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

时间:2019-05-14 20:4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

第一篇: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

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要求,通化市直机关工委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行了党委建制的机关党组织发展新党员交叉考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严格把关,配强组织员队伍

为解决市直机关新党员发展数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市直机关工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经党委会研究,报请组织部同意,任命所属部门机关党委的副书记(多数是由正科级以上干部担任)为机关工委兼职组织员。在市直机关党委建制的机关党组织中建设一支熟悉党的组织工作业务、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规模适度、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组织员队伍,解决了机关工委组织员少、发展新党员工作任务重、发展新党员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交叉考察,把好党员入口关

认真遵循《党章》及《市直机关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党员条件和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严格工作要求和质量,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在每年上级下达新党员发展任务后,市直机关工委根据机关新党员发展数量分布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市直机关兼职组织员到有发 1

展任务的党委建制的机关党组织中进行交叉考察,所谓交叉考察是指工委根据年度发展计划,安排市直机关兼职组织员进行大循环交叉考察并发放《兼职组织员交叉考察一览表》,不是简单的两个单位互相考察。每次交叉考察工委组织科的同志都会和兼职组织员一同去考察,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作用,从而规范考察程序,提高发展党员标准,杜绝敷衍塞责,保证了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和效果。

严密程序,规范组织员考察行为

通过摸索和实践,发现各兼职组织员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标准不

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通化市直机关工委制定了《关于规范机关兼职组织员交叉考察发展新党员谈话记录的意见》,对谈话的人数、内容和谈话重点、以及做好谈话记录、填写考察意见的要求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在给兼职组织员发放记录本时候,把《关于规范机关兼职组织员交叉考察发展新党员谈话记录的意见》贴在首页上,以便于兼职组织员随时学习和把握。每年发展任务结束后,工委将兼职组织员的谈话记录本统一收回,认真检查谈话记录并写出评语。

提高素质,定期搞好组织员培训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组织员在发展新党员中的作用,市直

机关工委每年召开一次兼职组织员座谈会,对一年来的党员发展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扬先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同时对下年度的党员发展工作提出要求。并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兼职组织员进行一次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组织员传授工作经验,对发展党员程序、阅卷标准、考察记录等知识进行辅导,然后进行理论测试,现场公布测试结果。对培训合格的兼职组织员,经工委考核胜任的赋予新的发展任务。不合格的继续培训或直接淘汰。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兼职组织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

总之,通过实行交叉考察以来,一是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有效地克服了本部门机关党组织考察本部门发展对象中存在的搞形式、走过场、碍面子和人情发展等不利因素,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切实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二是实现了上下监督。工委工作人员和兼职组织员一同考察时,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关系,避免了降低标准,隐瞒回避真实情况,端正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实施细则》来执行,在兼职组织员队伍中形成了互相学习提高的良性机制,保证了新党员发展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加强了沟通与协调。通过交叉考察兼职组织员感受收获很大,他们到一个

党组织考察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也是对一个党组织的工作作风和先进工作经验进行了解学习的过程,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增进了两个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密切了党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对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共通化市直机关工委

第二篇:如何提高考察材料撰写质量

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状况综合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和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撰写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准用好干部。因此,提高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质量在提高干部考察质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组工干部的基础课、基本功。近期,我就如何提高考察材料撰写质量做了一

些粗浅的思考,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干部考察材料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化、公式化、雷同化、模式化气息较浓,缺乏个性,准确度不高等。大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空洞。存在“三多”现象,即:考察材料中套话多,空话多,格式化的语言多。如写政网治思想表现时,大多都是用“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话语进行简单概括,至于学习的方式、效果等具体事例则表现不多;写工作作风方面,都习惯用“工作比较扎实,能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来表述,至于扎实深入的程度、帮助解决了哪些问题等则反映不多,缺少有令人信服的实例来加以印证,语言不生动活泼。

