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读书报告
《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读书报告
任课老师:于金 学生姓名:吴辰
学生专业:大禹学院水文水资源专业 学生学号:1119010210 学生联系电话:1565162082
2《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读书报告
吴辰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摘要: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的清谈性质的书。从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中国组织存在的问题。第一篇主要解决组织中国人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企业组织能力模型。第二篇从学科背景来看组织问题,包括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第三篇探讨了组织失败的三个案例,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传统层面的以及海外华人的组织失败。最后得出结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来自文化,来自共同的信念。
关键词:管理,组织,文化,竞争力
正文:
在老师给的许多书中,我选择了这本《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进行阅读。这本书最初吸引我是因为它的名字,我平时挺大大咧咧的,对于一些事情尤其是有关中国制度、文化、改革或者管理等这些“大事”总是秉承一种我是小小平民不需要管这么多的态度,但事实上我的骨子里愤青的因子挺多的,所以当初选择这本书是觉得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愤青的本质对书中所提及的现象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但是显然这本书让我觉得有些失望,或许就像作者所说的,“这是一部清谈性质的书”,采用的就是简单随意的随笔形式,初读并非如它的书名一般犀利。说实话,我曾经两度弃读,因为感觉读了没什么大的感想,只是觉得自己把这些文字读到脑中了,但是并没有读进心里,所以有点索然无味。在我第三次把它拿起来重新品读的时候,似乎有些不一样的感受了,或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书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华吧。
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对本书中一些小片段的简单看法吧。
我读每一部书之前总喜欢把序和导言好好看看,我觉得那是作者自己对于这部书一个最简单的总结与概括。万科董事长为本书写的序让我深有感触。他提到的“万科之道”,即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做责任不做放任,也许是万科取得成功最本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许多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不能再突破向前,我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所采用的管理理
念有问题。若是多一些与“万科之道”类似的发展逻辑,或许就会多一些像万科这样成功的大型企业了。其实组织的本质在于人群的凝聚,也就是领导的模式。改变领导的模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会完全不同了。
在第一篇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出:“解决中国人合作问题和组织危机,离不开制度和文化这两种最基本的组织方式。”首先是制度方面,作者简介清晰的诠释了科层制这样一个概念:科层制是一种正式化、理性化、规范化的组织方式,是社会学巨擘韦伯创立的社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它主要包括9个特征:第一,专业化,组织各个部门清晰的任务和分工。就这点来说,有些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各个部门分工明确而相互之间却毫无联系。企业是一个大型的组织,就像一颗汲取营养的树一样,各个部分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也要相互配合才能成功吸取到养分。而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似乎整个企业被强行分成了几块,每个小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小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职能,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也是这些企业一直滞留在这样规模无法再继续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等级制,组织中统一的指挥链。这一点容易引起人的误解,这里所说的等级制是基于在企业中职位的高低,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无论你是最基层的小员工还是某个部门的主管。但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许多中国企业是做的非常不好的。中国人就有这么一种特质,所处的位置高了,眼界也就高了,颇有“狗眼看人低”的味道。之前上课时老师也说了,你和他都是员工的时候可能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一旦其中有一人成为了领导人,也许昔日的情谊便都不在了。其实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在于整个集体共同的努力,而集体的凝聚也得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之上,所以中国企业难于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规则体系,用以统一和协调组织,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这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企业确实要有自己特有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员工,但是这和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和工作颇有类似,我觉得企业的规则体系能够约束员工该认真工作的时候绝不马虎偷懒保质保量保效率的完成任务,那么该休息该玩的时候就能够让他们放松。另外我觉得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设立奖惩措施,组织公费旅游等等。要知道,一个企业的发展人心才是关键所在。
第四,非个人化与职业化的作风。其实我觉得这点的关键在于你是怎样处理公事与私事上的人情世故的。很多人喜欢把公私混为一谈,我却是很不赞同的。对于工作上的失误,我觉得并不能因为私人关系的好坏而差别对待,但这就是一种交际手段问题了,领导者要在公事的处理上尽可能做到大公无私又要在私底下与员工搞好关系,真的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第五,基于能力而不是个人好恶的任命。这点要求的是管理者摒弃特殊主义。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现象,如走后门,送礼求升职等等。但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根据领导者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决定工作的分配或是职位的任命,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是失败的。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尤其多,家里有关系的人不论自身本领如何,总能靠着关系进入不错的企业,然后每天无所事事吃着公家的饭领着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薪水。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企业才会慢慢没落甚至倒闭。
第六,基于能力或资历的提拔。这与第五点是差不多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第七,排他性,成员在该组织中的工作是他们唯一重要的职业。如是,无论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应该以企业的工作为重中之重,这样企业才能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第八,公私领域的界限。这点与第五、第六皆有类似,无非是公私分明之说。第九,科层制的血液:书面记录。这点就要求企业将各种规则、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指标以及组织内达成的所有协议等等均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这些事情已经得到控制与解决,是一个企业所应当学会的。
另外一点是文化。起初我觉得挺困惑的,不明白为什么文化也是最基本的组织方式之一,看完作者的阐释之后就完全明白了。文化其实是对制度不足之处的补正,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点在于解决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问题。简而言之,企业的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约束行为。好的企业文化,万源归一,十个字: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企业文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了。
总的来说,制度与文化,是企业组织中都需要的两个方面。沙因定义的企业文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适应环境,二是内部团结。
就我个人的观点,适应环境这方面最终起到解决效果的还是从企业文化衍生出来的管理制度。制度偏硬,能够给组织中的成员提供一个规范的指引,但环境总是在变化的,新的情形总在不断发生,而制度很多都只能是针对曾经出现的情况确定规范,而且规范的确定,也不是时时都能够做的。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总有新的情况出现是制度没有规定的。但是其根源依旧是企业文化,因此沙因的定义我也很赞同。
另一方面,文化偏软,对组织中的成员只是提供一个思想性的指引而未提供具体的指导,具体的行为需要成员根据文化和当时的情境自己去做判断。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为了补正制度的不足之处,在正式制度的基础上,依靠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灵活机动、迅速、有效地解决正式组织无法有效解决的一些问题。从强调制度的组织方式,向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推进,可以逐渐增加信任;但反过来,从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向强调制度的管理方式推进,就可能会破坏公司的信任文化。所以向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推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
第三篇作者列举了几个古代组织失败的案例,个人觉得像在看故事,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可能我对作者的意图并未了解透彻吧。
最后,关于这本书,我还想说说几个自己的观点。
第一,虽然本书作者已经说了这是一部清谈性质的书,但是整部书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这也是我之前读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第二,不可否认这部书关于企业制度与文化的论证是很有深度的,而且强调了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但是这部书旨在指出问题却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人一种泛泛而谈的感觉。
第三,在论述的每一个章节上的讲述比较好,偏向于学院派的做法,将一个主题分成几种类型,再论述每种类型情形下是怎样。而在具体到每个主题的论述上,有的也存在没有真正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而不回答。
第四,前面两部分内容还是写得还比较好,但是第三篇关于中国组织失败的三个案例,以我浅陋的理解确实不知道作者意欲为何,因为开篇不就已经从甲午战争等的失败来讲了么,为何要特意分一篇来写这些呢?
