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

时间:2019-05-14 20:5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

第一篇: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1.8%。

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称,中国经济处于准通缩已成共识,需要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近期要考虑用“降税、降息、降准”的办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前日,央行刚刚发布了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最新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增速创一年内新高,6月末,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针对最近M2数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态称,市场流动性比较充沛,恰恰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于稳增长、调结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央行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结构调整,灵活地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既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换代。下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关键是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

市场的观点认为,M2增速可能会成为未来政策束缚的因素。昨日,宏源证券研究所经济学家孙海琳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测:“三季度M2很难到14%以下。”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前两天国务院开会讨论对于两次定向降准是否力度过大的问题。据接近政府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对于GDP 7.5%的增长,国务院更关注的是经济已经企稳,如果货币投放太多,会担心通胀压力,如果经济还行,货币就不要太松了。”

针对GDP最新数据,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称,经济内生下行压力犹存。销售持续低迷,三季度房地产投资仍有下行空间,外需改善难有增量,仍需依靠宽信用、宽财政托底经济。财政政策将扭转八项规定带来的被动紧缩,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会继续采用定向宽松措施,主要针对“三农”、小微企业以及财政稳增长领域,此外,6月以来信用端的宽松正在加速发力,预计将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

“二季度数据并不难看。”上述接近政府的人士称,目前,从国务院层面关注的M2和GDP数据来看,“三季度过去了半个月,由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新增银行贷款一道组成的„克强指数‟开始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5月来,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084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4%。1~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087小时,同比减少79小时。

“下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关键是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盛松成在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此前,两次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操作都体现了灵活运用多种工具。盛松成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正成为基础货币补充的重要工具。“现在正探索抵押补充贷款(PSL),以后也将是渠道之一。”

“PSL不严格地说能够做到定向降息的作用,做到给银行的利率比较低,调控中期贷款,短端公开市场调控。”孙海琳表示,“PSL不是以调节利率为出发点,PSL本质是我国未来发行货币的方式。外汇占款骤降,需要填补发行货币的空白,PSL是一个新的方式,可以进行定向操作,贷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或房地产可以不同抵押水平,一定程度做到定向,最后可以调控利率造成的影响。”

第二篇:《超预期》读后感

近期在读一本书,陈润的《超预期》,主要介绍了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有一些感触,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这本书主要讲了九块儿:聚人,产品,创新,整合,模式,管理,营销,服务以及竞争;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直接把每一块都详细的讲述给大家,选取一些部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与想法。

1,聚人之团队

就像是足球队一样,一个球队里肯定有高的矮的,壮实的和偏瘦的,因为大家的场上位置不一样,个子高的壮实的争头球,个子低的偏瘦的脚底下灵活,速度快,这样每个人的优势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映射到工作中也是一样,一个团队中肯定要有冷静的鹰,野性的狼,灵活的蛇和憨厚的牛,大家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有的员工,在这个组做的很好,换到其他组后可能做的不让人满意,而有的员工这在个部门表现平平,换到另一个部门后反而一鸣惊人。举个例子,有个配货员配货特别快,执行力也很强,做事情也比较认真,都觉得这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于是被提升为组长;当上组长后,她要管理这十多人的团队,需要处理本组的作业异常,和其他环节相互配合协作,晚上下班开会等等,她做不过来,找领导反馈说,我就想每天9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我不适合当组长管理人,脑袋转不过来,我就想每天配货打包就好。这是件真实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优秀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人,只要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当人聚一起了之后大家的劲儿也要往一处使,人在一起那叫团伙,人心在一起那才叫团队。

2,创新之微创新

“微创新”,这让我想起周鸿祎在他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也重点提到了这一点,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也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创新并不是我非得做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都是在别人基础上进行的微创新,如马化腾的QQ模仿以色列几位网迷创造的OICQ,却通过娱乐化和本土化的方式大获成功;马云的淘宝网模仿美国的eBay,却以免费的模式将“鲨鱼”感出长江。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创新并不是今天还在地上跑,明天我就创新天上飞。它需要一个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只要当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才会产生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发生。如果你有一个新产品的想法,那好,先做一个粗糙的,然后拿出来,根据客户提的意见,慢慢改。想一步迈的很大比较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需要步伐“小而快”。

