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

时间:2019-05-14 20:5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

第一篇: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

医学微生物复习要点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

2.质粒的概念、种类及控制性状(功能);

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的概念及功能;

第2章 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的繁殖方式;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主要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硫硫化氢试验)的分解底物;

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

体体的概念.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机会致病菌的概念,机会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细菌的致病性概念、组成。

(1)细菌毒力的概念,组成;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第9章球菌1.葡萄球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2.A群链球菌:

(1)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生化反应的区别。

第10章肠杆菌科1.肠杆菌科的共性;

2.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程序(见实验指导)。

第13章厌氧性细菌1.肉毒梭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1.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传播途径、所致疾病;

2.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1.流感嗜血杆菌生长现象(卫星现象)。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1.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所致疾病。

第19-22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1.沙眼衣原体所致疾病;培养常用鸡胚接种部位。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1.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病毒的传播方式;

2.病毒的致病机制;

3.干扰素的概念、种类、生物学效应。

第25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原则;

(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第26章呼吸道病毒 1.甲型流感病毒分几个亚型;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

第27章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

医学微生物学串讲

绪 论

1.微生物的概念、种类。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细胞壁的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及其意义; 2.细菌L型、质粒、中介体的概念;

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 4.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及医学意义。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细菌的生长曲线;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主要生化反应的概念、种类、分解底物;

(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医学意义、热原质、抗生素的概念。

3.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基本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和无菌操作、防腐的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滤过除菌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应用。

第四章 噬菌体

1.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概念;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1.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正常菌群与条件(机会)致病菌

(1)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的概念、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2)机会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毒力;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细菌的感染途径;

(2)全身感染的类型: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病原菌检测

(1)标本的采集原则;(2)分离培养与鉴定; 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第九章 球菌

1.葡萄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SPA的概念、意义。

(2)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3)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2.A群链球菌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抗O试验的原理及其意义

(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3.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

4.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疾病

5.淋病奈瑟菌所致疾病

第十章 肠杆菌科

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 2.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主要生化反应 3.志贺菌属

(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标本采集 4.沙门菌属

(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3)肥达试验原理及意义

5.空肠弯曲菌:婴幼儿急性胃肠炎

第十一章 弧菌属

霍乱弧菌的培养、分类、所致致病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快速诊断试验、所致疾病

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

1.厌氧芽胞梭菌(外源性感染):

(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3)肉毒梭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无芽胞厌氧菌(内源性感染)致病条件。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1.结核分枝杆菌

(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传播途径、所致疾病;

(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

第十五章 嗜血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的卫星现象

第十六章 动物源性细菌

1.布氏菌属所致疾病(布病——波浪热);

2.鼠疫耶尔森菌所致疾病;

3.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

第十七章 其他细菌

1.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第十八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放线菌菌落特点、所致疾病

第十九-二十二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1.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的概念;

2.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3.立克次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4.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5.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2)梅毒螺旋体所致疾病;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2.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刺突、壳粒的概念; 3.病毒复制的基本过程、缺陷病毒的概念; 4.病毒抵抗力的特点。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2.病毒持续感染类型: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病毒的致病机制;

4.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

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原则;

(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2.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1.流感病毒形态、结构、分型、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2.流感病毒检测标本及鸡胚接种部位;

第二十七-二十八章 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

1.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致病性;

4.新肠道病毒: EV70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EV71型——手足口病

5.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秋季婴儿腹泻)

第二十九章 肝炎病毒

1.五类肝炎病毒的比较。

3.乙型肝炎病毒形态、结构、乙肝“两对半”及临床检测意义。

第三十-三十一章 虫媒病毒、出血热病毒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

第三十二章 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4.EB病毒的致病性。

第三十三-三十五章 逆转录病毒、其他病毒、朊粒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过程和致病机制;

2.狂犬病病毒致病性、内基小体;

3.朊粒的概念、所致疾病。

第三十六-三十七章 真菌学

1.真菌的概念、培养特性; 3.皮肤感染真菌致病性;

4.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致病性。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本科)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消毒

灭菌

无菌

无菌操作

正常菌群

菌群失调症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病毒

干扰素

院内感染

人工自动免疫

垂直传播

二 选择题(单选)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 体形小于1um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 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E 真菌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E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E

A 磷壁酸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粘肽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E

A 物质交换

B 呼吸作用

C 合成和分泌作用

D 物质转运

E 维持细菌的外形 7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C

A 较疏松

B 无磷壁酸

C 肽聚糖含量多

D 有脂多糖

E 有脂蛋白 8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为:C

A 芽孢

B细胞壁

C 荚膜

D 鞭毛

E 细胞膜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机理为:E

A 破坏磷壁酸

B 损伤细胞膜

C 干扰核糖体上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D 破坏肽聚糖骨架

E 抑制四肽侧链与甘氨酸交联桥之间连接 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时,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A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以上均可 有关质粒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D

A 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

C 可自行丢失

D 细菌生命活动不可少的基因

E 可从一个菌转移给另一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E

A 荚膜

B 鞭毛

C 芽胞

D 菌毛

E 细胞壁 有关荚膜的描述,错误的为:C

A 具有黏附作用

B 具有抗吞噬作用

C 为细菌的运动细胞器

D 在机体内或含动物血清培养基形成E 普通染色不易着色

14有关芽胞的描述,错误的为:E

A 对外界抵抗力强

B 并非所有的细菌都产生芽胞

C 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均为G+菌

D 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E 芽孢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形成 15 细菌繁殖方式为:A

A 无性二分裂法

B 孢子生殖

C 复制

D 有丝分裂

E 配子生殖 16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C

A 菌膜

B 沉淀

C 菌落

D 菌苔

E 菌丝 大多数致病菌最适生生长的温度和PH为:D

A 370C,PH6.5~6.8

B 250C,PH7.2~7.6

C 420C,PH8.4~9.2

D 370C,PH7.2~7.6

E 560C,PH6.5~6.8 18 不符合菌落的描述是:A

A 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 B 一个菌落由一个繁殖体形成

C 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D 肉眼可见

E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靛基质试验阳性的细菌能分解:C

A 含硫氨基酸

B 乳糖

C 色氨酸

D 葡萄糖

E 吲哚 20 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E

A 毒素

B 抗生素

C 色素

D 热原质

E 抗毒素

21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助于细菌鉴别的是:E

A 内毒素

B 热原质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E 色素 关于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可被高压蒸汽灭菌破坏

C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

D 化学成分为一种多糖

E 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23 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D

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葡萄球菌

D 结核杆菌

E 变形杆菌 24 药敏试验应选哪个生长期的细菌:B

A 稳定期

B 对数生长期

C 迟缓期

D 衰亡期

E 稳定后期 25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D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煮沸法 26乙醇消毒剂常用浓度是:C A 100% B 95%

C 70%~75% 27 对血清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D

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流通蒸汽法

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 28 下述不可能杀灭芽孢的方法是:B

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干烤

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 29属于氧化剂类的消毒剂是:E

A 来苏

B 戊二醛

C 龙胆紫

D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

D 50%

E 60%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为:E A 产生高热

B 损伤细胞膜

C 产生毒素

D 产生热原质

E 干扰DNA的正常碱基配对 31 一次性注射器、敷料、内镜插管应选用何方法灭菌?C

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电离辐射

D 间歇灭菌法

E 高压蒸汽灭菌法 32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单位nm):B

A 248~265

B 265~266

C 300~400 D 180~200

E 500 33 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压力及温度分别是:A

A 103.4KPa,15~30min

B 100KPa,15~30min

C 103.4KPa,5~10min D 15KPa,15~30min

E 80KPa,15~30min 34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 :E

A 胃

B 骨髓

C 肌肉

D 血液

E 外耳道

正常菌群引起感染到条件之一是:C

A 变为耐药菌

B 发生基因突变

C 寄居部位改变

D 变为L型细菌

E 发生S-R变异 36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D

A 基本结构

B 特殊结构

C 分解代谢产

D 侵袭力和毒素

E 侵入机体的途径 37 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D

A 毒素

B 热原质

C 侵袭性酶

D 细菌素

E 透明质酸酶 38 与侵袭力无关的是:D

A 荚膜

B 菌毛

C 血浆凝固酶

D 芽孢

E 透明质酸酶

革兰阳性菌具有类似菌毛样作用的成分是:D

A 肽聚糖

B M蛋白

C 脂蛋白

D 脂磷壁酸

E 壁磷壁酸 40内毒素的成分是:B A H抗原

B 脂多糖

C 荚膜多糖

D O抗原

E 肽聚糖 41 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为:B

A 脂多糖

B 脂质A

C 荚膜多糖

D O抗原

E 肽聚糖 42 外毒素的特点之一为:E

A 多由G-菌产生

B 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耐热

D 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E 可制备成类毒素 43 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C

