.领导的工作绩效是由领导者决定的4、企业领导班子的能力结构中需要能力互补的经营领导类型有(ABCE)。
A.思想型B.智囊型C.组织型D.控制型E.实干型
5、企业有效激励人的艺术除目标、环境、参与管理激励法外,还有(ACD)。
A.领导行为激励法B.自我评价激励法
C.奖励惩罚激励法D.榜样典型激励法
6、经常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的因素有(ABDE)。
A.职工空间距离的远近B.职工彼此交往的频率
C.职工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D.职工彼此需要的互补性
E.职工观念态度的相追认似性
7、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除经营目标、制度规则调适外,还有(ABD)。
A.心理冲突调适法B.随机处事技巧法
C.认识每个职工的兴趣爱好D.正确利用隐性组织的润滑作用
8、协调涵义的正确表述包括(ACD)。
A.协调使企业的一切工作能力和谐进行,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B.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工作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源泉之一
D.协调的内容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协调,也包括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9、所谓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是指企业应处理好与(ABCD)等主体的关系。
A.消费者B.政府C.新闻界D.社区E.股东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包括(ABC)。
A.信息发送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
B.接受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
C.沟通通道的选择
D.人际关系的好坏
1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ABD)为要约邀请。
A.寄送的价目表B.招股说明书C.投标行为D.拍卖公告
1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ABD)属于违法的有奖销售。
A.采用谎称有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B.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
13、某市居民向市政府反映,该市有关部门的(AC)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强烈要求予以纠正。
A.煤气公司指定安装本市某燃气用品公司的热水器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
B.烟草公司指定专门商店销售烟草产品
C.电话局指定使用邮电部某企业生产的上网设备
D.电力公司规定居民用电量
1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生产者能证明下列情况的不承担赔偿责任:(ABC)。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
B.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C.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D.产品投入使用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E.最终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15、某消费者向一家商场订购了一台空调并且按照商场的要求支付了预付款,但是商场因为空调生产厂家的原因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向消费者交付空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该商场应当(ABC)。
A.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交付空调或者退回预付款
B.承担预付款的利息
C.承担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D.要求消费者追究空调生产厂家的赔偿责任
16、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AB),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的金额为其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A.将已过有效期的商品上的日期涂覆而销售该商品
B.谎称某国产家用电器为“进口原装”、进行销售
C.销售未以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的商品
D.向消费者出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
17、消费者在展销会上、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AC)。
A.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B.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C.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D.向展销会、租赁柜台的有关管理部门要求赔偿
18、根据《仲裁法》规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的原因有(ABC)。
A.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C.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D.一方采取利诱手段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19、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ABC)发生被盗、遗失或者灭失,持有人可以通过公示催告程序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
A.汇票B.本票
C.记名股票D.无记名股票
20、下列属于企业用资费用的有(ACE)。
A、股票股利B、股票发行费
C、银行利息D、银行借款手续费
E、债券利息
21、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ABCDE)。
A、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B、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C、行业因素D、企业财务状况
E、所得税率的高低
22、有两个投资方案,投资的时间和数额相同,甲方案从现在开始每年现金流入4000元,连续6年;乙方
案从现在开始每年现金流入6000元,连续4年,假设它们的净现值相等且小于0,则(DE)。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B、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C、甲乙方案均可行D、甲乙方案均不可行
E、甲乙在经济上是等效的23、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包括(ABCDE)。
A、法律因素B、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C、投资机会D、资金成本因素
E、股东因素
24、关于股票股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E)。
A、红利送股对股东而言是一种再投资
B、公积金送股可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
C、配股能够筹集资金
D、配股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E、股票回购一般会导致公司股票市价上涨
25、为了使面谈取得成功,职务分析人员应注意的问题有(BCE)。
A、灵活提问问题
B、不发表个人主观看法
C、要让对方清楚面谈的原因和意义
D、对记录内容要保密
E、按设计好的问题发问
26、外部招聘的缺点有(BCD)
A、可能导致人员过多
B、内部人员积极性受影响
C、能否招到合适人选,受制于招聘人员的素质、能力
D、风险大、成本高
27、下列属于减少工作不满的方法的是:(ABCD)。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轮换
C、角色分析技术
D、团队建设
28、职务设计的方法有:(AC)。
A、职务轮换
B、委以助手职务
C、工作团队
D、模拟训练
