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点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省纪委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为实现党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要按照省委和省纪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和纪检干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所做的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学习党章和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围绕主题,把握灵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
(二)认真开展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按照省纪委的统一部署,今年要在省直机关集中开展权力观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育的目的是立党为公、勤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的内容要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要把权力观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堤防。二要把权力观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党员干部牢牢铭记“两个务必”,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制止奢侈浪费,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三要把权力观教育和示范、警示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张荣锁、杨正超等先进典型,尤其是通过树立和学习本部门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弘扬正气;通过剖析大案要案、让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参观职务犯罪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四要把权力观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继续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和省直纪工委编印的《党纪知识150题》等为内容,抓好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省直各机关党委、纪委要结合本
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把这次主题教育抓出实效。省直纪工委要对主题教育的开展进行督促检查。
(三)努力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按照省纪委三次全会关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机关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教育要贴近业务工作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充分运用本部门的行业报刊、闭路电视、宣传橱窗、电教设施、局域网络等手段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以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为重点,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一)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继续落实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严厉查处借节假日和婚丧嫁娶等事宜敛财的违纪行为;继续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大力精简会议,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禁止变相公费旅游和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禁止利用住房制度改革以权谋私;禁止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大吃大喝和安排私人旅游、高消费娱乐;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从一般的行为规范转到治本上来。凡是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都要逐步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各部门可本着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积极试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部门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
(三)要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纪检信访工作结合起来,对反映领导干部一般问题的信访件,要求其如实说明情况,主动纠正问题,否则一旦查实要从严处理。
三、以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加大查处案件的力度
(一)要着重查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融、物资采购等领域和环节发生的案件;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及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司法领域中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件,领导干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以及参与和庇护走私、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发票、制售假劣商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在重点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也要重视查处在基层发生的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二)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要继续落实省直纪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信访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不断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主动发现案件线索,定期进行综合分析,从大量的信访件中归纳出倾向性、规律性的情况和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保证信访举报事项的核查,对移送、交办、转办的信访件,要及时督办,对上级纪委要结果的信访件,要认真办理,按时报告结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化解矛盾,维护部门和社会稳定。
(三)机关纪委要加大办案力度,努力提高办案数量和质量。要积极协助省直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建立办案协作区制度,捆绑使用力量,增强突破案件的能力,切实解决省直机关办案总量偏少、不平衡问题。要认真执行条例法规,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严格案件审理工作程序,坚决执行处分决定,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违纪违法资金的追缴力度,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查办案件的各个环节。