A 来源于G-菌

B 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 耐热

D 由活的细菌产生

E 不能用甲醛处理脱毒制成类毒素

下列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

A 肉毒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 破伤风痉挛毒素

D 白喉外毒素

E 伤寒杆菌产生的内毒素 45类毒素是:D A 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 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C 维生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D 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留抗原性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46 下列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B

A 链球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破伤风梭菌

D 霍乱弧菌

E 肉毒梭菌 47 最危险的传染源是:C

A 急性期病人

B 慢性病人

C 带菌者

D 有症状的病人

E 以上都不对 48 关于SP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

B 具有抗吞噬作用

C 能与人IgG的Fc段结合D 所有葡萄球菌均有

E 与协同凝集反应有关

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E

A 伤寒沙门菌

B 大肠杆菌

C 结核杆菌

D 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50 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C

A 肺炎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51葡萄球菌感染病灶容易局限化,是因为该菌产生:C

A 杀白细胞素

B 透明质酸酶

C 血浆凝固酶

D 表皮剥脱毒素

E 溶血素

能引起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的细菌为:C

A 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53 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为:E

A 溶血素

B 链激酶

C 透明质酸酶

D M蛋白

E 红疹毒素

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C

A 链激酶

B 溶血毒素

C 剥脱毒素

D 红疹毒素

E 透明质酸酶 5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链球菌致病物质的是:A

A 肠毒素

B M蛋白

C 溶血毒素

D 透明质酸酶

E 红疹毒素 56 肺炎链球菌感染多属于:E

A 内源性感染

B 外源性感染

C 交叉感染

D 医源性感染

E 继发感染 57 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C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荚膜

D 溶血素

E M蛋白

胆汁溶菌试验常用于鉴别:C

A 丙型链球菌和淋病奈氏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脑膜炎奈氏菌

C 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59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有:B A 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B 抵抗力较强

C 为“流脑”的病原体

D 有荚膜和菌毛

E 内毒素是其致病主要物质 60 淋病奈氏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性接触传播

D 创伤传播

E 虫媒传播 61 新生儿“脓漏眼”的病原体为:C A 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淋病奈氏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62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球菌为:D A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淋病奈氏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63.关于肠道杆菌生物学特性描述错误的是:A

A 革兰阳性

B 大多是肠道中正常菌群

C 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D 不形成芽胞

E 仅靠形态、染色性不易区别 64.下列细菌动力试验阴性的是:C

A 大肠杆菌

B 伤寒杆菌

C 痢疾杆菌

D 副伤寒杆菌

E 甲型副伤寒杆菌 65.肥达试验的原理是:A

A 试管凝集试验

B 沉淀反应

C 中和反应

D 酶联免疫技术

E 玻片凝集试验 66.外斐反应可协助诊断下列何种疾病:C

A 伤寒

B 副伤寒

C 立克次体病

D 细菌性痢疾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67.肠道杆菌中可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是:A

A 大肠杆菌

B 痢疾杆菌

C 副伤寒杆菌

D 伤寒杆菌

E 甲型副伤寒杆菌 68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选用:C

A 吲哚试验

B 菊糖发酵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甘露醇试验

E 葡萄糖发酵试验

痢疾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选用:E

A 肉汤培养基

B 血平板

C 葡萄琼脂平板

D 厌氧培养基

E SS平板

下列细菌中,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C

A 大肠埃希菌

B 肠炎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变形杆菌

E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71 下列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有:E

A 霍乱弧菌

B 肠炎沙门菌

C 大肠埃希菌

D痢疾志贺菌

E 伤寒沙门菌

有迁徙现象的细菌是:D

A 大肠埃希菌

B 肠炎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变形杆菌

E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中,下列哪项无鉴别意义?D

A 生化试验

B 血清学试验

C 细菌分离培养

D 形态学检查

E 动力试验

临床症状出现发热、里急后重,并有脓血黏液粪便,可能哪种细菌引起?C

A 霍乱弧菌

B 肠炎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副溶血性弧菌 75预防接种伤寒菌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应答可出现:A A H抗体高于正常值,O抗体低于正常值

B H抗体效价和O抗体效价均高于正常值

C H抗体效价和O抗体效价均低于正常值

D H抗体低于正常值,O抗体高于正常值

E 以上均不是

关于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有:D

A 氧化酶试验为阳性

B 标本作悬滴法,可见“鱼群样穿梭”

C 耐碱不耐酸

D 有菌毛和荚膜

E 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

关于霍乱肠毒素,下列哪项正确?C

A 为耐热内毒素

B 为耐热外毒素

C 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

D 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 E B亚单位进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

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是:A

A 副溶血性弧菌

B 痢疾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变形杆菌

E 破伤风杆菌 79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是:B

A 作用鸟苷酸环化酶

B作用腺苷酸环化酶

C 刺激呕吐中枢

D 作用肠壁植物神经

E 抑制蛋白质合成中的延长因子

80破伤风梭菌的致病因素是:D

A 溶血毒素

B 红疹毒素

C 肠毒素

D 痉挛毒素

E 内毒素 8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因素是:D

A 溶血毒素

B 红疹毒素

C 肠毒素

D 痉挛毒素

E 内毒素 82 为预防破伤风应注射:C

A 破伤风减毒活菌苗

B 破伤风死菌苗

C 破伤风类毒素

D 破伤风外毒素

E 丙种球蛋白

下列毒素毒性最强的是:B

A 破伤风毒素

B 肉毒毒素

C 肠毒素

D 红疹毒素

E 内毒素 84 下列细菌不侵入血流的是:D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脑膜炎奈瑟菌

C 伤寒杆菌

D 破伤风梭菌

E 链球菌 85 新生儿因断脐时使用未彻底灭菌的接生用具,可发生:B A 肉毒中毒

B 破伤风

C 痢疾

D 坏死性肠炎

E 猩红热

有关结核分支杆菌生物学特性描述错误的是:B A 菌体细长略弯曲

B 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 C 对干燥抵抗力强

D 对紫外线敏感

E 对酸碱有一定的耐受性

采用何种最佳方法检测人体对结核杆菌具有免疫力:D A 直接涂片

B 分离培养

C 动物试验

D 结核菌素试验

E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88 OT试验的原理是:D

A I型变态反应

B II型变态反应

C III型变态反应

D IV型变态反应

E 以

上都不对

下列疾病通过吸血昆虫作为媒介传播的是:D

A 白喉

B 炭疽

C 百日咳

D 鼠疫

E 伤寒

90.波浪热由下列哪种病原菌引起:A

A 布鲁杆菌

B 空肠弯曲菌

C 鼠疫杆菌

D 绿脓杆菌

E 大肠杆菌 91下列哪种细菌不属于动物源性细菌:D A 小肠结肠炎耶森菌

B 炭疽杆菌

C 鼠疫杆菌

D 绿脓杆菌

E 布氏菌属

培养时需厌氧环境的细菌是:E

A 绿脓杆菌

B 鼠疫杆菌

C 变形杆菌

D 伤寒沙门菌

E 脆弱类杆菌 93 无芽孢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A

A 脆弱类杆菌

B 产黑色素类杆菌

C 消化链球菌属

D 乳酸杆菌属

E 双歧杆菌属 94 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C

A 类毒素

B 抗生素

C 抗毒素

D 干扰素

E 丙种球蛋白 95 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是:E

A 炭疽杆菌

B 变形杆菌

C 产气杆菌

D 鼠疫杆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96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E A炭疽杆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黑色素杆菌

