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20:5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

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经济由于饱受战争、政治运动及贫穷落后的影响,一直处于艰难曲折的状态,从新中国成立的公有经济、集体经济,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以及目前的世贸一体化经济。由于千百年来的历史定位,中国依然是农家国家,因此,工业化进展相对落后。

为追赶先进发达国家,政府想方设法,强国富民。由于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滞后,通过以牺牲环境、生态和资源为手段的开发,以传统硬经济为主体的模式,在快速提升了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同时,也留下了数不尽的污染和破坏。发展需要付出代价,但这种给子孙万代留下恶果的发展,是否值得深思?

纵观西方发达地区,也有过从不懂到了解、到专业的过程,但其中的过程远不及今天国人的疯狂,水污染了、土地污染了、农田浇灌了钢筋水泥、山林砍伐了、各种极端气候和灾难逐年上升、空气污染了,从食品、到卫生、到安居乐业,让普通老百姓倍感焦虑。传统意义的硬经济模式,以最原始的土地经济,从城市到乡村,不断延申。钢筋水泥可能解决GDP问题,但不能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升级。当土地经济严重威胁到大部分农民日常工作和正常生活时,就一定会转化成最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硬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只有转化产业和引导就业模式,才能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软经济时代了,以信息、知识、文化、金融、社会服务业为主导的软经济领域,极大的提升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弱化传统硬经济的经济水平,并逐步完善环境的治理和维护,以减轻地产经济、传统污染产业对经济指标的比重,让环境和人民安生养息。

产业升级和就业升级的阵痛不可避免,但如果持续发展,这种付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一个经济模式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创新,需要更多的摸索和研究,一蹰而就不现实,财务需要积累,科技需要研发和学习,简单的、掠夺式的财富积累,背后是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土地经济、资源掠夺作为初级阶段的一种经济模式,有其社会性,当经济发展到一个必然阶段时,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思索社会的良性发展、企业的社会道德和责任。财富可以荣华富贵一生,但历史和文化却能流芳百世、千古传唱。

第二篇: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彭国营 周立林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促进林业进入良性循环,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林下经济发展原则

发展林下经济要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作物应选不与林木发生剧烈的水分与养分竞争的品种,作物要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做好树盘,尤其是播种多年生牧草,更应注意,应避免其根系与林木根系交叉,减少肥水竞争。种植作物要植株矮小,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林木大量需水期最好能错开。种植作物与林木没有共同病虫害,比较耐阴和收获期较早等。发展养殖业时,所选动物应不啃食林木、不对林木造成伤害。

二、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1.林药模式

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阴的半夏、柴胡、金银花等,幼林地还可种植白菊花、知母、丹参、射干、板兰根、生地等。2.林草模式

在幼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或牧草。3.林禽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50~100只,以多地块轮替放养为宜。4.林菌模式

利用林下遮阴空气湿度较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平菇、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5.林经模式

一般以种植绿豆、大豆、豌豆、花生、棉花、红薯等低杆小杂粮和经济作物为主。这些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又能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6.林蝉模式

即在郁闭的林下浅埋蝉卵枝条,2~3年后即可收获,不用再投成本,操作简单,省工省力。7.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转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单位:河北省青隆县八道河乡政府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林业局)

第三篇: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

班级:安全090

1姓名:赵芝薇

学号:20093302

2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

在我国,十三多亿人口中,农民占到了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不够,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所以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的局面是重中之重。

我认为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有两个重点:1.敢于借鉴并创新2.因地制宜

1.敢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从20十几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相结合的高度机械化大生产模式为主。我认为在地广人稀的西北部(新疆)和大多数东北部地区可以借鉴该模式,建设国有农场,充分利用北部地区广袤的土地资源,国家控股,保证技术与资金支持。我认为在该模式中资金技术支持是关键。

