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

时间:2019-05-14 20: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

第一篇: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

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 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英国黄金储备迅速下降,到1826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 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1914年,1921年,资本主义国家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并最终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一次危机,它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大批的工厂、银行倒闭。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降低了28.6%;1932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的202家公司共亏损2.7亿美元。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14万家,德国约6万家,法国5.7万家,英国达3.2万家。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人数曾高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4000万-4500万人。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以后,尽管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一度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在60年代和90年代也创造了经济连续106和114个月的记录。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纸币流通取代了金本位制,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等原因,经济危机虽持续时间相对缩短,破坏力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消除,反而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爆发。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明显的表明了危机的国际同期性。除了同期性以外,战后的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明显加快,以美国为例,二战后,从1945年到1979年的34年中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平均约6年爆发一次。最让我们能有切身体会的是1998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并严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我们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大崩溃和美国经济大衰退,更是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大海啸和世界经济的大衰退。

经济危机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也是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

力的矛盾。(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是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当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达到顶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一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一度出现“滞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的外在表现和直接诱发原因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长期的股票漏洞产生长期的股票泡沫经济,长期的次贷危机和长期的不良资产,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霸主已经动摇,美元是全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不复存在,美国政府印制的美元太多,造成长期的资本透支严重,全世界各国大量印制本国抄票,造成货币量过剩,更严重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以及重复建设、重复企业、重叠的抄票、重叠的次贷产生重叠的漏洞。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当前,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双轨制下,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市场机制在不断变化,调节机制、政府干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尽管也在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无法改变,在未来的岁月中,经济危机依然是无法避免的。爆发多次国际性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都是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

第二篇: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 经济危机历程

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英国黄金储备迅速下降,到1826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伴随着人类走进了20世纪。1901年的5月,美国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 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1914年,1921年,资本主义国家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并最终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一次危机,它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大批的工厂、银行倒闭。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降低了28.6%;1932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的202家公司共亏损2.7亿美元。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14万家,德国约6万家,法国5.7万家,英国达3.2万家。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人数曾高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4000万-4500万人。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以后,尽管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一度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在60年代和90年代也创造了经济连续106和114个月的记录。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纸币流通取代了金本位制,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等原因,经济危机虽持续时间相对缩短,破坏力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消除,反而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爆发。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明显的表明了危机的国际同期性。除了同期性以外,战后的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明显加快,以美国为例,二战后,从1945年到1979年的34年中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平均约6年爆发一次。

最让我们能有切身体会的是1998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并严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我们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大崩溃和美国经济大衰退,更是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大海啸和世界经济的大衰退。2008危机的身影还没有离我们远去,就在今年,经济发达的欧洲世界又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希腊等国家甚至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

二. 经济危机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也是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矛盾。(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当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达到顶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一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一度出现“滞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采取种种“反危机”措施的恶果。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抑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不断扩大与市场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不能象过去那样暂时地得到解决,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积累起来,使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即使由于国家的调节走出危机,严重的生产过剩并未解决。尤其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造成固定资本的投资不振,钳制住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生产不能不长期处于萧条停滞状态。在凯恩斯主义财政金融政策的干预下,为了医治“滞”,国家日益增大财政开支,造成国家预算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巨大。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办法是印刷钞票和发行公债,其结果是大大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膨胀由此产生。为了刺激生产所采取的降低利率,扩大信贷等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为了医治“胀”国家又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如压低政府支出,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缩小信贷等,这又将使投资疲弱,市场萎缩,其结果是加重了经济停滞。这样,一方面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的长期停滞。另一方面在货币信用领域出现了经常的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两个过程相互重迭,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停滞与膨胀并存的局面。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的外在表现和直接诱发原因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长期的股票漏洞产生长期的股票泡沫经济,长期的次贷危机和长期的不良资产,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霸主已经动摇,美元是全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不复存在,美国政府印制的美元太多,造成长期的资本透支严重,全世界各国大量印制本国抄票,造成货币量过剩,更严重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以及重复建设、重复企业、重叠的抄票、重叠的次贷产生重叠的漏洞。但是归根究底还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造成的。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当前,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双轨制下,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政策引起的,以为只要调整好经济政策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认为政策能做的只能是减轻危机的损害,而永远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市场机制在不断变化,调节机制、政府干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尽管也在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无法改变,在未来的岁月中,经济危机依然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一定是也必然会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第三篇:历史联系现实