D 脆弱类杆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97 “汹涌发酵”现象是用于鉴定:E

A 炭疽杆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黑色素杆菌

D 脆弱类杆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98 毒素的产生与前噬菌体有关的细菌是:E

A 霍乱弧菌

B 破伤风梭菌

C 大肠杆菌

D 结核杆菌

E 白喉棒状杆菌 99结核分枝杆菌常用哪种培养基培养?B

A 沙保培养基

B 罗氏培养基

C 庖肉培养基

D 巧克力色培养基

E 亚碲酸钾培养基 100 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C

A 磷脂

B 蜡质D

C 分枝菌酸

D 索状因子

E 硫酸脑苷脂

不产生内、外毒素的细菌有:E

A 绿脓杆菌

B 炭疽杆菌

C 布氏杆

D 白喉棒状杆菌

E 结核分枝杆菌 102 放线菌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别是:B

A 革兰染色阳性

B 抗酸染色阴性

C 菌体细长有分枝

D 菌落为R型

E 对抗生素敏感 103 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脓液特征是:E

A 粘稠,呈金黄色

B 稀薄,呈血水样

C 稀薄,呈蓝绿色

D 稀薄,呈暗黑色

E 脓液中可见硫磺颗粒

衣氏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类型属于:D

A 急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外源性感染

D 内源性感染

E 接触感染

对炭疽杆菌致病性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有:D

A 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使该菌易于在体内生长

B 炭疽毒素由三种成分组成 C 其毒素易发生DIC和感染性休克

D 组成毒素的三种成分可以各自独立发挥毒性作用

E 炭疽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的内皮细胞 106 对嗜肺军团菌致病性叙述下列错误的是:C

A 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

B 其胞内寄生性是重要的致并因素

C 通过荚膜抗吞噬致病

D 军团病有肺炎型和流感伤寒型两种类型

E 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107 下列哪种是条件致病菌?B

A 伤寒沙门菌

B 绿脓杆菌

C 霍乱弧菌

D 破伤风梭菌

E 结核分枝杆菌

108下列细菌中,引起婴幼儿急性肠炎的常见细菌是:D

A 霍乱弧菌

B 伤寒沙门菌

C 痢疾志贺菌

D 空肠弯曲菌

E 绿脓杆菌

与 B型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的是:B

A霍乱弧菌

B 幽门螺杆菌

C 痢疾志贺菌

D 空肠弯曲菌

E 绿脓杆菌 110梅毒由下列哪种病原菌引起:D

A 肺炎支原体

B 沙眼衣原体

C 立克次体

D 螺旋体

E 细菌

接触疫水疫土而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是:D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普氏立克次体

D 钩端螺旋体

E 放线菌

112外—斐反应可协助诊断下列哪种疾病:B

A 沙眼

B 立克次体病

C 梅毒

D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E 细菌性痢疾

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 A 立克次体

B 螺旋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真菌

114能够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C

A 脑膜炎球菌

B 钩端螺旋体

C 肺炎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最常见的微生物是:C

A 细菌

B 冠状病毒

C 支原体

D 螺旋体

E 肺炎链球菌 116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C

A 蜱

B 蚊

C 鼠蚤

D 恙螨

E 鼠虱 117 下列疾病中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有:D

A 梅毒

B 沙眼

C 细菌性痢疾

D 恙虫病

E 性病淋巴肉芽肿 118 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微生物是:D

A 立克次体

B 螺旋体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病毒 119 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E

A 含两类核酸

B 有核蛋白体

C 二分裂繁殖

D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E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120 真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B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胆固醇

D 磷脂

E 角质

下列哪项不是真菌产生的孢子?E

A 大分生孢子

B 小分生孢子

D 芽生孢子

E 腐生孢子 122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C

A 酵母型菌落

B 类酵母型菌落 菌落

D 类丝状型

E 混合型菌落 123 一般浅部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B A 20~250C

B 22~280C

D 34~360C

E 35~370C 124 深部感染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E

A 250C

B 280C

C 300C

370C 125真菌在不利环境中形成哪种孢子?C

A 大分生孢子

B 小分生孢子

D 芽生孢子

E 腐生孢子

C 厚膜孢

C 丝状C 30~320C D 330C

E

C 厚膜孢

真菌的致病不包括:E

A 毒素中毒

B 变态反应性疾病

C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D 毒素的致癌作用

E 产生神经氨酸酶 127 黄曲霉毒素与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A

A 肝癌

B 食管癌

C 结肠癌

D 肺癌

E 神经胶质瘤

关于皮肤癣菌的描述,错误的是:C

A 引起局部炎症和病变

B 具有嗜角质性

C 其致是因为产生外毒素

D 为多细胞真菌

E 通过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作用致病

检查新型隐球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C

A 革兰染色

B 抗酸染色

C 墨汁染色

D 美兰染色

E 镀银染色 130 病毒体为:A

A 核心+衣壳

B 衣壳+胞膜

C 核衣壳+胞膜

D 核心+刺突

E 胞膜+刺突 131 大多数病毒的形态为:A

A 球形

B 蝌蚪形

C 弹头状

D 砖形

E 丝状

132病毒的基本性状中不包括:E A 专性细胞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 可通过滤菌器

D 结构简单,非细胞型微生物

E 营养要求高,在血清培养基上可生长 133 病毒蛋白的作用不包括:D

A 保护

B 吸附

C 免疫原性

D 被脂溶剂破坏

E 构成衣壳的成分 134 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D

A 吸附

B 穿入

C 脱壳

D 生物合成E 成熟组装

135下列病毒个体最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乙脑病毒

D 痘类病毒

E 狂犬病毒 136 病毒的增殖方式为:A

A 复制

B 配子生殖

C 无性二分裂法

D 有丝分裂

E 芽孢形成 137病毒感染性核酸指:D

A 带有衣壳的核酸

B 脱去衣壳的核酸

C 可直接作为mRNA的核酸

D 进入细胞并能复制的核酸

E 带有逆转录酶的核酸

有胞膜的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是:E

A 胞饮

B 直接穿入

C 裂解细胞膜

D 吞噬

E 胞膜与细胞膜融合

关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是:A

A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B 吸附、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C 吸附、接合、穿入、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D吸附、穿入、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E 结合、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140 下列哪组病毒易发生潜伏感染?A

A 水痘、单纯疱疹V

B 水痘、乙型脑炎V

C 水痘V和HBV D 单纯疱疹V、HBV

E 单纯疱疹V与乙型脑炎V 141 可引起慢发病毒感染的是:A

A 麻疹病毒

B 甲型肝炎病毒

C 流行性感冒病毒

D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 单纯疱疹病毒 142 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作用机理是:E

A 诱导干扰素产生

B 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C 直接杀伤细胞外的病毒

D 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E 阻止病毒体吸附并侵入

易感细胞

关于干扰素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A 可直接作用于病毒

B 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C 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D 有调节免疫的功能

E 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144 潜伏感染时,在发作的间隙:A

A 不能分离出病毒

B 可以分离出病毒

C 间歇分离出病毒

D 分离不到病毒,也测不到抗体

E 分离出病毒,但测不到抗体

参与抗病毒特异性免疫中,作用最强的是:E

A 巨噬细胞

B 单核细胞

C NK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细胞毒T细胞 146 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哪项错误?E

A 杀细胞感染

B细胞膜发生融合C 包涵体形成

D 细胞遗传性状改变

E 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溶解宿主细胞

下列何种药物不是抗病毒药物?E

A 干扰素

B 无环鸟苷

C 病毒唑

D 叠氮胸苷

E 头孢菌素

148关于病毒抵抗力特点叙述错误的是:D

A 560C、30分钟多数病毒灭活

B 有胞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

C 50%甘油盐水保存病毒标本

D 被细菌污染病毒标本可用病毒唑处理

E无胞膜的病毒对脂溶剂有抗性 149 构成病毒核心的成分为:D

A 蛋白质

B 磷酸

C 类脂

D 核酸

E 肽聚糖

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B

A 流感杆菌

B 甲型流感病毒

C 乙型流感病毒

D 丙型流感病毒

E 副流感病毒 151 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变的错误叙述是:D

A HA和NA变异幅度大

B 属于质变

C 产生流感内病毒新亚型

D 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E 由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

