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市宏观调控经济模式下的法制建设
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原有的经济杠杆和价值规律已经不能完全精准的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这样,放任自由不再是经济发展唯一的主题时,以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像一只无形的手,或拉动或缓和的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尤其在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中的经济和行政手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趋同于经济规律作用的模式,这样,法制作为刚性准绳的重要作用,就随之凸现出来,因此,如何加强宏观调控过程中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宏观调控突破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使市场经济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今后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一、法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打破以往的政府为经济活动中心、以计划命令为主要手段的经济模式,将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将经济规律作为市场运营的基本准则。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应当由直接的管理,转变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确立市场运行规则、向市场主体提供引导和服务、促进市场健康发育,积极维护市场秩序等宏观的、间接的管理方式,这样,经济的宏观调控与法制建设就成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法制是经济的产物;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可以忽视法制建设带来的巨大的反作用,法制建设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和制约作用。
(一)法制建设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其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模式一样,有其自身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如何使其能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适时、合理并行之有效,是充分发挥法制的引导作用的重要意义所在。目前,我国法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指引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使宏观调控经济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政府立法程序,将实践中调控经济所需的具体手段,上升为法律、政策和规范,为调控主体设定行为模式和权义界限,将其调控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第二、调控主体通过法的规范,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在遵循市场经济体制自身要求的同时,也遵循一套统一而普遍适用的规则,避免或抑制各经济主体随意发展、大量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某些经济领域发展失控或呈现危机,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
(二)法制建设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法制建设对宏观调控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法律的规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反映市场经济规律,从而合理的确认政府职能以及随着经济发展的情况,政府职能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以促使它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正确理顺并处理好政治关系、社会管理关系和经济关系等,既调动了调控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市场经济进一步按照法律所确认的原则,深入发展,稳定发展,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
(三)法制建设对宏观经济的保障作用。法律以其特有的属性——国家强制性和规范性,在保障宏观调控经济顺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保障具体表现在,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确认和维护宏观调控主体的权利模式和行为模式,引导调控主体的活动,预防、打击、制裁经济活动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平等地对待和处理好各种经济纠纷,保障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和权利得到实现。建立和维护必要的法律秩序、法律环境,为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和环节提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标准和规范,为制裁和处理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准则,从而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秩序保障和环境保障。
(四)法制建设对宏观经济的制约作用。通过法律的规范,在引导、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制约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强制性、盲目性和任意性等消极因素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波动性等倾向,这种制约作用是法律本身的功能,也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宏观调控经济对法律的需求。
二、宏观调控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是我市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我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有赖于科学合理且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加以保障.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身不是灵丹妙药,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法制的本身可以合理的补充宏观调控经济上的不足,为宏观调控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保障,因此,宏观调控与法的功能紧密结合,是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明显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一)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现实性。第一,法制建设对市场经济的特殊功能只有在宏观调控中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因为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经济的间接管理,是指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引导和必要的干预,而法律则是实现间接管理、必要干预的最佳手段。第二,法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属性,它能有效地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产业结构与公平分配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只有通过法才能调整、适应,引导和保障。
(二)宏观调控与法制结合的重要意义。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把法律手段仅仅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观念已经逐渐远离经济发展的舞台,法制的作用越来越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凸现出来,因此,树立法制建设是宏观调控的依据、准则和保障的正确思想,全面认识宏观调控与法制建设的内在联系也就因此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如何合理的将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一,充分认识到法制建设对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要改变过去那种把三种手段,即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并重的观念,因为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既要法律来确认、规定,也要法律来调整与保障,还要法律来解决使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时所出现的矛盾、纠纷和具体问题。第二,我市的宏观调控既要借鉴外省市的经验与教训,更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并赋予它新的含义,即市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对我市基本经济总量的调节,控制、组织市场经济的运行,引导经济的发展
三、我市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法制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法制工作的领域不宽,没有渗透到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去,法治政府的理念有待深入人心,“管理就是权力,管理就是审批”的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行政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行政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权力、权利义务不对等,甚至违法设置行政管理权或被管理者的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尚未到位。政务公开不全面,法定应公开的信息尚未完全公示,行政决策、行政决定及其程序和依据没有公开;电子政务的发展滞后,有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缓慢、功能单一;行政许可事项及相关管理事项的集中办理、联审会办实现难度较大;应当统一在政务大厅受理、回复的事项存在“两头受理”、“两头回复”的现象;不依法、不按程序履行职责,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等现象依然存在,行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三)宏观调控职能与经济发展有脱节,法制工作受功利因素干扰。由于权力本位、利益本位的驱动,加之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能交叉,以及法制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等客观因素,在宏观调控经济过程中,权力掣肘,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等现象时常出现。
