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3: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苏冬冬

调查时间:2009年7月20

调查地点:浙江温州

调查对象:温州的部分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范式。“温州模式”在与其他城市模式相比,它有其他城市模式的效率和功能,更有其他模式所不能超越的地方。在这种“温州模式”的大背景下,温州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地位非常重要,各种各样的产业应运而生,顺势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温州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此现象,我对浙江温州部分产业进行了一次关于温州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温州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温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最为活跃、也是市场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之一。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撑、区域集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的皮鞋、打火机、低电压器、桥头纽扣、服饰等,已扬名全国。也正是这些产业的发展支撑着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温州这种经济中,“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温州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温州已初步形成六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即畜牧产业,水产产业,果品产业,笋竹产业、茶叶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如瓯海的养猪;乐清的滩涂养殖;苍南的四季柚;永嘉的早香柚;泰顺的笋竹、茶叶;苍南的食用菌等。现如今,全市已形成农副产品生产专业乡80多个,专业村2400多个,加快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除了在农业上有所发展,温州经济在工业方面更是有所突破,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温州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经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12大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即以鹿城、瓯海、龙湾、瑞安、永嘉为主产地的制鞋业;以乐清、瓯海、瑞安、鹿城、永嘉、平阳为主产地的服装业;以平阳、瑞安、苍南为主产地的塑料制品业;以鹿城为主产地的打火机工业;以永嘉为主产地的阀门产业,以瑞安为主产地的汽摩配产业;以永嘉为主产地的纽扣产业;以鹿城、瓯海、龙湾为主产地的眼镜业;以鹿城为主产地的民用灯具业;以龙湾为主产地的制笔业;以乐清为主产地的低电压器工业;以苍南为主产地的印刷包装工业等。2001年以来,这十二大特色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上升。有的产业己形成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加工、成品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区域性生产网络。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己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防风打火机占60%、眼镜占80%、商标徽章占40%、低压电器占35%、皮鞋占20%、西服占10%。

总而言之,这种集群产业模式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给了温州区域经济无限活力,温州经济正以其不可打败的精神继续向前挺进。

二、地方政府在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

在温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温州经济模式萌芽、转换与创新三个发展时期,地方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温州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温州模式”的核心即在于,地方政府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改革和发展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变革中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变化过程。

出于中央战略和温州地理位置等发面的考虑,国家给予温州的投资一直很少,这更迫使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从原有的体制进行突破,创造性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三、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

在温州模式从区域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靠拢并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温州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问题更加令人关注。温州经济模式要进行新的突破,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关键的环节。

在“温州模式”的最初形成与实践中,温州地方政府曾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即使在计划经济与人们观念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年代里,温州私营经济也因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与支持而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后更是得到政策的保护与保证而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温州在全国的市场改革是领先的,可以概括为一种“市场解放模式”,是融合了“自发自生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这与温州政府运用的管理职能有很大的关系。在“温州模式”下的企业是在市场的指挥棒下运行的。其中,政府起着一种促进性的、辅助性的、倡导性和主持性的作用,而不是“经济管理”作用。

温州地方政府在保护和促进市场主体成长、引导市场经济发展,解决企业负外溢影响、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制创新、为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区域经济模式的新发展,地方政府在转变意识形态、促进区域合作、培育中间体组织和深化机构改革等方面进一步转变职能,促使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发挥政府职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在调查中,一些企业向我反映了政府职能发挥中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做以下归纳:

(1)政府部门颁布的一些政策、措施与方案没有很好地发挥效用;

(2)政府有关部门对部分企业、产业的排污排废的制裁力度不够,导致有些污染不仅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危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

(3)有些企业利用物质利益诱惑及贿赂政府官员,政府与其企业串通,并形成垄断,减少了市场活力,使自己受益,而大大地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4)在贯彻“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过程中,政府难以形成远大的目光,局限于本地发展,靠“本地主义”发展自家产业,使得产业规模有所拘泥,不能向外扩张、对外开放等。