152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E

A 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 流行病学特征

C 血凝素

D 神经氨酸酶

E 核蛋白抗原和M蛋白不同

153 下列病毒感染机体可获得终生免疫除哪种病毒外?C

A 腮腺炎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甲型流感病毒

D 麻疹病毒

E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54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原体是:D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B 腮腺炎病毒

C 流行性感冒病毒

D 麻疹病毒

E 狂犬病毒

155 下列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除哪种病毒以外?B

A 疱疹病毒

B 麻疹病毒

C 乙型脑炎病毒

D HAV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156 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是:E

A 腺病毒

B 流感病毒

C 麻疹病毒

D 腮腺炎病毒

E 呼吸道合胞病毒

157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畸形的呼吸道病毒是:C

A 麻疹病毒

B 流感病毒

C 风疹病毒

D 腮腺炎病毒

E 呼吸道合胞病毒 158 肠道病毒共同特性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耐酸、耐乙醚

B 球形的病毒

C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D 有包膜

E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159 脊髓灰质炎病毒致病特点不包括:D

A 经“粪-口”途径传播

B 两次病毒血症

C 多为隐性感染

D 5岁以下幼儿易感染

E 病后获得同型病毒牢固到免疫力

160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最重要的病原体为:D A 柯萨奇病毒

B 埃可病毒

C 肠道腺病毒

D 轮状病毒

E Norwall病毒

161 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RNA的肝炎病毒为: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62下列病毒中,属于辅助病毒的是: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63目前可通过接种减毒活疫苗预防的肝炎病毒为:A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64 HA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E

A 输血、注射

B 母婴垂直传播

C 虫媒传播

D 接触传播

E 粪-口途径传播 165Dane颗粒是:B

A 乙肝病毒的小球形颗粒

B乙肝病毒的大球形颗粒

C乙肝病毒的管型颗粒

D 流感病毒体

E EB病毒体

166 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C

A 管型颗粒

B 小球型颗粒

C

Dane颗粒

D HBcAg

E HbeAg 167血液中检测不到的是:C

A HBsAg

B HBeAg

C HBcAg

D 抗-HBs

E 抗-HBe 168 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C

A HBsAg HBcAg HBeAg

B HBsAg 抗-HBe

抗-HBc C HBsAg 抗-HBc HBeAg

D 抗-HBe 抗-HBc

HBsAg E HBsAg 抗-HBc HBcAg 169 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D

A 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源性

B 人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C 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D HBV其杀伤机理为直接杀细胞效应

170 不必接受HBsIg被动免疫的人群为:C

A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

B 输入了HBsAg阳性血液者

C 无症状HBsAg携带者

D 接受了HBsAg阳性器官的移植者

E 体表破损处沾染了HBsAg阳性血清者 171 下列方法中不能灭活HBV的是:B

A 煮沸1000C,30min

B 紫外线

C 0.5%过氧乙酸

D 1210C,20min

E 干热1600C,1h 172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E A 消化道

B 日常生活接触

C 性接触

D 母婴垂直传播

E 血液和血制品 173 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E

A 接种疫苗

B 注射丙种球蛋白

C 注射干扰素

D 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

E 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选

174 δ因子是指: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75 孕妇感染后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的是:E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176 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A

A 乙型脑炎病毒

B 森林脑炎病毒

C 狂犬病毒

D 新疆出血热病毒

E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77 “乙脑”的病原体是:A

A 乙型脑炎病毒

B 森林脑炎病毒

C 狂犬病毒

D 新疆出血热病毒

E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78 蚊子在乙脑流行环节中的作用是:C

A 传染源

B 中间宿主

C 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D 储存宿主

E 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179 可以通过螨类传播的病毒是:D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森林脑炎病毒

C 登革病毒

D 新疆出血热病毒

E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80 可以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一组病毒是:C A 柯萨奇病毒 流感病毒 腮腺炎病毒

B 乙型脑炎病毒 HIV HCV C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D 麻疹病毒

EB病毒 HCV E 巨细胞病毒 腺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181 疱疹病毒不包括:D A HSV

B VZV

C CMV

D HBV

E EBV 182 下列病毒中可以引起潜伏感染的是:B

A 麻疹病毒

B 疱疹病毒

C 风疹病毒

D 乙型脑炎病毒

E HBV 183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D

A HSV-1

B CMV

C HSV-2

D VZV

E HBV 184 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A

A EB病毒

B 鼻病毒

C 巨细胞病毒

D HSV

E VZV 18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D

A HSV-1

B HSV-2

C CMV

D EBV

E VZV 186 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C A 性传播

B 输血和器官移植

C 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

D 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

E 母婴垂直传播 187 HIV感染特点不包括:E

A 潜伏期长

B 发生各种肿瘤

C 引起严重免疫系统损伤

D 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

E 常由于继发外源性感染而致死

188 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E A HIV基因组的活化

B 因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而致死

C GP120易变异,逃避免疫攻击

D 发生各种肿瘤而死

E 侵犯免疫细胞,造成严重免疫缺陷 189 H-O变异属于:C

A 毒力变异

B 菌落变异

C 鞭毛变异

D 形态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190 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E

A 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

C 质粒丢失

D 溶原性转换

E 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

191 溶原性转换是:D

A 由R质粒参与

B 由性菌毛介导

C 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 由温和性噬菌体参与

E 是受体菌直接摄取共体菌的DNA

192能产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E

A R质粒

B F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前噬菌体 193 介导细菌之间接合的物质是:E

A 鞭毛

B 普通菌毛

C 中介体

D 核糖体

E 性菌毛 X型题 G-菌对溶菌酶不敏感是因为:AC A 肽聚糖含量少

B 等电点高

C 有外膜保护

D 无磷壁酸

E 有菌毛和鞭毛 2 芽胞抵抗力强是因为:ABCD A 具有多层膜状结构

B 含水量少

C 有耐热性强的酶

D 含大量的吡啶二羧酸

E 为细胞壁外一层粘液性物质 革兰染色法的意义为:ABC A 鉴别细菌

B 选择药物

C 不同染色性细菌的致病物质不同

D观察细菌的动力

E 观察细菌的芽孢 4 G+菌的细胞壁成分包括:ABDE A 聚糖骨架

B 四肽侧链

C 脂质双层

D 交联桥

E 磷壁酸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BCD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核质

D 细胞质

E 芽胞

6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BCD

A 呼吸作用

B 物质转运

C 合成和分泌作用

D 物质交换作用

E 维持细胞的外形 7 细胞壁的功能包括:ABD

A 维持细菌的外形

B 保护细胞

C 呼吸作用

D 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E 降解胞外营养物质 8 细菌的鞭毛:ADE A 具有特殊的抗原性

B 具有黏附功能

C 具有抗吞噬作用

D 霍乱弧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E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9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ABC A 球形

B 杆状

C 螺形

D 方形

E 蝌蚪形 下列结构中,与细菌致病有关的包括:ABC A 鞭毛

B 普通菌毛

C 荚膜

D 核质

E 性菌毛 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有:ABCDE A 传染性疾病的诊断

B 细菌的鉴定与研究

C

生物制品的制备

D 卫生学指标的检测

E 基因工程中的运用 12 临床标本中培养病原菌一般分哪些步骤?ABC A 增菌培养

B 分离培养

C 纯培养

D 厌氧培养

E 液体培养 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包括:ABDE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细菌素

D 热原质

E 侵袭性酶 根据培养基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ABCDE A 基础培养基

B 营养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E 厌氧培养基 15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ADE A 菌膜

B 菌落

C 菌苔

D 沉淀

E 混浊 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的效果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DE A 环境的温度

B 环境的酸碱度

C 环境中有机物质存在

D 微生物的种类

E 消毒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17 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有:ABC A 高压蒸汽灭菌法

B 间歇蒸汽灭菌法

C 干

D 巴氏消毒法

E 紫外线照射杀菌法 18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ABCD A 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

B 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

C影响微生物的代谢

D 损伤细胞膜

E 干扰DNA合成 关于紫外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BCE A 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 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

