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20: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

第一篇: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

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

作者: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黄名海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巴基斯坦纺织业持续快速增长了较长时间,使其成为世界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发展举步维艰,在国际竞争中渐处下风。为重振纺织业,扭转出口不断下滑的局面,巴政府2009年8月出台了首个“五年纺织业政策(2009-14年)”,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

一、巴纺织业发展现状

纺织业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最大的出口行业,从业人数(约1900万)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38%,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46%,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8.5%。巴是世界第12大和亚洲第8大纺织品出口国,其纺织品出口额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2.4%,占巴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时曾达到67%(2003-04财年),其中棉纱和棉布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一)产业结构和产能

巴纺织业以棉纺为主,棉纺产值占纺织业总产值的75%以上。目前从事轧棉、纺纱、织布、加工和后处理、服装(针织和成衣)、化纤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共约3万家,但绝大多数为小型或作坊式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且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仅占10%左右。其中6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产棉大省-旁遮普省,30%分布在信德省,其余各省和地区仅占10%左右。

巴是世界第四大产棉国和第三大棉花消费国。2007-08财年,本国产棉193万吨,实际消耗264万吨,缺口达71万吨。巴是世界第二大布匹生产国和第三大棉纱生产国,年产量为86.2亿平方米和233万吨左右,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2.7%和9.2%。巴还是毛巾和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年产量分别达20.3万吨和20.7亿件(包括成衣6.7亿件,针织服装14亿件)。但巴人造纤维供不应求,年产量约70万吨,存在13万吨左右的缺口。

2007年以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巴大量纺织企业停产和倒闭,运营企业的产量也仅为设计产能的70%左右。

(二)对外贸易情况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外部需求萎缩,2008-09财年,巴纺织品出口连续第二年下滑,降至95.6亿美元,降幅为9.4%,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缩至53.8%。同期进口也大幅下滑29%,减至16.6亿美元。

由于巴官方公布的2008-09财年的贸易数据尚不全面,下面利用2007-08财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1、出口。巴纺织品出口以棉纱、布匹等初级产品和毛巾等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巴是世界第二大棉纱和毛巾出口国、第三大布匹出口国,出口分别占全球同类产品贸易总额的25%、8%和10%左右。

2007-08财年,巴纺织品出口105.6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降2.1%,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9%,较上一财年降低了9个百分点,但仍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其中出口最大的六类产品依次为:棉布出口20.4亿平方米,金额20.11亿美元,占巴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9.04%;床上用品33.3万吨、19亿美元,占18.03%;针织服装10.3亿件、18.72亿美元,占17.73%;机织服装(成衣)4.2亿件、15.92亿美元,占15.08%;棉纱55.5万吨、13亿美元,占12.32%;毛巾15.2万吨、6.13亿美元,占5.81%。上述六类产品占巴纺织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近九成,其余产品主要包括:除毛巾和床上用品外的制成品(5.37亿美元)、化纤纺织品(4.1亿美元)、帆布帐篷(7100万美元)、棉花(7000万美元)等。

巴纺织品60%以上出口到欧盟和美国,市场较为集中,尤其是服装(成衣和针织品),超过90%出口到欧美。而棉纱、棉布等初级产品则主要出口到中国、印度、孟加拉、韩国、日本等竞争对手,经这些国家深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2007-08财年,巴对欧盟(英、德、意等国为主)的出口为36.6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4.6%;对美国出口33.5亿美元,占31.7%。巴纺织品占欧美市场份额均为3.3%左右,分别居第九位和第七位。其他主要出口市场包括:香港(4亿美元)、中国(3.7亿美元)、土耳其(3.3亿美元)、阿联酋(3.0亿美元)、孟加拉(2.6亿美元)、加拿大(1.5亿美元)、南非(1.5亿美元)、斯里兰卡(1.3亿美元)等,对这些国家(地区)和欧美的出口额共占巴纺织品出口额的86%。

2、进口。巴每年也进口一些纺织品,以原棉、化纤、黄麻等原材料为主。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棉花净进口国,过去5年年均进口约15亿美元。受棉花减产等因素的影响,2007-08财年,巴纺织品进口额高达23.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9%,同比增长47.2%。其中进口原棉89万吨,价值13.3亿美元,占56.1%;进口化纤材料13.6万吨,6.5亿美元,占27.5%。其他主要进口纺织品包括:旧衣物(6797万美元)、服装(5386万美元)、黄麻等植物纤维(5360万美元)、蚕丝和羊毛(4719万美元)。