最后,这只是我自己对于本书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老师给予解惑与指教!谢谢!
参考文献:
[1]肖知兴《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8
[2]百度百科
第二篇:《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阅读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师学院蔡华梅
《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的阅读报告
一、书名: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二、著者:肖知兴
三、出版社:2006年/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页数:253
五、内容大意: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的清谈性质的书,共分为四大篇十个章节。此书从组织中国人、组织科学的角度、中国组织的失败以及结论四个方面来强调价值观、信念和文化的力量,强调了务虚的重要性。语言犀利,思想深邃,是一本将传统与管理相贯通的力作。
首篇
[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两种组织方式]
[中国企业组织能力模型]
主要解决组织中国人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企业组织能力模型
次篇 [四种组织形式]
[五个方面的社会资本]
[六种改变行为的领导力]
从学科背景来看组织问题,包括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
末篇 [明王朝的覆灭 ]
[票号悲歌]
[王安电脑的兴衰]
探讨了组织失败的三个案例,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传统层面的以及
海外华人的组织失败
结论
传统:竞争力量的根源
中国人之所以不同于外国人,原因就是中国的人文。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国现实人文的根,而现实中的人,其本质就是在这个根上长出的苗,只不过接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熏陶,而开始了一种反思而已,请
记住:仅仅是反思而已,还没有‘行动’。
六、下面是我看完此书的一些小结
开篇,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了中国人为什么在人数占
优的情况下,却被小日本打的一败涂地。以至于蒋介石都感慨:“中
国人作为个人很聪明,但是缺乏集体精神,纪律被抛弃了,所有礼貌
和高尚的德性都丢失了。。到处是肮脏和污垢到了极点。”中国
历史上的政治与军事的失败,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很大程度上是组织
能力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落实到企业层面,中国企业面临的组织问题主要有三:
1、中国企业不容易长大。2004年个人资产10亿美元以上有587人,华人占39人;但如果全球销售额排名前500的企业中,非国有的华
人企业仅有一家。
2、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问题。一件HUGO BOSS的衬衫,在国内生产商是12美元,品牌商挣了36美元,美国的渠道商挣了72
美元,在纽约的售价是120美元。
3、中国企业的产业选择带来的独特风险问题。中国人擅长经营的企
业是“关系密集型企业”,所以创始人的变动往往就决定了其企业的存亡,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典型例子。
企业可以分为“组织密集型企业”和“关系密集型企业”,“组织
密集型企业”是以抽象原则为基础的,是可以无限传递与扩张的;但“关
系密集型企业”是以个人关系为基础的,是有限扩张的,这个有限包括地
域、时间、人群的限制。组织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1、团队的生产问题。任何涉及到团队协作的生产,都有一个社会困
境问题:如政府要修路,修路产生的效益是100元,要经过某农民的私宅,要拆掉。农民就躺在路中间,不让车子过去拆,说非要赔偿
100元才让拆,因为没有我让拆,你也无法得到这100元。最后,谁
也没有办法赚钱。(温州的某个有名大桥最后修成了料尾桥也就是因
为这个囚徒困境)
2、走出囚徒困境。西方的平等契约精神,需要有“常规”、“预期”、“信念”,讲究开明的利益,要求结果对大家都有利,而不是独利,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时下流行的“共赢”。我们不要求,也不讲究“大
公无私”,而是讲究个人利益,讲究“我活你也活。”
3、精神资源的失落。中国曾经也有过一个集体主义的解决方案来解
决这个问题,强调的是仁和义。但中国几千年下来,仁和义演变成了
统计阶级家、国、天下的口号,成了统计的工具,统计者上台前讲究
仁和义,上台后不仁不义的事情比比皆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
福”。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共赢”文化一直没能成形。
4、理性的边界:我们的组织中有人、机器、技术、工具。做企业的核心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把人当人看。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与员工
展开精神上的对话,形成共享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而言,精神资源
对于组织的员工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碳,是好的企业内部
不可匮缺一个部分。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现状,如果要改善,必须要有对人文的正视,然
后修正--改善--完成--普及等等,最后才是彻底的改变。
光说说没用,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行为’:我觉
得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代表团体,首要的是形成----然后才是教育----
最后才有可能彻底改变现状呢?是我们“声嘶力竭却等于几乎不存
在”的尴尬境地,所以形成‘敢于面对正视人文’的有效团体尤其重
要。
七:评语:
中欧的大牛人肖知兴的书《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注定会
成为近期中国本土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在这部振聋发聩的著作中,肖知兴教授将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运用的游刃有
余,以明王朝、票号、王安电脑公司等华人组织的失败案例作为分析的样本,去揭示“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这个
谜题后面的真正原因,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困扰了中国人很多年的噩梦的答案。
肖教授认为精神资源的缺乏、信仰的失落和道德罗盘的缺失问题
是中国企业突破组织瓶颈的核心所在,同时他在书中指出:任何体制,不管原本是土生土长的,抄袭来的,借鉴来的,还是迫于形势仓促建
起来的,要想巩固下来,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产生团队的效应,必
然要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日常交流中培育出一个精神的层面。
这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发展,不能单靠资金,也不能单
靠纪律,更重要的还要靠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从其他任何
地方都照搬不过来的,而只能靠从团队内部凝聚起来。
凡是真正能够达到百年基业境界的企业,也就是那些能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站稳脚跟,并再一次完成自我超越的企业,或者那些日
常管理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在国际竞争中每次都能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不是依靠着一种企业内部的源远流长的,一波接一波(虽然不会
是文革运动式的)“精神激发”因素。
肖知兴教授曾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讨论“中国人
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这个主题:“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推荐了《万
历十五年》。读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总觉得作者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经验,加深了我在这方面的困惑。所以,读博士期间,如何组织中国人的问题一直是我读书、思考的核心。”
如今,这个核心问题总算有了超强的答案。的确是一本语言犀利,思想深遂,将传统与管理相贯通的力作。
八、附注:本书2006年出版,时著者年三十四岁
第三篇:《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
中译本序:
社会资本的定义;帕特南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将取决于很多种因素,但是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对于民主制度的绩效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普通公民在公民社会中充满活力的群众性基层组织活动。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健康和公民的福祉关系极大。
历经20多年的实证研究,对意大利20个地区进行考察,帕特南在本书中对意大利不同地区制度绩效的对比研究证明,社会资本是民主进步的一种重要的决定因素,并强调,这本书的意图和教训不是“没有良好的公民传统就不可能有民主”,而是指明,“民主的改革者必须从基层开始,切实鼓励普通公民之间的民间约定。”
意大利南部与北部的制度绩效的地区性差异,也体现了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系问题。
译者的话:
第一章,导论,介绍有关制度研究的文献
第二章,“政治的制度变革是怎么样导致政治行为发生变化的?地区的新制度是如何影响当地的政治实践的?”,即对意大利1970鸟所启动的以中央向地区分权为中心的制度改革,第三章,回答第二章结尾所提出的问题——“各个地区的制度绩效究竟如何?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些绩效?”
