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

时间:2019-05-14 20: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

第一篇: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

齐勒乌泽克乡2011年农村合作经济

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特克斯县发展战略和快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工作中心,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我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根据我乡实际,特制定2011年度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为前提,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立足我乡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与规范运营并重,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立足当地主导产业,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

—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要坚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包办。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逐步扩大规模。

三、发展目标

到目前,全乡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个,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使4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今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在对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扩大规模、增强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新建合作社1个,示范合作社一个,规范运转专业合作社一个,新建综合服务社1个。

四、工作措施

(一)突出优势产业的发展。围绕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蔬菜、刺绣、马铃薯等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村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技术人员和加工贮藏企业、流通企业、科技组织及农村其他经济组织,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龙头,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养殖、加工、购销、服务等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产业政策、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使其尽快形成能够带动某一产业发展,对农民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促进整体工作的开展,也要立足当地的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合作经济组织。

(三)强化教育培训。结合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水平和竞争能力。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交流等形式,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合作经济理论、市场营销常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交流。

(四)加强政策引导。争取政府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兴办的加工、流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争取金融机构、土地、工商、民

政等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研究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担保公司,解决其生产经营业务问题,以建立长效扶持机制。

(五)强化组织领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联合会要切实负起责来,搞好规划,加强指导协调,促进加快发展。各县区联合会要积极工作,争取成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

第二篇:合作经济组织调研

第40期

中共金乡县委政策研究室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与对策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本着“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形成的经济实体。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近日,县委政策研究室会同县供销社,深入羊山镇金勇、祥义等蔬菜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县是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较好的县市区之一。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2000余个,总量居全市首位,约占全市的20%。其中注册登记的合作组织117个(注册涉农协会36个,注册合作社81个,注册资金1.3亿元),发展社员(会员)6.5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7%,高于全省40%的平均水平。2008年社员(会员)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中,由供销社引领发展的636家,占32%以上。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农产品由分散化向规模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会员统一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等服务,帮助会员与加工企业或运销组织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把分散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总量。金乡县天元棉花专业合作社为入社棉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包括低价供应优质农资、免费开展测土配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棉花,目前已吸收社员近1000户、入社棉田3010亩。高河乡由57名农民组成、出资本金32万元注册的盛源白莲池藕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7年刚成立时31亩池藕,发展到目前200亩、标准藕池130个的种植规模。

(二)加快农业生产由传统化向市场化迈进。农民专业合作 2 经济组织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新作物品种,传播专业生产技能;通过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合作公司专家办培训班或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了群众运用农业科技的水平,促进了农民生产的市场化。羊山镇金勇、祥义蔬菜合作社分别与寿光、青州合作组织合作,由合作方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并派驻技术人员全程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产品由寿光、青州蔬菜公司全部回收加工,以寿光蔬菜品牌销往全国。通过“公司提供设施、群众按要求种植、产品与市场接轨、统一包装销售”合作方式,全镇已经形成96个、400亩的现代化高标准蔬菜大棚生产基地。据调查,近几年来,全县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引进推广与市场直接对接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新成果60多项,引进、推广种养业新品种100多个。

(三)推进农业经营由松散化向一体化转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集体组织“统”不起来、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依托村内5个零散山药种植户发展壮大的鸡黍镇东李村山药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吸收社员160户,辐射带动周围11个村发展山药种植500余亩。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对外销售,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等终端市场,“红斑山药”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同类产 3 品3-4倍,促进了合作社内部种植、开发、销售的一体化。

(四)推动农村经济由风险型向效益型转变。一方面专业合作社通过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签订统一订单,引导社员从事专业化生产,减少了种植、养殖等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他们握紧拳头、形成合力,有组织地拓宽销售渠道,既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又避免了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提高了农民收益,有效规避了农业风险。胡集白梨瓜一度存在与周边地区恶性竞争现象,为规避风险,他们成立金乡县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申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统一商标注册、生产管理和外观包装。合作社与宏昌公司等建立长期社企互助、产购销合作关系,并在北京、郑州、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及周边县市区建立销售网点56处,与300多个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均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党委政府重视不到位。2007年7月国家颁布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目前我省正在加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我县自2003年出台《关于依托 4 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之后,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二是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不够了解,将其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混为一谈,与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合作组织既无项目和资金支持,又不能直接增加税收,远水解不了近渴。三是农民认识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有近70%的农户不知专合组织为何物,参与意识不强。四是龙头企业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把专合组织当作多余的中间环节。由此出现了政府引导、扶持不够,管理不规范,活动不经常,部分农民对合作组织缺乏了解,创办或参与热情不高等现象。