巴原棉进口主要来自印度(5.5亿美元)、美国(2.9亿美元)和巴西(1.4亿美元),三国占比近八成。化纤材料主要来自中国(2.8亿美元,占比近50%)和泰国、印尼、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进口额分别在4000万美元左右不等);服装主要来自中国,金额为3836万美元,占71.2%;旧衣物则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黄麻等植物纤维主要来自孟加拉,金额为5107万美元,占95.3%;蚕丝和羊毛主要来自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

二、巴纺织业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巴纺织业界投入约50亿美元用于更新设备和扩大产能,政府也对纺织品出口给予不同形式的补贴和便利。但受下列因素影响,加之欧美主要市场因经济衰退而需求锐减,巴纺织业发展仍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大量企业倒闭,出口增长乏力。

(一)企业负担过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巴纺织企业近年负担逐年加重,生产成本大幅攀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减弱。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1)电力成本:巴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频繁,为保证生产,许多企业被迫自备发电机。(2)融资成本: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政府实施货币紧缩政策,基准利率一度高达15%,近期虽下调至13%,但仍远远高于五年前7.5%的水平,企业借贷成本太高。(3)原材料成本:巴本国棉花产量不足,化纤和黄麻等原材料也要依靠进口弥补,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冲击较大。(4)其他成本:税率提高、工资上涨、物流费用增加。

(二)投资规模有限,技术和装备更新落后

由于投资环境欠佳,近年来巴纺织业吸收的外国投资不断下滑,年均仅5000万美元,2007-08财年更跌至3010万美元,不到巴吸引外资总额的1%。此外,由于融资较难且成本偏高,当地企业的投资也受到制约,纺织机械进口逐年萎缩,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明显落后。2007-08财年,巴纺织机械进口额仅为4.4亿美元,低于2006-07财年的5.0亿美元和2005-06财年的8.2亿美元。目前,除纺纱、织布的设备和工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外,化纤、服装、染整等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均存在较大差距。

(三)产品附加值偏低,新产品开发不足

巴纺织业整体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偏小,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棉纱、棉布、毛巾、床上用品、针织服装等低附加值产品占纺织品出口的将近八成。过去几年巴对纺织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纺纱和织布环节,没有及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逐渐落后于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发展主流。此外,巴是伊斯兰国家,囿于宗教信仰,跟随时尚不够,导致设计和研发相对滞后。

(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内市场开发不够

长期以来,欧美一直是巴纺织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所占比例保持在60%以上,2007-08财年达到66.3%。这种高度集中使巴过于依赖欧美市场,也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与此同时,巴企业对1.7亿人口的国内市场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内销仅占其产量的20%,给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纺织企业留下巨大的空间。

(五)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壁垒增多

近年巴纺织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纺织品出口大国凭借规模优势,不断挤压巴市场空间,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小国利用最不发达国家的身份,获得市场准入便利和优惠关税待遇,并籍此蚕食巴在欧美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时,由于巴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财政状况欠佳,巴政府无法实施同竞争对手一样的鼓励和

促进措施。此外,欧美发达国家在劳工权益、环保、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出的诸多苛刻要求及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也对巴纺织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六)政治安全形势动荡,国外客户信心受挫

巴政局持续动荡、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国际形象严重受损。不但国内企业正常生产受到冲击,国际商业往来也明显减少,外国采购商因担心巴企业不能如期稳定供货,纷纷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风险。

三、巴纺织业新政策

2009年8月,巴基斯坦纺织工业部首次出台了“五年纺织业政策(2009-14)”,旨在关注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重振纺织产业。巴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向纺织业拨款400亿卢比(约合5亿美元),力争在2014年实现纺织品出口250亿美元的目标。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 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积极培育新兴行业。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对纺织业及纺织机械、染料、化纤等配套行业的投资,以降低对上述产品进口的依赖;支持无纺布和技术纺织品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政府扩大对纺织业出口融资的贷款贴息,利率优惠最高可达5%;将长期贷款纳入优惠贷款范围,还款期可延长一年。

● 鼓励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快产业升级。政府设立纺织业投资支持基金,为企业更新设备提供融资便利,或提供一定额度的投资补贴;设立技术改造基金(TUF),启动全面培训计划,五年内培训50万名技术工人;重视时尚、设计和品牌,加大对实验室、产品开发中心和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引进外国技术人员和专家(免征个人所得税);继续支持手工纺织企业的发展,鼓励将现代元素和潮流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加快引进转基因棉和抗虫棉,扩大棉花种植和产量;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植物纤维和人造纤维。