“历史联系现实”的三个“结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本文被评为2001年中国教育报“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优秀论文

在历史课中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今天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而历史学科的内容却有着明显的“过去时”和“既往性”特征,因此,必须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

怎样才能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优化思想教育?我想,除了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之外,还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时事热点的结合。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讲,体现了唯物史观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楔机吗?例如,99年5月,“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举国上下,群情激奋。我在期末复习时讲述了“北约”成立的背景目的、“北约”东扩的过程、“北约”嚣张的原因,又让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教学已经演化为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第二,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学生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不是考试要背的死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知识”。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例如,在讲授“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时,我问学生:大家看过香港电视剧《新龙门客栈》吗?其中的“东厂”干了多少坏事呀!学了这一节,大家都知道了,原来所谓的东厂、西厂都不是生产经营的工厂,而是明朝君主专制下用来杀人的“工厂”。学生在学习中使自己在影视剧中得到的历史表象上升为对历史理性的认识,加深了对明朝“厂卫特务机构”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有时为了联系现实,还要对知识点适当扩展。例如在讲80年代“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就必然要联系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的现实。你要是不联系,学生就想不明白:既然是“异军突起”,怎么会有“金融危机”?因此,在讲到其发展原因时,还要指出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这是其后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更要发展本国基础工业,基础扎实了,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第三,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目标的三大块: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人们总是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是对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窄化”。“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见《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东方出版社《高考命题与中学教学关系研究》课题组编写)。“以史为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鉴史知今”。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教材,联系现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会不生动活泼吗?历史教学的目标还会不能达到吗?

最后,要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会因其时空的不同、形成条件的不同,导致其发展趋势和结果的不同。因此,在利用三个“结合”的方法建立“联系”时,也要注意其“区别”,不能牵强附会、简单类比。

第四篇:人性、历史和现实

人性、历史和现实

人的本性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区别两个概念: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如何。实证分析则强调实际情况如何就是如何。有人主张人性本善。我就要问,人本来就是善的,还是我们要追求善?前者是实证的角度,后者则是规范的角度。从实证角度而言,人不是善的(假如人的本性是善的,世界便不是我们现在的样子了),但从规范角度而言,我们当然希望人性变成善的,只能说“人性本善”代表了我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本文,我主要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进行的分析。所以,在阅读本文时,希望读者除了死记硬背了学校里的历史教科书外多少了解一些比较严谨客观的历史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或者当代没有被严重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读物)中的历史故事,而且还能抛开书本用心切实感受人际间的利益冲突。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相异于自然界比较独立的精神世界。所以人性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在于人性的可塑性很强,在不同的制度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下,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本性”。在专制社会普通百姓甘于臣民或奴隶般的生活,在现代民主国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社会主义宣扬的是“真实的”民主,但事实上已经存在过和依然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方面似乎做的并不是太好,我们的言论自由只限于歌颂而不能随便表达,而且在官员更替中普通成年公民根本接触不到选票)的公民往往比较敢于向政府喊出私利,并强求满足。而且,人性不是给定的,而是我们主观意志参与其构造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本性”。但是人身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特性是很难甚至不可能改变的,比如那些很强烈的欲望。构成人心的比较强烈的欲望,主要有,对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和性欲。前两者,是为了现实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为之。性欲,从人类发展角度而言也是保存人自身的需要,而且出自人的本能,强烈持久且不宜很好满足。

一、生存下去的愿望。

生物都有保存自己的“倾向”,人也不例外。活着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当然,有的人主动选择去死,这要么是逼不得已,要么是精神幻灭,要么则出于精神冲动。逼不得已,乃是活不下去。精神幻灭,乃是精神上的混乱,是人所不愿,但终归发生的糟糕的结果。精神冲动则往往是精神受到了刺激,处于激越状态,要么难以保持长久而趋于平静,要么仅限于少数人“坚持毁灭自身”(这需要超人的勇气,不是一般人或曰正常人所能做的)。所以历史上的革命者和真正愿意为某种主义献身的人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甘于“苟活”的。美国的独立宣言也说,人民是甘于忍受而不是愿意反抗的,除非万不得已,独立并不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的选择。