(四)对宏观调控行为的监督不完善。宏观调控主体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尚未严格贯彻执行到位,而已开展的监督范围偏重在行政处罚,对行政许可、收费等执法的监督相对薄弱,部门法制机构监督工作难以开展,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监督的效能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理顺宏观调控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宏观调控关系,克服职责交叉、相互掣肘、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法治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法为准、依法行政。将各种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聚集起来,发挥综合效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各类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将政府经济职能还给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除法律法规明确必须由行政机关实施的以外,逐步将资质认定审查、行业信息披露等行业管理职能转移给行业组织,发挥其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的作用。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事项外,凡是依法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以及其他可以公开的行政决策、决定、政策等政务信息,都要通过能够为社会广为知晓的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公众公示,对于公众依法有权查询的政务信息,要创造便利、快捷的查询办法、渠道或条件。第二,完善决策机制。一是按照市政府要求规范决策程序,制订和完善决策程序和部门内部决策程序规定,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第三,加速管理转型。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优化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探索和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规划、动态管理等多种间接管理、市场化手段,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事后监管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促进宏观调控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运用法律手段重新定义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打破以政府为中心、以计划命令为手段的经济模式,将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将经济规律作为市场运营的准则。由此,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必须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制定战略计划、确立市场规则、向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促进市场发育,维护市场秩序的以宏观、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也就是要求政府职能从传统的计划、审批许可、命令向规划、政策、运用经济杠杆、指导、协调、服务转变。这样,我们就应该通过立法、制定规范等方式,逐步规范政府权力,调整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废除那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职能,另塑造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新职能,这是形成自由、竞争、公平的市场机制的重要条件。
(四)加强对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各种行政行为的监督工作。扩展监督范围,探索监督评议的机制,规范各种宏观调控行为,完善监督体系,严厉打击并且预防宏观调控经济过程中的各种腐败现象。调控机关要强化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建立以行政效能监察、政府绩效量化评估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评议机制。确立完善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监督作用。加强调控机关间的监督和制约,避免出现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真正将宏观调控工作纳入到法制轨道上。
我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有赖于科学合理且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加以保障.考察我市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十分薄弱.因此如何推进宏观调控中的法制建设,用法律形式重塑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是保证当前我市宏观调控经济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体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当前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和宏观调控、一手抓法制建设就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篇: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循环经济综合论述·········································2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4
三、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9
参考文献····················································15
答谢词······················································16
内容摘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下,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防治水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循环经济,提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保护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水污染;立法;保护
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水污染、浪费水是造成水短缺的重要原因,而且二者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排污就是用水,用水就有排污。因此,解决水污染和水短缺危机也应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必须双管齐下,绝不能单打独斗。而解决的共同途径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水质污染加剧、水量日益减少、水生态环境恶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水问题日趋严重,要摆脱日趋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循环经济综合论述(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关于循环经济的论述颇多,但就其定义来说,虽表述形式各异,而内容并无本质区别。一般来讲,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其废弃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线性经济转变为资源闭环流动型经济。[1]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其中又以“减量化”为首要原则。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1990)规定,在废物管理上所采取的优先等级顺序(The Pollution Prevention Hierarchy)为:源头削减(source reduction)→循环再生利用(recycle reclaim)→无害化处理(treat)→最终处置(dispose)。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环保理念由“末端治理(end-of-pipe treatment)”向“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 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
(一)立法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循环型社会综合法欠缺
目前,我国已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但该法调整对象主要是工业生产领域实施清洁生产的事项,对农业、服务业领域只作原则性规定,对个人生活领域未予考虑。循环经济理念强调政府、企业、公众的全方位的参与。因此,《清洁生产促进法》难以担当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迈进的重任。而在缺失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市场培 育及公众参与都难于获取,难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制定一布旨在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法。
2.地方立法滞后
《水法》第7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可目前地方立法中关于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几种类型:饮用水资源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这些条例均强调工业废水在末端的达标排放。《水污染防治法》则对节水未作规定。虽然近年来一些省会城市和较大的市如武汉、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郑州、太原、济南、青岛、宁波、杭州、昆明、西安、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大连等均颁布了城市节水条例,对节水和水资源再生利用作出了规定,但根据《立法法》,省会城市和较大市以外的其他城市无立法权限,而目前省级的节水条例还较少,只有陕西、山西、吉林、四川、云南等省和北京、天津、上海几个直辖市有相关立法。这就导致我国的节水主要在一些零星的大城市展开,而大量的中等城市、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未行动,这无疑对我国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构成巨大障碍。因此,要使节水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地方立法任重而道远。