● 改善行业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解决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不将纺织企业纳入拉闸限电和天然气限供的范围,鼓励企业自主解决电力供应;除在卡拉奇建纺织城外,在更多城市建设纺织城和服装城;完善仓储和船运等相关配套服务和设施,提供及时高效的物流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应用信息通讯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营销效率。

● 加快产业重组,提高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支持纺企并购,鼓励和推动经营困难企业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对短期陷入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在贷款申请、利率及税收等方面给予过渡性优惠支持。

● 合理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免征纺织机械进口关税,鼓励投资和设备更新;加大出口退税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快研发补贴的受理和发放进程,启动高附加值产品退税计划;未来2年内,按布料出口额(离岸价)1%、家纺品2%、服装3%给予退税,如纺织品出口额较上年增长15%,企业可额外获得1%的退税;关税委员会将合理利用反倾销等措施加大对本国产业的保护。

● 加快制度化建设,消除发展瓶颈。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纺织业发展的繁杂手续和不合理税费;尽快制订和完善促进行业发展的法律框架,明确规定纺织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以符合和满足进口国的有关要求。

● 努力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努力争取美国和欧盟提供更多优惠待遇和便利措施,巩固和深入开拓这两大传统出口市场;充分利用已实施自贸协定带来的便利,加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签各类优惠贸易协定;扶持大型出口企业的发展,为其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并启动出口保险计划,保护出口商权益;强化驻外经商机构协助企业开拓所在国市场方面的职能。

● 改善用工环境,保障劳工权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高工人福利水平;打击使用童工的非法行为,提高妇女和残疾人在行业内的就业率等,避免国际社会和进口国以违反劳工标准等为由抵制进口。

四、巴纺织业发展前景

与其他产业相比,纺织业在巴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情况也比较复杂。尽管巴政府已出台了五年纺织业政策,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财政收支状况下,其扶持政策的落实程度将会大打折扣,且纺织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巴纺织业前景不容乐观。

出口难以快速增长。巴政府在新政策中确定了五年内年出口额达到250亿美元的目标,这意味着从2009-10财年起,年均增幅需达到21%。从目前形势看,全球经济或已开始走出衰退,但复苏过程将是缓慢的且可能发生反复,巴业界普遍认为,即使能有效巩固和扩大欧美市场,并在开发新市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两三年内的出口也不可能如此快速增长,因此上述出口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内销比例提升艰难。巴虽有1.7亿人口,但中产阶层比例较小,占大多数的贫穷人口消费能力很低,倾向于购买廉价商品。由于巴企业对国内市场重视不够,来自中国、东盟国家的廉价纺织品和欧美国家的二手服装的市场份额正不断扩大。新出台的纺织产业政策对内需只字未提,只一味强调扩大出口。如果巴政府和业界仍不转变观念,短期内很难大幅提高内销比例。

不过,巴纺织业前景虽难说乐观,但毕竟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低廉劳动力,且长期以来已在欧美市场占有比较稳定的份额,在巴政府有关政策的促进和推动下,随着国内政局和安全形势的逐步好转及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和增加,其发展将逐步走出困境,重现生机与活力。

五、中巴纺织业合作情况与有关建议

(一)中巴纺织业投资与贸易情况

中巴两国在纺织领域的接触比较广泛,但投资合作较少,现阶段仍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中巴两国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相互之间注定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但两国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为彼此合作带来很多机会。

投资方面。我政府一直鼓励和推动纺织企业向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巴进展不大,且结果并不理想。1994年,中国纺织机械技术进出口公司与当地企业合作,在巴合资建立了飞马纺器厂,生产纺纱用的纱管,效益较好,但因与合作伙伴发生矛盾和纠纷,2006年被迫退出。1998年,中国经纬纺织机械公司在巴设立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环锭纺纱机,因市场反应平平而最终停产。

贸易方面。我是巴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市场和第三大纺织品进口来源国。2007-08财年,巴向我出口纺织品3.7亿美元,占其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5%,产品主要为棉纱和棉布,两者合计约占95%。其中棉纱3.1亿美元,占纺织品对我出口总额的82.5%,棉布4560万美元,占12.3%。巴自我进口纺织品4.3亿美元,占其纺织品进口总额的18.3%。如不计棉花、蚕丝等初级原材料,巴自我进口3.9亿美元,占巴同类产品进口的比重高达49.9%。此外,巴还是我纺织机械出口的重要市场。2007-08财年,我对巴纺织机械出口额为9164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6.9%,占巴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20.9%,超过日本、德国成为其纺织机械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二)有关建议