例如沈阳的农业转型便很好的印证了这点,虽然情况与美国不尽相同,但都通过政策上的人性化变通与来源稳定的资金实现了农业经济区的腾飞。沈阳模式中,首先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以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基点,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消除体制障碍,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与体制环境。同时加强各地基层政府之间的合作,推进跨区协作的实施,消除区域行政壁垒。为农业经济区发展提供机制保证。其次,采取“银政企联手”方式,把财政、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这四股力量整合在一起,为推进农业经济区输血、造血。在近期内应推出旨在支持农业经济区发展的农业信贷计划,为农业规模化、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制改革,依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重新配置科研力量,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明确农业经济区主要产品研究与发展的主攻方向。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新体制。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契机,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引导和帮助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走上专业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之路,形成较大的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将农业产业链创造的增加值留给农民,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建立健全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扶持,允许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国家有关项目。鼓励生产者行业协会与出口商会之间建立行业联合会,发挥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章,协调出口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农产品不会滞留,维护企业和农民利益。提升农业经济区品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电子商务等创新销售手可实行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鼓励支持多主体参与流通,培育优势农产品经销专业大户。

笔者虽然对农业不甚了解,但是通过比照数据等方式,明显发现在实行沈阳模式前后该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再造,推动了当地特色蔬菜、葡萄、树莓、万寿菊、蛋鸡、白鹅、貂貉、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契约化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又如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走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模式。在我国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多山地土地破碎的东南部地区可以借鉴试行。虽然大型机

械较少能够运行,但是可以利用东南地区的区域优势与交通优势,以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南橘北枳,好的农业经济模式是建立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例如在上文提到可借鉴日本模式中劳动力丰富,资金富足的东南部地区便可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城市可大力发展水产业,不仅可供出口,还可内销。福建可利用山地优势,大力扶植茶业,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岩茶;广东可以利用毗邻香港澳门优势,为两地提供农产品,争取做该地区的菜园;海南除了可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等特色产品,还应扶持珍珠养殖等,形成多产业化链条。同时,交通便利,海运发达的北部城市也可发展该模式,如大连市发挥毗邻韩国和日本的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围绕做大做强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陆地工厂化种养和海上网箱养殖,积极采用生态种养模式,扩大对日本、韩国及欧洲水产品、蔬菜、肉鸡等传统农产品出口。

西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自然条件等多重制约。所以西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应创新思路:选准产业切入点,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例如利用日照条件好,甚至雨水不集中的优点,种植瓜果等。如新疆、甘肃素以瓜果甜美著名,建成瓜果种植,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同时加强政府也应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既不发达就更需要资金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交通建设投入,解决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硬件条件;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大生态环境投入,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荒山开发、庭园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保证西部环境;加强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防止产业发展的盲目性;提供政策服务,通过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做到支柱产业调优、调大、调强,主导产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简化生产销售链,保证利润进入农民口袋,而非中间倒卖者;提供人才服务,引进优秀人才来西部山区创业,同时开展劳动力培训,引导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积极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依靠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力量,围绕农产品良种培育以及加工、储运、保鲜和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攻关,建立一批高效益、标准化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同时在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西部山区农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农村金融。积极发展“三型”农村金融机构,即以农行、农商行、农发行为主体的大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以及资金互助组等微型金融组织,形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投入的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既自主保证资金来源,同时又不给政府造成负担。对于滨海城市,可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如在辽宁盘锦,在滨海芦苇湿地利用广阔的水面,依据芦苇和鱼类的生态学、生物学、仿生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应用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及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出产鲈鱼、南美白对虾、河蟹等特色水产品,使芦苇湿地实现一水多用,建立了生态经济模式。又如福建厦门,有大片珍稀的红树林,可养殖相应特色物种。

而在毗邻大中城市的郊县,可发展城市菜篮子工程。大中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力较高,农产品为必消费品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又称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观光农业、农业教育,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如上海市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主要目标,在进一步改善和装备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开发出更新周期短、生产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的绿色安全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适应都市农业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对于散落无法实现集成生产的农户,也可自发的组织起来,让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转变形成现代化的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成立农场成立经济体有自己的产业链,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取得利益最大化,减少中间过程的浪费。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将相邻的承包的土地作为股份联合起来成立现代农场,资源优化组合,再以企业模式雇佣农民,这样可以大量的解放劳动力,建立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富裕劳动力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间接获得了定价权,然后进行农场间的合作,建立区域生产,譬如水稻区、白菜区、水果区等,这样有利规模生产科学作业。同时,可以按现代企业方式建立农场品牌,保证农作物的安全性,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也应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可整合各地区不同资源,实现最大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利用发达地区各项资源,不仅可以使民工们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这些就是我对于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的一点愚见,如有不对,还希望指正。