2、材料缺乏特点。考察材料的撰写没有紧紧围绕被考察干部的个性特点、任职经历、工作岗位等具有各自特点的方面来写,而仅仅是习惯地按德、能、勤、绩、廉的排序面面俱到,考察材料不能准确传神地描述被考察者的主要特点,导致撰写的考察材料谁都像,又谁都不像,个性特点不鲜明,使用价值不高。

3、表达含糊笼统。一方面,对缺点、问题的描述,或抽象笼统,只用一两句话高度浓缩,缺少具体事例加以印证和说明;或含糊其辞,用“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建议进一步改善领导方法”等代之;或生拼硬凑,把“脾气急躁”、“个性较强”、“性格有点软”、“原则性有点强”等性格特征作为不足来反映。看不出短在何处,缺点的程度,往往让决策者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对干部的政绩或工作表现表述不够确切,或罗列一些综合的数据;或把集体的成绩说成个人的成绩, 干部在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中,是起“参与、协调”作用呢,还是起“领导、谋划、指挥”作用,材料中没有弄清楚、说明白,干部的政绩是突出、比较突出呢,还是政绩一般、较差,含混不清。

4、观点前后矛盾。考察材料中,有的在前面说“工作有魄力,敢抓敢管”,后面说“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大”;有的在肯定成绩时说“工作成绩突出,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写不足或存在问题时又说“开拓创新不够”等。

二、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1、考察主体主观努力不够。有的干部考察组成员对考察材料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把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提高到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和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仅仅把考察材料的撰写作为干部考察的一个程序来完成,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导致有的考察组成员只满足于把领导的述职报告拿来“拼拼凑凑”或把往年的一些考察材料拿来“修修改改”,而没有结合考察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考察主体能力素质不强。一方面,由于有的考察组成员自身分析能力不强,习惯于把考察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对考察中取得的素材进行梳理分析。考察中有时忽视少数人意见,有时则过分强调少数人的意见;有时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把过去的表现与现实情况割裂开来,把阶段性的东西看成是一贯的表现,不能历史的分析干部的表现,使评价失真、失实、失准。另一方面,由于有的考察组成员文字写作和语言驾驭能力不够强,导致内容表述辞不达意,分析评价不准确、客观、公正。

3、考察主体不注重学习。有的考察组成员,一方面,没有很好地注重对干部考察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考察的方法技巧等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导致考察中不能真实了解到被考察对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不注重对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导致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分析问题不够深入。

(二)客观方面

1、考察时间较短。由于当前进行的考察,一般只安排1-2天的时间到被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查阅资料、听取意见或建议。时间的限制,使考察组成员很难对被考察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掌握。

2、考察方式单一。由于现在考察的方式大多只是结合、届中、届末或任职对干部进行考察,忽视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记录,没有建立起干部日常的学习、思想、工作档案,对考察中反映出一些问题和情况无法在一次考察中真实、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察材料的准确性。

3、参与个别谈话的对象不够配合。目前,在个别

谈话考察中,有的存在畏惧心理,不敢说真话,害怕自己讲了对考察对象不利的话,事后被泄露,会遭受打击报复;有的存在敷衍心理,认为谁当官与自己无关,考察不过是搞形式、走过场,说好说坏都一样,应付一下就行了;有的存在偏激心理,不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凭个人好恶说话,要么只谈优点,不谈缺点,要么只谈缺点,不谈优点等等。这些心理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考察组成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给公正、准确、客观地评价干部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基本对策

根据干部考察材料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存在问题主客观原因的分析,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考察材料包括下列内容:⑴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⑵主要缺点和不足;⑶民主推荐、民主评价情况;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要提高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质量,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个人认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深刻理解干部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上下功夫。当前,有的考察组成员对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心中无数,写起考察材料时不知从何入手,用什么事例数据加以佐证,导致考察材料质量和准确率不高。因此,作为考察组成员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干部考察材料的主要内容,才能把考察材料写好写实。干部考察材料一般应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德”,即干部的品行。主要看干部的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尤其要注重通过对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考察,了解和把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能”,即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主要包括理论政策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化专业水平、表达能力等。主要看干部是否坚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做到言行一致,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是否具有知人善任的组织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部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清晰,逻辑性强不强等。三是“勤”主要指干部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主要反映干部是否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是否积极进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否善于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等。四是“绩”,即工作实绩,是德、能、勤的综合反映。主要指干部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主要看干部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及其对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看哪些是政绩,哪些是短期行为,哪些是显绩,哪些是潜绩;尤其要看干部在其所分管工作和主管的具体工作中所起的直接或主要的作用。五是“廉”就是指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主要看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是否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是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否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等等。