(二)立法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循环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和推动作用。我国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第1条规定:“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法。”按照这一表述,在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一目的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目的,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反映了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 的重要指导思想,《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显然不合时宜,不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因而,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势在必行。
2.相关基本制度亟待完善(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难以适应循环经济理念下水污染防治的要求。
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真正体现源头预防的思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要求的“预防”,实质上是预防污染产生后直接排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属于“末端预防”,并未体现从源头避免或减少废物的思想。《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7条所规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书应包括的内容中,没有关于建设项目在资源能源消耗和清洁生产方面的评估要求。《水污染防治法》第12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可见,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针对的是“产生的水污染”,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加强节水及中水回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过窄。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在制定规划、政策过程中,如果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其中,则将有力地促进循环经型社会的建立。然而,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未就政府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予以规定。历史证明,一项不合理的决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单个建设项目。20世纪80年代支持“十五小”企业的政策所造成的资源和生态危机,其影响至今也难以完全消除。淮河流域水污染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可谓真实写照。
第三,缺乏拟议行动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系相对于拟议行动(包括建设项目、规划、政策)而言。依美国《环境政策法》,它指的是可以代替建议行动并实现其 目的的行动方案。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条之规定,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并未考虑替代方案。在缺乏替代方案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只能就拟议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提出相应对策,而不能在拟议项目以外考虑其环境友好型方案。(2)节水制度的缺陷
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
第一,浪费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目前,国家和一些地方已颁布了有关节水的法律文件,但这些法律文件大多未明确规定浪费用水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而近年来颁布的一些地方节水立法虽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方性节水立法一般都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然而,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未作任何规定。致使一些应建节水设施的建设项目在未建节水设施时也能通过建设部门的审批。
第二,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目前,有关节水的立法大都规定人民政府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但由于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节水产业发展缓慢,许多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推广使用。
第三,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现行节水标准主要涉电力、钢铁、石油石化、纺织、造纸、啤酒、酒精七大行业,而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3)污水再生利用制度的弊端
第一,缺乏对污水再生利用的系统规划。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10条仅规定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作了规定,并未就污水再生利用规划作出要求。2006年,建设部发出了《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城市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然而这仅是一个通知,不具有法律效力。地方的节水条例虽然大都规定地方节水管理部门应当编制节约用水规划,但并未规定节水规划中应包括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地区在面临严峻的水污染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通过搬迁位于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企业而解决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滞后。《水污染防治法》第19条第2款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但由于没有对此款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14条亦有类似规定,但在法律责任部分同样缺乏相应规定。由于法律没有强制性要求,地方政府对组织建设污水厂一般不会优先考虑。
第三,中水利用率低。根本原因是相关法律对此没有硬性规定。例如,《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第25条规定,新建工程中应当建设配套中水设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导致实践中小区建设项目中没有中水设施,也可以通过建设监管部门审批。同时,也导致市政中水管网建设落后,中水利用率低。以洗车业为例,由于中水管网建设不到位,许多城市洗车点如果使用中水洗车,只能采取配送中水的手段。尽管中水的价格为略低于自来水的价格,但高昂的运费令众多冲车点望而却步。3.环境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效率低下,表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的脱节。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及节水条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城市建设、交通、农业、市政等部门分工负责,但问题在于我国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水环境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未作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的现象,不利于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不利于对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监管。在中央和地方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即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区域的环保部门承担主要的水污染防治职责,中央一般无权取代地方的执法权力,从而导致水污染防治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三、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污染预防控制(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Control, IPPC)作为一种新的环保方法,日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其特点是对各种形式的污染和各环境因子实行整体的、全过程的控制。综合污染控制方法旨在克服传统环境保护中末端治理的缺陷,而其根源正是循环经济的新理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越低,则废水产生量越大;另一方面,废水得不到回收利用,则排放而污染更多水资源。因此,要有效控制水污染,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
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 95%,则污水再 生量将达到 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立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突破现有立法指导思想,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循环型社会建立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修订《建筑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时,在立法目的上,应增加“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基本方针上,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内容。2.制定有关循环型社会的综合性立法
目前,我国尚无推动循环型社会形成的综合性立法。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环境保护法》制定一部类似于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循环型社会促进法》,该法应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3.制定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单项立法