3,服务之超越客户预期

什么是客户?我觉得不仅仅是那些买手机的米粉。仓库里面有收货,质检,平置,高值拣货,配货,打包发货等环节,对于每一个环节来说,你的下端环节就是你的客户,订单组打出的单子要方便拣货人员去拣货,不能让拣货员一圈跑下来只拣出来几个SKU;拣货员拣出的货要便于配货员配货,一车几十件货乱放一团配货员每配一单都要找半天;配货员配完货面贴随便贴,打包员说你这面贴贴的我胶带都没法粘了;一个托盘货物码垛好后,配货员查出来说,哎呀这个货我多放了一个或者少放了一个,在哪个哪个托盘上呢,得翻出来找。。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好了,没考顾及下端环节的操作与感受,往往给他们造成很多困扰。对待客户,你能这样做吗?所以,当客户向你提出建议的时候,改,立即改。设想一下,拣货员把商品有规律的摆放好,包装一样的手机壳有颜色的一面朝上,拣货员保证拣货质量,没有多拣也没有少拣,配货员配货HAPPY不?配货员保证每一单配货准确,面贴整齐规范,把这个批次同一大小的5-6盒子码放在皮带线上,接线打包员HAPPY不?每一托盘五个一摞十个一码,方便点数,交接清晰明了,快递员HAPPY不?快速交接完,打扫卫生早点下班,大家HAYYP不?所以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下一环节当做我们的客户去做,用心去做事情。

其实本文并不是什么鸡汤,只是我读了《超预期》这本书的一些感悟与想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如雷总的七字诀,黎总的参与感,跟同仁堂学做产品,向海底捞学做服务等等,一方面时间篇幅有限另一面自己也还没有把这本书完全悟透,个人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一看,当然如果结合黎总的《参与感》的话,我相信你会得到1+1>2的效果。

希望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篇:新一轮机构改革预期升温 专家称重在转变职能

新一轮机构改革预期升温 专家称重在转变职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稿,并确定将该方面的内容作为十八届二中全会的议题。随即,各种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尤其是大部制改革的预测充斥坊间。如果此次改革按计划推进,将是建国以来我国第十三次国务院机构大的调整。

对于此次调整的思路,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者表示,调整合并政府机构是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手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更好推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预测

机构改革预期升温

23日的政治局会议认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首先抓紧抓好。要根据中共十八大精神,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会议引燃了市场对可能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内容的预测。比如有观点认为,本轮改革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从卫生部门剥离出来,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合并,同时撤销其他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成立正部级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另有观点认为,此次大部制改革可能有望成立统一海洋管理机构。

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的信息看,其中相对比较确定的是关于铁道部的传闻。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也称“市场普遍预期铁道部将并入交通运输部。我们认为市场传言的其他调整,如人民银行将划出国务院系统以及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合并的可能性极低。另外部分部委的职能可能会进行精简和调整。”

对此,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东勤点评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国家都对铁路开展了一场公司化改制的潮流。其中以瑞典和日本模式最为成功。日本中曾根内阁以国有铁路“分割、民营化”为突破口,主持并完成“世纪性的政策实验”,才有了安全、安心、便宜、便捷的铁路形象。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铁道部屡因根系强大而被悬置,以至于政企不分,尾大不掉。铁路改革应当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完全分开,并以公平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首先让铁道部行政管理职能划归交通部。然后成立一个铁路运输总公司,将18家铁路局划归到该铁路运输总公司管理,并让该18家铁路局采用企业化模式运作。

通过多方信息了解,最快在两会期间就可能推出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全国人大宣布今年的人大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我们预计会上将披露一些重要信息。政府机构可能作出一定调整。”宋宇说。

调整

第十三次机构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次机构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对于推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陈剑认为正当其时。他表示,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主导。21世纪初,关于政府改革的呼声颇高,政府高层也多有呼应。但现在有些政府部门为了获取部门利益,不惜越位在市场中与民争利。政府行为发生紊乱与政府机构的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有关,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另外,近年来党政机构呈现愈发庞大趋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也有利于降低政府运营成本。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也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高尚全说,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历史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对国务院下属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做出过12次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21世纪以来,国务院就先后两次对政府机构进行了较大规模改革。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此次改革完成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并组建了商务部。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更大,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同时组建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民用航空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的

重在转职能提效率

其实,在经济学者看来,重要的不是机构如何调整,而是这样的调整能否做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换言之《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稿中更重要的部分是职能转变而不是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示,我国所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关键问题不是各个部门的拆分组合,而是让每个部门都能在自己监管的领域当中负起责任。

陈剑表示,要推动中国向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应大幅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将自身工作更多转向建设一个能够为广大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上来“改革的精髓其实很简单,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个人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因此,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扮演基础性作用,限制政府权力,可能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一项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