参考资料:《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滋睿、屈冬玉

《发展现代农业的沈阳模式》张广胜、张涛

《芦苇湿地优化养殖与建立经济模式研究》宋洪海

《西部山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洪天云

第四篇: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循环经济综合论述·········································2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4

三、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9

参考文献····················································15

答谢词······················································16

内容摘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下,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防治水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循环经济,提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保护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水污染;立法;保护

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水污染、浪费水是造成水短缺的重要原因,而且二者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排污就是用水,用水就有排污。因此,解决水污染和水短缺危机也应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必须双管齐下,绝不能单打独斗。而解决的共同途径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水质污染加剧、水量日益减少、水生态环境恶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水问题日趋严重,要摆脱日趋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循环经济综合论述(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关于循环经济的论述颇多,但就其定义来说,虽表述形式各异,而内容并无本质区别。一般来讲,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其废弃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线性经济转变为资源闭环流动型经济。[1]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其中又以“减量化”为首要原则。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1990)规定,在废物管理上所采取的优先等级顺序(The Pollution Prevention Hierarchy)为:源头削减(source reduction)→循环再生利用(recycle reclaim)→无害化处理(treat)→最终处置(dispose)。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环保理念由“末端治理(end-of-pipe treatment)”向“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 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

(一)立法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循环型社会综合法欠缺

目前,我国已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但该法调整对象主要是工业生产领域实施清洁生产的事项,对农业、服务业领域只作原则性规定,对个人生活领域未予考虑。循环经济理念强调政府、企业、公众的全方位的参与。因此,《清洁生产促进法》难以担当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迈进的重任。而在缺失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市场培 育及公众参与都难于获取,难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制定一布旨在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法。

2.地方立法滞后

《水法》第7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可目前地方立法中关于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几种类型:饮用水资源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均强调工业废水在末端的达标排放。《水污染防治法》则对节水未作规定。虽然近年来一些省会城市和较大的市如武汉、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郑州、太原、济南、青岛、宁波、杭州、昆明、西安、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大连等均颁布了城市节水条例,对节水和水资源再生利用作出了规定,但根据《立法法》,省会城市和较大市以外的其他城市无立法权限,而目前省级的节水条例还较少,只有陕西、山西、吉林、四川、云南等省和北京、天津、上海几个直辖市有相关立法。这就导致我国的节水主要在一些零星的大城市展开,而大量的中等城市、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未行动,这无疑对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构成巨大障碍。因此,要使节水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地方立法任重而道远。

(二)立法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循环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和推动作用。我国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第1条规定:“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法。”按照这一表述,在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一目的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目的,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反映了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 的重要指导思想,《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显然不合时宜,不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因而,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势在必行。

2.相关基本制度亟待完善(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难以适应循环经济理念下水污染防治的要求。

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真正体现源头预防的思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要求的“预防”,实质上是预防污染产生后直接排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属于“末端预防”,并未体现从源头避免或减少废物的思想。《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7条所规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书应包括的内容中,没有关于建设项目在资源能源消耗和清洁生产方面的评估要求。《水污染防治法》第12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可见,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针对的是“产生的水污染”,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加强节水及中水回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过窄。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在制定规划、政策过程中,如果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其中,则将有力地促进循环经型社会的建立。然而,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未就政府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予以规定。历史证明,一项不合理的决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单个建设项目。20世纪80年代支持“十五小”企业的政策所造成的资源和生态危机,其影响至今也难以完全消除。淮河流域水污染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可谓真实写照。

第三,缺乏拟议行动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系相对于拟议行动(包括建设项目、规划、政策)而言。依美国《环境政策法》,它指的是可以代替建议行动并实现其 目的的行动方案。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条之规定,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并未考虑替代方案。在缺乏替代方案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只能就拟议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提出相应对策,而不能在拟议项目以外考虑其环境友好型方案。(2)节水制度的缺陷

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

第一,浪费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目前,国家和一些地方已颁布了有关节水的法律文件,但这些法律文件大多未明确规定浪费用水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而近年来颁布的一些地方节水立法虽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方性节水立法一般都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然而,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未作任何规定。致使一些应建节水设施的建设项目在未建节水设施时也能通过建设部门的审批。