2、要在准确把握考察材料的撰写基本格式上下功夫。一般情况下,考察材料篇幅一般在1000-1500字为宜。撰写格式一般分三个部分。首先,标题应为“×××同志考察材料”,不能写成“关于×××同志的考察材料”。其次,被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是提任人员的考察材料还要交代干部的简历)。再是正文内容。一般从政治思想素质、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缺点和不足等方面来写。每小段应提出一个观点,比如写“德”时可用“政治思想素质较好”、写“绩”时可用“工作实绩比较突出”等,然后辅以典型事例和数据加以说明和印证。对缺点和不足,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不能用含糊笼统的语言来表述;对群众反映但又未经核实的问题可不写入,但应另附材料进行说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一般在考察材料最后另起一段进行表述。主要包括推荐(测评)时间、推荐(测评)职务、参加人、得票多少、排序等,民主推荐的格式一般为:×年×月民主推荐×(职务),共×人参加,得票×张,名列×名;在此次考察中,参加谈话×人,得票×张,名列×名。民主测评情况可参照民主推荐的格式来表述。若需要,还要在考察材料的最后,另起一段,提出考察(考核)建议,对被考察(考核)对象“轮岗、调整、提拔任用”等提出考察建议。最后,考察材料一定要落款,考察组成员要在考察材料上签名,对考察材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负责。

3、要在认真研究干部考察材料撰写的基本要求上下功夫。“像、实、准、精”是对撰写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考察材料的生命,也是写好考察材料的难点所在。只有认真研究这一基本要求,才能写好考察材料,做到“对号入座”。一是要“像”。考察材料要紧紧抓住考察对象的个性特征、工作经历、任职经历等情况来写,着力刻画考察对象的真实面貌,让人看后“如见其人”。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要尽可能准确、详细地反映出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二是要“实”。即文风要朴实,语言要实在,数据、事例要真实可信。撰写考察材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无中生有,甚至捏造事实;要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干部,抓住重点和特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三是要“准”。考察材料中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达到事实准确、评价准确、表述准确,不含混其辞、模棱两可,或随意贬低,随意拔高。事实准确,要求考察材料中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比如不能把一个班子的政绩,简单地说成是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而应根据平时工作实绩记载,实事求是反映工作业绩。评价准确,要求对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褒贬得当,不夸大其辞,也不缩小成绩,做到定性分析客观,定量分析适度。表述准确,就是不能用描绘、夸张等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要用朴实的语言进行反映。四是要“精”。就是要求考察材料语言要精练,具有概括性;数据和事例要典型,具有代表性。考察组成员要善于在平时掌握、考察了解的各种材料中进行分析筛选,把最能反映考察对象的事例写进考察材料中;要精心锤炼字句,准确用词,把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4、要在提高考察组成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写好干部考察材料,是对撰写者本身的理论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认识和表达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因此,要写好考察材料,必须重视提高干部考察组成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辩证分析能力、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一方面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强化对考察组成员历史、哲学、经济、业务等综合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展知识视野,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类型干部考察的需要。可定期组织组工干部轮流到党校、干部行政管理学院学习培训,学习考察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可举办专题培训、研讨班,邀请对考察工作有丰富理论实践经验的同志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组织考察人员交流心得体会。另一方面,可把考察材料讲评纳入考察总结内容,考察结束后要对考察材料进行评比,选出“好、中、差”三个不同等次的考察材料进行讲解,对优秀考察材料进行表彰;对写得较差的考察材料给予点拨指正,并责令其重新修改,同时,对因考察材料评价不准确、不公正、不真实,导致选人用人失实、失准的,要追究考察组成员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要在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体系上下功夫。就是要改变当前考察中不换届不考察、不离任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做法,把届中考察、届末考察、考察与经常性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变静态考察为动态考察,通过专项考察、跟踪考察、参加民主生活会和定期到单位了解情况、定期听取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意见,经常性地对干部的日常表现及“社交圈”、“生活圈”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建立起干部日常的学习、思想、工作、考察、生活等档案,为撰写高质量的考察材料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