(二)运行机制不健全。一是组建不规范。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违背规律和一般程序,致使专合组织有数量、无质量、效果差,甚至与村级组织搞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县注册登记的117个合作社(协会),其中乡镇政府或有干部身份人员牵头组建的约占20%。二是内部管理不规范。有的没有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有的最起码的章程都不齐全,操作极不规范。三是管理体制不规范。从调查情况来看,专业合作组织由县社、民政、工商等多个部门参与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性,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缺少权威部门牵头对专合组织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指导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民专合组织运作较规范、作用发挥较好的不到10%。

(三)政策措施不配套。一是优惠政策不多。缺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二是财政扶持较少。现有惠农政策大多是扶持到农户,对农民专合组织扶持资金不足。三是融资信贷困难。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规模普遍在5-15万元,缺乏抵押资产,全县95%以上的专合组织因资金问题而运转困难、维持发展举步为艰。四是服务手段单一。全县80%以上合作社(协会)会员在10到40户之间,服务功能较弱,在新技术服务、市场开发等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度重视、引导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坚持“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指导不决策、参与不干预”的要求,按照“三民四自”的原则,引导组建和发展壮大一批专合组织,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家万户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尽快制定出台我县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引导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二)政策扶持、推动发展。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6 学习借鉴寿光、青州、莘县等地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具体的措施办法。加大资金融通和支持力度,建议组建由县、乡财政共同出资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用担保机构,每年从新增农业投入中安排一定数额的专合组织专项资金,用于启动资金或贷款贴息等。税务部门应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税收体系,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金融机构应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低息贷款,允许合作组织及其成员以资产或互相担保的形式申请小额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工商部门应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登记门槛,对其注册商标等减免费用,鼓励创名牌。农业、质检部门应积极扶持合作组织及其成员树立质量标准意识,推广标准化生产,及时提供检验、检疫和质量、技术认证工作,帮助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组织、人事部门可积极推动涉农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业、创业。

(三)强化培训、规范发展。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合作经济知识培训,并分级分批举办现有专合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批合作经济工作干部、合作社辅导员和合作社带头人、“领头雁”。帮助专合组织建立健全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联结、风险保障、积累发展等系列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壮大自我发展实力。

(四)依托主体、带动发展。鼓励有实力、有市场、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专 7 合组织,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实现多方共赢。支持专业大户、经纪人等农村“能人”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搞活农产品加工营销。大力推广“专合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党支部+专合组织+农户”等成功运行模式,切实增强专合组织抵御市场风险和助农增收的能力。

(五)抓点示范、促进发展。选定一批产业基础好、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的专合组织开展示范,重点抓好提质上档,总结成功经验,树立示范典型,促进面上发展。在产业环节上,把市场化、商品化较高的大蒜、棉花、蔬菜、畜禽、水果、食用菌等作为发展重点;在经营环节上,把合作加工、合作购销作为重点;在区域发展上,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作为重点。同时,要按照自愿平等、互助合作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产业相同的农民专合组织联合起来,组建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供强力支撑。

第三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特点

1、试点规范,经验带动。各乡镇(街道)立足实际,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不同行业,选择多种类型进行试点,创办新型专业生产合作社。由于试点选择准,范围广,为各类合作社发展提供了示范经验。

3、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在试点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合作内容,产品多渠道销售,重点突出,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服务合作社,根据社员的服务需要,确定一项或几项服务内容。

4、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在合作社的创办形式上,目前主要是社区干部发起创办的,也有以集体公共设施为依托创办的,还有的是“能人”领办的,形式多样。

5、建章立制,操作性强。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都制定了规范的章程,明确了办社宗旨、基本原则、入社的条件、社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对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选举办法等也做了明确规定。

第四篇:云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报告

2006-11-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为了适应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需求,由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一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组织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农户与龙头产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对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况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各级科协的引导帮助下开始建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初始发展(1982年至1985年)、蓬勃发展(1986年至1991年)、持续发展(1992年至1999年)、创新发展(2000年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和科协、农业、供销、民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目前,云南省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7000个,会员总数达344833人(户),广泛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会员覆盖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涉及农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花卉业、蔬菜、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多种专业。这一组织的发展壮大,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散的小经营、小生产方式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2003年全省5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创农业产值30.3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469.9亿元的6.4%。比较突出的元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35万顷,年总产值1.84亿元,其中6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面积就达8.85万顷,年产值1.23亿元,占全县蔬菜水果年总产值的66.8%,带动了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二、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验