四、以行风评议为契机,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机关纪委要配合有关部门从改革入手深化纠风工作。要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恶性竞争、药品价格虚高、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虚假药品广告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切实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确保实现全省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工作目标;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着重对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和垄断性经营行业开展行风评议,促进部门和行业改进作风。
五、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根本,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找准着力点,推动各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关纪委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主动配合行政领导,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机关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机关纪委要不断探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与党组(党委)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努力使纪检
工作深入到各项改革中去,切实为部门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二)强化监督,抓好制度建设。各部门机关纪委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体制的变化,逐步建立健全一套便于操作、有较强约束力的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使用的监督。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继续贯彻落实省直工委《关于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监督的若干意见》,坚持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提高党内监督的成效。
(三)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部门党组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做到职责分解,责任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对违反责任制规定的领导干部,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努力防止和克服责任追究力度小、追究不到位的倾向。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
(一)增强党性,严明纪律。广大纪检干部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 “*”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坚定性,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的严峻考验。要把严格遵守纪检工作纪律尤其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对纪检干部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努力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纪律上当模范,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二)健全机构,增强合力。要继续落实省直工委《关于在已设立机关党委的省直各部门相应建立机关纪委的通知》,凡设立机关党委的单位,都要设立机关纪委,选好配好纪检干部。机关党委要投入一定的领导精力和工作力量,加强对机关纪委工作的领导,支持机关纪委全面履行职责。机关纪委要加强同各部门纪检组、监察室的协调与配合,主动沟通,形成合力,协同搞好工作。
(三)加强培训,提高本领。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搞好对专兼职纪检干部的培训,各机关党委、纪委要抓好纪委委员和支部纪检委员的培训。省直纪工委将继续举办机关纪委书记培训班,继续实行纪检业务知识学习测试制度,从机制和导向上激励纪检干部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提高监督检查和执纪办案的工作能力。
(四)改进方法,开拓创新。要不断改进纪检工作手段,逐步提高机关纪检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拓宽纪检工作领域。要根据纪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加强、改进机关纪检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新举措,针对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和机关纪检干部以兼职为主的特点,积极探索机关纪检工作的特殊规律,提高机关党的纪检工作的整体水平。省直纪工委要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加强对机关纪检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调研,通过分片召开省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座谈会,交流情况,总结经验,针对问题,研究对策,推动省直机关纪检工作深入开展。省直工委“七一”前夕将召开争创“五好党组织”、“五好机关纪委”表彰大会,各机关纪委要认真做好总结和考核工作,省直纪工委将于上半年配合省直工委对机关纪委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二篇:11年守律党纪思想汇报
2011年守律党纪思想汇报
2011年守律党纪思想汇报
2011年守律党纪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党章强调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依法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不仅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还要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模范。这是我们党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党员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近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沦为人民的罪人,丧失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应有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是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