根据建立循环型社会和节水形社会的要求,应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的专门立法。具体立法思路是:先由国务院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然后由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制定《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专项立法应明确污水的具体含义,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4.加强地方性立法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条件千差万别,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方在推进节水型社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地方应尽快创制和完善有关水污染 防治、节水及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法律规范。地方性立法既应坚持同国家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相一致,又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二)具体内容的完善
1.完善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
首先,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为此,在《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应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节水及水再生利用规划”。在《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供水和排水专项规划中应包含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地方应尽快颁布类似《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的地方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政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再生水利用规划。2.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应明确体现循环经济要求,为此,《环境保护法》第13条第2款应修改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做出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0条规定的“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应增加一项,即:实施该规划是否符合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原则的分析、预测和评估;第17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应增加一项,即: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的分析、预测和评估。《水污染防治法》第13条也应作相应修改。
其次,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纳入到政府决策之中,是水环境因素在政府决策中得以引起重视的关键所在。综观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已势在必行,因此,立法上应尽早对此予以规定。再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规定替代方案。这样,环境评价中就能够考虑其他更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消耗、减轻水环境负荷的环境友好型方案。3.健全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应逐步建立适应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水标准体系,加强对节水设施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管理和认证。目前,急需制定的节水标准主要包括:节水方面的基础标准;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煤炭、水泥、电解铝、医药、味精、合成氨等取水量较大的行业取水定额标准;服务业取水、用水技术指导原则;农业节水灌溉标准;节水型产品标准。污水的回收利用方面,要在现行的相关法律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颁布指导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标准,以及工业用水水质和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并制定发布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确保污水再生利用健康有序地推进。
4.完善节水制度
第一,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应对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作出规定。《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地方性节水立法对于浪费水的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地方节水立法应硬性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正式供水。第二,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5.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市场化运营
首先,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水再生利用。要建立科学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使污水处理费能满足设施的日常运行,并形成合理的利润。同时,要实行 “按 质定价、保本微利”的原则,将自来水与回用水的价格拉开,使水资源的利用结构趋向合理。其次,为加快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管网设施的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各类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企业化、运营方式市场化。为此,立法应对市场的运作规则予以明确规定。要明确再生水生产者、供应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科学的交易规则及纠纷处理程序。那么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呢?笔者以为,政府要继续推进政企和政事分离,将政府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设规划、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的制定及其执行监督上,加强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市场环境。在污水再生利用初期,政府要根据立法要求,制定促进污水回收利用的税收、财政及信贷等优惠政策。
6.完善有关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
目前,水污染防治中实行统一指挥已故成为世界各国的成功实践。以美国为例,在联邦一级,联邦环保局与其他联邦机构,如内政、农业、等均有的水污染控制权,但在各联邦机构中,联邦环保局拥有优先权和终决权。在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水环境管理权主要集中在联邦政府,从而较好的避免地方保护主义。这对于完善我国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的立法中,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对水污染行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有统一监督管理权。
其次,应建立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机制。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实现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循环型社会促进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的立法中要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及履行程序,同时规定设立一个跨部门协调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包括环保、水利、建设等几个部门,委员会主任由环保部门负责人担任。再次,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应逐步构建环保系统垂直管理体制。具体来讲,应在国家环保总局之下、省环保局之上设立分片管理的环境监察分局,而省级环境监察部门则根据需要在重点地区设立环境监察派出机构;对于市以下环保部门,逐步实行垂直领导。此外,应加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主要是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治理、停业整改和停建项目的权力,规定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强制执行权。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循环经济的推进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认知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变革的必要条件。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说:“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是在对环境产生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公众形成符合可持续水资源战略要求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例如,倡导和鼓励公众节约用水、使用节水产品或设备;教育和引导公众对再生水的正确认识。此外,要逐步完善以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从而逐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新型水环境管理模式。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2]孙希君,水污染及污水处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3]周鹏程,污水综合治理浅谈[J],中州建设,2004,10 [4]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年6月第5版 [5]迟冠群、周珂,《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必要性刍议》,中国民商法网站http://)
答 谢 词
本文是在导师李祖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承蒙李老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虽然有繁忙的工作,但仍抽出时间给予我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从中获益不浅。李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勤勉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给予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和亲人。在这里,我仅用一句话来表明我无法言语的心情:感谢你们!