第四章,解释制度绩效的地区性差异。作者得出结论,公民生活与制度绩效具有决定性的正相关性。“那么,为甚么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更具有公共精神,公共生活更为发达呢?”
第五章,回答第四章结尾的问题——“那么,为甚么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更具有公共精神,公共生活更为发达呢?”,作者回到意大利的历史,考察了南方的君主制的诺曼王国和北方的城市共和制所带来的影响。“历史传统为什么能够如此稳定持久的存在着?”
第六章,回答第五章结尾的问题——“历史传统为什么能够如此稳定持久的存在着?”,更加具体的说是,“如果人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容许那些最终对谁都不利的后果反复出现,为什么不能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而选择双赢呢?”。作者利用集体行动和社会资本理论,得出:历史上至少存在着两种广泛的社会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问题的社会往往都会朝着其中之一发展,而且,均衡一旦实现,往往会自我加强。不论是互惠互信还是依附剥削,都能够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虽然二者在制度绩效上相差甚远。
第一章 导论:制度绩效的研究
制度绩效在实际上受到了其运行于其中的社会背景的制约,比如,英帝国撤退后留下的威斯敏斯特式的宪法在不同地方的命运是很不相同的。而且,作者追问的是,到底是社会背景的哪些方面最有力地影响了制度的绩效。p8
制度绩效的含义。p8,9
制度绩效的动态关系。p9
第二章 改变规则:20年来的制度发展
新制度主义认为,政治是由制度构建的,制度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制度变革并不总是能根本改变政治的模式(p19)。帕特南以1970年意大利的地区试验为个案,在第二章评述了这个地区试验对于制度主义的意义,提出问题——“新制度是否会导致意大利治理的日常实践发生任何改变?”
第一节 创立地区的政府
意大利具有强烈的地方共识和地区差别,因此在1860年意大利建国时,大部分行政官僚认为,强大的中央权威对于加强新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是很有必要的。(p20)但在实际上,这种极端行政集权的在一定程度上被意大利典型的政治应变形态所中和了,意大利中央领导人与地方名流达成庇护交易。
二战后,随着民主政治的出现和基层对极端集权的反对,地区意识才开始再度兴起。1984年的新宪法规定建立在5个特别地区建立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地区政府。与此同时,1950-1970年意大利的社会与经济发生了非凡的转型,政治与政府远远地落在了社会经济发展之后,中央行政体系日益僵化无能,地区规划的利益逐渐形成,地区主义的呼声再次兴起,其支持者相信制度变革将重构政治的力量。地方与中央的多对一博弈最终是地区主义者的胜利。权力的下放则主要是钱袋子和规制,这是一个谈判过程。
第二节 地区政治精英:“政治运作的新途径”
意大利划分为20个一级行政区——大区(Regione),共110个省,8092个市(镇)。
制度变迁——地区权力的扩大——到底对意大利政治的实际运行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总体来说就是,意大利政党组织的稳步的“地区化”,已经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地区政治的精英阶层。具体表现为:地区委员的全职化;政党政治中意识形态的极大温和化、更加开放和宽容;处理公共事务的实用主义。
这些改变和新趋势无疑与领导人对制度问题的轻重缓急的认识有关——更少关注公平公正平等问题的改革,更多的关注行政的、政治的程序的改革。帕特南的调查表明地区委员会等地区政治舞台上的政治是普遍温和的。虽然地区委员会在具体政策上的分歧更大了,但这更多的是由于可以讨论的空间扩大了,地区政党政治的多元化不同于意大利中央政治的“极端化的多元主义”。
造成意大利地区精英的政治文化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的原因是——新的地区制度在其成员间培养了一种宽容的、合作的实用主义精神。地区政府里常年共事的政治现实培育了委员们在共同面对一个新组织时所需要的耐心、世实际与合情合理的品格。
第三节 地区自治的深化
“意大利的地区政府已经制度化了吗?”帕特南的调查表明,意大利的地区制度的自治和特性都已经成型。
具体表现为:地区行政地位的上升,地区党的官员提名候选人的权力、地区的立法权威都上升了,地区官员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日益独立于外部力量并获得越来越大的自治性;地区委员工作时间的变化、选举行为所受到的影响;地区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善即更加和谐。
总的来说就是,从19070年到1990年,意大利已经向分权的方向大步迈进,这不仅体现在正式的权力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与决策中。
第四节 扎根:地区及选民
“总之,在政府的输入方面,地区政府比中央政府有重大改善,但是在输出方面,地区政府的管理还亟待改进。”(p57)
“在绝对意义上,意大利人还很不满意他们的地区政府的表现,但是当选民和领导人考虑集权政府的替代选择时,他们就不那么批判地区政府了。”
帕特南的调查数据显示,从70-80年代,公民对地区政府的满意度是缓慢而稳定的上升的。但是,在公众满意度方面,北方和南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到80年代末,几乎所有北方的地区政府都使其大多数公民满意,但是没有一个南方的地区政府达到这一目标。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绝大多是人都希望能够改善这一地区制度,而非削弱或取消它,南方人对其地区政府的实际运行满意度较低,但是南方人仍然支持地区改革。
“即使是成功的新制度,它在公众中的合法性也只是逐渐树立的。”(p66)
第五节 结论
“制度变迁的节奏是缓慢的,要清楚的看到一个新制度对文化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常常需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p67)
总的来说,意大利的地区改革在经历了20年的试验,新制度已经扎根下来,慢慢地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这个新制度的影响在于:积极方面,新制度更加接近人民,地区政府比他们所替代的罗马行政部门更熟悉地区的现实,更易满足地区的需要。消极层面,首先是行政效率并没有像一些地区改革家预期的那样得到实现,而且地区改革加剧而非改善了南方和北方历史上就存在的差距。
第三章 制度绩效的衡量
“民主的特征就在于政府不断地对其公民的意愿作出回应”(p72),而“一个好的民主政府不仅要考虑公民的需求(回应性的),还要对这些要求采取有效的行动。(有效率的)”(p72)
本章从内在一致性和外在一致性角度,对意大利20个地区政府逐个进行多方面考察。利用12项指标(政策的制定、颁布、实施)和选民的评价考察了20个地区政府的各自的制度绩效。
衡量政府绩效的四方面标准:
全面的内在一致性
可靠的与制度的支持者及其选民的评价和目标一致
第一节 衡量制度绩效的12项指标
以12项指标(政策的制定、颁布、实施)考察了20个地区政府的各自的制度绩效。
第二节 制度绩效衡量指标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研究方法上具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第三节 制度绩效与选民的评价
第二节中的各个指数内在一致的反映了制度绩效方面的重要差异,但是这个结论是否与制度的支持者和选民做出的评价一致呢?(即外在一致性)
帕特南从普通意大利人和社区领导人如何评价其地区政府验证了地区政府制度绩效的差异性。
第四章 认识制度绩效
Puzzle:“什么原因造成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制度绩效的差异?为什么北方和南方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成功和失败的程度还各不相同?”