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却不能在社会中得到遵守和实施,令不行,禁不止,法律也就成了一纸空文,那也就失去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使人民成为法律的主人,实质上是要让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知道什么是法,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保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以法律为武器,勇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做斗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共产党员,模范地守法也是先进性的体现。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认识到守法的必要性。第一,守法是遵从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的需要。我们的法律反映了党的政定了自己的法律,就要遵守自己的法律。第二,守法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与国家,群众与群众之间没有根本的、不
可调和的利害冲突。但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总是以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党员遵守法律,有时可能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但这是服从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服从了自身的长远利益。第三,守法是公民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的需要。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为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和其他保障。同时我国宪法和法律又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受法律保护和遵守法律一致的精神,要求公民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义务。只有广大公民都守法,才谈得上人人享有权利和自由。第四,守法是有力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还大量存在,各种犯罪活动还很猖狂,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
象沉渣泛起,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了国家安全、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不能自觉守法,就不能有效地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就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党员要模范地遵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历届党章都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党必须重视依靠法律实现自己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要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接受广
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党只能在宪法
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守法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我们的干部、党员、群众甚至执法机关的干部、党员和相当一级的领导干 部法律知识不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习惯,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得到认真的遵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意识十分薄弱。由于长期封建意识的影响,我国公民包括广大党员的法律意识的缺乏尤为突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和公民包括广大党员法律意识的影响表现在:强调人治、忽视法治,“替民做主”、“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仰仗“青天”等思想严重存在;“防民、治民”的法制观念;“法就是刑”的观念;“坐堂办案,官无悔判”的观念;轻视诉讼的观念等等。有人说中国人是当代世界最不守法的民族,虽然偏激,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同样是遇红灯,西方人走在街上不管有没有车都会主动停下,而中国人看到没有车,就不会理睬红灯而走过去。执法犯法在许多地方已相当严重和普遍,也是我国近期法制建设中要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封建特权,早已为当代法制所唾弃,但在我们社会中仍有广泛的影响。
第二,违法犯罪现象还十分严重。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等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的某些腐朽思想的严重影响,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还比较差,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新鲜空气进来了,“蚊子、苍蝇”也进来了,一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犯罪现象又重新出现了,如卖淫嫖娼现象、贩毒吸毒现象、赌博现象、黑社会现象等等卷土重来,而且屡禁不止,大有发展蔓延
之势。传统的杀人、故意重伤、抢劫、放火、投毒、爆炸、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虽然几经“严打”,但仍然非常猖獗;网络犯罪等新的犯罪现象不断涌现,党政领导干部犯罪还有蔓延之势,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和人员大量存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也大量存在违法犯罪现象。
第三篇:乡镇党纪案件检查工作程序
青田县 乡镇党纪案件检查工作程序
为使党内案件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等党内条规,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基本原则
(一)案件检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纪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二)要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任何党员和组织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都必须依据本条例进行检查;
(三)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走群众路线,加强纪检系统内部以及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四)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又教育本人和广大党员的目的;
(五)要切实保障党员包括被检查的党员行使党章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二、受理和初步核实
(一)受理范围
乡镇纪委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县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一律移送县纪委处理,对下列问题予以受理:
1、乡镇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2、下属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3、上级交办的反映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二)乡镇纪委受理反映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后,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
需初步核实的,应及时派人进行,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应及时向县纪委汇报。
(三)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
(四)初步核实后,由参与核实的人员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1、反映问题失实的,应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必要时还应向被反映人说明情况或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2、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建议有关党组织作出恰当处理;
3、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应予立案。
(五)初步核实的时限为两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重大或复杂的问题,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核完毕的,经批准后可再适当延长。
三、立案
(一)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二)乡镇党员干部违犯党纪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乡 镇党委或纪委决定立案。
(三)属于乡镇纪委立案范围的重大违纪问题,应及时上报县纪委,由县纪委决定立案权限。
(四)凡需立案的,应写出立案呈批报告,并附检举材料和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按立案批准权限呈报审批。
立案审批时限不得超过一个月。
经批准立案的案件,乡镇纪委应通报乡镇组织办,同时上报县纪委。
四、调查
(一)对已经立案的,乡镇纪委应根据案情组织调查组。
(二)调查组要熟悉案情,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政策、规定,研究制订调查方案,并将立案决定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
(三)调查组认为被调查的党员干部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
停止党内职务,属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由党委决定:属乡镇纪委直接立案的,停职检查由乡镇纪委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后决定。停止党外职务的,由乡镇纪委向有关党外组织提出建议。
停止被调查人党内职务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在作出停职检查决定后,应制作《停职检查决定书》,给予同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留存。
(四)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都有提供证据的义务。党员拒绝作证或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党外人员的,应建议主管部门予以追究。
(五)乡镇纪委不得实施“两规”措施。
(六)认定错误事实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只有被调查人的交待,而无其他证据或无法查证的,不能认定;被调查人拒不承认而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
(七)调查组应将所认定的错误事实写成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进行核对。对被调查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必要时还应作补充调查;对不合理的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八)被调查人应在错误事实材料上签署意见。对拒不签署意见的,由调查组在错误事实材料上注明。
(九)调查取证基本结束后,调查组应经过集体讨论,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是:立案依据;主要错误事实及性质;有关人员的责任;被调查人对错误的态度;处理建议。
对调查否定的问题应交待清楚。对难以认定的重要问题用写实的方法予以反映。调查报告须由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
调查中,若发现违纪党员同时已触犯刑律,应适时将案件材料移交给县纪委,由县纪委审查后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十)案件调查的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案情重大或复杂的案件,在延长期内仍不能查结的,可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延长调查时间。
五、移送审理
(一)凡属立案调查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案件,调查结束后,都要移送审理。个别重大复杂的案件,调查过程中,可提前介入审理。
(二)移送审理时,应移送下列材料,并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登记表应由双方签字。
1、分管领导同意移送审理的批示;
2、立案依据;
3、调查报告和承办调查组的意见;
4、全部证据材料;
5、与被调查人见面的错误事实材料;
6、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材料的书面意见和检讨材料;
7、调查组对被调查人意见的说明。
六、对办案人员的要求
(一)办案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1、不准对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采取违犯党章或国家法律的手段;
2、不准泄露案情,扩散证据材料;
3、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4、不准接受与案件有关人员的财物和其他利益。
5、不准有案不办、瞒案不办、压案不办
(二)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也有权要求回避:
1、是本案被调查人的近亲属;
2、是本案的检举人、主要证人;
3、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4、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查处案件的。办案人员的回避,由乡镇纪委有关负责人决定。
对办案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办案人员不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三)对上级交办案件三个月未能办结的,须向上级单位说明理由。
第四篇: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
票据业务检查工作要点