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体发展较好,不仅为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而且在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经验有:

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各级党委、政府,科协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离开了党委、政府的支持、扶持和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就是一句空话。

例如楚雄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工作,把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召开了全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题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了《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上各级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全州上下共同努力,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民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在楚雄彝州大地上迅速健康地发展起来。截至2006年4月底止,全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22个,发展人数达102610人,已成为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山州结合县、乡机构改革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党政干部、龙头企业、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地发展。

宾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长,成效好,县委在调查总结后提出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一是创建四种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能人大户领办型、涉农部门协办型、农民经纪人创办型;二是完善四大机制,即政府引导机制、协会内部运行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社会服务机制;三是突出三个结合,即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打造农业品牌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蔬菜大县的通海,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强化农资经营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农资经营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服务,由通海县工商联牵头组建了通海农资商会,这是我省农资行业首家挂牌的民间性行业商会,这一商会的成立和运行为通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曲靖、玉溪等地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红河、大理、临沧、保山等地党委政府也提出了一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措施。元谋县委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创建一个协会,发展一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先后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全省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㈡我省目前发展较好的,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态:

一是能人大户创办型。由能人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牵头,组织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共同组建,这类协会能充分依托能人大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农户发展,形成批量商品进入市场。二是农民经纪人领办型。由农民经纪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创办,这类协会能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市场信息灵通,联系群众紧密,产品销售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农户生产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一些农产品销售协会就属于此种类型。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农户创办,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是由协会创办公司带动发展,这类协会机制好、生命力强,能够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管理服务水平高、生产经营规模大,充分表现出合作上的志愿性、生产上的专业性、组织管理上的民主性、利益分配上的共享性,具有明显的运行优势。四是支部促进型。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党支部,这种形式有利于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协会民主管理,同时也能发挥党员在协会内部带动会员农户、促进协会发展的作用。

如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就是在宜良县农副产品加工厂法人代表徐美德的组织下,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创办的。在彝良县科协的指导下,由徐美德牵头到适宜发展天麻的乡镇,与当地农户组织筹建了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麻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协会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拓展了营销市场,使自己的产品产销两旺,发展壮大了天麻科技协会,促进了彝良县天麻产业稳步发展。

宾川县农民蔬菜水果协会从1992年3月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后盾,兴办科技咨询服务站和农产品联贸公司,融“农、科、贸”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全程服务,为农民统一供应籽种及各种生产资料,仅两年来,就为菜农提供蔬菜良种280余吨,各类化肥1800余吨,农药50吨,农膜25吨,总价值达500万元,切实为农民节约了生产成本。在产品销售方面,通过协会的努力,冬早蔬菜已远销到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的34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通过边境贸易,流向独联体、泰国、缅甸、朝鲜、韩国和日本

等周边国家。两年来,共向省内市场提供各类蔬菜1.2亿公斤,向省外市场运销986.32万公斤,产值992.94万元,共向国家上缴税金22.3万元。

元江县花卉协会于2004年在臧健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在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个产业龙头的带动下,元江县花卉协会积极引进和研发花卉名特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疏通和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农民闯市场,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公司和农户的双赢。截止2005年协会有个人会员318户,单位会员2个。2005年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1800亩,实现产值680.4万元,农民户均收入达1.8万元,年平均亩产值达3780元。花卉协会成立以来,花卉产业的比较效益逐步显现出来,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水稻、甘蔗等亩纯收入高出2000元以上。

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的民主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合作组织,必须建立规范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做到规章制度健全、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促进组织生存发展。

如通海县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选择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严格坚持按合作原则办社,坚持民办、民管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并且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均为本村村民;坚持民享原则,种苗由合作社培育,农用物资均由合作社批量采购且以批发价供给社员,鲜切花销售方面由合作社统一分级包装后送斗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拍卖并按拍卖价返还社员,这样从种苗供应到农用物资,再到销售,合作社最大限度地为社员节约了成本,直接面对市场,避免了以往花卉公司鲜切花收购存在的压级压价现象,实现了花农利益的最大化。