两大可能性:一是社会经济的现代性,即工业革命的后果;二是“公民共同体”,即公民参与和社会团结的模式。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现代性
帕特南用“经济现代性与制度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既展示了经济现代性的解释力,又显露出其局限性。虽然全部地区呈现两极分化的形态,一端是绩效彰显的地区,另一端是绩效乏善的地区,但是在每一端的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绩效差异是完全不能用经济发展这个因素来解释的。
因此,经济现代性并不能完全揭示制度绩效的差异性。
第二三四节:公民共同体:理论思考、理论检验、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节“公民共同体”的实际含义
1、公民参与。公民共同体里的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并非一定是利他主义的,而是“在更加观法呢公共需要背景下的自我利益,有远见的而非短视的自我利益,有助于促进他人利益的自我利益。”
2、政治平等。公民共同体要求其内部所有人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互相之间是互惠合作的横向关系。
3、团结信任宽容。内部也会有冲突和意见分歧,但是他们对自己对手的观点是宽容的,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友谊”状态。
4、社团:合作的社会结构。即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说的民主的性情。
第三节 “公民共同体”的理论检验
实证地探讨“一个社区的公共精神与治理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任何联系?”
提出衡量公共精神的四项指标:社团生活的活跃程度、订阅地方报纸的几率、全民公决的投票率和特别支持票指数(后两者都是参选积极性的度量因素)。其中全民公决的投票率代表的是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而特别支持票则意味着庇护—附庸的交换关系。
帕特南经过这一节的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公民共同体比经济发展的解释力更大,一个地区的公民的公共精神越高,地区政府的效率就会越高。
那么,具有较高公共精神的地区又表现出哪些特征呢?
第四节 公民共同体的社会与政治生活
帕特南通过探讨对地区政治家、社区领导人以及公众所做的调查,深入理解了“公共精神”的社会与政治含义。
在普通市民层面,公民性程度较弱的地区,其公民与代表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个人化契约,且驱使人们政治参与的动力是个人化的庇护—附庸网,而非对公共事务的原则性认知与关心,公民性程度越高的地区,情况则越加相反。
在政治精英层面,公民性程度越低的地区,其精英几乎完全来自于该地区最有特权的那一部分人(比如教育程度比普通市民明显要高),而公共精神程度较高的地区,有一大部分政治领导人来自背景一般的人群。而且,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开放的伙伴关系,而非没有伙伴关系,也就是更愿意妥协。即公民性较高的地区的政治领导人不否认利益冲突的现实,但他们不害怕达成创造性的妥协,这也是为什么公民共同体的政府更有效率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工会、教会和政治党派对其成员的公民性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工会:意大利的公会是自愿性的,且种类很多,涉及不同的群体。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加入公会更加普遍。
教会:二战后的天主教教会推动的“天主教行动”联盟,意在跟上民主的新意大利的步伐,是当时意大利最大的群众组织,“天主教行动”在公民性强的、社团生活更繁荣的北方地区比公民性弱的南方地区强两三倍。当然,1960年代该组织解散崩溃,已经无法再对它进行研究。
政党:在意大利,公民性弱的地区的国民对政党政治的参与和对证字的兴趣是不亚于公民性强的地区的国民的,但是二者在政党规模和政治参与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涵义。公民性弱的地区,公民与政党的关系是庇护—附庸,而非合作与团结。
公民态度:公民性弱的地区的国民,其政治剥夺感很强,感觉到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无能为力的,而相反,公民性强的地区的国民,大多对社会、政治生活感到信任、满意、自信。
这一系列发现引出了两个重要的新问题:“公民性强的地区是怎么样产生的?”、“公民参与的规范和网络是怎样支持了好政府的?”在第五、六张,就是要探讨这两大问题。
第五节 制度成功的其他解释
政治分裂、意识形态极端化和社会冲突与意大利的南北方地区制度绩效的差异并没有关系。帕特南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冲突与好政府并非不相容的。有些地区绩效高而且冲突程度低,有些地区绩效高但是存在着强烈的冲突,有些地区绩效低冲突程度高,有些地区却是绩效很低冲突很少。这就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即冲突与公民共同体之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公民共同体不是指和谐的,冲突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的共同体。
第五章 追溯公民共同体之源
Puzzle:“在21世纪前夜,为什么有的共同体比另一些更有能力管理自己的集体生活?更有能力保存富有效率的制度?”
第一节 意大利中世纪的公共生活遗产
大约在11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南北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北方的德意志和南方的拜占庭。
1、南部诺曼王室的政权来自北欧的雇佣军建立,其核心为西西里。实行混合体制
2、宗教上宽容政策
3、经济上控制着地中海航线的西西里,拥有几个十分发达的城市。
南部 4、社会与政治制度安排上,仍然是完全的专制国家,腓特烈宪法确认了贵族的封
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皇权神授。
北部:与南部地区几乎同一时代,北部出现了城市共和制,源于众多邻里街坊自发组织的联盟;大众参与政府事务的程度很高,自治城市的行政领导是根据选举产生的,手工业和商业组成了同业公会,并与其他市民一道对政府施加压力,呼吁进行更加广泛的政治变革。与此同时,北方的政治权力开始大量地扩散到传统精英阶层之外。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出现,使得共同体之间和内部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冲突,这需要经验丰富的领袖和调停者出现;而且,在北方的城市共和国里,公共行政管理已经专业化了,出现了公共财政制度、经济发展、公共卫生与教育等;在这些城市共和国中,契约与合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教会的权威很低,其原因并非是世俗性取代了宗教虔诚,而是世俗组织和联盟代替了教会的等级制,公民的奉献精神高涨;商业贸易高速发展,促使基本的经济制度产生——市场、货币和法律,信用制度的出现促使北部地区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现代性萌芽。
13到14世纪:宗教之争、饥饿、黑死病以及百年战争开始侵蚀城市共同体的精神,破化共同体政府的稳定,14世纪初,城市共和制开始屈从于专制君主的统治,虽然这些君主统治大多仍认同和效忠于共和政府的形式和理念。与此同时,从南方到北方,罗马教皇建立了世俗的封建统治,但是这种统治比之前南方诺曼王朝的统治的中央集权程度要低很多。
15、16世纪,由于西班牙等国的侵入和战争,加之鼠疫和贸易中断的冲击,北方的城市共和制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南部相对繁荣。
17世纪,中、北部所有城市不再实行共和制,城市共和制的衰落使得意大利再次出现了“再封建化”,那时,几乎整个意大利,庇护—附庸(patron—client)的关系网络成为了专制政治的实现方式。但是在北方,自治共和制的遗产依然通过有关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的道德理念,通过社会的平等者之间的互助传承下来。而南方中世纪的封建集权的政治遗产所带来的垂直社会网络所带来的依附和剥削则使得专制的政治制度得到了加强。
18世纪,虽然当时南方的都市化一点不逊色于北方,但是南方的的众多居民生活极端贫困,没有任何公民权利,而贵族的权利仍然至高无上。相反,北方的贵族权力已经开始衰落。
到了19世纪,随着即将横扫欧洲的民主革命的来临,7世纪以前意大利南北地区所出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差异,依然存在。而这些由来已久的历史差异,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统一后的意大利是如何处理新的挑战的。
第二节 统一之后的公共生活传统