第二,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目前,有关节水的立法大都规定人民政府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但由于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节水产业发展缓慢,许多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推广使用。

第三,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现行节水标准主要涉电力、钢铁、石油石化、纺织、造纸、啤酒、酒精七大行业,而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3)污水再生利用制度的弊端

第一,缺乏对污水再生利用的系统规划。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10条仅规定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作了规定,并未就污水再生利用规划作出要求。2006年,建设部发出了《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城市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然而这仅是一个通知,不具有法律效力。地方的节水条例虽然大都规定地方节水管理部门应当编制节约用水规划,但并未规定节水规划中应包括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地区在面临严峻的水污染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通过搬迁位于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企业而解决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滞后。《水污染防治法》第19条第2款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但由于没有对此款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14条亦有类似规定,但在法律责任部分同样缺乏相应规定。由于法律没有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对组织建设污水厂一般不会优先考虑。

第三,中水利用率低。根本原因是相关法律对此没有硬性规定。例如,《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第25条规定,新建工程中应当建设配套中水设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导致实践中小区建设项目中没有中水设施,也可以通过建设监管部门审批。同时,也导致市政中水管网建设落后,中水利用率低。以洗车业为例,由于中水管网建设不到位,许多城市洗车点如果使用中水洗车,只能采取配送中水的手段。尽管中水的价格为略低于自来水的价格,但高昂的运费令众多冲车点望而却步。3.环境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效率低下,表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的脱节。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及节水条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城市建设、交通、农业、市政等部门分工负责,但问题在于我国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水环境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未作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的现象,不利于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不利于对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监管。在中央和地方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即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区域的环保部门承担主要的水污染防治职责,中央一般无权取代地方的执法权力,从而导致水污染防治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三、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污染预防控制(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Control, IPPC)作为一种新的环保方法,日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其特点是对各种形式的污染和各环境因子实行整体的、全过程的控制。综合污染控制方法旨在克服传统环境保护中末端治理的缺陷,而其根源正是循环经济的新理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越低,则废水产生量越大;另一方面,废水得不到回收利用,则排放而污染更多水资源。因此,要有效控制水污染,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

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 95%,则污水再 生量将达到 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立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突破现有立法指导思想,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循环型社会建立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修订《建筑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时,在立法目的上,应增加“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基本方针上,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内容。2.制定有关循环型社会的综合性立法

目前,我国尚无推动循环型社会形成的综合性立法。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环境保护法》制定一部类似于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循环型社会促进法》,该法应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3.制定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单项立法

根据建立循环型社会和节水形社会的要求,应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的专门立法。具体立法思路是:先由国务院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然后由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专项立法应明确污水的具体含义,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4.加强地方性立法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条件千差万别,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方在推进节水型社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地方应尽快创制和完善有关水污染 防治、节水及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法律规范。地方性立法既应坚持同国家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相一致,又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二)具体内容的完善

1.完善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

首先,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为此,在《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应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节水及水再生利用规划”。在《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地方应尽快颁布类似《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的地方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政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再生水利用规划。2.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明确体现循环经济要求,为此,《环境保护法》第13条第2款应修改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做出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0条规定的“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应增加一项,即:实施该规划是否符合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原则的分析、预测和评估;第17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应增加一项,即: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水污染防治法》第13条也应作相应修改。

其次,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纳入到政府决策之中,是水环境因素在政府决策中得以引起重视的关键所在。综观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已势在必行,因此,立法上应尽早对此予以规定。再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规定替代方案。这样,环境评价中就能够考虑其他更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消耗、减轻水环境负荷的环境友好型方案。3.健全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应逐步建立适应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水标准体系,加强对节水设施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管理和认证。目前,急需制定的节水标准主要包括:节水方面的基础标准;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煤炭、水泥、电解铝、医药、味精、合成氨等取水量较大的行业取水定额标准;服务业取水、用水技术指导原则;农业节水灌溉标准;节水型产品标准。污水的回收利用方面,要在现行的相关法律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颁布指导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标准,以及工业用水水质和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并制定发布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确保污水再生利用健康有序地推进。