(略)

(注:文中数据来自巴联邦统计局、全巴纺织企业协会和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

第二篇:巴基斯坦铁路运营现状及改革方案(本站推荐)

巴基斯坦铁路运营现状及改革方案

文章来源: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 2009-03-03 内容分类:调研

一、巴基斯坦铁路现状

巴基斯坦铁路始建于1861年,1947年独立前全国铁路网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建国以后,由于体制、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巴铁路建设 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基础设施陈旧、车辆装备落后、路网建设缓慢。虽然巴政府在2000-2006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升级改造,但 仍赶不上线路老化和车辆磨损速度,无法根本改变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营状况。

(一)基础设施。截至2008年6月底,巴铁路铺轨里程为11,658公里,除个别路段(412公里)保留米轨外,其余 路段(11,246公里)均为宽轨。全国铁路运营里程总计为7,791公里,约占全国陆路网络的2.9%,其中复线运营里程1,164公里,约占全国铁路 运营里程的15%;电气化运营里程293公里,不到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的3.8%。

巴铁路全线共有559个车站,除33个站实现电脑联网售票外,其余仍沿用人工售票,效率较低。全线可承运集装箱货物的大型铁路干港7个。全国铁路线上约有30,000座桥梁和隧道,其中13,841座桥梁和隧道亟待维修。

(二)机车车辆。截至2008年6月底,巴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555台,其中柴油内燃机车约占94%,电力牵引机车占 3.5%,其余为蒸汽机车。投入运营的铁路客车1,627辆,行邮列车241辆,铁路货车18,638辆。由于大部分车辆均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品,现 已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三)铁路信号系统。巴铁路网络信号系统十分混乱,约有6,609个信号站仍沿用老式机械通讯信号系统,39个信号站采用全继电器互锁信号系统,南部154公里复线铁路采用自动闭锁信号系统,还有个别路段则采用中央控制信号系统。各路段信号系统不统一,是巴铁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因之一。

(四)路网布局。巴铁路整体布局不均衡。一是以南北向线路为主,三大主干线卡(拉奇)- 白(沙瓦)线、卡(拉奇)-拉(合尔)线、拉(合尔)-白(沙瓦)线均是南北走向,而东西向仅苏(库尔)-奎(塔)线及其支线。二是“东密西疏”格局明 显,东部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路网密度相对较高,铁路运营里程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三是与境外铁路连接少,使用率低。巴分别有一条铁路与印度、伊朗、阿富汗 的铁路连接,但由于政治关系、运输量和年久失修等原因,利用率不高,甚至处于停运状态。

二、巴基斯坦铁路运营近况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巴铁路年均客运量超过1.2亿人,年均货运量1,200万吨,曾在全国陆路运输中占重要地位。但之后由于缺乏养 护和升级改造,运输速度和能力有所下降;而与此同时,公路网络建设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方便快捷的公路出行或运输货物,巴铁路的客、货量逐年流失。1999年,巴铁路运营状况跌至谷底,客运量不到全国客运总量的10%,货运量仅约占全国货运总量(远洋运输除外)的3%。巴铁路运营状况近年虽有所改 善,但其在全国运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低。巴铁路运营近况如下:

(一)客运量继续下滑。2007-08财年,巴铁路共运送旅客7,999万人,比上一财年减少了392万人,下降 4.7%。全年共计发车83,884车次,累计运营里程3,341万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247.3亿人公里,比上一财年减少17.2亿人公里,降幅为 6.5%。实现收入113.5亿卢比(约合1.46亿美元),同比下降2.8%。

(二)货运量逐年上升。2007-08财年,巴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723万吨,比上一财年增加81万 吨,同比增长17.2%,实现连续5年增长。全年货运共计发车18,181车次,累计运营里程733.8万公里,完成货物总周转量61.87亿吨,比上一 财年增长7.3亿吨,增幅为13.5%。全年共计发运车皮363,564节,同比增长13.5%。实现收入为61.2亿卢比(约合7800万美元),同比 增长19.6%。

截至2007年6月底,巴铁路完成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约200万吨,其中石油产品137.1万吨,化肥28.1万吨,煤炭(铁路自用煤炭除外)17万吨,食用油15.7万吨。