19世纪上半叶,整个欧洲尤其是以法国为代表,大众交往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互助会,尽管这些组织不具备公开的政治性,但是社会互动和组织技巧的运用开阔了参与着的文化视野,增强了他们的政治意识,从而最终促进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意大利也是如此。大量互助会的成立是“结社原则”在意大利统一后的重要体现,“这些自发出现的组织,与其说是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利他主义精神,倒不如说是反映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未雨绸缪。”(p161)。处境相同的人们愿意齐心合作,以抵御社会的迅速变迁所带来的风险。互助会的核心即你帮我我就帮你。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互助会的参加人数达到了顶峰,这些合作组织是对以往社会交往组织的继承,尤其是在意大利北部。在意大利中、北部,即使是最贫困的农民之间,中世纪的合作传统仍然继续存在,而在南方,没有任何组织和互助会。
“南北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社会联系,而是垂直的依赖和剥削性联系与横向的互相合作联系之分。”(p167)
分析了意大利南部西西里黑手党,论证了南部大庄园经济下,庇护—附庸社会结构、古老的不信任传统和国家行政和法律制度的薄弱所导致的组织性犯罪。
第三节 测量公共传统的持久性
通过定量分析,选取互助会为指数,得出结论:意大利各地方的公民参与传统,在历经一个多实际的社会变化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参与程度高的仍然是北部地区,参与程度较低的地区仍是南部。而且,帕特南通过对1980年代制度绩效和1860-1920年公公传统的相关性发现仍然一致。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公民传统
本节是对“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使公民参与的文化得以孕育和延续”这一质疑作出回答。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传承和变迁的模式与任何简单的经济决定论都并不相符。”首先,意大利北部城市共和制的出现并非是经济繁荣所导致的;其次,在过去一千年里,南北方之间的公共精神差异比经济差异更为持久。具有公共精神的地区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变得富裕起来,他们的富裕也并没有因为公共精神而变得持续不变。
而在意大利统一之后,帕特南通过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得出结论:“经济无法预测共公共精神,但是公共精神却能预测经济,实际上比经济本身更为准确”(p182)
帕特南发现,公民性有着非凡的延续力,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意大利的个案研究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依然如此落后?是因为资源匮乏、中心-边缘的依附关系,政府决策失效、市场失效,抑或是文化因素?”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解释。
这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文化因素是不是答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任何强调单一因素的解释都是极为错误的,单单依靠公民传统并不能引发意大利南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但是,公民传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北方比南方做的更好”(p186)。但是,“为什么历史的力量如此惊人?”
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制度成功
第一节 集体行动的困境
意大利南北部公共精神的差异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普遍的利他主义是社会行动和社会理论的前提,如果行动者无法互相做出可信的承诺,他们只好放弃众多可以共同获益的机会,虽然可悲但是却合理。那么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如何化解呢?
接着帕特南分析了霍布斯所提出的“第三方监督执行”方案与奥利弗·威廉姆森的“正式制度”都无法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而罗伯茨·贝茨的“软方案”即共同体和信任,“一个存在着囚徒困境的社会里,合作行共同体将使理性的个人能够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p195)
帕特南向我们阐明,意大利南部居民拒绝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并非因为南部居民无知或缺乏理性,而是因为其自身公共精神的匮乏。
第二节 社会资本、信任和轮流信用组织
帕特南指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为而提高社会的效率。而在一个继承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共同体内,自愿的合作更加容易出现。
作者用“轮流信用组织”为例,向我们说明了,“合作的基础是合作参与者所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极其真实的共同价值理念,而不是鼓励人人团结的普遍信念,或者是有机的社会概念。”(p197)“获得一个好名声,是人们从参加这一组织中所得到的重要副产品,剩余的不确定性和违约的风险,被强大的规范和密集的互惠性参与网络降到最低”。(p197)
但是,帕特南也指出,在小规模的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中,良好合作的建立是基于“厚信任”也就是对当事人的熟悉而产生的信任之上的。然而,大型的和更为复杂的结构,需要更多非私人化或间接的信任。那么,私人的信任是如何才能转变为社会的信任呢?
第三节 互惠规范与公民参与网络
帕特南认为,“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社会信任来源于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p201)其中,规范是由于行为具有“外部性”而被灌输出来的,是由模式、社会化(包括公民教育)和惩罚来维系的。增强社会信任的规范之所以能够发展则是因为它们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合作,即“互惠规范”。互惠规范又包括均衡的互惠和普遍化的互惠。(p202)其中,“普遍化的互惠是一种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p202)
而有效的普遍互惠规范则可能与密集的社会交换网络有关,人际互动会提供有关他人的可信性信息,且相对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任何社会,都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或者水平的、垂直的。然而,由于信息的垂直流动不如水平流动可靠,因此,即使庇护-附庸关系也包含有人际交换和互惠义务,但由于这种流动是垂直的,义务是不对称的,因此不论是庇护者还是附庸者都容易出现投机行为,即前者的剥削对后者的剥削、后者对前者的逃避义务。
帕特南承认,他对公共网络之有益影响的解释,在有些方面与其他政治经济发展理论相悖。如奥尔森的《国家的兴衰》中所持的“强社会弱经济”、另外一些学者的“强社会、弱国家”理论。但帕特南强调本书的观点是“强社会、强经济;强社会、强国家”。
第四节 历史与制度绩效:两种社会均衡(对之前观点的大总结)
在对前面观点进行一个总体总结下,帕特南进一步提出,“社会资本的存量,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和可累计性。”“这表明,至少存在着两种广泛的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问题的社会即所有社会,往往都会朝着其中之一发展,而且均衡一旦实现,往往会自我增强。”(p208)
帕特南认为,“个人是以理性的方式对历史所赋予的社会环境做出反应,而正是这些个人加深了社会的病变。”(p210)
这也即是道格拉斯·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帕特南借用诺斯的话,总结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路径依赖意味着历史在起作用,不追溯制度的渐进发展,就无法理解今天所面临的选择。但这只是刚刚起步,要找到更好的答案,需要对文化衍生出的行为规范,以及它与正式制度的互动方式,有更多的了解。”(p213)
第五节 意大利地区试验的教训
一、社会环境和历史深刻的影响着制度的有效性
二、改变正规制度能够改变政治实践
三、制度历史大多发展的很缓慢。就制度建构而言,时间的计量单位是10年。
“建立社会资本是民主得以运转的关键。”(p217,正文最后一句)
第四篇:《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范文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
继读完《论民主》后,本周又有一本印有“民主”书籍—《使民主运转起来》。不同的是,《论民主》是就民主而论民主,告诉我们民主的起源、目标价值、民主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使民主运转起来》则是作者通过历经长达二十年的实证研究,记叙了自1970年起意大利各地区所作的制度改革试验,论述了该国如何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同时,作者用大量数据实例也试图向我们回答这样一个古老但至今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民主政府获得了成功而有些却失败?