第三篇: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信贷
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绿色信贷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碳排放权已经衍生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过程中,我国银行业着眼于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碳金融发展的跟踪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及其它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定价能力,充当着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的角色。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信贷,促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也为新经济形势下银行信贷业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经济背景。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正处在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同时随着全球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理念方兴未艾,并且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增长模式已日渐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
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已是刻不容缓。(1)以往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偏“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难以为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倾斜式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1995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2008年这一比重已经攀升到71.1%。2009年,在应对危机冲击下大家所采取的非常态发展方式既有必要,却也加剧了这一趋势。伴随这一趋势,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自2000年到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已接近10%,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90%。
(2)外需长期低迷,迫使我们必须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开展艰难的结构性调整。客观地看,我国“高碳”的经济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一发展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刚刚走过。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看,我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却是当年的欧美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欧美国家将长期面临“去杠杆化”、财政赤字高企、需求不足等问题,以往过度借贷、过度消费的增长模式已经开始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不断升温,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外需持续低迷的压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消费增长不但相对较慢,且后续乏力。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很高,外贸依存度在2008年已上升到60%。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产业国内产能过剩明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比如,25%的粗钢产量依赖国际市场消化;平板玻璃的产量占全球的50%;电解铝产能占全球的43%;造船业70%以上产量靠出口消化;太阳能电池产量的98%出口国外。随着外需萎缩,大量外向度较高行业的结构调整不可避免。
因此,转变我们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
过去,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民间资本很少参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发挥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银行开展碳排放业务,不仅能增强商业银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减少CO2排放,因为碳排放交易是促进绿色经济的市场手段。在节能减排中,商业银行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教育企业和消费者。中国有很多节能减排项目,但业主缺乏碳交易意识和认识,没有发现碳及其衍生产品的价值。开展碳排放交易有一定风险,但利润空间很大,商业银行右通过邀请具有传统信贷意识的企业和顾客参加“绿色”研讨会或产业论坛,以克服顾客的认知及知识障碍,开拓企业从市场机制层面解决CO2排放问题。
(2)资金支持。银行实行绿色信贷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限制污染企业和项目的贷款数额,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作为暂不承担减排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在CDM机制下,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数十亿美元的融资机会。每个项目能帮助企业获得几十到几百万欧元的额外资金支持,这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贷款领域。
(3)信息中介。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的出售方,与欧洲碳基金、国际投资银行等碳排放权购买方之间开展交易往往缺乏经验,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项目了解,制约了碳排放业务的工展。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在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联系潜在的买家,充当政府和项目的财务顾问。
三、“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将面临的风险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意味着未来的产业和市场都将出现深远的变革,产业链的价值分布将从向资源型企业倾斜转而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从而不断改善产业链条上的“低碳”与“高碳”配比,使国民经济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在这样的大变革之下,银行业必须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在抓住新的市场机遇的同时,有效规避结构调整中的风险。
首先,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欠缺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往往导致转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此外,由于“绿色信贷”每个项目均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仅依靠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其准确的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信息支持要靠各方的协调配合,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绿色信贷”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环境风险评级等专业标准的制定,以推动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
其次,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当前不仅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建设倾向。同时,当前一些新兴和新能源产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全球范围看都存在行业标准和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即使现在采用了所谓最新的装备和工艺,也可能会被迅速淘汰,产业的持续巨大投入相比其有效产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这些因素,不仅对银行存量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加大了银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投放新增贷款的风险识别和信贷决策难度。为此,希望各有关部门从上到下及自下而上地加强支持和引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实现商业利益和可持续经营的同时,积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切实防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信贷风险。