五、政府克服职能问题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调查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建议,他们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本产业的优势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奉行廉洁、为大家谋利益,出台并充分实施发展方案与措施,大力打击违法违规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力度。上面我所列出的职能问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要从根源来说,政府部门必须廉洁自律、严行奉公、在履行职能中坚持“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三个代表”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取利益。

鉴于这些职能问题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已不能再忽视,因此,政府克服职能问题实在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温州模式”中的区域经济呈健康良好态势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正确进行职能定位,正确履行其职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政府执行职责是出现的问题,政府自身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企业自身也应该做到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七、附录

对于第一部分的相关统计数据是向有关企业咨询和网上查询,没有统计出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第二篇: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摘要: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经济危机 经济转轨 房价 正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进入中后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近些年大量发生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把地方政府推到了改革的前台,使得人们广泛地争议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运行会给社会带来高效率,政府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反作用,政府需要作的只是提供安全和秩序。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自由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类型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自由市场经济一般与土地和资产私人所有的经济制度相联系。不可否认,在没有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中,自由市场能够自发起的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而且,历史表明,在美国盛行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确刺激了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刺激了经济增长。然而,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

笃信自由市场理念的格林斯潘道歉了,但这否证不了关于自由市场的共识。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迅速影响全球经济,使人们再次思考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因此,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问题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理论问题,如何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转型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要弥补市场机制天生的内在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外,还要解决市场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市场扭曲”问题。

因此,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外,还要落实和实施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方针和措施,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和供给,促进市场机制发育,规范市场秩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与中央政府经济职能高度一致。改革开放30年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期间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由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的转型,地方政府基本上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进一步转型变得更加迫切和复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要实现由经济建设为主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从培育市场向规范市场的转型,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不仅涉及地方政府自身,还涉及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涉及政府与各种非营利组织、企业、市场的关系。因此,必须把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放到当前的体制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复杂关系网络中,理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才会有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选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从经济转轨的过程看,我们发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实际上在左右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而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复杂性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垄断企业改革的延宕,甚至会让人揣测,经济体制转轨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市场发展的容忍度,这种容忍度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即对主要商品生产的控制、对重要利益分配的控制)被市场挑战的程度。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是政府公权逐渐与市场私权相脱离,政府公权主要用于对市场秩序的维护,而非与市场私权相纠结、利益相互输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政府所做的只是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而不是对市场主体应有权利的限制或剥夺,甚至深度介入利益的纷争,外假公义而内挟私心。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成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似乎越来越尖锐?而诸种矛盾和冲突恰恰发生在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出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匹配上,或者说,经济转轨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社会转型,抑或说,社会转型所需要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滞后的经济转轨来实现。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承受社会冲突之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犹如中国发展之双毂,一大一小不均衡必将影响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会使发展脱离既定轨道。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表现在不同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有了较为完善的表达机制,尽管其愿望要求和结果实现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转轨的滞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平等竞争,社会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能够依法得到合理的满足,而政府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的监管者出现。中国经济转轨滞后于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是本来能通过市场手段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利益分配,却由于政府公权的侵入而使得现有分配机制扭曲,受损利益团体对主持利益分配调解的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

比如当前的房价问题。近年,政府一再下决心对房价进行调控,但是,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其中的问题,并不在于市场交易中房屋需求者与房屋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与我国的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密切相关,不改革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土地财政现状就不会得到扭转。在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需要依靠土地出让金来支撑的当下,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不会有结果,房价的理性回归也缺乏最为基本的支撑。

市场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完全不同,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市场,必须在某些领域“不作为”;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政府职能所在。政府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强化市场调节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足取的,必须将市场调节和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应保持在一个平稳调控的状态,既不会影响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又能跳出市场,高屋建瓴,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实行宏观调控。

第三篇:扶贫开发中政府职能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分析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扶贫开发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篇《纲要》中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这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的扶贫工作挑战发生了变化,开始面对中等收入国家扶贫的挑战。即过去扶贫工作着力解决的是“绝对贫困”“极端贫困”带来的低层次的基本衣食问题,未来要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等更高的标准来解决贫困问题。