如果以这样的思路进行考量,单单推进大部制改革恐怕还不够,有观点认为还应该考虑缩减政府行政层级的设置。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提出,应该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压缩政府机构设置。主要是通过大部制改革的方式,还可以考虑将目前的政府层级进行压缩。他说,现在民众不满意,总感觉行政成本偏高。这个问题不可回避,但这个偏高不是财政部门加强管理就能够解决的,一定要有配套的改革。从机构的合理化方面来讲,能不能推进整个行政层级的扁平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也认为,应通过政府机构改革,从横向和纵向压缩政府机构设置。其中,横向主要是外界热议的大部制改革,纵向则是将目前的政府层级进行压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则提出,当下改革应指向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他说,这些年来,中央向地方放权,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地方政府竞争体制,这样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地方政府面对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各种分散的市场主体,不是想着怎样健全社会组织的自律维权和自协调机制,而是为了竞争,把各类组织都变成变相的经济组织,“党政工团齐动员”让他们去落实投资指标、招商引资指标,连民主党派也要落实分解的指标,实际形成了地方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这样一种体制。

1987年我在美国读M PA到华盛顿市政府实习的时候碰到这个问题,我问他们工资收入与市场水平相比如何,他们说政府部门的工资比市场工资一般确实要低一些。但是政府工作有一定的保障,同时,政府有延期支付,退休之后各种保障很不错,但如果犯错误就会前功尽弃。这样对贪污腐败实际上也形成了约束机制。

第五个问题是地方党政机构设置的问题。刚才谈到的中央政府人太少,与此相比就是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这些机构综合起来庞大臃肿,这才是中国政府机构人浮于事的根本所在。中国政府的体制是单一制,但是否地方各级党政机构一定要完全复制中央层面的党政机构设置值得分析。有些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市、县(区)、街道办事处机构的设置高度重叠,完全是浪费。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财政资源到底怎么去匹配、去互补,而不是重复,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加以改革。

公共部门改革必须大力推进

与行政体系改革相关的公共部门改革也有很多问题,我谈两个具体的问题,一个是事业单位改革,还有一个是加强人大作为公共政策整合平台的建设。

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展不乐观,但必须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医疗、科技等等都在这上头,大数差不多4000万人,比700万公务员这个数字大得多,而这个恰恰是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转型,从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型、服务型社会转型的关键。专业技术人员在任何社会都是中产阶级里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前些年的做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对这个阶层前所未有的仇视。对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的网上谩骂侮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实中的人身攻击也不在少数。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和世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深刻反思。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提供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让这些领域合理发展。我们一方面把这些服务定义为公共服务,但是又不想真正买单。以北京市的公立医院为例,大部分医院从政府获得的拨款不到其运行经费的10%。而政府定价的极其不合理,又使得现有的医院无法从现有的正常收费机制中获得合理的成本补偿。这些医院只能想办法通过各种扭曲的方式来收费运营,形成广泛的社会抱怨。其实,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把各级人大作为社会意志表达和整合的唯一的、根本的合法机制来建设。现在我们国家社会公共政策讨论的机制很多,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来反映意见,这个都需要。但这种结果就是我们公共政策的碎片化。在讨论促进经济发展时,大家都感觉需要减税,给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讨论社会政策时,大家又都说要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这两个建议是完全矛盾的。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大家把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放在一起来讨论,看看这些收入来的是否合理,都花到哪儿去了,收支是否能够平衡,如果无法平衡,通过什么方式来融资等等。这个基本的平台就是各级人大,这个过程就是政府的预算过程。

第四篇:中国商务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预期调整目标内

中国商务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预期调整目标内中国商务部部长4日在俄罗斯喀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表示,中国经济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正确,尽管目前增速放缓,但在正常范围和预期调整的目标之内。

中国商务部部长当天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经济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是正确的。尽管现在经济增速有一点减缓,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在预期调整的目标内。他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有继续下滑的趋势,中国政府将在保证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中国商务部部长介绍,此次会议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磋商:一是如何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方认为,多哈回合谈判可以设计一些“早期收获”,但这些“早期收获”不应该是唯一的,应该充分注意到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关切。

二是区域合作议题。目前,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延迟,各国对于双边和多边的自贸区积极性非常高。中方希望区域合作是开放和包容的,而且应该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此外,会议还讨论了环境产品清单问题。中国商务部部长说,中方提出了环境产品清单的概念和目标,也表示中国会尽快在今年9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完成我们的工作。中方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就一些概念、标准等与其他成员保持磋商。

谈到中俄经贸合作时,中国商务部部长说,尽管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但从今年情况看,中俄贸易发展势头依然良好。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与俄经济发展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进行了礼节性会晤,双方就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下一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事宜等进行了讨论。

此次贸易部长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贸易部长或代表进行了会见或交谈,就世界经济形势、欧债危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表示,与会成员普遍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有趋好的一面,但还非常严峻。

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4日在俄罗斯喀山开幕,会议将讨论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多哈发展议程等重大问题。