总体上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仍在践行阶段,但银行凭借其在资金和金融经济杠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实现在一定大有作为。
第四篇:论中国足球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探究中国足球立法的可行性
摘要以法制为视角提出足球立法的必要性从足球发展社会因素诸多足球现实问题需要全面探讨足球立法的动因从世界其它国家足球立法先例法制足球的实践经验等探析足球立法的可行性从足球法制建设的滞后足球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足球立法存在的困境
关键词中国 足球立法假赌黑困境
前言我国的职业足球已经走过了十几个赛季,市场经济已经消解了以往封闭的竞技体育运动系统,中国足球已经走上市场化的轨道。然而,它在市场化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假、赌、黑”等丑恶现象,这已引起媒体、学术界普遍关注。中国足球乱相横飞竞技水平持续下滑,在国际性赛事中连连失利,球场上球迷骚乱殴打裁判等足球社会问题不断发生由新加坡赌球案引发的中国足坛反赌风暴足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裁判员甚至足协工作人员行政官员等足球从业人员因涉嫌贿赂或操纵比赛等原因相继被司法机关逮捕这些与足球法制和监督缺失有着必然的关系因此在此背景下以法制为视角探讨足球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国足球立法的必要性
由于足球体制足协长期不作为等因素影响足球假赌黑越演越烈由人情关系性假球演变到涉及金钱利益假球球员教练员裁判员俱乐部管理人
员参与赌球足球竞技水平持续下滑赌球成为阻碍足球发展的最大毒瘤成为制约[1]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瓶颈之一足球的问题发展到了非整治不可的程度足球发展历程表明足协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根除假赌黑由于足球法制缺失给足球发展带来诸多制约因素足球具体问题解决需要有法可依足球发展需要法律保障,足协行政作为俱乐部管理职业联赛运行需要监督和制度制约因此强化足球执法监督和司法救济形成良好的足球法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中国足球立法的推动性因素
2.1中国足球的进不需要法制
中国足球很多不正常现象很大程度都是人治造成的。中国足协即是管理者又是决策者组织、管理和经营足球联赛它权利过大 又无监督体系导致谢亚龙南勇等足协高官的腐败各种投资牟利集团的形成 数次随意变更升降级制度使俱乐部的利益产生波动是俱乐部采取更为直接的假球、赌球方式获取利益的直接动因对假球赌球黑哨只,是作为行业内部问题处理对于违规者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致使假赌黑更加泛滥由于足球长期失治 竞赛环境正气不扬,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缺失 部分足球从业者经不住金钱诱惑,道德沦丧职业道德丧失参与赌球、打假球或吹黑哨。这一切和中国足监督缺失有着必然关系如果我们有详细的足球法律制度有完善的监督体系足协官员的腐败就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假赌黑就可以得到彻底治理中国足球需要法制需要依法球。
2.2现有法律不足以制约足球违法问题
赌球已经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中国足球球员教练员俱乐部
管理人员甚至足协工作人员参与赌球从法律上看赌球是就赌博相对应的法律规定就是赌博罪赌博罪最高刑期3 年开设赌场罪最高10年 这对于获利上百万千万的赌球牟利者来说就显得很轻微难以达到对足球从业人员参与赌球的法律威慑力和警示作用因此在相应法律中人治因素造: 成的中国足协即是管理者又是决策者(
第五篇:论加强中国法制建设的途径
相 沟 通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专 业 名 称:
行
政
管 理
准 考 证 号:
指 导 老 师:
欧 阳 彪
学 生 姓 名:
论 文 题 目:
论加强中国法制建设的途径
摘 要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国家的基本方略。在这一次十八大报告中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立法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前提。党的十五大在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同时,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但这个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还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要求“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我国在推进法制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抓住重点,解决好法制化中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构建全国人民普法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各行各业依法治理、依法维权,从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法制 法制建设 行政法制建设
目录
摘 要..................................................1
一、行政法制建设的内涵...................................3
二、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现状...............................4
(一)市场经济的法律失衡..............................4
(二)法律法规与其他法规不协调........................4
(三)行政法制监督的缺陷..............................5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5
三、完善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途径...........................5
(一)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建设..........................5
(二)加强行政立法制度的建设..........................6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度............................6
(四)提高全社会行政法制建设意识......................6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9
在我们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法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行政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方略成功与否的基础保障,是一项事关全国人民利益的大事。人民以法统治国家,也包括人民以法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利,而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在履行治理国家的职责是必须“依法”,这是不可动摇的法制原则。也就是说,依法行政应该确认人民是国家的权力主体,政府是责任的主体。政府的权威应该服从属于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法制权威,只有这样做,政府的权威才是合法合理的,才是真正称得上人民的政府。权力服从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这才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最基本的原则。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而全面对内对外开放。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全社会对行政法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政府及部门行政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行政法制建设水平状况,对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更具重大的发展意义。
一、行政法制建设的内涵
法制,又称为依法而治和以法治国,是一个对法律存在目的的认识和信念,即法律是政府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董必武同志曾明确提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这是从静态上给法制的定义。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对广大人民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