龙陵县龙山镇于2003年5月在农户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成立了石斛协会,注册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陵县云河石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打虎牌”商标,并从浙江省乐清市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指导生产加工。目前,公司已推出30多个不同品种的石斛产品,产品覆盖整个保山市,远销浙江、广州、深圳等地。石斛协会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协会会员及广大农户带来了较好的回报。在石斛协会的组织发动下,龙山镇石斛种植从2003年前的7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120亩,石斛销售总额达124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735万元,人均达500元,会员户平均年纯收入5282元。公司还招收了50多名农村青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我省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如云县茶房乡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就是以科技服务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协会一是帮助会员和群众努力提高科技素质,因为会员分布在各个乡镇,所以协会结合农函大、农广校办学成立协会农民技术学校4所,每年都举办会员农函大培训班,开设专业达16个,学习人数达3000余人次;二是聘请专家、科技人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办科普讲座12场/次,受益人数达12300人;三是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开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四是为会员征订科技书刊,共订阅各类科技书刊5种60多份;五是无偿为会员和群众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先后到2个州18个乡镇56个村委会128户指导中草药种植,受益人数达640人;六是组织46位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会员视野。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培养和建立了一支懂生产技术的种植中草药的农户,使云县茶房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的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致富能手,并且促进了云县经济的发展。

蒙自新安所生态农业研究会从1988年建会以来十多年,在推广良种、科学养猪、沼气

建设和石榴高产技术中带领农户采用“沼、猪、果、菜、粮”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在良种推广方面,协会先后从农业科研单位、外地引入玉米、水稻、籽粒苋、大荸荠等作物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在全县推广上万亩,使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普及科学养猪技术方面,协会用自配饲料养猪的经验,到各村寨为农民办科学养猪讲座培训,仅一年时间,就使全镇90%以上的农户采用了科学方法养猪,肥猪出栏数翻了一番;在推广农村沼气能源中,协会组成专业队,帮助450户农户建设了沼气池,推广农村生态能源;在石榴的种植上,协会通过科技部门和技术顾问的帮助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修枝打杈,病虫害防治和减少落果、裂果的高产技术,并组织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了这套技术。目前,石榴已成为蒙自的一大支柱产业。

宾川县金甸柑桔研究会近年来购买了《果树科学》、《中国柑桔》、《柑桔病虫害图册》、《柑桔科技市场信息》等二十余种科技书籍,并聘请专业科技人员,从课堂到田间开展培训30多次,受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大部分桔农掌握了柑桔的栽培、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凤庆县食用菌协会从1993年成立到现在,共组织会员和菌农60人参加了中国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现场培训500多人,并由会长主持编写了《香菇生产技术》500册,购买资料500多份发送给求学者。近三年来,协会为本县11个乡镇和外专州的保山、昌宁、腾冲、思茅、建水、大理、耿马、双江等县(市)的366户菌农提供菌种11000多瓶和有关技术资料,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路。

富民县鸵鸟协会在扶持会员扩大养殖的同时,定期请专家传授技术,办培训班,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鸵鸟养殖乡土人才。呈贡县梅子村高效农业研究会针对该村蔬菜生产、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农业环保等,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及生物菌肥等科普知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思茅市翠云区半坡村柑桔协会为规范果园科学管理,2005年在组织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的同时,集中举办培训班4次,受训800多人,促进了柑桔生产。建水县马军村果蔬协会在组织开办农函大培训、设立科普宣传栏的同时,组织会员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品种,推广高接换种、无公害栽培等6项实用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水果蔬菜生产。怒江州贡山县蜡早村玉米研究会从1988年成立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乡土人才80多人,农民的科学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实现了农业由传统粗放耕作到现代科学种植的大转变。

三、滇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合作前景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缺乏种植技术、经营管理、成本观念、效益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山区、坝区经济发展差异大,由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层次水平,运行能力、效益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云南省土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日益发展的经济实力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则地少人工贵,销售市场狭小,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台湾农业在种植技术、组织方式和市场理念等方面具有优势,完全可以以云南为农业基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滇台在农业合作方面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前景。

在全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更应抓住这个契机,在新的形式下,通过借鉴台湾农业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引入台湾农业产销组织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模式、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等进行试验推广。吸引台湾农业组织、农业企业、农业界人士参与到云南省的新农村建设中,既为台湾相关农业单位和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又支持了云南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云南农民增收致富。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展开。随着两岸农业交流的不断深入,大