要活着,也就意味着,我不能随便死去,我有自己的生命和欲望需要照看,也就意味着,我不是谁的附属物,我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我的一切行为需以我活着为前提进行。我要活着,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资源,也就是说,活着就意味着,我不可能大公无私。什么是大公无私呢?就是奉献一切。大公无私,奉献全部的结果只能是自我的消灭,因为你没有了生存的资源,而这并不符合人的现实本性。

二、欲望不可灭,只可合理引导。

人生而有欲,而且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摆脱欲望。对于欲望,从规范角度去看,儒家文化讲究“克己复礼”,要求限制;佛家以“空”言之,采取回避的态度。这都是对待欲望的消极态度,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一切人类史,无不充斥着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争夺的背后,都是欲望的驱使。就近譬喻,日常和人相处中,无处不在的江湖,便是人心各异,各有所欲的明证。人要活着,就必须有所索取,否则,生命便无法继续。

从历史角度而言,要让人保持“克己”的状态很难。欲望具有自我膨胀的倾向。欲望只可被压制,而不可能永远被严格控制。人并非完全理性,所以并不可能时时预计到纵欲的后果,即使预计到了也未必管控的住。而且,人的理性常常成为了欲望的“帮凶”。聪明的人往往只是掌握了更好的满足欲望的方式,而不是更聪明的预计到纵欲的后果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

人心各异,个人皆有实现自身欲望的渴望。人心常不齐,根本原因也在于人的欲望各异。每个人无论聪明或愚笨,都会尽己所能的满足自身欲望,甚至会为了眼前的“金钱,权利,色诱”铤而走险。我这里分析的只是事实,而不是倡导人要这么做。我只是试图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限制人的欲望,常常不是人的自愿行为,更多情况下是被迫的,或者是自己理性管控的结果。一旦条件,发生变化,“理性的人”往往会试图采取一切措施满足自身的欲望。既然限制人的欲望不是出自人的本性,那么,限制便需要一些条件。我愿称之为成本,即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限制一部分人的欲望所必需付出的东西。当限制人的成本过高或者没有给

予被限制者足够的补偿之时,对欲望的限制便只能以失败告终。例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面包与理想、在富裕生活与坚持普遍贫困的平等主义的道德迷梦间,我们最终选择了改革。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两点批评

限制自己的欲望

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大部分是倡导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欲望当成很坏的东西,视之为恶魔。总是鼓励人都去做圣人,要无私奉献。这实际上是违背人本性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是人本身的欲望。那只是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所以,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官员和书生都是伪君子。满口仁义,一肚子脏水。现在动不动就“为人民服务的”也没几个是出自本心的。

限制别人的欲望

我们的文化里上级对下级、官员对百姓总是扮演着卫道者的角色。仁义道德从他们的口中喊出,其目的在于限制别人的欲望。而自下而上的限制往往是比较少的。所以,动不动就指责别人不仗义、不规矩,就显得自己在道德上很高尚了。

应当说,欲望本身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欲望的满足本身就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欲望的打压并不符合人性,甚至常常不利于幸福的获取。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疏导。也就是说不以限制为目的,而是对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对其满足,只是防止它侵害别人就好。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组织或个人(人都想别人对自己好,可是一味对别人好不是人的自然需求。那些宣称无私奉献的人和组织常常拿走了更多或一切,而且还编造谎言,说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都是他们赐予的,比如时常宣称为民做主的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也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意识到,要让别人为我们服务,我们只能有所付出。没有付出便不会有回报,如果那些宣称为我们奉献的人表面上什么都不要,那么我们就需对其动机保持警惕。而且,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别人为我们付出一切的承诺而把自己的一切给别人或任何组织,赋予他们无上的权利,因为人并不是出于自然需要而去奉献的,如果其权利不受限制,那么它在暗地里必然会拿走的更多。如果一个人可以以光明正大的方式满足其欲望,干嘛要说自己是为别人而活着的呢?而且那些把自己说的无比伟大正确的人和组织真正希望得到的往往是不受约束的权力,不管它是因为贪婪还是因为对某种主义的狂热信仰,而历史已经证明集权专制的结果只能是对民众更大的伤害。