(三)能耗大幅下降。由于前几年从中国引进的机车车辆陆续下线,巴铁路系统能耗显著下降。2007-08财年,巴铁路共 消耗燃油1473吨,同比减少1.8%;煤炭60吨,同比减少33.4%;耗电581万度,同比减少46.9%。因柴油内燃机车数量增加,高标号柴油消耗 量微升至15.2万吨,同比增加1.9%。

(四)列车准点率下降。由于天气、信号系统和机械故障等原因,2007-08财年,巴铁路列车准点到达率为66%,比上一财年微降4个百分点。

(五)事故率上升。巴基斯坦铁路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巴各类铁路交通事故167起,平均每2.5天发生一起,同比上升13.6%。其中列车脱轨事件112起,比上一年增加25起,凸显线路老化的巨大隐患;列车因操作失误与其它机动车辆相撞事故50起,主要源于铁路信号系统混乱。

三、巴铁路系统管理机构及其改革方案

(一)巴铁路系统管理架构

巴铁路系统实行铁道部、铁路公司和运营中心三级管理体制。铁道部主要负责制定全国铁路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巴铁路有限公司隶属于铁 道部,由铁道部秘书(副部级)兼任公司主席,负责全国铁路的运营和管理;巴铁路公司按照地域和铁路段将全国划分为7大运营区域,并分别在白沙瓦、拉瓦尔品 第、拉合尔、木尔坦、苏库、卡拉奇、奎塔设立运营中心,运营中心设立一名地区运营主管,对巴铁路公司运营总经理负责。

巴铁路公司内部分为运营部和制造部两大部门,各由一名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并直接对主席负责。运营部下设客运事业部、货运事业部和基础 设施事业部,分别负责铁路客运、货运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制造部包括采购部、机车车辆厂、5家混凝土枕轨工厂、客车厂、修理厂及其他附属单位。

(二)巴铁路公司经营情况

因自身管理不善,加之铁路运输能力低下,巴铁路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亏损,且亏损金额逐年增加,成为巴国营企业中仅次于巴水电 发展署的第二亏损大户。2007-08财年,该公司总收入仅为199.7亿卢比(约合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而运营总成本却达218.9亿卢 比(约合2.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加上债务偿息、固定资产折旧等支出,全年亏损额高达168.5亿卢比(约合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0.3%,折合每公里铁路亏损21.6万卢比(约合2774美元)。

由于连年亏损,巴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该公司的日常经营。据巴联邦统计局统计,巴政府近年在公共发展计划项下对铁路公司的拨款 年均增速接近20%,2007-08财年共拨款93.3亿卢比(约合1.2亿美元),但其经营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本财年前7个月(截至 2009年1月),铁路公司竟透支了340亿卢比(约合4.4亿美元),巴财政部不得不紧急叫停对其所有财政拨款。

(三)巴铁路公司的改革方案

巴铁路公司改革历程。(略)

为盘活大型国企,吸引外商对巴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巴政府最近宣布将对铁路公司等21个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革。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公 司将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经营,即政府保留铁路公司62%的股权,公司内部员工认购12%的股份,其余26%的股份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出售给私营领域或外国 投资者,改革后的企业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参处

梁叶 执笔

二○○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纺织业风险分析

纺织业风险分析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及服装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出口商品之一,使我国的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量多年来一直雄居世界首位,无论哪个国家也不如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大。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促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发展,但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经营仍然存在机遇与风险的把握。

一、我国纺织业快速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存在的问题:

1、纺织产品标准低。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2、纺织业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3、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14、纺织企业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二、为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需要我国纺织行业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

1、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2、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服务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

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产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中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定制。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住

处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4、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重点是开辟多元化市场和分享优惠贸易政策。其一可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成本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其二可利用股权关系建起国内企业与著名企业的纽带,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其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采用收购和兼并的方式在国外适宜地点投资办厂,这样既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又能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等。其次,应自觉遵守法制,诚信经营。国际贸易讲究的是效率和信誉,谁违背国际贸易规则,谁将受到规则的否决和制裁。当今社会责任标准和生态环保标准将成为阻碍我国纺织服务出口的主要壁垒之一。为此,中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工人权益。二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要建立严格的质控机制,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纺织服装产品的原料采用、生产制作、设计包装和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来动作,主动推行生态环保认证,坚持国际认可的标准,与国际化接轨。四要建立诚信的服务机制。处处做到讲效率,讲规则,讲信誉,方能赢天下。再次,应积极开展纺织行业外交,提高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与国际同业竞争者、合作者、相关产业、客户和消费者、社会团体、经济与政治组织及个人的沟通、交流与互信,消除和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提升国际形象,树立强国地位,打造中国纺织国家品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美誉,构造有序的产业体系,保证中国纺织业在经济全球贸易一体化时代能够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袁国贞