在导论中作者明确指出,本书的目的是要增进我们对民主制度之绩效的理解。帕特南等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下面几个问题展开的,正规制度怎样影响政治和政府的运行?如果改变制度,政治和政府的运行会跟着发生改变吗?一个制度的绩效是否取决于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如果在新的环境下引进民主制度,它会像在旧的环境下一样成长吗?作者通过对意大利20年制度发展变迁的深入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寻找的答案,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民主发展的一般结论。
第一章 导论:制度绩效的研究
导论部分着重叙述了该项研究的详细过程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制度绩效概念,指出政府制度从它们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输入,然后输出结果以对那个环境做出反应。制度绩效是本书的逻辑起点,也是本书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帕特南认为,学者们对制度绩效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或学派,它们是制度设计、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但通过作者的研究发现,“同样的正规制度在不同的环境下其运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制度的实际绩效受到了它们运行于其中的社会背景的制约。” 统计分析显示,社会经济的现代性对制度绩效的解释有其局限性,因为尽管全部地区呈现出南北两极分化的形态,但是在每一段内部存在的绩效差异却不能得到经济发展的解释。因此,“财富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第二章 改变规则:20年来的制度发展
本章描述和分析了1970年代以后新政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着重论述了地区政府的创立、地区政治精英新的为政之道以及基层自治的发展历程。1970年意大利启动地区试验,通过设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设立地区一级政府机构来下放权力,实现地区自治,提高政府的绩效。应该说意大利的这一改革是部分的达到了目的,通过改革,地区一级政府获得了很多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力,比如医疗保健、农业、教育、环境等。同时,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表现在政治人物的去极端化,宽容度的提升,很多人认识到对国民忠诚应当高于对政党的忠诚。另外,原本偏重意识形态的不妥协也被妥协的美德和技术专门知识收到赏识所取代,实用主义倾向取代了意识形态倾向。在地区一级政府的运行过程中,地区观念日趋深入人心,同时制度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也就说地区日益赢得人们的认可,地区政府也日渐完善。当然,人们仍然对地区一级政府表示不满,因为制度改革的效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预期,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总比原来有了很大进步。还需要关注的是,虽然在整体上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且南北方都有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南北方的差距在拉大,而非减小,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成为接下来的章节的重点。
第三章:制度绩效的衡量
第三章关注点在于探索高效政府的根源。作者首先提出衡量制度绩效的12个指标:内阁的稳定性、预算的及时性、统计和信息服务、立法改革、立法的创造性、日托中心、家庭诊所、产业政策工具、农业开支能力、地方医疗保健单位的支出、住房与城市发展、官僚机构反应的灵敏度。运用这些指标对新的制度绩效进行了评估,反映出各个地区的巨大差别;同时,作者还用其收集到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和与实际情况的作比较,显示出测量结果与公众态度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衡量指标的可靠性。
第四章:认识制度绩效
这一章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目的是解释制度绩效的差异。上一章中,作者从数据的角度了解了南北方的差距之后,在本章就是对之所以存在如此差距的原因进行探讨,作者发现公民共同体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对于“公民共同体”,作者追溯了其理论渊源,运用四个指标即特别支持票、全民公决结果、读报率、体育与文化协会的稀缺率——四个实证数据,得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区政府之所以比较成功仅仅是因为它们有更强的公共精神”。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公民共同体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问题,很多人认为北方的制度改革之所以更为成功,北方的公民共同体之所以比较发达,主要是因为经济水平高,但作者不这样看,他认为是公民共同体的存在促进了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正是因为公民共同体才有助于北方的制度改革取得更高的绩效,推动了北方的现代化。数据证明,公共性高的地区更加热衷于政治参与,但不喜欢特别支持票。特别支持票通常是那些存在于庇护—附庸关系中的选民,而这些人通常都是存在于垂直结构中,公民意识不强,属于被动参与,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南方。由此可见南北方之所以在制度改革的绩效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并非主要在于经济水平的差异,而是在公共性的差异上。
第五章:追溯公民共同体之源
之后,作者探讨了意大利1000年左右的政治制度变迁史,分析了南北方由于传统的差异影响了他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大约1000多年前,意大利半岛出现两种政体形式,北方是城市共和国,南方则是诺曼王朝统治的封建专制国家,当时两种形式并未导致经济水平的太大差别,并且都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北方的特色在于出现了很多公共团体的萌芽,这恐怕也为后来北方社团的勃兴做了准备。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鼠疫、战争、饥馑等原因,北方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开始落后于南方,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北方的社团也遭到了破坏。但南方那种通过集权统治实现的稳定并不能持久,原子化的个人对保护的需求导致了黑手党之类的兴起,而随着北方的复兴,其公共社团也开始复兴。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也就构成了现在南北方不同发展模式的历史前提。在对公共传统的持续性做出了评估后,作者得出结论:人们是可以根据一个世纪前的公民参与模式,来极为精确地预测1980年代意大利地区政府的成败;当代公共精神与经济的相关性所反映的,主要是公共精神对经济的影响,而不是经济对公共精神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制度成功
在这一章中,帕特南的理论创新在于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崭新概念。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通过产生合作行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与传统资本不同,社会资本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普通的公共资源,而传统资本通常是一种私人资源。民主政治应当是一种公共利益,所谓公共利益即是一种兼容的利益,即增加新的受益者并不会减少原有受益者的利益,当然,公共利益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即相关性: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不仅是我一个人受到损害,而是同一社群的所有其他人也受到损害。作者在这章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来理解人们在理性中,选择一种公共行为或集体行为中的利益损害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囚徒困境”行为。帕特南在本书中,也试图为如何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找到一条捷径,他提供给我们的这条捷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本质要素是集体行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做到在信任基础上的普遍互惠,这不是“我将为你做这件事,因为你比我强大”,也不是“如果你现在为我做那件事,我现在就为你做这件事”,而是“我现在就为你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你将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为我做件别的什么事”。同时,“路径依赖”也证明可以实现互惠是一个良性循环。尽管理论是这样,但就现实中社会资本的建立而言,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意大利南北方的差别也说明构建社会资本绝非易事,南方首先要克服不合作的路径依赖,通过改革建立信任与合作的路径依赖,现在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可以看作是已经走上了合作的道路,但要形成长期的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这个过程要耗费多长时间,这条路都要走下去,因为社会资本是“使民主得以运转的关键因素”。
第五篇: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专选课课程作业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 第一讲)
学 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1级 上 课 时 间 7-18周 指 导 教 师 郑作彧 组 长 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 世 梅(22201***)顾 夏(***)蔡 雨 娟(***)成 绩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讲:导论 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读书大纲: 第一部分:
(一)引子:
本讲义完成的背景
作者在2002年于清华大学讲授“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本讲义。 本讲义的目的
1.介绍、评价西方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2.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组织思路、分析方法、前沿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
3.集有志于本课程的同仁共同探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的讲授方式
应用“比较理论分析法”,比较理论分析法即:选择组织研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意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的相互对比分析,包括横向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析和纵向理论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 本讲义的特色
1.注重深入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于传统的全面系统但不深入方式相区别。2.知识的跨学科性。
3.知识的个性化,即笔者自身的观点。 本讲义的构成:
几个基本的理论派别和他们的研究思路,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1.“组织与市场”: 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组织
研究。
2.“组织与制度”: 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 3.“组织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学派
4.“组织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对于组织研究的意义。
理论结合现实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管理 2.组织的契约制度
3.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 4.组织决策
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变迁发展
(二):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1)什么是组织现象?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是在我们周边到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社会联系体。例如: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饮食饭店的制度设计等。
组织现象研究的方很广泛,包括: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群体生态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等等。
组织现象的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边界、组织带来的职业声望、组织带来的集体行为、组织等级结构、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产品品牌、组织发展战略、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等等。(2)组织社会学的经典问题