《纲要》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生态建设,改善公共卫生等非收入性贫困问题。”这表明未来要通过扶贫开发工作更好地对财富进行公平分配,更好地结合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进行开发性扶贫。

在《纲要》指导思想里提出“扶贫重点: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这些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宵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但是三十多年来形成的区域发展差异格局,使得原来生态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纲要》提出把贫困程度比较深、相对连片的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以此解决存在已久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即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是“缩小范围、加大力度”,扶贫攻坚力度在这些地方将更大,扶贫开发工作也会更加有效。国家把扶贫工作重点放在连片特困地区,将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

与此同时,在《纲要》中还提出把“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作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对于社会各界关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认定问题,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同时“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在《纲要》的工作方针这一块内容里,提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其中,“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单靠扶贫开发不能解决低收入人群在转型过程中由于权利缺失造成的福利损失,因此需要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低保等普惠性政策。“扶贫机构不能只搞开发式扶贫,要兼顾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的建设,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社会保障是保障基本生存,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在更高能力上进行扶贫开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下,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开发性扶贫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

在《纲要》目标任务中重点提出,扶贫任务是从解决温饱为主到“两不愁三保障”。即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其实“两不愁三保障”的通俗表述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扶贫形势的变化,从过去以解决温饱问题为核心向给予贫困人口更有尊严的生活转变。“两不愁三保障”是多元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收入,还包括保障教育、医疗、住房服务等,表明我国扶贫工作从过去相对狭义的开发性扶贫进入到相对广泛的大扶贫领域。而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发展,实际上是缩小差距,使经济发展惠及包括低收入人群在内的所有人。

新时期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专项扶贫重点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要给予重点扶持;行业扶贫根据部门职责,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扶贫对象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社会扶贫将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作用、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加强国际反贫困领域交流。借鉴国际社会减贫理论和实践,开展减贫项目合作,共享减贫经验,共同促进减贫事业发展”。

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正在逐步打破单一依靠政府组织进行扶贫的格局,并向多元参与式治理结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经济组织参与农村扶贫开发不应只局限于政治动员与行政激励,应该允许社会、经济组织采取社会行为和企业行为参与反贫困, 使农村贫困地区的政策优势与社会、经济组织的资本、技术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社会经济组织与贫困群体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 使扶贫开发各方利益最大化, 使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上找到结合点, 逐步形成社会、经济组织自主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持久社会扶贫机制。应允许贫困地区以社会方式融通资金, 成立扶贫基金会, 支持贫困地区运用社会手段筹集社会资金, 用于扶贫开发;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乡村的贫困人口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建以脱贫为目标的社会联盟组织, 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培育贫困人口自身的持久反贫困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文化教育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其他民间团体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活动, 允许他们运用资金、物资、技术、医疗、信息、咨询等扶贫手段获取各自的利益。以利益为纽带, 有效利用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上述优势, 并使之与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激发社会扶贫动力。

同时,国际反贫困经验证明,建立有效扶贫治理结构, 对于提高扶贫效果有明显作用: 它可以打破单一依靠公共组织扶贫的格局, 充分利用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 吸纳一切可用资源投入扶贫活动中, 解决政府扶贫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它可以通过严格的组织和制度约束, 规范扶贫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和行为, 达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它可以通过贫困人口的参与, 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反贫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它可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传导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扶贫的有效传递渠道、切实的实际的决策机制和更严密的监督机制, 从而大大提高扶贫的效率。《纲要》在政策保障方面的具体内容是“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产业政策,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在贫困地区继续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加大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力度。”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加强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加强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和法制化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要作用应当是:

1、准确识别目标群体, 进行贫困监测;

2、为反贫困制定战略策略和提供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3、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快速增长,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4、组织公共工程的建设, 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5、提供社会服务, 并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能力;

6、开展社会救济等。除此之外,目前政府所承担的具体执行职能是, 诸如扶贫资金运用、贷款发放、项目选择及决策、项目的执行、监督和评估等应下放给中介组织、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群体。在扶贫开发工作中, 政府应从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者身份中退出, 对政府主导的反贫困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改革, 为使农村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反贫困, 真正成为反贫困主体的参与者创造条件, 并提供获得脱贫和发展的机会与资源。