二0一0年六月五日

第四篇: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巴基斯坦200809财年对外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0-01-12 20:26文章来源: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受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巴基斯坦2008-09财年对外贸易陷入2001年“9·11”事件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展望2009-10财年,巴外贸环境虽显现改善迹象,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2008-09财年巴外贸情况分析

2008-09财年(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再加上巴政局动荡和安全形势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巴外贸发展的内外环境急剧恶化。尽管巴政府采取一些救助措施,但效果不彰,进出口仍然全面下滑。主要特点如下:

(一)进出口双双下滑,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持续下降

2008-09财年,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25.1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176.9亿美元,下降7.2%,远低于221亿美元的原定目标和192亿美元的调整目标;受本国需求和工业生产低迷以及石油和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等因素影响,进口348.2亿美元,下降12.9%。巴外贸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自2001-02财年(因9·11事件和印巴局势紧张)以来首次出现全面下滑。因进口降幅超过出口降幅,贸易逆差下降18.1%,至171.3亿美元,为2002-03财年以来首次减少。另据WTO统计,巴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已从1999年的0.21%降至2009年的0.13%。

图表一:2001-09年巴对外贸易情况对比图

注:本文图表均根据巴基斯坦联邦统计局数据整理。

(二)中期触底小幅反弹,降幅收窄仍有起伏

2008-09财年,巴对外贸易总体呈现“正增长-负增长-触底-降幅收窄”的轨迹。2008年11月,巴出口和进口双双陷入负增长,此后分别于2009年3月和2月触底,降幅分别高达25.9%和42%,随后降幅缓慢收窄,但仍有所起伏,且增长乏力。进口下滑态势明显大于出口,最大进口降幅比出口降幅高出16个百分点。

图表二:2008-09财年巴外贸月度进出口增长情况

(三)传统产品出口表现欠佳,非传统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需求萎缩。2008-09财年,纺织品、皮革、体育用品、手术器械、毯子等巴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均明显下滑。其中,皮革及其制品和毯子降幅最大,出口额分别仅为8.4亿美元和1.5亿美元,分别下降24.5%和32.9%;而纺织品、体育用品(足球、手套等)和手术器械出口额分别为95.6亿美元、2.7亿美元和2.5亿美元,分别下降9.5%、9.6%和4.1%。

但是,水泥、珠宝、机电产品、水果和大米等非传统优势产品表现不俗,出口均逆势增长,增幅分别为38.3%、35.2%、26.1%、11.1%和8.2%。

图表三:2008-09财年巴基斯坦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大部分产品进口额出现萎缩,但大宗商品进口量变化不大

2008-09财年,除金属类产品外,其它各类产品进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最大的是交通工具类产品,高达41%,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进口下降31%,飞机船舶下降55%;降幅最小的是食品类产品,降幅仅为1.8%。此外,纺织品、化学品和机电产品等进口均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由于黄金进口激增50%和钢铁进口增长6%,推动金属类产品进口微增1.8%。

虽然巴大宗商品进口额大幅下滑,但进口量变化不大,其中石油(含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额下降17%,但进口量仅下降0.7%;棕榈油进口额下降14%,而进口量增长0.6%;钢铁进口额增长5.6%,进口量则下降6.9%等。不过,受加工贸易出口下滑影响,塑料和原棉等进口额和进口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图表四:2008-09财年巴基斯坦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五)对发达国家出口下滑明显,对周边国家出口继续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消费和进口需求明显减弱。受此影响,巴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均呈现下滑趋势,且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降幅明显高于总体出口降幅。其中对西班牙出口下降25.2%,对意大利下降19.8%,对法国下降13.8%,对英国下降14.9%,对美国下降9.8%,对德国下降9.6%。

不过,巴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对伊朗增长82.9%,对印度增长22.9%,对阿富汗增长22%,对沙特增长19.5%,对孟加拉增长12.3%,对中国增长2.1%。

表三:2008-09财年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二、2009-10财年巴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009-10财年(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巴外贸发展既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积极因素