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韦伯的科层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当下社会学的影响以及启发是什么?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班子是由一些官员组成的:1,他们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2,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3,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4,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以专业能力程度得以晋升。5,有固定的薪酬制度,多数人有退休金,且其多少按照职务等级划分。6,其现下工作为主要的职业。7,管理者无特权,不占有生产资料。8,服从工作纪律和接受监督。总之,这种科层制是纯粹的技术上达到完善程度,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疗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但是韦伯科层制有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建立在纯粹理想的类型上,有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组织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供组织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韦伯科层制的局限性、反功能、以及其他替代性组织。这些共同构成了组织现象学研究的经典问题。(3)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角度
马克思的研究、韦伯的研究、涂尔干的研究分别包括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的?其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即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思维对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以致为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纵观所有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发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方法,或者理论框架。这种缺陷也是一种优势,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大大的扩展了。
(4)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的关注
1,。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很大。2.机制的概念。
(三):组织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起始期。组织研究的起于20世纪初期,亦即一战和工业革命大肆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是存在着几个缺陷,第一,研究孤立,理论幼稚;第二,理论出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无社会学家的参与,因此无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霍桑实验并由此引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2.黄金期。第一黄金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韦伯著作被引进美国,对组织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有马奇及其著作《组织研究手册》。组织研究形成的两大流派,即哥伦比亚学派和卡内基——梅隆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尔德纳、塞尔茨尼克、布劳。其中布劳的代表作《科层制的动态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西蒙和马奇的《组织》,赛特和马奇的《厂商行为理论》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推动了组织研究的第一次黄金期的发展。第二黄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集中研究的焦点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出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和群体生态学派。和后来的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这些派别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其中第二次黄金期使组织社会学不仅走出了社会学,而且进入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挑战:
1.其他学科对组织社会学的冲击。
2.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给组织研究带来的影响。3.组织社会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遇:1.社会网络学派的出现。
(四):小结: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有选择的介绍、评价西方(只要是美国)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周学光先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讨论群组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活动、理论思路、分析方法、前言研究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他的目的是让研究者把兴趣尽快地带入这一领域的活动中来,了解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动向通常使用的逻辑、概念和分析工具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本书还讲述了组织社会学课程的两大主题,即选择几个理论流派,深入分析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以及在介绍这些流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组织社会学十讲》的第一讲:导论组织现象与组织社会学(Introduction:Organizations and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的简单介绍,讲述了生活中组织现象的各种情况,组织社会学的各种流派以及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在此过程中涉及了几个相关的概念:社会学,组织学,有限理论,组织边界等。作者举出了相关的例子分析说明了组织社会学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会学理论,它也涉及到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第一讲作为一个导论也简单介绍述了剩余几讲的内容。
(五):扩展阅读: 1.韦伯及其著作 2.涂尔干及其著作
3,哥伦比亚学派及其代表作者的代表著作 4.卡内基——梅隆学派的代表作者及其著作 5.本笛克斯及其著作 6.克罗泽的著作
7.《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 8.《美国社会学杂志》期刊
9.中国当下的一些学者的研究。
第二部分:重要句子摘录
1.学术研究不是鼓励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社区中进行的。【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序言第二段第一句。】
2.我们拥有许多信息但却不是知识...我们看不到一个学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个性,看不到他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3.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学术流派的演变过程,介绍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演化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困境和导致一个理论流派停滞不前甚至衰亡的原因所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4,第二段第二句】
4.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物件是市场关系和市场运作。其理论模型中的行为(消费者或生产者)是没有任何社会性的虚拟人。【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3第三段第三句】
5.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组织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7,第二段第四句】
6.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很强。如果一个组织理论或研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价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5第三段第一句】
7.组织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现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观察到,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二段第一句】 8.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只是在于帮助子女进入工作岗位,子女找到什么工作与父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有统计上的关系,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提升、入党等就与父亲地位无关了。也就是说,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一个人的生活机遇就被所在的组织决定了【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第一段第四句】
9.利益涉及者:对于组织边界问题,不同的研究理论也莫衷一是。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组织成员是指在组织内部工作的正是成员。但是利益涉及者认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其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P10第二段第二句】
10.埃尔斯认为即使我们找不到公理性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对研究物件提出解释。也就是说,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一段倒数第一句】
11.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发现者两者之间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从而解释A与B背后有什么样的过程,什么因果关系导致了A与B之间的联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7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12.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提出科层制,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是和职位相关联的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的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的基础上。【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四段第四句】
13.蜜雪儿斯提出“目标代替”,他认为实际上很多政治组织所谓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无论政党、专业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在所有组织中贵族化的倾向都十分明显。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事是导致了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的转换。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正当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3第三段】 14.我们是从具体可察的因果关系着眼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建一个庞大完整的逻辑体系,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关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二段最后一句】
15.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有以下特点:第一,和其他社会学领域相比,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特别强。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第三,组织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关心提出的理论能否解释具体的现实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3小结】
第三部分:问题及心得
(一)问题: 顾夏:
1、在第16页中讲到,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又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所以,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我的问题是:如果公理意味着一种确定的关系,那机制是不是代表一种不确定的事物。如果公理代表肯定或否定,机制又代表什么?因为公理和现象不是基于一个层面的两样东西,怎样能将两者连接?
2、是不是可以讲组织社会学理解为重点在组织,但是是用社会学的知识分析组织中的现象?单纯的组织学中讲到它的应用性很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学侧重于理论,而组织社会学会放入情感等人文因素分析?组织社会学又是怎么融入社会学的知识的呢?