第三篇: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思考

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思考

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考察情况的综合反映,是选拔任用干部和加强干部管理的主要依据,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过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准用好干部,关系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因此,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一直是组织部门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业务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当前亟待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不高的表现形式

当前,在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概念化、公式化和雷同化气息较浓,缺少个性,准确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内容片面失真、稍欠公正。考察材料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对事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凭印象,凭感觉,凭经验。有些材料的撰写易被表象所迷惑,凭一时一事来对考察对象进行评价,以偏概全,或一好俱好,或一丑俱丑,而对其真正的优点和不足却把握体现不够;有些材料撰写时因受考察者个人好恶和感情亲疏的影响,存在着误把优点当不足,误把不足当优点的现象,是非良莠表述不十分明了;还有些考察材料有意围绕领导的决策意图来撰写,对领导有意提拔重用的则肯定成份多,对不足和缺点一带而过,考察材料的撰写仅仅是例行公事走过场,内容表述的准确性、考察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与事实有些出入。

2、优点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对考察对象的情况把握不准,不能准确传神地描述被考察者的主要特点,材料的内 1

容习惯按德、能、勤、绩、廉的排序面面俱到,具体表述时,写德,往往是流于几句概念性的套话;写才,习惯以工作取代个性,以成绩代替能力,以集体的作用代替个人的努力;写廉,虚的多,实的少。至于个人的个性特点、所做的具体工作、所起的具体作用则难以体现,谁都像,又谁都不像,优点不优,特点不突,千人一面。

3、不足含糊笼统、难以界定。对缺点、问题的描述,或惜墨如金,抽象笼统,只用一两句高度浓缩,缺少具体事例的印证和说明;或含糊其辞,不痛不痒,用“希望”、“建议”代之;或生拼硬凑,把“脾气急躁”、“性格内向”等性格特征也作为不足来反映,看不出短在何处,缺的程度,往往让决策者难以把握。

4、语言表述生硬、过于空洞。套话多,空话多,定式化的语言多,表述往往比较机械,不能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来体现。如写工作作风,习惯用“工作比较扎实,能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来表述,至于扎实深入的程度、帮助解决了哪些问题等则反映不多;如写自身建设,则往往用“自我要求严格,作风正派,遵纪守法,群众基础好”等来体现,缺少有令人信服的实例来加以印证,语言不生动,欠活泼,值得回味咀嚼的地方极少。

5、格式简单呆板、不够规范。只强调材料大框架的完整,平均用力,而在一些具体内容的描述上则重点不够突出,该表述的不表述,该详细的不详细,考察材料中能真正体现干部个性特长的内容较少,工作简历、奖惩情况却占了很大篇幅,测评情况和推荐情况以及学习情况等应该说明的内容却有时被疏忽。

二、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简析

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从考察者这一考察主体角度来分析和把握,影响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考察主体主观努力不够。考察者对考察材料在干部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把考察材料的撰写作为一种程序上的完善,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考察时蜻蜓点水走过场,撰写时满足于一般化的应付,凭大体印象和现有的“经验框框”拼来拼去,只能是一份内容平泛的“大路货”。加之日常具体事务性工作较多,平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考察材料的撰写质量主动研究不够,思考不深。