C 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D 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

E 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20 湿热效果灭菌比干热好,因为:ACD A 菌体含水量多,蛋白质容易凝固变性

B 干扰了DNA的正常碱基配对

C 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强

D 湿热的蒸气可放出潜能

E 以上都不对

21L型细菌的特性包括:ABCD

A 呈多形性

B 革兰染色均为阴性

C 对青霉素不敏感

D 在含血浆的高渗低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E 形成油煎

蛋样小菌落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

A 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 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D 含有DNA RNA两种核酸

E 只感染细菌 关于溶原性细菌,正确的是:ABCDE

A 带有前噬菌体

B 可发生溶原性转换

C 溶原菌能正常分裂

D 个别细菌可能终止溶原状态

E 具有抑制后进入菌体的毒性噬菌体的生物合成 24 噬菌体的用途有:ABD

A 细菌的分型与鉴定

B 基因工程载体

C 选择抗菌药物

D 检测标本中未知的细菌

E 用于耐药性研究 25 细菌的变异现象包括:ABCDE

A 毒力变异

B 耐药性变异

C 菌落变异

D 形态变异

E 结构变异 26 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有:ABD

A 寄生部位改变

B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C 细菌毒力改变

D 机体内菌群失调

E 细菌侵袭力增强 27 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有:ABC

A 生物拮抗作用

B 免疫作用

C 营养作用

D 促消化作用

E 刺激补体合成 28 内毒素的的毒性作用有:ABCD

A 发热

B DIC

C 休克

D 白细胞反应

E 食物中毒 29 类毒素:ACD

A 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形成 B 有毒性无抗原性

C 无毒性有抗原性

D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E 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临床表现相似 30 可引起隐性感染的有关因素有:ABE

A 机体免疫力较强

B 病原菌的毒力较弱

C 机体对病原菌产生耐受性

D 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关

E 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少

关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BDE

A 在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形成 B 与生具有,人皆有之

C有特异性

D 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E 与机体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项正确?ACDE

A 皮肤和黏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 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C体液免疫主要抗胞外寄生菌感染

D 细胞免疫主要抗胞内寄生菌感染

E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33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是:ABCD

A 细菌被杀死消化

B 可引起组织损伤 C 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D 细菌不被杀死,仍可繁殖

E 细菌不被杀死,但可发生变异

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ABCE

A 皮肤与黏膜的屏障

B 血-脑屏障

C 吞噬细胞

D 乳汁中SIgA

E 正常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35 全身感染包括:ABCE

A 毒血症

B 败血症

C 菌血症

D 疖和痈

E 脓毒血症

下列各项中,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产物的有:ABDE A 溶血素

B 肠毒素

C 自溶酶

D 血浆凝固酶

E 脂溶性色素 37关于血浆凝固酶,下述哪些正确?ABCDE

A 绝大多数致病菌株可产生

B 能保护细菌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C 与感染易于局限化有关

D 可阻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

E 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性的重要指标 38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有:BCDE A 菌毛

B 溶血素

C 肠毒素

D 血浆凝固酶

E 表皮剥脱毒素 39 在血平板上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AC A 肺炎链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40 关于脑膜炎奈氏菌的致病性,下列哪些正确?ABDE A 多数为隐性感染

B 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C 少数引起脊髓灰质炎

D 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E 细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入侵

巧克力色培养基常用于培养的细菌是:BD A 肺炎链球菌

B 淋病奈氏菌

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 脑膜炎奈氏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下列细菌中,属于革兰阳性的球菌有:ABDE A 链球菌

B 白喉杆菌

C 脑膜炎奈氏菌

D 白色葡萄球菌

E 肺炎链球菌

下列细菌中可以产生内毒素或外毒素的球菌有:ABE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淋病奈氏菌

E 脑膜炎奈氏菌 44抗O试验可协助诊断的疾病有:CDE

A 大叶性肺炎

B 脑膜炎

C 风湿性关节炎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风湿热 45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ABCE

A 食物中毒

B 化脓性炎症

C 假膜性肠炎

D 风湿热

E 毒性休克综合征 46 志贺外毒素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有:ABC A 细胞毒性

B 神经毒性

C 肠毒性

D 凝血性

E 溶血性 47 痢疾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ACD A 菌毛

B 鞭毛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E 侵袭性酶

对伤寒可疑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应该在:

ABCDE A 发病1~2周取血增菌培养后进行分离培养

B 发病1~3周取骨髓增菌培养后进行分离培养

C 发病2~3周取粪便作分离培养

D 发病2周取血液作第一次肥达试验

E 间隔1周再取血做第二次肥达试验

关于埃希菌属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有:ABCDE A 在SS平板上形成红色菌落

B 是卫生细菌学指标

C 可引起肠道内和肠道外感染

D 抗原结构较复杂

E 为人体正常菌群

弧菌与肠道杆菌的区别有:CDE A 革兰阴性

B 营养要求不高

C 一端单鞭毛,运动活泼

D 耐碱不耐酸

E 氧化酶试验阳性 51 绿脓杆菌的特点包括:ACDE A 革兰阴性,端鞭毛

B 专性厌氧

C 能产生水溶性色素

D 常引起继发感染

E 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 52 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ABE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直接接触

D 虫媒传播

E 破损的皮肤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可以表明:ABDE A 接种卡介苗成功

B 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C 对结核分枝杆菌发生II型超敏反应

D 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正常

E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54 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有:ABCDE A 选择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B 判断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C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D 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E 流行病学的调查

关于白喉毒素,下述哪些正确?ABCDE A 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B 由A、B片段组成

C 由FOX+基因编码

D A片段发挥毒性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E B片段与细胞结合

下列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BCE A 脆弱类杆菌

B 肉毒梭菌

C 破伤风梭菌

D 炭疽杆菌

E 产黑色素类杆菌

破伤风梭菌侵入哪些特征的伤口易造成破伤风:ABCE A 伤口深而窄

B 混有泥土和异物

C 伤口坏死组织多

D伤口浅而宽

E合并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感染 58 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下述哪些是正确?ABCDE A 可引起严重的创伤感染

B 可以导致食物中毒

C 可以引起坏死性肠炎

D 致病因素为荚膜、毒素和酶

E 以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 59 下列细菌中,主要以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有:BCD A 结核分枝杆菌

B 肉毒梭菌

C 破伤风梭菌

D 白喉棒状杆菌

E 淋病奈氏菌 60 关于肉毒梭菌致病性,下述正确的有:ABDE A 其产生的毒素为嗜神经毒素

B 可引起肉毒中毒

C 可引起败血症

D 可引起婴幼儿肉毒病

E 其产生的毒素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 61 下列微生物中,经性接触传播的有:ABD A 淋病奈氏菌

B 梅毒螺旋体

C 沙眼衣原体

D 溶脲脲原体

E 钩端螺旋体

立克次体与细菌的相同点是:ABC A 有细胞壁

B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C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 严格胞内寄生

E 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63 下列疾病中,由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有:ADE A 鼠疫

B 伤寒

C 钩体病

D 恙虫病

E 斑疹伤寒

下列疾病中,有立克次体引起的有:BDE A鼠疫

B 流行性斑疹伤寒

C 钩体病

D 恙虫病

E 地方性斑疹伤寒 65 钩体病临床常见的类型有:ABCDE A 流感伤寒型

B 黄疸出血型

C 脑膜脑炎型

D 肺出血型

E 胃肠炎型1 白色念珠菌可以引起的感染有:ABCE A 皮肤感染

B 黏膜感染

C 内脏感染

D 真菌中毒症

E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下列哪些条件可导致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ABCDE A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B 机体免疫力降低