4.完善节水制度

第一,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应对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作出规定。《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地方性节水立法对于浪费水的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地方节水立法应硬性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正式供水。第二,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5.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市场化运营

首先,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水再生利用。要建立科学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使污水处理费能满足设施的日常运行,并形成合理的利润。同时,要实行 “按 质定价、保本微利”的原则,将自来水与回用水的价格拉开,使水资源的利用结构趋向合理。其次,为加快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管网设施的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各类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企业化、运营方式市场化。为此,立法应对市场的运作规则予以明确规定。要明确再生水生产者、供应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科学的交易规则及纠纷处理程序。那么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呢?笔者以为,政府要继续推进政企和政事分离,将政府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设规划、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的制定及其执行监督上,加强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市场环境。在污水再生利用初期,政府要根据立法要求,制定促进污水回收利用的税收、财政及信贷等优惠政策。

6.完善有关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目前,水污染防治中实行统一指挥已故成为世界各国的成功实践。以美国为例,在联邦一级,联邦环保局与其他联邦机构,如内政、农业、等均有的水污染控制权,但在各联邦机构中,联邦环保局拥有优先权和终决权。在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水环境管理权主要集中在联邦政府,从而较好的避免地方保护主义。这对于完善我国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的立法中,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对水污染行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有统一监督管理权。

其次,应建立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机制。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实现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循环型社会促进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的立法中要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及履行程序,同时规定设立一个跨部门协调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包括环保、水利、建设等几个部门,委员会主任由环保部门负责人担任。再次,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应逐步构建环保系统垂直管理体制。具体来讲,应在国家环保总局之下、省环保局之上设立分片管理的环境监察分局,而省级环境监察部门则根据需要在重点地区设立环境监察派出机构;对于市以下环保部门,逐步实行垂直领导。此外,应加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主要是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治理、停业整改和停建项目的权力,规定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强制执行权。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循环经济的推进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认知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变革的必要条件。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说:“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是在对环境产生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公众形成符合可持续水资源战略要求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例如,倡导和鼓励公众节约用水、使用节水产品或设备;教育和引导公众对再生水的正确认识。此外,要逐步完善以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从而逐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新型水环境管理模式。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2]孙希君,水污染及污水处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3]周鹏程,污水综合治理浅谈[J],中州建设,2004,10 [4]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年6月第5版 [5]迟冠群、周珂,《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必要性刍议》,中国民商法网站http://)

答 谢 词

本文是在导师李祖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承蒙李老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虽然有繁忙的工作,但仍抽出时间给予我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从中获益不浅。李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勤勉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给予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和亲人。在这里,我仅用一句话来表明我无法言语的心情:感谢你们!

第五篇:中国经济模式的县域经济

附: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2.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3.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7.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PS:国家发展县域经济政策,指导

下载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社会管理是应对经济模式转型

    加强社会管理是应对经济模式转型、社会结构转变、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维护安定政治局面的重大任务和必由之路,我认为目前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坚持......

    广西典型林下经济模式调研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广西典型林下经济模式调研及建议 作者:梁文汇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 摘要 近年来广西的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突出的......

    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苏冬冬调查时间:2009年7月20调查地点:浙江温州调查对象:温州的部分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温州模式”已经成为......

    谈万达的伪城市综合体经济模式

    谈万达的伪城市综合体经济模式 12月18日,河西万达盛大开业,万达王总声称将再在南京建造5座城市综合体…… 先不谈王总的雄心壮志,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何为“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

    论我市宏观调控经济模式下的法制建设

    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原有的经济杠杆和价值规律已经不能完全精准的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样,放任自由不再是经济发展唯一的主题时,以法律的、......

    万都国际门业中心总部经济模式

    万都“总部经济”引领门业 在全国,武汉是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而在门业,万都国际门业中心是第一个。 万都与大武汉家装、香江家居同享“中国建材第一市”心......

    排污权交易节能减排的市场经济模式

    排污权交易: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2009-05-05浙江省杭州市日前进行了首场排污权交易拍卖会。当天的拍卖会上,杭州19家企业花了2980万元,买下了1095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和180吨化学......

    试分析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试分析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摘 要:本文从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出发,结合林下经济的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探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有效措施,进而更好地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