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5篇)

时间:2019-05-14 21:0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第一篇: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杜彬彬 编辑

摘要: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正是他们的探索使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伟人们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建设成为首要面对的问题,对此,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做了各种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毛泽东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

第一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这个阶段尽管党在经济建设上还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理论准备也不足,甚至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甚少,但是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力求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1952 年12 月,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 年计划纲要的指示中就指出:“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计划工作,使我们的计划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的法则。”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陈云在回顾这段经济工作时说:“六十年代,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这是党在这一阶段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主要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从主观上来看,第一,我们刚刚开始经济建设的实践,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准备,所以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不多。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我们自己观念上又有对商品经济的敌视,因此对价值规律进行排斥。第二,苏联模式的影响。1953 年 6 月,李富春在谈“一五”计划编制的意见时曾讲过:“我们要依靠苏联,学习苏联”。他的意见基本反映了当时全党的倾向。而学习苏联主要是学习在苏联经济建设中起主要作用的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客观上来看,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是极其薄弱的。经过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战争的破坏,物质极其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并使各方面比例达到综合平衡,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正因为如此,党确定了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合理地安排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方面比例关系,既保证了重点,又实现了全面安排的目标。

在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情况下,一度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周恩来等同志及时觉察到这一情况,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建设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950 年 3 月,朱德在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谈到,“我们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要发展生产。”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把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建设成具有高度生产能力的工业化的国家。1952 年8 月,他在北京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建设工作是多方面的,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其他一切工作都应当为这个中心任务服务。到1956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并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八大继续探索,加深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主体三补充”的经济建设格局的思想。

第二阶段:“大跃进”的三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出现了严重失误。首先是毛泽东严厉批评了1956 年的反冒进,否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确立了高指标、高速度跃进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接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严重地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建设规律,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把发展经济片面地归结为一个高速度。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的狂潮,结果造成了经济建设严重比例失调,受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正是这次挫折,使这代领导人开始对经济规律有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正是这次挫折,使这代领导人开始对经济规律有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第一,对经济规律重要性的认识。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讲:“我们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第二,加深了对综合平衡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开始就讲,“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好综合平衡。他说,整个经济工作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第三,对价值规律的新认识。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首次提到价值规律问题,批评“大跃进”中否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接着他又在同年的11 月24 日的一则批语中说:“在现阶段,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制度、价值规律等形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还有那段著名的关于价值法则的讲话,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四,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了新认识。中共中央在为纠正“共产风”而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实现两个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世纪60 年代初,根据中央分工的需要,刘少奇长期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接触了大量的实际工作,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如: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经济建设要有多样性、灵活性,改革分配体制、打破铁饭碗,调整农村经营管理模式等等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纠正党的极“左”思潮,保障顺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起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第三阶段:60 年代初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阶段。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

成的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60 年代初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由于对第二阶段的教训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经济规律的加深认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安排国民经济。其中周恩来、陈云反复强调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周恩来讲,为了改变经济方面的不协调状况,“为了给以后的国民经济的新的大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用一个较长时间,即用几年的时间,通过综合平衡、全面安排,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党中央开始着手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三五” 计划确定了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吃穿用,加强国防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的任务。然而,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由重点解决人民吃穿用转变为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同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果断措施,排除重重困难和阻力,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调整。1962年底,在贯彻以调整 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时, 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了应该从短线出发搞综合平衡的观点。他说, 按什么线搞综合平衡, 无非是长线、短线。过去几年, 基本上是按长线搞平衡, 结果使建设项目长期拖延,工厂半成品大量积压, 造成严重浪费。全面调整工作初见成效,国民经济在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后开始上升,到1964年全面好转,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 年“三五”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十年,除1970 年周恩来拟定第四个五年计划,1975 年邓小平主持工作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外,整个经济被拖到崩溃的边缘。不仅全盘否定了前一阶段经济调整的成就,而且把发展生产力批判为“唯生产力”论,经济出现混乱状态,根本就谈不上对经济建设规律进行认识和探索了。