第四篇: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现代农业经济学论文——

关于对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2007级经济管理专业)

学号:20071019姓名:周嗣东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乡镇政府处于改革的前沿,其职能履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实行免征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必将直接触动我国农村基层政治体制的变革,目前在新的形势下,乡镇政府向何处去,乡镇政府的职能

一、目前乡镇职能的现状

1、法律法规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规定过于泛化。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对乡镇政府职能做出了规定,但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看,乡镇政府的职能规定不具体,表现在如地方组织法只是对乡镇政府的职能权限范围进行了原则规定,并未规定具体的职责范围和内容,即具体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规定。

2、全能政府的运作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政府”思想的影响,乡镇政府目前依然习惯于充当管家,承担着很多本应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理不好的事情。具体表现在仍然习惯于采用行政方法代替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经济利益,习惯深入微观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承担着本应该属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某些职能,而无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因此,乡镇政府也就难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何界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3、乡镇政府权责严重不对等。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是实际工作任务来看,乡镇政府明显存在责大权小的问题,即承担的职责任务重、可运用的权力资源少,导致了乡镇政府严重依赖垂直管理部门,甚至变成上级政府的附庸,无法真正成为乡村有效管理的主体,无法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权限。

4、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目前乡镇财政主要实施的仍然是“承包式”的财税体制,这一体制促进了有一定非农产业来源的乡镇积聚财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乡镇的财政实力,另外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其他地方乡镇债务普遍较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乡镇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减少,而很多乡镇依然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导致乡镇的财政危机进一步突出,靠转移支付等方式勉强维持,而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又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致使乡镇政府财政危机四伏,财政的危机容易引发职能危机,为乡镇职能异化埋下了伏笔。

5、乡镇干部素质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现状不适应农村工作实际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一是乡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很多乡镇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岗位所需要经济科技等理论知识,缺乏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技能,难以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乡镇干部责任感不强。主要表现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不够,调查研究不深,缺乏奉献精神,对上级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力。

二、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在目前农村社会力量还较弱的情况下,乡镇政府依然需要较深介入农村社会生活,其现阶段的职能应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

方面:

1、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乡镇政府作为沟通中央和农民群众的桥梁,对维护党的形象和体现上层建筑的管理意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应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政策时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如“两免一补”等都要严格执行,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挖掘政策潜力,按照政策进行科学民主决策,使政策顺应民情民意,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三是搞好党的政策宣传,让老百姓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要求乡镇政府应该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抓好。一是要遵循经济和市场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乡镇政府要克服经济政绩的冲动,从直接的经济干预中退出来,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和群众、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二是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广普及实用性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农业生产。三是要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不断培育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拓宽二、三产业的发展渠道,集中精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最终达到本乡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3、积极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新时期乡镇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目前乡镇政府应主要提供好以下方面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是做好基础设施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配套服务。在诸如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乡镇政府必须在上级政府财力的积极支持下,做

好基础项目建设中土地征用、关系协调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二是供给社会稳定类农村公共产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成为了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乡镇政府需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等综合治理手段,为农民建立一种农村治安机制,让农民在安全的环境下生产与生活。三是供给农村公益类公共产品。目前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不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因此,乡镇政府要在上级政府财力支持下,把工作重点放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产品上来,通过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网络,完善农村养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和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四是供给乡村文化类农村公共产品。文化建设是农村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改变农村面貌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些腐朽没落文化趁虚而入,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宗派势力抬头。乡镇政府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功能,积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以实现“乡风文明”。

4、做好多方面关系的协调。乡镇政府一直是国家与基层民众之间的一种中介角色,乡镇的协调对于造就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在目前形势下乡镇政府主要要协调好以下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与村委会关系。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委会的工作指导,开展对村委会工作的定期督查,协调解决好村内矛盾和村间的纠纷,加大对困难乡村的财政和政策支持等。二是处理好与第三部门的关系。乡镇政府要积极培育第三部门习惯,尊重其自身