1、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外部环境总体趋于好转。从目前情况看,全球经济危机已触底,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显现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均将恢复正增长。因此,各国需求料将逐步回暖,巴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趋于好转。

2、传统出口产品优势犹在,非传统出口产品前景较好。由于巴纺织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价格较低,且长期以来已在欧美市场占有比较稳定的份额,预计巴纺织品仍是拳头出口产品。而且,随着外需回升和国外相关工业生产转暖,巴纺织、皮革、化工等原材料(占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的出口有望恢复较快增长势头。此外,随着近年来巴在出口商品和市场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努力,皮革及制品、手术器械、体育用品以及大米、水果等非纺织类产品出口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3、与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较大。长期以来,巴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一半,仅对美国出口就占19%,而与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相对偏小,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巴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但在贸易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不高,发展空间很大。虽然巴对周边国家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到30%,但仍有一定空间,尤其是

对阿联酋、沙特、印度等国出口,预计会有较大增长。

(二)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回升。目前,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增长难有明显起色,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复苏之路艰难曲折。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2、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巴出口面临压力更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则纷纷出台措施鼓励和扩大出口,力图通过推动出口来拉动经济复苏,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和降价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巴在纺织品等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削弱企业发展后劲。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上扬,企业经营风险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巴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遇到挫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动,美元也可能发生波动,这将加大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

4、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进口难有较大回升。首先,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升,消费需求不会发生明显反弹;其次,大部分外国贷款和援助资金未能如期、如数到位,巴政府不得不大幅压缩公共开支,大批项目被迫暂停或下马,对机电产品、钢铁等产品的需求将继续萎缩;再次,巴投资环境恶化,外国投资者对巴投资十分谨慎,外资流入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最后,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恐减少对棉花、化纤、初级塑料、橡胶等加工贸易产品的原材料进口。

5、本国不利因素较多,严重制约外贸发展。巴目前安全形势堪忧,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对外贸易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能源供应严重短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税收体制不尽合理,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规模效益较差,出口产品品种单

一、市场过于集中、缺少高附加值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外商对生产和出口行业投资下降等。

巴商务部在《2009-12年贸易政策框架》中提出2009-10财年的出口目标为增长6%至188.6亿美元,同时提出力争到2012年,使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棉纺织类产品的出口附加值提高50%,区域内贸易比例由现在的17%上升至25%。

综合分析,2009-10财年,巴外贸发展不容乐观,要实现上述目标仍有较大困难。出口虽会有所反弹,但外需回升缓慢,本国经济增长乏力,可能导致出口增长动力不足,预计在起伏不定中前行,出口额将与2008-09财年持平或实现小幅上升。受本国需求和工业生产低迷的影响,2009-10财年,巴进口将延续上财年大幅下滑的趋势,个别月份可能会有剧烈反弹,但难改总体形势。因此,贸易逆差也将继续回落。

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参处

(黄名海 执笔)二〇一〇年一月

第五篇: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现状及政策的分析

【摘要】

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地位日益重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真正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与日俱增。然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也面临着困难挑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黄岩岛事件,以及中越关系的紧绷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的外交战略必须在坚持和平自主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应用新视觉新方法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一、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最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的共同利益多于分歧,两个国家在21世纪除了一起共事与合作之外没有其他出路。中美两国在文化、社会等方面截然不同,两国间存在误会、也有误判对方的可能,但在当下,中美两国除了一起共事、合作之外再没有其他出路,两国需要更多理解与合作,关键点在于如何共同努力和相互信任。

新加坡前驻美国大使、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许通美,对中美关系同样表达了乐观意见:中美关系很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很多情况下现有大国和崛起大国势必会产生冲突,但美中深刻地认识到两国需要趋同。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本杰明•卡丁则表示,中美共同利益太多,美国特别希望看到每一个国家都取得进步、美国能和每一个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美国在领土争端面前并不选边站,但解决争端的过程、让各方和平谈判很重要。

二、南海争端等系列边境紧张局势

中越关系问题上争端不断,一个多月来,越南在南海兴风作浪,不择手段,持续干扰我中建南在南海钻井平台项目。中方希望就近期海上局势等问题同越方“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希望越方着眼大局,与中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当前事态。中国社科院专家周琪对《环球时报》说,这表示中方有诚意与越南在南海“合作开发”,越方需要充分领悟,但中国在底线问题上态度会很坚决。虽然双方近期摩擦加大,但中越政府高层经过正式外交途径的商榷决定进行“政治会谈”,本身就表明彼此都有缓和两国紧张气氛的想法与意图,这将为中越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新的“时间窗口”和“沟通渠道”。