2、考察主体思维层次不高。考察者由于自身思维层次的局限和对基层工作情况的不熟悉,对如何把握考察的切入口和重点心中无数,对问题的关键考准考实办法点子不多。考察中,遇到问题抓不住症结的关键所在,在外围兜圈子多,难以深入,使整个考察只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3、考察主体分析能力不强。习惯于对考察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满足于考察材料与考察对象之间机械、直观的“形似”,对考察中取得的素材不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辩证分析,考察中有时忽视少数人意见,有时则过分强调少数人的意见,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存在“一人说了听、二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现象,往往人云亦云,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仅仅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对考察情况的把握不能历史地进行分析,把过去的表现与现实情况割裂开来,把阶段性的东西看成是一贯的表现,缺少科学性思维,使评价失真、失实、失准。

4、考察主体文字底蕴不厚。语言驾驭能力不强,有的“茶壶有饺倒不出”,内容表述辞不达意,评价不能准确到位。有的习惯于“八股式”的文风,拘泥于固定格式,甚至为了完成一定的文字数量要求而生搬硬套,不能运用生动传神富有特色的语言,在考察材料中以性格反映德才,将性格融于德才表现之中。

三、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基本对策

干部考察材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察者是否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取决于考察者能否运用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与手段去全面地掌握了解情况,取决于考察者是否具有辩证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与水平。当前,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可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强化考察主体的责任意识。要组织考察人员深入学习《组织人事干部若干行为规范》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认识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重要性,努力使考察工作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建立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把考察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考察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考察参与者身上,对在干部考察中认真负责、识人准确、撰写材料质量较高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业务能力不强,是非标准不清,因力所不及造成考察不准,或不能坚持原则反映考察实情,材料撰写质量不高的要取消其考察资格;对因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敷衍了事材料不实导致任用决策失误的,除取消其考察资格,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2、提高考察主体的综合素质。要强化对考察人员综合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展知识视野,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类型干部考察的需要。要定期组织组工干部轮流到党校、干部行政管理学院学习培训,学习考察工作

必备的业务知识,进行专门的考核工作业务考核,必要时实行持证上岗;组织部门要经常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对考察工作有丰富理论实践经验的同志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组工干部到环境相对复杂的单位实地考察,考察后及时对考察材料的撰写进行讲解,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组工干部优秀考察材料评选活动。要加强对考察工作的专题调研,对干部考察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进行研究和突破,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业务培训的针对性。

3、明确材料撰写的规范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统一格式来规范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考察材料

应根据考察情况,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重一般、轻个性的套路中解脱出来,突出体现德才表现和性格特征这一重点,找出最能体现这些特征的思想、行动、言论、轶事及数据,并运用富有特色的语言,使考察材料做到形神兼备,个性鲜明。材料力求做到对班子和成员个人特点体现要个性化,对存在的问题描述要具体化,对班子配备和个人发展的建议要明朗化。对能展现人物个性、性格的情况应浓墨重彩,对共性的内容或不是很突出的地方则能简则简。“不足之处”应以写实为主,切忌运用模棱两可、含义不确切的语句,对难以概括的问题应侧重以事例说明。语言的表述要力求生动活跃,摈弃八股式文风,只要考察材料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察人的情况,就不必拘泥于某一固定格式,也不必简单地拼凑字数,原则上考察材料的字数以1500字左右为宜。

第四篇:实行企业“一套表”着力提高数据质量

实行企业“一套表”着力提高数据质量

“企业一套表”是指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行报表制度,消除不同统计调查制度对同一调查单位的重复布置和重复统计,实现数据采集方式的统一组织管理和统计资源共享的一种新的统计调查制度。统一的一套表制度是统计“四大工程”重要的一环,通过“统一制度设计,统一统计标准、统一调查单位、统一组织布置”,将各专业对企业分散的各项调查统一整合,努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

随着“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但同时在我们日常统计工作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给专业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影响,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企业一套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基层统计基础薄弱是企业一套表工作推进的最大阻力。

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一直都是统计工作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在企业一套表改革推进过程中,这一问题更是日益突显与放大。主要表现在:

1、业务培训方式简单,业务指导跟不上工作需要;

2、企业统计

1人员流动性大,配合程度不高;

3、企业统计数据填报随意性大,基层数据质量缺乏控制。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一套表工作的顺利推进,增加了工作难度与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2、习惯性工作方法难以适应新的统计调查制度

沿用多年的统计调查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但是当调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时,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工作态度,摒弃陈旧工作方法和惯性工作思维,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工作,使工作难度增大。在此次企业一套表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包括县级单位,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状况,在全新的工作模式下,没有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失去工作的主动性和局面的控制能力,工作上陷入被动,疲于应付一波接一波的数据查询和纠错,数据质量无法保障。

3、原有数据质量控制方式与现有数据质量状况不能匹配。

实行一套表网上直报,企业统计数据填报随意性大,统计部门对数据质量控制的主动性有所下降,统计部门很难全面掌握企业错、漏、瞒报、消极填报等情况,原有数据质量控制方式难以实现对现有数据质量的监控。“企业一套表”作为一种新制度、新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健全与不完善的方面,一套表软件较原有专业软件设计的不够细、统一数据处理系统不够完善、网络数据处理速度太慢,这些对统计数据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

二、提高 “一套表”运行中统计质量的措施和思考

1、坚持经常性培训,全面掌握新业务、新知识

实行“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后,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对企业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统计人员不但熟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否则,就不可能保证企业一套表工作完成。因此,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显的更加重要。要制定经常有效的统计培训计划,分级、分类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以保证企业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加工、传输的规范化正常运转。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提高培训效果。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兼顾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开展现场指导,形成企业直报与统计审核工作的对接。既要保证各企业直报率,更要保证直报质量。

2、强化查询与评估,确保企业直报及时性与客观性

企业能不能及时准确直报,直接关系到一套表高质量完成与否。直报率和直报质量,是统计部门必须予以关注和查询的重点。查询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事前提醒: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在规定的网上直报时间前提醒督促企业及时上报。二是加强事中监控:随时在线监控企业报送进度,及时发现、解决填报单位统计人员在上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事后审核:对上报成功的企业数据质量要做到及时审核,对填报异常、数据不匹配等情况,及时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减少误填、错填等差错。从源头上、报送环节上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实施企业统计“一套表”,克服了长期以来,统计部门对企业在统计调查中,按专业分头组织实施,调查内容重复交叉,企业多头布置调查任务的弊端,使基层统计部门能对各个调查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减

少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又助长了企业报表的随意性。企业对于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敏感性指标有人为调整现象的发生。所以实行一套表改革后,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上报数据的评估分析,以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要采取查看统计台帐、对比统计报表、分析财务帐表等方式,认真细致地查看各企业单位提供原始记录,查找企业单位报表数据方面存在的各项指标“不一致”现象,解决企业数据不实的问题。对于评估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企业,要求其及时纠正。

3、健全完善一套表制度,加大统计部门监管力度

一套表制度自身的完善与提高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前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一套表软件,使之在调查科目上更加细化,着重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同时加强的名录库的规范管理。

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企业一套表调查制度改革即是通过数据尽可能地杜绝代填代报、篡改数据等现象,全面提高数据质量。但是源头数据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统计部门对数据质量的监控难度增大,因此统计部门必须积极借助法律武器,加强执法力度,与法制部门展开多方面合作,扩大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开展统计执法活动,加强法制监督,着力提高统计执法效能。

第五篇:实行风险管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实行风险管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祝志梅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医院的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高风险科室,是医疗差错、事故的易发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有可能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正确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及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对护理流程进行质量监督,有利于改进ICU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1本院ICU2003~2005年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情况

本院ICU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发生护理差错3起,其中非计划拔管2起,用药漏注1起;发生护理缺陷4起,医嘱未及时核对2起,其他2起;护理投诉1起。2005年发生护理缺陷2起,无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