29、下列营销思想中,属于传统营销观念的有(ABC)。
A、生产观念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
E、社会营销观念
30、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包括(ABD)。
A、可控因素B、多层次复合结构
C、不确定性D、动态的组合体
E、强制性
31、执行计划包括(ABCD)。
A、组织B、协调
C、激励D、信息沟通
E、控制
32、营销控制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A、计划控制B、赢利能力控制
C、效率控制D、战略控制
E、经营控制
33、消费者市场的特点(ABDE)。
A、无限扩展性B、层次性
C、波动需求D、可透导性
E、分散性
3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CDE)。
A、个性B、经济状况
C、文化D、社会阶段
E、参照群体
35、亚文化群包括(ABCE)。
A、民族群体B、宗教群体
C、种族群体D、伦理道德群体
E、地理区域群体
36、知觉过程包括(BCD)。
A、选择性重视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曲解D、选择性记忆
E、选择性展示
37、一个人学习过程通过(ABCDE)相互影响而产生的。
A、驱策力B、刺激物
C、透因D、反映
E、强化
38、中间商只提供(BCD)。
A、形式效用B、时间效用
C、地点效用D、占有效用
E、空间效用
39、产生市场的特点包括(ABCE)。
A、派生需求B、弱弹性需求
C、专业购买D、复杂多变性
E、直接购买
40、影响产业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ACDE)。
A、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组织因素D、人际关系
E、个人因素
41、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ACDE)。
A、顾客分析B、顾客吸引
C、顾客反馈管理D、顾客档案管理
E、顾客分析管理
42、有形产品的特征包括(ABCDE)。
A、质量B、特色
C、样式D、品牌
E、包装
43、缓慢渗透策略运用条件包括(BCDE)。
A、市场规模大B、大家熟悉产品
C、顾客对价格敏感D、竞争威胁不大
E、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大幅下降
44、衰退期企业营销策略可采用(ABDE)。
A、继续策略B、集中策略
C、谨慎策略D、收缩策略
E、放弃策略
45、品牌对于最有持久的含义的是(BCD)。
A、利益B、价值
C、文化D、个性
E、用户
46、品牌对于卖者而言,具有如下作用(ABCDE)。
A、便于卖者经营管理B、商标受法律保护
C、建立稳定顾客群D、有助于市场细分
E、促进销售
47、品牌战中,中间商品牌的优势(ACDE)。
A、小企业很难打入零售市场B、经济因素
C、中间商品牌容易得到消费者信任
D、中间商品牌价格低
E、对库存变动情况十分关注
48、多品牌策略的优点(ABCE)。
A、在零售商处,可多占陈列货位 B、多种品牌可吸引顾客
C、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D、可树立企业形象
E、多占不同细分市场
49、服务的特征包括(ABDE)。
A、无形性B、相连性
C、恒定性D、时间性
E、无权性
50、差别定价法的条件包括(ABCD)。
A、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度不同
B、顾客低价购买的商品以高价转手倒卖
C、高价市场上不可能低价竞销
D、成本费用不能超过额外收入
E、市场经济必须差别定价,没有约束
51、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包括(ABCE)。
A、产品类型B、促销策略
C、购买准备阶段D、所需资金
E、产品生命周期
52、推销员在消费品促销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包括(ABCDE)。
A、树立形象B、增加货位
C、培养热情D、较强影响力
E、劝导推销
53、广告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BCDE)。
A、企业目标B、目标受众习惯
C、产品特征D、信息类型
E、成本
54、人员推销的优点包括(ABCE)
A、有较大灵活性,迅速反应B、培养感情
C、双向沟通D、扩大产品知名度
E、常常用于激烈竞争的情况,特别有疑难问题时
55、下列商品中,适宜选择短渠道分销的有(ABCDE)。
A、鲜活商品B、建筑材料
C、机器设备D、日用百货
E、软性饮料
第五篇:08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2008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综合卷共计 300 分。考试科目涉及《传播学》和《广告原理》。考生在掌握下列指定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章节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将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加以联系和融合,要注意联系新闻报道和广告实际案例进行评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学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二、传播与信息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与制约因素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论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传播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传播效果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三、70 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和评价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三、考试题型
• 填空: 27% • 多项选择题: 13% • 名词解释: 13% • 简答: 20% • 综合分析题: 27%
参考用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广告导论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 第二节 广告的分类
第三节 广告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广告学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广告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编 广告信息源
第四章 广告战略
第一节 广告战略分类与内容
第二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广告战略
第三节 广告战略的实施原则
第三编 广告信息
第六章 广告文案创作
第一节 广告文稿的重要性
第二节 广告文稿创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广告文稿的创作技巧
第四编 广告媒介
第九章 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一节 四大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二节 印刷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三节 户外广告媒介的特点
率四节 现场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广告
第十章 广告媒介的选择 第一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前提
第二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依据
第三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方式
第五编 广告接收者
第十一章 广告与接收者
第一节 广告信息的接收对象和传播方式
第二节 广告信息的核心-----接收者需要
第三节 不同媒介接收者特征
第十二章 广告与消费者
第一节 现代广告的经营指导思想
第二节 消费者市场细分
第三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四节 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六编 广告效果
第十四章 广告效果分类及测定
第一节 广告效果分类
第二节 广告效果测定
三、考试题型
• 判断题: 13% • 单项选择题: 7% • 填空: 20% • 名词解释: 7% • 简答: 13% • 综合题: 40%
参考用书
《广告原理与方法》,陈培爱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