C 菌群失调

D 长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E 放射治疗

真菌菌丝按功能可分成:ABD

A 营养菌丝

B 气中菌丝

C 有隔菌丝

D 生殖菌丝

E 无隔菌丝

与细菌比较,真菌有哪些生物学特性?ACDE A 生长较慢

B 耐热

C 对常用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均不敏感

D 对日光、紫外线有较强的抵抗力

E 对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

关于真菌培养,下列正确的有:ABCD A 常用沙保培养基培养

B 最适生长PH4~6

C 生长缓慢

D 可形成酵母型、丝状菌落

E 常用罗氏培养基培养

可以引起杀细胞性感染的病毒有:AB A 腺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麻疹病毒

D 疱疹病毒

E 乙型肝炎病毒 71 核衣壳包括:CD A 包膜

B 刺突

C 核酸

D 衣壳

E 核蛋白

72衣壳的生物学意义包括:BCD A 携带遗传信息

B 保护核酸

C 吸附细胞

D 病毒分类的依据

E 引起免疫应答 73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ABDE A 吸附

B 穿入

C 整合D 脱壳

E 生物合成

可以灭活病毒的因素包括:CDE A —700C

B 抗生素

C 氧化剂

D 甲醛

E 560C,30min 75 病毒在细胞中增殖指标包括:ACD A 细胞融合B 异染颗粒出现

C 包涵体形成

D

CPE

E 细胞壁消失 76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有:ABC A 动物接种

B 组织细胞培养

C 鸡胚培养

D 血平板培养

E SS平板培养 77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包括:ABCDE

A 形态学检查

B 检查病毒性抗原

C 核酸杂交

D PCR

E IgM型抗病毒抗体的检测 78 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制剂的有:ABC A 丙种球蛋白

B 胎盘丙种球蛋白

C 转移因子

D 干扰素

E 多肽疫苗 79 下列药物中,对病毒有效的包括:ADE A 干扰素

B 磺胺类药

C 抗生素

D 中草药

E 叠氮胸苷

80.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肝炎病毒有:AE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81.主要经血源性传播的肝炎病毒有:BC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82.感染后容易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有:BC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83.核酸类型为RNA的肝炎病毒有:ACDE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84.可经母婴垂直传播的肝炎病毒有:BD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85.乙行肝炎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包括:ABCE A 严格筛选供血人员

B 严格消毒医疗器械

C 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D 隔离病人、防止医源性

感染

E 加强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检出及治疗 86.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毒有:BCD A 流感病毒

B 乙脑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狂犬病毒

E 轮状病毒

87.下列病毒中能形成病毒血症的病毒包括:BCDE A 流感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腮腺炎病毒

D 乙脑病毒

E 麻疹病毒 88 AIDS的传播方式或途径有:CDE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血源性传播

D 性接触

E 母婴垂直传播

89.下列病毒中与诱发癌症有关的病毒包括:ABCE A EBV

B HBV

C HCV

D HEV

E 单纯疱疹病毒—2 90.下列病毒中经血源性传播的病毒有:ABCE A HIV

B HBV

C HDV

D HEV

E HCV 91.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肠道病毒主要有:CDE A 流感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柯萨基病毒

第四篇:广东医学院检验本科《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

2010级检验本科《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L型细菌细菌生长曲线毒性噬菌体倾注平板法ONPG实验

SPA协同凝集试验S-R变异顿挫感染衣原体真菌

转化转导 接合 肥达试验脂多糖败血症 OT试验灭菌

顿挫感染

二. 问答题

1.什么叫质粒?简述其主要特征。

2.简述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哪些?

4.简述常用菌种保存的方法。

5.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有何意义?

6.简述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7.什么是持续感染?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

8.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

9.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意义?

10.什么是衣原体?有何特征?

11.什么是肥达试验?有何意义?

12.写出六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并描述其特征?

13.什么叫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变?有何意义? 外斐试验

第五篇: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①.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

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

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答:荚膜

荚膜荚膜

荚膜能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保护细菌免受各种体液因子的损伤,井使细菌对干燥有

一定的抵抗力,因而与细菌的毒力有关。鞭毛

鞭毛鞭毛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无鞭毛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指标之一。有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菌毛

菌毛菌毛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对宿主细胞具有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通过

接合,在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DNA,和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有关。

芽胞

芽胞芽胞

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因而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有很强的抵抗力,能保护细菌免受不良环境 的影响。芽胞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杀灭芽胞是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②.

..

.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

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

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

。。

答:革兰染色法的结果:染成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药物及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③.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答:1.适宜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某些维生素类等必要的生长因子。

2.适宜的气体:不同的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不同的气体。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此外,有些细菌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

3.—定的酸碱度:大多数病原菌最适酸碱度为pH7.2~7.6。

4.一定的温度: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所需的温度为37℃左右。

④.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 有何实际意义有何实际意义

有何实际意义?

答: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是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等为可供治疗用

⑤. 湿热与干热哪一种灭菌效果好

湿热与干热哪一种灭菌效果好湿热与干热哪一种灭菌效果好

湿热与干热哪一种灭菌效果好?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

答:在同样作用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因为:1.湿热时菌细胞吸收水分,蛋

白质较易凝固。蛋白质含水量升高,凝固所需的温度降低。2.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存在

潜热,这种潜能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

⑥.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1.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

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

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般消毒剂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但乙醇例外。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浓度有一

定关系,浓度越高消毒时间越短。

2.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 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

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同一种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同时也与细菌的数量,菌龄及芽

胞的有无有关。细菌芽胞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菌量越多,所需消毒时间越长。

3.温度与酸碱度的影

温度与酸碱度的影温度与酸碱度的影

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响响

响:杀菌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故温度高杀菌

效果好。酸碱度对消毒的效果剂也有影响。

4.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菌常与某些有机物混在一起,这些有机物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并与消毒剂结合,影

响杀菌效果。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

有何实际意义有何实际意义

有何实际意义?

答: 1.形态结构的变异:如细胞壁缺陷型(L型)变异。在某些因素如青霉素,溶菌酶等影响下,细菌细胞

壁粘肽合成受抑制而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2.菌落变异:从标本中新分离菌株的菌落通常为 光滑型菌落,但经人工培养基多次传代后,可变为粗糙型菌落。3.毒力变异:可表现为细菌毒力的增强或

减弱,如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放在含有胆汁、马铃薯、甘油的培养基上,经13年230代培养,得到毒力

减弱而免疫原性完整的变异株,即卡介苗(BCG),用于预防结核病。4.耐药性变异: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

敏感的细菌可以发生变异而成为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等。

实际意义:

1.在诊断方面:应注意细菌的变异株,以免误诊,漏诊。

2.在治疗方面:为提高抗菌药物疗效,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在治疗前应先做药敏实验。

3.在预防方面:用人工方法使病原出产生变异,减低毒力,保存免疫原性,制备减霉活疫苗,预防传染病。二.何谓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何谓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何谓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何谓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有几种方式

有几种方式有几种方式

有几种方式?

答: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是指两个不同性状的细菌间,可通过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发生的遗传性变异。

将供体菌的基因组转移至受体菌,并形成重组的基因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特性。基因的转

移与重组的方式有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细胞融合。

三三三、、、、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哪些主要区别

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哪些主要区别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哪些主要区别

外毒素和内毒素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细菌的外毒素与内毒素在来源、化学性质、毒性作用及抗原性等方面均有区别。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为什么测抗

为什么测抗为什么测抗

为什么测抗O可辅助诊断风湿热等

可辅助诊断风湿热等可辅助诊断风湿热等

可辅助诊断风湿热等病

病病

病?

答:风湿热、肾小球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链球菌感染后产生的溶血素O具有很

强的免疫原性。人感染2~3周后,就能产生抗“O”抗体,因此,检测到病人血清内此抗体效价明显升高

(高于正常值),可认为病人近期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过,用以辅助诊断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一.简述在伤寒病程中可采取何种标本作何检测

简述在伤寒病程中可采取何种标本作何检测简述在伤寒病程中可采取何种标本作何检测

简述在伤寒病程中可采取何种标本作何检测?

答:伤寒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应采集不同标本进行相应的检查。

1.细菌培养:第1周取静脉血,第1~3周取骨髓,第2周起取粪便和尿液。需注意的是:

(1)血液、骨髓标本应先接种于肉汤增菌培养基,如有细菌生长,再转种血平板,进行鉴定。

(2)粪便标本应接种于SS等肠道选择培养基,挑取无色半透明菌落作生化反应及玻片凝集予以鉴定。

2.血清学试验:取血清作肥达试验,肥达试验原理、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见书267页),作出判断。

二.志贺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是什么

志贺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是什么志贺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是什么

志贺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是什么?