发展规律,减少直接干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借助第三部门实现乡镇微观领域的高效管理。三是处理好企业的关系。乡镇企业目前正成为乡镇经济增长的亮点,在处理与企业关系时乡镇政府应积极为企业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在正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要积极理顺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关系。二是强化乡镇干部的转型培训。三是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四是注重人员结构的合理配臵。五是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力度。六是彻底制止乱收费行为。七是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

第五篇: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第二小组理论讨论

讨论题目:

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

一 理论概念

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我国,广义的市政职能包括国家在城市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事务方面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在市政管理过程中体现为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决定的执行。狭义的市政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同时也包括组织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二 小组讨论

今天讨论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而城市政府的职能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如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公共事务、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等。(2)、服务性,与农村的大多自给自足相比市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政府或者公营机构的公共服务,如供电供水。(3)、规范性,主要向法制化和科学化发展,如政府更加规范化权利和范围合理化,城市间事务更协调等。(4)、自主性,各个城市有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如可以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有矿藏的开发采矿业等好多都是自主的管理。(5)、多样性,也就是管理的内容多事务繁杂而且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当讨论和了解城市政府的职能的函义;市政职能的意义、特征、分类;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等方面。三 组长发言

今天讨论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同时了解了城市政府的职能的函义,市政职能的意义、特征、分类。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一个城市的管理是复杂多元的,如何能更加和谐发展还需要政府努力,就拿上海市的发展来看,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1.邱培钰:我认为市政职能的具有以下意义:

1、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各项公共事务及其管理活动的组织化,代表了城市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政府管理范围和组织规模。

2.宗慧慧:我认为市政职能的意义还包括(1)、市政职能既取决于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又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级政府上下左右的行政关系,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务分割的重要依据。(2)、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实施“三定方案”(定人、定编、定机构)的重要依据。

3.陈依玮: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特征

(一)广泛性;

(二)服务性;

(三)规范性;

(四)自主性;

(五)多样性。我们还应当了解市政管理职能的分类,我们从不同角度把市政职能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从各个角度透视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市政职能。4.宋晓青: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产生的时代可以将市政职能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种类型。传统职能,是指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初期出现并保留至今的职能,例如治安管理和消防职能等。现代职能,是指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兴起、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职能。5.纪佳琴: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的作用方式又可以将其分为消极职能和积极职能两种类型。

消极职能又称为防御性职能,是指通过限制性、保护性的手段,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以及谋生条件的职能。积极职能又称建设性职能,是指在基本的秩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采取鼓励、计划、组织、导向、指挥等主动手段,谋求为城市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便利的条件、更富足的生活的职能。6.沈思君: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的服务方向又可以将其分为内向职能和外向职能两种类型。内向职能是指对城市政府的运营起支持作用的职能,其目的是向城市政府补充养料、收集信息,为城市政府正常运转打下人事、财务、物资、资料等方面的基础。外向职能是指面向城市社会的职能,其目的在于向城市人民以至城市之外的社会,提供一个优良美好的生产、建设、贸易、生活、娱乐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服务。7.张金源: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作用领域又可以将其分为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两种类型。根据现代城市事务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城市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组织都具有的职能,称为“一般职能”,其中主要是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专门职能主要是城市政府特有的或特别突出的职能,其中主要有经济、社会、规划、建设、管理等职能。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共同构成我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

8.王震: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调整,根据目前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信息引导、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的指导思想,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 :

1、城市规划与管理职能

2、城市建设与管理职能

3、环境保护职能

9.张洁: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还有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职能,这方面的职能内涵十分复杂,从主要方面来看包括:

1、公安管理;

2、司法行政管理;

3、民政管理;

4、计划生育管理;

5、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

10.沈明: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还有公共经济管理和经济振兴职能

1、公共财政职能;

2、公共产品供应和公共经济服务及其管理职能;

3、公共经济规制职能;