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周恩来殚精竭虑,苦撑危局,运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大智大勇的斗争,努力减少严重内乱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保证国计民生最基本的需要,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同时,千方百计地保护一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著名民主人士和专家学者。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被粉碎后,周恩来冲破“四人帮”的阻挠,力促邓小平出来工作,经毛泽东同意,终于恢复了邓小平的领导职务。他坚决支持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收到显著成效,正如陈云所说:“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文革”开始后, 朱德看到工厂农村的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整个社会陷入极端混乱时,心情十分沉重,“现在群众已经站起来了,我有点怕出乱子,特别是怕生产上出乱子。”这时,他仍然坚持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主要任务来抓,认为不能离开生产搞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针对“四人帮” 大肆散播反动理论,攻击抓生产、搞经济是“唯生产力论”的倒行逆施行为,朱德曾愤慨地指出:“别听他们'革命'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实际上就是他们在破坏革命,破坏生产。不讲劳动,不搞生产,能行吗?粮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粮食,让他们去喝西北风!”

总之,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以及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虽然是初步的,但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理论成果,自觉地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对于我们来说,不论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加以认真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献》第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年

《党的文献》1989 年第4 期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陈云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986年版

《朱德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论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早期探索

论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早期探索

中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时间上来看1921至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921至1949年间,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1950至1952年间,构建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保证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形态;1953至1956年间,通过和乎的经济改造手段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至2001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过程包括两个阶段:1957至1978年间,一方面根据对国内主要矛盾状况与性质的正确判断,作出了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的决策。另一方面,由于在指导思想上逐渐陷入“左”的错误,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的曲折和“文化大革命”的挫折。1979到200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其间主要是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了中国的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其次,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总之,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中小资本,建立并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探索阶段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 , 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的主客观条件,不再叙述。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 , 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 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必要。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 , 条块分割 ,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 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于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 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2)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

中的错误时,针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针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他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这些思想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党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在此以前,党的公开文件中没有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第一阶段,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改革 , 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创新 , 以更好地推进改革深入发展。第二阶段,确认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第三阶段,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第四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五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由改革开放前的“利用论”到90年代以前的“结合论”,发展到“基础论”,市场经济真正被理解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类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党的十二大还只是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才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 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 , 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 , 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 , 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 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 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 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 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上取得重大历史成就,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的目标。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杜,2001年,第521页。

2.《江泽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专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2、第3卷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三篇: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②合理调整工商业。

2、路线方针

1)1953年过度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什么叫过渡时期?

是指1949—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3)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什么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4)“一五”计划(1953—1957)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见课本)

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初步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取得突出成就。

表现:

① 国工业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②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原因: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三大改造的过程:(见课本)

3、三大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1956年中共八大

历史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主要内容:①正确指出了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正确指出了主要任务: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即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历史意义: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2、严重失误: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原因:①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

消极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3、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轨道。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和国家制定政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扩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⑥要努力加强政治民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总结:建国---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误之处?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1-

第四篇: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暑假作业:专题七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年高考真题文综(全国卷一)】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图7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2.【2018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 D.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3.【2018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下图反映出的我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点有()

①大力建设交通设施②将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④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2018江苏常熟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A.一届人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5.【2018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下学期月考】1959年5—9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决定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宣布社员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归社员私有,社员家庭生产的产品可在集市上出售。并规定公社、生产队生产的物资,在完成国家任务后,可拿到集市上交易。这主要表明当时的党和国家()A.运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 B.调整所有制结构并恢复发展私营经济 C.充分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6.【2018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000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

7.【2017贵州铜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 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2018贵州思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9.【2018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

10.【2018江西临川一中高三全真模拟】阅读下面1952—1977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图,该图数据表明当时中国()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基本完成 C.贯彻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D.三大产业间的比例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11.【2018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2018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8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阳铁厂的建成,耸动中外视听。然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留下残垣断壁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材料二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求各项建设事业不分轻重缓急地齐头并进的倾向,是错误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三

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阳铁厂近代衰落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采取怎样工业化途径?并分析采取这种工业化途径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党和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14.【2018四川阆中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中国梦,是2014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中国几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了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哪些启示?