陆涉农的民间机构与岛内各级农民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研究机构、农学院、重点农业企业等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两岸农业交流已经逐步发展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动物疫情、农业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建立起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云南省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在积极努力,出台更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台资企业到云南投资兴办农业。

总之,滇台农业交流合作,为台湾农业的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也能促进云南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密切沟通与合作中,滇台互为依存、合作双赢的前景可以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纵览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纵览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农业生产特点不同,以及历史传统差异,在发展形式和特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美国 企业化运作的典型

美国农业生产主要由许多规模较大的私营农场主独立进行。由于私营农场主独立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会产生低效率,因此大量为农场主提供各种类型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开始自发产生。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可分为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3类。其中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以及农产品销售;信贷合作社主要负责融资及贷款问题;服务合作社则为农场主提供医疗、保险等服务。

美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完全按照企业化方式运行,相关人员均属雇佣关系,为保证合作社股本金的稳定性,要求社员支付较高的首期投资,而且成员资格封闭,主要发展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业,从而提高社员的收入。日本 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者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简称日本“农协”,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的规模庞大,几乎遍布日本城乡,而且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置、农业技术的指导与推广、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直到信贷、保险、医疗,几乎涉及从农业生产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农协扮演着农民利益代表、政府职能代理人以及农户经营代理人的三重角色。例如,日本农协协助政府实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面对来自国外农产品的压力,日本农协在为农户提供传统购销等流通领域服务的同时,还开拓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资产管理服务。由于农协代表农民利益,并能从政策制定上对政府施加一定影响,日本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超过97%的日本农民参加了日本农协,超过90%的农产品销售和80%的生产资料购买都是通过农协完成的,日本农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日本农业生产中食物自给率不足、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等问题,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

德国 合作金融的典范

德国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其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本积累不足,农用生产资料的购买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自身积累不足,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急需的信贷支持,高额的利息负担又使得农户对高利贷望而生畏。

为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德国政府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信贷合作,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信用合作体系。整个体系除了协调整个德国合作金融组织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以及3家地区合作银行以外,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由大量乡村银行构成的基层地方合作银行。德国的合作金融通过向农户提供优惠信用贷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德国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德国农业的发展。

法国 公众性的服务机构

20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是一个农产品及食品净进口国。然而,如今的法国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食品净出口国,并建立起发达的现代农业体系。法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这一成就的取得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战前,法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仅仅执行单一的农用生产资料集中购买以及农产品集中销售的职能。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法国政府的积极支持,法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为导向的各种组织、行业协会及服务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农业设备的集中购买和共同使用为目的的农业设备使用合作社;以牲畜产品、奶制品、糖制品、葡萄酒等法国传统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合作社;以动植物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为目的的农业技术合作社以及信息咨询合作、农产品运销合作社等。

印度 政府惠农政策的有效执行者

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其农业的发展面临不小的压力。印度政府制定了许多积极的惠农政策,而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赖于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典型的民办官助性质,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结构上看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信贷、生产和销售3个系统的合作社。其中,农产品营销合作社是印度最为重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它不仅利用30多个邦一级合作销售协会、数百个县一级合作销售中心以及数千个初级销售合作社形成的庞大网络从事农产品流通,更重要的是负责具体实施印度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执行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例如,农产品营销合作社经常协助政府完成对油菜籽、豆类等大宗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并根据政府的指导完成对洋葱、黑胡椒等生鲜农产品的收购、储藏、加工和销售等。

下载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合作经济组织计划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料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资料(一)国际合作社原则 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组成的自治性的协会,以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共同的需求和渴望。 合作社价......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典型材料

    xx乡组建新经济组织工作在上级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从事此项工作。今年,我乡共申办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超额完成县里的指导任务数......

    意大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考察

    意大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考察 黄维健等 意大利农业发展独具特色,其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等,同时还是葡萄、苹果、油橄榄和蔬菜的主要出产国,拥有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由来

    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由来 1、关于合作。 “合作”的原意是指成员之间的共同行动和协作行动。合作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和自助性,也就是说,它是合作组织成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年终总结

    文山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年终总结 2011年11月19日 2011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社科联和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

    文章标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今年以来,我委在石家庄市委农工委的正确指导下,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形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年终总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年终总结2011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民政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缓解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同千变万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近年来,__市在实施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南平机制”过程中,通过发挥下派村支书、[找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