答: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型别多,有四群,各群又可分为型及亚型。志贺菌引起的感染局限于肠黏膜

层,一般不入血,故其抗感染免疫主要依赖于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型IgA。病后免疫期短,也不巩固。

上述特性与细菌性痢疾不易控制有关。

1...

.为什么霍乱弧菌感染通常在夏季引起流行

为什么霍乱弧菌感染通常在夏季引起流行为什么霍乱弧菌感染通常在夏季引起流行

为什么霍乱弧菌感染通常在夏季引起流行?

答: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在夏季,人们生吃瓜果、凉拌菜,饮用未经煮沸的水等生活方式,易导致霍乱弧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从消化道进入人体。霍乱弧菌不耐酸,夏季暴饮暴食造成胃酸被稀

释,有利于霍乱弧菌通过胃进入小肠,引起感染。

一.破伤风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破伤风的防治原则有哪些破伤风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破伤风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答:破伤风一旦发病,疗效不佳,故应以预防为主。1.人工主动免疫:对儿童、军人和其他易受创伤的人

群,用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对儿童,可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DPT)。若有疑有污染的创伤发生,可立

即注射类毒素一次,加速抗毒素的产生。2.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可获得被动免疫。

对伤口较深或大面积创伤可能有泥土污染者,应立即肌注破伤风抗毒素作紧急预防。对已发病者,应早期、足量用TAT治疗,因为毒素一旦与受体结合,抗毒素就不能起中和作用了。

二.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形成内源性感染

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形成内源性感染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形成内源性感染

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形成内源性感染?

答:无芽胞厌氧菌属条件致病菌,是内源性感染致病。致病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机体的局部防机械或病理损伤:如拔牙、外科手术等,使细菌得以侵入非正常寄居的部位。

2. 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如合并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使感染局部组织耗氧

增加,同时炎症反应等进一步加重缺氧时。

3.正常菌群失调:如长期使用抗生素,使能拮抗厌氧菌的菌群消失,厌氧菌可趁机繁殖。

4. 机体免疫力减退:如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烧伤,手术、化疗或放疗、使用激素或

免疫抑制剂、婴儿、老年人等。

1.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有何特点

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有何特点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有何特点

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答:白喉杆菌细长稍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排列常不规则,呈栅栏状。无荚膜,无鞭毛,无芽

胞。革兰染色阳性。用Albert等法染色,可见异染颗粒,具有鉴别意义。

微生物检查可采集病人病变部位假膜及其边缘部位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据其形态、排列、异染颗粒

等,结合临床可作出初步诊断。取检材接种于吕氏血清斜面后再涂片染色镜检可提高检出率。同时可取标本接种于亚碲酸钾平板,取黑色或灰白色菌落做生化反应、毒力试验等进一步鉴定。

2.简述白喉的感染过程和防治原则

简述白喉的感染过程和防治原则简述白喉的感染过程和防治原则

简述白喉的感染过程和防治原则。

。。

答:白喉杆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引起白喉。细菌侵入易感者鼻

咽粘膜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细菌和外毒素可使受染局部粘膜上皮细胞

产生炎性、渗出性和坏死性反应,可有假膜形成,严重者可致死。病痊愈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预防 可注射白喉类毒素作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治疗可早期足量注射白喉抗毒素,同时用抗生素治疗。

一.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 1.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能否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常

规试验取旧结核菌素或纯蛋白衍生物5U注射前臂皮内,48~72小时观察结果。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大

于5mm为阳性反应;大于15mm者为强阳性反应;小于5mm者为阴性反应。

2.结果分析:阳性反应表明已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有结核病,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也呈阳性。部分强

阳性反应者可能有活动性感染,应进一步追查病灶。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但应考虑以下情况:

①感染初期。②老年人。③严重结核病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如麻疹导致的细胞免疫低下等。④获得

性细胞免疫低下,如艾滋病、肿瘤及用过免疫抑制剂者。

3.实际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免疫效果的测定;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测定肿瘤患者的细

胞免疫功能以及在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等。

4.沙眼衣原体可引起哪些疾病

沙眼衣原体可引起哪些疾病沙眼衣原体可引起哪些疾病

沙眼衣原体可引起哪些疾病?

答:沙眼衣原体有沙眼亚种和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可引起人类疾病。沙眼亚种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引

起沙眼,通过性接触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和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可引起急性

化脓性结膜炎(脓漏眼)等;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在男性引起腹股沟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和慢性淋巴肉芽肿,在女性引起会阴、肛门和直肠炎症,造成组织狭窄与梗阻。

1.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早期

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早期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早期

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早期、、、、晚期蛋白有何作用

晚期蛋白有何作用晚期蛋白有何作用

晚期蛋白有何作用?

答:病毒合成的蛋白质有早期蛋白和晚期蛋白之分。在病毒核酸复制前所合成的蛋白称为早期蛋白,在病

毒核酸复制后所合成的蛋白称为晚期蛋白。早期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蛋白,一般为非结构蛋白,包括合成核

酸所需要的酶(DNA或RNA多聚酶),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与核酸合成的调控蛋白以及指导病毒合成序列 的调控蛋白。绝大多数结构蛋白都是晚期蛋白。2.

..

.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疗实践的指导章义

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疗实践的指导章义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疗实践的指导章义

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疗实践的指导章义。

答:病毒的干扰现象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一种病毒可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同种、异种病

毒之间以及灭活病毒与感染性病毒之间均可发生干扰。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能阻止发病,也可使感染终止。

如减毒活疫苗能阻止毒力较强病毒的感染,毒力致弱的病毒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毒力较强 的呼吸道病毒不易感。所以,干扰现象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但由于病毒自身干扰或不同型间的

干扰,使用病毒疫苗后,病毒与疫苗之间的干扰可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影响,故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接

种的时间和疫苗之间的搭配,避免干扰现象减低免疫效果。

1.怎样辨别慢发病毒感染

怎样辨别慢发病毒感染怎样辨别慢发病毒感染

怎样辨别慢发病毒感染?

答:慢发病毒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据此可将其辨认:(1)常要经过一个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潜伏期。

(2)一旦发病,即成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进展,不会中途停止或恢复。(3)一般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故常

有神经、精神或智力方面的症状。(4)病人最终死亡。(5)由病毒或亚病毒感染所致。

2.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免疫因素比较

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免疫因素比较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免疫因素比较

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免疫因素比较,,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有何特点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有何特点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有何特点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有何特点?

答:(1)广谱性、非特异性,但非对所有病毒感染均有效,不同细胞、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

(2)相对种属特异性:干扰素对细胞的作用存在种属屏障,一般地,干扰素在产生干扰素的同种细胞上的活

性大于异种细胞。

(3)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是间接抑制病毒而不是杀灭病毒,是由干扰素诱导细胞产生的AVP发挥抑制病毒增

殖的作用。

(4)发挥作用较早,病毒感染细胞在病毒复制时即可产生干扰素,其作用早于抗体和CTL的作用。也可涌过输血、注射(暴露于病毒血症时的血源或污染器械)传播,但几率很低。

2.请解说易感者感染

请解说易感者感染请解说易感者感染

请解说易感者感染HAV后的致病过程及免疫反应

后的致病过程及免疫反应后的致病过程及免疫反应

后的致病过程及免疫反应。

。。

答:HAV经口腔摄入,先在唾液腺中增殖,最后定位于肝细胞内进行大量增殖,病毒随胆汁排入肠道,并随

粪便排出体外。HAV的致病性不是直接致肝细胞病变,机体的免疫血答反应导致肝损伤起重要作用,故其

排毒期高峰早于临床发病极期。易感人群感染HAV后,可表现为显性(临床型)和隐性(亚临床型)感染两种

形式,后者占的比例大,两者均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患者于发病初期可检测到血清抗—HAV lgM,在发