文章由:《中国商务服务平台》http://提供。

原文地址:http:///rssn/news/news.do?method=showNews&newsId=4126

第五篇:M2增速不及预期 货币增速放缓将成金融新常态

M2增速不及预期 货币增速放缓将成金融新常态

1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这一增速确实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分析,首先,外汇占款明显少增。2014年,外汇占款新增6411亿元,同比少增2.12万亿元。从近10年外汇占款的历史数据看,2014年外汇占款新增量仅高于2012年的4281亿元,而低于其他各年。“外汇占款新增量减少,意味着央行通过购买外汇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也相应减少。”

其次,同业业务监管加强导致货币派生能力下降。2014年,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监管部门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同业资金在运用上类似信贷资金,同业资金增长放缓导致货币派生能力下降。”

此外,存款偏离度新规导致季末存款冲时点减弱。新规实施后,商业银行季末存款冲时点的动力减弱,导致12月末的存款增长不及往年。这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M2的增速。

“货币增速放缓将成为金融运行新常态”,盛松成认为,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下降,外汇占款也会随之减少。2009年至2014年,外汇占款的年均水平约2万亿元,较2008年减少约1.4万亿元。2014年5月以来,外汇占款下降尤为明显,5—12月净减少2314亿元,较前4个月减少约1.1万亿元。“外汇占款的大量减少改变了以往央行通过回收外汇流动性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对货币增长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基数已经较高,2014年末M2余额已超120万亿元,M2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投放货币1.2万亿元。而10年前M2每提高1个百分点,仅需投放货币2000亿元左右,5年前需6000亿元左右。“货币供应基数高了后,提高货币增速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不能再要求保持以前那么高的货币增速了,就如经济增速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高一样。”

盛松成认为,目前12.2%的货币增速基本适度、合理,仍在调控的范围内。“从近10年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通胀水平的经验关系看,货币增速一般高出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之和2—3个百分点。2014年通胀率为2%,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4%左右,M2增速高出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之和约2.8个百分点,这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预期目标基本匹配。”

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融资成本不降反升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央行统计显示,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为历史次高水平,仅比2013年的历史最高位少8598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2009年还多1874亿元。

“总体看,当前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金融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结构调整”,盛松成说。

时下,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去年11月份降息并允许存款利率上浮20%以来,企业融资成本不降反升。对此,盛松成表示,企业融资成本是趋于恶化还是有所改善,不能凭主观推理和个别案例来判断,而应通过全面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和证明。

从货币市场利率看,近几个月保持稳中有降的走势。截至2015年1月13日,3个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4.91%,比上年同期下降67个基点(1基点即0.01%)。

再从存贷款利率看,据央行抽样统计数据,2014年12月末,企业贷款利率比2014年年初下降5个基点,比第三季度末下降14个基点。其中,小型企业贷款利率和年初基本持平,比第三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微型企业贷款利率比年初下降17个基点,比第三季度末下降9个基点。

“据我们初步测算,去年11月份的降息及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将使存款利率下降约2个基点,贷款利率下降约44个基点”,盛松成说。

存贷款口径调整后是否会对存贷比造成影响,要看监管机构如何确定存贷比的计算基础

盛松成证实,不久前,央行发布了《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调整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387号文),涉及存款口径调整问题。1月15日,央行又发布了《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提出了存贷款统计口径调整方案。

盛松成解释说,央行自2015年起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比如,证券公司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客户交易保证金,按原口径不计入各项存款,但按新口径需要计入;再如,商业银行拆借给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按原口径不计入各项贷款,但按新口径需要计入。”

盛松成表示,存贷款统计口径的修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在货币的发行和派生过程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作用与企业和个人基本相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与普通企业和个人的存款、贷款没有实质区别。因此,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标准,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要计入存款和贷款。

其二,保证统计口径的科学性,准确反映存贷款总量。近年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它们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与普通的单位、个人存款一样,已经成为存款类金融机构重要的资金来源。

其三,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比如,当新股发行时,储蓄存款下降,客户交易保证金上升,统计口径调整前,就会认定存款减少,但实际上资金还在银行,数量没有发生变化”,盛松成说,统计口径调整后,资金在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转移不会引起存款规模的大幅波动,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我们也初步评估了存贷款统计口径修订的影响”,盛松成说,比如在存款准备金方面,按照387号文的要求,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因此,这次存款口径修订目前不影响存款准备金的交存。“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有先例。比如在美国,非个人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等非交易账户,以及一定金额以下的交易性账户都属于法定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但准备金率都为零。”

“总体讲,这次统计口径的调整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全社会存贷款和流动性的实际状况,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不应做太多的政策解读。当然,存贷款口径调整后是否会对金融机构存贷比造成影响,那要看有关监管机构如何确定存贷比的计算基础”,盛松成坦言。

下载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word格式文档
下载M2增速超预期 降息讨论升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