限制欲望是需要条件的。当一个人或组织无所不能之时,其欲望也必定是可怕的。因为它无所畏惧。如果它是撒旦,那么它便会毁灭一切如希特勒;如果它自诩为救世主,那么它便会自认为“高大全”,听不进民声并在道德的标杆下强奸民意。所以,如何保证一个人或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呢?(我这里不说全心全意,乃因为我已经揭示了它的虚伪性)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控制它,让它不敢不为人民服务。

四、由人性来看历史和现实

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天生为别人服务的人或组织。恰恰相反,那些鱼肉百姓,寡廉鲜耻,满口仁义的伪君子比比皆是。专制国家的君主,总是号称是为人民做主的;而民主国家的人民总是懂得,那些搞政治的人不是坏蛋就是野心家,而他们不得不为他们服务的理由很简单:他必须这么

做,否则他必须下台。

不过,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官员都是社会主义的斗士,他们可都是无私无欲的人。所以,我们尽管相信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好。毕竟,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分权制衡基础上的,那是因为他们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性,对人性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相信人本身是自私的,所以执政党是要在宪法的制约下行动的,president会作恶所以时不时的要弹劾几个如里根和克林顿。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我们有漫长的封建史,统治者善于用仁义道德美化自己麻痹百姓,但新中国可不一样。我们是全新的制度,我们的人民都是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我们的绝大多数党员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你看多好啊。要什么president选举呢?多浪费钱哈!人大,政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余的,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搞那么多形式干嘛?只要百姓相信党,党就可以带领人民缔造人间天国,这绝对不是乌托邦,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别的优越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相信人是可以变得无私的,而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几千万党员都已经做到了。尽管历史上和现实世界里人性所表现的不是这样,但有伟大正确的党的带领,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感召下,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呢?

我们对人性是积极乐观的(规范的角度),所以我们必将走向光明的未来。哈哈。

第五篇:历史与现实感悟

历史与现实感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或长或短。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自己和其他民族的历史呢?有句古语“以史为鉴”。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件件事中总结一些东西,可以在现实中更好的帮助我们。

例如我们民族的重要文献《孙子兵法》是军事家的必读之书,现在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许多外国军事学校也把此书作为必修课额来学习、探讨,以提升自己国家的军事水平。再如,我们会经常提起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战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通过分析他们,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作战的技能和方法,在战争时,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来分析这些因果关系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例如,在清朝末年,我们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犯,而且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从中分析一下原因。在清朝以前,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在世界前列。但到了清朝,为了和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统治者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这样做使清朝与世界脱了轨。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技术、文化无法传到清朝,使其慢慢的落后于西方国家。又因为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他们不得不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于是中国近代史就顺理成章的进行了。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总结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我们现在积极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因为我们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割的,有些时候,通过观察历史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也就是将来的现实。

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发生,但有一部分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人却能猜测到一些事在将来会怎样。以前的科幻书籍、现在的科幻影片中有许多我们无法想像而且想象不到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正在慢慢的变成现实。在前人看来,机器人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有些人却把机器人想象着在以后的某天能够出现,并写成了科幻书籍。若干年后的今天,机器人出现了,他们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综上可以看出,历史和现实是一个整体,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并且,历史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现实。

下载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丹丹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国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大全

    爱国主义的历史与现实 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班级: 09英教3班 姓名: 骆小林学号: 2009154329 一、内容提要:1.爱国主义的含义 2.爱国主义者在近代史上做出的贡献3.我心目中的爱国......

    历史与现实如何有机结合

    模块七 浅谈历史与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的结合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总的来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财......

    历史会考说明

    1. 西周总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宗法制: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宗法制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

    解放思想与事实求是的历史贡献(范文大全)

    一、解放思想与事实求是的辩证关系 1实事求是内在包含解放思想的要求。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不从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五篇模版]

    创建于195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以下简称“统一高考”),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自建制以来,统一高考虽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和社会各界不时的诘......

    浅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浅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 关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这里我主要就两个问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第一,为什么历史要与现实结合;第二,历史教学中怎样与现实结合。历史应当与现实......

    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

    2014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命题。 二......

    中国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精选)

    中国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秦晖 土地问题在我们国家是影响很大的一个话题,而且这个话题有很多我们以前习以为常的结论,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这些结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