行政法制又称政府法制,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管理行政事务中与公民和社会组织之间各种关系(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身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三个基本环节,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律秩序之一。行政法制的三个基本内容有:第一是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各种法律规范。由于各个部门的管理有各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所以形成了很多部门行政法制体系。行政法制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法和各个部门法制组成的系统。第二是行政机关自身管理的各种法规,如行政机关组织法、编制法、公务员法等。第三监督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规范。如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制工作是围绕党的执政方针,按照国家职能定位,在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范围内指导、监督、协调本单位的行政执法活动,实现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也是将行政执法理念和行政管理目标具体化的重要环节,从主观上看,它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服务于人民;从客观上看,它是社会进程的客观状态(人类的普遍认知)要求调整和维护社会关系的职能部门。
行政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在已经出台的《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的基础上,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在行政主体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等各个领域都出台了一些特别有分量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一系列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主要出台或修订了《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
建国以来,国务院为加速推进依法行政,连续不断地发布了一系列高规格、综合性的决定、纲要和意见。国务院为推进一项工作连续发布这么多的高规格文件,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高。
总体而言,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行政法的重要骨干架构已经基本上形成。在这其中,包括了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强制法;包括了重要的单行行政法,如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还包括了很多的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此外,还应包括司法解释、行政立法解释等,以及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中我国政府承诺对我国有约束力的行政法条款。
二、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现状
根据权力滥用规律——“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我们不难得出要对行政权进行法律规控的结论。[1]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出现了很多缺陷。
(一)市场经济的法律失衡
行政法律体系不健全,最严重的是市场经济的法律失衡。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早期无政府状态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国家对市场的适度干预,而不是靠市场自主调节。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下,就必须通过行政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行为。在其中法律出现很多方面的失衡。第一是缺乏市场准入的法律,市场准入要求统一规定和统一规格,但是现有的法律对不同的市场有主体区别对待,例如三资企业各自立法。第二是市场的退出机制不明确,我国的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欧美国家不同意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市场经济的《破产法》。第三是产权方面的法律缺失,在这一次修订宪法初步解决了在宪法层次上保护私有财产的产权问题,但具体的产权典民法典迟迟不能制定出来。第四是行政性市场垄断。我国政府传统的带有行政职能的部门纷纷在改革,如电讯、石油,但不彻底,还有一些根本没动的部门,例如铁路、民航。
(二)法律法规与其他法规不协调
有些行政立法不完全符合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法规的统一原则,使一些法律不配套,一些法律法规与其他法规不协调,甚至矛盾。有一些部门规章,从本身的行业利益出发,做出一些违反宪法和基本法的具体规章制度。主要表现这两个方面在:其一,政府立法还跟不上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些行政法规和规章质量很不高,漏洞很多,有些地方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制定一些不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收费、处罚行为的规定。其二,我国行政法法出多门,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相相抵触,政策与法律相对抗,个别地方的土政策还凌驾在于宪法、法律之上。虽然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但是,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及行政管理的绝大多数领域,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行政立法主体不同,加上行政立法水平、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等原因,我国现行规章之问也存在着不少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问的冲突;二是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三是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冲突。
(三)行政法制监督的缺陷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总体来看是相对比较完整的,但实行起来没能产生相应的理想的监督效果,这是我国当前行政法制监督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人们探讨行政法制监督理论不可避免的难题,目前,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第一,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权力配置安排是不合理的,权力机关监督、内部监督、司法监督的力量对比是不合理,未能真正形成监督合力,在体制建设上还是有所欠缺。第二,监督主体缺失应有的独立性,权力机关监督的独立性虽然很强,但实际上还是被一些因素所左右,未能真正独立,行使监督权力,仅能靠人大会议以及人大常委会的事后监督。第三,权力机关监督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切实可行的配套监督机制,难以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法制监督的受案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第五,行政机关各部门内部法制监督活动的开展仍存在一些困难。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开始有了依法治理和依法办事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已经初步的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是处在较低水平。人的思维规律,法律工具主义观念严重,法权意识淡薄,依法行政没有深入人心。公民意识在建构法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还不是很强,还存在一些影响公民意识形成的消极因素。在我国,政治行政法生活,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对待人,而不是一个普遍的强制力和约束力,特别是在领导方面。这就是远远偏离了法律的其本质精神和目标价值取向。在浓重的行政依附意识下,公民个人的独立自主性不强,法律自我意识更为薄弱,面对政府的行为一向都是消极防卫,个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仍然是以行政性关系为主。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坏时,个人还不习惯或者说,没有充分意识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法律作为一种制度的精神,还远远未能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
三、完善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途径