3、蜜雪儿斯认为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政党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在他后一句的解释中我发现了与前一句的矛盾,我更认为组织意味着“专政”的倾向而不是“专制”。但是以现在的很多企业来讲,家族制企业似乎与一些发展较为不错的任人唯贤的企业相比又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一些员工持股企业也与此理论有明显的差异。
4、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但是在第一讲,除了作者对很多理论和现象的列举,似乎没有看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管方式怎么,这就是一本教科书,是对组织社会学的内容陈列!? 蔡雨娟:
其实,看完书的第一讲,也就是书的导论,我对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周雪光先生以第一讲为引子,将我们的思绪从现实生活中带入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并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方法以及组织研究课题的问题与现象,与此同时,还有对组织社会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这样简短的说明无疑给我们阅读全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它的优点还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我想谈谈阅读《组织社会学十讲》中第一讲给我带来的困扰以及问题。
首先,读过整个导论,它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很难懂,也不容易看进去,整个导论我看了三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众多的专业术语的引入。很少阅读组织社会学著作的我,面对它的各种流派,以及作者周雪光旁征博引的一些社会学理论时,的确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作者周雪光先生极力的想要解释清楚什么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什么是“目标替代”现象,什么是“机制”,可越来越多专业理论的引入,还是让身为读者的我应接不暇,当我搞清楚什么是涂尔干的自杀论时,却又对莫顿的“中层理论”犯了难,很难想象当一个“外行人”来读此书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其次,读过整个第一讲后,让我有点稍有不解的便是作者周雪光先生关于第一讲的书写结构,作者在阐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层层带人,从而引入新的问题。例如书中第一讲某一处所写的,作者谈到莫顿的“中层理论”时仅仅是一笔带过,随后引出“机制”这一话题,当对“机制”一理论尚未解释的太过明朗时,又引入了“因果关系”以及“统计关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对之做了简单地阐述,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一环套一环的关系再加上难懂的专业名词,无疑,是读者阅读兴趣的杀手。每当我想要开始弄懂一段话的时候,这意味着我要追溯其源头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所延展的内容,这大大加深了我们阅读的难度,同时让我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本书的导论吗?
最后,我想谈到的问题便是作者在导论书写中过多的例子看起来也是一件很令读者头疼的事,当然,这些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阅读的难度,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了书中所写的,可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本人所说的,他采取“拿来主义”,并未太多的谈到自己的身边事,而往往是“拿过来”国外的例子,这在我看来,有些过时,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同时,有些例子也显得虎头蛇尾,作者为阐述组织结构的“内在化”以及其“外在化”,在列举一系列例子还不够的情况下,又把通用公司以及丰田公司的例子搬出来,这在我个人眼里无疑成了多余。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书的优点有很多,而缺点对我来说也仅有以上三点,有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在里面,这只能说是学艺不精罢了。杨世梅
读完导论部分,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一点点感慨,中国人向来是很内敛和谦虚的,但是从西方思想传入后,我们的内敛和谦虚开始瓦解,首先从大学里开始瓦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自己肚子里有没有墨水,或者有多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们将别人的观点罗列一番,又评论一番,找出了很多不足和优点,尤其鲜明的给人感觉作者很有才华,各种理论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这显示出了作者真的是一位通天才子。但是为什么作者就是提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反思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一种忧郁的笑。我的感慨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看了那么多书,发现了我们祖国有那么多第二理论家,甚至有些第二理论家将人家的原著的导言写了快100页,要知道原著总共才300页。最后组织社会学是什么概念,我觉得任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组织社会?
(二)读书心得 顾夏:
在导论的开始,作者列举了林林总总的组织现象。有限量销售的面包店,有拥有同等组织结构但是却有不同结果的企业和学校,有改变了组织内部结果而获得不一样的结果等等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常人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但是在读过这本书的导论后,我受到一定的启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待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当我们学习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之后更需要去运用它来作为我们的工具。作者提出现在很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在理论上寻找突破的或者是以为的分析现象,但是真正深入讲理论联系实际或是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导论中还提到了组织社会学早期的一些研究者社会学家。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那些大家的研究成果,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经常疑问是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发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再也没有可以创新的东西了?但是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思维似乎又太过功利主义了,我们在观察身边的很多事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就像有人会将企业同学校比较一样,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部分,很多毫无关联的东西也能找到共通之处。
另外,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导论,这一章的信息量十分大,参考书目也很多,读完有很惭愧的一点是作者提出的很多名词概念我都一无所知,等到我再去一一了解的时候时间又所剩不多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想还是作为社会学的初学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在看到科层制的时候联想到的只是他的作者。而是可以联系到社会学中其他相关的知识,就像书中和组织中的现象等联想起来一样。蔡雨娟:
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结语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从事学术科研的角度、从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组织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而不是做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描述和介绍”,作者用精简的话告诉我们自己写书的看法,同样,在此过程中留给我们无限思考以及反思,我们总是在等待,等待其他人告诉我们答案,可交答卷的人却是我们自己,这样的我们又怎么有理由去习惯等待呢?
真的,读书真的很重要,作者周雪光先生在文中的旁征博引无疑是令我羡慕的,不论是韦伯的科层制,还是涂尔干的自杀论等理论,他都可以信手拈来,这难道不是书读得多的原因吗?丰富的内涵决定广阔的视角,而大量的优质的阅读则决定了丰富的内涵,我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自己是不是也该努力了呢? 杨世梅:
首先,鉴于本讲是作者一本书的开篇介绍,观点透视程度必然只是蜻蜓点水,所以我们获得的学术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我对于作者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还需要通过通读整部书才能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收获,通过大体把握作者对于这本书的勾画,将有助于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欣赏这部作品。其次,谈到经典社会学或者组织社会学,韦伯的科层制具有很强的解析力,在另一个视角上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组织特征。但是要想整体把握韦伯的思想,必须要整体把握他的所有学术作品,而这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知识。我只是很草草的了解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学术与政治》两部巨著。但是,很幸运的是我对于涂尔干还是很钟情的,通过涂尔干的几本着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乱伦禁忌及其起源》等,我们可以从他的现代社会视角里建构起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这种意义上,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动态学科,是组织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研究静态的已定型的组织。《社会分工论》提出了一个起点,即现代社会分工是有积极意义的,是有益于一个现代性组织建立的基础,自杀论是对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解释,要求我们采取恰当的手段阻止自杀,而自杀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消极体现。如何阻止自杀,如何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积极的组织,则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作者给出了很成功的解决方式。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事实,是有集体情感的关系体系,是有很强的控制力的,通过人们普遍的在社会集体中的这种情感,人们是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的,而人们之所以能够有这种建立良好组织的愿望和能力,关键是现代人是有良知的,是理性的人。通过公民教育和职业理论培育,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建立良好组织的个体。这是我对于涂尔干整体思维的把握。我所理解的这种组织是动词形式,所以可以将涂尔干的思想放在这里,放在组织社会学的课堂上谈。我的这种想法是简单的,还需要慢慢提升,再次投入精力,理解这门学科,理解涂尔干,以便让我对自己的想法有个过儿修正的机会。至于其他的还有待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