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融资工具,它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同时,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压缩信贷规模、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 票据业务成为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以及各金融机构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忽视的是,不规范的票据业务同时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2011年的烟台银行4.36亿元票据案、2012年的杭州900亿票据非法贴现大案再次让本就是检查重点的票据业务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一、违规票据业务现状与链条分工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其中一些银行票据业务操作并不审慎。特别是把票据业务转向了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反映出票据业务的这些新问题与动向,随着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迅速发展,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由于提供了规避存贷比限制的手段(买入返售票据是同业款项,不被纳入存贷比监管范畴),且具有降低对资本的占用、提升利息收入等优势,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业务之一。买入返售票据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摆脱传统的“负债支撑型”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运用效率;但同时,买入返售票据业务会使银行信用杠杆放大、加大行业系统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主要现象表现为,开立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和通过办理票据“买断”类与“卖出回购”类业务转贴现销规模,规避信贷规模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票据中介的活跃,根据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已串连起了一套规避监管的票据业务链条。通常,该业务链条从票据出票、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再卖出回购在交易时间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交易多方配合非常紧密。A通常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在业务链条中往往需要借助B或C的资金完成“贴现”业务;B一般为城市商业银行,充当“搭桥人”,搭桥的目的是赚取“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的利差,往往是交易当天同时完成“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在获得一定收益的同时,资产和负债实现“双升”;C基本是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个别C为票据的承兑银行),主要是其受到银行内部授信管理文件的约束,无法直接同A这种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机构开展业务,需要通过B搭桥完成整个业务链条。
在常规业务下,票据的所有权伴随着贴现而转移,但回购业务更类似于以票据为抵押的资金拆借.前者纳入银行信贷规模管理,后者则非信贷管理范围.虽然票据最近转移到了C。但是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操作,相关票据仅会存在于B、C的表外科目并不占用信贷规模。但A所属的农信社等机构,将票据贴现和回购业务并入一个会计科目处理,即可以以转贴入账,以回购出账,从而令票据所占信贷规模“凭空消失”。简而言之,A做到了将票据从应纳入银行信贷规模管理的贴现业务,转为不被视作信贷业务的回购业务,即市场俗称的“销规模”。
二、检查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案例
(一)借助农村金融机构“通道”,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将贴现资产腾挪至“同业往来”科目
现场检查中发现,某行2011年票据转贴现交易量十分巨大,明显超出正常水平,其中票据“卖断”业务发生额高达5000亿元以上,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达70%;票据“买入返售”发生额为6000亿元左右,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32%;票据“买断”业务发生额也达5000亿元,与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占比80%。商业银行交易对手多数为农村金融机构。
由于我省部分区域农村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买断”类与“卖出回购”类业务时,主要是与城市商业银行来发生业务往来,均在“贴现”科目下统一记账处理,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在同一科目中发生抵减作用。一些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开展票据转贴现交易就是利用这一会计漏洞,隐性规避监管要求。其主要交易模式可分以下两种:
第一种模式--“卖断+买入返售+买断”
具体交易模式是:先将已在本行贴现的票据打包“卖断”给农村金融机构,交易同时再从农村金融机构以票据“买入返售”形式重新获得同批票据,到期后再进行票据买断交易进行托收。
在此模式下,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实际只发挥“通道”作用,并不承担任何票据风险,虽进行大量票据转贴现交易,但并不体现科目余额的增加;另一方面该行将原计入“贷款”科目的票据贴现资产成功转移至同业往来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达到降低风险资产总量与贷款规模的目的。此外,在进行此类业务时银行通常采取“不离行”的交易操作方式,即票据实物不实际与交易对手进行交割,仅由交易对手业务人员在票据背书栏进行背书签章,由此可以看出,此类交易与真实的票据“卖断”交易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2011年7月某行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卖断”一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3笔,金额9068万元,卖出价格为9065万元;当天又与该农信社进行了同批票据的“买入返售”业务,买入价格为9066万元;7月8日,该行“买断”该批票据,买入价格依然为9068万元,在上述交易行为中,该行实际业务收益为负值,不符合正常业务交易规律,可视为一笔套利交易行为。
第二种模式--“卖断+买断”
具体交易模式是:银行先将已在本行贴现的票据打包“卖断”给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以“卖出回购”交易从他行搭桥融入资金;一定期限后,该行再“买断”收回同批票据。
通过此种模式,银行大量票据贴现资产可在一定期限内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蒸发”,此部分票据资产实际上已转化为搭桥资金提供行的同业往来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其他银行搭桥其实质是一种隐形的票据“回购”交易,双方很可能以私下方式约定了票据的远期回购。从操作手法上,银行也同样采取票据“不离行”式操作,由此可见,此种交易模式不符合审慎会计准则及“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要求。利用“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票据业务虚增资产规模。
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转贴现票据,卖出回购转贴现票,在业务的开展中主要是充当国有、股份制银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搭桥人”,以“搭桥人”身份先买入返售再卖出回购。导致其年末虚增资产规模。城市商业银行开展回购式票据业务,涉嫌利用“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票据业务虚增资产规模。