1.【答案】D 【解析】A是一五计划完成后的意义。B错在“开始”。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1953年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开局之年,大规模开矿是必然,选D。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农民加入合作社和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是在1953—1956年所开展的三大改造,故B正确。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A。大跃进运动侧重于大炼钢铁,排除C。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以后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排除D。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建设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故②正确;交通主要集中在落后的西南地区,故①正确;从图中看不出是否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表述有误,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而不是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故③④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4.【答案】B 【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正确;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A;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召开时间分别是1982年和1987年,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排除CD。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的曲折发展。据所学知识,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题干中的信息,反映的就是中共中央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故D正确。此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我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过程中,才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并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此时我国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B、C两项不正确。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要求大办工业、大练钢铁,城市需要大批工人,因此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C正确。“一五计划”时间为1953—1957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A错误。中共八大要求经济建设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而大跃进是左倾思想,B错误。1960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D错误。7.【答案】D 【解析】由“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实行的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排除C,选D项。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变革,排除A;材料和大跃进运动无关排除B。8.【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时间信息——1962年。A项所述是在1953年制定的,排除。1958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但这条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在其指导下,1958年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轻率发动,这两项都犯了左倾错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和C。联系史实,1962年提出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答案为D。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72年”,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出现与外国的建交热潮,依据材料“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立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B正确;对外开放是在邓小平时期,排除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在一五计划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10.【答案】C 【解析】A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内容,现代化工业的转变应该以第三产业为主,故不选B,D没有体现。第二产业为工业,在图中逐步上升为第一位,体现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故C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的现象,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生产积极性,这一现象的被改变是在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因为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12.【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不折腾”意思是国家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确立,不属于教训,故①错误。大跃进是“左”倾浮夸错误的体现,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使当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故②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故③正确。文化大革命没有从实际出发,使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B。

13.【答案】(1)汉阳铁厂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步履艰难;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财政常陷入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抗日战争对它毁灭性的破坏。

(2)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模式的影响;巩固政权的需要。(3)变化: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影响:发动了“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因难。【解析】(1)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中的“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所余被日军侵占”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分析”,结合材料二中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原因:需要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及其面临的国际环境回答,如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模式的影响;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变化:由材料二中的“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和材料三中的“钢铁„跃进‟计划”可以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变化在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即发动了“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因难。14.

【答案】(1)事件:鸦片战争,影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表现: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启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正确的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1)抓住材料一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信息分析可知,中华民族危机的产生开始于鸦片战争,而“另一场梦的破碎”是指天朝上国的迷梦;对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主要经济成分角度分析归纳。

(2)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识点,第一小问应结合时间信息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错误探索的主要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以答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50年末错误的根源是“左”的错误。

(3)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主要列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可以答为: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的曲折性,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以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政策的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五篇:浅论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对现代的影响

浅论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对现代的影响 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事物都具有普遍的联系性,所以对于今天的社会形态的认知与探索,我们无法将其与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实践割裂起来,而应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究其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与实践对现代的影响,我认为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开路人”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认识过程具有曲折性,而对于社会的认知也具有曲折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实践,而第一代领导人正是为社会的探索开了个头,同时,他们的实践让大家对于社会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同时,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奠定了基本形态。

(二)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为现代探索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与理论武器

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方法论与理论武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科学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东西至今仍闪耀光芒,仍为我们对社会探索的一把利器。

(三)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为现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我们知道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的探索和实践,由于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难免会发生偏差甚至错误,所以我们对其应进行有所扬弃的继承与发扬,但其对社会的探索与实践,都不可否认其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与教训,而我们今天对社会的探索与实践的认知,必然是在其基础上有所扬弃的继承与发展而来的。

下载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