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一再表示不选边站队,令人费解的是,部长先生却公开表示欢迎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撑腰打气。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是一贯的、有历史依据的,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岛礁,部长先生却袒护菲律宾,指责中国。因此,对于中美两个新型大国之间的建立一个良好稳定持续和谐的关系是势在必行的。中美两军应珍惜当前两军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共同推进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中国的签证外交

短短的一年内,方便中国签证的消息不断传出。去年,泰国与中国商讨互免签证,毛里求斯与中国签订互免签证协议,约旦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截至2014年1 月1日,45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实施免签、落地签证政策,这个数字在不到一年内翻番。中国签证便利化成为一种现象,一股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欢迎中国公民,愿意为中国更加放开国门。有些签证的放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国民的消费力再也无法被忽视,尽管文明、文化上的印象还在改变中,但最核心的吸引力已经具备,放弃与中国打交道将意味着最直接的损失。有些放宽,是因为国家友谊得到深化,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建构,从政治、经济向文化、社会方面延伸,国家之间的深入接触成为一种需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建立全面深化的国家关系,有更多超越单纯政府层面的交往需求。

签证的放宽有的是单纯的国家政策,有的是外交活动直接促成的结果。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广泛出走世界,中国所展现的外交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外交刚猛有力,柔性政治充满灵活智慧,无不展现了一个处于历史崛起时期的新兴大国形象。这样的国家外交,也越来越重视社会民间层面的需求,既有宏观层面的能源、军事等议题,也更加照顾到微观层面的旅游、教育等内容,放宽签证现在很多时候诉诸外交努力,即是直接体现。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国家发展壮大,改变了她的外交格局、思路,外交所维系的国家利益越来越细化,直到具体照顾到国民的各种多元、细微需求。

四、中国外交的转型及其困境

我认为对中国外交造成重大影响的就是价值体系,应该强调义利观的重要性,重新恢复外交中的价值体系。我们一直强调要建立利益共同体,但利益永远是不能持久的,利益一致是共同体,利益不一致反目成仇。美国为什么弱成这个样子世界很多国家还愿意跟它走,最主要就是认同它的价值。所有的东西,如果指向利益的话,结果只有一个,伙伴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务实,更加务实的言外之意就是别人会和你讲条件,你给我什么好处我再给你什么好处。我把中国整个发展分成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我们核心是意识形态;第二个30年,核心是发展;第三个30年,最核心是一国价值重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价值重现不仅在内政,还要在外交中体现出来。应对复杂世界,如果一定有什么提纲挈领的东西,就是价值,以此解决外交中的所有问题,还是有相通性。

然而中国的外交手段应该采用更为适当的现实主义,尽量避免将自己设立的拉自己进入两难的境地,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参考文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容言行不一》——来源:中国网 作者:薛宝生

《中国外交的转型及其困境》——环球时报

《正确义利观: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原则》——来源:《求是》作者秦亚青

《“签证外交”体现国家力量与情怀》——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作者:肖畅

下载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巴基斯坦纺织业现状及振兴政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济南大学 泉城学院 国贸07Q1 一、印度经济现状概述 (一)印度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

    纺织业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纺织业出口的竞争力分析管理科学系 物流管理B班杨红云 郭丽萍 庄月芳 洪艺婷 雷佳 徐曼莎 【摘要】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多的行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因......

    案例巴基斯坦的BOT电力项目政策

    第四章案例:巴基斯坦的BOT电力项目政策 电力短缺是巴基斯但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为了促进电力工业发展,1993年10月巴基斯坦成立了电力工作组,由该工作组制定的《巴基斯但政府......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精选5篇)

    "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非正规金融......

    2013年中国纺织业新行业标准政策一览

    2013年中国纺织业新行业标准政策一览 新年新开始,经过了3天元旦小长假之后,生活仍在继续。新年伊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走过了2012寒冬,中国纺织行业正在向着......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做出分析和预测 三农迎利好!发改委:科学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12月22日至23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

    浙江纺织业的社会条件分析

    1. 产业集群优势。浙江纺织工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绍兴、萧山的化纤织造业,杭州、宁波、温州的服装业,诸暨、义乌的衬衫和织袜业,嵊州的......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 ——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 白凤娇 邵忍丽  2013-04-10 14:57:12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摘 要:实施西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