村镇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中因村镇银行资金规模有限,要求买入行将资金先行划付到村镇银行的操作方式,村镇银行再将资金划出,为规避资金划付风险,保证业务的顺利完成。直贴的票据,卖出回购给城市商业银行,在表上不体现余额,体现发生额。所以,从农非处那看的报表,什么也没看出来,就没有数字。回购式转贴现卖出核算与买断式贴现卖出核算虽核算金额一致,但会计核算科目是不一致的。因此这种在不合规情况下,造成双方银行有的虚增资产规模情况。
例如,2011年3月,某行向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卖断34笔银承贴现业务,票面金额共计43503万元,4月又从相同交易对手处将同批票据买断式购回,在上述票据转贴现业务中,两次交易的标的票据完全相同,利率价格相同,完全不符合正常业务规律。检查中发现,该行向相同交易对手先“卖断”后“买断”的同批票据共计224批次,发生额合计达2540.13亿元,交易对手也多为中小农村金融机构。
(二)发行票据类理财产品将已卖断的票据资产进行回购,达到票据资产“表外化”之目的
具体交易模式是:银行将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资产先卖断于其他金融机构,再以投资“银行票据资产”为名发行理财产品,将同批票据资产实施回购。
通过此交易模式,银行实质上是以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为已卖断的票据资产安排了隐性的回购承诺,与信贷资产“洁净转让”监管原则不符,而银行则能实现存量信贷资产从表内剥离,贷款规模得到释放的监管套利目标。
三、票据业务的检查要点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臵的规范性 检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中,是否按照新会计准则设臵了“票据贴现(包括转贴现)”和“买入返售资产”科目。检查上述科目会计核算具体业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直贴、买断式转贴现是否在“票据直贴”科目核算;回购式转贴现是否在“买入返售资产”科目核算。
(二)中小金融机构办理票据业务核算的规范性
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互为交易对手的票据转贴现业务,即“回加买”业务。检查交易对手之间的回购式转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彼此之间的会计科目具体核算情况,结合检查转贴现资金交易合同、批量受理转贴现票据对应关系,检查认定是否存在规避信贷规模的问题。
1、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 卖断+买入返售方式行为
首先,商业银行将票据卖断给信用社,双方记账情况如下: 商业银行――
贷记:票据贴现(直贴)、借记:资金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借记:票据贴现(转贴现)、贷记:资金
同日,商业银行再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签订买入返售协议(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回购式转贴现方式将票据卖出),将票据以买入返售的形式买回,双方记账情况如下:
商业银行――
借记:买入返售资产、贷记:资金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贷记:卖出回购资产、借记:资金
但是,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臵不合理或人为故意操作因素,可能会出现如下错误核算方式: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贷记:票据贴现(转贴项)、借记:资金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卖出回购+卖断方式 农村信用社办理企业直贴票据后(一般是当天),将直贴票据打包以回购方式卖给商业银行,并于商业银行签订回购式转贴现协议。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双方记账情况如下: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借记:票据贴现(办理企业直贴)、贷记:资金 贷记:卖出回购资产、借记:资金 商业银行――
借记:买入返售资产、贷记:资金
但是,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臵不合理或人为故意操作等因素,可能出现如下错误核算方式: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贷记:票据贴现、借记:资金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卖出票据到期托收时,再与商业银行补充签订买断式转贴现协议,真正将票据卖断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记账情况可能如下:
商业银行――
贷记:买入返售资产、借记:票据贴现(转贴现)贷记:票据贴现(转贴现)借记:资金(向承兑行委托收款)
(三)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办理的合规性 检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理票据贴现、转贴现过程中,票据贴现跟单资料(重点是购销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合规性以及抽查大额度跟单资料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虚构贸易背景或贸易背景不真实情况。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大额度、和同一交易对手高频率交易)资金流向的合规性,是否存在直接流向前手、流向开票企业、流向房地产企业、自开自贴等行为。“买入返售”和“买断式”票据业务的交易对手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和“买断式”票据业务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即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以买入返售业务为例,一家城市商业银行30家交易对手中,15家交易对手为农村信用社,12家交易对手为村镇银行。这类机构的注册资本仅为几千万元,但票据业务交易量却达到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这类机构进行“买入返售”业务时,容易受到银行资产规模小、资金周转不足等因素影响,存在回购到期日无法及时兑付的风险。并且,作为基础资产的票据均为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直贴业务形成的贴现资产,其票据的贸易背景真实性无法确定。个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票据资产来源于“自开自贴”和带有票据中介性质的单一持票人贴现形成。抗风险能力较弱,业务不合规性。
(四)票据转贴现业务授信管理的规范性
健全的授信管理是防范业务风险重要环节。如果交易行仅对直贴业务进行了授信管理,而对票据转贴现业务未进行必要的授信管理,那么业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以买入返售业务为例,买入返售票据业务属于一种银行同业间的融资行为,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机构开展买入返售业务时,需要对其进行资金支付,并在回购到期日按票据面值收款。此项业务要重点考查交易对手的经营规模以及《商业银行法》对其的指标限制,还要重点考查其资金规模和实际支付能力,双方银行必须对其进行授信管理。按照《票据融资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实际操作发现,该行尚未对交易对手进行授信管理。
(五)采用全方位的方式对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进行检查 一是通过承兑行会计部门留存的贴现查询查复书确定贴现行,在检查票据承兑业务的同时由贴现行所在地监管部门协查贴现业务;二是关注出票人,收款人,贴现申请人的关联关系,因为关联企业可以虚开购销合同,可以在不多缴税的情况下(进项税和销项税相抵)出具真实的但没有贸易背景的增值税发票,并且可以对开银行承兑汇票套取资金,也可以通过互相担保,把风险敞口留给银行;三是根据贴现资金的最终去向,如:回流出票人,进入楼市或进入“三方托管账户”后流入股市来判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四、票据业务的常规化管理要点
(一)加强中小银行票据业务数据监测