完善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不仅仅要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的行政法律体系,而且要加强行政执法和执法的监督,促使行政法制的合理化、合法化和规范化。
(一)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完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须要求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体系。社会市场经济活动的展开,市场的竞争和市场的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都需要经济法律规范的调节和引导。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办事。这就是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处于由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的经济体制发展,已引起宏观管理的思维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各级行政机关必须要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是离不开统一的宪法和法律规范。依靠宪法和法律的强制力,各级行政机关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行使好自己本职的职能,发挥应该有作用,也必需从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中解脱出来,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观念,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建国以来的在实践证明中,只有行政法制建设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长期正确的贯彻执行,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二)加强行政立法制度的建设
要加强行政立法制度建设,就要做到有法可依。第一,尽快制定规范法律中的法,只有这样立法才能够体现它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注意政府部门立法之间的配套和协调,防止立法中渗入利益的影响,同时要注重立法的数量与速度要适当,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随便设立,要保证立法的质量。行政机关在做出涉及相对人一方权益尤其是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时,必须向相对人
[2]一方说明做出这种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及相关的政策考量。第三,要做好“立法、修改、废除”的工作,就是一方面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需要,及时出台规范市场行为的新的公共法规,是政府宏观调控有法可依,保证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同时要加快制定各种行政法律,规范公共行政主体法律:制定行政监督法,促进行政监督的法制化;加快制定与公务员法相适应的的法律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行政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废止的制度,保证各种法律、法规之间能够一致。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正在不断地向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不断有创新的重要制度出台。[3]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就要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矫正违法和违规的法律现象,确立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总的来说就是,各级政府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建立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制度,完善各级政府以下的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制度和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监督制度等等。通过建立严格的行政监督制度,从而坚决克服监督的无力和监督中处理执法不严等特权现象。这需要从体制上重新进行调整设计,第一,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监督专员制度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鉴于我国目前权力机关的监督缺乏具体操作手段,借鉴国外成功的监督专员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第二,实行司法独立,我国目前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的目标需要司法独立。但是我国没有规定“司法独立”一词。第三,监督机制的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监督向全方位、多层次、法制化和程序化发展。
(四)提高全社会行政法制建设意识
要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行政法制的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我国要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同样必需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普通法律的宣传,法制宣传教育要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为基本目的。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法制观念能够
深入人心。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律交给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层的法制建设的观念。因为领导干部是法律制度的发布者、指挥者和宣传者,其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程度的如何,会直接影响着法制的作用和发挥;并且,领导干部的行为,还会直接影响到下级以及人民群众的行为。所以,要“治民”就要先“治官”,主要问题是为领导干部者的依法、守法和用法观念的树立。其次,要树立新型的法律建设意识的目标观念,不仅仅要将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还将它作为一种精神目标来追求着。
结论
“无论在普通法国度还是在大陆法国度,贯穿于行政法的中心主题完全是相同的。这个主题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法律控制。”[4]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要破除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思想观念,构成科学规范、系统完备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在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定型和更加成熟,在这里的“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和更加成熟”当然是包括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对于我国目前的行政法制建设来说,实现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社会主义民主程度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基层民主更加的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行政法制建设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行政法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全面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这就需要今后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再接再厉,不断地完善行政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全面回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30.[2]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3]王世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J].政治与法律,2000,(6):48-52 [4][印]M・P・赛夫,周伟译.德国行政法——普通法的分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120.致谢
本论文是在欧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路。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欧阳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欧阳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