4、城市经济振兴职能。

11.邱培钰:我认为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有以下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12.宗慧慧:我认为从我国传统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还有它的不足之处,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陈依玮:我认为从我国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及政府与社会、与市场来看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等。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4.宋晓青:我认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城市的确立,市政职能开始由过去的“计划、管制、调控”逐步转变为“调控、仲裁、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管理是地方行政管理的一个层次,其经济调控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既具有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共性要求,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15.纪佳琴: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市政职能应当有以下的特征具体说来,这些特征是:

1、双向性,即市级政府中观调控作用目的的双向性;

2、间接性,即中观调控作用方式的间接性;

3、综合性,即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调控;

4、有限性,即市级调控作用范围的有限性;

5、超前性,即市级政府中观调控作用时效的超前性。

16.沈思君:我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市政管理职能应当做出适当的改变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17.张金源: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要转变任务,首先要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通过职能分解,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行政运行机制以及任职资格和条件,将职能具体化,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关系,从而为落实人员与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18.王震: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其次要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对机构的设立、机构编制都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依法的基础上,做到政务公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使各种违法事件都能受到法律制裁。逐渐形成以法治政、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市政职能运行状态。

19.张洁:我认为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还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1)同一类业务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减少中间交叉扯皮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2)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业务要分清主辅关系,明确业务接口;(3)进行综合管理,对一些长期扯皮、难以划清的业务归并到一个部门,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性。20.沈明:我认为除了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市政管理人事部门要经常考核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不合格者及时撤换,以保证市政工作的效率性,优良地实现市政公共服务的各项基本职能。还要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在法律前提下,使用稳健和灵活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组长总结

我认为在整个城市的实际管理中最大问题,是一直没有跳出的思维怪圈,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简单的叠加式的思维方式,只做加法、减法,不做乘法和除法,城市功能只做内部疏散、不做外部疏散;结果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只好针对后遗症又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府管理部门却忙得团团转。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交通问题,交通拥堵有增无减;比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脏乱问题死角,还有许多管理的盲点和空白;比如群防群控问题,发挥广大居农民的作用,在一些特殊问题上是有效的,比如对抗击非典,但对城市管理掌握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不具有普遍意义;比如随着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低素质的外来人口在北京聚集的问题。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要靠大城市之间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要靠开放式管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道路,理论界长期争论较多,焦点在于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要模式,还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要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管理发展做出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这一表述为我国的城市管理道路,指明了方向。为什么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及怎么走,这些问题都应进行深入研究。

世界各国城市管理道路没有统一模式,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来抉择的。世界城市发展模式大致有四种:(1)同步城镇化;

(2)超前城镇化;

(3)滞后城镇化;(4)逆城镇化。

各国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日本模式(出口加工和海外销售一体化); 拉美模式(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印度模式(人口压力下,新经济的工业发展的局部增长)上述一些模式都值得我国借鉴。

六、老师评语

该组同学的讨论非常热烈,认真、仔细地讨论分析了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的题目,最终得出了总结性的结论,非常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要靠大城市之间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要靠开放式管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面对快速多变的环境(全球化、城镇化、市场化等),为求得自身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具有针对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点。城市政府的职能应当快速、实效、创新、宏观的谋划,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调动各种资源和各种积极因素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争取更快地发展,把城市做大做强。

下载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镇政府职能定位问题(优秀范文5篇)

    ___县编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镇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乡镇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2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社会发展学院 政教0901 090304125 欧月丹 摘要:目前在现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乡镇政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清楚乡镇政府职......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如何定位(共5篇)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如何定位1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市场经......

    温州鞋业现状调查报告

    温州鞋业现状调查报告 据温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温州市累计出口鞋5.28亿双,比上年(下同)下降1.4%,价值26.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出现量跌价扬。据温州海关分析,2008年出口鞋......

    温州鞋业市场调查报告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一、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民营经济在这里有着举足轻重......

    关于温州文成旅游调查报告

    关于温州文成旅游的调查报告 被调查的旅客年龄大多处于45岁以下;36%的旅客收入在1000~3000之间,收入少与1000和处于3000~5000元的各占25%,10%的游客收入高于5000;73%的游客选择......

    机构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李子明

    2006年理论研究奖评关于撤乡并镇后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中共喀喇沁旗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子明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面临......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行政体制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转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