2原因分析

2.1安全防范意识不强2003至2004年非计划拔管2起,因其当班者均为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经验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其中1例是剖腹探查术后复苏病人,意识清楚,患者拒绝使用约束带,护士做了口头宣教后同意,结果病人在睡意朦胧间拔除了胃管;另l例为脑出血病人,脑室引流术后,患者浅昏迷,较烦躁,因约束带固定不牢固且未实行镇静,病人挣脱约束带拔除了引流管。

2.2护理制度执行不严ICU护士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常遇抢救病人,值班护士需要完成大量的急救及常规工作,如果放松对护理制度的执行要求,擅自削减操作规程,不严格三查七对,就容易引发差错事故。总结上述4起护理缺陷,有的因医嘱核对不认真(医嘱内外不符)造成漏服或漏注药物的,有的未查看治疗本,使时间用药遗漏或延迟,这或多或少都对病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2.3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尤其是夜班护士少,遇抢救病人时,易顾此失彼,引发差错事故,或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我科曾发生患者家属因病人得不到周到的服务而几人联手到院办公室投诉夜班护士事件。

3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就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

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对护理人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最终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护理差错及纠纷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护理品质[2]。4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4.1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从本科室发生的差错事件看,当事者均为护龄2~3年的护士,2005年我们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正规的省级ICU岗位培训,实施严格的带教制度,并通过一系列理论及操作考试后才允许单独上岗。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式教育,以从前发生的差错事件为例,分析差错发生原因,从中得出护理的注意事项,使低年资护士避免犯类似错误。

4.2制定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3]。每一位护士都应明确我们所面对的都是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危重病人,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ICU护理工作一般缺少病人家属的监督,因此,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也需要护士更自律、更慎独。我们要求责任护士认真仔细地评估好每一个病人,对明确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

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护理隐患有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严格交接班,交班明白清楚,交班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安全措施、卧位、引流管固定、医嘱护嘱等等,做到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4]。

4.3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任何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如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势必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三查七对制度,护士切忌盲目执行医嘱,要善于发现问题。护士拿到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注明,以免遗漏。医嘱后首先核对医嘱单,纠正内外不符现象,然后抄写并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实行两人核对制度,如有疑问要及时问清楚后方可执行。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特别注明,以免遗漏。操作前、中、后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及年龄等。由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我科2005年基本未发生护士因核对不仔细而导致的护理缺陷。

4.4合理配备各班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根据病人数随时调整在班人数,防止因人员不足出现忙乱现象而引起差错事故,以确保护理质量。同时,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是维系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5]。因此,我们还着重注意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开展操作比武,使人人均能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病人多时也能做到忙而不乱,使家属放心,2005年未再发生因此引起的投诉。

5小结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宝贵的生命,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广大护理管理者关注和努力研究的方向。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规避风险,预防差错事故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3黄荔红,林丹.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56(2):41 4田涛,陈惠珍.浅谈强化安全护理与防范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9~30 5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下载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行交叉考察,提高新党员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

    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考察情况的综合反映,是选拔任用干部和加强干部管理的主要依据,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过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准用好干部,关系到......

    关于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 干部考察材料是对干部考察情况的综合反映,是选拔任用干部和加强干部管理的主要依据,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过程,其......

    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5篇可选)

    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学习的课题是《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写质量的思考》。网上有文章《孙悟空同志考察材料》,大家有的可能看过,没看过的下来看一......

    中国共产党发展新党员培训考察政审表(模版)

    中国共产党发展新党员培养考察政审表姓名:与居民身份证一致单位:XXX村党支部月日说明一、此表由考察政审组用蓝或黑钢笔墨水填写,填写要严肃、认真,字迹要清楚。二、考察的内容,......

    提高城镇化质量

    中央为何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表明......

    如何提高工作质量

    如何提高工作质量 几年来,设备运转率低是我们水泥公司的一大难题,尽管我们对几大主机设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但还是有大部分小设备的维护不到位,而导致全系统的停机。2012年......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者: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5更新时间:2011-5-30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民主生活会是党在长期建设中逐渐形成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的组织活动制度,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传统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