病后2-3周抗体水平达高峰,于3个月后基本消失。因此,检测抗- HAVIgM作为现症感染HAV的指征.血

清抗- HAV IgG为中和抗体,能预防HAV感染。它的出现晚于IgM,一般于患者恢复期早期(自HAV感

染3-12周)开始低滴度,至6个月后达高峰,并可持续终身。因此,抗-HAV IgG是机体既往感染HAV的

指征,可用于调查人群中HAV感染的流行率及对HAV的免疫水平。

3.请简介乙型肝炎病毒

请简介乙型肝炎病毒请简介乙型肝炎病毒

请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 的形态的形态 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功能

结构及基因组的功能结构及基因组的功能

结构及基因组的功能。

。答: HBV归于嗜肝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在电镜下观察有3种病毒颗粒,即直径22nm 的小球状颗粒,直径22nm、长40--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42nm的大球状颗粒或称Dane颗粒,后者为

完整的病毒体,前二者为缺少病毒核心的外衣壳蛋白,仅具有抗原性。病毒体即Dane颗粒有3层结构,即

外部包裹外衣壳蛋白(相当于病毒包膜即HBsAg、前S2和前S1抗原),内为衣壳体,依次包括HBcAg为主 的核衣壳和核心的核酸及DNA聚合酶成分。HBV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其中长股或称负股为完整链。

在长股DNA链上主要含有s区、c区、P区和x区等4开放读框(ORF)。(1)s区:由S、前S2和前S1基因

构成,它们编码的基因产物构成HBV的外衣壳。(2)c区:由C和前C两个基因构成,e抗原(HBeAg)的编

码区主要在前c区段。(3)P区:最长,为病毒复制酶。(4)x区:编码x蛋白(HBxAg),目前认为它可反式激

活一些细胞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可能与HBV致癌性有关。

4...

.请介绍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请介绍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请介绍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请介绍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答:乙型肝炎主要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体(抗-HBs)系统:为HBV病毒体外

壳蛋白、小球状颗粒及管状颗粒成分,包含S、前S2和前S1蛋白。HBsAg是检查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抗—HBs。HBsAg始于感染后19天即潜伏期早期便可检出,它分为adr,adw,ayw等10个亚型,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其分布有地域性。

(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抗体(抗-HBc)系统:HBcAg为HBV大球状颗粒的核衣壳成分。因为它被外衣

壳蛋白(HBsAg)所包裹,在感染者血清中难以检测到HBcAg。HBcAg有很强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

HBc lgM和抗—HBc lgG两种非中和抗体,前者出现于发病早期,但一过性感染者其持续时间短,在IgM

高峰之后,抗—HBo lgG出现且持续数年。

(3)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系统:HBeAg 于HBV感染后与HBcAg同时出现,HBeAg阳性与抗

—HBc lgM阳性均为HBV复制活跃的指标。一过性感染患者,HBeAg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其阴转后,出现对应的抗—HBe,为感染后时间较长以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预后较好的征兆。

6.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

答:乙型肝炎传染源包括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在肝炎患者中又分为临床型和

亚临床型,在临床型患者中,又分为黄疸型与无黄疽型。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从大至小依次为无症状HBsAg

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急性乙肝患者中,亚临床型传染源意义大于临床型,而临床型患者中无黄疸型者大于黄疸型者。HBV的传播途径按重要性依次为母—婴传播、经血液、日常密

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人感染HBV后,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同及感染HBV毒株及数量的差异,造成转归的多样性。在血液中被病毒抗原致敏的CD8+细胞毒T细胞(CTL)可选择性杀伤受感染的肝细胞。

当受感染肝细胞较少,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又正常,则细胞外HBV易被中和抗体(抗—HBs)所清除,表现

为一过性HBV感染或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当大量肝细胞被HB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又超常,则发生

CTL大量破坏肝细胞,引起重症肝炎。如果胎儿宫内感染或新生儿感染HBV,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被HBV感染的肝细胞仅有一部分被CTL杀伤,则造成肝细胞内外持续存在HBV,表现为慢性HBsAg携

带状态或慢性肝炎。当成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HBV免疫逃逸变异株也可发生持续性感染。此外,免疫复合物及自家免疫反应,在HBV致机体肝脏病理损伤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1.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有哪些

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有哪些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有哪些

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有哪些?

??

答:共同特点为:(1)病毒呈球形,直径多为20~60nm。(2)核酸为 + ssRNA,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包膜,其表面有血凝素刺突,(9)对热、酸、脂溶剂敏感。(4)主要寄生于自然动物体内,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

所致疾病有明显季节性和地方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

2.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

答: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土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带毒动物通过其唾液、粪

便等排泄物污染食物、水源、空气等,人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摄入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受到传染;此病

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野鼠型由汉滩型引起,发病多集中在秋冬之间,临床症状较重;家鼠型由

汉城型引起,多集中于春夏之间,临床症状较轻;混合型发病季节呈双峰型,临床症状轻重不—。潜伏期

一般为两周左右,多为急性起病。典型临床表观为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临床经过可分为

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3.请叙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

请叙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请叙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

请叙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免疫性和防治原则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答: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毒是—种嗜神经病毒。在我国,三

带喙库蚊不仅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其储存宿主。家畜、家禽,尤其是幼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

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多数人为隐性感染,少数人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可维持数年至终生。防蚊灭蚊是预防

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是当前保护易感者的主要手段。

1.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疾病

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疾病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疾病

简述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疾病。

答: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人,在人群中的感染较为普遍。病毒常存在于疱疹病灶和健康人唾液中,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而传播,人初次感染恢复后,通常都转入潜伏感染,HSV—1潜伏于三叉

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后,病毒被激活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感染。HSV—2则主要引起生殖器

庖疹,井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2...

.简述CMV、VZV和EBV所致疾病和潜伏部位

病毒 所致主要疾病 潜伏感染的部位

VZV 水痘 带状疱疹 脑、颈或腰神经节

CMV

巨细胞包涵体病、辅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畸形、肝炎、间质性肺炎

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EBV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 B淋巴细胞 1.简述人体感染

简述人体感染简述人体感染

简述人体感染HIV后的血清学表现及主要临床特征

后的血清学表现及主要临床特征后的血清学表现及主要临床特征

后的血清学表现及主要临床特征

答:.人体感染HIV后,开始有一个大量复制和扩散的过程.此时感染者血清中出现HIV抗原,在外周血

细胞、脑脊液和骨髓细胞中可分离到病毒,此为HIV感染的急性期。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

大,皮肤斑丘疹和粘膜溃疡等自限性症状。大约持续1-2周后,进入HIV感染的无症状期,此时,外周血

中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感染2—3个月时,患者血清中出现抗—HIV抗体,随后转入无症状潜伏

期.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和感染者免疫力下降,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造成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逐步发展到持续性、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出现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发展成为艾滋病。

1.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

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

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

。答:人被狂犬咬伤后,病毒侵入伤口,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突起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病毒包膜与

细胞膜融合,病毒的核衣壳进入胞浆。首先在咬伤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在神经肌肉接头处.进入

周围神经,沿周围神经轴索问心性的扩散到脊髓神经系统,在脊神经节等处大量繁殖并进入脑内,引起大

脑海马区、小脑、脑干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病毒在大脑灰质等处大量复制。并通过传出神经离心

性下行到达唾液腺、视网膜、角膜、皮肤等处及肾、肺等器官。引起恐水症等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在脑和

神经细胞中可出现Negri小体,是其典型的病理表现。?? ?? ?? ??

下载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 编号: 50101164 学时:72(45+27) 主编姓名:晏辉钧 单位:中山医学院 职称:讲师 主审姓名:江丽芳 单位:中山医学院 职称:......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微生物的概念。 (二)掌握微生物的分类。 (三)掌握医学微生物的学习目的。 (四)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一)微生物和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绪论 主要内容: 1.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按其大小、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可分为非细胞......

    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1.医学微生物包括 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 活细胞 内......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调查分析

    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调查分析 方莉,唐中*,邢艳,蒋兴亮,张国元,廖涛,杨俊超 (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 南充637000) [摘要] 通过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问......

    预防医学复习要点

    预防医学(选择题要想做好还要看上课的课件,大题基本上在上课放水的内容里面,简答题只要答大点。)一、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 三级预防 (第3页)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主要在无病期针......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由我院医学系联合本市内3家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进行课程开发。2010年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领域的广泛调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