一是重视对本地区中小银行机构票据业务(含承兑、贴现、转贴现、票据质押业务等)总体融资规模、结构及变动情况,对相关数据应进行必要的合理性分析。
二是特别关注辖区内中小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间各类票据转贴现业务规模和变化趋势,对数据异动机构应给予重点分析和监管。
(二)督促中小银行提升票据业务尽职调查标准
应注意到银行对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的基础是其对应的真实物流和现金流,应督促各行提升票据业务的尽职调查标准,严格票据申请人资格、贸易背景真实性及背书流转过程的审查,从源头防止无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泛滥。
(三)联合相关机构进一步净化票据业务市场
与本地区税务部门进行政策协调,争取税务部门加强对银行、监管机构对企业发票真伪的查询配合工作,对虚假发票建立联合打击与惩戒,对滥用虚假发票企业应及时向税务机构举报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加强对各类票据业务违规问题的监管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应注意对中小银行机构票据“自开自贴”、保证金来源不合规、贴现资金回流、发票虚假、利用转贴现进行监管套利、票据质押业务不合规等问题的监管,对相关违规问题应视情况加大监管查处力度。
五、违规票据业务的危害
(一)票据中介机构介入票据市场,扰乱了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
1、扰乱了票据市场的正常秩序。票据由于门槛低和作假容易成了犯罪分子和违规企业关注的领域。据调查,票据融资已成为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房市、回流出票人的主要途径,严重威胁着金融市场的稳定。究其原因,一是银行热衷于票据业务,如某银行分支机构为快速扩大规模,票据保证金存款占存款总量比例高达69.56%,而这种情况在新开业的银行机构中尤为严重;二是票据中介参与其中,充当二茬掌柜,从中赚取利差,中介手中的票源大多为无真实贸易背景,但其可以弄虚作假,把假的做得像真的;三是一些企业通过关联关系在银行办理承兑和贴现,套取信贷资金。
2、增加银行风险。银行为了追求票据业务量和获得利润而与票据中介合作,违规办理承兑和贴现,往往忽视企业是否具备真实贸易背景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部分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企业或非实体企业办理承兑后而形成垫款,给银行造成损失,最终带来风险。
3、损害国家利益。一面是企业寻求资金,另一面是银行为了寻求贴现量而热衷于承兑、贴现和转贴现,而负责牵线的票据中介又能把假的贸易背景做的像真的。表面上多赢,其实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不但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更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隐患,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
根源:1贴现门槛过低。一是对同一企业的贴现额度无明确限制,这样企业就能够不受限制的获得超出其真实贸易能力的贴现资金;2转手难以掌控。多次转手是票据违规的祸根,在常规下银行只能控制住第一手和最后一手的真实贸易背景。而票据违规往往是钻了这个空子,通过多次的转手来摆脱银行的审查,进而达到资金回流出票人或流入房市和股市的目的。
(二)资金回流出票人 助长虚假贸易背景贴现
无论贴现资金是直接或交叉回流出票人,均系违规行为。违反了《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和第二十一条“汇票的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资金回流出票人,是虚假贸易背景贴现的重要环节,控制回流将有效打击违规贴现。
(三)关联企业担保 降低票据担保质量 放大信用风险 关联企业提供担保情况。关联企业间提供担保,降低了有效担保质量,加大了业务的信用风险。
(四)关联企业间对开银行承兑汇票 套用银行资金 某行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相互对开银行承兑汇票,而不使用其他结算方式处理集团内部账目往来,涉嫌套用银行资金。
蓬勃发展的票据市场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对我们监管也不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地下票据中介的滋扰,部分省分“销规模”等违规业务的抬头,不容我们回避和懈怠。同志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强化监管区域的常规管理和检查力度,多走基层,勤看市场,监管结合疏导共促我省票据业务的好发展、大发展。
第五篇:市委财政检查工作要点
为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经监督力度,促进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经研究,特制定市2012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和民生资金的监督力度,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维护财经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机制建设,更新监督理念,丰富监督内涵,提高监督层次,形成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和监督成效,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检查对象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检查内容
1.拓展监督内涵,开展部门预算监督。与市财政局预算编制股和国库股等股室(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市直部门及下属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的真实性、有效性开展监督检查,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2.加大监督力度,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安排,继续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检查方式,突出政府监管的权威作用,集中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会计市场秩序。
3.巩固监督成果,将“小金库”治理和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纳入日常管理。在2011年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将“小金库”治理和强农惠农专项清查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4.创新监督方式,开展内部监督检查。按省财政厅关于每年内审面不低于30%的要求,对基层财政所及局属各单位和股室开展内部监督,进一步完善财政内部管理制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5.夯实基础工作,加强财政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财政监督干部政策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相关制度,规范财政监督干部行为。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加强自查。各有关单位要按照《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强自查,强化事前、事中监管,提高监督成效。
3.督促整改。财政监督检查局要对以前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强化查前公示、查后公告程序,检查后形成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我市财经秩序,推动廉政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